学校办学绩效考核评估细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办学绩效考核评估细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办学绩效考核评估细则

学校办学绩效考核评估细则范文1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强化战略意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城区委、区政府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全区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建立教育管理各项工作机制,持之以恒地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致力建设“高位、均衡、优质”的城教育,力求在全市和全省率先实现“教育强区”。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十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全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解决发展进程中的困难问题,把“江南新区学校布局调整”以及“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作为创建“教育强区”的突破口,每年坚持把学校的基础建设分期分批列入全区的重点建设项目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各有关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认真履行教育工作相关职责,协力综合治理学校周边环境,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全面开展街道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及党政主要领导抓教育工作督导考核,把履行教育职责纳入单位年度考核内容,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着力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加大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力度。一年来,在市区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城区的教育资源整合优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完成四中与八中校园的整体置换,扩大七中新、老校区;二是完成中、凌霄、明新三所职校的资源整合,实现“三牌合一”;三是推进区中小学德育实践基地与开智学校“一址两用”;四是撤并整合江南新区范围内的小学,计划由22所调整为16所;五是13所中小学已通过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六是着力构建新老城区小学办学共同体,出台实施《关于实施老城新区学校结对联动发展的通知》和《关于小学均衡发展办学共同体建设方案》,实行江南新区教师同工资职级并高于老城区的倾斜政策,加快缩小新老城区教师资源的差距。

(三)注重科学管理,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城区中小学教师培养规划》,实施“教师个人发展计划工程”、“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名校长、名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学奥赛教练培训培养工程”,努力通过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和学校发展。一是完善管理制度,注重效能考核。年区委专门成立调研考核组,考核选拔充实校级领导班子。制定中小学校长聘任实施方案和考评细则,规范校长考核和中层干部队伍管理。将年定为全区“师德建设年”,组织开展“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等师德教育活动,建立学校师德考核细则和绩效考核、学年考核等机制,强化队伍管理,提升管理效能。二是提高培训品位,促进专业发展。依托北师大继续教育学院,邀请教育部教师综合素质训练专家和上海著名校长,对校长和教师进行分类培训,举办教育论坛、校长论坛、校长沙龙等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训和评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以及校长的治校管理水平。三是加大招聘引进优质教师力度。出台引进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研究生、学科骨干教师的支持性政策。年至年公开招聘122人,今年又直接向6所部属师范院校招聘引进优秀毕业生56人、向全省公开招聘69名。四是落实教师待遇,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全面落实教师各项经济待遇,教师平均工资水平略高于区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23元。江南新区教师享受高于老城区同工资职级教师17%的“新区学校补贴”。采取措施解决临近退休教师职称聘任问题,落实中小学教师2.5%培训顶岗教师编制,对职校和中心幼儿园教师进行单列核编,积极引导侨亲贤达、企业家捐资兴学、奖教奖学、扶困助学,推动社会进一步浓厚“尊师重教”氛围,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坚持科学统筹协调发展,持续提升各类教育发展水平。一是学前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年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到99.9%,42%的幼儿园创建为省、市、区级优质园或达标园,全区学前教育的办园水平和办园质量居全市前列。二是“普九”成果得到巩固。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机制,加大对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与区内学生同等政策待遇,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得到有效保障,“普九”成果得到巩固,教育公平有效促进。三是高中阶段教育保持较高水平。区属公办职校“三牌合一”后,投入100万元添置设施设备,并根据省定标准高水准单列核定职校编制,对聘请的校外兼职教师给予每人每月2100元补贴,整合后的中等职业教育更具竞争力。全区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4.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387%,位居全市前列。四是中小学学科竞赛和艺术体育成绩显著。年以来,全区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市级以上奖励有162人,其中国家级25人、省级92人。艺术体育等成绩突出,其中国际级1项,国家级3项,省级11项,城实小等一些学校的办学有亮点有特色。五是社区教育富有成效。突出政府统筹,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社区教育管理保障机制,三级成人教育网络不断完善。年区财政投入成人教育专项经费87万元,深化推进“五进社区”和“五个结合”活动开展,进一步推动社区教育的高位特色发展,年被授予“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称号。

二、主要问题

(一)近三年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未能达到法定“第一增长”,城市教育费附加未能征足(—年,少征849万元),中小学预算外资金未能及时足额拨付给学校使用(至年底,历年滚存结余的有1151多万元),年财政预算的150万元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尚未达到教师工资总额1.5%的指标要求。

(二)全区有45.45%的学校班生额超标,不少学校生均校园面积严重不足,11所小学没有60米的运动直跑道。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断增加,30%小学的专用教室被挤占,仪器设备和图书达不到省一类标准。有的学校信息技术装备严重不足。全区40所中小学校只有5所学校办理土地使用权证,房产证全部没有办理。

(三)由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大量涌入,尽管每年都有招聘新教师,但目前还有合同制教师167人。职校专任教师配齐率未能达到95%以上的要求,专业课和“双师型”教师紧缺。按照“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评估标准”的新要求,城教师进修学校在师资学历、中高级职称比例、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四)三类残疾学龄人口筛选与鉴定不够彻底。按照每个乡镇至少建设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的要求,江南新区尚有四个街道未完成公办园建设任务,江南新区的学前教育水平有待提高。

三、整改意见

(一)要增强率先创建“教育强区”的紧迫感,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力度。城区要力争于2012年在全市和全省率先建成“教育强区”,时间紧、任务重。要紧紧围绕“高位、均衡、优质”发展这个重点,着眼建设“一流、领跑、示范”的工作定位,进一步统一思想,以大干“五大战役”和“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和街道层层抓的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和教育督导评估机制,狠抓教育发展各项规划、计划、试点项目和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确保率先建设“教育强区”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

(二)要依法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改善和优化学校办学条件。要强化教育投入优先安排的意识,确保教育投入年年达到法定“三个增长”。应用好政策,征足城市教育费附加,及时足额拨付学校预算外资金,继续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兴学,改善优化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快推进新老城区教育的均衡发展。要认真实施中小学校安工程,对新发现的C、D级危房要坚决并立即全面消除。要根据“教育强区”评估指标,落实每一所学校运动场地、设备设施、仪器器材和图书等按标准配置。要按照规定尽快配备学校专职医务人员,开通绿色通道,采取特殊措施,落实学校房产证和土地证办理。要实行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与改造薄弱学校同步并重的发展战略,继续实施老城区中小学扩容和新区学校配套工程,确保在2012年如期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努力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现象和择校现象。如立成小学和第二中心小学撤并重建,要按照标准留足校园用地,防止新建学校若干年后又成为薄弱学校。

学校办学绩效考核评估细则范文2

一、推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深化培训管理改革

针对当前教师培训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的重项目设计、轻整体规划,重统一培训、轻教师选学,重短期学习、轻持续提升,重学时认定、轻结果应用等问题,各地要以大力推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为抓手,着力构建培训学分标准体系,科学规划培训课程,积极推行教师培训选学,完善培训学分审核认定制度,建立健全培训学分转换与应用机制,深化教师培训管理改革,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国家制定的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等相关规定,结合本地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需要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分层、分类、分科建立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合理设置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对不同层次与类型的培训课程赋予相应学分。培训课程分层应以教师发展阶段为基础,以能力诊断为依据,根据教师年度发展和周期性发展需求,进行递进式设计,推动教师持续成长。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培训机构研发培训项目与课程、教师规划职业发展和进行培训选学要将培训学分标准作为基本依据。教师参加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确认的教研活动,可纳入培训学分。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行教师自主选学,支持教师自主选择培训课程、培训机构和参训时间等。

二、分层提供教师培训课程,强化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教师培训学分标准,分层制订教师培训规划,明确培训核心课程,为培训机构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开发系列化、周期性的培训课程提供依据。培训机构要重视培训课程开发,科学制订培训课程建设计划,着力提升培训团队课程研发能力,努力提供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系列化培训课程。教师要制订个体发展规划,通过能力诊断,明确所处发展阶段和培训需求,提出培训选学菜单,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订培训规划、设计培训项目、遴选培训机构、开展培训绩效评估提供依据。中小学校要制订校本研修规划,有针对性地设计校本研修项目、开发校本研修课程,着力解决教师日常教育教学问题,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中小学校本研修规划设计及实施成效的审核评价。

三、建立教师培训学分认定规范,实现学时学分合理转换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科学确定教师培训学分结构体系,明确学分总量,提出国家、省、市、县、校等不同级别培训以及教师自主研修的学分比例要求,规范引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为教师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培训服务。合理制订培训学时与培训学分转换办法,应体现培训级别和学员学习成效差异,培训级别越高学时的学分值越高,学员学习成效越好同一培训学时的学分值越高。一线优秀教师承担培训任务应按照培训级别不同折算相应学分。

四、严格教师培训学分审核认定,规范培训考核评价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遵循“中小学校申报、市县审核、省级认定”的流程,规范教师培训学分审核认定程序,确保认定结果客观有效。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及时将学员参训情况及学习成效反馈至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或所在中小学校。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教师培训档案,记录教师所学课程、学习成效和学时学分等关键信息。中小学校按相关要求定期申报教师培训学分,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按年度进行审核,并将结果反馈教师所在中小学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周期对教师培训学分进行认定,并将结果反馈市县。

五、探索建立教师培训学分银行,推动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探索建立教师培训学分银行,记录和存储教师参加培训与自主研修的成果,支持培训学分的查询、累积和转换,为高等学校认可培训学分,纳入学历教育提供服务。支持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通过课程衔接、学分互认等方式,建立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的衔接机制,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立交桥”,拓宽教师终身学习通道,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各地要遴选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开展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试点工作。国家结合“国培计划”实施进行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试点。

六、强化教师培训学分应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要将教师培训学分与教师管理、学校考评和教育督导工作相结合,推动地方和学校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激发教师参训动力。严格落实教师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必备条件,每个注册有效期内,教师须完成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培训学分,方能注册合格。将教师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的必备条件。将教师培训学分管理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和县级教育督导的指标体系。加强教师培训学分监测与通报,分级落实监测责任,及时年度和周期监测报告。

七、推进教师培训学分信息化管理,提升培训管理效率

各地要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推进教师培训选学、学分审核认定、学分转换和学分应用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平台应具备“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选学功能,为教师便捷有效选学提供服务;实现培训学分申报、审核、认定、查询一站式服务,便于学分认定管理;为每位教师建立培训电子档案,为切实推进培训学分应用提供依据;建立培训学分银行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互联互通的学分银行体系,支持大数据管理,为培训学分的累积、转换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学校办学绩效考核评估细则范文3

通过走动巡视,对两个校区的教师教学情况及学生课堂秩序的遵守情况进行了多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并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及领导。和大家分享的校园督导学期总结汇报资料,欢迎参阅。

校园督导学期总结汇报一

本学期,在省教育厅、联院有关教育教学工作文件精神指引下,在校长室统一领导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规范制度,强化管理,严格按照督导室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积极主动地对全校的教育、教学、行政、安全、卫生、后勤、绩效考核等各方面工作进行“全覆盖”式动态检查、督促、评价和指导,尤其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有力地督导,有效地促进了全校整体工作的有序进行。督导室及时、准确收集、整理、汇总、反馈各项督导信息和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将督导信息反馈给校长室及相关部门,为学校领导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督导室协助校长室、各部门为广大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做好了对教学一线教师的服务工作。作为学校上下沟通的桥梁,督导室起到了促进校园和谐稳定的作用。现将本学期所做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督导

1、开学初,对教务处的开学准备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督导检查,对各教研组教师的教案进行了抽检,对相关教师提出了要求。

2、开学初,召开了专业部教学督导工作会议,就教学督导事宜与各专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

3、通过走动巡视,对两个校区的教师教学情况及学生课堂秩序的遵守情况进行了多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并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及领导。

4、对电艺专业部、形象设计专业办、服装专业部、电商专业部分别进行了教学督导,对相关教师的课堂教学、教案、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并提出意见。对个别教师课堂教学的不规范行为给予指正。

5、对电艺专业部、形象设计专业办、服装专业部、电商专业部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分别进行了检查,并向部门领导反馈了意见。

6、对部分专业教师的授课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并提出了意见。

7、对期中、期末的考务工作进行了检查,并对考场纪律进行了巡视督导。

8、每月对中层干部走进课堂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通过中层干部走进课堂,督促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

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督导

1、采取走动式督导检查方式,每月对学生的上课情况、早晚自习、按时进班情况、禁烟遵守情况、住宿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后首先是现场处理,然后及时将问题提交班主任或相关部门,协助各部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必要时通过短信直接将对学生教育管理的注意事项告知相关教师。

2、本学期强化了“醒示台”的督导作用,通过6期12篇内容,将学生违规、违纪具体事件进行曝光,对相关部门、相关教师查找问题原因,加强学生管理起到了积极的协助作用。

三、各部门行政工作督导

1、对教务处、学工处、总务处等部门的开学准备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督促各部门确保新学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对各部门月工作安排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督促各部门查漏补缺,提高工作质量。

3、对各部门处务会会议情况进行了检查,对例会制度遵守不严格的部门给予了指正。

4、对行政办的月考核奖发放工作进行了督导。

5、对教务处关于“电子教案”的实施方案落实情况进行了多次督导。

6、对实训处实习生在岗稳定性情况、实习生学费的上交情况进行了督导。

7、对教务处外聘教师的上课质量进行了督导。

8、对学工处月工作计划执行情况、新生稳定性情况进行了检查。

9、对培训部月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

10、对总务处常规工作如空调、厕所、危墙等的维修进行了督导。

11、对信息处数字资源库建设情况进行了督导。

12、对信息处计算机室维护保洁责任落实进行了督导。

13、对教务处、学工处学期结束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督导。

14、对将军山校区的教学、卫生、宿管、食堂、安全、行政进行了两次全面的督导。

15、就教职员工对部门服务满意情况建立了“工作执行力和满意度记录机制”。

16、常规性反馈教职员工针对各部门的意见、建议,并督促各部门解决问题。

四、安全工作督导

1、常规走动式巡查学校安全隐患,对校园、教学楼、教室、实训室、办公室的建筑、设备、水电等进行检查,将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排除。

2、对学生宿舍多次进行重点检查,将发现的水电安全问题及宿舍管理问题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解决;对吸烟的住宿生进行教育。

3、对两个校区的食堂、小卖部的卫生、安全工作进行常规化安全检查,督促食堂、小卖部搞好卫生、安全工作。

4、配合总务处,对校园用电安全进行了检查。

5、完成了开学初、寒假前的校园安全设施督查。

6、督促各部门上交安全责任书。

五、后勤工作督导

1、就食堂的经营管理问题分别在两个校区多次与食堂经营方座谈、沟通。

2、每月常规性检查食堂管理、伙食、卫生、安全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确保食堂管理为教学做好后勤保障。

3、本学期除常规日常检查食堂外,分别对安德门校区进行过4次、对将军山校进行了3次专项检查。

4、就伙食管理问题分别向安德门校区师生做过2次、向将军山校区师生做过1次调研,将意见及时反馈给学校及食堂经营方。

5、配合食堂经营,对师生就餐秩序进行了督导。

6、定期对两个校区的小超市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检查。

7、经常性地巡视检查办公室环境、教室环境、教学设施的配备,深入教师之中,听取教师对后勤服务的意见、建议。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教师的合理化建议及时转交相关部门解决,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学习后勤保证。

六、做好群众与领导沟通的桥梁

1、通过“督导室发现日”。听取、收集干部、教师对学校建设发展中的意见、建议。随时将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及时上报校长室及相关部门,协助校长室及相关部门为广大师生及各部门解决实际问题。

2、本学期就学校整体工作、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建议分别向广大教师进行过两次专项调研,采访教师68人次,为学校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认真领会上级部门、校长室及行政办公会议的精神、决议,就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促使学校工作顺利进行。在领导与群众之间起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作用。

七、部门配合

1、配合学工处,多次对全校卫生、宿舍进行检查。

2、配合行政办,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月绩效考核,对有关部门的绩效核补工作进行了督导。

3、配合教务处、教科室的听课活动,对相关教学人员的教学准备、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了检查。

4、配合学校教学视导迎查准备工作,对全校教学秩序、学生校规遵守,卫生、安全、食堂经营等方面进行了督导。

5、配合学工处,圆满完成了优秀毕业生汇报会。

6、配合学工处,参与青年教师演讲比赛评比。

7、配合教科室,参与五课教研活力课堂说课比赛评比。

8、配合实训处,多次与美的世界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沟通。

9、配合学工处,多次对旷课、吸烟、损坏公物等违纪学生进行了教育。

10、配合总务处,对校园用电安全进行了检查

11、配合校长室,完成了校园哲学文化建设策划方案

12、配合党支部,党盟联合举办了迎十主题活动。

13、配合总务处,对全校进行了安全检查。

八、其它工作

1、完成了督导室工作职责调整、成员任务分工。

2、认真记录了督导工作台帐。

3、为鼓励先进,弘扬正气,在教职工中形成比、学、赶、超的积极工作氛围,本学期对九位老师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

4、通过“醒示台”,对全校教育、教学、卫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提示。

5、完成了《华飞》校刊的征稿任务。

6、组织了行政服务岗位满意度测评。

7、汇总统计了各部门上交的行政资料。

九、不足

本学期,督导工作全面、顺畅的开展,对学校建设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但工作中还存在着某些不足。如,由于人手不足,教学督导的力度不够,无法按照联院的要求严格完成教学督导任务。未能找到得当的方法使一部分中层干部、个别部门材料的上交做到按时、按要求完成,从而不能全面检查部门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对某些工作的督导虽有过程,却无能力解决发现的问题。对各部门、各专业部的业务工作了解不深,督导难以细化。对老师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虽积极反映,协助解决,却因客观原因不能让老师们如愿。由于人手有限,督导面广,要做的事多,不能尽善尽美地为老师们服务到位。

在今后的工作中,督导室成员一定不断加强工作能力的提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更好地与校领导、各部门、广大师生交流沟通,限度地发挥督导室应有的职能,有效促进学校全面工作的有序开展!

校园督导学期总结汇报二

我镇教育督导工作紧紧围绕县教育体育局以提高“五率”、营造“五乐”为目标,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切实巩固提高义务教育,紧紧围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关心师生健康发展,突出课堂教学改革、师生德育与行为规范、学生才艺培养,搞好校园创建总体要求;以“素质教育贯彻于幼儿教育、义务教育之中,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提高“五率”为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推动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强队伍建设为关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协调健康科学的发展。

        以“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新督导评估体系,形成鲜明办学特色为主线,围绕优先发展、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促进公平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夯实教育基础、调整资源结构、优化网点布局、提升内涵品位、提高教育质量,以“推动我镇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快速发展”为指导思想。深入学习国家新颁发的《教育督导条例》,着力开展推动全县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和迎接省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在完善学校年度工作评估方案和评估细则的基础上,加强了春、秋两季开学工作和平时安全、教育教学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督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和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做法

一是制定了蔡庄镇中心校年度工作评估方案,修订了教育督导评估评估细则。为了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工作的计划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紧抠我镇教育实情,进一步完善了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细则,切实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加强督学工作,把规范办学行为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督学的重要内容,把教育督导的结果作为评价校长和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是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提高工作。为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镇教育督导办结合自身实际,重点从控制和防止中小学生辍学流失入手,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义务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继续强化乡镇级人民政府依法履行义务教育管理职责,做好对义务教育学校控辍保学的监测。要求各中小学负责上报学校基本情况、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情况、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情况等监测数据到教育督导办,建立监测数据库,为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提供依据。

       建立严格的中小学生辍学流失报告制度和通报制度。在春秋开学后,中心校督查组深入到全镇中小学校、幼儿园,采取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实地检查等方式,重点对贯彻落实全县有关教育工作会议情况、基础教育“两率”、收费管理、安全工作、校容校貌、教育教学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对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通报全镇。及时了解掌握各中小学学生的报到情况,对未到学校报到的学生,要求学校查明原因,及时上报镇人民政府,做好流失生的动员返校工作。根据各中小学校上报学生入学情况,对各地辍学情况在全镇范围内进行通报,督促各中小学采取措施做好辍学生返校动动工作。督导办配合镇有关人员,对各中小学生的报到情况、辍学情况、采取的措施、劝返情况进行督查。确保控辍保学工作落实到位。并要求各中小学校规范学生学籍管理。完善学生的转出、转入、借读、休学、复学手续。建立详细规范的学生学籍档案资料,利用现代化手段使之管理科学化。

三是配合县教研室开展教学管理专项督查。为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规范全县中小学校教学管理,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教育督导深入到全镇学校开展教学管理督查。通过与学校领导、教师座谈,参与学科组的课前讨论、课后反思,进入课堂观课等方式,就教学常规管理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开展好校本教研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和指导,为更好地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好各中小学校的教学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会同县督导股督促各中小学、幼儿园制定安全制度和办法,加强学校、幼儿园人防、技防、物防等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健全学校、幼儿园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有效开展安全教育和演练。不定期的对学校、幼儿园校门保卫、重点部位监控系统和报警设备安装、重点时段安全监控和保卫、校内巡逻和安全检查、外出人员登记、学生和幼儿接交、校车管理等措施落实情况,以及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和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督查。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防范情况进行督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意见并限期整改。

五是下发了“关于在全镇中小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专项督导的通知”,要求各校成立相应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结合各自实际继续实施并完善“一校一品”(一所学校一个品牌)、“一校一特(一个学校一个特色)”及“四大课堂(高效课堂、网络课堂、校本课堂、特色课题)、“四个一”(一副好口才、一手好书法、一门好才艺、一项好运动)、“四队”建设(规范中队、活力中队、快乐中队、爱心中队)。

六是按照年初修订的学校年度考核方案和评估细则,组织了中心校校长为组长的评估组,对全镇15所中小学和10所幼儿园工作进行了评估,对获得年度教育工作“综合先进单位”的学校和单项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学校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并将评估结果通报全镇,有力的推动了全镇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各中小学的办学品味,丰富了学校办学特色和文化内涵。

二、其它工作

1、积极参与县招办、电教站组织的中考体育加试和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工作。

2、积极配合县招办和教研室做好中招、毕业班期末考试等监考工作和中招、非毕业班期末考试的阅卷及质量分析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督导理论的学习与实践以及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

2、督导队伍不够充实,教育督导的水平、质量和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学校办学绩效考核评估细则范文4

关键词 普通高校 教师 激励机制 实践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2.037

Abstract Constantly improve the teacher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ful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eachers, 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 and is a topic of great concern to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ers.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has entered a critical period, and how science teachers incentives to develop and implement a comprehensive deepening reform in the situation, to achieve the school fast,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rrent University Personnel Management. Taking the practice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acher incentives, for example, teacher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reform and improve incentives to carry out exploration.

Key words college; teacher; incentive mechanism;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在新的形势下,普通高等学校要办出特色,提高育人质量,就是要转变发展方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育人理念。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教学改革各项措施得以落实的重要保障,是内涵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是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障。多年来,安徽理工大学紧密结合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制定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为教师的工作、学习、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进步空间。本文以安徽理工大学教师激励机制的实践为例,对新形势下普通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完善和改革进行了探索。

1 教师激励机制实践总结

为提高办学质量,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师资队伍的管理方式。在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励教师潜能充分发挥方面,学校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

1.1 建立导向性的激励体系

长期以来,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持续建立和完善文化激励、目标激励、期望激励和奖惩激励等激励机制,初步形成了导向性的激励体系。

文化激励。学校形成了“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的精神文化,这一校园精神激励着每一位教师努力履行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职责,在教学工作中辛勤耕耘,为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形成了民主、科学的制度文化,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落实教授治学,提倡学术自由。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大学章程。

目标激励。1967年美国的心理学家洛克提出的“目标设置理论”指出:建立工作目标的人比没有建立工作目标的人,工作表现要好得多。学校重视目标激励,在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学校将发展规划的落实转化成100多项具体的工作任务,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各学院拟定学院的5年发展规划上报学校审定,学院发展目标确定后,每位教师根据学院发展目标分解任务,结合自身实际,拟定个人的工作规划。每个教师都有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使每一位教师在学校发展中都有自己的定位,明确了未来一个时间段内工作的方向和着力点。

期望激励。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提出了期望理论。该理论指出:人们为什么会从事某项工作并实现组织目标,究其原因是这些组织目标会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目标,满足其在某些方面的需求。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总的要求,学校赋予期望理论以新的内容,通过教师发展中心这个平台,帮助中青年教师规划职业生涯,确立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目标,给教师进修和学历提升提供指导,保证了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组织发展目标协调一致。

奖惩激励。学校建立了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在日常管理和服务中,坚持按章办事。学校在试行严格的教师上岗机制的同时,还试行了严格的教师退出机制。按照优秀教师评选办法和师德先进个人评选办法,每年都在教师中开展评先评优活动,对评选出先进教师进行公开表彰和奖励。学校既注重对优秀者的奖励也注重对违规者的惩处,如对教师出现教学事故和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制定了明确的处理办法。

1.2 不断完善教师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管理者根据时间、空间和实施对象的变化,不断修正激励的具体内容和措施。2014年,学校对首轮岗位设置与聘用取得的实效和存在的不足开展了认真的评估,在第二轮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中加大了“按需设岗、合同管理”两个方面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强化了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和履约责任考核。

不断完善教师绩效考评。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合理设置考评指标,避免考核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依据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实施细则中规定的各类教师岗位的职责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坚持“优劳优酬、重奖突出”。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考评教师的业绩和贡献。

注重完善教师奖励制度。在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奖励内容和形式。既设个人奖项又设团队奖项,既设教学贡献奖又设科研贡献奖,既设青年教师进步奖又设老教师指导奖。学校群团组织设置的各类奖项对教师也有一定的倾斜。根据高校教师的特点,学校高度重视对教师中的先进典型事迹开展宣传,教师节期间,每年举行师德先进个人典型事迹报告会。在校园网上宣传优秀教师、校园年度人物、校园十佳青年、校园道德楷模等的先进事迹。

为教师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学校狠抓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下功夫抓好学术骨干、优秀中青年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学校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如:青年教师导师制、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工程实施办法、中青年拔尖人才遴选和实施办法、优秀学术团队遴选办法、选派国内访问学者办法、教师出国进修管理办法等都为教师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加强校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学校不断健全校务公开运行机制,校、院务公开同步进行、多方位推进,增强学校各项工作的透明度,保证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有效落实。按时召开学校、学院两级教代会,强化两级教代会的职能,使教代会成为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力量。

1.3 加强激励过程的控制

新的激励机制实施,广大教师都会有一个逐步认识和接受的过程,教师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是学校激励机制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前提。学校一直重视在改革实施前做好教职工的思想动员和摸底工作。通过召开各类座谈会,组织教职工学习,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

把各类激励模式有机融合,确保激励效果最佳。激励方式与激励情境相匹配时,激励才会产生预期效果。区分不同对象学校采取了多种激励措施,结合教师不同的物质偏好、精神偏好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形成了多种激励组合模式,确保激励效果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学校近年来实施的有“休假、参加培训、职务晋升、配备工作室、提供优惠住房”等。这些措施既有经济性奖励,又有精神性鼓励,收到较好效果。激励的对象、内容、场合、时机变化范围较大,这就要求学校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激励思维,比如对青年教师的激励与对事业有成的老教师的激励便可采取不同的模式进行。

另外学校在制订激励机制时,也充分考虑到了激励的发展性,避免出现“一次成绩,终身受用”现象。

2 普通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完善和改革的探索

(1)建立和完善约束机制,让激励与约束同行。建立激励机制是调动高校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但是只有激励机制显然不够,约束机制必须同行。按照斯金纳的强化激励理论:人的行为只是对外部环境刺激所作的反应,外部环境条件一旦发生变化,人的行为就会随之改变。组织有计划的改变环境刺激因素,使用正强化、负强化、惩罚等办法来影响人的行为、修正人的行为,达到组织预期的目标。按照强化激励理论的原理,只有做到了激励和约束的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约束分为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两者都会对高校教师产生控制或调节作用。外在约束主要是运用法律、法规及纪律等硬性手段产生控制作用,它使教师对各项法律法规产生敬畏,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和组织的要求。内在约束是高度自觉的自我约束,是自省和自律。当高校教师都能够自觉地运用道德规范,严格地约束自己的各项行为时,内在约束才真正产生影响。外在约束并非是万能的,同时内在约束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惟有将外在约束与内在约束这两者相互结合,在高校教师激励机制设计中兼顾二者,才能使激励效果达到预期较理想的状态。

(2)完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机制。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现在通用的有两种:一是履职考核评价制度,二是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制度。前者主要是侧重于教学科研效果的评价,是由管理人员担任裁判员角色,动力主要来自外部,通过奖惩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激励与约束作用,在这里,教师的配合和真心接受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后者是以通过促进教师的发展为最终目的,主要是为确保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实现预期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这种评价强调个人、院(系)和学校的共同改进。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场动力论提出:个人的绩效B是个人内部动力P与环境刺激E的函数:

B = f (PE)

场动力论的原理是:组织中一个成员的工作绩效,不仅与该成员的内部驱动力有关,而且与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他的“场”)密切相关。如果某一成员处于不利的环境之中,比如薪酬待遇不平等,组织内缺少民主作风,组织的负责人不尊重知识和人才、个人工作心情不舒畅,则其很难发挥聪明才智,也很难取得应有的成绩。此种情况下,个人的工作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个人对环境的改变往往无能为力。若要改变,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离开这个环境,转到一个更适合的环境中去工作,这自然会造成一个组织中的骨干力量流失。鉴于此,高校要在对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价中,兼顾绩效考核评价对教师工作积极性正面的拉动作用和评价的公平、公正对教师产生的刺激所带来的负面拖曳作用。因此,高校要科学设置对教师考核的指标,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实现全员与全面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中要特别重视结果反馈、面对面指导教师发展,从而将评价结果作为奖惩依据,以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3)完善高校教师竞争机制。公平和竞争对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公平环境对高校教师来说是理想的工作环境,竞争机制是学校激发教职工潜能的必然选择,把竞争机制控制在公平的环境里运行,是最佳的竞争。不公平感是影响一个团队成员积极主动工作的最大心理障碍。高等学校的管理层应当密切关注教师的这一心理变化,避免不公平事情的出现。比如,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行政职务晋升、奖罚制度实施等等,都必须体现出公平公正的原则。一旦在开展工作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挫伤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情绪上的挫折和压抑感。所以,高校应当在职称与职务晋升上力求公平公正,进而产生激励作用。

(4)改革高校教师的薪酬激励机制。近年来,国内高校在建立健全教师利益分配机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公正合理的分配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但是随着高校内涵发展的节奏加快,不同岗位的教师付出的劳动区别较大,为保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应及时改革教师的薪酬分配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1968年,美国的行为学家爱德华・劳勒与莱曼・波特一起在《管理态度和成绩》一书中提出期望激励理论。他们将激励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外激励的内容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条件、单位内部的政策等。内激励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如认可、人际关系等。员工的努力程度取决于员工对内在和外在奖酬价值的认识(激励价值)和对努力导致奖酬的概率(期望概率)的估计,努力程度的大小影响其工作绩效,而工作绩效将使员工获得组织给予的内在和外在的奖酬,各种奖酬将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满足感。高校的薪酬激励机制既包含外激励的内容,又包含内激励的内容,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一定会保证贡献大的优秀教师的薪酬待遇明显高于其他教师,从而激励教师自觉地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从而保证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这也是高校实施薪酬激励机制的初衷。实践证明,高校教师的薪酬的差距不能偏小,亦不能偏大,两种取向都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高校应积极完善教师的薪酬结构,在维持基本工资水平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不断地提高绩效工资的比例,以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当前情况下,省属高校教师的工资收入和省内其他行业同类人员的收入比较中,处在中游水平。面对这种现实情况,薪酬所能产生的激励效果会比较明显。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高校教师这个职业也就有了更强的吸引力,同时会有更多的优秀人才选择到高校发展,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便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逐步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将会使高校教师的社会价值充分展示,激励更多的高校年轻教师安心本职工作,为学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5)把“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贯穿于激励机制的制订和运行全过程。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提出的全面激励理论指出:在一个激励系统中,激励至少包括三个要素,一是人,即激励的主体和客体;二是时空,即激励过程与相应环境;三是方式与内容。作者认为三个要素中,“人”这一要素是最关键的要素。一个组织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都是以人作为载体的,实行激励机制目的是激活一个组织中所有人的潜力,从而推动一个组织进入良性循环,顺利实现组织预期的建设目标。着眼于高等学校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在教师激励机制的施行过程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教师的发展和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保护教师的积极性。要以尊重、激励、关爱为前提,为每位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对教师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要积极帮助解决,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人文环境,给教师建立起发展空间、创新空间、创业空间。积极引导教师把个人发展目标的实现与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紧密结合起来,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建立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发展理念。各项管理制度的设计既要体现出效率又要兼顾公平,充分听取广大教职员工的意见,集中师生员工的智慧。

3 结束语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的深入和高校发展,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这就要求相关理论的研究要与时俱进。在国内高等教育领域,高校教师激励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为今后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如何加速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把好的激励机制落实好,是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一个永恒的课题,仍需要高校管理者和高等教育研究者不断探索。令高校广大教师感到高兴的是,国内大多数高校在建立和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方面都开展了大量的实践和积极的探索,激励机制的实行给高校教师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作上的动力和压力,更多的还是工作环境、发展环境、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改善,同时也使广大教师进一步增强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我们相信,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会给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3zdjy085);安徽理工大学校级重点教研项目:理工类高校青年教师综合能力发展途径研究(编号:2013zdxm50)

参考文献

[1] 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5-10.

[2] 白云鹤.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构建研究[J].人民论坛,2010(17):206-207.

[3] 潘开灵.高校教师的激励因素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27-29.

[4] 曹元坤,占小军.激励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J].当代财经,2003(12):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