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感恩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的感恩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的感恩教育

小学生的感恩教育范文1

关键词: 学生管理 感恩教育 人文教育

学会感恩是优良的道德品质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懂得感恩,能化解心中的烦恼与仇恨,使亲情在感恩中得到升华。拥有感恩的良好道德品质,能够让人懂得“知恩图报”,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爱自己的每一个人。作为教育局机关主管德育的教师,通过一年来组织的各项德育活动,我亲身感受到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回想起一次偶然带班的经历,我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教育故事,不禁提笔记起,希望能给所有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一点点启发或感触,真正认识到应抓住每一次教育契机,适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案例概述

我校一名班主任请了一个月的病假,让我临时带班。下午放学我布置了一份实践作业:为父母做一件事情,然后把事情的经过和感受写下来。第二天早上,课代表拿着学生的作业兴高采烈地来到我的办公室,他告诉我,同学们的作业完成得很好,早上还在班里兴奋地交流着,全班只有王某某一个人没有交作业。带班老师的第一份作业就不完成,胆子够大的了。翻开家长电话簿,毫不犹豫地拿起电话拨通了电话号码,接电话的是王某某的父亲,我把孩子没完成作业的事如实地告诉了他,他听后表示一定会配合老师,让孩子认真地完成作业。我一听心里暗暗高兴,看来和家长沟通还是有效的办法呀。

第二天一到学校,我就迫不及待地回到班级想看看他的作业写得如何。当我走到他面前的时候我惊呆了,王某某的脸上竟出现了五个红红的手指印。看到孩子被打红的脸,我轻轻地抚摸着心疼地问:“谁打你了?为什么打你呀?”他面无表情地摇摇头说:“是我爸,因为我没认真完成作业。”我的心被深深刺痛,这是我的错,因为我的一个电话,他才被爸爸打,我想他的心里一定恨死我了。我什么也没有再说,只是心疼地抚摸着他的头。课后我和他们班主任通了电话,说了这件事情,也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了王某某的家庭情况:他自幼父母离异,跟着爸爸生活,爸爸没有工作,身体也不好,每天靠打零工赚钱,生活较艰辛。自从离婚后,他的爸爸养成了酗酒的习惯,脾气也变得暴躁,只要他做得稍微不顺爸爸的心,爸爸就会打骂他,他每天都提心吊胆地生活着。了解到了王某某的家庭情况,我从心里深深同情着这个可怜的孩子。

二、思考与处理

当天下午我和王某某促膝长谈,谈到伤心处他狠狠地说:“我恨爸爸,他把对妈妈的恨都发泄到我的身上,我做错一点点小事情,他就对我又打又骂,我宁愿没有这个爸爸。”听完王某某的话,我能感受到父母离异后他受了很多委屈,并从内心深处同情这个可怜的孩子,但更担心的是他心中滋生着对父亲的仇恨,如果不及时进行帮扶教育,则后果不堪设想。

从那天起,我没有因为他表现不好而给他的爸爸打电话。偶尔打电话我都会说孩子的优点,哪怕是那么一点点,我也会把它放大。但是王某某同样没有逃脱被打的噩运,有时他小小的身躯被爸爸用皮带打得条条棱子,但他从来不和任何人说,只是自己默默承受着这一切。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问问他这段时间爸爸有没有打他?为什么打他?告诉他爸爸打他也是希望他做得更好,等等。他总是一脸漠然地回答我:“打了,只要不听话就会挨打,我恨爸爸。”

仇恨的种子已在他幼小的心灵萌芽,我不能看着他失去妈妈,又疏远爸爸,我要帮助他。双管齐下,先从家长入手,改变爸爸“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想法,有空我就与王某某的爸爸电话沟通,起初他总是抱怨妻子不负责任,儿子不省心……我了解一个男人既当爸爸又当妈妈的不易,所以每次都耐心倾听,待他情绪稳定后我便和他讲孩子在校如何懂事,孩子多么期待爸爸的爱。终于在一次沟通后,王某某的爸爸不再只报怨生活的不公平,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觉得不该动手打孩子,拿孩子出气。以后会改正这个不良的教育方式,与孩子以朋友方式进行沟通。

家长的问题解决了,怎样对孩子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呢?爸爸的行为已在他的心中刻上了永久的烙印,他的内心充满恐惧,甚至对爸爸产生抵触情绪。怎样才能改善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呢?

正在茫然之际,我突然想到了为学与为人于一体的经典诵读读本《弟子规》,下班我到书店买了一本,第二天利用课下时间我把王某某叫到了我的办公室。当我把书送到他的手中的时候,王某某哭了:“老师你真好!”我握住他的手对他说:“孩子你要坚强,虽然你受了很多委屈,但是爸爸照顾你也很不易呀,相互理解,爸爸对你一定会越来越好的。这本《弟子规》是老师给你买的,有空就读一读、背一背,相信你会喜欢。”王某某高兴地点点头。接下来的日子里,王某某的脸上有了久违的笑容,人变得开朗起来。一周后,我再次将王某某叫到办公室,询问了近期学习、生活情况后,我关心地问他《弟子规》中的“入则孝”会不会背?他愉快地为我背了起来。当背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时,我知道教育契机来了,我示意他停止背诵,让他给我讲讲对刚刚那一句的理解。他想了想说:“父母亲爱护子女,子女孝顺父母亲,那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啊?如果父母亲讨厌我们,我们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算是难能可贵啊!”我一听他对这一句的理解还挺不错,借机又说:“我们中国人接受孔子的教化,讲究‘五伦十义’,‘义’是理应如此的意思,其中‘父子有亲’讲的就是为人父亲理应慈爱子女,为人子女应孝顺尊亲。不管父亲对你如何,你还是应尽自己的本分。”他边听边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我趁机又说:“爸爸有的时候总是打你,可爸爸也是为了你好,他只是教育的方式不对,不管怎样爸爸都是爱你的。”接着我给他讲了孔子的弟子闵子骞的故事。我问王某某:“闵子骞能原谅自己的后母,你难道不能体谅爸爸的心吗?”王某某眼里充满了泪花,想了好久好久后说:“老师,我明白了,我应该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不要我以后,是他一个人照顾我,每天辛苦地挣钱,只为了我能像别的小朋友一样。可我还总是惹爸爸生气,爸爸才会打我的,我以后一定好好听爸爸的话,不让爸爸生气了。”孩子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但我知道《弟子规》中简简单单的十几个字已经融化了他冰封的心。此后,一有闲暇时间我就找他聊一聊,问问他在家的表现如何,爸爸对他怎么样。他告诉我:爸爸表扬我写作业真快;爸爸带我上游乐园玩了;爸爸搂着我睡觉了;我帮爸爸洗脚了;我给爸爸做饭了……我不再问了,他也会悄悄地告诉我他和爸爸之间的点点滴滴,我们之间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同时,我知道感恩之花正在他的心中慢慢绽放。

三、主要依据

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1]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当“好雨”,充分把握机会,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念品质的教育,抓住任何一个教育契机,让学生在做学问前先学会做人。

四、自我评价和体会

这件事给我的启示颇深。在思考这个案例时,我不露声色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生活的自信心。我觉得,教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一定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第一,重视感恩教育启蒙。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场合或时机在学生的心底播种善良的种子,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用感恩之心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帮助时,给他人以回报。第二,创设机会,引导学生参与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营造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在充满感恩的氛围中接受洗礼[2]。可以根据学校德育主题组织感恩活动,如:感恩故事会,感恩手抄报评比,感恩演讲比赛,等等。让感恩教育有声有色,使学生自愿参与感恩活动,亲身体验,感悟真理。第三,结合重大节日进行感恩教育。在特定的节日,如:国际“三八”节、母亲节、老人节……引导学生为父母送上自己真挚的祝福、为父母洗洗脚,捶捶背,帮助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体验父母的艰辛。从而将感恩内化为心灵深处的情感,并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孝敬父母的情怀。

总之,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要想办法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不急于求成地挤压学生敏感的心灵,以尊重为前提,双轨道处理问题,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在轻松与平和之中寻求教育智慧,在春风化雨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小学生的感恩教育范文2

构建实施平台

氛围的营建对于农村小学生的德育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小学教师,要善于构建实施感恩教育的平台,有了平台,才能营建氛围,进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氛围的营建有助于全面激活学生参与感恩教育的兴趣,通过感恩教育的平台实施,激活学生的能动性。

在构建感恩教育的平台过程中,笔者在班级中设置了“感恩故事角”一栏,孩子们可以将自己或者别人的感恩故事写出来,感恩内容可以是感恩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老师、感恩自己的同学等。在这个感恩教育平台实施以来,孩子们之间互助、友爱、团结的氛围逐渐形成了。比如:有的学生因为帮助了别的学生克服一道难题,或者是帮忙打一次午饭等,而得到了对方的感恩,这些行为和意识心理,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使他们在友爱的氛围中学习和交流。

经典熏陶,汲取有益养分

现在学校有很多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也有个别孩子是留守儿童,长期以来,由于父母的工作比较忙碌,孩子们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不多,有的学生久而久之就忘记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果教师还是只顾一味地德育灌输,会限制学生接受相关感恩教育的积极性,所以笔者借助于传统文化的力量,如经常代领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经典,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养分。

针对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笔者注重用经典来渗透德育。在感恩教育中,引入了《弟子规》,为孩子们准备了一面墙,孩子们每天都在教室里玩耍、学习,可以说墙是学生眼中的一本活教材,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墙壁文化来为孩子们打造一个自觉的教学环境。孩子们在墙上寻找书中的几个典故,在课间自觉一起交流,类似这样的方式来完成对国学经典的渗透教学。比如:结合“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笔者在这面国学墙上贴上文字,再带孩子们一起绘画,结合“而亲仁”,孩子们在画中画了有仁德的一位老爷爷,周围是很多围着他的小朋友。这种充满童趣的画贴在墙上,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时刻记得自己所背诵的经典,并且潜移默化之中引导他们将国学经典的理念运用于自己的实际生活之中,比如:对待父母应该如何做,对待家长应该如何做,在讲解中渗透、引导孩子们学会感恩他人。

以身作则,呈现榜样力量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我们经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他们自身成长环境的影响,有不少小学生形成傲慢、懒散、缺乏规则性等特点,在感恩的理念和意识方面,也会有较大的欠缺。而多数学生非常愿意听老师的话,所以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教师首先要从我做起,以身作则,呈现感恩教育的榜样力量。

比如:笔者以自己为例,讲述了自己年幼时期,如何从一个叛逆的人,逐渐成为一个懂得体恤父母的人。结合心理学的角度开展感恩教育。比如: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父母会有几个阶段性的认识,第一个阶段是佩服,认为父母很厉害;第二个阶段有可能出现抱怨,觉得父母原来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全面能干,他们也有很多做不好甚至做不到的地方;第三个阶段是自己为人父母后,就能深深体会到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笔者通过讲解自身的一些感恩事例,来直接影响学生。在平日的教学中,笔者也以身作则,不摆架子,和学生之间和谐友爱、促膝长谈。久而久之,与学生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

在实践领悟

如果我们的德育、感恩教育始终停留在说教、理念的角度上,那么感恩教育是不成功的,所以感恩教育最终要从有益的理念出发,从有效的实践着手,从感恩教育出发,来采撷感恩教育的美丽芬芳。

小学生的感恩教育范文3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具有很大的优势。我们思品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学生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并以此作为个人的品德与修养立足于社会而恒久地存在。那么,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如何培养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做法和体会。

一、让学生学好人生第一课:知恩

对于一个刚跨进校门的小学生来说,老师教给他们的,最重要的是人生第一节知恩课。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如在教学《我的健康成长》内容后,可提出一些问题:“我”是从哪里来?是谁养育了“我”?是谁令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还有,在我们身边又有些什么?当我们不高兴的时候,是谁令我们快乐?当我们跌倒时是谁把我们扶起?再如,当教学《我们共同的世界》时,可以提出问题:当我们闻到花香、看到灿烂的阳光、绿茵茵的青草、清澈的河流时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最后启发总结:是爸爸、妈妈、爷爷、小伙伴、老师、、、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快乐和帮助,还有就是大自然,它给了我们阳光、空气、水还有许多许多,它让我们无忧无虑地生活着。这样做的目的让孩子们知道幸福来自父母、家人、朋友和大自然。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对生活产生热爱之情,就会懂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学习。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孩子的心中种下感恩的种子,这比教会他们汉语拼音和阿拉伯数字重要得多。

二、用生动的案例教育学生为什么感恩

古语有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在思品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多引导学生从体量父母的辛劳开始:如每天放学,当我们饥肠辘辘地回到家时,是谁为我们端上可口的饭菜?夏夜,当我们在灯下做作业受蚊子叮咬时,又是谁为我们点燃了蚊香?当我们的作业不会做的时候,又是要强的谁试着从书本中帮我们找答案?为了我们能安心做作业,又是谁放弃了喜欢的电视节目?当我们生病时又是谁拖着疲倦的身躯带我们看医生、、、这都是生育我们养育我们的父母啊!其次是教育学生体谅老师的教育之恩:因为我们的每一点知识都有老师的汗水,我们每一点疑惑都有赖老师的点拨,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有老师的搀扶,我们每一次的纠纷都老师的裁判……我相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成长路上的每个脚印都会激起学生的感恩之情。

在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还可以从反面进行教育。例如,在教学《我们的学校生活》时,我给学生讲起一个反面案例: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上山砍柴时,腿部摔成粉碎性骨折。他的班主任老师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他治腿,并在整整一个学期里背他上学、放学,此后又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供他读完高中。然而,这个学生大学毕业后,从未回母校看望过自己的恩师,甚至连一张贺年卡都未曾寄过。为此,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感恩?怎么感恩?孩子们纷纷表示:“要记住别人曾经给予的恩惠,在他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父母给予我生命和关爱,我要好好珍惜,用优异的成绩和孝心回报他们!”“多为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少让他们操心!节日里,用自己的零花钱送一份感恩的礼物!平日里,真诚地道一声爸爸妈妈辛苦了!”是啊,向别人表达真诚的谢意是尊敬与礼貌的最高表达方式,也是建立与维系人际关系的最佳方法。通过案例启示,教育学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援助时,始终将他人的恩惠铭记在心,并给人以回报,不能只图索取和享受。

三、组织学生开展系列活动,教会学生感恩施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都是古人对感恩的认同和做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适时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活动,营造“感恩施恩”的教育氛围,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1、编写《感恩警句》集。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学生查阅书籍或在网络搜索,寻找“感恩”的名言警句,抄写在专门的《感恩》集子上。晨会课上,让学生交流,朗读感恩的名句。这样做,一粒粒感恩的种子将会播撒进他们心灵的神奇土地。

2、编写《感恩故事》集,举办故事会。让学生从故事中去感知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陌生人的关爱,由心灵深处产生共鸣,舍弃以自我为中心,试着从他人的角度看待生活的艰辛,体味人生的冷暖,感受浓浓的亲情。

3、写感恩信。让学生写感恩信,以触动自己的心灵,将心底的真挚之情和感激之意蕴涵于字里行间,孩子们读后泪光莹莹,难以忘怀。

4、送给父母礼物。用感恩的行动在家中承担起力所能及的家务,或者在特定的节日里(母亲节、父亲节、除夕日)送上自己真挚的祝福:爸爸妈妈辛苦了,感谢你们为我做的一切,请接受我最诚挚的礼物(用积攒的零花钱买一个精致的玻璃茶杯,或一盒浓浓的奶茶,或一袋清香的茶叶,或一个漂亮的发卡,或一个实用的剃须刀……)!

5、向父母礼貌性问候。放学回家,向忙碌了一天的父母说一句亲切问候的话,让父母从孩子口中听到最舒心的话语,在享受着天伦之乐的同时,将会忘却一天的疲劳和烦恼。

小学生的感恩教育范文4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中午好! 《感恩的心》这首歌你们都会唱吗? 歌曲告诉我们:应该感恩我们所处的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绚烂多姿;应该感恩洒在我们身上的每一缕阳光;应该感恩我们的父母和亲朋好友。感谢父母带给我生命,在生活中给予我点点滴滴的关爱与照顾;感谢朋友带给我真挚的友情,在生活中给予我一声声的关心和鼓励,感谢生活让我们得以享受这样的温馨;还应该感恩生活带来的挫折与磨难,感恩生活让挫折磨练我们的意志,让苦难锤炼我们的品质。

是啊,人永远需要感恩——感恩失败让我们吸取教训;感恩挫折让我们领悟;感恩父母让我们体会天伦之乐:感恩老师使我们茁壮成长:感恩朋友让我们分享友谊与快乐:感恩社会让我们沐浴阳光!感恩必将产生责任,没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肯定没有真正产生过感恩之心。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经典诗句集中反映了人们的感恩情怀。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我们就会明白事理更快地长大,我们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未来。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会感恩吧!我们常怀感恩之心,自然对他人,对生活,对环境就会少一分挑剔,多一分欣赏,我们的校园也会因此变得更加文明,友善与和-谐。

学会了感恩,我们会发觉世界是如此的美好;学会了感恩,我们会收获更多的快乐与幸福。

小学生的感恩教育范文5

【关键词】孩子;品德教育;感恩教育

现在的孩子,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症”。对父母之恩,熟视无睹,对父母的付出视而不见。对父母不懂得感恩的人,对师长、集体就更不会知道感恩了。因此,在品德教育中通过感恩教育唤回孩子回报爱心的良知,并引导孩子通过体悟,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是非常必要的。

一、什么是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教育和道德规律,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让受教育者形成感恩意识,对恩惠施与者识恩、报恩甚至图报的一种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二、为什么要让学生学会感恩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做人起码的品德,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看待问题不会偏激;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想事情不会只顾自己;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处事;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才能不怨天尤人,才能坦然面对一切。所以说,感恩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人与人相互关怀的起点,是道德良性发展的剂。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就会更加和谐、亲密,学生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感恩,社会是由恩情联结起来的,人人都去感恩,社会才能存在,才能健康发展。

三、怎样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1.为孩子做出表率

老师是学生模仿的主要对象之一。因此,在学校生活中,教师要做出榜样。一句“谢谢”,一个微笑,都会为学生种下感恩的种子。课堂上要教育他们,懂得他人的付出与帮助,并回报以感恩和付出。父母也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家长首先要懂得感恩。感恩生养自己的父母,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平时多与孩子交流这方面的事情。做父母的,无论工作多忙、多累,都别忘了在假期带上孩子去看望双方的老人,过年过节、老人生日的时候,和孩子一起为老人选购礼物。用家长关爱他人的言行来影响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孩子。

2.让学生懂得付出

现在很多孩子不懂得付出,没有责任感。现在很多家长帮孩子背书包,把阳面的卧室让给孩子住,这种溺爱,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极为不利,最终将使孩子不懂得感恩,会认为家长的一切付出是应该的。教师应在课堂上教育学生,在家长忙的时候,帮他们做些家务;在父母累的时候,为他们捶捶背;在家里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学生懂得付出,了解付出的不易。这样,在孩子渐渐长大的过程中,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才会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3.化态度为行动

孩子受到家长表率作用的感染,懂得付出的不易以后,重要的是把这种态度转化为行动。一个小举动,比如一个微笑,一件小礼物,一张贺卡,永远是受欢迎的“爱”。当一个孩子在家帮忙把碗盘放好,就是以行动表达了他对家庭与食物的感恩。当一个孩子帮助老师提录音机,就是以行动表达了他对学校与老师的感恩。在节假日,亲手做些小礼物送给亲人朋友,这也是学会感恩的一种实际做法。布置感恩作业,让每天要孩子完成。“今天有无给别人添麻烦?今天是否有进步表现?今天你最感激谁?”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会反思,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加强自律,学会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培育孩子的健康心态,进而塑造孩子的健全人格。

4.让孩子学会怜悯

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怜悯之心,不知道体贴亲人,只知道享受别人的付出。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应该教育学生经常注意社会上那些流浪的、丧失劳动力的或是残疾的人们。让孩子了解这些人的生活情况,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的困难。同时也可以尽力帮助那些因生病或因灾难而生活遇到困难的人们,有条件的话,要带领他们深入这些人的家庭,在看过他们艰辛的生活以后,在经济上或用自己的劳动来帮助他们。这样做孩子对自己舒适的生活也会是另一种体会,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们,怜爱他们,培养孩子一颗善良、感恩的心。甚至这对孩子的学习动力也会有积极的影响。

5.及时鼓励孩子感恩的行为

在平时生活中,应该教育孩子,获得了别人的帮助,要报以真诚的微笑,说声谢谢!同时,也要培养和教育孩子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积极的帮助别人,让孩子在帮助别人中体验快乐。孩子的感恩不仅仅局限在对父母、师长、朋友的感激上,它应该是一种更为广泛的情感。当学生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时,老师和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保护好孩子萌发的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意识,因为,有爱心的孩子才懂得感恩!

感恩教育是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社会工程,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全力构建,作为品德教师,更是责无旁贷。通过感恩教育,教育孩子知足惜福,心存感恩,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美德。

参考文献:

[1]薄伟英.点燃感恩的火焰――新时期孩子感恩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科研论坛,2010(12)

小学生的感恩教育范文6

关键词:诚信感恩;知;情;意;行

1 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分析

针对如何解决高校贫困生的经济问题,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资助政策,如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岗等多种方式并存的资助体系,资助形式多样化,既帮困又奖优。但由于地区经济生活情况的差异、高校学生生活具有的隐蔽性,学校资助管理部门很难掌握学生是否真正贫困,更难以准确掌握学生贫困的真实程度,导致部分学生诚信意识薄弱,为获助学金而弄虚作假。

一方面,受助贫困生自身存在的诚信问题突出。受助贫困生在得到相关资助后,有的学生能够合理安排所得资金,解决生活经济困难,努力成长成才。而有些贫困生的表现则不尽如人意,他们不是将金钱用于生存消费及学习上,而是用于进行消费攀比上。虽然此类学生数量不是很多,但已在校园里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助贫困生感恩意识有待提高。受助贫困生获得相关资助后,部分受助贫困生存在感恩意识淡漠甚至缺失的现象,在接受过资助后表现出一定的“冷漠”,觉得自己因为贫困接受帮助也是迫于无奈。还有部分贫困生认为接受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不需要回报;有的自认为“学习成绩好,拿资助是理所当然的”;有的抱怨社会不公,将资助的善意也视为自己不得不接受的屈辱。

因此,需加强贫困生的诚信感恩教育,使贫困生将怀感恩之心、行回报之举作为行为准则,树立知恩图报的行为风范,这才是资助工作的落脚点和归宿。

2 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合理的资助体系

(一)知――加强认知,树立规范

1.系统学习,全面了解,加强理论引导,开展以学习诚信感恩为主题的正面教育。在入学教育期间,开展大学诚信感恩教育第一课,学习《学生手册》中 “奖、贷、助、减、补”的相关资助政策,让学生明白国家给予贫困生的极大关爱。积极组织诚信报告会、座谈会、讲座、班会,观看《贷款助学信用助人》的宣传教育片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学生对资助的内涵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等资助对高等教育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不合理利用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和社会责任的践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感恩价值观。不仅强化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和理解,也使其充分认识到诚实守信与实现自身价值的密切关系,同时帮助自身树立诚信为本,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意识。

2.弘扬诚信感恩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高理论修养。例如,开展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旨,开展“明德知礼”、“君子文化”、“诚实守信”等人文素养讲座,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使学生把诚信感恩内化成个人的思想信念,进而外化为合乎社会要求的高尚社会行为,诚信做人,踏实做事,感恩于心。

3.深入学习,竞赛辩论,增强理性认识。积极举办“诚信感恩知识竞赛”,采取小组制积分法,各个小组积极回答问题,竞争激烈。通过知识竞赛使得学生了解更多诚信、感恩的知识,去发掘每个典故里隐藏的内涵,丰富课余生活,从而也学习了古人滴水之恩必报的情怀,勉励自己。

(二)情――心理关怀,选树榜样

1、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关怀,培养感恩品质和美好心灵,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贫困不是负担,更不应该成为心理负担,受资助的学生,要学会接纳自我。既接纳短处,也接纳长处,要让他们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说‘我能行’,减少等、靠、要的依赖想法。同时辅导员要深入了解贫困生的家庭状况、心理状况,定期开展心理普查工作,通过个别谈心、心理行为训练、邮件咨询与家长配合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引导贫困生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素质。通过心理关怀使学生充满自信,更好的发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学习。

2、选树榜样,典型引路,传递正能量。例如:每年5月开展“同心・光彩助学”行动,把评选出来的优秀受助学生的感恩事迹,分享给学生,让学生保存强烈的成就动机,弘扬励志文化;通过“贫困当好学,饮水该思源”大学生成长故事会,展现学生青春奋斗励志故事,分享成长感受,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对往年优秀受助学生的事迹进行大力宣传,在学生中间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向优秀学习。通过这样的活动方式,使受助学生在情感方面产生感恩意识的共鸣,充分认识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内涵,并产生乐于奉献与报恩的冲动。

(三)意――立下承诺,坚定意志

1、立下承诺,监督学生诚信做人,鼓励学生诚实守信。在学生的考核中把诚信纳入考评之中,严厉惩处不守信行为,如取消助学贷和评优资格等。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对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各种表现予以记录,对大学生的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另外通过举行诚信报告会、签订诚信还款承诺书、开展诚信还款签名活动等一系列诚信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诚信是一个做人的最起码的原则,以及做一个诚信之人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会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中,以诚信的优良传统美德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

2、坚定意志,确立行动目标,追求生活意义。贫困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生活压力大,很多缺乏自信,目标盲目,做事半途而废1。没有目标的牵引,生活就缺乏动力,也就缺乏感恩的意义。要培养学生为自己定一个目标,做自己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目标支配自己的思想,变被动为主动。一件小事成功,才能e累一分成果,才能感觉到生活的美好,鼓舞自己的希望。同时,还要树立责任意识,控制欲望,保持积极的健康情绪。高校应加强贫困意志过程与认知过程、情感过程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品质,更好的学习生活。

(四)行――知行结合,外化于行

实施感恩励志工程,引导贫困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资助工作中要特别注重开展爱心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寓以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励,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增加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鼓励学生励志成才。

1、每年寒冬来临之际以及毕业前夕,要积极开展“爱心衣加衣,微爱暖心行”捐助活动。为贫困学生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等地区贫困家庭捐助毛衣、外套、围巾、书籍、生活用品等,将爱心传递到贫困生手中,播撒爱的阳光,共享心的温暖。爱心活动,不仅为贫困学生送去温暖,而且也让学生在捐助的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感,让学生心存感恩,感恩那些曾帮助过我们的人。

2、发挥爱心社团的感恩筑梦力量。积极组织学生前往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积极帮助老人读报纸,帮助农民工网上买票等。开展“教育帮扶,情暖孤童”、“关爱留守,筑梦暖冬”等活动。例如,2015年12月,聊城大学小雨滴社团联合聊城市电视台、聊城市美术家协会、聊城市近80组爱心家庭,共同为聊城市儿童福利院成功举办了“齐聚儿福院,爱燃平安夜”公益晚会,筹集公益基金10万元,为儿童带来欢乐和更多的帮助。

3、勤工助学,励志青春,感恩常在。学校要积极开设勤工助学岗位、义工雷锋活动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能认为因为自己困难,理所当然就必须获得资助。要让贫困学生在岗位上得到更深刻的的锻炼和实践,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努力实现资助类型由输血模式向造血模式转变,充分磨练学生吃苦耐劳的韧性,与勤相伴,与爱同行,充分认识到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实施诚信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能够诚实守信,感恩于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实际的行动回报社会。受助学生只有学会诚信和感恩,才会少些抱怨和叛逆,多些友善和欢乐。高校应加强诚信感恩教育的宣传力度,充分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载体,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明确诚信的重要,使其认识到诚信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石,是个体内在素质与修养的外在表现,也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必备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