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的奖励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组合作的奖励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组合作的奖励措施

小组合作的奖励措施范文1

一、合理构建学习小组,激发集体荣誉感

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过程,也是多层次信息传递的过程,别具特色的小组学习活动已成为整个课堂活动的主体。合理的分组,能使小组成员之间产生积极的互促作用,避免小组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在课堂上每个学科的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科内容,学生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组。因此,合理的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

我们传统的分组有三种方式:按照天然座位分为四个大组,或再细一点把四个大组切分成八个小组,更细一点就是在四个大组的基础上前后桌四人为一组。这样的组别不适合进行新课程的小组合作学习。因为传统的座位编排重要是以下因素决定的:学生的身高,男女的搭配,守纪的程度,视力的好坏等。新形势下分组要打破常规,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即每个组的成员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而且各组之间必须大体持平。这样做既有利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又有利于小组内成员互补互助。为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激发各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可以根据共同兴趣组合的“兴趣式”;根据小伙伴关系组合的“自主式”;根据学生能力组合的“互助式”;根据同桌关系组合的“同桌式”,形式各异的组合方式,为合作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组员们也都为着共同的集体荣誉奋斗,他们懂得了自己要尽力为“组”争光。

二、明确小组个人责任,发挥集体的力量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老师必须认真指导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依据自己的特长分工,明确组长及组长组员责任,分工落实后,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分家”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宽容、共同提高,使学生意识到每个小组都是一个荣辱与共的群体,不能和小组成员友好相处或拒绝帮助别人都是不可取的。再按需协调,使每一小组的人员结构根据学习需要、内容需要以及活动中小组活动实际状况及时调整,以确保小组活动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态,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展示自我的机会,符合教学发展需要。

三、精心把握合作机会,挖掘集体的潜力

在学生合作学习前,一定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在成员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在组内合作交流,合作才有价值。在教材内容重难点处设置合作,有利于学生集体智慧的发挥,从而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我是这样设计: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想知道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热情;合作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组内交流;小组代表汇报,相互质疑问难,并不断修改完善;师生总结概括。实践证明,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在小班中进行合作教学,让学生参与互动,就顺应了他们的心理特征,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摩擦和碰撞的环境,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把各自的想法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谋取集体智慧的结晶。同学们在讨论决定中既学会了知识,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合作意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兴趣,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了的机会。

四、创设和谐活动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用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起先学生热情很高,后来学生情绪低落。有时教师满怀信心,学生无动于衷;或一部分学生兴致勃勃,一部分学生漠然视之。所以,合作学习策略应用之初教师应注意创设和谐活动氛围,激发所有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根据心理学原理,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都有竞争心理。因而教师要以外部奖励(物质奖励为主)为手段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加以诱导,采取以组间竞争促进组内合作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随着合作学习策略的进一步运用,学生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从活动中体会到互助带来的智力乐趣和同学间的友爱,对合作学习过程本身就会产生积极的态度,对合作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这时候教师要以外部奖励(精神奖励为主)为手段对学生的竞争观念加以巩固。教师评价时既要对集体的共同成果进行评定,也要对小组的合作水平进行认可。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培养思维和提高能力的内在动力。老师此时应多用一些语言去鼓动他们,如“有些小组已经有结论了,看看哪个小组能不能有更有创意的建议”,“这个问题很难,老师要看看哪个小组能最短的时间找出解决方法”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为学生创设和谐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强化小组团体激励,感受集体的温暖

合作学习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重心由激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同时又注意把强调外部强化转为学生的自我奖赏,揭示学生参与互助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组间竞争促进组内合作的方式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让学生从互动中逐渐认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体会互动带来的智力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爱,并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积极态度。这种突出小组团体评价,淡化了学生的个人意识、个人行为,易于学生把个人的成功融入到团体的竞争中去,团体成功激励学生主动合作,从而获得共同发展。

小组合作的奖励措施范文2

我认为自主合作学习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它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以及竞争意识,是一种体现合作精神的有效学习方式。

一、合理分组

实现生生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合作学习小组,在分组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合理分组,使小组内的学生在能力、成绩、性别、性格等方面是互补的,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为各小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打下基础。一般小组4―6人为宜,也可以是前后桌四人组合,但不管是哪种组合,学生都不能带有情绪。

二、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明确、恰当

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才知道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该做什么。同时目标要恰当,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性,富有启发性、开放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条件,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学习的机会,顺利地实现自我构建和知识创造。我在教学有关孔子教育思想时,设置了这样的合作学习环节:(1)自读课文有关内容;(2)归纳孔子教育思想的几个方面;(3)讨论提炼出主要的思想内容,谈谈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对照自己的学习谈体会。这样的问题有思考的空间,讨论的余地。虽然各组采用的合作学习方式不同,但最后都会无一例外地把“合作学习”的重点集中在代表小组谈体会的学生身上,鼓励他为小组争光。整个合作过程活而不乱,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都想帮助“代表”达到最高水平。其实在“帮”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就是在相互交流和学习、相互促进。

三、教师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和监控

1.抓住契机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为了课堂教学形式上的热闹,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精心安排,可要可不要的不安排,不适合的不安排,要把学习重点和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另外要把握好契机,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合作学习。那么,何时为佳呢?我认为:①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愿望的时候;②当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依靠个人能力无法解决的时候;③当需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的时候;④学生意见不一致,且有争论的时候;⑤学习集体积累较大,需要分工协作的时候。

2.教给技巧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得到教师的指导,教师应当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如怎样组织,怎样倾听,怎样发言,怎样质疑等,使他们懂得尊重和倾听,学会否定、质疑和补充,帮助他们将学习活动开展起来,否则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将收不到好的效果。

3.参与合作

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在备课时应准备合作的内容、合作的形式、合作的时机等。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也不是学生参与,教师旁观,而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合作。教师可以把自己当成小组中的一员参加到某个小组的学习中,或者深入到学习小组,倾听、了解他们合作的进展情况,揣摩他们的认识心理,体察他们的学习困难。例如:当学生碰到学科知识问题时,教师应即时介入讨论,给予点拨,起到解惑作用。同时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合作小组的合作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迅速地加以思考,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做哪些调整,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教师要作出最恰当的选择,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当好参与者、引导者、管理者。总之一句话,就是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互动的“自主合作学习”。

四、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教与学的提高

小组合作的奖励措施范文3

关键词:合作学习 互助 理论来源 要素 实践

研究表明,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在学习中更加主动、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参与争论、节省时间、增强协同合作的能力、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以下就笔者对合作学习的体会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作简要介绍,以期和大家交流得到提高。

1、问题提出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要学习方式从以教师为主的传授式教学改为以学生为主题的小组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活动为核心,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学习者在小组的环境里必须学会与他人互相交流合作,还要学会表达、倾听和说服他人等等,从根本上能改善课堂的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基于此近几年受到各地学校的青睐,迅速得到推广,但在编组时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学生基础差,小组编排不容易达到均衡。(2)插秧式排座容易造成小组讨论不容易进行,使课堂秩序显得比较混乱。(3)小组合作学习必须以个人的自学为前提,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对合作问题有一定认知基础之上的讨论,但是往往是强调合作忽略自学。(4)只注重了小组成员间知识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5)没有有效的激发小组热情的评价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对于推进高中的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2、解决问题的策略措施

2.1合理分组模式

教师根据考试成绩,按特优生、优生、待优生三个层次分组,初步方案确定后,听取学生本人意愿,进行微调,这样便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分组后,组内同学作如下的分工: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委派小组成员执行任务;发言人: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介绍本组中好的做法或解法;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负责给出本组的书面材料;并且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要一成不变的,在一周后,各小组长就会自己调换他们的任务,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角色所担任的工作都了解,都会做,并明白这几项工作缺一不可。

2.2新授课模式

对于新授课的学习,建议采用“自学找疑组内互助组间答疑教师点拨自主总结当堂检测”的“合作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可概括为:(1)自学找疑。通过对新课的预习,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本节内容中的疑惑点或搞不懂的做好简单记,以便与其他同学共同交流。(2)组内互助。通过预习每位同学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些问题,在课堂上首先在本学习小组内公示自己的问题,小组内同学讨论解决,这个过程可以查阅课本或资料,争取本组内把每个同学的疑问解决掉。(3)组间答疑。某位同学发现的问题如果本小组内解决不了,就公示出来,寻求其他小组的帮助,其他的小组迅速地研究讨论,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出解答方案,教师或课代表分别给两个小组作好记录以便后面评优、奖励。(4)教师点拨。经过前面三个环节后,在学生们相互争论、相互答疑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本节课的难点,这个时候教师开始出场,把疑难问题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加以点拨,纠正一些说法,进一步地提炼,并进行引申拓展,直到问题完全解决.此时教师适时地将教学推进到下一个环节。(5)自主总结。教师讲解完后,学生们对节课的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这个时候要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把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整理总结、反思领悟并完成课堂小结。

2.3复习课模式

建议复习课的教学模式应采取:“展示目标典例剖析巩固拓展反思总结”的复习法。

2.3.1展示目标 上课伊始,教师在上课刚开始的1~2分钟内,向学生出示复习课题及复习目标,复习目标应做到全面、准确、具体,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

2.3.2典例剖析 典例剖析下一个环节就进入例题学习阶段,此部分题目也是由教师针对本部分的重点内容而设计,让学生在前面诊断的基础上迅速地、独立地完成例题,并写出解题的心得及注意事项,还要审查有没有漏掉的知识点便于查漏补缺。

2.3.3巩固拓展 每道例题解决后,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给出1~2道变式训练题,引导学生学会对此类题目举一反三,将解决问题的方法迁移到不同的问题,达到熟练、巩固和提升的目的。这一过程中我就及时巡视,把握学生的训练状况,并适时评析,对重点的内容进一步强调和拓展,前挂后联,完善知识体系。

3、应注意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其意义是很大的。具体实施时要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若教师没有完全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和重点,没有向学生说清楚合作的要求和目的,小组教学就会流于形式,导致完不成教学任务。(2)评价和奖赏重整体、轻个体。我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个体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它是为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怎样才能处理好小组合作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确是一个难题,还应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的办法。(3)教师监控不够。“自然”合作时,在一些课堂上,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立刻展开小组讨论。教师既不指导学生如何相互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内的交流活动。

参考文献:

小组合作的奖励措施范文4

关键词:快乐合作;写作教学;实施措施

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其语言词汇积累量不多,对外界世界观察少等原因,写好语文作文是很不容易的。怎么样才能让小学生的语文写作变得更容易呢?笔者最近采用了小组合作写作方式使学生合作并快乐着,快乐源于写作兴趣与能力的提高。

1.构建快乐小组合作写作模式

(1)分成语文写作小组。分组前, 要对班情十分了解,要把分组依据想全面。比如,笔者按照成绩大致相同、性别、性格、地区、家庭情况、同学关系等因素来考虑每组成员的分配。这些依据中,学习成绩是最主要的了,那么按照哪次成绩来分呢?笔者把第一学期主要的几门考试科目进行重新排名,再结合其他因素,最终确立8个小组,并且8个小组的平均分最多相差不到1分,这就为每个组划定了同一条起跑线,当然,小组确定好之后,还要征询学生的意见,征询他们这样的分组是否合理,不合理的原因在哪里,应该怎样修正,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参与性。

(2)建立竞争激励的机制。在各个小组之间建立起相互竞争的机制,让每位同学都能寻找自己的竞争目标,形成团结合作、力争第一、挑战自我的竞争信念。

(3)对各个小组的成绩做出对比分析。每次测验后给予前三名的小组“一等”“二等”“三等”奖励,对进步明显的小组给予进步奖,促进落后的小组前进,这样各小组的同学之间合作竞争学习的氛围就自然形成了。

(4) 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要求各组组长除了自己的学习任务之外还应当帮助组员学习。辅导别人学习的同时,自己的知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获得更大收益。有条件的话可以给予进步同学物质奖励。

2.在语文作文教学实施措施

(1)合作改写作文。在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最好是采取小组合作改写的措施来改写一些优秀文段中的人物或者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找出这些文段中相关的词汇以及短句,再根据要求对这些词汇和短句进行改词造句,同时在小组中进行传阅,并加以相关词语短句的辅导。

(2)合作仿写作文。通过前面的合作学习、讨论及其改写之后,学生获得了相关作文的基础信息以及相应的语文作文表达词汇和句型,这时候再安排学生围绕着作文题目进行仿写。在仿写的时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由小组共同确定仿写的重点、难点以及通过合作学习要达到的目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文章的闪光点,如词语、短语、句型以及写作框架等,逐步培养学生谋篇布局的意识。

(3)合作续写作文。让小组中的学生运用习得的知识和能力,充分发挥想象,对一些优秀文章中的结局或者人物的命运进行相应的续写。各个组员自由发表意见,经本组记录员记录整理后,由报告员向全班汇报。在讨论中学生主动思索、相互启发、畅所欲言、共同探究,学生在不断肯定、修正自己的思维过程中实现自我构建。

(4)自评与互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能够使教师了解通过考试无法获得的一些学生信息,比如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情感状况等;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能力,使每个学生能够与他人相互检查、相互要求、相互帮助,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5)教师归纳总结,要能保证学生互评的水平高度。由于学生水平有限,某些知识的分析讲解过程会有错误疏漏,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地进行评析归纳,指正错误,同时教师的点评也是一种范文供学生模仿,学生可以对现有文章进行第二次修改。

(6)自我创作阶段,学生间的写作与修改。通过之前的仿写、改写和自评、互评,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词、句和语法的相关运用,也有了一定的创作的能力。包括准备内容,自我写作,同学互评,二次写作,教师检查,教师与学生交流探讨,最后成稿。

(7)自我写作提升阶段。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语文写作学习的乐趣,促进了语文写作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能够使学生获得自我的提升,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合作学习中既帮助同学,又提高自我写作能力。

3.结论

实践证明,在写作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从刚开始的害怕写作到现在乐于写作,整体班级的语文写作成绩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语文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认为这样的合作作文方式可以使学生合作并快乐着。

参考文献:

[1]戴元枝.小组合作写作教学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2):25―28.

小组合作的奖励措施范文5

一、构建评价机制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课堂的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优点,老师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会采用这一方法。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行之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绝非易事。比如,学生不能围绕重点积极有效地讨论下去;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不能有效沟通,争执吵闹不断;学习管理能力较弱的同学依赖与盲从,往往是少数人讨论,多数人“搭车”,没有思维碰撞,达不到集思广益的目的;结论未加整合,讨论后的汇报仍为指定发言人个人的看法。因此,在生本课堂中对小组进行科学的评价,发挥评价的功能,构建合理的、有效的评价机制已迫在眉睫。

二、构建评价机制的作用

人在心灵深处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而来自他人的一句普普通通的喝彩,也会给生活注入美好,有时甚至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切实可行的适合学生的评价机制,能为我们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小组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小组学习、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他们潜能、个性的发展,从而树立自信心,持续发展;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善课堂教学秩序,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让学生更加灵活,有目的地参与,有目的地学习,有目的地发展,储备知识,锻炼能力。

三、确立小组评价的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小组评价的标准和最终目标。在生本课堂教学中,小组评价包括个人自评、小组自评和教师评价,平时主要以小组自评为主,个人自评和教师评价为辅,定期进行。小组自评是小组自我反省,自我加工的一种体现。这种自评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可以促使学生在合作的同时积极思考。小组自评是小组成功合作的必要条件。小组评价将我们平时教学中常用的个人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以小组每个成员的总成绩为奖励的依据,实行小组一荣俱荣的评价原则。小组自评、教师评价和个人自评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1.小组自评

评价表由小组长填写,每次小组活动后,组长根据活动情况进行评价。

小组成员评价表

2.教师评价

3.个人自评

四、制定小组评价的原则

为了提高小组评价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在有了具体的课堂评价内容后,教师还要制定相应的评价原则,让小组评价有“法”可依。

(1)评价要公平。首先要培训小组长,教给组长评价的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认真观察,评价时做到实事求是,公平对待每个成员。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老师要经常巡视,关注细节,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根据评价标准,给予评价,让学生心服口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评价要及时。组长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及时,每次小组合作时要注意观察,认真记录,每周汇总一次,及时地反馈,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要对小组汇总过来的评价表及时给予统计、公布。这样及时、积极的评价会给学生以继续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3)评价要多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可以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情感,如教师对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评价时,可采用多种形式:热烈的掌声、会心的微笑、鼓励的眼神、言语的激励、有趣的动作、金色的奖状等,这样会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充满温情和力量。

(4)评价要多层面。进行评价时不要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要更多地关注学生一些细节的表现:口语表达能力是否提高,是否懂得倾听,是否懂得发现问题等。这样多层面地评价有利于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五、设立小组评价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运行以上评价机制,我在班级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提供了一系列评价的方法,用来鼓励、监督学生的学习,并在教学中及时调整评价策略,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顺利地开展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1.实施方法

每天由小组长进行评分和统计,学习委员将小组得分情况汇总于周评价表中,采取一周一公布、一月一总结的形式。除了设立优胜小组外,还设立优秀个人,以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如设立“课堂参与之星”“课堂合作之星”“进步之星”“朗读之星”“习作之星”“守纪之星”等,每周评选三个优胜组,每月评选两个组为月冠军。这个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分数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绝大部分学生都努力为本组荣誉而战。

2.激励手段

(1)每周的优胜组的成员可获得一张表扬信,获得个人先进的也可获得一张表扬信,累计得到三张表扬信的同学可获得一张“卡”。获得一次月冠军的小组成员可获得一次物质奖励,连续获得月冠军的小组成员可直接获得一张“卡”。

(2)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得分纳入期末的评优评先环节,参与评选 “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以更好地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

小组合作的奖励措施范文6

伴随着课堂教学进程的不断深入,也暴露了一些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如学生难以在公众面前发言,小组成员有时不能和睦相处,小组讨论噪音较大,讨论时活动时间不能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组织不到位,出现小组中个别成员承担大部分甚至所有的讨论任务,而某些成员无所事事,出现“搭车”现象等等。因此合作学习不仅包括师师、师生、生生间的积极的相互合作关系,而且包括学生间面对面的促进性作用,还有各自的个人责任、社会技能以及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笔者认为将合作学习有效地应用在教育实践中,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一、合理分组

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该团体的学习目标为原则,往往小组如下划分:

(1)指令性划分。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英语成绩等主要方面进行合理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这种方式能保证组内各成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及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

(2)随机性划分。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或学习任务随机进行分组。这样做既有利于各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又给学生创造了与更多同学合作的机会。

(3)自由性划分。学生根据彼此之间的关系、兴趣爱好等自行组合,在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而我采用的是就近组合: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这种合作小组的组合形式,无需调整座次,分出层次,因此,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异质分组: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这就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这种组合实施一学期后,为保证各小组力量均衡,可以重新分组。每一组内培训一个善于协调并有责任心的小组长,负责分配本组成员承担不同的任务和责任, 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关系, 使得小组成员间能很好地交流,检查和评价本组成员合作学习情况,以保证小组活动卓有成效,同时向教师反馈本组完成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关心帮助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

二、教师的作用

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

首先,教师必须明白什么是合作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与竞争性学习和个体化学习的关系是什么,必须相信合作性学习是最有效的。因为多年来国外几百个案例说明合作性学习比竞争性和个体性学习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也能使学生的关系更加良好,使学生们的心理更加健康。其次,教师必须意识到简单地把学生置于讨论小组中是不会奇迹般地产生效果的,不仅要明白构成合作性学习的要素,同时要知道课堂中存在着许多运用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不同方法。

再次设计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要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还要考虑学生语言输出过程会出现那些问题及活动估计所需的时间,最后必须明白合作性学习最基础的方面是学生间有着相互合作以及适用于学生和教师的合作性思想,明白课堂的组织结构必须从竞争的、个人化的转变为合作的。

三、学生的责任

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个体的能力。学生在团队里所学习和形成的能力在自己以后的独立工作中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合作学习要使学生养成高度的责任感。全组的成功要依*于每个组员的学习情况。责任感的关键在于组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确保每个人都能独立地通过学习评价。在合作学习中,鼓励每个组员参与活动是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让每个人感到他个人对小组的成功负有责任, 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不但要对自己所接受的任务尽心尽力,还要负起帮助、鼓励、支持队友的责任,要知道在整个活动中自己并不是一个免费乘客。

四、评价

教师要把握好对小组讨论的评价标准,在不忽视对个人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基础上,更应侧重于集体评价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本人采取了“具体要求,小组评价,及时指导”的做法,着重对小组讨论的行为作集体评价。只要发言精彩,小组纪律好,就能得“好”的评价,汇报交流有亮点,成员团结又合作,就能得“很好”,小组评价,提高了小组讨论的执行效果。当然,对于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本人进行了一定的指导,对于一些羞于开口的学生我建议他们事先作好准备,报告前先写在纸上,准备充分了,自信心也就增强了,发言中遇到问题,可以容许本组同学给予必要的提示和示意。

对于小组合作不佳的情况,我通过小组的评价来调控,当学生得到小组集体评价的分数时,就会意识到他们是一个小组,一个“整体”,必须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对于个别经常行为异常的学生,我不断提醒,及时告诫,对于优胜的小组长要给予额外的奖励,促进小组成员的进一步合作。如个别学生不能有效与人合作,则进行适当的人员调整。当我发现个别成绩好的学生认为自己完成任务就行而不帮助组内其他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时,我不是批评而是鼓励他们积极帮助困难学生,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加分。对于合作学习的课堂喧哗,我首先让所有小组活动停下来,小声告诉和提醒学生要小声说话,然后再重新活动,有时用手势、眼神提醒,有时对活动优秀且把噪声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的小组提供附加分。对于小组个别学生“搭车”现象,本人要求小组长给每个成员承担一部分责任,并为之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对每个成员的合作进行评价。这样,可使学生认识到小组是学习的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在合作学习中,只有取得小组的成功,才能获得个人的成功。即个人目标的真正达成取决于小组集体目标的实现。合理评价对指导和调节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深受鼓舞,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也可以使学生避免灰心丧气,走入误区。因此,教师要坚持以正面表扬和激励为原则,“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