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范文1

一、构筑学生的自主心理发展平台

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主心理健康发展平台的建设。学校每年都要举行大规模的校同艺术节。通过艺术节的美术成果展示、文艺成果展演等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高雅艺术文化,从而陶冶学生的心灵,推动健康心理发展。我们还成立了全国闻名的《浅草》文学社,是全国的百家校园文学社团之一,作品都是学生心灵的反应。我们为《浅草》设计了独特的网站,通过学校的校同网站就可以访问。这个社团若干年来不仅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健康的校园文化特色,还培养出了不少文坛新秀,成为学生培养良好心灵的自主发展平台。

二、注重校园硬环境的建设

学校教育中,校园环境给学生的教育是第一位的,一个好的环境能净化一个人的心灵。我们学校特别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有各种花园、各种亭廊等,在有限的容积下打造出了省级同林学校。学生生活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下本身就有利于对健康心理的培养。

三、培养三位一体的心理辅导队伍

要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新人,在学校应形成学校班级管理人员、普通任课教师和专职的心理健康辅导员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以班主任为日常教育的主体,在学校班主任就像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各自特点关心和了解学生,要做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做学生生活中的朋友,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事实证明,班主任是影响学生一生的人。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班主任要把自已一生中的经验和体会用到教育辅导学生中。只要教育者用心选择了适当的方式方法,学生是能够接受的,要知道师生不是天敌,在短暂的教育与受教育者相处的时间内要做良师益友,让学生回忆的是班主任曾给学生以启迪智慧、修正航向、树立理想方面的指导。在教育学生时,对学生的优点和成绩要用加法,不断地积累学生的闪光点,形成耀眼的光环;对学生的失误或错误要用减法,就事论事,不要在教育时动不动就翻学生的旧帐,学生最受不起的就是这样的教育,本来学生有了错误一般是知道错了,就会产生改正错误的潜意识。如果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会形成反正自己在老师眼里不是好学生的消极想法。再者教育学生时,对学生的不足要用吸水法,不仅不能对学生的错误放大,而且要尽量缩小,就事论事,不要夸大,不要联想,一般问题不要乱追所谓的思想根源,其实老师自己也知道,学生犯错误哪有那么多的思想根源,学生还没有到品德败坏、故意犯罪的地步。在教育层面上讲,不要什么事都把学生错误当典型,这样会让学生思想上翻不过身来。教育学生也不要采用随意地叫学生家长来校或以将错误情况通知家长为教育手段。虽然我们说师生关系可以类比家长和子女关系,但毕竟它不是,所以教育学生时,不能动手。真到了这个地步的教育也就失败了,这样的学生在这样的班主任手下不可能教得好了。因此说班主任是学生的一盏灯,是学生健康培养的主体,学生终生不忘的就是班主任。

普通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者,有责任和义务协助班主任在思想教育方面查漏补缺,个别时候还要起调和作用。我们学校还实践了副班主任的管理教育模式,目的就是更好地发挥普通教师在学生教育领域的作用。

专职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助手。这样的老师的任务是在比较充裕的时间里,解决学生深层次的心理健康问题,解开学生心理的结,帮助学生越过心灵上的坎,引导学生培养正确健康的思维方式。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范文2

一、班主任是心理教育的奠基者

班主任是小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理应成为对学生心理发展影响最大的老师,成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奠基人。众所周知,班主任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日常接触,课堂教育,班级管理,凭借自己的学识和自己的管理,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每个学生身上都折射着班主任的缩影,班主任成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感性的经验和模仿的榜样。

二、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者

班主任除了运用自身的力量来影响学生外,还通过创设适宜的教育氛围,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创造空间,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班主任是最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师,许多班主任在教学中发现有不少智力水平很高的学生,却没有取得与其智力水平相吻合的学习成绩,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影响了其学习潜能的发展。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通过有针对性的班会活动,个别谈话、板报宣传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能更好的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许多研究表明,学生自身潜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缺乏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对自己优缺点不能正确认识,对自己的情绪、行为不能很好的控制,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因此,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潜能,又可以使班主任更好的了解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冲突,过健康的、有意义的生活。

三、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执行者

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当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专职心理教师的任务,心理健康教育措施的实施,目标的达成,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班主任细致、周密的工作来进行,也就是说大量具体的工作都是由班主任进行操作的。

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班主任老师一般是学科任课老师。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在教学中,班主任教师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遵循教学的规律,通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技巧的运用,师生关系的处理等方面执行着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职责。同时,班主任教师作为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在班级的管理、班会、队会、团会等活动安排中贯彻着心理健康教育的精神。

四、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助者

班主任既要协助学校领导、教务处和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老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又要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反馈给学校和家长,协助学生敞开心扉,主动接受辅导。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范文3

关键词:宽松和谐;关注差异;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076-01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极具创造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因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发展。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我们应该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为他们的成长导航把舵。

一、宽松和谐的良好环境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不良的社会生活环境造成的。目前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过分溺爱型。有些家庭条件好的独生子女,在家里被众星捧月似的宠着护着,“拿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这种学生,在学校自理能力差,对学生和生活中的挫折承受能力差,自尊心很强,但自信心差;喜欢表扬,但对批评却接受不了,甚至产生严重的挫折心理,厌倦学习,厌倦学校。二是功利型。学校以分数和升学衡量学生;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情迫切,学生除要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参加众多的补习班、兴趣班、特长班等学习,整天精神高度紧张,心理疲惫,压力很大。从而造成孩子的孤僻冷漠,甚至对各种学习,对家长、对学校都有逆反和仇视的心理。三是缺爱型。主要发生在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或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小孩遭受父母离异,心理受到打击,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方面处理不当,就会使孩子觉得不如别人,缺乏信心和同情心,心理受到挫伤,产生妒忌、不满、不公平等心理。

针对这些情况,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慢慢校正不良心理,逐步培养其健康完善的人格心理。一是建立一个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班集体。通过在班上开展互帮互学、互相关爱的活动,让学生相互深入全面的了解,相互信任,建立平等友爱的同学关系。对有困难有缺点的学生,用平等真诚的态度给予帮助,使他们在学校里,心情愉快,精神放松,以增强其信心,激发其求知欲,鼓舞其勇气,对困难挫折都能勇敢面对,对他人理解、尊重、宽容,在集体中做一个受欢迎的角色。二是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启发式和快乐教学的方法,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我运用质疑导读法,通过学生的“读―问―思―议”,引导和帮助学生逐步克服困难,达到突破难点、深入理解、全面掌握的目的。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相互协作、共同探讨的精神。

二、关注差异和用爱施教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同,它更多的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绝大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不存在大的问题,有问题的主要是极个别的,由于多种原因长期造成的。作为班主任,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必须认真全面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有关情况,通过日常的观察,初步确定重点的教育对象,在作进一步深入了解后,要制定出教育计划、方案和措施,循序渐进地进行和辅导。

对小学生来说,心理健康问题多数与关爱、理解、信任等缺乏有关。因此,要搞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老师必须用平等的态度、关爱的精神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而不能搞成思想品德般的说教或者心理卫生知识的讲解。我曾带过一个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小时候因摔伤致使走路一颠一跛,还有口吃的毛病,学生都叫他“跛子”和“尾巴”。嘲笑他的人多,和他玩的人少;他自己也感到很失望,学习成绩差,孤僻。我从接手后,经过深入了解,发现这个孩子头脑很聪明,就是缺乏自信心。我给他讲了美国罗斯福坐轮椅当总统的故事和古罗马演说家克服口吃的故事,帮助其正确对待自己的身体缺陷,树立自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在征得他本人的同意之后,在班上的一些活动中,点名让他去做,一些方面让他当主角,充分发挥他的优点,对其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和鼓励。一年之后,这位学生不仅不再口吃,而且对自己的跛腿也不再苦恼了。有人叫他“跛子”,他也不再觉得是有意嘲笑,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同学们都愿意跟他玩,乐意帮助他,他也乐意接受别人的帮助了。

三、班主任工作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范文4

(一)记忆和注意力方面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笼统的感知事物的整体到可以感知事物的每个部分,他们的记忆力最初是无意识的,以机械记忆为主,注意力方面还不能很好实现自我控制,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而且是和自己的兴趣相关的。

(二)思维方面

小学生最初没有形成系统的思维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从模糊向清晰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简单直观的特点,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模仿性会逐渐降低,开始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形成简单的想象。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的形象向抽象形象发展的,但这种抽象思维仍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

(三)感情方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感情特征变得更加稳定和丰富,低年级学生经常出现感情不稳定现象,如哭闹等,但是到了高年级,这种现象就有所改善,感情更加稳定,自尊心更加强烈,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道德感情也逐步确立。

(四)意志力方面

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很快,精力旺盛,同时也暴露出他们自控能力不强,意志力较差的特点,容易感情用事,处理事情的耐力较差,而且大都是靠外在压力的催促,而不是自觉执行。

(五)性格个性方面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在不断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已经可以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判断自己,而是可以把自己的行为和别人进行对照,做出独立的评价。所以,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使他们能够正确的评价自己非常重要。

二、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其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心里矛盾、冲突、烦恼等不能适应学生和生活的状态,这些心理问题是在人格完善和心理成熟过程中产生的。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产生,当他们凭借自己的主观能力得不到调节,或者得不到他人的帮助时,就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影响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依赖问题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造成孩子自理能力较差,遇到一丁点困难就伸手向别人求助,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依赖心理,如果这样的情况继续持续下去的话,小学生的意志力将会变得越来越薄弱。

(二)适应问题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以后,由于学习环境、学习方法、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有些学生会出现不适应现象,如忧郁、烦躁、恐惧、厌学、不遵守纪律等,不适应问题给小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障碍。

(三)厌学问题

厌学心理是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由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遇到困难后不知如何排解导致学习障碍,缺乏艰苦学习的毅力,教师和家长没能及时鼓励,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他们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说话,看课外书,打瞌睡,甚至逃学等。有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有人超越自己就会挫伤自己的自尊心,产生厌学心理。

(四)人际交往问题

因为当前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都是和成人在交往,生活的环境比较顺利,因此就养成了他们固执、人性的特点,进入小学校园这一集体之后,自己的位置和角色放生了变化,如果他们仍以这种心理去交往的话,就会造成以自我为中心,遇到困难缺乏克服的信心,交往中障碍重重,从而造成过于严重的防范他人,把自己封闭起来,出现交往困惑。

三、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对策

(一)构建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构建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帮正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要引起学校领导足够的重视,形成以校领导、教研处、班主任为主的教育体系,制定完善的教育计划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每个层次的心理教育工作制定具体的执行标准,保障心理教育工作的秩序性,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的教育网络,实现全面教育,使心理教育不留死角。

(二)建设完善的心理配套设施

构建完善全面的心理配套设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是帮助小学生消除心理困惑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心理辅导机构教师要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并应用到实践当中,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完善的心理教育设施,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心理服务,确保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范文5

一、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从体育课程来看,体育课就不能只将发展身体素质和提高运动技能作为唯一目标,而要将“心理健康”作为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看待。因为心理健康对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影响更大:不健康的心理可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平衡受到破坏,影响内分泌腺的失调,引起骨骼肌肉和内脏肌肉的紧绷现象和各种身心疾病,甚至使一个人的身体机能全面衰竭。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教育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是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使学生掌握体育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也是不断发展和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身心健康和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的过程。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内容相融合

日常的体育课普遍是以各项体育基本素质发展、技能技巧学习、个性发展培养为教学内容。体育教师在这些内容当中常常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变化的分析,而造成了很多学生产生个性孤僻、厌倦体育运动的心理问题。这样学生在课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和学习就很困难。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前必须要对学生心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再将它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健康教育方式在日常教学中、各项体育训练中、各种体育比赛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利用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影响。而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情绪高昂,兴趣浓则效果好;情绪低落,则效果差。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推动着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小学生掌握的技术动作源于体育课学习的、平时生活中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运动技能。当他们把自己课堂和生活中所学、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技术中来,更能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产生一种自我满足感。有了自我的满足感,在他们心中自然就产生兴趣。从他们在体育课中的面部表情,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心理是否处在一个很兴奋的状态,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由此我想到把体育课教学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联系起来,就可以提高综合素质教育的质量。

三、心理健康训练与体育训练内容相融合

体育训练是学生身体技能和心理技能相结合的一项内容,其过程要求学生同时具备这两项技能才能更好的完成体育训练。所谓“身体技能”体育课中的各项运动通过学生自己的动作展现出来的能力;而“心理技能”是依托在“身体技能”当中的一个必要因素,也就是训练要具备的独特的个性、强烈的追求欲、坚强的意志力、稳定的心理素质。

由此看来,身体技能的形成与心理技能的培养是息息相关的,离开了心理技能的训练,学生就不能完美的实现身体技能的展现,也就不能很好的掌握运动技术。所以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训练的同时还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训练。使学生以健康的心理素质去面对艰难的体育训练。在日常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我首先对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和心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根据学生各个年龄段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制定了不同阶段的教学训练计划和安排。同时,在同一个阶段对不同的学生做了具体内容安排和心理训练。例如:在一个班以下四种情况的学生,身体素质好而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心理素质好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二者都好、二者都差的学生。针对第一种情况“身体素质好而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常常表现为练习型的选手。一般训练时成绩很好,但一旦比赛或和其他同学对比时成绩就出不来;这时,对学生就应该加强个人技术大场合展示次数;第二种情况“心理素质好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常常表现为个性较强,由于自身素质较差多次练习都不成功就容易产生挫败心理而丧失信心放弃练习。这时,教师就要对这种学生多多鼓励并针对该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出失败原因寻找解决方法,让学生在错误中走出来;第三种情况“二者都好”学生常常出现骄傲自满的心理,这时教师就要控制学生的情绪保持稳定的心态;第四种情况“二者都差”学生常常表现为个性孤僻、对运动能力完全失去信心不愿意参加练习。这时老师就更要注意这种学生,因为他们心理存在了强烈的自卑感,要多关注多提醒。总而言之,教师在训练中要做到多观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掌握每个学生不同的心理变化,让他们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范文6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现代教育宗旨。但是,当前在许多农村小学中,因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逐渐形成了一部分弱势群体学生,如贫困生、留守生、后进生、智力障碍生等群体,这些群体的小学生存在较大的心理负担,既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严重制约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发展。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或力量的和谐发展。”给孩子提供一个和谐校园,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不仅关系到学生发展,学校名声,更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与昌盛。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兴则民族兴。高度重视校园弱势群体的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团结和未来发展,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对这部分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目前小学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小学生由于处于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他们的认知、思维、心理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成长时期,然而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的防御外界的能力较差,自我保护户与自我教育的能力也有待于提高。而他们中间的那些弱势群体就更需要我们大家的帮助,以使他们能健康的成长。

(一)教师应协助学校建立管理机制,制订人性化的教育计划

建立管理机制,制订人性化的教育计划。学校应成立“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监控室”来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包括对弱势群体子女建立相应的个人档案,针对不同的情况制订帮扶教育计划。弱势群体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心理障碍生 、留守生 、学困生,这三种情况的学生是较为普遍的存在,情况或轻或重,各不相同,甚至有不少学生同时面临了心理障碍、成绩后进或父母外出打工的问题,这样就使得这类学生身处的教育环境越发不利,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的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的教育。

(二) 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鼓励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耐心和关心,与老师贴心,以情促知,以知促情,使情与知和谐对称发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愿学、乐学。

(三) 开设校本课程,有机的渗透心理教育

学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设了校本课程。有 “书法班”、“绘画班”、“音乐班”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使学生充满了兴趣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展示了自己的优点。同学们羡慕的眼神,老师的称赞与奖励、关注与爱护,使这些学生心里自卑的阴影开始消散了自信的心理开始萌芽,让他们明白老师的心中永远有他们的位置,老师永远都在关注他们、爱护他们。

(四)教师要注重弱势群体与同学之间的融洽相处

弱势群体子女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在同学中的地位和形象,最怕被孤立。作为学校,特别是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做好协调工作,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促进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形成,让他们感受班集体的温暖,充满对生活的热爱。

三、取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