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生态文明建设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镇生态文明建设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镇生态文明建设总结

乡镇生态文明建设总结范文1

一、创建举措

扬州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工作。生态道德教育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从城市到农村,全市行动。

1.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扬州市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培育全民的生态道德意识,提高人们的生态文化素养,从而促成公众由被动转化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

1)大力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民众中广泛普及低碳环保知识,自觉选购节能、节水产品;大力提倡重拎布袋子、菜篮子,减少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养成节约、环保、健康的消费习惯。扬州参与了全球熄灯一小时活动,与全球3000多城市近10亿人一起接力,用实际行动,在美丽的黑暗瞬间,展示对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支持。

2)推进学校环境基础教育和社会实践。全市中小学认真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引导学生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环境问题,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各类环保主题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带动家庭、影响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3)倡导节约资源能源,绿色消费(推行环保理念)。扬州市把资源节约落到实处,注重医疗设施、医疗环境、医疗服务过程的节能降耗,节约一次性医用耗材,制定管理制度,节约水、电、暖、气、油等能源,让各种物资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商场(超市)经营过程中,坚持绿色采购,优先采购有环保标志的商品,优先组织销售环保节能产品。向顾客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在商场醒目位置设置倡导绿色消费的宣传设施,与生产商签订统一回收协议,回收废旧产品和包装物。

2.加强党和政府的行政推力,实施全民生态行动计划。生态城市建设与每个扬州人息息相关,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和社区,上至政府官员,下至社区居民都行动起来,全民参与生态建设。

1)倡导政府绿色采购。倡导政府采购部门优先采购高效、节能、节水或环保标志产品,建立节能和环保标志产品政府采购评审体系和监督制度。

2)深入开展“户户放绿、清洁家园”大行动。发动每个家庭从我做起,从每天做起,保持家前屋后、公共楼道的环境卫生;开展以绿化美化庭院、阳台为主要内容的“家家养花、户户放绿”主题活动,美化绿化居住环境,不断彰显“绿杨城郭是扬州”的城市特色。

3)自觉加强企业环境管理。严格遵守环保政策、法律法规,鼓励企业积极开展ISO14000认证、清洁生产审核等工作,切实降低企业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自觉开展或参与各种环保公益活动,展示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大绿色产品、绿色技术使用开发,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切实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4)建设古城人文商旅区。保护传统建筑风貌,弘扬古城特色。甘泉路、广陵路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对于两旁的古建筑,他们将按原风貌进行修缮,保持“青砖小瓦马头墙”的扬州建筑特色,并且将历史风貌延续,保持明清的建筑风格。

3. 以推进循环经济为核心,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根据《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扬州市)着力构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是全市生态市(删除)建设重点。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

1)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培育发展高科技、高附加、高利税、低污染、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生态工业项目,鼓励发展废弃物资回收利用和再生资源化的“静脉产业”项目,优化和完善园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实现园区由工业链向生态链的转变。

2)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创建活动。全市各级工业园遵循“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 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不同企业之间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从源头上将污染物排放量减至最低,实现区域清洁生产。到2012年,全市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全部创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

4.以环境综合整治为平台,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10年7月,扬州市举办国家生态乡镇专题培训班,230多名乡镇干部参加培训,对乡镇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行的总体指导及建议。

1)重点抓好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于正在建设污水处理厂的乡镇,要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加快推进建设进度;对于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乡镇,抓紧时间进行设备调试,迅速投入正常运行。注重配套污水管网的建设,确保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

2)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加强镇区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理,着力解决暴露垃圾问题。要建立健全镇区环境的长效管理机制,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清理整顿镇区环境面貌,切实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3)扎实做好迎查考核的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客观总结创建工作的成效和不足,突出创建亮点,完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和软件指标材料;突出主要考核指标,认真准备迎查项目,精心挑选迎查线路,虚心接受专家考评。

4)突出抓好生态创建亮点工程。每个镇都要在工业污染防治、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节能减排、“一池三改”、高效农业、河道整治、秸秆综合利用以及绿色系列创建等方面培植一两个典型和亮点,充分展示扬州生态建设的新成果。二、制度保障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必须全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形成制度完善、政策到位、监管有力的体制机制,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生态行动领导小组,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具体负责绿色创建工作。要制定整体工作规划和阶段性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制定定期考核督查制度。各县(市、区)政府和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和完善生态行动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逐级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评比,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要依据生态市创建相关制度,落实责任追究。

3)制定落实奖惩措施。市政府制定了“以奖代补”政策,印发了《扬州生态市建设工作奖励暂行办法》。截至目前,市财政已下拨生态创建奖励资金一千六百多万元。

4)营造浓郁氛围。增强创建宣传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制定和细化宣传计划,加强与报社、电视、电台的沟通联系,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要做到每天有声音,每周有专期,每月有专版,集中宣传报道生态创建工作动态、举措、成效和典型。大力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营造全社会支持创建、关心创建的浓郁氛围。

三、创建成效

扬州市政府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构思及相关政策的实施,使扬州在经济和环境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善,推动了扬州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了扬州的整体发展。

1)生态细胞工程创建有了新进展。2010年,全市新增22个乡镇通过国家生态乡镇考核,上报到国家环保部待审核命名,是全省当年通过国家生态乡镇考核数量最多的地市。全市累计创成省市级生态村九百多个。

2)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突破。去年以来,全市有38个乡镇新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累计已有64个乡镇基本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市区六圩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高邮海潮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均已建成投运。全市69个乡镇建设了垃圾中转站,配备了垃圾压缩机和清运车。

3)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有了新成效。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了“百万人清洁家园大行动”活动,农村环境面貌发生明显改观。各县(市、区)加强农村“四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建设,全市基本实现农村环境长效管护队伍的全覆盖。

乡镇生态文明建设总结范文2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紧紧

围绕治城育人和城乡共建两大主题,以提升文明程度为目标,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截止目前,全市建成三级文明单位424个,占单位总数的近90%,哈图布呼镇两届被评为全国文明乡镇,全市已连续三次通过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城市的验收,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按照地委年初的工作要求和市委三届四次全委扩大会提出的工作目标,**市力争于2012年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自治区文明城市标准很高,包括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等七大内容,要实现创建目标,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我们的工作任重道远,还需要树立信心,作百倍努力,更要从现在开始,做好以下工作:

一、围绕创建工作统一思想认识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靠哪个部门能单独完成的任务,而是需举全市之力,上下齐心协力谋大发展,才能得以实现,要把创建工作同推动提高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发展水平结合起来,同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水平结合起来,同凝心聚力、实现市委三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建设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工业强市”,与建设文明富裕、和谐新**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大发展,要充分发挥文明委成员的作用,调动全体干部、职工参与精神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形成机制,狠抓落实,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丰硕成果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围绕提升素质,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

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公民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新人,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提升文明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在抓好每年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的同时,把“一日”三文明教育工作贯穿于全年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好文明学校教育阵地的作用,特别是各街道办事处的文明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以市民群众教育引导、以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建设为内容,抓出成效,办出特色。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网站、广播、电视等媒体舆论宣传、引导监督的作用,弘扬正气,传播文明,曝光陋习,引领风尚,在全社会营造起讲文明、讲礼貌、知荣辱、树新风,争做文明**人的良好氛围,市文明委拟在明年春天组织开展一次道德模范评比表彰活动,充分挖掘先进典型,大力宣传推广,以此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以达到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目的。

三、围绕优化环境,打造诚信**

诚信即是一种承诺,也是一种美德,一个城市有了诚信,就会有发展的空间和活力,要把诚信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抓好抓实,在打造诚信**上,要有新举措,着力构建以市场准则为基石,制度健全,管理有序,覆盖广泛的社会信用体系。以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个人诚信为重点,以做好服务窗口,执法部门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农村信用联社等部门的诚信服务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诚信部门、诚信企业、诚信经营户、诚信公民、信用乡镇(村)模范还贷户的评选表彰活动,通过典型引路形成“人人参与,共铸诚信”的良好局面。工商、执法、教育部门,信用联社要积极做好宣传牵头,引导作用,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以丰硕的成果树立文明诚信**新形象,推动诚信**建设工作。

四、围绕“六大”创建,加强日常管理,提升创建水平

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三级文明单位424个,占单位总数的近90%,其中自治区级62个,地区级129个,从数量上看,地区级以上文明单位只占创建数的48%,从结构上看,城区单位占比例较大,农村只占17.5 %,所以,加强文明单位日常监督管理,提高创建质量,重视侧重农村创建工作的指导极为重要。一是要总结经验,形成一套对文明单位监管、检查、指导、管理,各级领导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二是要坚持对三级文明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对一些领导不重视,群众活动少,经济效益差,管理工作滑坡的文明单位予以清理摘牌,维护文明单位的声誉;三是坚持深入基层,分类指导,定期检查文明单位开展工作情况,巩固创建成果;四是加强文明单位监督,除单位自行公示外,坚持对新申报和届满的单位在媒体或网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扩大监督面;五是发现亮点培育典型,力推一批领导重视,环境优良、群众参与积极性高,业绩突出社会信誉高的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再上新台阶,以此推动全市创建工作的扎实开展。

五、围绕乡村文明建设,抓好农村创建工作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来开展,结合今冬明春开展的科技支冬活动,要重在巩固“五清”工作成果上下功夫,在促进乡村文明上作文章,要充分发挥农村团组

织、妇代会的作用,以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除陋习、树新风、铸诚信为内容,组织农村青年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宣传活动,把“四在农家”、“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有效载体,规范创评,抓出成效,要通过建立规范的先进典型的光荣榜、星级榜,列入农村宣传文化墙等形式,广为宣传创建先进典型,激励农牧民群众争创文明户,争当新农民,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内容,推动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

六、围绕培养下一代,做好未成人教育工作

乡镇生态文明建设总结范文3

关键词 生态林业;建设现状;成效;问题;建议;宁夏彭阳

中图分类号 S75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9-0216-01

多年来,彭阳县林业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生态立县”方针,高目标定位,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生态建设和林果产业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1 生态林业建设现状及成效

一是森林资源持续增长。2013年全县新增造林面积6 800 hm2,累计造林面积达到13.17万hm2,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8%,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13.4个百分点。二是林果产业发展壮大。以杏为主的林果产业发展迅速,发展优质经济林6 680 hm2,嫁接改良低产山杏5 366.67 hm2,使全县以杏子为主的经果林总面积达到3.23万hm2。积极引导群众走林果合作化经营路子,推动林业产业化发展,全县林业总产值达到6 880万元,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首批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典型示范县。三是林改工作全面完成。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除5.04万hm2退耕地造林外,其他13.03万hm2集体林权全部确权到户,为下一步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工作,促进林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生态建设成绩突出。组织实施了“四个一万亩”和“三个三千亩”生态建设工程,打造了1个生态乡镇和12个生态村庄,全力推进城乡绿化、道路绿化和水土治理工程,全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了76.3%,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五是森林管护进一步加强。全面落实天然林管护工程,加大对乱砍滥伐、偷牧、盗猎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鼠害的监测预防工作,确保了森林资源安全,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林业综合执法示范点。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有待加强。以杏为主的林果产业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缺少带动性的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带动农民增收能力较弱。二是管理体制亟待创新。虽然通过集体林改明晰了产权,但配套改革任务还十分艰巨,森林、林木、林地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运作尚处于初始阶段,林权流转、林权抵押等配套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三是森林资源管护亟需强化。群众非法占用林地、偷牧偷伐等现象依然存在;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等方面工作任务繁重;生态林成活率、保存率低。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全县生态建设发展大局。

3 发展建议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1-2]。这为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指明了方向,即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的路子,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彭阳”建设。

3.1 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打好生态建设“攻坚战”

2013年是彭阳县建县30周年,林业工作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广大林业系统的干部职工应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使命感,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力打好这场生态建设的攻坚战。

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2014年林业部门重点实施“四个一万亩”生态建设提升、道路绿化、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大县城建设及城乡绿化等工程,林业部门要强化工程“四制”管理,采取倒排工期等有力措施,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二是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在注重生态林建设的同时,下大力气加强经济建设和低产山杏改良工作。林业部门和各乡镇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取得实效。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拉伸林果产业链条[3];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构建林下套草养禽复合型林业经济模式;加大苗木产业扶持力度,扩大苗木种植规模,提高农民收入。充分利用移民迁出区的资源,积极探索“以经济促治理”的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治理的新路子。加快全县生态型林业向生态经济型林业转变的步伐。三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利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搭建交易平台,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流转森林资源进行开发建设。建立林业保险制度,有效减少林业产业受灾损失。探索建立林权抵押贷款机制,拓宽农民融资渠道。

3.2 强化生态文明,推进“生态彭阳”建设

十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而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4-5]。坚持“生态立县”方针不动摇,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一是加强生态建设。要持之以恒的抓好生态建设,重点实施退耕还林补植补造、荒山造林、城乡绿化等工程,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经济发展和人文居住环境。二是确保生态安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小流域治理力度,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工程,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加强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力度,加强林地用途管制,严格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严厉打击乱砍滥伐、偷牧盗猎等违法行为,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确保生态安全[5]。三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牢固树立抓生态就是抓经济的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维护生态环境、人人参与建设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使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不断深化“生态彭阳”建设。

4 参考文献

[1] 余苏英.我国生态林业管理现状及改良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26,241.

[2] 陈福庆.岱山县长涂镇公益林体系建设管理模式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S1):119-120.

[3] 许尔君.基于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生态林业建设路径[J].林业建设,2011(1):24-27.

乡镇生态文明建设总结范文4

2009年7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将在我市召开全区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这既是对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肯定和发展契机,同时也是对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检验和考验。对此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政府高度重视,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动员会其目的就在于提高认识,明确方向,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加大力度,齐抓共管承办好这次盛会,推动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开好会议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为目标,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做了大量扎扎实实、富有成效的工作,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素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有力的发挥了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作用。

(一)加强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农民群众的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全市各旗县区和有关部门把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坚持教育人、培养人、提高人,促进了农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一是围绕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使广大农牧民群众看到中央和省、市委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强决心,看到党和政府对农民切身利益的深切关怀,看到农村发展的美好前景,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更加深入人心。二是围绕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坚持对农村干部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在广大农村牧区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市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干净人家、精把媳妇”的评选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促进了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三是围绕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深入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积极引导农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

(二)加大农村牧区文化建设力度,农牧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几年来,随着中央、自治区、市委解决“三农”问题重大举措的实施,各旗县区和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相继新建和改建了一大批乡镇宣传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全市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大力实施“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多方整合资金,重点支持乡镇苏木宣传文化站和村嘎查宣传文化室建设。在“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的带动下,各旗县区普遍重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有的地方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已达90%以上,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文化阵地网络。各旗县区以文化阵地为依托,组织时事政策教育,开展集中文体活动,举办科技知识培训,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办成了思想教育的阵地,法纪教育的场所,科技培训的课堂,文化活动的园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活跃了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农民群众精神面貌发生可喜变化。全市以提高农村牧区文明程度为目标,紧密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环境面貌改善,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进一步打造“北疆文明大通道”。近几年,我们重点抓了110国道、*高速公路、固查线、*线、临赛线绿色通道建设。大力整治村容村貌,硬化路街巷,绿化、美化、净化村庄,重点清理城乡共建示范点上的破墙烂院、柴草杂物、污水垃圾,解决乱搭乱建、坑洼不平等问题,努力实现“生态文明村”建设目标。二是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市文明委抽调130个单位,分成30个组,由组长单位负责,共联了30个村,由几个单位联合起来联建一个村,三年之内将所联村庄建成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示范点的基本框架要求是“五改五建”、“三通、三化”(改水、改电、改院、改圈、改厕;建新房、建青贮窖、建沼气池、建养殖小区、建大棚;通油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村庄绿化、巷道硬化、庭院净化)。三是创建生态文明村。近几年,我市以建设文明生态村为目标,把发展生态经济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认真实施“生态家园”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启动了54个示范引领型村庄建设,建成乡村油路1913公里,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沼气入户2.6万户,完成中低产田改造64万亩,农田水利配套262万亩。四是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不断深化。各旗县区把创建文明村镇作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按照规划科学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特色突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环境面貌整洁优美的目标,全面加强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五是连片创建出现了良好发展势头。各旗县区重点重点抓了主轴线沿线及两侧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中心小集镇及建制镇的创建工作,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创建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不断深入,逐步显现出连片创建格局,日益发挥整体效应。通过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临河区新华镇、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公田村2005年获得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9个苏木建制镇获得1-6星级文明镇,34个嘎查村获得1-6星级文明村。

(四)坚持多办实事好事,农民群众在创建中得到实惠。多年来,全市各地和有关部门根据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围绕群众反映强烈、要求迫切解决的问题,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每年办一些实事好事,使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精神文明带来的实惠和好处,自觉参与到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中来。一是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全市以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奔小康为目标,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三下乡”活动,不断扩大“三下乡”活动的实效,受到了农民群众的好评。二是认真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把“万村书库”工程与科技兴农、科技兴牧,与扶贫和各种创建活动相结合,在全市已建成个乡镇苏木图书室、个村嘎查图书阅览室。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市所有的自然村实现了通广播电视。三是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帮助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制定村规民约,建立村务公开、卫生保洁等项制度,推动了这些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总的看,近年来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在服务“三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级领导对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旗县区、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力度越来越大,农民群众参与面越来越广,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效果进一步明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还是初步的。对照中央、自治区、市委的要求,目前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目标要求还有差距,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我们要按照中央、自治区、市委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发扬成绩、坚定信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二、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目标,扎实推进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我区及我市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已步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要做好农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以城带乡等文章。要围绕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抓住提升农牧民素质这一根本,围绕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激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个载体,围绕构建和谐农村牧区、解决好民生问题这个重点,围绕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牧区思想文化这个阵地。要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打破城乡发展二元结构,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城乡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现代文明加快从城市向农村牧区传播普及。要正确处理好典型示范与全面推进的关系,促进农村牧区精神创建活动健康发展。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对于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把握重点,全面落实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目标,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着力点,以完善文化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城乡共建、多办实事为重要途径,以活动为总载体,从抓试点入手,以点带面,连片创建,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着力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着力提升农村牧区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推动全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l、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牧民。

农牧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新牧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要着眼于提高农牧民的综合素质,大力培育新型农牧民。培养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合格主体,是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农村牧区各项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要着眼于提高农民素质,突出培育新农民这个主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一要大力加强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和教育农村广大干部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要广泛深入宣传“十一五”规划的奋斗目标和重要部署,宣传中央、自治区、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把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要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农牧民群众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要深入进行艰苦创业精神的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农村干部群众不断增强竞争意识、发展意识、市场意识、生态意识,不断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和开拓创新精神。要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农民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二要抓好农牧民培训工作。要紧紧围绕培养新型农牧民,大力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文明礼仪知识培训,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农牧民转移就业培训,帮助农牧民提高综合素质,加快致富、奔小康步伐。三要广泛开展“五进三争”活动。“五进三争”活动的基本内容是:道德规范进农家、政策法纪进农家、科技知识进农家、卫生健康进农家、文化活动进农家,争做新型农民、争当文明农户、争创文明村镇。这个活动载体基本上涵盖了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所涉及的主要任务,涵盖了农民、农户、农村三个层面,抓住这个总载体,广泛开展多种创建活动,对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要把开展“五进三争”活动同农村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同创评文明村户、文明生态村和好媳妇、好妯娌、好婆婆、好农民评选结合起来,广泛吸引农民群众参与,形成以“五进三争”活动为总载体,多种创建活动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创建格局。要通过多种创建活动的扎实开展,把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送到农村牧区,促进农牧民素质提高,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工作,使农牧民子女得到良好的教育。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努力培养一批市场意识强、懂经营、会管理和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农村牧区适用人才。

2、选准突破口,推动全局工作。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任务繁重,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务求突破,带动全局。当前,我们要把完善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促进农村牧区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一是抓好农村牧区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牧区文化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有利于提高广大农牧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农村文化设施是发展农村公共文化的重要依托,目前农村文化设施严重滞后,必须着力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要认真落实中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切实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建设一批乡镇宣传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发展一批文化中心户,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使文化资源向农牧民倾斜,逐步改变城乡文化资源失衡的问题,提高农村牧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二是抓好农村牧区文化活动。要积极抓好农村牧区群众文化活动,把丰富多彩的民族和地域传统文化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活动载体,不断充实、丰富和活跃农牧民的文化生活。要依托农村牧区文化活动室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要抓好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要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培育内容积极健康、风格清新质朴、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农村群众文化,不断充实、丰富和活跃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要教育引导农牧民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乡风乡俗。

三是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必须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从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入手,狠抓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五改五建”、“三通、三化”(改水、改电、改院、改圈、改厕;建新房、建青贮窖、建沼气池、建养殖小区、建大棚;通油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村庄绿化、巷道硬化、庭院净化)。要引导和帮助农村完善公共环卫设施,建立卫生保洁制度,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实现农村环境面貌的较大改观。要把发展生产、农牧民致富和治理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提高以公共秩序、社会风气、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农村牧区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牧区和谐稳定。

四是以文明村镇建设为重点,推动农村区域性连片创建。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以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点带面,形成农村牧区域性连片创建的工作新格局。要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大力开展区域性片性创建活动,认真抓好区域性连片创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强引导农民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要抓好文明乡镇苏木、文明村嘎查、十星级文明户等常规性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创建标准,丰富创建内容,创新创建方式。确保创建质量,提高创建水平。

3、切实建好试点,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抓好全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既需要宏观指导、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又必须抓好试点、培养典型、搞好示范,要通过先行试点,摸索经验,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各旗县区、乡镇都要选择一批经济发展、组织建设、工作基础和自然条件不同的村嘎查作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创建的试点。要根据创建文明村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要求,切实抓好试点的创建工作。要发挥好试点的带动作用,及时总结试点的创建经验,为不同资源条件、不同发展水平的地方提供学习借鉴。要搞好典型宣传,组织新闻媒体,集中宣传一批特色鲜明、时代感强的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树立一批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创建品牌。

4、服务农牧民群众,多办好事实事。

服务群众、多办实事是搞好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从一件一件的实事抓起。要把创建活动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从群众最欢迎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积极主动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让农牧民群众从精神文明建设中得到实惠。要特别关注农村的困难群体,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对于安排了的实事,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务求实效。要按照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要求,组织各级文明单位根据各地创建规划,与试点村结对帮扶。一个或几个文明单位帮扶一个试点村,重点帮助农村牧区建设文化活动室、改善文化条件,建设公共设施、硬化村中道路,治理环境卫生、美化村容村貌,开展文化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等。要把结对帮扶工作纳入文明单位评选和管理,作为文明单位年度复查和创建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努力使结对帮扶形成长效机制。各级文明办要加强对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三、加强领导,扎实工作,精心组织,齐抓共管,全力开好这次盛会

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大局,实践表明,“以会促创”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推进战略,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推动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和重要载体。自治区党委、政府之所以把全区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放在巴彦淖尔市召开,就是为了更好地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展示已有的工作成就,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好的建设新农村新牧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途径、新举措。因此,这不仅是巴彦淖尔市的一件大事,也是自治区的一件大事。

l、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明确任务,狠抓落实。

全市上下、各旗县区和各有关部门要把这次经验交流会作为推动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契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紧迫任务、头等大事列入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实施,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狠抓工作落实。对别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要结合实际,在认真调查研究、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明确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目标、重点,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要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努力形成领导重视、部门联动、城乡共建、各方共同参与的新格局。

2、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突出重点,体现特色。

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是一个历史进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突出重点。要着眼于农民的全面发展,重点规划一批造福于农民的教育、科技、文化项目,使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近期内可以选择一批经济条件好、文化基础好的试点,把重点放在培养新农民、建设新村庄上,在促进乡风民俗树立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等方面抓出一批特色示范点来,充分展示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的成果。各项创建工作既要有紧迫感,又不能急于求成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

3、大力宣传,营造氛围,激发热情,形成合力。

乡镇生态文明建设总结范文5

关键词:环境保护 小型工业企业 环境监察

一、前言

环境监察是一种具体的、直接的、微观的环境保护执法行为,是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实施统一监督、强化执法的主要途径之一,是落实环保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环境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及一些参考资料,总结了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二、环境监察的重要性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体系中,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工作是重中之重。环境监察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线,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起到攻坚克难的作用。

(1)加强环境监察,既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

(2)当前环境监察执法的形势十分严峻, 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环境危害越来越严重。环境保护和监察,不仅要造福一方、保一方平安,更要建一方净土,才能促进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

三、小型工业企业的特点

我县小型工业企业以街道企业、乡镇企业、个体业为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规模小、点源多、覆盖面广,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缺乏污染治理设施,严重影响我县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2) 与生活居住区混杂,管理相对混乱,环保意识淡薄,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3)生产缺乏稳定性、连续性、规模性。这些小型工业的生产都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因而给监察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三、小型企业环境监察中存在的问题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基础薄弱,落后,因此我县工业发展前景很好,后劲十足,但是在工业发展中不可避免出现了以下问题。

(1)环境影响评价普遍存在滞后现象。

(2)立项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实际建设内容不一致。

(3)企业管理人员不具备基本的环境知识。

(4)个别领导干部对环境保护认识不足。

四、环境监察的应对之策

针对小型企业存在的特点,笔者认为要采取以下措施:

(1)健全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监察机构。这种措施已在中国许多乡镇、街道企业发达的地区推广,如山东省菏泽市政府率先在所有的乡镇成立环境保护所,对整个辖区内进行环境监察工作全覆盖。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2)严格监督街道和乡镇的工业布局。依据1996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发展乡镇企业要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使乡镇企业在地域上逐步实现相对集中,有计划地建设向着工业小区集中,便于污染集中控制和治理,从而减少面源污染。

(3)严格监督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对于那些不具备治理条件、资源利用率极低,对自然资源与环境有着难以克服的严重影响的小型企业,有关部门要果断采取取缔及关停措施。

(4)严格控制新的污染源。环境监察人员通过定期检查,监督新、改、扩建的乡镇企业,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同时针对环境监察工作中发现小型工业企业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切实采取以下措施:

(1)大力加强执法队伍自身建设。一方面要做好环境监察的法律法规和环境监察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另一方面加强环保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企业环境管理提供专业的指导或指导企业如何做好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减少企业的负担。

(2)建立公众参与的环境执法机制、做好企业管理人员的环境知识培训。建立公众参与环境执法机制,构建多元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对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环境知识培训。

(3)加强建设项目的过程性监察。加强建设项目审批之后的中后期管理、加强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管理是完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关键环节。

(4)提前环境监察的切入点。切入点提前,有助于环境监察人员为企业提供正确的环境管理指导,利于企业的日后环境管理。

五、结语

环境监察是环境主管部门执法的主题,作为环境监察执法人员,我们有必要提供专业的环境管理指导,使小型工业企业依法办事,有效避免企业的不必要损失,也有利于企业的日后环境管理。

参考文献:

[1]毛应准,刘定慧.工业污染源现场检查执法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社,2003.

[2]杜俊峰《浅谈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内蒙古环境保护,1995.

[3]张立辰《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和环境监察中的不足及对策》,内蒙古环境科学,2008.

[4]吴、田贵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上海环境科学,1995.

乡镇生态文明建设总结范文6

关键词:乡镇政府;公信力;提升;对策建议

提升公信力是长期以来我国中央政府及各级政府工作的关键和重点,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政府部门,其公信力建设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广大基层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乡镇政府在公信力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对公信力建设的认识不足、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不足、干部群体的整体素质较低、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督体系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镇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对其行政职能的有效发挥产生了重要的阻碍作用,不仅不利于我国基层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对我国整个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都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要对其公信力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全面提升乡镇政府的公信力建设,促进乡镇政府的健康长期发展。

一、我国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公信力建设的认识不足

公信力是乡镇政府有效发挥职能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乡镇政府分布地域较广,各地区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乡镇政府的行政职能发挥情况各异。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对其公信力建设的认识不足。很多乡镇政府认为公信力具有一定的虚幻性,对各项工作的影响较小,甚至是一种形式化的工作。因此其在日常的行政职能发挥过程中并没有给予其高度的重视,相关领导缺乏对公信力建设的解读与重视,在乡镇政府部门没有充分营造出公信力建设与践行的氛围。很多公务人员对乡镇政府的公信力建设存在认识误区,难以从自身的实际工作出发提升公信力建设。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乡镇政府的公信力,使其在行政职能发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各项问题。

(二)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不足

乡镇政府行政职能的发挥离不开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引导。在公信力建设方面,我国乡镇政府自身的能力相对有限,而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和引导力度不足又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能力。对乡镇政府而言,其日常的工作较为繁琐,行政职能的发挥相对有限,而上级领导部门主要着眼于宏观方面的政治经济建设工作,忽视了对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上级领导部门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政策措施,对乡镇政府如何有效进行公信力建设进行有效的引导,在相关方法、措施、制度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足,使得大部分乡镇政府难以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公信力建设。

(三)干部群体的整体素质较低

公信力的建设是乡镇政府科学有效的践行新时期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要求,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基层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而目前大部分乡镇政府的干部群w整体素质较低,其在学历、能力等方面还存在很多待改进之处。同时,很多乡镇政府没有对主要干部进行公信力建设等方面专门的培训,使其难以充分认识到公信力建设的重要性,对公信力建设的方法和途径没有充分的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的步伐。另外,各项公信力建设措施的执行存在较大的难度,乡镇政府工作人员没有充分的时间和技能进行有效的公信力建设,长期来看将会对乡镇政府各项行政职能的发挥造成诸多的不利影响。

(四)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督体系

在乡镇政府进行公信力建设方面,完善的内外部监督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监督体系的缺失使得乡镇政府在公信力建设方面显得动力不足。一方面,上级部门目前还没有制定和实施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对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具体情况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各项公信力建设的政策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外部监督方面,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监督渠道,广大群众和社会团体难以对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效果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评估,广大群众的监督意识不强,使得乡镇政府没有充分的动力和积极性进行全方位的公信力建设。

二、提升我国乡镇政府公信力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乡镇政府对公信力建设的重视度

在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首先提升其对公信力建设的重视度。一方面,要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为基础,在广大乡镇地区进行公信力建设的宣传,使得乡镇政府能够主动意识到公信力建设对自身行政职能发挥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主动进行公信力的建设,在此基础上提升乡镇政府的公信力。另一方面,要使得乡镇政府的主要领导根据日常的工作情况对公信力建设的要求和方法进行解读,根据各地区的情况促使其在内部建立起有效的政策措施全面服务于乡镇政府的公信力建设,并形成动态化的完善机制,全面提升对公信力建设的认识度,以此强化乡镇政府在广大地区的公信力。

(二)加强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引导

上级部门的有效支持和引导是乡镇政府进行公信力建设与提升的关键举措。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上级政府部门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全面支持和引导乡镇政府的公信力建设工作。一方面,要出台专门的政策规定,对乡镇政府在日常工作中的公信力建设工作进行有效的引导,对其各项公信力建设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改进,使其能够加快实施各项公信力建设工作。另一方面,要对当前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具体办法和措施进行有效的引导,为其提供各项帮助,配备专门的人员对相关的工作进行指导,使得乡镇政府在公信力建设方面能够少走弯路,提升公信力建设的步伐。

(三)提升乡镇政府干部群体的综合素质

乡镇政府干部群体的整体素质对其公信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乡镇政府提升公信力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提升各干部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提升其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与能力,通过对工作人员的全面培训和引导,使其掌握必须要的履职方法,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严于律己,不断强化乡镇政府对各项为民服务政策的落实程度,增提升其在广大群众心中的形象。另一方面,要对各干部进行公信力建设方面的培训,使其充分掌握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的方法和步骤,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对其进行严格的落实,以此逐步强化乡镇政府的公信力建设,促使其各项行政职能的有效发挥。

(四)完善内外两方面的监督体系

完善的监督体系是乡镇政府强化公信力建设的必要措施。一方面,要全面加强内部监督,上级部门要通过制定严格的监督管理体系,对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对各项工作的准备和落实情况进行审查,并督促乡镇政府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公信力建设,尽快实现乡镇政府的公信力提升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完善监督渠道、简化监督程序等工作,引入外部监督,使得广大群众和社会团体能够有效的对乡镇政府的公信力建设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并广泛采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得乡镇政府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公信力建O工作,提升其在群众心中的地位,为其进一步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三、总结

提升乡镇政府的公信力是优化和加强乡镇政府行政职能的必要措施,是提升其领导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步骤。当前,我国乡镇政府在公信力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对其职能的有效发挥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应该从提升乡镇政府对公信力建设的重视度、加强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引导、提升乡镇政府干部群体的综合素质、完善内外两方面的监督体系等方面出发,全面提升乡镇政府的公信力建设,充分有效的发挥其行政职能,全面促进广大基层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元善,周定财.我国乡镇政府政策执行力提升研究[J].政治学研究,2013(04).

[2]李炯标.乡镇政府公信力问题探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