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安全考评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安全考评制度范文1
关键词:持证、培训、探讨、实践
中图分类号:C975文献标识码: A
技能人员持证培训考试的描述
1.1技能人员持证培训考试的目的
依托公司培训中心,以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加强生产技能人员培训项目开发,大力开展以实际演练为重点的技能实训,推动技能人员培训由“重理论、重证书”向“重技能、重效果”转变,有效提高生产一线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生产技能人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2企业对技能人员现场培训的要求
培训是提高公司员工素质的主要途径,对一线的生产技能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又是企业培训工作的重点。生产技能人员培训的目的在于促进生产、营销一线人员实操技能水平的提升以及对标准作业流程的履行能力的提高。针对生产技能人员的工作特点,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培训方式已不能满足员工及企业对培训的要求,“现场讲解、现场演示、现场实操、现场考评”、“在讲解中理解、在演示中学习、在实操中消化、在考评中掌握”成为了现代培训模式的组成部分。
1.3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实施周期
为进一步促进技能人员队伍建设, 实现公司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以技能人员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大力开展技能人员培训为手段,建立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统一规范公司技能人员安全和业务的培训与考评。技能人员持证上培训常态实施周期为3年,即:技能人员持证后每3年为一个培训、考试、核证期。
1.4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的范围
技能人员指公司主业和集体企业中从电运行与检修、输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电力调度与通信、电力营销、电力工程施工、路灯建设与运维等生产工作的技能人员。
二、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的实施
2.1 现有的培训方式
技能人员的培训历来都是公司各级领导关注的重点项目,公司近几年来的培训计划及实施情况的数据显示,技能人员的培训项目及人员数量在每年的培训工作中占的比例是最大的。除了课堂教学培训、现场培训以外,公司还开展了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来巩固检验技能培训的效果。
2.2现有培训方式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培训主要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虽然在近年开始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课堂教学的方式也在不断的更新进步,但总的来说还是以老师授课为主,对学员的接受程度以及培训后的效果追踪关注较少,可以说培训流程到下课就基本结束了。
2)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主要是采取竞赛的模式,对某一个具体的工作项目进行工作流程及完成水平的测试。竞赛可以对培训效果进行一个检验,从而促进培训。竞赛的不足则在于由于竞赛的项目针对性非常强,往往只是一个工种所需掌握的技能里很具体的一项,所以对技能培训的整体性不强。
2.3 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的具体实施
通过对现有的培训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期望能够在现有的培训方式上有所创新,从而使公司的培训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工作的开展,正是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开始的。
2.3.1 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1)培训需求调查的方法
培训需求分析是实施培训闭环管理流程的前提。不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培
训是盲目的培训,往往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由于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是整个流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是办好培训的基础性工作,所以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需求调查得到了公司分管领导、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及相关专业部室的高度参与。培训需求调查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次培训采取座谈法进行培训需求调查模底。
2)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从层次上来划分,可分为三个层面:组织层面分析、职务层面分析和员工个人层面分析(见图1)。
图1 是培训需求分析流程图:
a)组织分析
按照公司统计报表显示,各岗位人员分布为:输电运检主要包括线路巡视检修、电缆工、带电检修类约221人;变电生产主要包括变电运行和变电检修类专业约940人;电力营销类约1421人;配电生产类约614人;电力调度及通信类约181人;农网配电与营业类约471人;集体企业主要生产岗位约1138人,合计约4994人。人员分布如表1:
b)职务分析:
根据技能人员所在岗位工作特性进行分析。技能人员是处于公司生产、营销一线岗位的员工,他们的工作特性就是要会做事、能做事、愿意做事。那么针对技能人员进行的培训,就要以能掌握具体的工作技能为主要目标。
c)员工个人分析
对员工个人层面的分析主要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员工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员工个人的态度和职业素养。在明确了个人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后,应找出员工目前状态和应有状态之间的差距,从而确定培训需求。
2.3.2 制定培训计划
1)培训周期
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首轮实施周期为3年,即:2011-2013年。该阶段在公司系统全面建立各技能岗位持证上岗的培训、考试、取证制度,并完成主业和集体企业的全体技能人员首轮持证上岗。
2)培训类别
通过调查分析讨论,我们讲公司系统内所有的技能人员分为了六大专业,32个工种。即电力调度通信、变电运行与检修、输电运行与检修、电力营销、电力工程施工、路灯建设与维护六大类。
3)培训计划及实施安排
培训以基层单位组织自培为主,各岗位技能人员培训由公司统一安排。培训教材使用国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养专用教材,考试考核题库由公司人力资源部会同有关部室研究制定并统一下发。公司培训中心按照下表时间结点安排专业考试考评工作,安全考试由安监部统一安排。业务考试考评由专业知识考试和实操考核两项组成。
2.3.3培训考核方式
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考核考评由三部分组成:行业取证审核、业务及安全培训、业务及安全考试考评。
1)行业取证审核:人力资源部统一审核岗位行业取证,主要审核内容按照岗位要求,审核技能鉴定等级和专业技术资格。
2)业务及安全培训:人资部将会同专业部室拟定并下发各相关专业的业务知识、安全知识题库,题库下发后,即为各专业培训阶段。培训实施方式分为公司层面集中办班培训和基层单位依据题库和国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养专用教材进行自培两种。
3)业务及安全考试考评:业务考试考评分应知和应会两部分。人资部、培训中心会同各相关部室,按照持证上岗培训的具体实施安排,分步实施业务技能考试考评。参加公司集中培训的员工,在培训班结束直接进行考试考评;参加基层单位自培的,由公司下发考试考评通知,相关部室依据题库出题,基层单位分批次报参考名单,并按时组织员工到培训中心,参加业务技能的应知、应会考试考评。安全考试由安监部负责每年组织各专业进行考试。
2.3.5岗位资格的认证
公司人力资源部依据技能人员的行业取证、安全培训与考评、业务培训与考评情况,对其进行岗位资格认证,认证合格者颁发《岗位资格证》。《岗位资格证》包含以下信息:持证人基本信息、行业取证信息、安全培训考评信息、业务培训考评信息。
首轮持证上岗工作完成后,公司技能人员必须取得《岗位资格证》方可上岗。《岗位资格证》有效期为三年,到期应再次进行持证上岗认证。
三、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的保证措施
3.1制度体系的保障
为了使公司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公司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如《武汉供电公司技能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办法》、《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实施方案》。
3.2组织体系保障
公司各部门、各基层单位加强现场作业的技能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监督检查,确保上岗人员全部持证。公司人力资源部每年会同相关部门对技能人员培训工作进行效果评估,将各基层单位持证上岗率纳入年度业绩考核。
3.3教材体系保障
为了能使公司技能人员能更好更快的达到《武汉供电公司技能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办法》的要求,培训中心在公司人资部及相关部室的帮助配合下,编写《武汉供电公司技能人员持证上岗考核题库》系列丛书(以下简称《题库》)。《题库》共有六本分册,分别是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分册、变电运行与检修分册、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分册、电力调度与通信分册、电力营销分册、电力工程施工分册、路灯建设与运维分册。除了编写《题库》,我们还按照各基层单位所报技能人员的种类和数量印刷并发放了《题库》,确保公司每位在岗技能人员人手一册。
3.4培训设施保障
为配合公司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的顺利开展,培训中心对现有的实训室以及基地进行了改造升级,如电能计量仿真实训室、抄核收仿真实训室、继电保护实训室、变电仿真实训室、配网实训基地。确保各实训室能满足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的需求。
四、评估与改进
4.1实施后取得的成效
1)2011年按照公司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计划,将公司系统内364名班组长分10批送往山东国网技术学院进行为期一周的班组长管理培训,不仅提高了班组长的管理水平,还让班组长们就专业技能有了相互交流的契机。2011年还完成了变电运行与检修类“工作负责人、工作签发人、工作、安全员”四种人共计369人的持证上岗培训。
2)2012年按照公司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计划,完成调度信息通信专业214人、变电检修专业185人、输电线路126人、配电线路794人、电力电缆42人、带电作业48人、装表接电127人的培训考核考评。
3)2013年,截至目前为止,完成培训用电检查356人、营销稽查86人、装表接电44人、电能表修校76人、电力负荷控制16人、变电一次安装45人、变电二次安装55人、电缆安装56人、送电线路架设118人的培训考核考评。并完成了第一次补考,包含5个工种共35人。
企业安全考评制度范文2
安全生产是每个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涵盖与前提。由此安全显得非常重要,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实现安全生产所面临的难度更大,因为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一是高处作业多,建筑施工中有90%以上是高处作业。二是露天作业多,建筑物的露天作业占整个工作的70%以上受到一年四季不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三是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大多数工种至今仍是手工操作,操作失误多,导致事故的发生。四是立体交叉作业多,建筑产品结构复杂,变换不同,工期气候不同,多工种相互配合,立体交叉施工。如果衔接不当、防护不严、管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互相伤害。五是临时员工多,目前在工地第一线作业的工人,大部分是项目部找的临时工人,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很少。因此,随着企业发展,承接建筑工程业务的增加。施工现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
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随着地震灾后重建项目的逐渐完工,现阶段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市场是甲方市场,建设单位说了算,承包价格基本上由建设单位决定。施工单位为了揽到工程往往会委曲求全,一旦中标,则容易发生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承包价格偏低,用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等无力购置,要么就以次充数,能省则省。二是压缩管理人员,采用挂名的方式,使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不能正确履行,导致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解决,埋下了事故隐患,导致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三是建设单位无视国家工期定额要求,给施工单位的施工工期太短,项目部为了赶工期抢进度,无法顾及安全,加上工资的上涨,对工人根本无法作到安全教育,导致施工现场十分混乱,安全管理也只能是纸上谈兵。针对以上情况,笔者提出以下意见: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承受能力选择适当项目,在目前建筑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承接工程项目必须参考自身的承受能力,对那些刻意压价,不按规定支付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项目,或经核算无利润项目,不要承接。否则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对企业来说可谓得不偿失。
建立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认真落实安全责任
项目部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以安全员,项目施工技术负责人及项目班组长为成员的项目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工作,所配备的专职安全员应具备一定得专业知识和安全管理技能,责任心强,勤快细致,能发现安全隐患。能即时处理消除隐患。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各级管理人员及各类人员在安全工作中的责、权、利必须明确界定,并逐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作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并按要求追究相关责任,做到安全管理制度化。
明确安全生产目标,编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项目部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目标,明确现场安全管理要达到的标准,如安全专项资金的投入、文明施工目标、消防安全措施等。使安全管理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同时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编制有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安全生产施工组织设计,及其它专项方案,并按规定报批后实施,可对现场安全生产工作起指导性作用。
加强教育培训,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班组安全活动
施工现场作业工人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要确保安全,培训须在先,培训要注重实效,因此对新工人进场的安全教育必不可少,现阶段建筑工人的流动性太大,有时一个工人同时在多个施工工地流动作业,没有相对的稳定,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对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所以本着以人为本大力开展安全技术交底和班组活动是减少“三违”现场的有效手段。安全技术交底与班组安全活动相结合,坚持班前教育,保证天天讲安全,时时刻刻有安全。提高工人安全意识,安全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消除工人麻痹大意的思想和侥幸心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一丝不苟,才能作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才能时时、刻刻、事事保证安全。
认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动态复杂的工作现场,无论项目部对安全多重视,管理制度多严格,安全教育多完善。在日常的施工作业当中依然会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有些隐患在随时出现,所以安全检查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相关人员必须每天对现场进行细致的检查。并善于发现隐患,检查的尺度要“严”、“准”。
发现问题与隐患后应立即“按规定”提出要求整改,整改要求应根据有关规范标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同时要对整改责任人进行必要的讲解,避免出现整改后仍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情况出现。重要部位的整改工作还应跟班检查指导,直至隐患全部消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营造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根据本人多年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认为氛围与事故成反比,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能有效的减少事故的发生。通过“安全生产月”及定期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有必要造成声势较大的全民抓安全活动,来减少事故的发生。施工现场在搞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需要时时抓好安全生产氛围的建设,即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技术交底,班前安全活动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黑板报、宣传栏、标语横幅、警示牌等多种途径的宣传作用,强化宣传效果,还要采用违章曝光栏,处罚公示牌,使工人都能参与“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现场的作业人员逐步实现“要我安全”和“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
定期做好现场安全考核工作
企业安全考评制度范文3
1、 引言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信息安全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企业信息安全重点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1)网络受到外部的恶意攻击,部分单位无终端接入控制措施,使企业的正常业务无法开展或相关重要数据被盗取;2)网站受到黑客攻击,由于部分掌握网络技术的不法人员查询到破解网站所存在的漏洞,加以利用并篡改网站信息及获取网站管理权限,使得网站陷入瘫痪;3)信息的监管不利产生不良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信息没有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导致监管不到位,那么不良信息就可能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而上传到网站上,造成不良影响;4)计算机病毒的危害,相关系统不及时更新补丁和升级,受到病毒入侵并加以利用,篡改应用系统信息或获取管理权限,使得应用系统丢失重要信息。
当前,有关信息系统的安全评价虽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具体实践方式,但在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化和形式化的评价理论和方法。评价模型基本是基于灰色理论(Gray Theory)或者模糊(Fuzzy)数学,而评价方法基本上用层次分析法AHP[2](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或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HP[3]将定性因素与定量参数结合,建立了安全评价体系,并运用隶属函数和隶属度确定待评对象的安全状况。上述各种安全评估思想都是从信息系统安全的某一个方面出发,如技术、管理、过程、人员等,着重于评估网络系统安全某一方面的实践规范。在操作上主观随意性较强,其评估过程主要依靠测试者的技术水平和对网络系统的了解程度,缺乏统一的、系统化的安全评估框架,很多评估准则和指标没有与被评价对象的实际运行情况和信息安全保障的效果结合起来。
大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就是为了寻找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并根据该体系和方法对大型企业的信息安全状况和水平进行评价,对信息安全管理绩效进行考核。
2、 大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内涵
通过管理体系的应用,将对大型企业信息安全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以对企业信息安全的水平做出客观的反应,认识企业信息安全存在的不足之处,发挥考评体系的指导作用,引导企业“信息安全”工作健康科学发展;二是可以为企业信息安全的建设指明方向,为信息安全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有效控制信息化活动的进程,提高信息安全级别,减少因信息安全事件引起的损失,有利于正确引导和规范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指导企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大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做法
为了大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提出了管理体系的目标:对于信息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达到防范目的;对于信息安全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加强管理;通过评估体系的考核,落实相关信息安全文件、推进信息安全工作,为企业信息安全的建设指明方向,同时注重管理体系整体的时效性,根据信息安全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及时更新。
1) 建立大型企业信息安全体系
信息安全体系总体设计。信息安全体系设计共分为三级,包含9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为共性指标,三级指标为数据采集项。一级指标包括:网络安全管理、环境安全管理、应用系统安全管理、数据安全管理、终端安全管理、操作安全管理、网络信息安全、移动信息化安全、服务器扫描情况。一级和二级指标结构图如下:
2)信息安全考评指标的权重设计
指标权重理论思路。具体权重根据德尔菲法[4]、层次分析法,结合政策导向确定。
管理体系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设计过程中,选取两组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其中一组专家根据各指标在企业信息化中的重要程度,确定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另外一组专家根据各指标在企业信息化中的重要程度,对各指标按百分制进行赋值,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综合两组专家的意见,初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组织专家研讨会,最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企业信息安全考评指标总分计算方法:
I=Σ(Pi*Wi) (1)
I表示指标体系的总得分;Pi表示第i个指标的得分,各指标得满分都是100分;Wi表示第i个指标的权重,所有指标权重的和为100%。
3)建设大型企业信息化评价管理系统
为了实施信息安全措施体系,以信息安全体系、信息安全文件和考评制度为基础,研发包括信息安全在内的大型企业信息化评价管理系统。通过使用该系统,将减轻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负担,填报和汇总数据的效率显著提高,最为突出的是以上报数据为基础,可以自动、实时地形成各种统计、分析图表,从而完成以往需要信息化管理人员几天才能完成的大量统计工作,大大减轻了信息化管理部门的工作强度,增加了信息化管理部门对新情况快速反应能力。
系统整体架构由数据库层、框架服务层、应用逻辑层、界面表现层组成,系统部署了tomcat下运行的I@Report和BI@Report作为框架服务层,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业务系统。
系统主要实现了如下功能:
编码同步、基层权限管理、评价初始化、基层初评、数据提交、部门权限管理(含单位、指标项)、管理部门复评、信息稽核、数据计算、统计管理、查询管理、决策模型。
建立统一的数据报送平台,提高企业信息整合水平。
建立在线交流及公告平台。
系统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可自动、实时地形成各种统计分析图表、报告等,例如:信息化评级、信息化水平评测报告。
4、 结束语
通过大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使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体系更加完善,在考评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同时,又对信息安全水平等级有所提升。
企业安全考评制度范文4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safety consciousness, management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the hidden trouble management, safety assessment, security atmosphere aspects focuses on how to improve the importance of this work.
Keywords: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安全问题正愈来愈多地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与重视。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和基本国策,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条件。随着企业承接建筑工程业务量的增加,施工现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显得由为重要。笔者认为要搞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必须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谨慎承接项目,提高项目负责人安全意识
现阶段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市场是卖方市场,建设单位说了算,承包价格、建设工期基本由建设单位定。施工单位为了揽到工程往往委屈求全,一旦中标,则容易发生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承包价格偏低,用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等无力购置,于是能省则省;二是施工工期太短,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抢进度无法顾及安全,导致施工现场十分混乱。因此施工企业在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承接项目必须考虑企业自身承受能力,确保安全管理费用的投入。否则,一旦出现上述两种情况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企业来说可谓得不偿失。然而在建设工程造价与工期都合理的情况下,有部分项目负责人盲目追求生产利益,对安全人员的配备、安全设施的投入不够重视,对安全管理存在侥幸心理,不肯做必要的投入。如此一来,安全管理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企业应谨慎承揽工程项目, 项目负责人应真正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这是现场安全管理的两个重要条件, 如果不能满足,现场安全管理就无从谈起。
二、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项目部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以现场安全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班组长为成员的项目安全领导小组,负责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其中必须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的规定来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而所配备的专职安全人员应基本具备以下三点要求:一是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安全管理技能, 能发现安全隐患,知道如何处理隐患,同时能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相关安全生产活动。二是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责任心强。严谨的工作作风就是要“勤快和细致”。三是要有服务的心态和谦虚的态度。服务的心态和谦虚的态度是指不要有高高在上的感觉,要和现场工作人员处理好关系,乐于接受建议和批评,能让作业人员体会到安全管理工作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他们自己。
三、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落实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是安全生产管理核心和中心环节。简单说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对各级负责人、各职能部门以及各类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当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做出明确的规定。为了真正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各级各类人员及部门在安全工作中的责、权、利必须明确界定,必须根据项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制订,并逐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并按要求追究相关责任。同时项目部还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订各项相应的管理制度, 以便做到安全管理有理有据,尽量避免出现“个人意志化”管理。
四、明确安全生产目标,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项目部要根据工程的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目标, 明确现场安全管理要达到的标准,如安全经费的投入,文明施工的目标等等,使安全管理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同时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编制相关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正确辨识重大危险源,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重点控制,做到有方案、有检查、有落实。
五、加强教育培训,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班组安全活动
施工现场作业工人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很多都是“昨天在家种地,今天建筑施工工地干活”的农民工,他们安全意识差,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三违”现象时有发生。要确保安全,培训须在先,要坚持上岗先培训,未经考试合格不得上岗的原则。尤其是农民工,更要上好安全培训这一课。因此对新工人进场的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安全教育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坚决杜绝“假、大、空”等条款式内容。有些施工项目负责人思想上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往往心存侥幸,得过且过,认为事事“杯弓蛇影”大可不必,施工时认为安全就那么一回事。加上有的农民工的流动性实在太大,有时一个工人同时在几个施工工地流动作业, 没有相对的稳定,也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对新工人进场安全教育工作开展极为不利。所以本人认为现阶段大力开展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和班组安全活动是减少“三违”现象的最有效手段。安全技术交底应与班组安全活动相结合,严格按照班组活动制度坚持班前教育,保证天天讲安全,时时刻刻有安全,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安全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消除职工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按章办事,一丝不苟,才能时时、处处、事事保证安全。
六、开展安全检查工作,严格执行规范标准,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动态复杂的工作现场,不论项目部对安全多重视,管理制度多严格,安全教育多完善,在日常的施工作业当中依然会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及发生“三违”现象,所以安全检查在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相关人员必须每天对现场进行细致的检查, 检查尺度要“严”和“准”,发现隐患后应立即“按规定”要求提出整改,整改要求应根据有关规范标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商定。同时要对整改负责人进行必要的讲解,避免出现整改后仍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情况。
七、定期做好现场安全考核工作
施工项目部要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考评小组,针对现场层层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状》定期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考评。考评内容为管理人员岗位责任的完成情况及安全目标的落实情况,考评成绩可以与物质奖励挂钩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班组也可进行相应的考核活动,考核内容要尽量予以量化,能如实地反映被考核班组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对表现好的进行奖励,反之进行处罚。目的在于对班组管理人员进行激励和约束,增强其安全管理班组作业人员的意识,最终提高班组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作业班组的整体安全意识,减少“三违”现象发生。
八、营造现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企业安全考评制度范文5
二、控制目标:
1.轻伤率:控制在8%~10%以内;
2.职业病发病率:控制在2‰以内;
3.重大责任事故为零;
4.杜绝死亡事故。
三、工作安全
(一)通过技术进步促进安全生产,实施装置和过程的安全性配置改造,提高年度安全水平
1.进一步完善工艺措施安全性,尤其是在停水、停电状况下引起的安全问题。九月初由技术部牵头在制冷剂厂增加一套应对盐酸吸收系统停电后盐酸冒气的全自动应急系统。
2.探索化学反应模式的系统改进、提高化学反应的安全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不断提高年度安全水平。
3.九月初由技术部组织完成《安全自动化控制系统方案》,逐步实现生产装置的自动化控制,确保生产运行安全。
4.通过工艺创新,尽可能的减少危险源。将化工过程的工艺余热回收利用,进一步优化热量的梯级利用。
5.着力抓好危化品的管理,完善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对氟化岗位等关键部位实施录像监控,每日一报等方式加强监管。
6.制造部对设备及其安全附件按期进行检验,对检验有缺陷的设备要及时停用,或降级监护使用,并有计划的更换相应的设备或管线。各部门在七月前完成大修计划上报大修时的备件。八月份完成全公司各生产装置的大修工作,并对大修工作进行安全考评。
7.加强厂区道路管理,在各危险区域做好警戒和绿色通道标志。在厂区主干道做好限高、限速标志,并用探头和测速仪对在生产区域的车辆运行情况和安全行驶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8.对全公司的地下消防管网进行勘察,由安环部组织牵动8月份完成消防栓、消防水泡等消防设施的配置工作。
(二)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完善安全组织和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责任、化安全管理,并保障有效实施。
.层层鉴定安全目标责任制。员工每月的绩效工资与安全考核相挂钩,真正形成一种“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安全氛围。
.实施全过程风险管理。切实落实各项风险控制措施,确保作业活动的风险在可控制范围之内,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评审,实现管理承诺。
.认真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对照浙江危化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复审考核方法,完善企业各级安全管理制度,记录台账。由安环部在九月份提出省级标准化复审申请,争取在年内实现复审验收。
.强化现场管理,公司内所有危险作业(动火、登高、进入有限空间)都必须经安环部审批许可。班组交接班严格按交接班制度执行。加强劳动纪律管理,根据公司处罚制度,对违纪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和处罚,所有的检修都必须出具设备交接检修证明书。
.严格执行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组织开展综合、专业等各种检查活动。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书面报安环部备案,纳入年终考核。
.对来我们公司施工的外来单位人员加强教育,对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加强监管。
(三)
1.加强全员、技能、意识的培养和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切实做好三级教育工作(见安全活动记录本),加强新进厂员工的教育。
2.抓好危化品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取证、复审和特征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取证、复审工作。
3.通过《永和氟化工》报和下放资料等多种形式来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杜绝各类违章作业和冒险作业,提高员工遵守劳动纪律、工艺纪律、安全纪律的自觉性。
(四)
1.提高安全生产应急能力确保现场应急喷淋装置、洗眼器、应急药箱、自给式呼吸器、现场应急塔、消防水泡、300m3应急池等应急设备。
2.完善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企业应急能力,补充、完善应急预案文件体系。各装置每年组织有针对性的事故应急演练,以提高各级组织及人员的应急处置和自救能力。
(五)
企业安全考评制度范文6
关键词:对标管理;班组管理;安全管理;生产培训
作者简介:向文平(1974-),男,湖北秭归人,国电大渡河瀑布沟水力发电总厂,工程师;武彬(1973-),男,河南原阳人,国电大渡河瀑布沟水力发电总厂,高级工程师。(四川 汉源 625304)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5-0114-03
对标管理可解释为通过寻找和学习最佳管理案例和运行方式,在对比赶超过程中提升水平的一种管理方法。所谓“对标”就是对比标杆找差距。推行对标管理,就是要把企业的目光紧紧盯住行业最高水平,明确自身与业界最佳的差距,从而指明工作的总体方向。标杆除了是业界的最好水平以外,还可以将企业自身的最好水平作为内部标杆,通过与自身相比较,可以增强自信,不断超越自我,从而能更有效地推动企业向业界最好水平靠齐。对标管理通常分为4类,即内部对标、竞争性对标、行业或功能对标、类属或程序对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采用了对标管理模式,其中前三种对标管理方式应用更为广泛。
瀑布沟水力发电总厂地处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与凉山州甘洛县交界处,下辖瀑布沟和深溪沟两座大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426万千瓦,于2011年7月全部机组投产发电。按照“运维合一”的生产管理模式,该厂共设置7个一线生产班组,其中包括6个运行维护班组,1个生产辅班组,承担一厂两站设备的运行、维护及相关电气检修工作。该厂自2011年初在各班组间实施对标管理以来,各项管理指标日渐优化,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
一、对标管理的实施
从2009年6月开始,瀑布沟水力发电总厂就在7个班组之间开展了“流动红旗”评比竞赛活动。评比指标分为3个模块19个子项,分别为安全管理、生产培训、班组建设,每月末进行一次评比,对取得第一名的班组授予“流动红旗”班组,并进行奖励。在此项活动的基础上,2011年初,该厂正式引入对标管理,并将“流动红旗”的评比指标优化拓展,对标管理随之在各班组间展开。在对标管理的应用过程中,各班组在纵向上按照总厂下达到班组的相关指标作为标杆,横向上则与上月的“流动红旗”得主或者综合指标最高的班组进行对比,遵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实现班组之间的动态对标。
1.安全管理
安全是电力生产永恒的主题,班组的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企业生存的命脉。瀑布沟水力发电总厂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地形较为复杂,所管理的两个电站之间相距30公里,设备分布较为分散。该厂总装机容量占四川电网总容量的10%,在系统中主要担任调峰调频的任务,该厂的安全生产关系到四川电网的安全稳定,班组的安全生产责任重如泰山。
各班组积极将对标管理应用到班组安全管理实践中,以年初与运行维护处签订的安全目标责任书指标为年度安全标杆,责任级级落实,任务层层分解,紧紧盯住责任书中的数据指标,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班组每个人,为每一位员工定制年度目标责任书,并纳入个人年终绩效考评,考评指标如下:(1)安全违章0次,不安全事件0次,不发生误碰、误接线、误整定事件。(2)实现年内3个百日安全周期。(3)误操作0项次,无票操作、无票作业0次,“两票”合格率100%。(4)自动装置综合投入率大于98%,保护装置正确动作率100%,继电保护监督合格率100%。(5)安全检查整改率达100%。(6)“双措”(反事故措施、安全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完成率达100%。(7)设备缺陷月度实际消除率不低于90%,不发生重复性消缺,避免因重复性消缺或检修维护质量问题引起机组、主变、线路非停。所有这些数据,均作为班组安全对标管理的标杆值,在每年年终进行考评,并根据实际实施情况及时刷新标杆值,以此激发员工对标求进、跳起摸高的工作热情,通过完成指标、超越标杆,来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从而保证班组的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大致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包括“两票三制”、缺陷管理和安全考核。
首先是“两票三制”。在各个班组对标管理数据的对标中,“两票三制”是最重要的一项,是保证电力行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在《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对“两票三制”也做了明确的规定,该厂在“两票三制”方面更是做了详细的要求。各班组把对“两票三制”的管理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年初运行维护处与各班组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中,“两票三制”目标作为安全对标的重要目标之一,即两票合格率必须达到100%、设备定期工作完成率必须达到100%。围绕这个目标,各班组在每月的工作中要及时总结前期工作,对“两票三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以分析改进,以便更好地完成对标。各班组根据人员变化情况以及现场实际工作状况,坚持岗位成才的原则,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三种人”(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需求,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考试,使更多达到相应能力的人员具备“三种人”资格,从而保证“两票三制”顺利实施及各项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在此项指标中,因为各班组对标的标高值基本相同,所以在该项的横向对标方面,各班组之间更要比指标的“含金量”,以实现同一标值的多维度对比,如通过比较“两票”数量的多少和工作的难易程度,可以比较出班组之间运行维护工作的满意度和饱满度。通过对标管理,2011年度,该厂 7个班组共完成工作票5577份,完成操作票3346份,安全无误操作140139项,合格率均为100%,为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