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有企业员工奖励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有企业员工奖励办法范文1
【关键词】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
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的整体能力体系,包括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环境能力和文化能力等诸多要素以及战略管理能力等若干个子要素,这些子要素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研究国有企业在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进程中采取的对策以及成效,力求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逐步缩小了同跨国公司之间的差距,部分企业跻身全球领先企业之列。特别是在“十五”期间,我国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但从整体上讲,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不容乐观的。首先,我国多数企业不掌握产业核心技术,无法与全球领先的跨国公司同台竞争。在当前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我国多数企业位于产业和市场低端。在我国全部出口商品中,高科技产品所占的比重较低,而且90%以上是由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提供的。其次,我国多数企业无法取得类似于领先跨国公司的经营业绩。经营规模小、获利能力低、国际市场占有率低、品牌知名度不高,仍然是我国企业的显著特征。再次,我国多数企业尚不具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在资源获取方面,真正能够充分利用世界各国自然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的企业寥寥无几,多数企业只能在国内甚至本地区非常狭小的要素市场获取资源。我国的企业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利益中获得国际利益,必须巩固和培养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各种途径提高竞争力水平,建立完善的企业竞争力管理系统,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提高竞争能力。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制度保证
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规范、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构建和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制度上的要求和保证。国有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自觉规范企业行为,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平台。国有企业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强化信息披露,主动接受股东监督,树立对股东、员工和公众负责任的大公司形象。进一步优化子公司产权结构,使母子公司管理体制更加健全,产权更加明晰,责任更加明确,运作更加规范。加强董事会实体化建设,建立健全董事会的各项制度,明确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关系。
二、准确的战略定位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所在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金川公司站在战略的高度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进行准确定位,明确树立“变革思维、创新行动”的观念,发扬“艰苦奋斗、敢争第一”的精神,培育“爱公司、爱岗位、爱学习”的风尚,坚持“出资者满意、员工幸福”的宗旨的企业发展理念。制定了未来的发展战略为坚定不移地走规模——成本——效益型发展道路,壮大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实施资源控制战略,为公司做大做强提供充足的原料;大力采用高新技术,提升主流程的工艺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利用信息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全面完成股份制改制任务;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一业为主,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三、特色管理机制的形成是核心竞争力构建的保障
(一)追求自主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对于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回顾金川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技术创新史。
(二)重视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
国有企业以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在产品产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千方百计提升产品质量。将抓质量作为公司产品生产贯穿始终的决策。按照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真抓好产品质量达标管理工作,通过依靠科技进步、创新工艺、提升装备水平,积极开展选难题,攻难关等活动为产品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提倡广大职工把维护产品质量当成一种自觉的行动贯穿到日常的生产中,立足本职岗位,推广先进操作法,实施精细化操作。聘请专职质量检查员,每天到现场进行包装质量检查,注重质量信息反馈及质量波动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四、人力资本的打造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战略资源,企业之间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及其综合素质的较量。金川公司坚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人才战略,建设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不断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造就一批有技术、懂管理、适应国际经营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不断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建立了技术改造负责人治和科技项目负责人治,激励广大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科技攻关。出台了项目负责人管理办法、科技进步奖励办法、专利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重要的管理制度,这是国有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的保证。制订了与经济责任制相配套的一系列考核管理制度。成立了国家人事部批准的博士后工作站和中级、高级工商管理培训基地、甘肃省继续教育基地。每(下转第19页)(上接第23页)年选送一定数量的中青年技术骨干外出深造,对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给予高额工资性奖励。
五、企业文化的培育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受到组织、资源、管理模式等因素的影响,而且与企业的文化密切相关。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元气,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近年来,金川公司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出发,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公司的一个发展战略来实施,通过不断地实践、总结、提炼出公司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核心价值观念;通过学习,借鉴国际国内成功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文化底蕴;通过继承、挖掘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已有的经验和优势,全面创新企业文化建设;通过系统、扎实的创建活动,精心培育,稳步推进,成功构筑了企业文化的基本框架。 参考文献
[1]费明胜,水家耀.核心能力——现代企业持续竞争的奥秘[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国有企业员工奖励办法范文2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政府授权经营集团。如广东省风险投资集团。
2.国有独资公司。如上海市创业投资公司、江苏省高新科技风险投资公司。
3.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这类公司是由国有企业,高新科技开发区企业、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等筹组的公司,其特点是共同筹组资金、共担风险。如深圳创新科技投资公司、北京科技风险股份有限公司等。
4.上市公司分立机构。如联想投资公司、红塔创新投资公司、上海申能创业投资公司。
5.大学发起设立公司。如清华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大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
6.民营及外资发起设立公司。如IDG中国投资公司(基金)、时代在线风险集团。
国有风险投资机构的特点与管理构架:
企业特点:
由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全资或控股出资组建;
授权经营、委任企业法人代表或聘任经营管理班子;
通过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促进当地创新科技产业发展;
通过项目投资及资本市场运作,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
根据风险投资行业特点,可用全额资本进行投资;
赋予组建区域性“风险投资行业协会”的功能;
可用国有风险资本,发起设立区域性或专业性的各类“风险投资基金”;
根据发展需要,经批准可在国内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
接受委托,管理及运作地方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风险创新项目资金”;
根据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可分阶段向风险投资机构增加注入“风险投资引导资金”,壮大其风险资本金。
管理构架:
授权经营公司不设立股东会,由董事会行使出资者职权;
参股、控股公司设立股东会;
董事会决策机构,决定公司重大事项;
监事会是经营监督机构,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行使职权;
经营班子负责公司资产运营管理及投资事务,对董事会负责;
通常设立项目投资部、财务管理部、战略发展部、基金(资产)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等工作机构,确保风险投资业务运作畅顺;
风险投资机构与独资、控股、参股公司的关系是以产权为纽带的出资者与经营者的关系。
风险投资机构可聘任独立的专家委员会,为进一步改善经营运作及创新发展,定期提供研究咨询。
风险投资机构的主要运作管理模式及内部治理结构:
以有限责任公司方式设立,对投资项目以股权管理方式运作。
其管理特点有:
选择投资项目——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鼓励发展领域的创新科技项目;
投资项目评审——由公司内部的“投资决策委员会”和董事会,审定投资项目及投资金额;
股权方式投资——以风险资金作股权投入,派出人员进入被投资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
组成项目管理团队——由擅长技术与企业管理、金融财务等3至4名员工,跨越不同的功能管理部门组成,负责投资企业的动态跟踪管理,以及筹划资本增值退出方案;
定期汇报进展——由管理团队定期交流项目管理及进展情况,对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动态研究与跟踪,建立共识。避免局部管理不善而且危及整个项目计划失败;
资本运作退出——通过项目股权转让或推荐项目企业上市,作为风险资本退出的主要途径;
激励与约束机制——对管理团队实施“风险投资项目资本增值退出奖励办法”。以及对因跟踪管理不善的项目人员进行调整直至解聘;
风险投资公司必须制定包括“廉洁自律”在内的基本管理规定,建立激发员工创造力的“开拓、求实、严谨、高效”的企业文化。
按培养风险投资家的目标,建立员工队伍的聘任与激励机制
风险投资机构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员工大多拥有双学历或多年企管经验
采用矩阵式聘任体系,按人才的配备要素进入相应的聘用职务系列
公司可按行政管理系列、投资管理系列、财务管理系列、行政辅助系列等聘用划分,每个系列都有近20个档次,并且各系列的档次都有相对应的聘用待遇平衡关系,以体现公司对每位员工的聘任都进入系统全面考虑。公司可在不同类别和不同层次上确定不同员工的任职资格、工作规范、薪酬标准。这样就构筑了一个系统化的全员聘任及工作平台,便于员工对本职工作、岗位、能力的认同,便于公司按投资管理需要实行跨职务系列的“项目团队”优化组合。
加强典型投资案例分析,加速管理层专业化和项目团队职业化建设
中国大陆在20世纪90年代初成立运作的风险(创业)投资公司,大多经历过采用类似信托投资或金融借贷的运作方式。这种运作方式,很难培养出富有创意又有务实操作能力的风险投资队伍。而部分从海外回国参与中国风险投资的专才,对中国国情(含法律、税务、企管等诸因素)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过程,其对在中国的投资风险运作及项目企业的判断控制能力,有待实践中提高。因此,风险投资机构若拥有了较成熟的风险投资人才,拥有了众多的风险投资家团队,就拥有了持续发展的未来。
最近三年间,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的警示,中国的风险资本才真正以股权的方式进入被投资企业,风险机构的团队参与被投资企业的决策及市场运作。因此,真正以市场化运作的风险投资机构,需要在投资经营理念、选择项目指引、企业跟踪管理、资本运作退出、管理团队激励等方面,进行深刻的研究与总结。以典型的风险投资案例,以丰富的投资经历、经验或教训,以内部研讨的方式训练业务管理团队,迅速提升风险投资机构整体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水平。
国有企业员工奖励办法范文3
关键词:奖励旅游;现状;前景;重庆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150-02
会展旅游是会展业和旅游业相互融合出现的产物,市场潜力巨大,经济效益显著[1]。近年来,重庆的会展旅游市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奖励旅游在重庆的发展。目前,重庆的奖励旅游市场尚未成熟,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因此,积极的分析奖励旅游在重庆的发展,探究其未来发展前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重庆奖励旅游的发展基础
1.奖励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一是独特的山城形象。山城是重庆独有的名片,美丽的山城风景给前来的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直辖以来,重庆建成了一座山水园林城市,尤其是独特的夜景,让许多游客流连忘返。近年来,重庆政府大力推行红色旅游路线,对企业的文化塑造有极大的助推作用。因此,得天独厚的旅游条件,已成为重庆发展奖励旅游稀世资源,重庆独特的旅游资源可以满足企业行程要求的特殊性,也是发展重庆奖励旅游的优势条件之一。二是完善的交通网络。重庆作为西部的特大城市,拥有水、陆、空三种交通设施,交通网络立体交错。拥有长江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建成了发达的高速环形公路,铁路枢纽交汇贯通,航空航线分布广阔,“半小时重庆”交通工程的落实以及轻轨工程的修建将会使重庆的交通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促进重庆奖励旅游的发展。 三是良好的软硬件设施。奖励旅游具有高消费、高要求的特点。因此,企业对奖励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严格,对软硬件设施的要求较高。重庆拥有多家星级酒店,并且交通体系完善,城市环境优美。而且,在全国特大城市中,重庆的硬件设施水平名列前茅。
2.奖励旅游政策逐步出台。政府在重庆奖励旅游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发展奖励旅游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强烈支持。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机遇,促使重庆奖励旅游快速发展。政府先后颁布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外来投资者的注意,为重庆发展奖励旅游提供了方便。近年来,重庆政府对奖励旅游大力重视和发展,颁布了《重庆市组织入境游客来渝旅游奖励办法》的通知,调动境内外国际旅行社和有关旅游企业的工作积极性,并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旅游。2011年,重庆旅游局印发了《重庆市国内旅游奖励指导意见》,主要是针对旅行社的奖励营销政策,激励旅行社组织境外旅游团来渝旅游,从而推动重庆奖励旅游的发展。
3.奖励旅游市场逐渐扩大。作为中国热门的旅游城市,直辖以来,来渝旅游人次高出于中国旅游平均增长速度。同时,接待的入境旅游团队逐年递增,带动了重庆奖励旅游市场的发展。奖励旅游高要求、高消费的特点决定了其高端旅游产品的性质。近年来,重庆倾力打造高端消费市场,推出了三峡豪华游轮黄金旅游路线,受到了境外游客的欢迎。为了改变重庆无高端旅游产品缺陷。
二、重庆奖励旅游的实施主体
1.奖励旅游的供给者:企业。企业是奖励旅游的供给者,更是服务的接受者。目前重庆实施奖励旅游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以及少部分国有企业。据旅行社的统计,在重庆,奖励旅游的参与者绝大部分是企业内部员工,然而针对合作企业和客户的奖励旅游比例很小。在重庆奖励旅游的客源市场方面,奖励旅游的主要客源是以IT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次是学校与科研院所。
2.奖励旅游的监管者:政府。首先,政府主要是通过宏观调控,对奖励旅游市场进行规范和引导,为重庆奖励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并制定优惠政策应大力支持奖励旅游的发展;其次,针对重庆旅游行业发展相对不规范情况,政府部门对实施奖励旅游的企业进行监督以及检查规范不合格的从事奖励旅游的规划设计公司、旅行社,保证重庆奖励旅游能持续健康的发展。近几年来,重庆政府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组团来渝旅游,努力打造重庆成为中国奖励旅游的主要目的地。
3.奖励旅游的组织者:旅行社。在重庆,目前奖励旅游运作实行的主要组织者是旅行社,其在制定和推荐旅游线路的基础上,主要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安排具体行程活动,从而设计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奖励旅游产品及服务, 因此为企业“量身定做”奖励旅游产品。在制定奖励旅游活动的策划中,旅行社必须把企业的文化与经营理念和管理目标共融合,并随着奖励旅游的开展而逐渐体现出来。因此,在目前重庆的奖励旅游实施模式主要就是企业和旅行社的共同合作策划奖励旅游活动。
三、重庆发展奖励旅游存在的问题
1.认识存在偏差。重庆奖励旅游发展甚晚,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还不能被大多数企业所认同。重庆的奖励旅游主要实施者是民营企业和部分国有企业,而传统的奖惩方式在这些企业管理者中根深蒂固,他们认为现金或实物的奖励方式更有效果,对奖励旅游的作用观念淡薄[2]。虽然重庆的不少企业具备奖励旅游的经济实力,但是他们对奖励旅游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仅仅认为奖励旅游是为员工提供一种免费旅游的方式,并没有意识到其对员工有积极的激励作用,是企业绩效管理的有效手段。他们在选择奖励旅游目的地通常是中国的3A旅游风景区,而且行程单一缺乏创新,在奖励旅游过程中,并没有融入企业文化。
国有企业员工奖励办法范文4
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99%以上,创造了我国60%以上的GDP。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仅占中小企业的3%,但他们造就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约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薪和80%以上的新产品。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具有创新能力,已成为推动整个社会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创办,主要从事高科技产品研发和服务等业务,具有规模较小,员工较少,企业结构简单、技术与经济效益增速较快等特征的企业。专利激励机制是专利管理制度的核心之一,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激励制度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有利于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科技水平快速提高,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激励机制存在的一些不足
1.缺少知识产权专职管理人员,专利激励管理落后。建立一个权力集中、机构严密、制度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有力保障。就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存在着人员少,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企业缺乏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目前多数企业是由其他管理人员兼职,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无法建立切合企业实际的专利激励制度。
2.专利奖励到位不及时。2002年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七十四条规定:“被授予专利权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应当自专利权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发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奖金。”在我国,发明专利申请一般也要自申请日起3年以上才能授权,专利周期较长。而随着职场竞争压力加大,高学历技术人员流动性呈现逐年加快的趋势,高学历人才平均流动周期远小于专利授权周期,而法律条文规定等发明专利授权后才发放奖励,这种奖励办法明显具有滞后性,激励效果不显著。
3.专利实施效益难以确定。2002年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七十五、七十六条规定:被授予专利权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内,实施发明创造专利后,每年应当从实施该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所得利润纳税后提取固定比例作为报酬支付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对于企业来说,计算专利实施收益比例异常复杂,专利实施所得利润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具有不可能操作性。专利产品实施收益除了该专利的技术因素外,还可能涉及其他专利技术、原有技术以及商业、技术秘密等因素,企业在确定这些因素的贡献比例时存在困难。另外,专利产品实施收益不仅仅涉及产品技术层次因素,也涉及产品战略、销售、管理、生产等多个方面因素,企业在确认专利的实际贡献比例存在困难,专利实施收益难以确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按照法律法规发放专利奖励过程中存在困难和漏洞,有可能会打击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4.专利奖励片面性。专利能否为企业创造实际收益需要多部门,甚至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目前企业的专利奖励普遍存在仅奖励专利发明人的问题,其他为专利实施做出贡献的部门和人员并没有获利,专利奖励的覆盖面过于片面,不能完全体现市场导向作用。
企业专利战略不仅包括专利申请事宜,专利信息资源的利用尤其重要。企业科技人员可通过专利信息分析进行技术预测,确定技术发展方向,避免盲目立项和低水平重复开发;提升研发起点,缩短开发周期和减少开发费用;预知专利侵权风险、及早提出解决方案等。仅对职务发明创造奖励是非常片面的,专利信息资源的利用方面也需要加大奖励力度,激励技术人员检索、分析、利用专利信息。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重视专利申请而忽视专利信息资源利用显现,仅对职务发明创造进行奖酬,容易造成企业产生大批低价值专利或问题专利,同时企业的专利侵权风险也无法提前规避。
5.专利奖励在发明人团队与个人间存在二次分配不公。专利一般是企业项目组的共同成果,由于存在人员的离职、内部调动、项目组解散等原因,团队流动性较大,专利奖励往往不能奖励到所有职务发明人;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也造成了专利申请中企业或部门领导挂名等现象。企业的专利奖励流程一般都是将专利奖励直接给予专利申报团体或其上级部门,再由其进行二次分配,容易造成专利奖励分配不公。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激励制度的改革思路
1.引进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创新专利激励机制。通过引进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理念,逐步完善企业的专利激励机制。科技型中小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逐步过渡到以专利激励为主的奖励制度,将科技人员个人收益与企业利益挂钩,使其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创造价值。在企业内部营造形成吸引人才、发挥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环境,促进技术的持续创新和企业的长效发展。
2.专利奖励政策分解到专利事务的多个阶段。我国法律规定,发明专利具有申请、受理、公开、实质审查、公告授权、维护等多种法律阶段;同时在企业内部还存在专利申请相关审批阶段。企业可根据专利申请从内部审批、申请、受理、公开、授权、转让或实施等多个阶段进行划分,予以不同程度奖励,更加及时的激励发明人的发明创造,迅速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3.建立授权专利综合评价体系并分等级奖励。为了使专利奖励客观公正,企业可建立授权专利综合评价体系,邀请行业专家对授权专利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体系须综合考虑专利的技术水平、实施与否以及实施后效益增长情况等方面,以市场价值来评定专利等级,企业再根据专家组的评审等级确定授权专利的奖励幅度。
4.采取多元化的专利激励方式。专利激励方式除了物质奖励外,企业还可采取精神奖励方式。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设置专利申请、授权、实施、专利信息分析等标准的优秀个人或先进集体,从精神层面给予激励。
专利激励方式除了正激励外,负激励也是非常必要的。有些员工在申请专利前擅自,专利申请不及时而晚于产品上市,造成专利无法申报,技术秘密泄露等后果;或者采取反向工程而不做出专利检索的、明知侵权而不规避或瞒报的等等违规行为,企业都应该通过负激励方式进行惩戒与约束。
企业还可将技术人员的专利授权、实施等指标纳入职称申请、个人绩效和部门绩效的考核中,使得专利工作真正成为企业日常管理中的一部分。
5.专利奖励须细化到位,力求突出重点,并兼顾全局。为了使奖励真正发挥积极效果,避免负面影响,专利奖励必须细化到位。企业可根据个发明人在项目中承担工作的贡献程度来确定相应奖励,贡献大的多奖励。对于个别被漏列入职务发明人的技术人员,在发放奖金时,也应提醒予以补全;对于挂名人员也应严格区分。
对于一些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利项目,企业除对专利发明人的固定奖励外,还可奖励一定配额的公司股份,充分调动科技人员进行专利实施的积极性,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在对技术创新人员进行奖励的同时,企业也应对销售、管理、生产等部门进行适当奖励,调动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其工作责任心,保证企业各部门员工团结合作,共同努力,促进企业不断创新。
三、结语
科技型中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需要依靠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共同参与完成,构建切合企业自身实际的专利激励制度有利于发挥员工自主意识,管理并保护其职务发明,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促进企业不断创新与发展。专利激励机制的构建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下,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借鉴先进国家和国内领先企业的经验和做法,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不断完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
参考文献:
[1]徐道宣、黄栋梁.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管理的问题与对策.黄石理工学院学报[J].2008,25(2):52-55
国有企业员工奖励办法范文5
西南院院长、党委书记古共伟告诉记者:“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而保护知识产权是鼓励创新的前提和保障。企业申请专利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企业要拥有专利,更重要的是企业要将专利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据了解,西南院存续部分近几年强化自主创新,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促进专利成果转化为商品,80%以上的销售收入与利润均来自专利技术和产品。
甲醇低压羰基合成醋酸专利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与市场垄断,已转让给云维集团等8家企业,并向大型跨国公司塞拉尼斯实施技术许可,该技术转让与许可费累计超过5亿元。目前采用西南院醋酸专利技术建成的20万吨/年羰基合成醋酸工业装置已有6套建成投产,产品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创造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N-甲酰吗啉生产工艺”专利技术,西南院自行投资建成了1200吨/年全球唯一甲醋甲酯法生产N-甲酰吗啉工业装置,产品已成功应用于中石化燕山石化、中石油兰州石化、中海油壳版石化、宝钢集团等30余家特大型、大型国有企业,占国内近90%的市场份额,并出口伊朗、沙特、印度、台湾等近lO个国家和地区。现已累计生产销售N-甲酰吗啉近4000吨,院创收近2亿元,为国家节约外汇近6000万美元,使用企业创产值近800亿元,
近年来,西南院重点开拓焦炉气、煤层气等工业排放气资源化利用、节能、环保、新材料等研发方向,不断形成发明专利技术,以“技术许可+项目设计与管理+关键设备制造+催化剂”组合方式提升专利技术实力,促进新专利技术成果产业化示范与推广,更好地为社会、企业服务。如焦炉气甲烷化制天然气专利技术,2011年已成功转让山西国新楼俊新能源公司等四家企业,其中3家企业已开工建设。以国新楼俊新能源公司50000标准立方米/小时焦炉气甲烷化制天然气工业装置为例计算,项目建成投产后一年可生产2亿立方米合成天然气,并且实现焦炉煤气“零”排放,一年减排二氧化碳34万吨、二氧化硫1210吨、粉尘总量16吨,3至4年就可收回全部投资,对促进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保护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在西南院的科研生产部提供的材料上看到,西南院自1985年至今,共申请专利17l项,其中发明专利占81%,获授权专利93项。今年已申报专利36项,获授权专利19项;有10余项(次)专利成果分别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国家专利二等奖、四川省专利奖和成都市专利金奖等;2010年获“全国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和“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单位”称号,2011年被认定为“成都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奥秘何在?记者认为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领导班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古共伟院长告诉记者,西南院作为转制而来的高新技术企业,充分认识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做好知识产权工作对于增强西南院技术创新能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意义。所以西南院把专利战略与企业研发战略、经营战略、整体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以形成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产业,增强西南院的核心竞争力。
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制度。近年来,西南院先后制定了《科技创新考核和奖励办法》、《保护商业秘密的暂行规定》、《专利及专有技术管理办法》、《保密工作制度》等,从制度上保护了知识产权,落实了专利奖励,使知识产权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通过政策激励,大大提高了科研人员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大胆提出创新的想法,并通过专利检索提炼申报专利,形成专利成果,最终进入市场。
培养了一支好的科研团队。培养不是简单地请专家授课,而是深入到日常科研工作的各个环节,在科研立项、技术开发、技术转让过程中,科研人员定期进行专利与文献检索和分析,提高科技创新的起点和水平,确保申报专利项目的新颖性与创造性。目前西南院具有专业技术职务和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均占在岗员工的80%以上,85%的科研班组长都是35岁以下的技术骨干担任,较为合理的人才结构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力支撑。
此外,自去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西南院党政班子明确提出: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落实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中国化工集团和吴华总公司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把“专利兴企”作为“科技兴企”的重要内容,以市场为导向,切实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工作,以创先争优促专利获效益。
目前,西南院有党员105人,党支部8个,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主要体现在党员、干部牢记责任和使命,率先垂范、模范实践、勇于奉献上,一个又一个科技难关被攻破,一项又一项专利申请获授权,一项又一项成果走向市场取得较好经济社会效益。
国有企业员工奖励办法范文6
执行力是一种现代管理理念,其核心是指集体或个人把上级的思路、观念、决策、规划付诸实施的能力。具体来说,执行力就是一个企业中间层、执行层理解并组织实施决策层所部署的工作任务的能力,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2 目前企业执行力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1)观念滞后。目前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对待执行力建设问题,更多是停留在口头上,真正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自觉运用者少之又少。计划经济体制下某些陈旧观念仍然存在,干部职工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现象根深蒂固,团队意识差,缺少纪律约束,追求卓越绩效理念不强,企业许多战略决策和措施得不到有效执行。
(2)不注重制度建设,管理起来无制度可依。制度建设是各项管理工作基础。推行执行力建设,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目的,必须用有形的管理制度加以规范,使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据可查。但现实工作中,由于不注重或无意识制度建设,导致问题发生了无据可查、无法处罚现象比比皆是,末了靠领导拍脑瓜或口头警告了之。
(3)制度制定不严密。许多制度不是经过深思熟虑、集体研究后出台,往往是迎合某种形势或者个别领导意愿仓促出台,未经过认真论证,导致制度朝令夕改,员工无所适从,或出台的措施、制定的办法不切实际,缺乏可操作性,不利于执行。
(4)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部门无视制度要求,对上级的规定和决议不落实、不执行;个别干部“我”字当头,本位主义较强,纪律观念淡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还有个别单位以会议落实会议,照本宣科,形式主义严重。
(5)缺乏责任追究机制。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执行不彻底、执行不到位的单位或个人,以及阳奉阴违、拒不执行者,未实行责任追究制。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得标准与干得不标准一个样。
3 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对策
(1)根本在制度。要克服制定制度时的盲目性,在规范一项工作前,认真分析规范对象及其关联工作的性质、存在的机理和规律性,分析过去相关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增加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制度制定过程的程序化、规范化。其次,依据全方位、精细化管理要求,对各岗位、各工种工作标准进行细化、量化,努力形成严密工作标准体系。再次,需要对原有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优化整合,保留、增补可行、易操作部分,剔出繁琐、不合理的规定。
(2)关键在考核。在考核过程中树立严干部、严过程、严细节精神,实行精细化考核,把握四个重点:一是对中层管理层考核。中层管理层既是领导的参谋,同时又是各项制度具体落实者、执行者,在管理链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现实情况看,企业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多数问题就出在中层管理层身上。因此,要将管理重点放在中层身上,使其恪尽职守,成为管理工作中的中坚力量。二是建设一支精英管理队伍。企业管理涉及安全、生产、经营等方方面面,要使各项制度不折不扣、规范化执行,必须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执行力强的管理团队。这个团队要由熟悉各项业务、高素质管理精英组成,作为决策层的大脑和眼睛去监督和实施各项管理制度。三是对每个人、每个岗、每道工序、每个环节都制定考核标准,建立全面考核体系,真正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目标责任体系。四是明确考核责任,进行动态性、全过程考核,将考核结果定期通报,出现的问题严格处罚。
(3)成败在落实。制度健全固然重要,但只有与落实统一起来,才能最终收到预期效果。提高执行力建设绝非一日之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企业在日常工作中,从小事做起,从点滴抓起,创新执行模式,提高执行能力,从而达到:①在执行态度上,实现由被动执行向主动执行转变;②在执行动机上,实现由本位主义向整体利益转变;③在执行方式上,实现由常规执行向创新执行转变。
(4)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坚持以业绩论英雄,建立竞争机制,公开选拔人才,推行绩效管理,将个人收入与个人业绩紧密结合,真正将“按劳分配”原则落到实处。实现风险抵押,将安全、生产、经营工作与个人业绩挂起钩来,调动全体职工工作积极性。
4 鹤煤铁运处执行力建设之实践
(1)树立全新执行力意识。意识决定行为,强力推进执行力建设首先要推进观念建设,树立执行意识。鹤煤铁运处在强力推进执行力建设工作中,要求所有员工必须做到“四个须知”,即须知本单位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须知本单位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职责和制度,须知本单位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点,须知本单位存在的隐患和防范措施。所有单位要做到“八个到位”,即全员标准意识到位,教育培训到位,标准执行到位,技术技能到位,资金投入到位,检查整改到位,考核奖罚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在质量管理上执行“七零”(即安全工作零事故、设备运行零故障、业务工作零差错、维修质量零缺陷、环境卫生零死角、服务零投诉、行为零违章)工作规范。从规范管理入手,做到软指标硬化,硬指标量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达到定性的规范化和定量的数据化,最终达到“事事有标准,人人有规范,时时有监控,处处有奖惩,精细化、明细化管理”。这“四个须知、八个到位、七零工作规范”,既是提高执行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强化全员执行力意识的理性选择,受到全处员工高度认同。
(2)建立目标保证体系。将处奋斗目标层层分解,纵向落实到班组、个人,横向落实到各分管领导和各相关专业人员,时间落实到年、月、日,真正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目标保证体系。
(3)完善管理体系。首先,该处依据《煤炭工业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等国家标准,结合鹤壁矿区铁路运输设备具体情况、作业特点,制定出《鹤壁矿区铁路行车组织规则》,明确了各部门运输职责,保证准确、迅速、安全协调地完成煤炭运输任务。制定出《运输调度规则》,实现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原则。根据各车站具体情况,完善了各车站《站细》。依据铁道部《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程》等标准,制定出《鹤煤铁运处内燃机车质量保养管理办法》,对内燃机车用油范围、乘务员自检、机车文化状态、检查考核办法给予明确规定,保证了矿区铁路运输动力需要。其次,该处健全了以处长
负全面责任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修订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隐患排查及责任追究制度等30余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装订成册下发到各基层单位。健全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对117个不同管理岗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30个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了补充修订。严格落实“六级隐患排查责任制”。六级隐患排查制度是该处长期坚持且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有效手段,是该处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力保证,为全面实现安全生产5472天、创全国煤炭铁路行业先进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鹤煤铁运处依据铁道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煤炭工业专用铁路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及各种铁路管理规范、规则,结合鹤壁矿区铁路实际,建立完善了以技术标准为主,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健全的企业标准体系。制定出《调车工作规则》、《货物运输管理规则》等技术标准10余种,管理标准80种,编制了23个工种“应知应会”。将专用铁路质量标准化标准各项考核指标逐项分解,纵向落实到段、班组。制定出质量标准化段考评细则,共五大项35小项。制定出标准化电务工区、工务工区、道口、车站、调车、列检等22个班组考评细则,共160多项2.2万字,内容覆盖车、机、工、电、辆各工种,保证了每道工序、每个工种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责任。 (4)实行零缺陷管理。各单位每天工作完成情况实行一天一报,除报完成情况外,对发现的各种问题及隐患及时报调度室,由调度室值班人员在次日调度会上予以通报,安排有关单位予以解决。相关单位将问题解决后,将结果反馈给调度室,由调度值班人员登记备案,一事一结。每周三安全办公检查查出问题,限期整改。每月安委会除总结本月安全问题,安排部署下月安全任务外,对各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对执行不力的单位及个人进行责任追究并严厉查处。
(5)建立严密的检查验收体系。关键在机制,成败在考核。管理体系的建立为考评提供了依据,但是如何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是成败之所在。鹤煤铁运处在充分酝酿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建立起严密的考核评估机制。每月25日前,各科(段)进行自检,同时对当月处、段动态检查查出属本单位的问题和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复核(复核结果列入当月自检报告中)。次月5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各职能科室按照各科(段)当月工作计划及各单位考评细则对各科(段)进行考评。检查采取“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保留原始检查记录备查。验收必须全面,不能出现漏单位、漏项。查出问题,依据“五定”(定整改责任人、定复核人、定标准、定完成日期、定措施)原则落实整改。
(6)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对执行到位、完成月度任务,季度内未发生轻伤、一般及其以上事故,达到处、段(科、公司)规划目标,材料支出不超计划的单位,予以重奖。奖励办法如下:①各单位基础分定为93分;②针对各单位不同情况,确定不同考核系数;③分段奖励。93<综合得分≤95,每分奖50元;95<综合得分≤98,每分奖100元;98<综合得分,每分奖150元;④计算公式:奖励金额=(实得分数—93)×考核系数×每分奖励。
对未达要求者进行处罚:
90≤综合得分<93,每分罚50元;85≤综合得分<90,每分罚100元,80≤综合得分<85,每分罚150元,以下每降5分分数段,每分罚款递加50元;
计算公式: 处罚金额=(实得分数—93)×考核系数×每分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