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红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红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1
一是从“严”字上下功夫,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结构和能力现代化
严格课程标准落实,研究制定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加强学段、学科、教育教学环节、育人力量和阵地五个方面的统筹,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严格学校综合管理,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和中小学安全工作管理标准,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和净化文化环境工作,作出了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控烟的规定,出台了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工作的意见,联合相关部门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严格教师队伍管理,引导广大教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是从“实”字上下功夫,推动学校落实育人各方面的要求
在课程育人方面,印发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十精神的教学指导意见,组织开展了全国中学“时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研究起草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在实践育人方面,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建设150个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印发了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实践活动指南。联合相关单位建设了482个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科普、环境、质量、爱粮节粮、节水等各类专题教育。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利用博物馆、美术馆和纪念馆等文化机构资源开展教育活动。组织了“每天锻炼一小时”专项督导,引导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
三是从“新”字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部署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书信文化活动、摄影和微电影创作大赛。举办了以“乘着梦想的翅膀”为主题的全国开学第一课和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活动。聘请了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形象大使,组织实施“减负万里行”督查工作和“身边好学校”推介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按照本次会议要求,研究制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文件,启动实施“德育在行动”计划,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贴近学生的具体要求,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在中小学普遍开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勤劳好学、节约环保、团结友爱等系列行动。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开展红色旅游。推动中小学生红色旅游,开展研学旅行试点,鼓励各地采取政府购买旅游服务、旅行保险等方式,支持义务教育阶段研学旅行。
二是实施绿色评价。根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安排,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中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着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活动,并将其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小学生红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教育游戏 小学英语 教学 应用
引言
教师应在教学实践当中,按照学生所体现出的身心成长的特性,在开展日常教学时,紧密融合教学内容与游戏,充分运用游戏所具有的趣味性、益智性、挑战性来作为教学的内容,营造生动有趣、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知识。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充分运用教育游戏,必须按照课程内容,必须有效的立足于游戏意识来精心创设教学活动,借助于有效的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游戏教学情景,让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并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所学的英语知识。
一、教育游戏教学模式所具有的优势
1.使小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在小学学习阶段当中,是人生当中学习和掌握语言最为关键的时期。这是因为下述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在小学阶段当中,小学生的正逐渐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递进发展,但还是以感性思维作为主要的思维方式。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难以有效的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可是在较短的时间段之内,学生却具有较强的记忆力,并能够依据自我的一些实践经验,来深入的理解现实生活当中的事物。第二、在小学阶段当中,小学生具有广泛的兴趣,以及较强的求知欲,在求知欲的促进下,小学生敢于大胆的尝试外界的新鲜事物,并会有效的深化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可充分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
2.确实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往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完全依据教程内容来教授给学生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与接受知识。学生会感到学习枯燥乏味,因此不具有学习的主动性,此种教学模式缺乏良好的语言互动交流,而充分运用教育游戏的模式,可有效的提升英语教学效率,教师可借助于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教师所教授的英语知识。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教育游戏的应用策略
1.充分运用适合的游戏形式。当前小学生的游戏重点涵盖了下述三种主要形式:动作类、角色类、益智类等游戏、可按照教学的内容与情境来选用与之相对应的游戏。应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学习的心理特点来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游戏。例如,教师可依据女生较为文静的性格特征,来为其选择部分角色类游戏与益智类游戏,指导学生寓教于乐的进行学习;教师可依据男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来有效的选择动作类的游戏,让学生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可让女生参与“送小羊回家”的游戏,以此来有效的拓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从对小动物的爱心升华到对他人的爱心,男生参与“士兵对战”的游戏,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并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良性竞争的意识。
2.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对于小学生的发展而言,由于具有一定的“以自我为重点”意识,以此,教师应创设出具有主体性的教学情景,将教学活动与小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紧密结合。例如,在教学颜色单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充分运用“神奇彩虹”的游戏,来精心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大雨过后,天空显得更加的晴朗,一只小鸟喜欢那雨后天边的彩虹,但是,小鸟不知道有那些美丽颜色构成了彩虹,同学们,请一起来数颜色,blue蓝色、green绿色、yellow黄色、red红色、orange橙色等,同学们,请看看班里的有没有穿这些衣服的同学,请大家寻找出来,并到讲台来站成一排,组合成彩虹的颜色。”学生通过这个充满了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游戏活动的主动性,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互动交流,因此必须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和思维发展特征来有效的设置教学情景,让学生能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创设适合于学生的教学内容。由于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是通过感性认识,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当中的实际经验去进行学习,来让学生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所学的英语知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例如,教师在开展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教学时,可充分认知到birthday party小学生较为熟悉这样的生活场景,因此教师可在课堂教学当中,由学生们抽取一位“过生日的幸运儿”的教学情景,教可知道学生布置birthday party的活动场所,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当中来进行快乐的英语对话,让学生能够在这样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当中,来有效的学习英语知识,将英语教学知识紧密联系小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的内容,既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够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听力与英语口语能力。
三、结语
总之,将教育游戏有效的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当中,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学习氛围当中来快乐的进行学习。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生红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感教育 措施
情感教育是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一部分,通过尊重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数学学习内容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
1.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1激发学习情趣
兴趣是指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总是伴随着良好的情感体验。当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他就会对该事物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大胆地探索,并去从事与此有关的活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身上充满活力朝气,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的学习兴趣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心理学表明:情绪是可以传染的。教师应在进入课堂的一瞬间,把良好的情绪传染给每一位学生。通过情感教育的感染保证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进而循序渐进地的获得数学学习的习惯。另外,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情绪高涨、兴趣高昂的和谐教学方面,通过和谐的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1.2和谐师生关系
情感教育的基础就是形成课堂情感沟通范围,而在这个范围之下,师生的关系会发生重要的转变,为课堂情况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要创设情感氛围,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教学情感,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造者,教师良好的情绪,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完成教学任务。保证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学是面向全体同学的,并及时传递情感教育的优势化作用,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保持良好的课堂师生学习、探索的关系,创设学生愉悦乐学的心理情感。
1.3活跃课堂气氛
情感教育的渗透有利于调动活跃的课堂气氛,因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课堂氛围的直接创造者,教师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根据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学习的起点,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性,以数学特有的美感和自己的教学特色与魁力去感染学生,融抽象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而且情感教育的原则融合到课堂环境之中,必然会带来更多的愉快、宽松、积极的学习气氛,诱发学生学习的情感,以帮助学生形成最佳的学习心态,从而取得学习的成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汇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实现了学习兴趣与数学知识自然而然地同步增长。
2.小学数学课堂情感教育的实施
2.1教学设计中渗透情感教育
小学数学课堂情感教育的实施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中渗透情感教育,因为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实施的第一步,必须要从设计之初就实现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而对新课传授环节的设计要重视通过情感激发,让学生进行课堂质疑和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另外,在合作讨论环节的设计过程中,要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同时,教学设计中的作业设计也要考虑到情感教育的原则,保证数学课堂作业的题目要有“新鲜”感,要多样化,要像精美的包装一样去吸引学生的第一注意。作业中可适当增加动手的小实验和实践活动。例如学习“长度单位”后,让学生测量自己的身高、跳远等,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使作业形式丰富多彩、活起来。2
2.2数学练习中渗透情感教育
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学习也如此,如果能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题目或数学游戏,学生必然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因此在数学练习中要体现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传统的小学数学练习形式往往以重复化的计算、验算、解答为主,在这种长期重复化的练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感无法调动,练习的效果自然不佳。首先,可以设计一些操作练习,以此来突出练习题的应用性,并渗透实践情感教育。
2.3互动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
互动活动从根本上颠覆了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打破了教师满堂灌的课堂尴尬局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学生参与率急剧上升,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互动活动为课堂教学走出了一条崭新的路子。在互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情感表现的认同,保证互动活动的设计能够体现出学生的情感需求。例如:教学《可能性的大小》时,这种教学内容学生更渴望有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而且这种情感渴望是很强烈的,较之单独地进行结果讲述和预测有效的多。如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摸到哪种颜色的棋子可能性会大些。然后组织小组进行摸棋子试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对不对。通过试验,学生便知道摸到红色棋子的可能性就比蓝色棋子的可能性大。这样学生学得主动、活泼,知识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又如:在学"时分秒"时,有一个实践活动:1分钟约跑几米。此项活动费时费力,不如结合学校当时正在开展的跳绳比赛、穿毽比赛,口算比赛,设计了1分钟跳绳( ) 下,穿毽 ( ) 个,做了( )口算题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的设计符合学生的情感要求,能够保证学生有自主的选择权,并通过实践活动,更好地理解一分钟的长短,形成内在化的数学概念。另外,依循学生的情感需求,要保证数学互动活动的内容有一定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是符合学生年龄情感需求的。如: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有头45 个,足116 只,问鸡兔各几只时。教师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的两足,学生开怀大笑之后。老师可以和学生共同探讨总结: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45×2 = 90 (只),少了26个足。26÷2=13,因此有13只兔子,32只鸡。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情感的渗透需要从教学设计出发,重视在数学练习中渗透情感教育,在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最终实现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小学生红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4
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思想品德是国家教育部提出“减负”后的必修课程,重在育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现代人。按照创造教育的要求,通过思想品德教学还应启迪创造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塑造创造个性,为培养创造型人才,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必须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注意渗透创造性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高层次的思维,是智力的精华,创造力的核心,是一切创造活动的灵魂和根本。要培养一大批创造型人才,首先就要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应该贯穿在思想品德课的始终。只要我们有目的去发现,去挖掘,有意识地通过教学去渗透,它不仅能启迪小学生的创造思维,也能促进教师不断进取、创新,进行创造性地教学、育人。我们面对的信息爆炸时代,在校小学生是独生子女特殊对象,传统教学已成历史。尤其是在当前教学改革中,把教法、学法的研究和创造思维的训练结合起来,将为思想品德教学开拓出一个崭新的领域。近年来对思想品德教学进行创造教育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激发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伟大的德国教育家,弟斯多志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里的激励、唤醒、鼓舞就是调动小学生的激情,诱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教,首先必须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创造之母。它可以孕育愿望,滋生动力。同时,激发兴趣不是一次、二次,而是每次讲授课文内容的各个环节都必须重视的。如形式各异的“想想说说”,都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不同德目的要求,同一德目的不同课文,课文中的不同故事都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结合儿童心理特点,教师把孩子们日常生活琐事编成小动物系列童话故事,栩栩如生地讲,学生津津有味地听。同时培养小学生模仿老师编类似的故事,在课堂上讲给同学听,从而受到更深刻的教育。如八册“团结友爱”德目中的《关心帮助小同学》、《当同学遇到困难和不幸的时候》,写帮助同学的身边事例懂得人与人之间如何团结友爱。大同学帮助小同学,大姐姐为小妹妹打雨伞。全班同学分成小组帮助不幸的洪涛同学。小学生在体验中明白欺负弱小是不道德行为,帮助小同学就要做到不欺负他们,见到有同学欺负小同学的事要劝阻。同龄人遇到不幸和困难,当得到安慰和帮助后,会感到温暖,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从而获得成功。发自内心感受到应该同情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勇敢坚毅”德目中《要勇敢机智》、《胜不骄》,讲述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田淑娟勇敢机智斗歹徒的小英雄故事,激发小学生兴趣,产生联想,激发他们设身处地探索、遐想。讨论中潜移默化接受了遇事勇敢机智,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危险不惊慌的思想品德教育。学习了世界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胜不骄的故事,懂得了骄傲可以使人从进步转到落后,从胜利转到失败的道理。总之,达到思想收益目的使小学生愿意学、喜欢学。
二培养会学习惯,是训练创造思维的保证
培养小学生创造性,必须启迪他们的自觉性、主动性。学习过程表现形式就是良好的会学习惯,通过老师引导,自己学习,发现故事中的道理——探索道理——获取道理的全过程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会学的能力,并受到道理的教育。由于小学中年级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在教师正确指导下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会学能力就逐渐形成。具体做法如下:
1.课前五分钟预习“读读看看”、“议议做做”、“查查评评”,通过看书,结合德目要求,紧扣课题,发现文中的道理。
2.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现行《思想品德课》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实验本),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学习课文,使小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方面的基础知识,明白课文揭示的道理,提高道德认识水平。“明理”是关键,课文红色标签中的问题,正是小学生练习的重点,开辟了训练创造思维广阔的天地。学生动脑、动手,对问题进行分析,方法可采取个别完成或集体完成相结合,独立回答与讨论相结合,还可笔答、口答相结合。
3.用各种形式强化会学效果。
小学生红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5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色彩的相关知识,包括基本理论、色彩对比、色彩搭配等,能够增强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和感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学生的美术学习中,对于素描、油画、水彩画、水墨画等画种的学习,色彩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色彩教学,能够为学生今后的美术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由于男女生对色彩的理解往往存在一定差异,他们对色彩具有不同的喜好与运用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
二、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缺少积极性
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部分学生没有充分意识到美术的内涵和作用,认为美术对他们自身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大。在这种错误认知的驱动下,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缺乏足够的积极性,难以主动参与美术教学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色彩存在一定的抽象性,仅仅通过教材中的语言和图片,学生很难了解色彩的实质与色彩艺术的内涵,也难以通过色彩表达自已的情感和思想。这样,学生就难以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导致其对美术学习失去兴趣。
2.色彩教学的重要性未引起教师重视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旧采取以往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教育方式固化,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导致学生思维发展受限。部分学生习惯从单一角度分析问题,这不利于其思维的拓展,也不利于其审美能力的提高。在以往的美术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以讲述为主,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较为被动。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欣赏者在欣赏绘画作品时,需要从多个角度观察,而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会限制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方法的应用
1.将游戏融入色彩教学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发动了人们储存在内心的力量。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心理接受期,单一的色彩理论讲解会让他们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但色彩本身是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依据实际教学内容,开展相关游戏活动,能够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活跃课堂气氛。游戏化教学是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能对课堂教学起到辅助作用。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适度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否则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把精力集中在“玩”上,忽视了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在准备游戏时,教师不能单纯地为了游戏而准备,而要充分结合课堂学习内容,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在设计游戏活动时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始终把握教材内容与目标,不能脱离美术教学的目的。如,在向学生介绍冷暖色知识时,教师可以选择两种游戏方式。一是为颜色“找朋友”。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多种颜色的蔬菜、水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请学生进行“找朋友”游戏,如为红色的苹果找朋友、为绿色的西瓜找朋友等。另一种是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在油画棒中分别找出冷色、暖色。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比,掌握了冷暖色的知识点
2.通过自然写生开展色彩教学
美术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通过设置多种方式的美术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环境,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和习惯,帮助学生逐渐养成爱护环境和保护生命的意识。自然是学科存在的基础,任何一个学科都不可能脱离自然而存在,美术学科尤其如此。大自然的色彩丰富多样,因此,在小学色彩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写生训练的重要性。教师应通过写生训练帮助学生接触自然,让学生亲自观察、感受自然,体验自然界中的色彩变化,探索自然界中的光影变化与色彩变化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对色彩加以创造。美术教师应充分发挥室外色彩绘画资源的优势,将其运用到色彩教学中。教师每学期可以组织1到2次的户外写生活动,在写生过程中,教导学生如何观察自然界的色彩变化。如,身穿白色衣服的学生在茂密的森林中时,身上的阴影部分会呈现绿色;在阳光下时,白色衣服则呈现出淡淡的黄色。自然界充满了冷暖色搭配,如,绿色的草丛或森林中会有红色、粉红色或者黄色的小花点缀,使整个环境的色彩更加丰富。自然化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与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开展色彩教学时,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还需要带领学生接触自然,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3.与日常生活结合开展色彩教学
色彩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处处充满灵感,学生需要积极体验社会环境。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课程教学应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提升学生生活品质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知美术的魅力。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满色彩。如,过年时家家户户贴春联,红色的对联、大红色的灯笼等,都是丰富的素材来源。色彩的装饰、搭配和教育功能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衣服上的色彩搭配、家居空间的装饰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生活出发,挖掘生活中的色彩资源,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色彩、探索生活中的色彩变化,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对生活中的色彩要素进行加工创作。如,在《生活中的暖色》一课教学中,教师可提前让学生准备一些自己喜欢的暖色物品,将其带到课堂,并在课堂上介绍自已带来的物品;或者在课堂上,要求红色、橙色和黄色衣服的学生起立,让学生自行判断自己的衣服是否属于暖色。这样,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帮助学生了解暖色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集中注意力,积极活跃思维,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PPT向学生展示生活中不常见的暖色,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暖色记忆下来。这样,学生在创作时就不会缺少灵感。
4.开展文化情境化色彩教学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美术新课程标准表明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不包含美术元素。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在丰富的文化情境中感悟美术的魅力,同时使学生了解美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贡献,从而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尊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我国文化内涵,推动美术教学从基础技能教学向文化情境教学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探索艺术的魅力,从而传承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提升综合素养。将中国画引入美术课堂是一项重要的创新教学方式。课堂上,美术教师向学生教授中国画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可以达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民族性是中国画的一大特点,有助于学生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是文化情境教学的重要工具。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往往较差,如果教师单纯通过语言教学,难以使其充分理解中国画的深层内涵。从审美价值角度看,中国画充满艺术内涵,追求“墨中有色,色中有墨”的境界。因此,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在美术色彩教学过程中引入中国画教学。在学生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让学生了解国画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做游戏或者播放视频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可以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法和自然写生教学活动,将学生带入相关情境,开展写生活动。综上所述,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合理搭配色彩。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美术色彩教学,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联系生活实际,锻炼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从而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学生今后的美术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邹萍萍.在色彩的海洋中航行一试论小学美术色彩教学.黄河之声,2015(16).
小学生红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整合;关键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7-0034-0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目前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育者也一直致力于研究更完美的整合,希望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是运用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英语课程中,用信息技术创设一种新型的教学课堂,从而优化教学,并以此达到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目标。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的重大创新,目前它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多媒体课件以及由多媒体创设的各种教学资源等。它能极大辅助教师教学并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情况。但目前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件方面
1.倾向关注内容的呈现方式
一些所谓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就是书本内容的另一种呈现方式,把英语书中内容照搬到课件上,以媒体方式呈现,甚至有的呈现内容和书上的顺序都是一样的。这样一味地把多媒体当做呈现工具,而不思考信息技术与课程如何更好地整合,既没有考虑整合的效果与方式,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更没考虑到课程内容的前后联系性等复杂因素,必然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流于形式化。教师应了解书只是一种参考资料,不是标准,所以,制作的课件中应该考虑的实际复杂因素有很多。
2.设计的界面不符合原则
首先,课件颜色的搭配。它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小学生观看的第一眼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态度问题。如:蓝色背景和红色字体搭配在一起,很容易引起小学生观看困难,是很不符合教学传播规律的。
其次,界面字体问题。对于呈现在大屏上的文字来说,字体大小一定要合适。文字太大显得孤立单调;太小影响学生的观看效果,从而造成学习的困难。
另外,文字内容太多。有的小学英语教师不断地把所要讲解的知识都呈现在课件中,造成文字繁多,课件屏数增加。最终造成教师忽略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创造思维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3.课件设计太过注重素材的堆积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下,教师努力制作各种满足教学的课件,试图灵活地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Flash等多种素材结合在课件中,以符合小学生认知心理,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如:对于小学生来说,课件中总是使用Flas呈现英语短文,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放在动画上;另外,课件中图片的使用过于繁多,也容易造成小学生视觉疲劳,给学生杂乱无序的感觉,他们可能只关注好看的图片却不进行思考。这些都是引起学生忽视教学内容重点的原因。
4.课件内容过于单调
课件的内容仅仅是书本知识的重现,却很少有引导性训练、扩展性训练或实践训练等环节。这样的课件内容几乎难以达到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英语学习内容的知识与知识间本应该是网状连接的,只有这种符合学习者学习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让小学生学习英语。学到的东西才有可能存在长时记忆中,将来才会很好地运用到学习中。
(二)教师方面
1.不清楚整合的本质理念
目前,教师对于课程整合的概念,有的是理解不到位,有的几乎没有正确的认识。授课过程总是使用和书配套的光盘,光盘仅是针对一般学生情况而制作的,是供教师参考借鉴的教学资源。但在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把配套光盘是否当作课堂教学的准确教材,几乎很少考虑过随书光盘真正适合自己学生的情况。这样的观念导致教师自己不会正确理解和研究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本质。真正的整合是会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发展。
2.忽视整合的动态生成
如果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的整合离开教师和学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教师和学生仍是需要考虑的“双主”。整合中要考虑小学生的能力和教师的学科知识以及课堂预设生成的内容,而不是教师在埋头静态中追求课件的高度,而忘记整合也是需要在动态教学过程中实现。静动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的整合。
3.忽略整合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正确使用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有的教师认为有好的英语课件教学过程就没那么重要了,从而忽略了教师所要用到的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教学方法是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的过程中同样不可忽视。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关键
基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对此有所帮助。
(一)课件本身的整合
ppt内容背景色和主要文字要协调一致、清晰,视觉效果好,充分体现课件教学性原则。课件内容不一定完全按照书的顺序,应根据小学生学习进度、掌握情况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合理组织内容并适当引入上位知识。以及多文本、图片、视频、动画的合理结合使得内容更丰富。课件中可以适当拓展学生知识面,加游戏或小活动可以起到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课件的制作,一定要突出教学重点。如:英语小短文的Flas,考虑应该把英语句子的字号加大,或者适时地呈现动画,而不是从头到尾都是动画,避免小学生关注的内容不正确。
课件制作也要考虑到能否在新概念、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这是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因素,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一条原理。每个英语课件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单元小节的内容是相联系的,并且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接受知识水平能力等都是各不相同的,课件内容的制作也应各有风格。
(二)整合注重方法策略的贯穿
在整合过程中,明确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针对不同的内容有不一样的教学思路和不一样的教学方法策略。如:小学六年级Animal Word单元中,讲到“What kind of animal are they?”一课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的方法是:呈现——讨论——合作法。教师给出动物单词和图片,小学生手中也有对应的动物图片;教师播放有关动物的一个简短视频,学生根据自己理解和观看的视频开始分组讨论问题;在最后回答问题的环节,小学生通过合作法找到学生手中所拿的动物图片属于的类型。所以,整合课件中也应该有讨论环节的安排和组织的体现。
(三)整合的动态生成
小学英语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不但要考虑课前,而且要考虑到在动态教学中不断修改自己的课件,从而达到完善。毕竟有的小学教师不光是给一个班上课。只有具有这样的理念,才能更好地为整合这一目标做出更大的成绩。
(四)整合的其他方面
1.整合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优秀的教学课件不只是内容的合理整合,而且要关注呈现内容的手段,让小学生容易接受,从而达到真正的整合目的。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考虑小学生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教学目标,接受效果如何,这些都是整合中需要涉及的因素。
2.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也要关注小学生的课后英语学习
整合也应考虑到学生课后的学习,可以更多地制作游戏性课件,或者布置一些运用信息技术完成的作业。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会学习,学会学习英语。优化教与学这是整合课程要达到的目标,也要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以案例的设计,从而体现整合的关键
以小学英语的内容为主,从案例中简单分析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的关键。
(1)课程的导入,尽量选择与主题相关的视频或动画等素材,时间不易过长。如:讲述“hat、scarf、gloves”时,导入素材是冬天小朋友穿戴的保暖衣物,时间10秒左右。
(2)Listening环节,为避免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尽量在听的时候不提供任何的信息,只呈现小喇叭即可。
(3)vocabulary环节,简单的单词呈现可以用不引起歧义的图片结合词用多媒体呈现。如:要讲述“boy”这个词时,在呈现男孩图片时最好搭配女孩的图片,以对照的方式呈现内容既不引起歧义又达到清晰认识单词的目的。
(4)let’s read环节,不要总是做成Flas,有时不但不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反而会转移小学生的注意力到Flash画面上,达不到既定的效果。一定要突出重点,增大字号。如:动画Flash,寒冷的冬天,妈妈递给小朋友glove,这个图片应该和词一起出现,单词占画面大部分位置,这样突出重点的内容。或把短文设计成游戏抢答朗读的形式,既有趣味性,又能达到小学生学习的目的。
(5)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也要关注小学生的课后英语学习。比如:英语教师开自己的博客或英语群,教师学生均可以上传自己的东西或提问讨论等。或在群内开展英语接龙游戏以引起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展课后练习。以运用信息技术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整合课件制作的把握。必须从英语学科的特点出发,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整合课程。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度,也应从实际出发,制作和学生实际相符的课件。尽可能掌握好度,适时适当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使学生有兴趣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最佳整合。
参考文献
1 杨炳奎.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有效整合的若干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8(6).
2 郑向军马琪.浅析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J.现代阅读20129.
3 陆勤.把脉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6.
4 薛琨.刘金星.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下的PPT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