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1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大,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渐渐受到了各界的重视。很多学校都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然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却不容乐观。

1.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始终没有落到实处。许多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人员和设备之后却从未做过实际工作,也没有为学生解决过实际问题;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也只是把它作为应付差事的形式。这样既不利于小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又不能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难以达到设立这些课程的最初目的。

2.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达不到实际要求。由于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工作人员耐心与学生沟通并逐步引导,其中需要丰富的实际经验和较高的职业素养,而由于种种原因,学校配备的工作人员远远达不到标准,这不仅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不到积极作用,反而还有可能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打造一支具有较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教师队伍。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国际接轨”使21世纪的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挑战,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因而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心理困惑、心理困扰也就越来越频繁地发生。面对这一现实,我们要做的不是固步自封、抱残守缺,而是要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转变教育观念,积极主动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做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较高的教师。

2.创造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家庭和学校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场所。优美、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它能让学生产生安全感、归属感,进而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从而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相反,紧张、糟糕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所导致的心理环境只能使学生缺少关心、缺少温暖、缺乏亲情的沟通,造成心理障碍,出现心理失衡,进而行为失范。因而,创造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选任务。

3.培养学生坚定的自信和强烈的进取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不断激励表扬,使之把优点发扬光大,把缺点消失于无形,在老师的爱心教育下,学生的成长才不会出现畸形。爱心是融化学生内心寒冰的催化剂,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只有爱才能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才有助于建立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我们的学生才会健康成长,我们的学校教育才会更加成功。

4.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完成各种学习任务的基本保证。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与挫折,意志薄弱的人一旦遇到困难与挫折就会畏缩不前、半途而废,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教会学生怎样评价自己、怎样对待失败,培养大胆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显得十分重要。

5.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教师要结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寻找学科教学内容中的教育契机,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机,做到有的放矢。第一,在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要尽可能地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方法,引发学生的积极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中要注意心理因素,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内心感悟,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6.家校携手,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及指导工作。在一个人的受教育时期,尤其是小学时期,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它们对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其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构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体系,就必须把家庭和学校的功能都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三、结束语

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国的未来,所以,这一问题应该也必须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并联合起来将它解决,为祖国搏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晓东,张馨尹,蒋升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整合模式构建[J].科学咨询,2007.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2

[关键词] 艺术类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干预措施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现今的大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满着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心理问题和冲突。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大学生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各机构的心理教育作用

每一个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来自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群体的关注、支持和帮助。构建学校、系、班级、宿舍四级心理防治系统;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优化校园心理环境,使学生在处处、时时、事事中不断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关怀,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2.构建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警机制

(1)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每个班设立心理联络员,每个系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员,形成心理联络员、心理辅导员、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组成的层层报告制度。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制度。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根据普查结果筛选出心理高危个体,院系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对这些学生做好危机预防与转化工作。

(3)建立重点学生心理档案,将全校有心理危机倾向及需要进行危机干预的学生的信息收入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

(4)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反馈制度。学校及时将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学院上报的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的心理评估结果和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的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及心理评估结果等相关信息反馈给各系。

3.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队伍

建立一支以专业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注重心理疏导、心理关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抗挫折的能力。要深入学生,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谈话,帮助其解决心理困惑和实际问题。

4.师生合力提高心理关怀、心理支持的覆盖面和辐射力

学校要发挥团总支学生会干部、班团干部、心理联络员的作用,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助手、耳目,在班级、院系营造互助友爱的人文关怀氛围,降低学生的孤独感,增强归宿感,提高心理关怀、心理支持的覆盖面和辐射力。

三、针对艺术类学生的心理干预方法

1.艺术类学生突出的心理问题

(1)专业课和文化课基础差,学业跟不上,产生厌学情绪。高校艺术学生大部分来源于艺校或师范学校,剩余的学生来源于高中,由于重专业轻文化课或者重文化课轻专业,导致文化课或者专业比较差,进入大学后和其他同学有较大的差距,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

(2)大部分艺术类学生家庭条件优越,从小父母的溺爱导致个性突出,社会经验、人际交往经验缺乏,对问题的看法较偏激,对事物的认识也不足,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能力较低,所以易于感情用事,导致心理问题。

(3)因为专业和性格特点,艺术类学生往往不能客观、恰当地评价自己,容易过高估计自己、陷于自傲的漩涡,有些学生过于爱慕虚荣、精神空虚、迷失自我,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与习惯,容易犯错误。

(4)艺术类学生个性张扬,但集体意识淡薄,不喜欢参加掩盖个性的群体性活动,面对他人和集体荣誉时,容易产生嫉妒不屑和无动于衷的心理。

(5)艺术类学生由于所学专业比其他专业更易表现和出名,因此,渴望成功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加之社会各类选秀活动中一夜走红的个例影响,学生容易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不能安心学习和生活。

(6)就业情况不佳导致艺术学生对未来产生忧虑、失落等心理问题。由于就业面比较狭窄,加之扩招等客观原因,毕业生人数多而就业岗位特别少,尤其对于专业水平一般,家境条件不好的同学来说,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2.针对艺术类学生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

(1)艺术类学生往往对政治课程不感兴趣,学习效果差,因此,需要格外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和方式,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干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分析、处理问题,提升和改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思维方式,从而有效减少和避免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

(2)优化校园艺术环境十分重要,要积极搭建学习平台并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校园艺术氛围,使学生的生活更加充实、思想更加健康、心灵更加成熟。

(3)艺术类学生更需要建立和培养健全的智力、情感、意志和人格,要引导他们完善智力结构,增强文学表达能力,激发文化课学习动机;要引导他们学习管理情绪,规范情感生活;要引导他们磨练品质,学会坚持与坚强;要引导他们正确的自我认知方式,学会自我控制和平衡,保持自立、自尊、自信,摒弃盲目追求、自我否定和自我吹嘘;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倡导伙伴关怀,实施心理互动,增强责任意识,达到助人自助、自我成长的效果。

(4)根据艺术类学生突出的心理问题,要更加注重培养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端正他们的人际交往观念,传授他们人际交往技能;要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引导和监督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习惯;要教育他们应正确看待和判断文艺界环境中的正负面消息,学会发掘其中的有利因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对艺术类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都是通用的,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只是由于艺术类学生专业的特殊性,需要教育工作者因材施教,既要对他们提出共性的要求,也要尊重他们的自身特点和专业特点,照顾到其个性的要求,不扼杀他们的艺术细胞,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指引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欧阳俊虎.新时期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2):19-22.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3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158-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日益被各大教育部门所关注。有关纲要进一步提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纯洁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各个学校日常工作中的必备课程。如何提高目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通过我个人在教学工作中的体会,谈谈粗浅的看法,具体情况如下。

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活动氛围

小学生可开发的智力潜能极大,但因为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都非常有限。故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做到深浅适度,精讲巧练,符合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经验。要允许多种声音的存在,要以表扬鼓励为主,适时地选择一个既合本意,又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得课堂成为平等、和谐、温馨的境地,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表述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二、放下姿态和学生友好相处,教会学生保持良好心态

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过不去的坎,更何况是心智尚不成熟的小孩子们,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人总有表述的欲望,所以说“一吐为快”。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常常用心去听他们诉说,适时进行疏导、教育。为他们保守小秘密,做他们的大哥哥。从而帮助他们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让他们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的好心态。

三、营造和谐的气氛,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让不少的学生感觉很机械,无乐趣可言,为了提高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让教学变得更灵活、生动、富有色彩、制造动态效果,加点创意,营造让学生感兴趣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常规教育外,更要注意言传身教。老师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模仿老师。心理学的模仿,指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者相似的现象。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气质,心理学的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教师应该学好心理学基础知识,分清每个学生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四、教师要带动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活动,使其道德得到升华

教师要引领学生认清自己,从周围环境中寻找参照点,在小学语文和品德教材中和课上,选入了大量优秀篇章。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钢铁战士;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勤恳恳的农民;有热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或是具体、明确,或是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五、带领学生逐渐接触社会,把握好自己的方向

学生迟早要步入社会,对学生进行合理定位,突破校园四角天空的束缚,置学生于社会大熔炉中学习和生活,让学生在不断的开拓创新中健康成长,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无须否认,我们的教育还是比较封闭的,应该向开放式的社会化教育转变。社会化是一种积极地接受、主动地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准确地勾勒外在世界的座标,确定自己的位置与角色,把握自己的准则与方向,从而在社会化的目标中扩展学生的心灵世界。

六、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潜移默化,从老师到学生大家共同来营造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我个人认为,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

通过以上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加强学校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我们也在不断探索,不断追求,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4

论文摘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各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着重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作用,进而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和有关方法及对策,以进一步营造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把学生培养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社会竞争的激烈,当代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少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且日益突出。为此教育部下达文件,要求高等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如何用科学和有效的方法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及学生的政治思想服务的。因此,在新形势下图书馆应发挥特有的优势,拓宽自身的职能,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困难,给学生的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不少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在学习竞争、择业竞争、经济条件限制、人际关系难处、家长期望值过高以及因社会变革加快而带来的多方面信息冲击下,造成了大学生心理负荷过重,致使相当部分的在校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其中只有极少数学生愿意接受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帮助。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首要的原因,不良的家教、个体因素及学校的环境和不当的教育方法等也都是重要的原因。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滞后,工作尚未步入正轨,多数高校设立的心理咨询机构没有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心理咨询人员严重不足,专业素质不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在心理教育和咨询的实践中很难保证取得良好的效果,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所以,高等院校一定要特别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一手抓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图书馆更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职能,积极配合学校工作,根据学生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探索高校图书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积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能健康地成长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二、高校图书馆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优势

1.营造良好浓厚的文化氛围,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图书馆优美的环境,浓厚的文化背景,都营造出汲取知识陶冶情操的氛围和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放松学生的心情,缓解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能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去面对各种挑战。

2.馆藏文献资源的优势。图书馆拥有大量的印刷体信息资源,近年来又补充不少多媒体信息资源。这为学生的成长准备了丰富的营养,他们徜徉在图书馆的知识海洋中,不仅使他们的智育得到发展,也会使他们的德育成长包括心理素养和道德水平得到应有的提高。

3.图书馆是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独特场所。图书馆是接触学生最多的部门,学生在图书馆通过查询书刊文献,与网络交流对话,在不触及个人隐私,不必进行心理咨询情况下,主动地寻求解决的办法,从而在平和的状态下释放压力。这种方式是易于学生接受的自我教育方式,可极大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4.工作人员的优势。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不仅担负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而且也担负着学生利用资料获取知识的指导工作。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为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助一臂之力。

三、高校图书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1.充分利用丰富的纸质文献资源开展心理教育。图书馆应利用丰富的纸质资源的优势,有意识有计划地收集、整理、提供大量高质量、品位高的有关心理咨询方面的信息资源,如优秀图书资料、书刊、专题文章等,供学生们阅读。

2.利用丰富的电子信息资源开展心理教育活动。电子信息资源在高校图书馆中日益增多,它是对纸质资源的扩充。电子资源多样、快速、易于获取,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高校图书馆应努力做好心理健康电子资源的征订工作,为学生提供免费阅读场所,充分发挥电子信息资源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优势,从而能自觉抵御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

3.构筑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是最好的心理观察室。高校图书馆应利用网络积极主动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动态,在网上与学生直接沟通,形成网络交流机制,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这丰富的网络资源,扎实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平台建设,积极运用互联网这一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育空间,可最新心理研究动态,开设心理学知识、心理测试、心理咨询案例分析等。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让网络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在相对宽松的网络世界自然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的教育作用。

4.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的情况,设计宣传橱窗,举办心理健康咨询日等活动,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通过这些讲座,面对面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宣传,既能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指导,又拓展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发掘潜能。从而影响大学生心理的各个层面,达到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优化,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使之起到预防、疏导心理健康问题的目的。

5.把“以学生为本,从服务出发”的理念始终贯彻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图书馆不仅依靠其丰富的馆藏和强大的网络信息为广大师生服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更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给学生读书指导,和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图书馆人员应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积极地为他们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自我教育。我们应热情周到地为学生服务,创造和谐舒适的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净化心灵,做一个积极向上、正直而热情的人。

6.强化馆员素质是心理教育工作的基石。学生进入图书馆,除了接触图书资料外,就要接触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因此,馆员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是活的教材,馆员治学的严谨态度,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学生的热情帮助和指导,都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馆员素质是图书馆的灵魂和心理教育的基础。因此,这对馆员的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一,图书馆要重视对馆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心理危机干预及心理健康的知识素养,为扎实扮演好学生“心理保健医生”这一重要角色打好基础。其二,馆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尽到编外政治辅导员的职责,以自己的情操、人格魅力、积极向上的心态感染学生。其三,馆员要有意识地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员,要努力学习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思考他们存在的问题及运用心理知识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总之,需要馆员用心去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大学生的心智与人格得到协调发展。

7.建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资料库。从学生入学初、学习中、毕业前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出现的规律特点,采用不同的对策。做到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情况预估、指导。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丰富内容,使资料库不断丰富,成为图书馆的一份文献资料馆藏。

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新世纪的人才观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在对大学生心理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勇于开拓,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图书馆必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东辉,孙黎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2001(5).

[2]杨玉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引导途径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5

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二者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实施教育的过程当中保持着互通的教育方式与教育方法。小学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坚持德育为先,以德育人,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学生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心理问题有关,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在学校教育中受到重视,在中小学教育中均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果能把心理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中,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成效。本文浅析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如何融合。

一、教学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课程融合

在小学教育中,思想品德课被大家所熟知,应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并渗透在德育中,两者结合,达到最佳水平。在思想品德课程开展的同时,教师应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渗透到思想品德课程的各个章节,潜移默化地给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学校应不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教育板报展、道德事迹表扬、评选“风尚道德”奖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德育与健康教育当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对自身发展的作用,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与

生活。

二、关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的生活观

“爱是教育的根本”,任何教育都离不开“爱的教育”。教师在教育中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还扮演着学生“父母”“朋友”的角色,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亦师亦友。”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庭,都应该给予小学生更多的关爱,体贴关心他们,让小学生从小知道“爱”与“爱别人”。德育教育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小学生用正确的心态生活。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为小学生创设一个健康的成长空间。班主任在小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班主任应该关注那些学习成绩普通的学生,帮助、支持、引导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教育的过程,需要老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爱来慢慢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的生活观念。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为了达到最佳教育效果,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家庭的配合,形成双效应、双教育。小学生在家庭里是最受宠爱的ο螅全家人的爱都给了他们,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行为示范,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家庭中通过小事情为学生讲授人生真谛,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与小朋友相处,如何树立自信。学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密切沟通与配合,家校合作可以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升注入新鲜活力。学校可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并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同参加,举办以亲子活动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如“校园亲子运动会”“我眼中的幸福家庭”演讲活动等,让家长与学生共同参加,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共同合作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来自父母的爱,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刻的教育。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面临着很多机遇与挑战。小学教育要注重创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小学生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学校、教师、家长任重而道远,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如何正确地引导小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事、物,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入了解学生所想、所需。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最大限度地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小学教育提供更大的活力,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和谐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不断熏陶中成长,将来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

的人。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6

>> 当前中小学心理咨询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 当前中小学心理咨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小学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探析 农村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状况的调查与反思 中学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简述中小学网络心理咨询 高职心理咨询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探析我国高校网络心理咨询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社区心理咨询服务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中小学德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当前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系统家庭治疗在中小学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当前中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中小学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当前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实验研究方案 浅析牧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探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胡胜利.中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及其常模的建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45(2),114-119.

[3]张志刚.仅就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辅导是不够的――由一个心理教师个案引发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3,88(04):789-790.

[4]吴玮.中外心理教师发展差异比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56(20):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