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培训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镇培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镇培训总结

乡镇培训总结范文1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乡村医生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农村卫生工作是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维护广大农民身体健康,保护农村生产力,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我们每位医务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重大。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制定出台了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一些政策意见,我县也先后实施了乡镇卫生院改革、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一系列举措,特别是今年全面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得到巩固加强,农村医疗、保健、防疫体系不断完善,取得良好成效,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给我县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县农村卫生工作的基础还非常薄弱,服务水平还不是很高,这与广大群众要求提高医疗水平的愿望还存在较大差距。加强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是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的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我们要高度统一认识,把握目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和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医疗工作者自身素质和服务能力,努力使农村卫生事业有新突破,使我县卫生事业能够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潜心研究,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自古以来医生在人们心目中就有着崇高的地位和份量。特别是在农村,最受人们尊敬和欢迎的有两类人,一类是人民教师,另一类就是医生。作为乡村医生,既是农村最基层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承担者,也是广大农民生命与健康的“守护神”。我县现有的村卫生所均为个人承办,许多卫生所的创办与维持比较困难,承担着医疗条件简陋、医术水平亟待提高的社会压力和经济压力,仍始终默默无闻的奋战在一线,为百姓排忧解难,基层老百姓也非常认可,服务态度较好,与群众的思想感情贴得比较紧,你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但是,医学知识日新月异,没有新的医学知识,就不能做好农村卫生工作,就不能胜任新形势下乡村医生的工作。为此,大家要充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积极参加培训,汲取更多更新的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和依法行医的意识,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的技术条件。同时要挤时间学习,创造机会学,要把看病的过程作为学习的过程、钻研业务的过程,潜心研究,总结经验,增长才干,把我们的医疗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档次,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医务人员队伍,要努力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三、转变作风,改进服务,树立文明行医的新风尚

近几年,我县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县乡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依然突出。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在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同时,还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用我们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高超的技术,精心的服务来共同解决。乡村卫生人员是广大农民健康的卫士,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窗口。医德医风建设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是关系党和政府威信的大事,也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树立窗口形象的基础。一个没有良好医德医风的院、卫生所或者医生,即使有先进的设备和精湛的医术,也无法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出现了一些与社会价值观念相悖的医德行为。如目前群众反映比较多的给病人开大处方、检查多、用好药多、费用高、收“红包”等医德问题,虽然是少数人的事,但其影响不可低估,它使医患之间产生了鸿沟,互不信任,直接影响了医生的整体形象,也给党和政府造成了不良影响。作为乡村医生,服务的对象比较分散、条件艰苦,不论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都可能有患者求医。这就要求大家必须有耐心和吃苦精神,早叫早到,迟叫迟到,不论远近、不论亲疏,一视同仁,热情服务。要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改进服务态度入手,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患者,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舒心的服务。在努力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提高收费透明度,让患者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为此,在乡村卫生队伍建设中,我们要牢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真正树立起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卫生行业新风尚。

乡镇培训总结范文2

近几年来,石首市农业局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以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为契机,以规范管理为手段,不断健全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推进科技入户,科技推广实现了新突破,服务水平得到了新提高,部门形象得到了新提升。2008年,石首市被荆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农业服务工作先进县市;石首市农业局被省农业厅评为先进单位,在石首市政风行风评议中名列第一名;在该市开展以“加快工作节奏、加大落实力度,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主题的“两加三服务”活动中,被石首市委、市政府评为十佳部门。石首市在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体系建设,健全服务网络

近年来,石首市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改革,狠抓了基层站所建设和科技示范户建设,进一步健全了农技服务体系,目前已形成了以石首市农技推广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为纽带,以科技示范户为载体,以产销协会等为补充的推广服务网络。

一是稳步推进机构改革。2006年,按照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精神和要求,石首市将原来的15个乡镇农技站改制为15个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原有的112名农技人员按政策进行了身份转换和分流安置,通过考试考核和公开竞聘从中择优聘用了45名种植业服务人员,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的人、财、物仍归口农业局管理,并逐步建立了“以钱养事”新机制。通过改革,精减了人员,化解了债务、稳定了队伍,提高了效率,确保了农技服务体系的相对稳定。

二是不断加强服务中心建设。近年来,石首市以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为契机,以原乡镇农技站为基础,筹资近100万元,分批对基层站进行维修和装备,乡镇服务中心有了新变化、新发展。石首市15个乡镇服务中心都达到了办公有场所、服务有阵地、工作有装备的基本要求,15个乡镇有14个服务中心达到了“五有”:一有固定场所,每个服务中心都有独立院落,有办公室、资料室、接待室等办公场所;二有农技服务公示牌,每个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树立了一块服务内容公示牌,将农技人员及联系电话、联系村及科技示范户、服务内容及科技项目等内容向社会公示;三有信息栏,每个乡镇农技服务中心设有农技信息栏,张贴农技简报,及时农村政策、农产品供求、农业技术等农业信息;四有农技咨询部,每个服务中心设立一间农技咨询室,备有桌椅、咨询台、咨询记录本,每天安排1名农技人员“坐诊”,负责接待农民咨询。五有基本办公设备,每个服务中心已配备电话、传真机等办公设备,部分乡镇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多媒体等办公设备。

三是大力发展科技示范户。石首市将科技意识浓、种田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种植大户培养成科技示范户,建立科技示范户档案和服务台帐,进行统一登记、统一挂牌、统一印发资料、统一技术培训,让每个科技示范户达到“五有”,即:有门牌、有资料袋、有科技小黑板、有服务台帐、有科技示范田。全市培养科技示范户2000户,每个科技示范户辐射50户,带动全市10万农户。

二、完善管理机制,规范服务行为

“以钱养事”新机制建立后,石首市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入手,对乡镇服务中心实行合同管理、量化考核、绩效挂钩,目前已建立了“二、三、四、五、六”等一整套规范化管理机制。

第一、把好“两个关口”。一是强化岗位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石首市农业局制定了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方案,对所有农技人员送到省、市每三年进行一次知识更新培训,并将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纳入“以钱养事”项目,落实培训经费。石首市农业局每年组织一次农技人员春季集中培训,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办法,对农技人员进行业务培训。2008年,先后组织30名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到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等大专院校参加知识更新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推广能力。二是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末位陶汰制。采取检查、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乡镇服务中心及其服务人员的管理。全年对业务工作分季度、半年和年终进行督办检查,每年组织一次专业知识测试,年终对服务人员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综合检查、考试、考核结果对服务中心及服务人员进行排名,对连续三年排名末位的中心主任进行改选,对排名倒数三位的服务人员留职考察,考察期间只领取基本生活费,对连续三年考核不合格的服务人员予以解聘,打破了服务人员的“铁饭碗”,增加了他们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第二、签订“三个合同”。一是石首市农业局与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所有人员签订聘用合同,三年一聘。二是石首市农业局与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签订农技推广公益合同,各乡镇办区政府为鉴证方,明确服务范围、服务项目和工作要求。三是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与岗位人员签订年度公益合同。服务中心及其人员的日常管理以石首市农业局为主,年终考评由石首市农业局会同相关部门进行,其中石首市农业局考评占50%,乡镇政府考评占30%,服务对象考评占20%,按考评结果兑现工资报酬,实行绩效挂钩,调动了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  

与本篇 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 内容有关的: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第三、落实“四项经费”。主要是积极争取落实省拨“以钱养事”经费和本级财政预算经费,确保工作报酬、办公经费、养老保险、项目开支等四个方面的需要。2008年,石首市共下拔经费224.7万元,其中:工作报酬81万元、人平1.8万元,办公经费36万元、人平0.8万元,养老保险15.7万元(五保合一)、人平3482元,项目开支93万元。“以钱养事”新机制的建立,化解了农技推广经费短缺的难题,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工作有经费,待遇有提高,养老有保障,基本解除了服务人员的后顾之忧,稳定了推广队伍。

第四、制定“五条办法”。为了强化服务人员岗位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做到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石首市农业局制定了挂牌子、背袋子、翻本子、结对子、查位子等“五子”管理办法。一是“挂牌子”。石首市农业局统一制作了农技人员工作牌,要求推广人员上班时一律佩挂工作牌,既公开身份,又方便服务。二是“背袋子”。为乡镇农技人员统一配发了农技推广专用包,每个专用包内装有卷尺、放大镜、处方单、取样袋、标本盒、小刀、铁铲等工具,农技人员下乡时携带工作包,既展示形象,又方便工作。三是“结对子”。乡镇农技人员每人联系30户科技示范户,每月入户指导两次。四是“翻本子”。为每个乡镇服务中心及其服务人员统一印制了考勤记录本、工作日志本、咨询服务台账、项目实施台账、科技示范户服务台账等工作记录簿,由中心主任和服务人员每天作好考勤及工作记录,作为衡量全年工作的重要依据。五是“查位子”。采取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等形式检查服务人员到岗到位情况,对擅自离岗的给予通报批评,并在年终考核中扣减相应分数。

第五、健全“六项制度”。石首市农业局与该市财政局、水产局联合发文,印发了《石首市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制定了《石首市乡镇农业公益“以钱养事”实施方案》,将服务中心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各乡镇服务中心制定了考勤制度、学习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科技示范户联系制度、咨询服务坐诊制度等六项规章制度,并统一上墙公示,做到了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三、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

近年来,针对农技推广方式单一、手段落后、信息断层等问题,石首市积极创新服务方式,采取六条措施推进科技入户,将农技服务网络延伸到村、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一是以科技示范户为基地,带动科技入户。石首市以科技示范户为抓手,在重点培养、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农技人员对科技示范户实行定向联系,定期上门服务,及时提供技术指导,免费发送“农信通”手机短信,定期发放技术资料,优先安排试验示范,适时组织培训考察。通过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促进了新技术的推广普及。

二是以新农培训为契机,推动科技入户。在常年农技培训的基础上,新增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2008年,石首市被列为国家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县市,该市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培训要求,建新农培训学校50所,落实基础学员2000人,全年组织进村培训30000人次,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80人次。通过新农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三是以“农事直通车”为窗口,传播科技入户。石首市与该市电视合,开通了《农事直通车》电视专栏节目,请专家现场指导、解难答疑,每周制作2期,每天午间、晚间定时播放,节目开播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受到了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

四是以手机短信服务为平台,发送科技入户。石首市农业局与该市电信局合作构建了“农信通”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开通“农信通”手机短信服务10000部,履盖石首市278个村2517个村民小组,免费发送农产品供求、农村政策、农业技术等农业信息。2008年,共发送手机短信14万多条。

五是以电话咨询服务为媒介,促进科技入户。石首市农业系统共设立了农技咨询电话20部,局机关、农技推广中心、农村能源办、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特产站分别开通了专家服务热线;各乡镇服务中心开通了一部农技咨询电话,设立了一间咨询室,由农技人员轮流值班,为农民提供便捷服务,做到有问必答、有疑必解,有求必应、有请必到。

六是以示范样板为亮点,引导科技入户。近年来,石首市农业局采取领导挂帅、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群众参与、经费保障等措施,围绕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创办示范样板,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明显实效。先后创办了东升万亩绿色食品西瓜基地、新厂万亩无公害瓜椒基地、城郊(绣林、南口)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桃花万亩无公害水果基地、调关万亩虾稻连作基地、久合垸万亩“菜苔两用”基地等一批特色农业基地,带动该市建成并巩固了40万亩优质稻、40万亩优质油菜、15万亩优质棉、10万亩无公害果蔬等一批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典型引导、样板辐射,优化了农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科技入户,发展了农村经济。

[2]

与本篇 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 内容有关的:

村委会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10年村委会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思路

2010年农村工作年终总结报告

大学生到村任职季度工作总结

2010年村委会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如何管理和培养大学生村干部

2010年村委会主任助理工作总结

乡镇培训总结范文3

经营销咨询管理公司的朋友推荐,临时负责由其公司咨询服务后某药业某产品的第三终端上市项目。咨询公司给企业制定了以“第三终端学术分割”营销策略为核心的产品营销规划,由我根据整体的营销规划负责制定产品上市计划和行动方案,然后指导实施,时间为八个月。

授权上任入住企业,首要任务是制定产品上市计划,在和企业和咨询公司的多次沟通后,制定完成产品上市计划,明确了年度销售目标、执行策略,执行步骤,并通过公司董事会的合议,财务根据项目预算设立了专项资金。上市计划以“1123”为行动目标;以第三终端中的乡镇医院为销售终端;以“集中资源,重点突破”为指导策略,开发一个省级市场。

1个月的时间,完成团队组建和物料的设计制作工作

人员招聘:销售经理1名、医药代表15名、客服代表1名、销售内勤1名的招聘工作。招聘方式以人才市场现场招聘、网上招聘、报纸广告招聘三种方式结合,医药代表任职要求必须在本市场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业务人员。

人员培训:招聘时间为春节后找工作的高峰期,为期14天的招聘信息,报名人数高达40多人,经过首轮面试,留下27人,统一参加公司岗前为期5天的业务培训,培训期间不断考察每个人的业务能力,培训后留下18人,顺利完成组织的搭建工作。

物料设计制作:物料(喷绘广告、海报、DM单、桌牌、医生手册)设计和印刷工作进行外包,对设计印刷公司提出我们的设计思路和印刷质量要求,确定具体的校稿和交货时间。   1个月的时间,完成目标医院的开发工作

任务:一个月内完成开发180乡镇医院;

任务分解:选定省内15个地级市为开发的市场,每个地级市设1名业务代表,每个地级市开发2个县,每县定额开发6家经济效益较好的乡镇医院,执行计划分解如下:

4天:市场调研,重点了解医院院长的姓名、联系电话(一般医院公示栏都能查到)以及医院的经济效益情况。

1天:进行调研总结,梳理出15家目标开发医院,多出3家医院作为备选,调研总结以电子版格式上报公司项目部销售经理。

17天:目标医院开发,开发流程为:电话与院长邀约(2家/每日医院)—制定拜访路线排版化—工具准备(产品资料、学术培训资料、销售推广的活动资料)—医院合作洽谈—约定签订协议时间。医药代表基本上8天就完成了15家目标医院的合作洽谈,然后5天选定12家合作医院进行协议签订和证件资料的交换,最后4天协调企业的商业公司给医院发货。

2个月的时间,推动学术培训和客情维护

持续的开展学术培训是项目发展的支撑点,企业联合学会组织共同开展CME教育活动,利用2个月的时间,邀请省级权威专家针对医院目标科室的医生进行首轮学术培训,提升医生诊疗用药水平,提高目标科室核心医生对医药代表和产品的认知度,培训后办发国家级的继续教育学分证。后续以季度为培训单元,进行学术培训工作的续展。

3个月的时间,实现每月80件的目标销量

180家乡镇医院终端,平均每家医院每月销售90盒,就可以实现月销量80件(每件200盒)总体销售目标,对于部分年销售额近千万的乡镇医院,医生学术培训后的第二月就实现了月销售100盒以上的销量。初定产品进入终端第三个月时,实现月销量80件的总体销售目标完全得以实现。

通过三个月的市场维护,市场呈现逐渐上升的发展态势,根据市场目前的市场基础、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环境及企业资源情况,项目部制定出“资源优化、终端扩大化、队伍职业化”的整体战略部署。依据医院规模和销量划分为A、B、C三类,重点医院加大投入和维护力度;销售稳定的地级市于12份在增开一个县级市场,提高市场的终端覆盖率;加强团队的职业化培训,提升销售业务能力和团队文化的建设。

第三终端并非是一片平静的“蓝海”,也成为众多进入第三终端企业的“死海”,地域广、管理难、利润低、费用高是第三终端发展的瓶颈。回顾总结8个月的市场运作,我们成功突破了第三终端发展的瓶颈,实现了既定的营销目标,为企业营销突围开辟了一条出路。总结成功之因,我们关键做到了三点:

1、终端布局“选择大于努力”

第三终端以其400亿~500亿元的市场容量,已经成为一块诱人的馅饼。相对过度竞争的医院市场和城市药店零售而言,第三终端是一片新的“蓝海”。第三终端中的乡镇医院市场,随着国家对农村医保投入不断加大和医疗建设的不断完善,乡镇医院的患者源不断增加,效益也随之得到快速提升。根据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体系的建立,乡镇医院由原来个体,变为下辖20家以上村诊所的综合医院,整体规模效益不小于二甲医院。第三终端中的乡镇医院成为名副其实的“蓝海中的蓝海市场”

对于一个国家级新药,中药保护品种,产品自身有良好的市场竞争优势,我们没有选择第一终端和OTC市场,而选择了第三终端乡镇医院为主要销售终端。顺应了市场的发展趋势,以低成本快速的完成了第三终端销售网络格局的建设,为企业后续产品进入第三终端建立了通路。

2、计划为先导,谋定而后动   在“第三终端学术分割”营销策略的指导下,制订了整体的销售计划,包括:销量目标、费用预算、销售区域、销售策略、行动步骤、达成时间、人员安排、过程控制、结果评估、奖罚制度、合作部门协调事宜等事项,为整个第三终端市场的开发明确了工作的重点、方向、要求。

3、执行有力,目标有保障   执行力对一个市场成功的启动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营销目标能否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预期的目标是否能够按时保质的完成,关键在于项目团队的执行力。

“第三终端学术分割”营销策略,在策略上获得了先机,关键是执行制胜,因此,团队管理以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为核心,以检查力提升执行力。项目部推行“一明、二做、三总结、四奖罚”绩效管理制度。

一明:确每个人的责、权、利;明确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明确每个部门和个人的关键业绩指标;明确绩效考核奖罚制度;明确完成目标的策略方法,不明不白者勿下市场;

二做:做到“一明”的业务员,在派驻市场,有计划的开展市场调研、医院开发、终端维护工作;

三总结:检于信任,工作层级检查,并建立各级定期会议汇报、总结、分析制度;

四奖罚:奖罚分明是提高团队执行力的关键要素,团队公开考评,奖励先进树榜样,鞭策后进树典型。

乡镇培训总结范文4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审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科学审计理念,在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拓展审计监督与服务领域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抓好内审工作作为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注重整合内审资源优势,坚持不懈地加强内审组织建设,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推动全县内审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据统计,2010年全县内审组织共完成审计项目103个,查出损失浪费78万元,纠正违规资金763万元,促进增收节支100多万元,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36条,移送案件线索2起,建议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人,为我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坚持对内审组织的建设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要做好内审工作,必须要有比较健全的内审机构和能够胜任内审工作的审计人员,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大量工作。一是着力健全内审机构。我县是农业大县,地域广阔,需要开展内审工作的单位很多。近几年来,虽然各有关单位都按照上级的要求设立了内审机构,配置了工作人员,但不少单位的内审机构是有名无实,尤其是乡镇这一块,在乡镇站所改革后,乡镇审计所已经淡出乡镇站所系列,不少乡镇内审工作处于无机构、无编制、无人员的状况。针对这种情况,局党组高度重视,我们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采取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进行沟通,争取单位领导支持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单位内审机构形同虚设的问题。经过不懈的努力,到目前为止,各有关单位的内审机构都比较健全,都配备了专职内审人员,乡镇还按照业务精、事业心强、有一定专职能力的要求配备了专职审计所长,大乡则配备了5~6名审计人员,中小乡镇也配备了3~4名审计人员,形成了一支比较稳定的内审工作队伍。二是多举措培训内审工作人员。在着力健全内审机构的同时,我们考虑到各单位配备的内审工作人员很多都不熟悉审计业务这一实际情况采取了多种方法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每年我们都坚持举办两期以上的内审业务培训班,对各单位的内审工作人员进行轮训。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我们还经常邀请省厅、市局的内审工作专家来培训班授课,对学员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审计操作程序,提高审计业务能力。除了定期培训之外,我们还经常抽调各单位的内审业务骨干参与我局开展的审计工作,让他们在审计大项目的工作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知识和经验。通过上述工作,对全县各单位内审工作人员提高业务素质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千方百计帮助各单位内审人员改善工作条件,各单位的内审机构建立健全后,不少单位都反映开展内审工作的经费没有着落,尤其是乡镇这一块问题更为突出。为了保障全县内审工作能够正常开展,我们坚持以乡镇为重点,加大了对内审工作的资金投入。近年来,我局坚持每年从自身经费中拿出8~10万元下拨给各乡镇,支持乡镇审计所开展工作,并要求所在乡镇从乡镇财政中按照县局下拨资金的两倍进行配套,对各乡镇配套资金的落实情况我们逐个进行了督促检查。通过上述措施,为各乡镇审计所开展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经费保障。为了适应审计工作新形势,提高内审工作效率,我们还千方百计地筹备资金,为各乡镇审计所配备了手提电脑,并督促帮助乡镇审计所的工作人员学习掌握了有关的技术手段,为更加科学地开展内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内审工作的开展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做好内审工作,不仅要加强内审机构和队伍建设,更重要的是要保证这项工作能够得到正常开展,并使之高效运转,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努力:一是加强计划调度,经常督促检查。为了使各单位的内审机构及工作人员对自己要做的工作都做到心中有数,我们每年都根据上级要求和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内审项目工作指导性计划,在年初下达到各单位内审机构,要求其结合各自实际进行补充完善,制定出具体的内审工作安排。为了保证这个指导性计划能够得到比较好的落实,我们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对各单位内审项目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对工作进展缓慢的单位及时地进行督促,促进了各单位内审项目工作都能够得到正常的开展。二是年度总结表彰,促进平衡发展。每次召开内审项目工作调度会,我们都会发现一些工作认真负责、工作成效明显的单位,同时也会发展一些工作马虎了事、工作成效甚微的单位。为了促进各单位项目审计平衡发展,提高内审项目审计的工作质量,每次年度审计工作会议,我们都会表彰一些内审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并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在全县推广。近年来,我们先后总结推广了县供电公司审计科、县信用联社审计稽查科等几个单位的成功经验。县供电公司审计科在对某基层供电站一个投资项目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工作认真细致,通过认真的审计,他们发现这个基层站上报的这个项目的投资存在多报的问题,便坚决进行了核减,为国家节省开支26万多元;县信用联社审计稽查科在对某基层信用社的财务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坚持不讲情面,通过深入细致的审计,发现并查实了该基层信用社存在的化整为零、违规抵押、虚假抵押贷款等诸多问题,使该基层信用社相关负责人受到了开除处分。通过总结推广这些内审项目工作做得好的单位的成功经验,即对这些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起到了激励作用,也对那些内审项目工作开展得不太好的单位形成了压力,对改变这些单位的落后面貌起到了促进作用。三是拓宽视野思路,力求改革创新。我们深知要做好内审工作,我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不能长期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认真践行科学审计的理念,不断地改革创新。为此,我们经常组织各单位的内审工作人员学习全省和全国一些地方和单位内审工作做得好的经验和作法。除了从各级审计部门办的审计刊物上学习之外,我们还先后几次组织内审工作人员到外地实地参观学习。通过各种形势的学习,帮助大家开阔视野,拓宽了思路,不少单位借鉴外地的经验,结合本地的实际,对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进行了创新,并在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对村支书、主任的经济责任审计已由离任审计、换届前突击审计改为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把审计监督关口前移,并使之常态化,有效地防止了村委会换届审计因时间紧、任务重而走过场,也防止了村干部离任审计流于形式的现象,收到了明显成效。审计结果既为乡镇党委、政府选拔任用村干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为广大村民民主理财,正确评价村干部的工作业绩和廉洁状况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依据,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作者单位:南昌县审计局)

乡镇培训总结范文5

一、指导思想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整合力量,以掌握测定土壤养分情况、试验配方施肥效果为基础,以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率、覆盖率和贡献率为目标,采取最简便、最快捷的方法与手段,广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形成良好的科学施肥氛围,普及科学施肥知识,加快配方肥施用步伐,加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二、目标任务

通过项目实施,全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万亩,辐射面积达到60万亩,其中配方肥施用面积20万亩。当年实现肥料利用率提高4—5个百分点,平均每亩节本增效40—50元,总节本增效2400万元以上。

具体工作任务是:分析化验土壤、植株样品4000个;布置田间小区试验和配方肥对比试验各10个;创办20个1000亩以上水稻测土配方施肥中心示范区,5000户示范户;制作耕地土壤养分布图和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分区图;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5万张以上,入户率达95%以上;培训乡镇、村组和示范农户5000人次以上,为5万以上农户提供免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

三、工作重点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技术环节环环紧扣,科技含量高,涉及面广、任务重。要实施好,必须抓住工作重点,精心组织,精心实施。主要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土壤测试。测土是制订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据,按照全国要求,根据土壤耕地养分分布状况,统筹考虑土壤类型、肥力等级和地形地貌等因素,将4000个取样单元科学划分到乡、村、组。具体是:大洞80个,泉口300个,横路250个,鲁溪300个,官莲200个,巾口80个,宋溪120个,甫田140个,澧溪350个,船滩400个,东林300个,上汤80个,清江200个,石渡200个,石门楼300个,罗溪300个,罗坪160个,新宁镇300个,杨州80个,开发区60个(详细情况见附表1)。土壤样品采集由县土肥站统一编号全球定位取样,各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大力协助完成。要求准确测定每个样本的氮、磷、钾、有机质和PH值等养分数据,并完成400个以上样品的锰、锌、铜、硼、硫等中微量元素测定。同时,对所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校正建档保存,并制作耕地土壤各种养分状况分布图,为制定配方提供数据。

(二)田间试验。田间试验包括田间肥料效应试验和配方肥对比试验。分别在泉口、鲁溪、横路、宋溪、澧溪、船滩、清江、石渡、罗坪和新宁镇等10个乡镇进行。田间试验方法由县土肥站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操作方法,各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具体组织实施,并做到有方案、有牌子、有生长记录、有总结。通过田间试验,摸清水田旱地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农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确定农作物合理施肥品种和数量,基肥、追肥分配比例,最佳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对比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验证和完善肥料配方,优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建立施肥指标体系,为配方设计和施肥指导提供依据。

(三)配方设计。组织和聘请有关专家,汇总分析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数据结果,同时对农户施肥习惯进行广泛调查模底,基本掌握气候、地貌、土壤类型、作物品种、耕作制度的差异性,合理划分施肥类型区。审核测土配方施肥类型区和测土配方施肥参数,建立施肥模型,分区域、制定水稻肥料施用配方。要求至少划分出9种水稻施肥类型区,设计9种水稻肥料配方。

(四)配肥加工。4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任务分解为:大洞0.8万亩,泉口3万亩,鲁溪3万亩,官莲2万亩,巾口0.8万亩,横路2.5万亩,宋溪1.2万亩,甫田1.4万亩,澧溪3.5万亩,船滩4万亩,上汤0.8万亩,东林1.0万亩,石渡2万亩,清江2万亩,罗溪3万亩,石门楼3万亩,罗坪1.6万亩,新宁镇3万亩,杨州0.8万亩,开发区0.6万亩。20万亩配方肥施用面积按各乡镇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减半落实(详细情况见附表2)。在落实配方施肥过程中,要根据农民意愿和乡镇、村组实际,采用两种方式应用配方肥:一是农民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自行购买各种肥料,配合使用,施用面积8万亩以上;二是按照“测土到田,配肥到厂,供肥到点,指导到户”的措施办法,采取“技、产、供”三位一体化的运作模式进行。具体来说就是以县土肥站为技术核心,以招标的复混厂为配肥“龙头企业”,以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为供肥点,生产各种配方肥供应给农户,力争生产水稻配方肥8000吨(具体见任务分解表),满足12万亩以上水稻配方肥的需要。

(五)示范推广。为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充分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效果,引导农民应用测土配施肥技术。各乡镇都要建立一个测土配方施肥中心示范区,面积不得少于1000亩,全县累计示范面积2万亩以上,通过示范辐射带动面积60万亩以上,示范区要做到有方案,有牌子,有责任人。示范区内农户统一登记造册,统一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统一购置配方肥,统一技术指导。

(六)宣传培训。一是建立层层培训制度,全年举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班120期次以上,培训乡、村、组和重点示范户等技术骨干5000人以上。同时,对农技推广人员、肥料生产企业、经销商等技术人员,逐步建立持证上岗制度;二是要通过广播、电视、黑板报、报刊、宣传单、标语、现场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农民的科学施肥意识,普及科学施肥技术知识,确保宣传普及率达到90%以上。

(七)项目总结。项目实施完后,要对整个工作进行总结。各乡镇要写好本乡镇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总结、肥效小区试验总结、配方肥对比试验总结和测土配方施肥中心示范区工作总结。县农业局将对整个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科学评估工作成效,发现好的先进典型,总结好的工作经验,为来年更好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工作安排

为确保项目各阶段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推进,完成目标任务,将项目实施进展安排如下:

1、年9月—年11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划分取样单元;着手采取土壤样品;完善化验室基础设施,购置仪器、设备等。

2、年12月—年月:安装仪器设备,化验土壤样品,搞好农户用肥情况调查;组织开展技术培训。

3、年月—年月:整理化验数据;绘制全县土壤养分分区图;制定肥料配方,绘制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分区图;所有样品、资料、数据建档保存;组织配方肥生产。

4、年月—年9月:布置小区肥效试验,对比试验;建立中心示范区;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发放施肥建议卡;整理数据,组织专家评审,确定本县的各种参数;科学划分不同土壤的施肥类型区;改进配方,建立配方施肥数据库,为来年更好推广这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五、工作措施

(一)成立机构

成立全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组长由县政府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农业局局长、县财政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县工商局、县技术质量监督局和各乡镇政府主管农业领导组成。县土肥站负责日常工作。

(二)强化管理

一是加强督促检查。全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将切实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监督检查,对项目实施乡镇进行经常性抽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抓好典型,总结经验。

二是加强对配方肥加工企业的监督。县农业局会同相关部门将对配肥企业和肥料市场严格监管,切实保证配方肥质量,杜绝假冒伪劣、哄抬价格、坑农害农等现象出现,一经发现,严惩不怠。

三是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设立专帐,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三)完善机制

一是实行合同管理。由县农业局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项目合同书,明确乡镇测土配方施肥的目标任务、技术指标、质量标准、奖惩办法等,实行法人负责制。

乡镇培训总结范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十”精神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以师德教育、学科培训、岗位培训、名师研修、外出交流及提升教师能力为重点,以校本培训为基础,面向全体教师,整合利用教师教育培训资源,在改革创新自主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全面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我县教师的师德水平和综合素质,进一步健全和拓宽教师培养机制,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专业化、研究型、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教师队伍,为更好地推动推动教育实现更加优质、更具内涵、更为协调、更有品位、更大影响,办人民满意的“更好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二、工作思路

借“国培”之力,整合教育教研科研、研修工作室、校本研修、送教下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微课”网络研修与教师工作坊、中小学毕业班复习研讨、学科教师命题制卷、乡村教师能力提升、论文评选、课题立项、校长论坛、校点负责人,骨干教师、教学改革培训等工作,转变培训方式,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助教师业务能力提升、专业技术发展,学生成才、教师成功。

三、工作措施

1、分区域建立教研、科研、研修联组:推行区域研修,协同研修,集智研修,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为中心,以优秀工作室为龙头的“1+N引领培训、以骨干与学科带领人为首的“1+1”帮扶研修以及学校自选的同课异构、校际结对、网络讨论、实践反思、校园网站等。示范带动,以点带面,全员参与,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满足需求,捆绑考核,均衡发展,实现“共融、共荣、共赢”目标。

2、“送教下乡、各类教学赛课”纵深开展:全覆盖26个乡镇中心校推荐学校,10所一级预算单位中学、16所直属学校、部分优秀示范幼儿园等促进学校工作全面开展。采取“专题讲座、教学观摩、经验介绍、现场参观、岗位实践、互动交流、专家点评”等形式,通过“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方式,强化教师培训质量和效益意识。

3、实行领导(教研员)联系学校(乡镇)制度:领导或教研员联系到具体学校、乡镇,具体到每个项目实行捆绑考核。强化“县-乡(镇)-校”三级教师培训,实施“人盯人”管理,对项目负责人和学习者进行“双向考核”,捆绑评估,提高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