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管理及奖励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科竞赛管理及奖励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科竞赛管理及奖励办法

学科竞赛管理及奖励办法范文1

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

二、承办单位

待定

三、时间和地点

活动时间:2021年3月-12月。

全国总决赛时间、地点待定。

四、竞赛项目 本次教育竞赛活动充分贯彻“体教融合”理念,突出创新意识,对参赛选手的航空科普知识、飞行器设计制作能力、无人机编程、操控技巧进行全面考评,设立下列六类竞赛项目:

(一)无人机航空科普知识竞赛

考验选手对无人机航空科普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是整个活动的基础科目。

(二)无人机竞速赛

考验参赛选手的无人机操控技能,以及敏锐观察力、反应力、手脑协调和赛场决策力等综合能力。

(三)无人机足球赛

参赛团队合理地利用规则,进行战术策划、执行和无人机对抗,考验参赛选手对无人机的操控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无人机任务赛

是跨学科、跨行业的融合创新竞赛项目,考验参赛选手合理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各类常见的军事、生产和生活相关主题任务。

(五)无人机自主飞行编程赛

参赛选手通过编程,控制无人机自主飞行完成任务,考验青少年对程序基本结构和控制方法的掌握,锻炼青少年的专注力和编程思维。

(六)无人机创意设计赛

在飞行器设计制图、动手制作、调试飞行的活动过程中,考验参赛选手基本的科学素养和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

五、组织与竞赛办法 (一)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创新教育竞赛活动组织组委会(简称“组委会”),下设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创新教育竞赛活动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和全国总决赛工作。

(二)竞赛分组

设小学组和中学组。详细分组规定请见竞赛规则(另行)。参赛选手须为在校学生(含当年毕业生),组别按学年度划分。

竞赛活动采用网络报名的方式,由基层活动组织单位的辅导员统一或指导本队参赛选手在航管中心官方平台报名。

(三)费用

 本次活动不收取报名费用,器材等费用自理。

(四)选拔赛和全国总决赛

1. 2021年3月至7月举办各地活动和选拔赛。选拔赛由当地的活动组织单位组织实施。选拔赛规则可参照全国总决赛规则执行。

2. 当地选拔赛结束后10日内,将本地参与学校、青少年数量、组织活动次数等开展活动的相关资料汇总报组委会办公室。

3. 全国总决赛将于2021年8月至12月择期举办,组织形式、时间、地点等见补充通知。

(五)全国总决赛报名

1. 由地区活动组织单位负责选派代表队参加全国总决赛。

2. 全国总决赛参赛选手的名额分配根据组委会的以下工作业绩确定:培训无人机科技体育辅导员人数、开展活动学校数、参加活动单位决赛(选拔赛)人数、参与普及活动学生人数等。

3. 全国总决赛报名采用网络报名方式。每名选手除航空科普知识竞赛以外,限报2个竞赛项目(具体报名办法详见补充通知)。

(六)竞赛器材 竞赛用无人机、电池等器材,必须符合比赛规则规定的各项目技术要求。为保证飞行器的空中飞行安全,赛前组委会将组织专家组将对参赛器材进行审核,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

六、名次录取与奖励 (一)竞赛组别的参赛队不足3个、团体项目参赛单位不足4个、个人项目不足6人时,按项目和组别合并参赛;合并后仍不足则列为表演展示项目。竞赛项目分预赛和决赛的,参赛队(人)数少于9队(人)时,不进行预赛,直接进入决赛。 (二)根据竞赛成绩,按各项目中组别参赛人数(团体项目按参赛组数)的20%颁发一等奖证书、20%颁发二等奖证书、25%颁发三等奖证书;各项目各组别前三名颁发奖牌。各地选拔赛的奖励办法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三)组委会办公室根据各地竞赛活动的组织情况,评选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辅导员。

(四)各地选拔赛的奖励办法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七、仲裁和裁判

全国总决赛仲裁委员会、裁判委员会人员由主办单位按有关规定选派。

八、其他

学科竞赛管理及奖励办法范文2

关键词:学科竞赛;管理机制;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023-03

一、学科竞赛的现状

1.各学院对学科竞赛的推进不平衡。有的学院没有结合自身学科特点,没有对学科竞赛的规律、特点及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认真总结和梳理,没有真正承担起实施学科竞赛的主体单位责任。多年来,各学院对开展学科竞赛的积极性与成果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学校希望各学院均衡整体推进学科竞赛活动,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更多师生参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机会。

2.部分教师和学生参与热情不高。优异成绩的获得,离不开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辛勤付出。有的学科竞赛没有固定的经费支持,没有合适的竞赛场地。有些教师忙于教学和科研,不愿意指导学生参赛。个别赛事没有稳定的指导教师参与,参赛学生因找不到合适的教师指导而只好放弃。有的报名参赛的学生怕苦怕累,责任心不强,不参加赛前集中强化培训,以各种理由临时退出,影响其他小组成员参赛,给竞赛的组织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二、开展学科竞赛活动存在的意义

1.学科竞赛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学科竞赛作为课外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平台,是有效整合课内外实践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和综合应用课内所学理论的具体实践。通过学科竞赛这样一个载体,使学生学会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去完成论文、作品、设计项目或产品开发,即通过竞赛实践活动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因此学科竞赛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2.学科竞赛是高校落实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的有效措施。目前全国性学科竞赛的种类很多,有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等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竞赛,也有各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竞赛。高校学生参加的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已达二十多种,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1号文件中(“质量工程”文件)明确把加强学科竞赛工作纳入到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这一重要建设内容,并提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这充分肯定了学科竞赛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以及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

1.构建适应学生发展的学科竞赛体系。现在,除国家教育部、天津市教委等官方主办的竞赛外,还有很多行业协会甚至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主办的赛事。学科竞赛含金量不同、社会影响不同,其获奖难度也不同,对学生的锻炼效果亦存在较大差异。如果接到参赛通知,不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不加选择地组织学生参赛,无疑会造成学校资源的巨大浪费,学生素质也得不到明显提高。在众多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科竞赛中,如何选择适合本校实际、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赛事,是各高校学科竞赛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根据学科竞赛的组织机构、竞赛层次、社会影响和获奖难度等方面综合考虑,学校将学科竞赛分为A、B、C、D四类。A类指教育部主办、专家主导、获奖难度和社会影响均很大的全国性重要赛事,主要包括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等;B类指国家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协会等主办的影响较大的全国性赛事,如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C类指天津市教委主办的竞赛或一些社会影响较小的行业竞赛,如天津市“盛群杯”单片机应用设计竞赛;D类指学校主办的校内竞赛,如校级大赛及为参加相应国家级和省市级竞赛的校内公开选拔赛等。学校对学科竞赛的指导思想是扶持重点、兼顾一般、点面结合、区别对待。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要形式,学科竞赛应形成以传统赛事为基础,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尽可能覆盖各院系、各专业,形成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竞赛并举,基础、技术基础和专业相结合的学科竞赛体系。

2.运用多样化的组织模式。学校不断强化对学科竞赛的宏观指导,整合优势资源,加大经费投入。设立专项经费,专款专用,重点资助学生受益面较大的或新增加的学科竞赛。对连续3年成绩不理想的学科竞赛,适当减少学生参赛规模,降低经费资助力度。不同类型的竞赛,可采取不同的组织模式,一般有以下3种:①教务处主导、学院协助。国家教育部、天津市教委或学校主办,需要组织或统筹安排数个专业的学生参与的学科竞赛,一般由教务处负责竞赛的宣传发动、组织管理、经费管理、成绩归档及奖励等工作。学校指定一个责任学院,在竞赛指导教师配备、学生选拔、竞赛场地准备等工作上配合教务处开展工作。②学院主导、学校职能部门协助。国家教育部、天津市教委或学校主办,专业性较强且参与学生较少的学科竞赛,在学校指定一个责任学院,负责参赛宣传、竞赛组织、对外联络、指导教师配备、学生选拔、竞赛场地准备、成绩上报等相关工作。教务处负责协调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协助责任学院开展相关工作。③学院自行组织安排。由兄弟院校、行业协会或某一技术学科领域有较强实力的企业组织的竞赛,完全由责任学院自行安排学生参赛,经费由学院管理,教务处可在必要时提供一定的帮助。学校鼓励学院认真筛选质量高、影响大的学科竞赛,确定学科竞赛项目负责人和指导教师,结合学院实际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和配套制度。

3.加强学科竞赛宣传工作。为了提高教师和学生对各类学科竞赛的认识,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学校和二级学院应该通过校园网、海报、条幅、学科竞赛专题网站等加强对学科竞赛的全方位宣传,这种宣传不仅是获奖后的报道和嘉奖,更应该包括赛前校级选拔、中期培训、赛后效果等多方面的宣传。

四、建立学科竞赛激励保障机制

1.把学科竞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结合教育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把基于学科竞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作为本科生培养方案的组成部分,使其活动贯穿于教学计划内外和本科学习的全过程。学校修订的2012年天津商业大学本科培养方案中规定:学生参与本专业学科竞赛与科研所获学分计入专业选修课学分,参与其他专业学科竞赛与科研所获学分计入全校选修课学分。学生通过竞赛与科研所获学分,累计不超过5学分。在《天津商业大学评计本科生竞赛与科研类学分的若干规定》中规定: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性竞赛及学科竞赛(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英语演讲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数学竞赛、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获得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者,计1学分;获得国家级奖励(含各等级)者,计2学分。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指导。2012年,学校出台的《天津商业大学教学奖励办法(试行)》文件规定:凡我校教职工指导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天津市)性的教学类大学生竞赛(包括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等,以市教委牵头组织为准)获奖,学校分别给予奖励。

3.学科竞赛经费保障。竞赛组织方面,学校划拨学科竞赛专项经费支持竞赛活动,对于每项竞赛给竞赛承办单位一定的经费支持,为竞赛的有序开展奠定好的基础。竞赛经费包括:竞赛前期的宣传、报名组织工作;对于耗材类的竞赛给予一定的材料费补贴以及对竞赛出题的试题费、评阅费等等多方面支持。

以学科竞赛引领创新型人才培养难在长期坚持,难在广泛参与,难在经常开展,关键在于建立科学、规范和系统化的学科竞赛工作机制。通过建立政策支持、制度建设、经费投入、硬件配套等方面保障措施,保证学科竞赛深入持久开展,使之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刘允,张雅芳.高校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工作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10,(4)

学科竞赛管理及奖励办法范文3

1“1+2+3”的实践教学体系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原理实验、机械设计实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将实践教学与科研项目、创新设计相结合,并与大学生机械创新竞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更好地融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与制作相结合的目的。“1+2+3”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一条主线:以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为主线;两种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开拓创新意识;三个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促进,实践教学与科研生产相互促进,课内设计训练与课外科技创新相互促进。为保证实践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为主线,在硬件条件上,学校陆续投入一千多万元扩建一个现代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工程训练中心)。扩建后的校内实训基地有专用机械创新设计部分,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室,增加了多项综合训练性实验,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一方面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完成自己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项目;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平时的教学活动,筛选出能力强、兴趣高的学生进入课外开放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通过这些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担任科研助理工作,来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用以带动实践环节中更多的学生,使学生在专业技术基础课学习期间就得到初步的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训练。近几年,辽东学院学生已经完成了《硬币分拣机》等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8项;参与的教师科研项目有《渐开线指状齿内啮合球形齿轮传动设计及仿真研究》等5项。借助创新设计等手段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与科研生产、课内设计训练与课外科技创新相互促进。因此,该院注重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与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融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与大学生机械创新竞赛融合。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提升大学生工程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一项公益性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设计中利用机械原理课程学到的理论知识构思合理的机械传动方案,合理选用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间歇机构等,并进行传动参数的计算确定;同时利用三维软件设计及仿真,3D打印加工等。充分促进学生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通过学生自拟创新设计题目,避免了多人一题、多年一题的传统设计,真题真做,并将课程设计延续至课外科技活动,这样避免了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设计时间限制,也使学生得到从设计、采购、制作到调试的完整锻炼,全方位培养学生创造才能,提高了学生针对实际需求进行机械创新、设计、制作的实践工作能力。学生研制的《弯扭组合试验机》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健身按摩椅》、《节能剪草机》等多项设计荣获省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钢丝矫直机》已经形成产品投入生产;《手动压塞机机头组合体》等多项设计取得了国家专利。这些优异的成绩更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有效地形成了“1+2+3”的实践教学体系。

2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体系

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是实现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科研素质的重要保障。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体系,能使学生在学习、设计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使教师及时获取教学活动的反馈信息。所以,建立以保证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评价标准体系,是推动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为此,学校制定了《创新性实验项目管理办法》、《学科与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办法》、《创新与技能学分管理办法》等相关的评价标准。设立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基金,用于资助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项目研究。项目经费专款专用,学生在预算框架下自主使用。对学生科技创新及各类竞赛获奖项目、设立奖励基金,用于各项奖励工作。奖金发放采取现金或实物的方式。学生创新与技能学分的申报与认定,每学期进行一次。学生课外创新与实践活动按一门课程在《辽东学院学生创新与技能学分登记表》中进行记载。“创新与技能”的“成绩”按获得的总学分进行转换,学分多于8学分的,成绩记载为“优秀”;多于5学分而少于8学分的,为“合格”;少于5学分的,为“不合格”。在毕业成绩中以“创新与技能”课程记载最终学分和成绩。成绩记载为优秀的学生,学校授予“辽东学院优秀创新实践学生”荣誉称号,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同时,创新与技能学分可以替代公共选修课学分,并列入奖学金、优秀学生、三好学生等先进评比的标准。

作者:李嘉贤佟瑞宏董炯邓威吕奕单位:辽东学院机电学院

学科竞赛管理及奖励办法范文4

先进个人评分细则一一、服从学校领导安排的工作,热爱学校,爱岗敬业,团结同志,协作能力强,具有奉献精神。(1分)

二、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过硬,虚心好学,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1分)

三、责任心强,对工作不推诿、不拖拉,保质保量完成,群众评价好。(1分)

四、管理到位,过细,帐物相符,没有设备丢失、损坏。(1分)

五、专用室经常打扫,专用室干净卫生。(1分)

六、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好,无安全事故发生。(1分)

七、各种表册严格按规定填写,资料表册分类归档较好。(1分)

八、期初及时引发相应表册,期末收齐各种表册和教育教学设备。(1分)

九、设备摆放科学、整齐,符合要求,按规定经常清点维护设备。(1分)

十、积极参与教育技术装备研究,撰写并发表或交流与本专业有关的教育教学论文,围绕专用室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实施,取得明显成效。(1分)

说明:

1、专用室包括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电教保管室、电子备课室。

2、检查采用定期检查和平时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采用10分制,总分第一名为先进个人。

4、每年评一次,时间为春期末。

先进个人评分细则二一、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爱岗敬业。(1分)

二、教育教学水平突出,实验教学效果好,教学成绩优秀,以春期教学成绩算,一、二、三等奖分别加2分、1.5分、1分。

三、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过硬,虚心好学,积极参加实验操作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1分)

四、仪器操作熟练,无损坏和遗失现象出现,不符合要求不得分。(1分)

五、积极参加各种实验教学竞赛,获校一、二、三等奖分别加2分、1.5分、1分,镇、县、市、省级三个等级分别按0.5的分值递加。

六、积极撰写实验教学论文,加分方法同第九条,发表视为一等奖。

七、初中、小学演示实验开出率达98%以上,分组实验在95%以上,不符合要求不得分。(1分)

八、仪器操作规范,符合要求,无安全事故发生。(1分)

九、积极辅导学生参加实验操作比赛,奖励办法同第五条。

说明:

1、参加对象为全体理、化、生、科学教师。

2、总分前三名为先进个人。

3、每年评一次,时间为春期末。

先进个人评分细则三一、总则

爱岗敬业,能充分关注教育教学领域中热点,积极探索教育规律,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并能够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学校做大、做强、做优,做出卓有成效的努力。

二、要求

1.师德要求:热爱学生,不体罚、不打骂,顾全大局,认真执行学校及上级部门的决议、法规意识强。

2.教改要求: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及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教育实践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寻找教育教学新思路,科研意识强。

3.业务要求:能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做到课堂效率高、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好,能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开设研讨课、示范课。

4.课题要求:至少有校级以上课题研究并能集中精力,努力攻关,做出成效,形成特色。

5.成果要求:论文采用率是评定一个学校综合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教师科研水平的主要依据。教学研究实践需要富有成果,科研论文至少要在市以上刊物发表。

6.质量要求:所教学科成绩在同年级同类班级中达中上水平。

三、评比方案

1.条件:凡符合上述要求的教师均可参评。

2.步骤:

(1)向教科处申请填写《朱棣文小学教科研先进个人推荐表》。

(2)提交有关个人科研实绩的资料(以教科处登记为准)。

(3)由评审组根据实绩确定本年度获奖人数及人员。

3.奖励办法:

作为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职称和各类评比优先的重要条件,颁发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4.评选时间:每学期末。

学科竞赛管理及奖励办法范文5

秉承“以人为本,特色立校,为学生的一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指导思想。坚持为教育教学服务,以抓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常规教研为基础,以发挥市区校级骨干教师辐射示范作用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农村中学教研组建设课题研究,加强学科基本功竞赛,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先导作用。

二、工作目标

1、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心,强化落实各级各类培训,形成“团队带教”的相应机制。

2、完善校级小课题申报、考核、评价制度,增强教研活动、备课活动的实效性。

3、深入宣传学习推广教研组建设阶段成果“三员、三查、三评、三识”尽可能把研究行为转化为相应部门的管理行为。

4、借助网络教学随笔的形式,以评价和展示教科研成果为核心,推进课题过程管理与研究。

三、工作要点及思路

第一、进一步完善教师“团队带教”的相应机制。

到校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团队带教”。

具体措施:

1、每月随堂听同组教师的课或同科其他教师课4节以上,(含教研组教研活动课)备课组长组织教师听青年教师课每月1节以上,根据听课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确定带教的主题。听课记录及心得交教科室每月检查一次。

2、认真参加各级优质课,竞赛课活动,同组教师关心指导。

3、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教学随笔等)认真总结教学得失及教学问题。

4、每期结束前一个月,通知教科室上1—2节汇报课(所在组教师、教务主任,科研室主任、分管校长参加)

5、统一考学科青年教师承担月考、半期试题命题工作。备课组长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审核修订保证试题质量。

6、制定“团队带教”考核办法,对团队带教成绩突出的发放荣誉证书并给予备课组物质奖励。

第二、进一步强化市区级骨干教师在学科领域的辐射引领作用。

具体措施:

1、开学后落实市区骨干教师承担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任务。

2、根据自愿和学校确定的形式落实对学科团队建设指导任务,签定责任书,落实具体责任。学年末召开学科团队建设经验交流会,考核市区骨干教师辐射引领效果,推广成功经验。

3、按照市区骨干教师对非规范级学校的要求,加强对骨干教师过程管理(示范课2节/年;网络教学随笔、调研报告、课题申报等)组建考核队伍,并真正落实考评职责。

第三、完善校级骨干教师培养考核机制。

具体措施:

1、在学校新领导班子面前,重新梳理修订校骨干教师考核评选指标体系和教育科研奖励办法。再审订通过后加强宣传,提高知晓度。

2、协助学校相关部门完善教师科研评价指标,形成相应与评职评优相关联的系列制度。

第四、以校本教研为中心,深化课程改革。

具体措施:

(1)强化各学科“集体备课”研究

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备课组长自行组织备课组成员集体备课、同时派专人进行本学科教学资源包的建设,学年末展示学科资源包建设情况。

(2)加强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全面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适应新课程,真正走进新课程。每一位教师都要加强学习,重视培训,提升理念。为此,我们必须继续开展新课程改革的校本学习,努力提高教科研能力。

学习方式主要有:

其一、通过教科室博客校本培训栏目,个人学习。

其二、通过教研活动时间观看有关课改的优质课录像、交流体会等方式集体学习交流,提升教育理念。(每月1次)

(3)关注课堂教学研究的有效性,将研究深入。

具体要求如下:

(1)研究课备课组首先应该集体备课,准备好相应听课资料(人手一份),在教学设计中要特别提出观课建议,让听课教师明白观察点是什么?教研组长事先应该安排教师录像,要安排好观察任务,评课教师围绕自己承担的观察任务评课。

(2)会后教科室把录像上传,上课教师反复回放,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在博客上写出自己的教学反思。

第五、规范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继续推进课题过程管理与研究

(1)本学期将进一步规范课题的过程管理。并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

以“校级小课题申报”为重点;做好德育课题和校级课题的开题工作以及农村教研组建设的深化研究。

(2)积极展示教科研成果,继续做好教师教学随笔和教科室博客的网络管理工作。

四、月度工作安排

9月

1、制定本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明确指导思想、落实工作重点,清晰工作思路。

2、制定本学期校本培训计划,绘制电子表格,报教师进修校审核批准。

3、做好三评工作(新骨干教师评选、上届骨干教师考评、优秀学科团队考评)

4、校级小课题启动。

5、校本培训

10月

1、市区级骨干教师教学示范周示范课展示活动(半期左右)

2、校本培训

3、讨论农村中学教研组建设的研究计划

11月

1、校级骨干教师教学示范周示范课展示活动。(半期后)

2、校本培训

4、校级小课题的研究过程检查

12月

1、青年教师汇报课展示活动

2、校本培训

1月

1、陈中教师教改科研成果登记、汇总、通报。

2、本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学科竞赛管理及奖励办法范文6

一、机构健全,管理有效

教学工作要正常运转,必须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它们在教学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我校为了认真贯彻教育方针,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确立了抽屉式的教学管理机构,建立了各部门的管理规程、岗位职责,不断完善和加强各职能系统的运行机制与调节手段。各部门人员各司其职又团结协作,学校领导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环节,为教学服务。教导处、各教研组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全方位地、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首先,根据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对教学工作的意见,结合学校师资、生源、教学条件等拟定教学工作计划;根据教师的知识能力、个性特长合理搭配各年级及教研组的教学力量,按《课程计划》、学科特点及学生心理特征编排好课程表,安排好各项课程教学活动,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

其次,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提出切实的质量标准,将教学的检查、指导、督促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如每学期进行两次全面性的常规大检查,并加以量化评分,平时进行不定期的抽查;进行随堂听课,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动态;各教研组组织教师根据学生及自身特点制定教改实施方案,总结推广教学经验,开展教师教学联谊活动,隔周举行一次全校性的教研活动,以加快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第三,教师结合教学活动,学习教学理论,学纲,举行各种讲座,研究课堂教学管理与控制,指导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落到实处。我们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每年教师派出去学习近30人次,先后邀请了特级教师钱正权和贺诚来校讲学指导;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每周至少做两张读书卡片。

二、课堂教学,求实创新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师生最基本、最主要的实践活动,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所以我校紧抓课堂教学控制与管理的缰绳,进行了“强化课堂教学改革,高扬学生主体地位”为主题的教改实验,强调课堂教学自主化。

1.抓教学目标。

我校每学期都组织教师学习《纲要》,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掌握教学要求。

我们要求各学科在课堂中的各个环节必须紧扣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手段体现时代特点。学校各个科室和每个教师办公室配有电脑,并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要求能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

2.抓教学结构优化。

一是抓驾驭课堂,稳定课堂教学秩序,包括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提问、组织课堂练习、控制课堂内的时间分配。这些都需要教师课前作好充分准备,所以我校对教师备课的检查抓得非常严,每学期都进行创新教案设计评比。二是抓好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注意教学程序的控制,重视课堂教学中教学系统的整体性和教学诸因素的相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抓加强主体意识,要求课堂面向全体,强化因材施教。

3.把课堂教学推向社会。

近年来,我校大胆尝试让家长走进课堂,参与听课,参与指导教育教学,把课堂推向社会,以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科研,常抓不懈

教育科研是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重要手段,完善教学教研管理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我校采用了各种方法和必要的制度,以调动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激情,增强教研意识。为了使教学教研有目的性、针对性、实用性,我们采用了纵向深入管理、横向突破的方法。

1.完善管理网络。我校推进了学校教导处、教研大组、备课组、个人四级研究网络,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奖》、《综合效益奖》等奖励办法,每学期各教研组拟定教研计划,制定专题研究实施方案,认真切实地开展规范教研组(备课组)评估达标活动。

2.听课评课促教学。说课、听课、评课是进行教研、优化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方式,能起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的作用。我校主要抓了五种课型:①示范课;②表演课;③汇报课;④研讨课;⑤随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