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活动评价及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活动评价及建议范文1
一、家长评议活动对幼儿园及教师的促进作用
1.导向作用
家长评议中对教师工作的指标体系给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帮助教师向着这些指标而努力,是具有导向作用的。
2.激励作用
家长对教师的评议可以使教师看到自己的成就和不足,能激励教师发扬优点,避免缺点,促进她们工作更具主动性和热情,激励她们全身心投入工作。这是评议的一种心理过程,驱动教师的内部活力。因此评议活动在客观上对幼儿园、教师也起着督促作用,激励内部潜藏的积极因素的发挥。
3.反馈矫正作用
通过家长评议表的反馈,我们可以及时获得教师教育工作诸方面的信息,可以使我们客观、准确地把握幼儿园、教师的现有状况,也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幼儿园、教师工作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这样便于幼儿园与教师及时调节、及时强化、及时矫正工作的目标与方法,使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得以不断完善、改进,从而达到提高保教质量的目的。
4.鉴定作用
既然评议,必有结果。这结果对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具有一定鉴定作用。在评议的指标体系、方法是合理的、科学的、全面的、客观的情况下,评议的结果也应该相对是合理的、科学的、全面的、客观的。
所以说,家长评议活动对幼儿园、教师工作的改进与提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当我们在看到这些参考价值发挥评议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该有的现象。
二、家长评议活动存在的负面作用
1.不利于家园间的合作
部分教师因为害怕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家长留下不好的印象而影响到评价,在与家长沟通时迎合家长爱听好话、好消息的心理,采取“报喜不报忧”的策略,以至于家长不能真实、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
2.不利于教师间的协作
评议常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日常工作做得越多,跟家长联系越多的教师,招致家长的意见也越多。因此,每当遇到要向家长反映个别幼儿存在的问题或因班级工作要麻烦个别家长时,班级教师间就会互相推诿。这不仅不利于班级日常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教师间的协作。
3.容易使教师产生抵触情绪
个别教师在看到家长对自己的评价不佳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以至于出现一些极端的做法,如在以后的工作中对该家长的幼儿不闻不问等。特别是有些家长在评价中对人不对事,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所以当老师带着这样负面的心理及工作状态去教育孩子,沟通家长,谈何成长,谈何发展?
三、教师产生负面工作状况的原因
1.评议方式的不合理性
幼儿园通过发放表格让家长参与评议,形式上过于单一,而且评价的项目多为“师德修养、保教质量、家长工作等等,过于抽象笼统,很多家长在理解和认识上不够,有差异,导致缺乏正确的评价。
2.家长评议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家长素质的差异导致评议结果的差异,很多家长在评议过程中带有感情因素,往往会对与自己关系较好的教师评价高,而对与自己有分歧的教师评价低。同时,许多家L对学前教育的理解不够,在某些方面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主观性,由此作出的评价就会不太公正合理了。
3.管理者对待评议结果缺乏客观性
其实,无论是高评价还是低评价,最终都将汇总到管理者手上,而有些管理者在对待评议结果时也带上了主观色彩,对工作能力强的、年龄较大的教师,即便有不好的评价,也视若无睹,一笑置之;而对平时工作能力较弱的、年龄小的,或者有些其貌不扬的教师,就认同家长的低评价,更重要的,也对教师造成直接性后果的是管理者将这些评议作为教师受聘任教、工资晋级、职称评定、奖励惩罚等人事决策的依据。
试想,教师如果受到这样不公平的待遇,有谁会去好好工作,又有谁会全身心投入与孩子,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呢?所以,我认为,幼儿园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来使得家长评议活动更有效,更有价值。
四、对幼儿园进行家长评议活动的一些建议
1.设置形式多样的家长评议活动
(1)分期举行评议活动,内容要侧重,条目要具体
这里为什么要说分期,因为要在不同的时期设置不同的评议内容,例如:在教育教学半日开放活动之后,发放的评议内容应以教师的教学技能及班级管理为侧重点,而在学期末则侧重于教师的服务意识、家长工作、师德修养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家长正确作出判断,也可以对教师今后的工作有针对性的提高。
(2)长期开设园长信箱
如果家长对某一教师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而不想直接跟教师交流时,任何时候都可以直接将想法和建议投发至园长信箱中,通过园长向教师反映。
(3)定期邀约家长来园观察
通过定期邀约家长来幼儿园对教师一日工作进行观察,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并通过换位思考来理解教师的教育行为。
2.让家长明白幼儿园评议工作的重要性
我们要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她们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并发放、讲解评价细则,同时了解评价对于教师及幼儿园发展的意义,减少家长评价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做到公正、合理。
幼儿园活动评价及建议范文2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0-0242-02
伴随国家政策的相继出台,中国学前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农村学前教育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政府的大力支持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来说无疑是重要的政策保障,更是实现发展的重大机遇。然而,农村幼儿园的发展不仅需要外在政策的保障,更需要加强内在课程建设。本文主要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幼儿园课程实际的分析,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农村幼儿园课程的四点建议,以期在实质上推动农村幼儿园发展。
一、黑龙江省农村幼儿园课程实际
1.目标定位忽略儿童,重知识技能轻情感态度
“课程目标的确定要考虑三方面因素:儿童、学科本身及社会需求。”儿童需要及儿童现有经验水平是确定课程目标最值得关注的首要因素。在农村,幼儿园课程来源于家长的要求、老师的想法而并非儿童自身的兴趣和需要。课程的目标、内容、进度、课时等安排都是老师提前设计好的。如:X幼儿园大班设计的数学教学活动——“彩虹超市”,活动目标为:学习解答应用题,并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活动目标单一且把知识的掌握作为学习任务,忽略了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且忽略了儿童情感态度的培养。“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确定是学前教育特定价值观在课程中的体现,特别是课程编制主体的人的价值观的反映,使具体教学有了明确的意向。”这说明,农村幼儿教师制定课程目标并没有及时关注儿童的需要,只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对儿童情感态度的培养。
2.分科教学迹象明显,课程内容脱离实际
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目标必然决定着农村幼儿园课程内容中注重知识灌输和教学内容超载的现象,儿童负担较重。在X农村幼儿园,课程表中,拼音、数学、科学、音乐课程居多,随年龄增长,拼音、数学课时比重加大。农村幼儿园分科教学严重,课程内容之间缺乏整合,不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4岁幼儿已经开始认读拼音,开展识字等教学内容。5岁幼儿每日常规学习内容中包含拼音和数字的书写。6岁幼儿不仅学习数的运算、字词,而且每天都有较为繁重的家庭作业。这种教育虽满足了家长一时的功利心理,却牺牲了儿童情感、态度的养成,把小学内容过早、过多、过重的引入,严重违背了幼儿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另外,黑龙江省农村幼儿园使用的教材有两种。一种是省编幼儿园用书,一种是中央教科所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五大领域教材。这两套教材对于农村幼儿园并不适用。其中涉及的内容与农村儿童生活实际割裂,老师也很难挖掘和发挥教材的价值和作用。
3.课程实施局限课堂,活动过程缺乏科学性
在农村幼儿园中,老师仅把课堂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场所,把专门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而忽略了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中的教育价值。“在幼儿园真正对幼儿终身受益的内容并不总是来源于专门的学习活动,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一些细微琐事。”然而非专门的学习活动常常被“视而不见”。农村幼儿园重集体教学活动组织,有些老师虽开始借助图片、录音、实物等教学媒介,丰富教学手段,但活动实施中缺少科学性。以X幼儿园实施的语言领域故事教学活动——“小猫咪的疑问”为例,教师用相同的方式连续两遍听录音,尽管结合图片、录音磁带等媒介,但同样的方式反复进行,不能有效吸引儿童听故事的兴趣。提问随意且“自问自答”,“小花猫干什么了?”、“太阳每天从哪边升起?”、“小朋友想一想,小猫咪一大早带礼物走出家门,想去看它的好朋友,小兔子,对不对?”、“可是它走了一天,最后又走回了自己的家,这是为什么呢?”儿童听故事前,老师没有提前交代问题。听完故事后的提问没有逻辑性,整个教学过程不符合幼儿园语言领域教学活动的要求,没有给儿童提供一个“想说、敢说、会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教师只顾照搬自己的教案,不关注儿童反应,忽视儿童发言,并没有给予充分的思考时间,儿童主体没有体现。
4.评价主体单一,评价过程问题颇多
教育评价是对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为了“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农村幼儿园在课程评价中,评价主体仅限于教师,缺少幼儿及其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家长很少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甚至家长会活动。评价中,以感性评价为主,缺少理性评价。过于关注对活动效果、形式上的评价,误以为热热闹闹的活动就是好的,缺少理性的眼光作出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判断。另外,评价过于宽泛,缺少针对性。“真棒”“真聪明”的评价语较为频繁,这样的评价很难起到真正意义上的促进作用。
二、发展黑龙江省农村幼儿园课程的建议与对策
幼儿园活动评价及建议范文3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膳食管理;营养状况
【中图分类号】R15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40-01
幼儿时期的健康会为成人期的健康状况产生直接影响,儿童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阶段,对各种营养的需求量大于成人,如儿童膳食中的各类营养物质供给不平衡,则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1]。幼儿园作为儿童集体生活的主要场所,其膳食营养状况与儿童后续的生长发育有直接关系。因此,了解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膳食结构情况,可大大提高营养干预的针对性与合理性。本研究以某市某幼儿园为研究对象,对其儿童膳食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选择某市某日托幼儿园300名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小班78人,中班108人,大班114人,平均年龄4.5岁;男童173名,女童127名。
1.2 方法
该幼儿园园内膳食包括早餐、早点、午餐、午点,为幼儿提供每天约70%的能量;采用查账法、称重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周一至周五5d在幼儿园内摄入的食物种类、数量等进行调查分析,按照《食物成分表》中相关方法将每人、每日平均营养素及能量摄入量计算出来,以2岁儿童DRIs值为参考,对各年龄组的DRIs值进行加权计算,将其每日热能及营养素需要量标准均值计算出来,以此为评价参考依据进行对比分析[2]。
2 结果
营养评价以食谱营养素的量占推荐摄入量比例的90%-100%为合理,小于90%为偏低,大于110%为偏高[3],由2014年某市某幼儿园3-6岁儿童营养素每日平均供给分析结果可知,该园膳食营养供给中,仅蛋白质比例基本合理,其它营养素供给均存在偏高或偏低的现象。见表1。
该幼儿园平均每日膳食构成中,谷类、水果、乳类等摄入量比较合理,豆类、蔬菜、肉鱼水产类、蛋类等摄入量存在偏多或偏少的现象。见表2。
3 讨论
学龄前期是成为慢性疾病的机遇窗口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好坏、饮食习惯等,会对其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发育、成年后的健康状况等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学龄前儿童的营养均衡是儿童膳食管理的关键,只有保证其膳食结构营养均衡,才能供给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足够营养,帮助其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为其后续的成长发育、成人阶段等打下坚实的健康膳食模式[4]。本研究以某市某幼儿园为例,分析学龄前3-6岁幼儿膳食营养状况,由结果可知,该园膳食营养供给中,仅蛋白质比例基本合理,其它营养素供给均存在偏高或偏低的现象;该幼儿园平均每日膳食构成中,谷类、水果、乳类等摄入量比较合理,豆类、蔬菜、肉鱼水产类、蛋类等摄入量存在偏多或偏少的现象。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增加动物肝脏及绿橙色蔬菜的摄入,每周食用一次动物肝脏,以增加维生素A;提倡每人每日增加1杯牛奶,以补充钙元素,此外还要鼓励儿童增加户外活动,保证至少1-2h的户外活动时间,且每日维生素D的需要量达400IU,以促进钙的吸入。此外,该幼儿园平均每日膳食构成中,豆类、肉鱼水产类、蛋类、乳类等食物构成比较低,建议在食谱中增加豆类、紫菜、虾皮及奶类食物。此外,要加强保健医生的营养知识培训,制订食谱时做到遵循食物多样化、营养均衡化的原则,做到合理的主副搭配、荤素搭配、干稀搭配、甜咸搭配及粗细粮搭配等[5]。如有条件可采用电脑配餐,以对膳食结构做出更为科学、动态的调整,保证儿童膳食营养的均衡性,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荫士安,赖建强.中国0~6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0-131.
[2] 贺媛,柴巍中,袁全莲.北京市海淀区某幼儿园儿童的膳食模式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13(5):81-84.
[3] 赵新平,倪淑华.太原市1140名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4531(2):219-220.
幼儿园活动评价及建议范文4
【关键词】节能减排;绿色校园;节能度量;能源云
0 引言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要求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活动。幼儿园是国家基础公共机构,创建绿色节约型幼儿园,不仅节能减排,还帮助小朋友从小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养成珍惜能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意义重大深远。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1-2]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编制的学会标准,可作为我国开展绿色校园评价工作的技术依据。《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没有对幼儿园做出详细的评价体系,幼儿园建议参照该标准的中小学部分。
1 幼儿园能耗现状
扬中市级机关第二幼儿园(下简称机关二园)是江苏省示范园,具有江苏省环保厅颁发的绿色校园称号,有网站、网络、监控系统及多种幼儿辅助用房,占地面积6048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1470平方米,绿化面积占地1200平方米,有15个班级。机关二园的能耗主要有:
(1)教室用电。班级中有照明、空调、电脑、消毒柜、电风扇、液晶电视,最主要的是照明和空调。目前照明和空调均为人工控制。
(2)教室用水。每个教室配有卫生间。
(3)厨房用能:厨房主要有烧水的锅炉、蒸饭箱、电烤箱、豆浆机、绞肉机、发电机等,煤气灶使用管道天然气用于做饭、菜和点心。
2 绿色幼儿园建设要求及措施
对照该标准,结合机关二园的工作实际,浅谈幼儿园建设绿色校园的的措施和方法。
2.1 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场地指标
该指标要求选择适宜的场地建设学校,远离自然灾害易发、高风险、污染超标的地段;规定最低人均用地标准,绿地率不低于35%;保证建筑内的良好日照、采光、通风条件;保证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景观建设质量等。
机关二园坐落在居民区内,远离主干道,远离有高噪音高污染的工厂区域,安静适宜,有利于幼儿园的身心健康;园区动静结合,布局合理,绿化率高,有足够的运动和活动空间。对于未建幼儿园,该项指标值得借鉴。
2.2 节能与能源利用指标
该指标主要对建筑节能结构、窗口可开启面积、外窗气密性、空调系统做了标准性规定,要求使用节能空调;照明功率密度不高于国家标准现行值,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低损耗镇流器等;对于冷热源、输配系统、照明和动力等能耗,根据实际情况分项计量。
机关二园的窗户、气密性满足要求,每个教室采用了节能空调;2008年对教室灯具做了节能改造,采用节能吸顶灯、荧光灯和筒灯替换了原先的老式日光灯和白炽灯。锅炉做了改造,原先用的是烧煤炭懒汉锅炉,热能损失大,且对环境有影响。现在使用的是自动控水、控温控电阿AG180 210L/H的大容量电茶炉,既清洁方便又节能环保。
2.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该指标要求有合理的水系统、减少管网的漏失,用水器具要求节水性能好、坚固耐用、便于管理;绿化用水采用节水高效的浇灌方式等。
机关二园在2012、2013年暑期对教室的卫生间做了节能改造,原先是长条式、大水箱的卫生间,卫生间冲水量大,且水箱满后会自动冲水;改造为单个小蹲坑和男小便池,手工方式冲水,水箱小,节水效果显著。另外对水龙头做了替换,新式的龙头有空气发泡技术,可以节水30%,长柄开关的设计一方面方便小朋友开关,另一方面也更容易控制水量。
2.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该指标主要要求新建、扩建建筑采用合理的建筑材料,最好采用创新性节材,无大量装饰性构件;尽可能利用已有建筑物,局部改造达到合理利用。
机关二园在2008年暑期装修改造时,对外立面采用钢骨彩塑铝板及彩色环保外墙涂料装饰,操场采用了彩色塑胶铺饰,均为节能环保材料。在校园一角开辟了菜园,供幼儿园小朋友亲近农业和自然,另外供厨房少量蔬菜供应。
2.5 室内环境与污染控制
该指标主要对室内空气、建筑材料、天然光、噪音、通风做了要求,建议设置电风扇等。机关二园南北通透,采光和通风良好,噪音小,在天气微热时开启电风扇用于通风和降温。
2.6 运行管理
该指标要求建立绿色校园运行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并实施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和绿化管理等制度,制定突发事件预案预警机制等制度;要求对相关设施、设备、管线、绿化进行维护等。
机关二园设置了兼职维修人员,以利废修旧的原则,实时跟踪园内的水、电、幼儿的桌、椅、床等设备和用品的情况,出现故障及时维修,延长使用寿命。
2.7 教育推广
该指标要求学校在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绿色校园创建宣传,提高学生的环境知识、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教职人员参与绿色校园创建的能力。
指标的前5条偏技术,第6、7两条偏管理。幼儿园可参考的做法有:成立绿色校园领导小组,切实明确绿色校园建设内容和责任;完善制度,制定节能规范,比如空调规定低于5度以及高于28度才可开启,明确锅炉、给排水维修保养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培养教职工、小朋友的节能意识和节能习惯,倡议绿色生活方式。
机关二园2011、2012、2013年全年耗电、耗水、煤气用量总量如表1,可以看出,采取了多方位节能减排措施后,幼儿园的水、电、煤气用量逐年下降,节能成效显著。
表1 机关二园近3年能耗统计表
3 绿色校园与节能的度量
根据《绿色校园评价标准》设计评价表格,由上级管理机构检查评价,或者由学校管理层自查改进。
节能的度量则需要定期统计并查看能源消耗情况,目前机关二园已经采用智能电表并加装电表数据采集器实现远程抄表,远程抄表可以减少人工投入,减少纸张浪费。为实现能耗更实时更细粒度的度量和监控,建议机关二园对电路进行分项控制和计量,采用能源云平台,比如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iPowerCloud能源云,通过采集器或者网关将仪表数据上传到云平台,通过云平台实时查看能耗情况、分项统计、数据分析、能耗警告等相关内容,以便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4 结束语
对照《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机关二园还需深入挖掘节能潜力,建立节能技术支撑体系,注重能耗的分项管理和度量,通过能源云实时查看并检测能耗情况;加强宣传教育,让绿色生活理念从个人影响到家庭,从家庭影响到社会,共同创建绿色、和谐的理想社会。
【参考文献】
幼儿园活动评价及建议范文5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培训;远郊地区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7/08-0055-03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教师职后培训则一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农村幼儿园教师身上,而对远郊地区的幼儿园教师涉及较少。远郊地区虽然与城市有一定距离,靠近农村,但这里的幼儿园教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远离城市的农村教师,当然也不同于城里的教师,他们处于中间地带,有一定的特殊性,虽然能较敏锐地感受教育改革的脉搏,但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发展滞后性现象。
崇明县隶属于上海市,但地处偏远,相对落后。本研究试图分析当地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现状和发展需求,以进一步提高这类远郊地区幼儿园教师的培训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的118名崇明县幼儿园教师。他们的教龄大多(67.1%)在5年以下,均匀分布在小、中、大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一半以上。相对于较高的受教育水平,教师的职称较低,约一半教师未评定职称,小学一级、小学二级职称的各占1/4左右,高级职称非常少。
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教师参与培训的频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等方面。此外,笔者还对部分教师及园长进行了访谈。
三、本地区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现状及分析
1.教师参与培训的态度和途径
调查显示,82%的本地区幼儿园教师“希望多参加培训”,14%的教师抱有“领导安排,我会参加”的心态,3%的教师表示“无所谓”,还有1%的教师表示“尽量不参加培训”。这说明大多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心态是积极的,少数教师有畏难情绪,消极应对。
对教师参与培训的途径进行调查发现,本地区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机会大多来自“园长指派”(74%),“自己主动争取”的仅占4%。访谈还发现,虽然大多数教师愿意参加相关培训,但普遍认为培训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会增加额外的工作负担。同时,由于目前的培训与教师的职称晋升并不直接挂钩,因此一些教师抱着“园长让我去,我就去”的消极心态看待培训。
2.教师参与园级以上培训的机会
统计结果显示,51.3%的教师每学期有1~2次参与园级以上培训的机会,19.7%的教师每学期参与3~5次园级以上培训,7.9%的教师无园级以上的培训机会。
3.教师组织公开活动的情况
由于教师的培训机会少,专业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不仅如此,大多数教师(75%)近三年来没有组织过片级以上的公开活动。
4.教师参与培训后的实践情况
调查表明,半数以上的教师(61.8%)在参与培训回园后会“及时向园长汇报培训情况,与同事分享培训成果”,有些培训成果会被运用到实践中去,有些则难以运用到实践中去;约1/3的教师参加培训后会“自我消化,不对外交流,但会运用于实践”,有6.6%的教师在参与培训后“什么都不做”。
至于培训后不付诸实践的原因,约半数教师认为是受到“本园幼儿水平的限制”,23%的教师认为是“自身的原因”,26%的教师认为是受到“幼儿园条件的限制”。一言以蔽之,教师大多将不能运用于实践归因为外部条件的不适宜。这恰恰反映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有限,难以消化培训内容或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和反思,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在接受培训后难以因地制宜地把所看、所学转化为教育实践。
四、本地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分析
1.幼儿园教师欠缺的专业能力和培训需求
约半数教师(48%)认为自己最缺乏的是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其次是信息技术知识(8%)、专业基础知识(7%)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7%)。笔者访谈发现,很多幼儿园教师认为自己与农村幼儿园教师不同,他们最缺乏的不是先进教育理念,而是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适宜教育行为的能力。他们最希望通过培训获得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78.9%),其次是获得理论水平的提高(52.6%)。
2.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
如下表所示,半数以上的教师认为提高自已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名师带教、专家引领”,其次是“外出观摩”和“参加有系统的培训”。
3.教师对听课评课的态度
调查显示,近半数的(48.7%)教师认为“听优秀教师的课并参与讨论”是最有益的,43.4%的教师认为优秀教师、专家与自己“三方合作,参与听课评课”最有益,还有5.3%的教师认为“请专家听自己的课再点评”和“与自己水平相当的教师讨论”是最有益的。同时,访谈也显示,一些幼儿园教师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参加培训的。态度决定高度,这种“被培训”的心态影响了教师培训的效果。
4.教师对教研模式的偏好
统计数据显示,近3/4的教师认为“一课三研”是最合适的教研模式,约1/4的教师认为“一课多上”是最好的教研模式,另有5%的教师在教研模式上没有具体的偏好。
5.幼儿园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
调查发现,53%的教师为自己制订的专业发展最高目标是成为“教学标兵”,18%的教师表示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是成为“学科带头人”,其次是成为“名教师”(13%)、“园级骨干教师”(9%)、“教学能手”(7%)。笔者进一步访谈发现,大多教师还是能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定的专业发展目标的。
五、思考和建议
综上所述,远郊地区的幼儿园教师与城区幼儿园教师相比,缺乏培训和展示的机会,同时,远郊地区人口密度低,教师相对分散,集中外出培训的可行性较低。有鉴于此,要以本地培训为主体,以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
1.按需培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
在职幼儿园教师因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等方面的不同,各自处于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层次的专业发展需求。非科班出身的、缺少某些关键专业素养的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专业技能娴熟的、更关注幼儿生成经验的教师绝对不能实行一刀切的培养模式,而应按照他们各自的发展阶段及发展需求,分组分层分别给予有针对性的培训。名师带教是幼儿园教师实现跨越式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贴身跟着名师学习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1〕因此,远郊地区的幼儿园教师培训要更加关注导师团队的建议,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2.经费支持,提高教师的培训质量
教育部门应该履行相关政府职能,划拨专项培训经费,并完善经费管理使用制度,以确保经费到位及专款专用,为远郊地区的教师专业发展保驾护航。
3.以评促学,建立完善的评价激励制度
目前,本地区幼儿园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并不高,很多人处于“被培训”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参与培训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且缺乏相应的评价和激励机制。〔2〕因此,教育部门应和幼儿园一起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以保证教师参加培训的时间,并将培训与考核晋升挂起钩来,以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再学习。
4.搭建平台,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
许多被调查的幼儿园教师参与培训后缺乏公开实践演练的机会,仅是同伴分享或自我消化。据此,我们建议,相关部门要有意识地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平台,让他们有演练的机会,以促使他们在实践中快速发展。例如组织公开观摩活动往往会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性事件,成为教师后续专业发展的新起点,〔3〕因为公开观摩活动可以让教师得到来自专家、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的丰富而有效的反馈及建议,从而促使教师快速成长。
5.以教研促改进,强调教师的教研主体性
教研是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媒介。如上所述,本地区幼儿园教师偏好“一课三研”的草根式教研模式,〔4〕因此,我们建议不妨把这块培训做好做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研活动要以教师实践中的真问题为主线,强调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性,切勿让教师陷入“被教研”。
参考文献:
〔1〕黄凯.为了每一个教师的成长:莺莺艺术幼儿园的园本教研之路〔J〕.上海教育科研,2010,(5):31-33.
〔2〕张凡.健全教师培训评价机制,激发教师主动参与培训的热情〔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12):7-8.
〔3〕胡定荣.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因素:对特级教师人生经历的样本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6,(4):65-70.
〔4〕宋雅娟.一课三研: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7,(8):31-33.
Surve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eschool Teachers’ During-Service Training in Remote Surburban Areas and the Reflections:
A Case in Chongming, Shanghai
Yang Jifen, HuangKai, ShenLing
(Yingying Art Kindergarten, Chongming of Shanghai, Chongming,202150)
幼儿园活动评价及建议范文6
【关键词】幼儿园 家庭 家长工作 相互沟通
家园共育意味着家园建立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合作伙伴关系,家园积极沟通、统一思想、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发展。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它强调了我们要与家庭双向互动,既要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又要请家长配合我们的教育与管理,在家园互动中,我们密切了与家长的关系,赢得了家长的理解、支持,更好地发挥了家庭蕴藏的教育资源,使家长的参与意识、角色认识、教育观念、教育策略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真正实现了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家园互动,提高了家园同步教育的有效性,共同促进了幼儿的发展,这也将成为我们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资源。
一、以家长为桥梁,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以良好的感情交流,促进并达到家园教育的配合一致从而实现共同教育的目标。
1、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积极性,体现民主管理,由各班推荐1——2名关心班级工作、热心为家长服务、教子有方的家长任委员会成员,组成家长委员会。
每学期由园长定期召开会议,汇报工作计划、安排和要求,听取家长代表对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反馈意见,学期末,将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向家长委员会作出汇报,由此让家长委员会清楚了解幼儿园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实现民主管理和家园共育。
2、家长会是幼儿园向家长介绍全园或全班教育工作情况,讨论有关幼儿教育问题,向家长提出要求的一项教育活动。
它是家园共育的一座桥梁,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设想和制定的班级教育目标是否能够得以顺利贯彻执行的关键一步,同时也是与家长的一次面对面、近距离的交流,为此,事先要拟定好活动程序,收集有关素质教育、家庭教育成功经验的文章。在会上也是带着真诚和信心与家长说说教学计划、教育管理的愿望和决心。
3、形式多样化的家长学校,有专家讲座、专题讨论、保健知识宣传、家长育儿经验分享等。
聘请幼教专家来作报告和讲座,为家长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家长们会把自己平时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问题、困惑和对教师、幼儿园的意见和建议跟专家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专家还为家长推荐有关幼教刊物及家庭教育书籍或文章,使家长不断更新育儿观念,调整教育行为。
二、从小处入手,本着做精做细的宗旨,转变家长的观念,配合家长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1、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能进一步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幼儿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心理状态。
还可以定期发放家长问卷,对幼儿园管理、教学、伙食、卫生保健、班级服务质量及孩子最喜欢的教师等进行调查。通过对问卷的分析,了解家长对班级及全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调整计划,改进工作。
2、 面谈和家访是最直接、最方便,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家园沟通方式。
教师可以用这两种方式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换意见,以达到同步教育的目的。每天放学时间是老师接待家长访问、与家长进行直接交流的好时机。在这段时间里,家长们主动向老师反映幼儿在家中的表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和老师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3、网上沟通也是一种新型的沟通方式。
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优势,及时把新的信息在网上公布给家长,如每天教学内容、近期活动通知、幼儿活动照片、幼儿食谱、身体发展评价等,家长只要一打开电脑,就可以了解到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方方面面。这种网上沟通的方式快捷、便利、节省时间,其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4、《家长园地》是我们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的窗口和载体。
利用这一块,可以向家长介绍幼儿卫生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宣传一些家庭教育的经验和信息,告知家长幼儿一周内将要学习的知识和本领,以及需要家长们配合的一些事项等。从而增进了家长和教师、家长和家长之间的有效互动。
5、 在《亲子家园》中,教师通过每月填写幼儿在园发展情况,与家长进行交流,家长也通过联系册反馈幼儿在家的情况,以达到家园教育同步。
这其中有老师对孩子的表扬与希望以及对家长的具体要求;有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和对幼儿园工作的建议与感受。小小的联系册像一座桥梁,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
三、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开放活动,让家长在活动了解孩子,了解幼儿园的教学理念,以便配合老师工作。
1、亲子活动的内容有联欢会、运动会、班级活动等。
在这些亲子活动中,教师都将教育内容和指导要求融合在开开心心的游戏活动中,向家长提供了互相学习、交流、教育的机会,促使家长提高教养素质和能力,也为孩子和家长提供共同游戏、共同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2、家长开放活动能使家长具体了解幼儿园的工作,观看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学习教师的教育方法。
为了让家长能用科学的眼光正确地看待和评价自己的孩子,需要告诉家长每次活动的着眼点和观察点,包括听和说的习惯、独立操作的习惯、时间观念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情况以及与小朋友的交往、合作能力。使家长开放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总之,家长工作需要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创新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家园共育。家长在多样化的互动模式下才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家园共育才会与时俱进,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健康活泼的成长,我们的家园共育才会更有效率,更有价值,更有生机。让我们把家园合作视为我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尝试,勇于探索。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陈鹤琴,《家庭教育》,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