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范文1

[关键词] 爱己教育 学生 教师 关爱

最近,富士康因为员工一次又一次的自杀事件,多次无奈地在诸多媒体上“被聚焦”,而且十分诡异地在媒体猜测下一个自杀者是否出现时,居然发生了所谓的“十二跳”。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时消逝了,让人顿足扼腕,痛心疾首的同时,不免陷于深思,不管分别出于什么原因,精神危机,轻视生命,是绕不开的话题,“爱己教育”迫在眉睫。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德育工作当然也紧随其后全面开来。就德育内容说,既要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五爱”教育,又要开展思想品德、遵纪守法、行为规范、文明礼貌的教育以及美育、劳动教育,等等。其中,关于爱的教育基本都是针对自身以外的人或事物进行的。那么,从教育内容来说,从培养人的主体精神来说,我们在要求学生爱祖国爱他人的同时,为什么不可对学生进行爱自己的教育呢?这种教育不是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吗?因此,爱己教育的必要性、合理性促使德育的内容也被拓展到一个新的广度,而具体的实施则要求有一个新深度。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加强学生的爱己教育。

所谓爱己教育,就是从本质上爱自己,严以律己,对己负责,宽以待人,积极向上,有益他人,反对自私、自利、自满、自馁、自弃。仅理论上的指导还不行,还须提出一些具体的行为要求,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做到:

(1)爱惜自己的青春,珍惜时间,发愤学习,莫让年华付水流。

(2)爱惜自己的心灵,品德高尚,思想进步,心灵纯洁,情操美好。

(3)爱惜自身的形象,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富有教养,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

(4)爱惜自己的容貌,整洁卫生,穿着打扮得体适宜,富有青春气息。

(5)爱惜自己的身体,注意冷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如此,等等。

在校外,你不难见到一些男孩子边叼着香烟边哼唱着小调;马路的一隅或小巷里,你也不难见到,十五六岁模样背着书包的一对男女中学生,耳鬓厮磨如胶似漆做难分难舍状;当然,你更不难见到与人稍有争执便满口污言秽语的学生,被老师说几句竟敢吹胡子瞪眼,有的甚至还大打出手。更有甚者,有的就为了家长、老师或同学的一句不中耳的话选择了自杀。前不久,本市就发生了两名女中学生结伴服毒自杀的事件,让人十分痛惜。因此,我认为,由着自己的性子,放纵自己,也是不爱己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学生中间进行“爱己教育”已是迫在眉睫。

第一,进行“爱己教育”的首要一点是先帮助那些看上去孤独、冷漠的学生。他们主要表现为上课无精打采,表情木然,注意力不集中,发呆,上课睡觉等。怎样使这部分学生能融入同学们中,以健康的心理、饱满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这部分学生大多是班里的后进生,有的除了学习不好外,其它方面还是不错的。所以对于后进生不能歧视,否则会把他们推得更远。多给点关爱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帮助学生克服厌学症,这是实施“爱己教育”的又一个重要方面。有的学生讨厌学校、讨厌上学、讨厌作业、讨厌老师。厌学症的原因种种,虽不外乎社会影响、家庭影响及同学间的互相传染,认为学习好坏无所谓,不学好照样可以赚大钱,或者认为只要有关系,照样可以得到一个体面的工作;二是畏难,做作业要费脑筋,要吃苦,玩比做作业有乐趣;三是后进生觉得费力不讨好,总是不及格,总是落后,总是挨批评。学生连学习都不爱,这可算是最大的“不爱己”。作为学校、老师,我们完全有责任加大力度,对症下药,给予他们更多更深的爱,帮助学生克服这种“病症”。学生连学习都不爱,这可算是最大的“不爱己”

第三,进行劳动教育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有资料显示,很多国家注意给小学生安排一定的劳动时间,美国为平均1.2小时,韩国为0.7小时,法国为0.6小时,而中国只有0.2小时,即每天才让孩子“劳动”12分钟,而城市家庭中的许多父母甚至连1分钟的劳动时间都没给孩子安排,生怕端误孩子的学习。岂不知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要记住:劳动教育就是劳动品质的教育,而且是关系到将来生活水平及幸福的教育。家长应该认识到,无忧无虑、一帆风顺的童年环境是使一个好端端的孩子变成懒汉的最合适的土壤。所以我认为,劳动教育是使学生热爱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辛,从而珍惜青春、珍惜学习机会,也珍惜自己的很有效的“爱己教育”。

第四,思想疏导绝对不能放松。鉴于青少年犯罪呈较大幅度增长的趋势,教师有义务采取适当的方式向学生灌输法制观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前几方面好理解,而现在着重提一笔的是,能否以适当的方式向中学生传授爱情观,这是新时期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新的难题。向一些早恋的学生做调查,其“爱情信条”居然是一句流行歌曲: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当听到临班的一位学生私下和其同学说“我们什么都干了”时,那种坦然的表情会顿时让你傻掉。最后还要再说句“老生常谈”:不要放弃“差生”,不要“一棍子打死”。在许多学校里都存在着“分流、分层”等处置“差生”的方法,往往使后进学生产生自卑感,泯灭了上进心,很难教育。对于教师而言,最重要的一点则是振作起后进学生的勇气,使他们重新树立远大的理想。

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范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A-

0005-03

素质教育是基于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和社会长远发展需求,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尊重个性人格、开发智慧潜能、促进主动发展、培养态度能力为主要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学校、社会与家庭的配合推进。构建“小学生・大课堂”社会实践模式是探索学校、社会与家庭合作育人机制,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于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实践探索。

一、构建小学生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模式的价值追求

当前,我国正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在启蒙教育的小学阶段,破除应试教育的束缚,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是着眼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长远需要,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初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饱受诟病,“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是广大人民群众不满意的根本所在。应试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它主要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以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训练为方法,妨碍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脱离社会生产实际需求的教育倾向,既违背了学生自然健康成长的客观规律,也偏离了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为此,政府着急,学校纠结,教师困惑,家长焦虑,学生郁闷,社会迷茫。

实践育真知,实践强素质,实践出人才。自古至今,实践促成才的例子举不胜举。古有李时珍,学医写典周游各地,他历尽千辛万苦先后走访现今的湖北、湖南、广东、江西、安徽、江苏、河南、河北等地,亲自采药,亲口尝药,亲笔记药,最终完成了宏篇巨著《本草纲目》,成为造福千万患者的一代名医。今有莫言,因受“”影响小学五年级辍学,放过牛,讨过饭,做过临时工,后参加,做过保密员、政治教员、宣传干事,也在部队喂过猪、种过菜。他感悟生活,笔耕不辍,先后写出《红高粱》《蛙》等多部(篇)文学作品,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人民呼唤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急需实践平台支持,构建小学生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模式的重要价值为之凸显。首先,社会实践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搭建锻炼平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文化生活的日益繁荣,家长和学生已不再满足于在学校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不再满足于仅仅接受书本教育。学生对社会生活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拓展兴趣特长,需要接受个性化、专业化、系统化的高效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中,小学生通过亲自组织、策划、参与各种活动,兴趣得到满足,个性得到张扬,才华得到展示,真正实现全方面发展。其次,社会实践促进校内外共同育人格局形成。坚持长期的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能逐步形成一个学校的特色,其品牌能在社会中赢得美誉,能与家长建立信任,能在学生中产生较大的吸引力。社会实践教育和校内教育教学紧密相联,社会实践效应是激发学校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外部动力,起到提高校内教学质量的重要推动作用。社会实践能够促进学校与社会联合育人,形成合作育人的格局。第三,社会实践契合了小学教育新课程综合改革的要求。学校新课程改革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展和优化富有自主性、活动性、社会性的社会实践主题活动,正好能发挥社会教育的优势,使学生不仅能在学校内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还能把学到的知识带到社会中实践体验、充分吸收。

二、“小学生・大课堂”社会实践模式建构例析

正是基于上述的价值追求,南宁市民主路小学经过多年实践探索,逐步构建了富有特色的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模式。

模式的名称为“小学生・大课堂”南宁市民主路小学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模式(以下简称“小学生・大课堂”模式)。“小学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小学就读的孩子们;二是指在广阔的社会大舞台面前,每个人都是微小的,都需要在社会中虚心学习、实践成长。“大课堂”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素质教育的课堂不仅包括教室、学校的课堂,也包括社会,教与学都不能脱离社会,课程教学必须是校内外课程的统一;二是指社会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环境,学生要在这个大环境中实践锻炼,经受社会考验,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小学生・大课堂”模式的主要做法如下:(一)活动时间安排。每周有半天或两周有1天教师带领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在星期五下午或星期五一整天,既不影响校内教学也不占用师生双休日。(二)主题内容设计。学校以学年为周期,每个学年设计一项主题内容,一年级为走向自然,二年级为走向文化,三年级为走向科技……这些活动内容富有开放性和可选择性,强调有效开发和利用本地社会教育资源,注重提升学生的素质。例如,一年级的主题是走向自然,学校从南宁市园林局了解到,我市现有14座街心公园,各有不同的景观,教师就在一学年时间里组织一年级的小学生逐一游览14座街心公园,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绿城,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激发他们树立好好学习、建设美丽南宁的理想。(三)活动组织管理。第一,宣传动员。学校首先在全校师生和管理人员中开展广泛细致的宣传工作,消除他们的顾虑,让他们了解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直接分管这一方面的副校长还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们进行说明,消除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误会,疏通部分家长以为社会实践是不务正业、影响学生考试分数的心理障碍。教师、家长和学生思想上达成共识是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第二,组织和管理。“小学生・大课堂”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设立了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以校长、书记为总指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副指挥长,各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作为主要成员,其他任课教师和行政员工为辅助力量。全体教职员工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第三,组织协调。我们统筹安排、全面协调。对内我们紧凑、科学地安排各科目课程,教师致力于精心备课,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对外我们处理好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实践单位、社区、家长等各方关系,构筑和谐的互动空间,保证活动顺利开展。第四,安全和经费保障。每个班每次外出实践,学校都派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至少两人全程组织跟班,同时还招募5位家长志愿者共同参与。7位成年人全程负责,学生的安全得到较好的保障。活动所用的交通工具,先由学校向教育主管部门和交通警察部门提出申请,获批后才向公交公司租用,司乘人员的证件也先由交通警察部门查验核准,确保交通运输合法安全。活动经费由家长缴纳班会费为主、学校适当支持为辅、社会赞助为补充,所有活动开支均由各班家长委员会或家长志愿者统收统支,学校不直接介入。第五,活动资料整理。每一次实践活动和每一个学期实践活动结束后,我们都分类收集整理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的有关资料。学生方面的资料包括学生制订的计划、采访记录、交流材料、照片、总结心得等;教师方面的资料包括教师计划总结、对学生材料的阅读札记、批阅记载、指导建议等;家长方面的资料包括参加活动心得、活动建议、实施过程的监督意见等;社会方面的资料包括实践单位介绍、接受采访谈话记录、实践单位的评价、活动建议等。

“小学生・大课堂”模式经过实践探索取得了喜人的效果。小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兴趣,锻炼了意志,强化了学习动机,增加了审美体验,培养了创新精神与实践操作能力;家长们更加了解了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理解了学校突破常规设置“大课堂”的用心,增强了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共识,感受到参与活动合作教育孩子的愉悦,从而更加信任学校和教师;教师们活化了专业科目的知识,提高教书育人技能,密切了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也得到愉快的合作体验;学校探索出一种新型的“大课堂”育人思路,整合了学校与社会的综合资源,密切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得到学生、家长、教职员工和社会的理解与好评;社会也通过这个模式平系了学校,参与了教育,与学校合作共赢。南宁市民主路小学的“小学生・大课堂”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模式成效显著,几年来多次向教育局、教科所等上级领导汇报,与区内外的教育同行交流,得到充分的肯定与好评。大家认为,此举在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推进素质教育、探索义务教育改革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小学生・大课堂”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模式的实践思考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小学生・大课堂”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引发了笔者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些思考。

第一,更新理念,实践活动课程化。不少学校都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但大多是临时组织的,不够系统化、主题化和科学性。教育者必须要在观念上认识到,社会实践不是为了强化应试教育提高应考分数,而是为了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小学生・大课堂”模式就是以“激趣、启智、悟理、导行”为基本理念,遵循整体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和个性化原则,从师资投入到系统协调,从主题内容到开展形式,从时间保证到经费保障,全方位、全过程、全配套使之课程化。

第二,准确定位,循序渐进长期化。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其实践活动不可能像大学生那样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要求。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只要能逐步在感性认识上多一点了解社会,在知识学习上多一点结合社会,在情感上多一点喜欢社会,在行动上多一点亲近社会,就是有所收获,就是成功。教育者必须坚持循序渐进长期化实践活动,促使实践活动从量变到质变,慢慢增强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

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范文3

教科书插图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全书拥有150幅插图,对于后续教科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插图遍布全册,以丰富的色彩、鲜活的生活画面,生动形象地呈现着学习内容,其中新授课主题图是整个教学的重点。下面笔者就以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教科书(其中一年级教科书为2012年版,二年级教科书为2013年版)为例试作研究。

一、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教科书新授课主题图的编排情况

新授课主题图是指位于教科书新授部分(即例题),以一幅插图、一组插图或几组插图组成并表述主要数学学习内容的一系列插图。在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学段4册教科书中,共有新授课例题116题,其中配有插图的有113题,占例题总数的97.41%(如图1),而在配图的例题中有82.30%是图文并茂,有17.70%的配图例题没有文字,仅以插图呈现学习内容。

新授课主题图在呈现和编排上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新授课主题图大多一例一图,少有一例两图或一例多图

第一学段新授课主题图通常是一幅插图,如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例1《5以内的加法》的主题图,也有一部分新授课主题图是借助连续的两幅插图来呈现数学问题,如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例2《5以内的减法》的主题图,通过前后两幅插图的对比,引导学生明白“一共5人,走了2人,还有3人”,使学生感悟减法的意义。新授课主题图偶尔也有用三幅或三幅以上插图来呈现数学情境,如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例2《认识厘米》的主题图,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计量单位,教科书通过3幅插图呈现三种不同的计量长度的方法,引发学生观察并且思考“为什么他们说的数量不相同”,从而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无论是单幅还是多幅插图,都是为了阐明数学知识,且多幅插图中往往有着一定的顺序性或相关性。

(二)新授课主题图蕴含着数学信息以外的其他信息

新授课主题图不仅蕴含着数学信息,往往还隐含着德育信息。常见的德育信息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热爱劳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讲究卫生教育、保护环境教育等。

如一年级上册《认位置》一课中,当学生观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黑板上面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关国旗的简单介绍,同时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而紧随其后的第五单元《认识1-5》的主题图,则呈现了教师节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教学素材,对学生开展尊师重教的教育。

与低年级学生息息相关的各种生活习惯也是教科书主题图经常呈现的内容。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例4《两位数减整十数》的主题图清晰地提示学生乘坐公共汽车应有序排队。再如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例2《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主题图,结合学生统计蛀牙颗数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口腔卫生教育。随着年级的逐渐升高,保护环境、关爱他人也是数学教科书主题图中常呈现的信息。

(三)新授课主题图为数学学习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情境

无意注意在第一阶段小学生的注意中占有重要地位。无意注意需要依靠新奇有趣的刺激引起,因此在第一学段中,新授课主题图会为学生们创设学生熟悉的、有趣的卡通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如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例5《比较数的大小》这一课的主题图,通过一幅“森林运动会”的场景图呈现丰富的数学信息,生动、直观、有趣的画面易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次,为便于低年级学生理解和学习,主题图也大多采用贴近小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来呈现数学信息。如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例3《认识几时几分》主题图,教科书选取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起床、吃饭、上学等)来加深对时间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这样的主题图在教科书中比比皆是,关注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日常的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

除以上两种情境之外,第一学段主题图中也出现了许多旨在启迪学生探索操作的活动情境。如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例4《10的分与合》的主题图,直接呈现5串珠子,通过文字叙述引导学生有次序地分一分、涂一涂。这里的主题图既是呈现数学问题的载体,也是学生探索活动的工具。

三种情境在教科书中的分布并不是平均的(如表1)。其中,卡通情境的主?}图较少,在一年级教科书中约占16.95%,在二年级教科书中仅出现1次,占二年级教科书主题图总数的1.56%,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卡通情境主题图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减少。在两个年级中所占比例最多的均为生活情境的主题图,分别占67.80%和76.56%,这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1]相一致。同时,数学教育“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因此,在第一学段的主题图中,直接提供学生探索操作的活动情境主题图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力图让低年级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3]。

二、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教科书新授课主题图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新授课主题图的认识和使用情况又是怎样呢?笔者运用调查问卷,对区内第一学段的132名教师进行了调查,从价值认识、信息理解、应用情况和认可程度四个维度全面了解一线教师认识和使用新授课主题图的现状。

(一)教师对新授课主题图价值认识的调查与分析

调查首先从新授课主题图的价值认识入手,全面了解一线教师对新授课主题图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价值认识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约有94.69%的教师能够使用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约有96.21%的教师能够利用新授课主题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利用新授课主题图我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利用新授课主题图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两方面,认为自己做得比较好的教师分别占53.03%和68.93%。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对于主题图“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问题意识”的价值认识较为清晰,在教学中也能比较好地利用主题图展开教学,但是在利用主题图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渗透德育教育方面则显得有些薄弱。

(二)教师对新授课主题图信息理解的调查与分析

教师对新授课主题图呈现的信息是否能完整、正确地理解?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对于新授课主题图我不看教参也能够把握其中蕴含的数学信息”这一题,结果显示:有71.21%的教师在教学中基本能不借助教参而独立理解新授课主题图蕴含的数学信息,而有28.79%的教师则需要凭借教参帮助自己理解主题图所要表达的信息。

(三)教师对新授课主题图认可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教师对教科书上的主题图持有什么样态度?笔者对此从主题图的作用、颜色设计和布局三方面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58.33%)认同新授课主题图对于自己教学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一部分教师(19.70%)对此持中立的态度,有少数教师(21.97%)持否定的观点。存在中立态度和否定观点的教师主要认为有部分主题图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不能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甚至有时还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阻碍。如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例2的主题图呈现小汽车的座位是3座,而在现实生活中,小汽车通常是5座,在教学时学生就往往会产生疑问。

在主题图颜色设计方面,绝大部分教师(约92.43%)都比较认可,认为主题图颜色鲜艳,适宜儿童。在主题图的布局(大小、位置)方面,有部分教师(约25.00%)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原因在于他们认为有些主题图大小不合理或者位置排放喧宾夺主。如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例4《三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教科书呈现的主题图篇幅较大,占据了比较大的空间,而问题“一共制作了多少幅”则相对比较小且不醒目,但从地位而言,这里的主题图没有问题重要,这样摆放就有些喧宾夺主,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因此可以考虑缩小这幅图的大小,置于侧面。

三、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教科书新授课主题图使用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新授课主题图的价值

1.利用新授课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教科书插图的一大特点是色彩丰富,人物生动形象,场景贴近学生生活[4],这一特点完全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对主题图的价值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主题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主题图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数一数》,这是学生进入小学的第一节数学课,教师可以通过对话了解学生喜欢的活动,然后呈现游乐园的主题图,直观、生动的画面能立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利用新授课主题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应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插图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6]。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指导学生先整体地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幅图所表达的意思,同时提醒学生图文结合,理清?D文之间的关系。其次,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已知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存在什么样的数量关系?能否根据这些数量关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例3《十几减6、5、4、3、2》时,教师就可直接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画面,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而后引导学生对蘑菇进行分类,数出个数,最后可提醒学生提出问题。这样长期指导学生读图,使其掌握读图的方法,善于从图中捕捉所需要的数学信息,就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3.利用新授课主题图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课程标准倡导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7],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主题图就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之一。小学数学教科书从第一册开始就安排了集合、对应、分类、排列、函数、概率、统计等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8]。

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例5《比较数的大小》,则可在引导学生有序比较时,利用主题图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4.利用新授课主题图对学生进行德育

如前所述,主题图中除了具有数学所要呈现的信息之外,还有丰富的德育内涵,教师应抓住这一德育资源,适当地利用出现的国旗进行爱国教育,利用体育运动进行健康、安全与卫生等方面的教育,利用自然事物进行环保教育,借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活动场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总之,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和插图,理解教材编排意图,充分挖掘图中所隐含的教育素材,真正落实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的目的。

(二)灵活运用新授课主题图进行教学

现行教科书对主题图进行了精心的编撰与完善,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认知特点不同,所以在实践中难免会出现教科书主题图与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不相适应,与学生的生活体验不相符合的情况,再加上主题图的情境是静止的,使学生对主题图的理解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主题图加以灵活运用。

1.适当改?主题图

如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用一系列的体育运动项目来呈现问题情境,有游泳、跳高、踢足球等,但教科书上的例10《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这一课的主题图情境明显与现实生活不符。从图中可以看出,蓝队有6人,黄队有4人,两队人数不同,而在现实生活中足球比赛的两队通常是人数相同的,因此,教学中就有学生会提出与数学学习无关的内容,从而影响学生对图意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改编这样的主题图,善于挖掘教科书上的资源,不局限于教科书安排,灵活调整新授课主题图练习插图的顺序,以“试一试”抛10枚花片的活动作为新授课主题图,而将这幅图的蓝、黄两队的人数均改为5人,作为练习呈现,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适当删减主题图

若新授课主题图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有更好的方式时,则可舍弃原有的主题图,以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式进行教学。

如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例1《认识100以内的数》的主题图(如图2)呈现了一系列引导学生操作的活动,边摆小棒边读数,从而理解数的组成。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只是按照教科书呈现相应的主题图,那么学生只能从间接经验中获得认识,远远不如自己动手操作获得的体验深刻。因此,在这节课中,笔者建议教师舍弃主题图不用,提出活动的要求,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感悟、体会、获得知识,在与同伴交流、展示中加深认识。

3.利用多媒体技术动态呈现主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