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范文1
一、小学生德育环境调查结果分析
1.家长的教育观念及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1)学习成绩是学生家长最关注的方面,家长普遍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发展关心不够。调查结果显示,43.8%的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32.4%的家长最关心孩子的人品,19.4%的家长最关心孩子生活得是否愉快,4.4%的家长最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这一结果说明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对其人品的关注,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依然是孩子的学习成绩。
(2)孩子和家长的交流不够密切。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小学生和父母的交流并不密切,只有26%的孩子和家长无话不谈,57%的孩子有时说一说心里话,10.2%的孩子很少和父母说心里话,有6.8%的孩子从来不和父母说心里话。
2.教师的教育观念及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1)班主任最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是思想品德。调查结果显示,班主任最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占37%),其次为思想品德(占36.9%)、身体健康(占13.2%)、心理健康(占12.9%)。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执行者,其重智轻德的教育观念的长期存在势必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
(2)多数教师能做到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调查结果显示,77.6%的学科教师上课时会讲一些做人的道理,能做到教书育人,有20.2%的学科教师上课时会偶尔讲一些做人的道理,有2.2%的学科教师上课从来不讲做人的道理。说明多数小学教师能做到教书育人,注重学科德育的渗透。
(3)教师师德表率作用有待加强。调查结果显示,有23.8%的教师有时或者经常出现言行不一的情况,63.3%的教师从来没有过,12.9%的说不清。这表明多数教师比较注重自身的师德表率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仍有二成多的教师身上仍存在言行不一的情况,这种情况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调查结果还显示,有1.9%的学生经常遭受教师的体罚或变相体罚,35.6%的学生有时遭受过,62.5%的学生从来没有遭受过。这说明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发生率还是比较高的,学校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仍然与素质教育的原则和要求存在差距,教师的观念和具体做法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间还有矛盾之处。
(4)师生交流还不够密切。调查结果显示,当学生遇到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时,教师经常和有时找其谈心的比例为82.5%,从来没有的比例为17.5%。虽然多数教师能主动找学生谈心,但是仍有近二成的班主任从来没有主动找学生谈过心,说明师生交流的情况还不够密切。
3.同学之间的关系
(1)生活趣事、课业学习是同学们共同关注的主题。调查结果显示,同学间聊天的最主要话题依次为生活趣事(占33.4%)、课业学习(占27.2%)、游戏(占12.6%)、课外读物(占9.5%)、社会热点(占5.6%)、动漫(占5.3%)、明星(占3.4%)和体育赛事(占2.9%)。除了生活趣事以外,课业学习成了小学生最主要的聊天话题。
(2)对评选三好生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调查的小学生有36.3%的人赞同取消现行的评选三好生制度,67.3%的学生不赞同。之所以有近四成的学生对现行的评选三好生制度有看法,可能与制度本身或者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有关。进一步调查表明,有87.2%的小学生认为“学校评选三好生公平”,9.1%的小学生认为不公平,有3.8%的学生不关心此事。对于评选三好生的目的,有23.6%的小学生认为“被评为三好生可以得到很多额外的好处”,还有17.6%的同学表示“说不清楚”,有58.9%的学生明确否定此种说法,选择“不是这样”。上述数据说明在评选三好生的问题上,部分小学生头脑里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反映出当前三好生评选中存在的一些诸如不公平、目的不纯正等问题,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势必会影响同学间和谐关系的形成。
(3)好朋友的数量和择友的标准。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的交往情况总体比较乐观,多数的小学生交往广泛,有多个知心朋友。但个别学生没有朋友也需要引起教师和家长的注意。小学生认为自己“好朋友的数量很少”的比例为32.8%,认为不是这样的占67.2%。选择朋友、同伴交往既是小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途径和真实反映。研究进一步调查了小学生选择朋友的标准,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交友最看重的是“人品好”,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78.8%,后面依次是:“谈得来”占10.7%,“学习好”占7.2%,“其他”占2.7%,“家庭条件好”占0.7%。这说明绝大多数小学生择友重德,注重对方的内在品性和情趣。
(4)小学生遭受各种欺负、敲诈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认为同学间的欺负、敲诈情况还是比较少的。在问及“学校同学间的欺负、敲诈现象是否普遍”时,选择“很少”和“没有”的共占被调查小学生的90%左右,选择很普遍的占3.5%、比较普遍的占7.6%。
二、改善小学生德育环境的建议
1.当前迫切需要对家庭教育进行有效指导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教育是每个人接受时间最早、内容最广泛、影响最大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是其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败。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父母的教育观念并不科学,存在很多问题,重智轻德的观念普遍存在。鉴于此,全社会必须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以对国家和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
(1)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形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相关部门要积极举办家庭教育学习班与讲座,教育科研部门开展家庭教育咨询活动,编辑各种家庭教育参考资料,电台、电视台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与宣传等,使全社会都来关注家庭教育,形成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
(2)着重办好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建设是全面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家长通过家长学校获取家庭教育方面的新观念、科学教子方法,避免教育误区,少走弯路。家长学校也是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的有效载体。当前,一方面家长的教育观念不科学、教育方法不得当的状况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家长学校无“学生”,这说明家长学校的办学体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同时家长学校数量严重不足,现有的一些家长学校办学流于形式,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今后应该加大对家长学校的建设力度。首先,巩固、完善现有的家长学校,对其实施一定的指导,确保定期开展活动。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考核评估、表彰奖励机制,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其次,努力拓宽家长学校的创建领域。如在社区建立家长学校,充分发挥辖区内的专家、学者、离退休老同志的作用,充分体现社区教育在时间、地域上的灵活性特点。还可以借助电视、报刊等媒体开辟“家长学校”栏目,也可以利用网络建立 “家长学校”网,以此为阵地为家长获取信息、交流教子经验提供一个平台。
(3)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尽快完善立法。政府要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的家庭教育工作体制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各有关部门合作的家庭教育工作协调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考核评估制度,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工作体制、管理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家庭教育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同时,建议尽快制订家庭教育法,促进家庭教育法制化。
2.加强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培养
本次调查发现,多数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比较强,但是方式方法尚存在不当之处,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存在,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也不够密切,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这些情况说明,当前加强教师德育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教师的德育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进行感知、监控、处理和反思的能力。教师德育能力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观察与了解学生的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转化后进生能力、班级管理能力、评价能力、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指导家庭教育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教师的德育能力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不仅仅是班主任、专职德育教师的事,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是提高教师德育能力的前提。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是我国长期以来的战略主题,强调“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都应树立德育为先的观念,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
(2)教师要善于总结和学习,努力使自身的教育方式、方法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需要友谊,需要集体的温暖;他们需要关心,需要尊重;他们需要积极的评价。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他们的需要。首先,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学生要有平等和包容意识,多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平等对话。其次,教师要掌握科学的德育方法,避免体罚,因材施教。师生矛盾冲突常常是由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所致。因此,教师应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的性格、爱好和习惯,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性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被学生认可,教育才会发挥真正的效力。最后,善于挖掘和利用各种德育资源,寻找切实有效的德育途径。在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道德思想渗透外,还要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力求在讨论、体验和模拟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感悟道德情感,进而构建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
(3)加强教师德育能力的培训与考核。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把教师德育能力的提高作为一项长期而有意义的工作来抓,通过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让广大教师明确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教书育人的要求,掌握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实效。同时还要加强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考核与评价,建立健全有效的德育激励机制,促使教师不仅积极提高业务知识、教育水平,而且增强从事德育工作的能力。另外,对德育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加大德育成绩在评优、晋级等方面的比重。
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咨询室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出现心理问题,青少年的健康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包括小学生在内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客观地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健康咨询室的设立等都对小学生保持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三亿多青少年中,徘徊、游荡在普通孩子和犯罪少年之间的是难计其数、五花八门的‘问题孩子’,有的已经表现出行为偏差,而更多的需要心理矫正……”。因此,在新时期还是要正视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充分发现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一、新时期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承受能力差
近年来,很多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稍不如意的事情便无法承受,哭闹、逃学、出走,有的甚至服药或割腕自杀。媒体经常报道这样一些事实,小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好在家里受到父母的批评,或者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的批评,就选择离家出走。还有的小学生因为无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选择跳楼自杀等等。这些事情让人扼腕叹息,本来不是什么大事,考试成绩不好、作业完成得不好,这些可能造成一时的情绪低落,但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不会导致小学生的过激行为。但小学生过激行为的明显增多显示了他们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隐患。
2.人际交往能力差
部分小学生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人际交往能力差的问题。现在的小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宠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护着,小学生从小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习惯和心理。但是,到了学校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班里那么多同学,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中宝,这就容易形成谁也不让谁的局面。小学生在家庭中长期形成的长辈都让着自己的情形被打破了,而是要面对一群同龄人,而他们又不知道如何更好地与同龄人交流。人际交往能力差成为困扰着部分小学生的重要问题,如果任由其发展则可能造成小学生的自闭症等严重后果。
3.学习兴趣减退 焦虑情绪严重
一些小学生还存在着学习兴趣减退、课堂上焦虑情绪严重等问题。一些小学生搞不清楚学习的目的,也不明白学习的方向,他们对学习兴趣不高,有的甚至出现了厌学心理,不愿意去上学,上学之前和家长大哭大闹等。到了课堂上,精力不集中,听不明白老师讲的内容,导致情绪焦虑,这又助长了厌学情绪。学生到学校来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而一旦学生学习兴趣减退,教师和家长都面临着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的问题。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1.家庭教育的缺失
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部分归因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从当前来看,父母们一般都要外出工作,还有的要参加各种应酬,他们的主观愿望是好的,就是尽可能地改善孩子的物质条件。但是,父母的时间是有限的,父母投入到孩子身上的时间就会减少,对孩子关心不够,孩子心理方面的微小变化父母也注意不到,等到发现时已经是很严重的问题了。还有些父母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只盼着孩子能够出人头地,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这些造成了孩子的心理压力。
2.学校教育发展缓慢
曾有小学生抱怨,学校里作业太多,回家父母期望提高,自己生活的环境都快让自己喘不过来气了。小小年纪看起来却是心事重重,这与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不够是高度相关的。客观地评价,现在学校迫于各种压力,也着手抓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他们一方面又囿于出成绩的冲动,还是希望能够给孩子多布置作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回家还有家庭作业。本来应该是天真浪漫的时光,却被埋在高高的作业堆中。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因为方法不当、缺乏针对性等,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教师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忽视也使孩子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失去最佳矫正时间,导致了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出现。
3.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他们的脑海里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表象,他们对新事物既充满渴望与好奇,又缺乏理性的判断力。当前因为网络的普及,一方面小学生有更便捷的途径了解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小学生也更容易接触到充斥着暴力、凶杀等内容的网络游戏,形成一种膜拜心理,扭曲了正常的心理。而且当前城市的钢筋水泥结构、绿地的稀少、邻里关系的淡漠等也都使孩子没有情感释放的空间,也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三、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措施
1.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良性互动
要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作用,并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不要紧紧盯着孩子的成绩,制造紧张气氛。家长还要多与孩子交流,发现孩子心理方面的变化。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是全面的教育,目的是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如果仅仅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升学率等,就失去了教育本来的意义。同时,要建立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机制,双方及时交流发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建立并发挥心理健康咨询室作用
要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要在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并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咨询室的作用。桂林市胜利小学在这方面表现优秀,该校因为心理健康咨询课程成效好、心理健康咨询室、心语广播等作用发挥充分而被评为桂林市心理示范校。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小学都开设了,但成效差别很大。这就要求加大对教师的辅导力度,使教师能够针对小学生的情况更好地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健康咨询室也要运转起来,一些学校的咨询室纯粹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此,要为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高质量的、有亲和力的工作人员,为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3.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要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要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政府要加大对网络的治理力度,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氛围,控制和减少小学生解除暴力、性、凶杀等内容的途径。
小学生的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对小学生的教育,不仅要向其传递书本知识,还要培养其良好的性格和健康的心理,教会小学生如何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如何更好地处理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等。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从保证小学生健康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时刻留意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动,需要三方的共同配合,特别是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通过常规的沟通机制,来形成有效的合力,共同确保孩子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刘丽娜.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1):87
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家庭教育
十七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明确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必须着眼于国家发展的未来,关注祖国的下一代,着力于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
一、注重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
1.1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必然要求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和谐推进的坚实保障。树立生态文明观,培养生态文明意识,主要还是靠教育。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小学教育作为一个人接受整个学校教育的最初阶段,是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起点。因而,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小学生自身特点,营造节约环保氛围,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关乎千秋万代的伟大事业,而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并使之得以不断地延续和传承,就必需从娃娃抓起,着眼于发展的未来。培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一代,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一代。
1.2不断加强完善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丰富与拓展
小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有两个方面尤为重要,其一是启发性教育,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其二是德育、体育教育,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和健康体魄。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有健康的体魄、高尚的道德、善良的心灵和优雅的情操。
在启发性教育之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传递“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等一些朴素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小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使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能从节水、节电等一些细节做起,不断增强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素质教育重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开展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教育,必将成为加强和完善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丰富与拓展。
二、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2.1课堂教育——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主渠道
课堂是小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之一。要在课堂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就要求在遵循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拓展教育途径,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不要试图引导他们理解很多大道理,记忆往往对他们帮助更大。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教师可以适时讲述一些与课文相关,有趣味性、故事性的环保事件,让他们记住这些有趣的故事,知道其中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在数学应用题的案例编制过程中,也可以融入一些日常生活中节约、环保的要素,如对不节约的生活习惯造成水、电浪费的量化等。
2.2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要将课外活动作为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通过课外活动,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和品德教育。实践已经证明,正确组织和吸引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兴趣、才能与特长。
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其一要求活动主题明确,其二要求活动形式丰富新颖。例如,新华社曾有过这样一则报道——“江苏扬州开展‘生态文明你我同行’系列活动,面向社会征集节能减排‘金点子’。扬州市中、小学生广泛参与,争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小卫士。”通过类似主题鲜明的课外活动,使他们懂得生活中要环保、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环保。
2.3家庭教育——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学延伸
当前,小学生教育过程中存在“5+2=0”现象,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在学校里对小学生进行5天的系统教育,当小学生回到家后由于教育的不连续或滞后,经过周末两天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教育中产生的效果。所以,在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教育过程中,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与协调,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例如,可以尝试以“绿色家庭日”为主题,利用假期,组织学生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绿色环保活动。通过这样的平台,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三、关于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思考
3.1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养成的习惯,塑造的价值观往往对其一生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加强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推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社会对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学校家庭联动等诸多方面,并未结合加强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这一主题,有针对性地改革和转变。如何在全社会范围内重视和完善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中小学生 安全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002-01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每年约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每天约40名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死亡。近年来,胁迫、等案件,更是直接危害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也是实现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第一保障,加强中小学生安全管理,增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实效性,有利于广大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早日实现,有利于整个社会稳定、有序和良好的运行,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增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实效性,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才。
一、中小学生“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
1.家庭安全教育缺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安全教育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至关重要。但是许多家长往往忽视孩子的安全教育问题,相当一部分的家长片面的认为,孩子的安全教育应是学校的教育内容,殊不知,许多中小学生是在上学或者放学途中,或者周末、节假日在家庭附近遭受意外的。另外许多家长本身安全意识就弱,更不用说教育孩子了,例如2014年9月一名二年级小学生,搭乘父亲的摩托车放学回家,与一货车相撞,孩子当场身亡,父亲严重受伤。或许许多父母都知道摩托车载人存在安全隐患,但他们大多抱着侥幸心理,一旦发生意外,追悔莫及。因此,父母必须转变观念,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同时提高自己和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保护孩子安全。
2.学校教育不完善。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全面推进与发展,中小学教育大众化已成为可能,私立学校、民办学校、贵族学校等不同类型的学校相继出现。多元的办学主体和多样的办学层次下,学生更加复杂,差异较大。学校本身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加之中小学生在校人数较多都增加了学校教育的管理难度。中小学校车安全事件、校园中拉帮结伙、打架斗殴现象、误伤误杀事件时有发生,令人痛心疾首。许多中小学为了提高知名度和升学率,过度重视中小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用学习成绩代表学校教育。各中小学校应意识到,中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安全才是开展其他活动的基础,安全教育应被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
3.社会环境复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期和社会矛盾多发期,社会环境相对复杂,学校周边的酒吧、ktv等娱乐场所鱼龙混杂,娱乐场所经营者为了经济利益,吸引部分中小学生进入娱乐场所,易使其受到身心伤害。社会上一些极端分子为了宣泄自己的不满,报复社会砍杀中小学生的行为,也加剧了中小学生的安全威胁。2014年,福建南平、江西上饶等地出现的砍杀小学生事件,曾造成严重的社会恐慌。因此,必须不断完善社会监管的法律法规,动用社会大众的力量共同保护中小学生的安全。
4.中小学生自身防范意识薄弱。调查发现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中小学生自身防范意识不足,缺乏躲避风险意识,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中小学生缺乏安全常识,基本没有自身防范意识与能力的特点往往使其成为被侵害的对象。2014年5月,5名初二女生,在自己并不会水的前提下,饮酒后壮胆,跳入水中玩耍,不料因1名女生不慎在水中滑倒,另一女生出手相救二人一并沉入水底。中小学生普遍缺乏安全常识,几乎没有认识风险、躲避风险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增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1.建立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积极互动的长效机制
首先必须回归家庭教育的本位,父母以及家庭其他成员必须重视并关心孩子的安全问题,主动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教育能力,通过校讯通等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和联系,特别关心上学和放学途中孩子的活动动态,与学校相关负责人相互配合,积极互动,及时有效消除孩子周围的安全隐患,全方位保障孩子身心健康。
2.学校重视安全教育活动,创新安全教育形式
学校教育作为引导中小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的重要场所,应该发挥其在安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首先,要从根本上意识到“学生安全,重如泰山”。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不仅要纳入学校、班级管理之中,更要让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走进课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和安全课堂中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并做好安全常识教育工作。其次,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活动。学校安全教育应通过开展丰富精彩的教学活动,吸引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安全教育课堂,从而强化中小学生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躲避风险意识。例如,在具体的安全教育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法,介绍一些安全案例,引导中小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参与其中,鼓励中小学生以小组形式研究安全案例,考验各个小组的辨别、克服、消除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通过类似活动的开展,培养中小学生的应变能力,真正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能力。再次,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积极互动,及时反馈学生动态给家长,确保每位学生成长在家长和学校共同营造的“安全区域”内。最后,学校教育还应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生个人及周围的特殊经历、社会上一些极端的安全事件,极易给中小学生造成心理阴影。学校教育应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及时有效的针对这一问题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将有助于他们增强安全意识、排除安全隐患、解决安全问题、提高安全能力。
3.完善相关制度、净化中小学周边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小学周边的不良环境是中小学生面临的一大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相关制度,对具体经营类型,经营范围、营业对象等做出具体规定,并监督其严格执行,争取实现市场主体的利益和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之间的平衡,净化中小学周边环境,全方位消除学校周边的安全隐患。
4.发挥中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校的努力,家庭的配合以及制度的完善都是为了全面确保中小学生的安全,但各方面相互配合的外在努力都无法为中小学生提供一个“绝对安全区域”,解决中小学生安全问题必须注重中小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坚持以中小学生自身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为解决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核心。中小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的提高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增强,才是解决安全隐患,保护自身安全,促进自我健康成长的有效之道。
总之,中小学生安全教育问题事关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所在,面对日益复杂的中小学生安全问题,我们应该全面认知积极应对,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中小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为核心,与家庭教育、社会监管积极互动,共同确保中小学生的真正安全,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杨飞云.社会转型期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探析天中学刊[J].2011.1.
[2] 庞勇.关于我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J].2005,4.
[3] 刘彦敏,赵建军.浅析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现代农村科技[J].2011.9.
[4] 黄颖.我国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应对分析与研究.安全生产与监督[J].2010,03.
[5] 王洪喜.校园及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初探.经营管理者[J].2010,13.
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范文5
尽管,如今媒体上已很少谈及这一现象,但在不少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心目中,“5+2=0”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我们该教育的都教育过了,但双休日抵消了我们的教育效果,‘5+2=0’,我们也没有办法呀!”这是最近一次座谈会上,一位负责德育工作的小学教师的原话。由此看来,“5+2=0”的观点在教师中颇有市场,但这种观点恰恰掩盖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不足,同时,也否定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中的“5”都是正向的吗?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自承担着自己的职责,教育效果则是三者合力的结果。今天德育实效低下,归因为“5+2=0”,这一方面反映了学校教育有抬高自己、推卸责任的不厚道,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学校教育自诩的“5”免疫力的低下,以至不经意间就被“2”轻松抵消了。而这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学校教育的“5”实际上并非都是正向的。
1.德育为先并未落实。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口号是耳熟能详的,但在不少学校中,“德育为先”并没有真正落实,在应试的压力下,德育工作成为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往后靠,忙起来顾不上的“软柿子”,不少学校存在着重智轻德,忽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问题,从而丧失了很多德育的契机。
而且,在学校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非教育甚至是反教育的因素。如一些学校在应对各级检查考核时,要学生根据“需要”说话,这种培养学生说谎的做法,使得学生对学校和老师以后的“正面教育”也会心存疑虑。
2.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2010年1月21日《教育信息报》的“教育时评”栏目刊登了“罚抄500遍与钱学森之问”的文章。一位初二的学生,因为在解题时,少写了个“解”字,就被罚抄500遍,一直抄到晚上11点。教师这样蛮不讲理的惩罚,哪有一点正向教育的影子?无独有偶,2010年3月,某初二学生从教学楼四楼跳下,起因是该学生没有完成双休日的作业,被班主任批评,并被罚站在走廊。固然,该学生跳楼有其自身的原因,但班主任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是否离正向教育相距甚远?
实际上,类似这样因教师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而导致“德育低效”甚至“德育负效”的事例并不鲜见,因而,如何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反思。
3.德育能力亟待提升。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是学校教育中一句普遍的口号,但事实上,一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缺乏必要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甚至会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给学生起到不良的示范作用;一些中老年教师,虽然教育经验丰富,但跟学生之间存在较深的“观念鸿沟”,他们较难理解今天学生的想法,因而师生之间较难进行良好的沟通。
由此看来,学校德育实效的低下,跟教师自身的德育理念、德育方法等紧密相关,因此,如何提升教师的德育能力,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引发学生的共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家庭和社会教育中的“2”都是负向的吗?
当我们把目标聚焦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2”后,不可否认,当前家庭教育中的确存在着不少负面的东西,社会中也有一些丑陋的现象。但是,这并不表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就真的一无是处,与上述不能全盘肯定学校教育一样,我们同样不能全盘否定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积极因素。
1.对学校要求的积极配合。
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家长和老师的目标是一致的,学校教育不能只看到家庭教育的消极一面,而忽视了绝大多数家长积极配合学校要求的另一面。只是一些家长出于“望子成龙”的目的,在教育观念上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事实上,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不仅仅是教师教育的结果,同样也是家长“默默无闻”的付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有了家长的大力配合,教师的工作任务才得以顺利完成。
教师常说,问题学生的背后一定是问题家长和问题家庭,诚然,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同样,那些在教师眼里的好学生,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功劳。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曾说:“家庭教育,决定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因此,对于学校教育来说,不应以偏概全,在学生出问题时把责任推诿于家庭教育的失当,而在学生出成绩时则把功劳归因于自我。
2.对学生成长的正面引领。
社会上有很多积极向上的东西,每年,每月,每日,总是有好人好事让我们感怀,全国道德楷模评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感动浙江人物评选等,不啻一次次丰盛的道德教育盛宴。如爱心城市宁波,为一位素昧平生的青海省教师罗南英捐款60万元,宁波的一家保险公司普通员工林萍,无偿捐肝救8龄女童的事迹等,不仅感动了浙江,更是在全国范围引起了强烈反响,这种“平凡义举,无声大爱”无疑是对学生成长的正面引领,是十分值得挖掘的德育资源。
在当前这样一个网络社会,对于新近发生的一些热点话题,学生也是比较感兴趣的。如河北唐山市13位农民兄弟为回报当年社会各界对30年前对唐山大地震时的大力支援,他们于2008年除夕夜自费赴南方抗击冰雪灾害;在汶川大地震救灾现场上,又出现了这13位农民兄弟的影子。由此可见,社会大课堂为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不时提供着最鲜活的实例。
3.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最近,北京市的“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成为提高德育实效的有力抓手。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就是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社区等社会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校外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创造条件,搭建起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相连接的桥梁和平台。北京的做法,实际上是全国各地类似做法的一个缩影。
2010年4月起,“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珍宝展”在宁波博物馆开展,很多以前只能在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上看到的珍贵文物都纷呈亮相,为了让中小学生能够看到这些珍贵的文物,宁波博物馆和宁波市教育局联合发文,告知全市的中小学生可以免费参观;宁波帮博物馆建成后,免费向公众开放,也成为了中小学生了解宁波帮发展历史,感受海外宁波帮艰苦创业、回馈家乡赤子情怀的好去处。这样的社会大课堂,无疑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我们追求“5+2=?”
德育实效性不高,这是当前普遍面临的问题,学校教育不应以“5+2=0”来推诿自己的责任,而应该主动出击,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职责。
《人民教育》2010年第一期刊发了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的文章“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在这篇文章中,明确提出了学校要“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社会实践环节”这三个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
1.切实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
学校首先要从加强自身的“5”做起,真正确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观。一是通过提高德育课程实效和加强学科渗透德育,并通过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发挥环境育人作用;二是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在实践中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德育方法,使德育工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三是针对学校德育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弥补自身的短板,实现落实“德育为先”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双赢。
在提高学校德育实效上,要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指导作用,要引导教师用研究的眼光来看待德育问题。今天,在教学上,“经验+反思”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已得到普遍的认可,同样,在德育上也需要“经验+反思”来提高德育的实效。
2.充分挖掘社会教育的资源。
北京市开展的“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筛选出600家资源单位和100家资源基地,供中小学开展实践活动。虽然,这是教育行政部门考虑的事情,但从学校角度来说,也可以选择一些适合本校学生需要的社会实践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科技企业、新型农业基地、博物馆等作为自己的实践基地,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学到更多的东西。
有些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颁奖典礼,这就是开发社会教育中德育资源的有益尝试。可见,如何挖掘社会教育中的积极因素为学校德育所用,应该是学校德育的一门“必修课”。
3.大力增强家校教育的融合。
对于家庭教育中家长教育观念的偏颇,学校要加强引领,通过多种途径来纠正家长的一些不合理的观念,使家长的教育理念能和学校的教育理念相一致。
2010年2月26日,全国妇联和国家教育部联合颁发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明确了学校对家长家庭教育指导的要求,学校和教师应当把家长看成是教育好学生的同一战壕里的战友,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真诚,而不能居高临下,随意传唤家长到学校颐指气使。
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心理教育;班级管理;方法
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小学班级管理
(1)自我认识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自我认识教育,使学生能够更透彻、深入地了解自我,提高自我认识水平,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开展自我认识教育可使学生养成自我监督的习惯。教师将这种自我管理方式融入班级管理中,可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2)学习心理教育。小学生的年纪小,难以自主地去学习。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找乐趣,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知识。
(3)情感教育。当学生的情感受到环境或事物的影响发生较大变化时,教师要正确予以引导,使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学生作为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较好,才能保证班集体充满正能量。
(4)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大部分小学生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家里人的宠爱使部分孩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这对孩子的发展非常不利。此时,如果老师能够及时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予以引导、教育,从而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人交流,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让每位学生都可以很好地融入班集体中,从而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二、小学班级管理方面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1)小学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无论是逻辑思维能力,还是自我控制能力,都比较弱,导致不能很好地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更多地表现为喜欢模仿他人,缺乏主见。在班集体中,学生相互间经常会发生各种小的冲突与攻击行为,这些冲突与攻击会导致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地开导教育,时间长了,这些不良行为就会发展成为不良习惯,对学生的成长非常不利。
(2)少数小学生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尤其在农村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大部分农村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上一辈的教育方式不再适用于当前时代,从而导致少数小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可见,缺乏家庭教育会严重影响学生自主学习。
三、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建立并完善班规。可以让学生参与制订的班规,然后要边实施边完善,不能把班规当摆设。因为每个班级里学生的各个阶段都是不同的,班主任老师要及时地发现这些不同,并完善班规。良好、完整的班规既能规范学生学习,也能规范学生的生活,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从而使学生快乐学习、开心生活、礼貌待人,拥有健康的心理。
(2)重视情感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的情感教育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是否有较好的情感交流、整个课堂的气氛是否活跃等,这些都直接影响老师的教学效果。良好的情感交流能促进老师与学生的探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针对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等相对成绩较差的学生,需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注意集体意识的培养,兼顾每个学生。教师要经常组织班集体活动,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要鼓励学生踊跃参加,给每位学生都提供学习与展现自我的机会,对没有参加活动的学生也要有对应的分工,不可袖手旁观,要为参加活动的同学提供建议和想法,这样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关系更融洽,让学生相互帮助。而学生通过参加各类活动,可锻炼胆量,学会展示自我,会变得更加自信。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学生学会了团结协作,感受到集体先进所带来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为班级争光,以班级优秀为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