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常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常识范文1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小学课堂教学指导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它的实施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指课堂教学,第二是指班级活动,但主要还是课堂教学。可以说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教师应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意义,树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意识,积极创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这也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包括:
1.智能训练与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等,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2.情感教育与人际关系指导,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发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和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等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对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3.人格培养与性心理教育,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是要尊重每一个学生。首先,教师要消除“差生”的概念,没有问题学生,只有学生的问题,教师是来帮助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即“传道授业解惑”;其次,教师要消除对学生智商问题的错误认识,即便是智商临界的学生从理论上讲对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他们是可以完成的;最后,教师要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学生和评价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努力和他自己所取得的进步。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学校、家庭和学校,以及自我教育的途径进行。
(一)在学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学生。
1.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团体辅导采用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营造班级良好的氛围和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
2.教师兼职做心理辅导教师。可以小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接受学生的主动咨询。
3.个案教育。小学生个案教育是对上述两种心理辅导的补充和深入。个案的对象应有典型的意义,可以是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学生作为个案对象,可以让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据研究的需要而定。个案教育一般要做较长期的跟踪研究,一个学生在校可以接触许多教师,因此学生个案教育最好采用合作的方式进行,以负责人为主,几位教师共同观察和研究同一对象。个案教育一定要做好记录,尽量详尽,如观察笔记、谈话记录等。记录一定要真实,还可以写记录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学生的个案资料,原则上学生在校期间个案研究不公开。
(二)教师指导家长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在学校进行是不够的,其实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说,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和家长都应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创造机会让教师和家长沟通,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建议如下。
1.幼稚的心灵更需要关心。家长要树立心理健康意识,知晓孩子幼稚的心灵更加需要关心,从小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个家长应尽的义务。
2.要倾听孩子说话。家长往往习惯于要孩子听话。在学校里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主要也就是教师说,学生说话的机会相对少,说心里话的机会更少。家庭应该是孩子说心里话的地方,家长要注意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孩子。
(三)自我教育。
培养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让学生学会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知道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知道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知道心理若有疑问怎样获得帮助。
总之,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相信今天的素质教育离不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必定将素质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常识范文2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我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如:
1.心理知识讲座。
我校定期开展心理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诚然,个别生在心理健康发展方面需要得到特别的教育和帮助。但是,心理健康是全员性的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许多研究与实践证明,有时这些“好”学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及时的帮助教育。如,一些“好”学生由于长期被宠、被捧,心理承受能力已变得极脆弱,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有的还采取极端措施进行打击、报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个别学生教育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因此,我校就在全校开展心理知识讲座,使全校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个别咨询与辅导。
在全校性的心理知识讲座的基础上,我校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教师和学生在心理辅导室内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在个别咨询与辅导中,心理辅导老师做好相关的记录,耐心的为学生给予指导。特别是期中考试前后,学生面对自己的考试总会有许多的忧虑,心理辅导老师就予以劝慰,疏导,减少学生对考试的恐惧或忧虑,并帮他们认真分析得失。
3.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常识范文3
心理健康学校工作计划1
在我校的德育部门的大力支支持下,在区德育部的领导下,本学期的工作如下:
一、教学方面
1、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起到心理健康课的作用
2、做好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
3、积极参加省市区的赛课、说课比赛活动
二、心理咨询室方面
1、严格按照辅导原则要求自己,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并整理好咨询记录。
2、积极参加省市对心理教师的培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三、其他方面
1、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
2、组织学生建立心理社团,编排心理剧。
四、教学计划
1、学会适应新环境
2、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
3、换个角度看问题(情绪理论)
4、记忆揭秘
5、悦纳自我
6、沟通
7、生存选择
8、如何克服考试焦虑
心理健康学校工作计划2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同时,切实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说到底就是要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服从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即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以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数以亿万计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要促使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2)要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亦即减少和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3)要增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即根据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其人格即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讲授法,即通过课堂教学、辅导答疑和学科渗透等形式,以小学生喜闻乐见、便于接受的方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认识指导法,旨在提高小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程度和水平,如指导阅读、举办故事会、参观访问、课堂讨论、自我表述和自我评价等;
(3)活动体验法,即通过亲身参与,加深体验,以丰富和发展小学生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如做游戏、示范表演、实地观察、写作文、谈感想、绘画、演讲等;
(4)行为改变法,即在引导小学生在认识上分清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基础上,鼓励良好行为,改变不良行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行为训练、行为塑造、榜样示范和游戏性的奖励和惩罚,以达到良好行为养成和强化之目的;
(5)自我调控法,即通过引导小学生自我教育来提高小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以利于增进心理健康,如鼓励和要求小学生写日记、周记和小结,适当组织展览,谈收获、体会、感受等。
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1、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等;
2、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3、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
4、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知道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5、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队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
五、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全册共有20节课大约每两周上两个内容。
本学期与女生开展有关青春期健康的座谈会。
心理健康学校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旳有关文件精神,学校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通过各种途径认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旳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旳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旳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旳初步知识,切实提高我校全体同学旳心理健康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旳心理气氛。
二、具体目标:
1、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2、重视心理咨询室旳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辅导室旳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三、具体工作:
1、在学校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学校各科教学应当以素质教育旳总体目标为依据,结合自身教育、教学旳内容、要求等特点,建立相应旳心理素质培养目标,使各科教学过程和学校心理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通过促使学生心理素质旳发展真正提高各科教学质量和效益。
2、优化学校、班级集体旳文化心理环境。学校要加强校园班集体文化心理环境建设。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与交往,发挥、发展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旳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旳自我管理能力,调节学校班集体旳人际关系和加强集体主义旳价值导向,使学校、班集体真正成为学生精神生活旳乐园。
3、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开设心理辅导课,加强对学生旳心理训练和心理指导。帮助学生发展积极、正确旳自我观念,自我意识,学会客观地分析自我,分析自我与环境旳相互关系,学会自我心理行为旳控制和调节,使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旳活动与交往中,保持健康旳、积极旳心理状态,发展良好旳人际关系,培养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旳能力。
4、发挥自我教育在培养学生心理品质中旳重要作用。学校、班集体要把学生旳自我教育纳入整体教育计划,通过开展课内外教育活动,指导学生“以人为镜”,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使他们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质。
5、建立心理咨询室,同时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设立心理咨询信箱,通过个别心理咨询,解决学生旳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使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6、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通过有关心理测试,对班级或年段旳学生旳心理素质情况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向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根据具体情况开展专题心理辅导讲座、团体心理咨询、个别心理咨询以及心理治疗训练等。
7、开展心理卫生运动,通过年段集会、主题班(团)会、学生家长会,积极普及心理卫生常识。
四、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在校长直接领导下,教科室具体负责,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旳领导和管理。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全面工作计划,统筹安排,每班每学期不少于6课时。七、八年级本学期在地校课程时间中每三周安排一节,六年级以班主任为核心开展有针对性旳调查研究,学科教师积极开展学科渗透。
2、学校设立“心语”信箱,心理辅导教师要及时回复学生信件,定时接受心理咨询。
3、积极参加上级组织旳心理健康教师培训。逐步提高教师旳心理健康教育旳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
4、学校及时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定期进行集体备课和研讨活动,建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本学期举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旳专家讲座。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常识范文4
一、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是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1.校园主环境建设
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使学校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2.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3.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
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良好的校风校貌也能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4.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学校可以联合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我认为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还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教师要尊重学生
“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
2.教师不可有私心
这“私心”指的是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绩好的学生都受老师的青睐,但是我们教师不能因为某某学生成绩好而偏心偏爱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决定。
3.教师要讲诚信
“诚信”这词不只是适用于商品社会,也是教师要做到的。有些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时,会无意地把情况夸大或缩小;应承了学生某些事情,过后又不认帐;有时在学生面前和同事无所顾忌地乱扯……这些微小的事儿都会让学生觉得,教师都可撒谎,我们怎么不可以呢?
三、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是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
1.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
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以诱发其良好情绪;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弱势群体”,更应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他们进取。
2.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情绪,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四、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相容。一个学生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常识范文5
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十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适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要求,教育部组织专家重新修订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结合纲要的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学习贯彻十精神,重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党的十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开展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第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具体措施。
党的十已经正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把学生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缓解他们的压力,排除他们的焦虑,不断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正当需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是教育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第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为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根据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从单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向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党的十提出的这些精神和思想是我们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指导。
第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
教育改革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时期,更加需要内涵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更加需要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精神世界。当代中小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是充满希望、朝气蓬勃、富于创新的一代。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他们身上也表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这要求我们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必须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二、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有效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和各地中小学校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和方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北京、天津、黑龙江、海南、陕西、江苏南京等地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规范管理的文件,保障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河南、安徽、甘肃、宁夏等地成立了省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或指导中心,从业务上指导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天津、河南、广东、云南等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或实验校创建活动。天津、浙江温州、山西晋中、河南焦作等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对学校的督导评估体系,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以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广东、福建、山东、吉林长春、河北石家庄等地规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配备标准,并逐步解决编制、待遇和职称评聘等问题。上海、广东、浙江、黑龙江、四川成都等地探索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持证上岗制度或资格准入制度,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职化和专业化建设。江苏、云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组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同时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三是加强阵地建设,逐步形成以“区域心理咨询中心——学校心理辅导室——心理咨询网站及心理咨询热线”三位一体的心育服务体系。天津、山西、上海、甘肃、重庆等地出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或咨询室的建设标准或基本要求,积极推进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江苏、浙江、河南、重庆等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建立亲情聊天室、开通服务咨询热线、设立咨询网站、心理信箱等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四是加强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以活动课程为主,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途径共同完成的协同教育模式。浙江、河南、新疆、广西、吉林长春等地规定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时,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编发相关教育材料或参考资料。福建、宁夏等地确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或活动周,集中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河北、浙江、贵州、吉林等地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通过校园心理剧、健康教育课、班会、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五是加强社会合作,逐步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山东、辽宁、湖南、贵州等地积极推进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三结合,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及时协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湖北、陕西、福建厦门等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家访活动,增进了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相互了解。江西、吉林等地关注单亲子女、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集中开展教育案例征集评比、为留守儿童安排妈妈等活动。江苏、辽宁大连等地积极组织心理健康志愿者,与社区合作开展专家讲座、知识宣传、团体训练等教育活动。四川、甘肃、陕西、青海等地重视灾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性指导文件,并选派专家开展心理援助。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在新形势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社会思潮的纷繁复杂、家庭结构的深刻变化、就业竞争和人才选拔的压力,给学生带来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与此同时,有些地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仍不容乐观,各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状况很不平衡,一些地方政府重视不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缓慢;一些地方和学校还没有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一些地方和学校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心理辅导室等必要的活动阵地,难以有效开展工作;一些地方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非常缺乏,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够;一些地方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还有待完善。
我们要深刻把握中小学生所处时代和环境对其心理的影响,逐步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健康发展。
三、切实执行指导纲要,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根据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全面总结各地各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它将成为我们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各地各校要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落实好。
一要牢牢把握一条主线,即“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这条主线贯穿于《指导纲要》始终,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内涵和根本要求。学生的差异性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去关注、研究每一位学生,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适合学生的教育。同时,以学生为本要求我们懂得和学会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相信学生,教育管理、教学活动、教育内容都应当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注,应当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潜能。
二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两个目标,即主要目标和具体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这样的目标与十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人民对教育是否满意与教育是否能为学生奠定幸福生活的基础有密切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这两个目标分别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总目标更宏观,是针对全体学生来讲的,可以将其理解为是针对管理者——各级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和校长来提的;具体目标更微观,是针对单个的学生个体来讲的,也可以将其理解为针对具体实施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或其他教师提的。这两个目标既是选择与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依据,也是指引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和调控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的参照;既是检验、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标准,也是激发师生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
三要树立三种教育理念,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要树立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除了校长要负好领导责任以外,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都要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要树立全程育人的教育理念,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科学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途径,将其与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有机结合。要注重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以活动课程为主,采取情景设计、角色扮演、团体拓展、心理情景剧等丰富的形式,寓教于乐。
要树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加强社会合作,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学校要成为家校沟通、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要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要力所能及地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对于力所不及的要积极求助于家庭、求助于社会。要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重视孩子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要尽量减少社会不良因素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要加强对单亲家庭子女、随迁子女、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四要坚持四项工作方针,即“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就是要普及、巩固和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所有学校都要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各种方式,争取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和突破。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都要有一个推进本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在学校普遍建立起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重点突破就是重点抓好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心理辅导室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完善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加强课程建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时,丰富课程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要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有必要的活动场地,加强对心理辅导室的管理和使用。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稳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
分类指导就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推进工作,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继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努力提高质量和成效,争取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其他地区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政策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盘考虑,加大投入,创造条件,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协调发展就是通过工作的协调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城乡之间要协调发展,要加强城乡交流,通过倾斜支持中西部地区以及“城乡结合,以城带乡”的办法,不断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和城乡均衡发展。在对学生的教育上,要通过改革教育的评价体系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体系,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
四、加强组织领导,各司其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持续、科学发展。
各级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专家要根据《指导纲要》的有关要求,切实负起责任,做好相关工作。
地方教育部门要从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心理辅导室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关键问题入手,印发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性文件,指导学校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要建立工作机制,保证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对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督导检查。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专业培训中,要加大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工作水平。逐步解决好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编制、待遇、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的问题,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中小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时间,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建好用好心理辅导室,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和与社会的合作,联合各方力量积极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外活动,满足学生精神和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要主导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按照《指导纲要》规定的教育内容,分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要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寻求帮助,缓解负面情绪,避免因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
全体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切实做到为人师表,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心理品质影响和教育学生。要树立全员育人的教育观念,自觉结合各学科教育教学特点,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要立足于实践,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各个层面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要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密切合作,积极参与和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利用专家队伍资源优势开发科学适用的培训教程,让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各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要充分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要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依靠专家的力量,运用科学的理论,结合各地各校实际,有效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不断推动区域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同时,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共同提高。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常识范文6
一、进一步明确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应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充分挖掘其潜能,培养勇敢顽强、乐观向上、勤学好问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正确认识自我,对人生有积极的态度,增加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人际关系和谐;团结协作;对少数有心理障碍或心理困扰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其摆脱障碍,能自我调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虽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且面临不少问题,但发展前景很好,实施的主要途径:
1.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质量。
长期以来,以知识本位为特征的课程思想占据主体和核心地位,从而忽视了人文精神、文化素养的陶冶,没有把人格的完美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培养目标上考虑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弥补以往忽视人文课程的缺憾,体现把人格的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的直接途径之一。但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师资培训,建设一支相对稳定、教学教育业务水平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从目前情况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数量不够,二是质量不高,专职少,兼职多,大部分是体育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校医等。他们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缺乏必要的理解,这就影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以专职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势在必行。建议教育行政部门严格规范并科学加强这支队伍的专业培训,国家和地方要逐步建立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严格审查制度,使之逐步职业化,做到持证上岗,从而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就其目前的情况分析,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要求应有较丰富的人生经验;能友善、乐于助人;能尊重需要帮助的人;能接纳自己,且有健康的自身形象;能不断进取,学习和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辅导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质量,应加强课程绩效的考核评估,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适当、师生关系是否平等、活动安排是否合理、每位成员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是否和谐宽松。评估的目的一是检查课堂的效果,二是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和辅导水平。
2.心理学讲座
这种讲座是科普性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学常识。例如有关心理健康的意义和心理保健的常识、不同年龄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情绪与情绪自我调控的意义、人际关系的意义和自我意识的意义等。这部分内容的讲授要淡化心理学概念,重在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心理学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尤其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必须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收到明显效果。总之,普及心理学常识可以大面积地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活质量。
3.组织心理活动课
心理活动课的特点以有目的、有计划、操作性强的活动为主,给予学生充分地参与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活动内容要与学生的年龄相符合,与学生的需要相吻合,促使愉悦、高兴和满意等情感的产生。可以搞些人际交往规则和技能的训练、交流与合作能力的训练、自我展示能力的训练、独立能力的训练等。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可演讲、辩论、角色扮演。可小组讨论,主题班会与队会、游戏、聚餐等。在活动中,尽量做到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均等;对学生的参与,教师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对个别参与活动有困难的学生应给予帮忙;教师全身心投入,最好能以自己的威信引导、启发学生从体验中升华,让学生在活动中摆脱精神压力,享乐愉悦和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自己的能力和表现的能力充满信心,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养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
4.针对不同情况,给予正确引导
一是针对学生共有的带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引导,培养和提高学生共性心理健康素质,预防行为偏差和心理问题的产生。二是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学生所特有的心理偏差进行正确指导,如有效的心理辅导、心理诊断,矫正不良心理问题和行为。对这些学生重在关心爱护引导,同时可以搞些针对性的养护培养,如培养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增强自尊、自信、自爱;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挫折,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等。这样做,可把共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个性的心理指导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心理健康都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5.优化社会环境
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生理心理也随之发展变化,心理困惑也会越来越多,因此他们很希望得到老师、同伴和家长的指点。作为育人的学校来说,应优化育人环境,真诚爱护、理解、尊重、激励学生,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尽力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与生活。要开展各种有意义的体育、文艺及其它兴趣小组活动,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展示自我,释放心中的郁闷,缓解各方面的压力,消除不良情绪,从而达到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和培养勇敢顽强,竞争合作,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目的。现在不少学校怕学生出问题,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都没有,连中午也关在教室里看护起来,这不是好办法。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唯独闲暇时才有幸福可言,恰当地利用闲暇时间基础之上的行为活动,或是休息、娱乐,或是学习、交往等都能获得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产生多种放松、美好的感觉。多彩的学习生活,心理困感也就会自然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