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考评细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考评细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考评细则

德育考评细则范文1

认知规律是指个体在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形式,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中客观存在的规律.认知规律体现在教学上是由对教师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生学的研究,以学生为主体,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能动参与者,是进行学习知识和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要在研究学生的“学”基础上进行.波利亚说:“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重要,然而学生想的是什么却更千百倍的重要,”要学生学有成效,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智力参与程度,下面笔者结合“圆周角”一课的教学实例,就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谈几点思考与认识。

1亮点与特色

1.1循序渐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节课是在圆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圆心角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对圆周角性质的探索,教学重点是理解圆周角的概念和性质,难点是证明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以及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圆心角度数的一半,

“复习旧知,引入课题一抽象概括,形成概念-观察操作,猜想探索一归纳说理,形成新知一思维训练,提升能力—,反思回顾,盘点收获”的教学设计很好地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数学、感知数学、建立数学、理解数学并应用数学。

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圆心角的定义、意义及度量方法,即“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数学基础知识的合理铺垫,有了前面这一铺垫,教师追问:“圆心角是顶点在圆心的角,如果顶点的位置发生变化,又该怎样描述角的顶点的位置?”学生动手画图,教师PPT展示,归纳总结角的顶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在圆内、圆上和圆的外部.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任何一个图形,首先要明确这个图形的概念,”顶点在圆上的一类角比较特殊,由此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共同归纳这类特殊角的共同特征——顶点在圆上且两边都与圆相交,进而自然引入课题,给出圆周角概念,接下来是对其性质探索,自然流畅,水到渠成。

1.2抓“明”主线,以“问”促恩

本节课要达成的目标十分明确,即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性质及其推论.因此,按照什么思路展开教学活动,决定了本节课教学进程的走向和风格,设置和勾画什么思路反映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对学情的分析,对教学资源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课例注重课堂教学的高立意与低起点,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数学,本节课围绕着数学问题进行,将课堂教学组织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导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型组织方式,它以问题解决为起点,以问题及问题解决为主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能力、习得知识的教育任务,课例中教师做到以问题引领学生学习,递进式地分层推进,达成对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其中能引领整节课的问题链主要有:

问题1圆心角是顶点在圆心的角,若圆心角的顶点位置发生变化,还可以怎样描述角的顶点的位置?

问题2给定圆上的两点P,Q,任意画出劣弧PQ所对的圆周角,你能发现什么?

问题3圆周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问题4根据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这一特殊情况猜想出,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此结论对于更一般的情况是否成立?

问题5我们对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圆心在圆周角的内部这两种情况进行了探究,结论都是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那么,这两种情况能不能代表所有的?还有没有其它情况?

问题6对圆周角性质的探究为什么只分成三种情况?

问题1让学生回顾圆心角的概念,抽象出圆周角的概念,并研究圆周角的特点,有了概念之后,接下来是探究如何阐明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有无数多个(问题2),然后再探究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大小关系,从特殊到一般,先探究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的情况,接着研究其他情况(问题3、问题4、问题5),最后探究分成三种情况证明的原因(问题6),这种以问题引领课堂,由浅入深,层次递进式地揭示圆周角性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圆周角的概念及其定理的证明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

1.3交相辉映,体现数学思想

在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数学思想.它不仅可以深入的认识数学本质,而且会对数学思维活动、数学审美活动起着指导作用,形成数学学习效果的广泛迁移,甚至包括从数学领域向非数学领域的迁移,实现思维能力和思想素质的飞跃.初中阶段主要涉及到分类讨论、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于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循序渐进的原则贯穿下去,分步骤有重点的渗透。

分类讨论思想在本节课得到了充分体现.首先,改变圆心角顶点的位置,可以画出无数多个角,而根据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可以将角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成三类——角的顶点在圆内、圆上和圆外.再如,在对圆周角性质的探究过程中,也运用了分类证明思想,即分别考虑圆心在圆周角边上、圆心在圆周角内部和圆心在圆周角外部。分三种情况证明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障碍点,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如此分类.但课例通过几何画板演示,使学生直观感受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完成性质的探究和证明,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

另外,在探究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大小关系时用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和抽象概括思想.圆上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个数有无限多,要将这一个个角分别拿出来研究,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就必须转换思维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先从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这一特殊位置着手,通过探究最特殊情形,猜想结论的一般性,并通过演绎推理证明了结论: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该弧所对圆心角的一半,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

2白璧有瑕.尚待润色

2.1对概念引入的认识

同一教学内容,课题导入的方式因教师而异.本节课立足于圆心角定义复习的基础上,引出课题,即典型的复习旧知引出新知.但在处理上存在不妥之处,如:

师:顶点在圆心的角称之为圆心角.如果圆心角顶点的位置发生变化,还可以怎样描述角的顶点的位置?

生:顶点移到圆上的时候就叫它圆周角.

师:这位同学是说顶点移到圆上,除了顶点移到圆上,顶点还可以在哪?

可以看出,学生的回答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提前给圆周角下了定义.而在所给定义中该生只注意到了圆周角的顶点必须在圆上,忽视了“角的两边都与圆相交”这一非常重要的条件.在学生说出自己对圆周角概念认识的同时,也暴露出在学习和交流中存在的问题,这是一类问题,可能其他同学也存在类似的想法.对概念的理解虽然还不全面,但能作出如此回答实属不易,教师应庆幸这样的课堂生成,抓住这一契机,顺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建构概念,凸显圆周角概念中“顶点在圆上”“角的两边都与圆相交”这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加强学生对概念的再认识.鉴于此,可作如下设计:

师:方才这位同学是说顶点移到圆上的时候就叫它圆周角,下面请同学们看这样两个图形,它们能否称为圆周角呢?

图1中两个图形符合学生学生所说的条件——顶点在圆上,但左图形角的一边在圆内另一边在圆外,右图形是角的两边都在圆外,显然不满足圆周角的概念.要说明一个问题的重要性,给学生正面说教强调灌输,往往效果不好,反面说明可能力度更大,印象更深.这里笔者举出反面例子对概念加以辨析,让学生从“挫折”中切身体会概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遵从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而设计,令学生印象深刻而难忘。

2.2 设置适当的练习,加强对概念的辨析

课堂的容量取决于学情,课例从新课引入到反思回顾,整堂课的容量还是比较大的。课例容量虽大,却缺少一定量的课堂巩固练习。圆周角的教学难点首先是引导经验型的学生把同样一段弧所对圆周角个数的无限性,但大小却是唯一的,过渡到有限;其次是同弧所对无限数量的圆周角与唯一的圆心角的大小关系,需要逻辑上的严密说理证明,涉及到分类讨论、化归等思想方法,这是学生的薄弱之处.学生获得了关于圆周角的概念、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圆心角的度数的一半等性质,好像理解起来没有多大困难.然而,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学生在概念形成的初期,对概念的掌握是不完全、不深刻的,一个概念的建立总是要经过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到实践这两个认识过程.课例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处理以上两个难点,仅涉及一道例题讲解,例题的量偏少,为了牢固掌握,还必须增加一定量的课堂练习。

例1 如图2,点A、B、C在圆O上,点A与点D在B、G所在直线的同侧,∠BAC= 35°。

度数分别是多少度?

学生对刚形成的概念的认识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有偏差的,这就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新概念进行再认知.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合理运用各种变式,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概念的本质,使学生对难点的理解进一步深化,结合教材,可采用以下变式进行强化训练。

如此设计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以及难点深层次的理解,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集中注意教材中的一些“点”,这些点实质上就是因果关系,即知识的基础。

2.3一些结论直接告知.略显生硬

如在探讨圆心角的顶点在圆周角的外部这一情况时,需要学生合理地添加辅助线才能概括总结出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大小关系.教师在给予学生足够思考时间的同时,应巡视学生作图情况,发现学生的困难在于不知如何添加辅助线.而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教师选择将结论直接告知学生,再者,明确了概念,接下来理应是探究圆周角的性质课例中教师直接抛出问题:“要探究圆周角的性质,首先请同学们画出圆O上弧PQ所对的圆周角。”问题提的太急,有赶鸭子上架的味道.教师不妨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学生,学习了圆周角的概念,你还想知道关于圆周角的什么呢?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因此,大胆放手,问:“有了圆周角的概念,大家想想接下来应该研究圆周角的什么呢?”学生可能会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种从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也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玲课例:平面[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4(6):24-26.

德育考评细则范文2

激励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55-01

传统的德育评价主要采用总结式的评定方式,如每个学期的学生报告,由教师对学生一学期以来的思想表现、行为方式和学习成绩等结果作出评述。这种评价方式时间跨度过大,一般一个学期才评价一次;评价不全面,学生思想行为的可变性、认识能力的差异性有可能被忽略,导致评价以偏概全。南宁市邕宁区城关第四小学(以下简称四小)自2011年起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在此过程中采取激励式的多元评价方式――“雏鹰争星”,在收集、分析学生某一时期思想、行为等信息的基础上,针对每名学生的情况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及措施。采用这种星级评价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反思意识,培养健康心理。

一、“雏鹰争星”的分类

四小在“雏鹰争星”活动中设置5颗星:“礼仪之星”“诚信之星”“智慧之星”“卫生之星”和“特长之星”。“礼仪之星”主要考评仪表、礼节、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内容;“诚信之星”主要考评诚实守信、安全法纪、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内容;“智慧之星”主要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卫生之星”主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体育运动等方面作为主要评价内容;“特长之星”主要考评学生音乐、美术、科技、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内容。每个星级都有详细的评价细则,每条细则对应有相应的评价分值。

二、“雏鹰争星”的具体做法

“雏鹰争星”活动每个月都开展,通过“定星―争星―评星―颁星”这四个步骤开展活动。

(一)定星。每月月初召开“雏鹰争星”活动主题班会,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其中一颗星,作为自己的争创目标。

片段一(自评)

师:你们觉得近段时间自己在哪方面表现很棒,就可以在名单上自己的名字后面贴上相应的星,作为这一次的争星目标。

生:我见到老师,不像以前那样害羞不敢叫了,今天我还跟岑老师问好。叔叔来我家我给他倒茶,我觉得我有礼貌了,我想争“礼仪之星”。

……

自评环节,学生对照自己的目标,发现自己的进步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评价自己的思想表现和行为能力。这样能在活动中引导他们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这对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促进和自我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二)争星。引导学生根据各星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自主学习,认星争优,激发学生勇于进取的精神。

(三)评星。每逢双周召开“雏鹰争星”活动主题班会,将自评、互评、任课教师参评、班主任总评相结合,评出“班级之星”。

片段二(互评)

师:同学们每天一起学习、生活,对彼此的表现都很了解,现在请你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对其他同学的认识。

生1:我发现小媛的组织能力很强,那天老师没来,她带领大家到校门拔杂草,大家都听从她的指挥,完成得很好,我们还得到总务主任的表扬呢。

生2:大鹏经常不遵守纪律,课前不做好准备,上课还搞小动作,希望他改正。

……

学生互评有利于各个层次学生互相促进,取得进步和发展。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评价也是重要的环节。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更关注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情感体验、知识获取与交流合作等方面。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弹性”,不作硬性规定,目的是达到促进和激励作用。评价优秀的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引导他们勇于超越自我,发展自己的潜能。而对于相对落后的学生来说,应该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信心,从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活动,享受活动的乐趣。

(四)颁星。各班开辟星级版块,由德育处教师负责给星级学生照相,并将照片张贴于“班级之星”光荣榜。“校园明星”每个学期评选一次,经过层层评选,各个方面表现卓越的学生最后被评为“校园明星”,学校为他们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并在学校公告板张贴“校园明星榜”。“班级之星”“校园明星”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和榜样,激发学生认星争优的进取精神。

经过几年的德育课题实验,四小德育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学校荣获自治区文明单位光荣称号,100多名同学荣获南宁市优秀少先队员,城区德育教育现场会在四小举办。学校打算将“雏鹰争星”活动延伸至校外,近期将通过家长学校将家长培训成为优秀的校外辅导员,监督孩子争星。今后两年时间,学校将继续推广“雏鹰争星”,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

德育考评细则范文3

关键词:“基础”课;模块化教学;德育学分;教学改革

2013版“基础”课教材包含七章内容,理论丰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使学生“知行统一”,真正达到思想政治课育人的目的。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基础”课模块化教学与德育学分对接的实践研究,有利于使“基础”课真正达到教学目标。

以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从2011年来,我院对“基础”课进行了改革,实行“基础”课的实践教学与德育学分对接,取得了一些成绩。每个学期由德育学分核算小组(由系书记、辅导员老师、学生干部和“基础”课教师组成)核算学生的德育学分,对于每学期达不到合格标准的学生要求其进行重修,及至完成规定的义工学时才能重新获得相应的德育学分。到第5学期末,德育学分总分不足300分的学生,由公共基础教研部统一组织进行德育答辩。但在实践教学中,思想政治课老师没有积极地参与,对学生实训项目缺乏指导和监督,仅仅依托学院和系里的学生教育和学生活动获奖情况来对学生进行德育学分的考核,实践性教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没有真正建立。

“德育学分”制是根据我国对大学生的德育要求和大学生活的实际特点,把学生应具备的德育素质与日常表现有机地结合成一体,通过“集体评议”,并且以学分评价为手段贯穿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是高校德育管理和学生管理的基本制度。笔者所指的德育学分依据的是我院学生教育管理部出台的《学生德育学分的实施和操作办法》,此办法明确规定了德育学分分为基础分和奖励分,并且在基础分、奖励分扣分的每个方面制定了若干细则,以便于日常考核操作。其中基础分是根据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给定,及格分为60分,由个人记录、班级考评打分;奖励分是根据本人参加的活动和大赛的申请,由学生工作人员德育学分核算小组核实认定。德育学分中明确规定扣分细则,从上课表现到日常卫生和寝室管理,涉及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每一方面。每学期的德育学分=基础分+奖励分-扣分。德育学分考核贯穿高职学生在校的5个学期,是一种全程教育和全方位考核,德育学分合格者会被认定为获得“基础”课实践课程的相应学分。德育学分把学生日常行为的表现通过学分制的形式进行考核并与“基础”课相挂钩,把学生隐性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日常行为通过量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有机结合,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

高职院校“基础”课模块化教学与德育学分对接的教学改革意义主要有:

(1)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该教学改革不仅对高职学生道德素质和道德表现有量化的评价,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校内外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课堂出勤率明显增加,同时,学生也都为争取奖励学分积极参加各项学生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活动的参与率,还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有利于实现理论课教学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优势互补。通过该教学改革把学生的日常行为和表现通过量化的形式以学分的方式展现在“基础”课教师和学生工作者面前,既使“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也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抓手。“基础”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训项目和参与学生活动的指导策划考评的过程中,更能贴近学生,了解学生;学生工作人员通过德育学分的量化考评,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容易有的放矢地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3)有利于拓展“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容,达到育人全程化。该教学改革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模块紧密结合。结合理论教学模块的具体内容,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知识在实践中运用,通过从第1学期到第5学期各专题的实训项目,实践深化理解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转化、提炼,再用知识指导实践,真正达到“基础”课的全程化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德育考评细则范文4

【关键词】教育管理;中等专业学校;教学

在过去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许多经验对今天的教学管理仍有一定借鉴意义,但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校教学内容的增加,教学管理活动日益复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学管理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当前的中学教学管理中,管理者一方面要求教师和他们的学生以新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另一方面又以传统的管理模式来管理教师。这就会造成较多的管理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研讨当前中职学校的教学规律和新的特点,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我校实际就如何加强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做一些探讨:

一、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首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与学生及时的沟通思想。因为学生来源于四面八方,他们各自所处的生活、学习环境不一样,家庭教育、认知、习惯、爱好各有不同。所以班主任在业余时间与同学们交谈、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个人兴趣爱好,以便及时与学生沟通思想,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思想变化等。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调整自己心态,融入集体环境中去。

例如,有一位学生,来自偏远的农村,父亲因病去世、家境不好,生活拮据,性格内向,和同学相处时,有一种戒备心理。我了解情况后,及时向领导汇报,适当给予经济补助,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安排到学校食堂打扫卫生,解决了个人生活费问题。这样做既消除了她学习的顾虑,又增强了她学习的信心,激励她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很快投入到“大家庭”的生活中去。

其次,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实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评细则。为了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班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评实施细则》。主要内容从学习纪律、政治思想及现实表现、劳动卫生、文体等方面制定考评细则。根据学生个人表现,给予加分或扣分。班级成立考核小组,按月考核。考核结果,张榜公布。学期末,个人考评总分累计相加,进行各种先进奖评定。班主任在执行《细则》上采取班级考评小组严格管理学生,学生监督班干的相互监督机制。对违纪的班干部,经查实后,严肃处理,让学生感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从而强化了学生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观念。

二、整合思想,创新管理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过程,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每个教学步骤规范有序的有机合成。因此,强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特别是强化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管理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1、完善管理组织,为系统管理服务。制度的制定需要人来执行。强化过程管理,必须完善各种管理组织。中等职业学校要充分利用管理资源,不断探索教学组织管理机构设置,努力形成自己的管理决策系统、执行系统、质量评估系统、信息反馈系统,从组织上使教学管理细节化、达到教学过程管理的有序化。

2、推行弹性学制,营造创新性人才成长的有利环境。弹性学制有利于突出教学的个性化要求,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弹性学制是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较好的激励、竞争机制。因此,必须加大中职学校学分制改革力度,结合适合现代中职学生特点所制定的教学大纲,构建适合中职学生特点和实际的“学分制”体系。这不仅有利于减少学校有限的教学资源不足的压力,也可解决部分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从而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和实现他的理想和目标。因此,加紧制定和完善“学分制”教学改革,已成为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的紧迫任务。

3、监督检查教学质量的好坏。中专学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质量评价观,改进考试考核方法和手段,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建立和完善定期评价检查制度,坚持教学过程评价,强化过程管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把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成效作为对中等职业学校评价检查的重要内容,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规范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同步协调,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

首先要从合力出发思考教学管理与德育的有机结合是领导思维科学的基本点。这样,再不是将德育局限于某些活动或课程,再不是将教学看成仅仅是学校的工作,要把校内因素与校外因素、受控因素与非受控因素、明显因素与隐蔽因素、趋同因素与冲突因素等等都结合起来一并思考。视野更广阔,角度更新颖,运筹帷幄,使两者在教育系统中取得优化结合的效果。譬如,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过去只注意到校内因素如师资素质、教学设施、学习风气等的影响,实际上,校外因素也会对教学管理中心产生复杂的影响,如学生的社交,家庭教育等;教学管理中心不仅受受控因素影响,如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所有这些,都是围绕教学管理中心的,其中有相当多的因素就具有双重性,既属教学范畴,而更多的是难分难解,如果机械地割裂开来,就事论事,不从合力角度处之,就谈不上两者的有机结合。

其次是要树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和全程负责的意识,充分发挥各方面尤其是教师的教育优势。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是主体队伍,是教学管理与德育关系中的具有交点意义的中脊。要使二者有机结合,就应当让所有教学人员都认识到自己既是教学管理者,又是德育工作者。这是保证在宏观系统中使二者有机结合的关键所在。但目前一般情况下,教师则表现为教学尚可,德育没有摆到重要位置上。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对科任教师在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的能力要求还未引起足够重视。注意到上述原因,使全员树立起参与意识,教学管理与德育的关系的调控才能落在实处并显出效果。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教学管理内在动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因和潜在动力。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管理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和配合,只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充分调动起来,增强对学习的兴趣和感情,是我们教学管理成功的一半。因此,在整个教学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解决好学习为了什么,为谁而学习的根本问题,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把父母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内在驱动力。要充分利用各种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案例贯穿教学管理和学生教育的内容。把增强与学生沟通入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作为实施教学管理的切入点。我们知道,害怕学习、害怕上课、害怕考试是这些学生最大的致命弱点。处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习的中职学生,如果缺少沟通和交流,学生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教师一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就面对黑板直奔教材内容,不仅让学生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自己在学什么,更加加重了学生对教学教材内容的陌生和对学习的恐惧。很多学生之所以厌学、怕学,都是从一开始就认为学不懂而产生对学习的恐惧开始,最后产生畏难情绪,厌学、退学。因此,我们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把握和采取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才能把每个学生逐步引上自觉学习,愿意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路子上来。

五、鼓励班主任积极开展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绝非可有可无,它是班主任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感悟,逐步成长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反映了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理念、目的、计划,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开展好班级活动,一、要少而精,一学期二次左右,不宜超过三次,每一次均要充分准备,精心策划,以达到最佳效果。二、是班主任要从直接组织到逐步转化为指导者角色,不能任由学生随心所欲,搞活动买点东西一吃一喝一玩了事。班主任始终要全程关注指导,目的是要让学生从活动中受到点启发。三、是要通过活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让主办者写活动计划、分工合作、培养学生做事要有计划有创新,思考要周到以及组织、配合协作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写活动经费预算,使学生学会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通过让学生请教师嘉宾,借用相关活动器材,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四、是活动开展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的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般来讲第一学年新生入学在生活自理、学习节奏、与人相处等方面均很不适应,宜开展诸如宿舍文化拉力赛、学习经验座谈会等活动。第二学年学生已适应了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宜开展学习类的竞赛、体育竞赛,通过竞赛的组织提供足够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第三学年学生面临就业,宜开展择业经验介绍,演讲朗诵比赛,气质大家谈等活动。只要班主任精心策划、认真指导、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班级活动都应该是他们共同相处这串生活项链上一颗颗光彩夺目的珍珠。

总之,教育管理是中专学校工作中的最主要的任务和内容,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是中专学校改进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增强人才竞争力的基石。管理工作依靠学校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只有重视教育管理,根据中专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及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中专学校才能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建梅.谈新形势下的中专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煤炭高等教育,2003年7月第21卷第4期

[2] 仲继东.中专教育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9月第2卷第3期

德育考评细则范文5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继续秉承"夯实基础,提升内涵,巩固成果,扎实推进"的工作理念,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思路,为实现中国梦、强国梦,努力培育和造就"爱祖国,讲诚信,明礼仪,重养成,有爱心,怀梦想"的朝小优秀学子。

二、工作重点

1、扎实做好《吉林朝小德育目标、年段德育工作实施要点》的学习、宣传和落实工作。上一学期,德育部按照顶层设计、自下而上的程序和原则,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学校德育目标、内容体系。本学期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学习、宣传和实践力度,使"目标和内容"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行动纲领和准则。德育部将把"目标和内容"的学习贯彻工作作为考核班级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1)、班主任首先要对"目标和内容"理解透彻,再组织学生学习。

开学第一周为班主任温习时间,事先做足做好备课。

开学第二周重点组织学生学习。重点学习、诠释"新目标和内容",要逐条、逐句、逐字组织学习,并提出明确、严格的要求。

(2)、提高重视,突出重点。各年级组、各班要切实以新的目标和内容为指导,结合班级特点,本着"对学生现在负责,对下一年段负责,对将来负责"的高度,做到"打基础,不欠债,一脉相随,着眼未来".

低年段重点开展好礼仪学习、实践活动,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六月份要归纳出"校园礼仪细则及实施办法"和"家庭礼仪评价手册";

中年组重点要开展好诚信教育活动,六年份要归纳出"校园诚信教育细则及实施办法";

高年段要重点开展爱校、感恩系列教育活动,六月份前要归纳出"爱校、感恩教育细则及实施办法".德育部在各组的基础上,结合新目标和内容,要推出《学校礼仪、诚信、爱校、感恩教育细则及实施办法》。

(3),加强顶层设计,注重措施方法。在推进"新目标和内容"过程中,要继续重点以培养良好国民习惯为目标,大力推进养成教育力度,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品质和习惯。

一是继续重点推进"无声走廊和安静教室"创建工作,力争本学期完成创建工作,使85%的学生真正形成八条良好习惯;加强礼仪内涵教育,让学生真正做到"诚信礼仪、真诚礼仪",在此基础上要关注家庭礼仪,引导学生和家长将校园礼仪好习惯带到家庭当中。

二是积极创设活动情境,通过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爱国、奉献、明礼、诚信、爱心的价值目标;

三是加大检查和督导工作,指导和帮助各班尽快形成学习落实"新目标和内容"的良好的工作氛围;

四是要制定《学校礼仪、诚信、爱校、感恩教育细则及实施办法》草案。

五是学期末要评选出一定比例的学习落实"新目标和内容"优秀班级。评比规格可略等同于月优秀班级。

2、按照市教育局"【2015】6号"文件精神,切实开展好"争创新三好·校园之星"系列评选活动。通过活动,注重挖掘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让每个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处处能自信,在自信中求发展,从而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体实施方案另发)

3、继续以"面向社区(会)、重在体验实践、旨在服务提升"为原则,在"三贴近"宗旨下,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教育、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德育针对性和主动性。基于此,本学期将重点组织好以下活动:

(1)、三月份组织二年级赴敬老院开展"童心辉映夕阳红" 尊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

(2)、四月份开展清明系列教育活动;

(3),五月份组织四年级开展消防安全体验教育活动;积极促成"开心农场"江城晚报小记者体验活动。

(4),六月份组织4—5年级学生赴沙河子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拟组织2—6年级学生赴省青少年影视文化教育基地——长影世纪城开展"体验科技魅力科普行"活动,达到科普教育、寓教于乐同步;(红领巾心向党迎六一长影世纪城)

(5),开展好毕业年级"感恩母校,美好印记"系列教育、实践和体验活动。

一是拟开展好"体验科技魅力科普行"长影世纪城夏令营活动;

二是设计并组织实施"母校一天生活体验"活动;

三是开展"爱心义卖,胸怀母校"活动;

四是策划、组织好毕业式活动。

五是开展好毕业年级、一年级"大手牵小手,共育希望树"活动

(6)组织好"金鸡百花电影节"小记者选拔工作。

(1)加强常规检查,完善考评机制,搭建成长平台。德育部、大队部、值周生要加强日常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提出要求,明确责任;对共性的问题,德育部要采取措施,分析研究,对问题的成因要分析透,要拿出科学合理的办法加以解决。

完善班主任和班级考评机制。引导、督促班主任在业务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水平和治班能力;积极为班主任、辅导员的发展搭建成长平台,认真开展班主任能力展示活动,组织班主任参评各项优秀课(案)例、经验交流、班队活动的评选或展示。

(2)积极做好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综合素质。

一是发挥好专业培训交流作用,2月份拟进行一次综合性的班主任培训、交流活动。培训分为基层班主任经验分享、国家名师案例分析、观摩优秀文体(大课间)活动展示、班级博客交流四部分。培训力争体现出专业性、心理性、指导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五大特点,为做到资源共享,将编印我校《礼》丛书;

二是有效发挥常规培训作用,充分利用好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做到"以会代训".

三是通过"走出去"的形式,积极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通过实地学习、交流,不断提升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所于五月份组织参观学习活动。

四是强化"德育名师"培养工作,发挥名师引领和辐射作用。拟试点开展"德育名师"培养(师徒结对子)系列活动;开展"名优班主任讲堂"活动,本学期拟邀请全国优秀班主 任金七仙老师做一次家教大讲常。

(3)充分发挥好少先大队、社团、值周生、校园广播站等群众性组织和媒介的作用。

一是继续重点指导少先大队如何进行少先队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总结,提高少先大队的活动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

二是充分利用好"红领巾广播之声",使之成为宣传学校正能量的有效平台;

三是加强值周生的培训力度,大力提高值周生的工作和服务能力,保证值周生工作公平、公正和客观;

四是充分发挥好社团组织作用,使其更好的发挥引领和表率作用,本学期社团工作重点是:一是扩充社团组织,招募新成员;二是新成立小记者社团、语言(主持人、讲解员)社团;三是加强社团常规指导和教学;四是搭建平台,为社团成长创造更多机会。

5、按照市教育局"【2015】9号"文件精神,深入开展好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活动和"校训解读"活动。通过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形成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具体实施方案另发)

一是总结好假期的民族文化实践活动;

二是开展"我的中国梦——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积极做好印制"民族文化教育画册"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是将民族文化融入到活动之中,重点考虑将民族传统(体育)游戏项目纳入班级阳光体育活动之中;

四是开展好民族文化实践体验活动。

五是继续大力开展好礼节教育实践活动。

6、发挥班级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切实提升班级文化育人效果。本学期要继续培育和完善以"班级特色、班级博客、课前一歌和班级发言人"四位一体的班级文化格局和内涵。使班级文化更具特色、更具凝聚力,更具影响力,更具育人性。进一步提升班级文化的品位。

在班级特色上,各班要紧紧围绕班名、班训、班歌和班微,打造班级集体。使班级特色、班集体建设和班级文化互通交融。

在博客使用和管理上,要重点突显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上。

首先要积极调动学生和家长主动的参与到博客中来;其次要丰富博客的页面;第三要及时丰富博客内容;第四要讲究方法和策略,使博客成为班级、学生和家长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使博客管理尽快成熟,学校将出台班级博客管理使用规定、并以月为单位,对各班博客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并开展优秀博文、优秀留言、爱心回复、感人相册、动人视频等系列评选活动。

在课前一歌上,要实行常态化,要不断丰富歌曲的内容和形式。本学期要至少学一首朝鲜民谣,通过课前一歌,要切实使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师生的团结力、进取力等文化内涵得到很好的体现。

在班级发言人培养上,要体现出发言人的角色。要多为他(她们)提供机会,搭建平台,使其更好的宣传班级和学校。本学期,从学校层面,重点要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拟成立相关社团组织并与博物馆开展互动活动;

二是结合"红领巾广播之声"开展活动;

三是开展班级板报解说活动(两月一次);

四是参与到学校的大开型活动中来。

7、加强生命安全教育。本学期要继续利用多种形式和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生命安全教育,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此项工作在全员基础上将着重向毕业年级、留守学生、和问题学生倾斜。

8、加强体育艺术工作。本学期体育、艺术工作将继续本着增强学生体质,体验阳光快乐,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审美情趣为原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艺术素养。

体育工作:将紧紧围绕争创"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组织好两年一次的大型运动会为重点开展好各项工作:

(1)、三月份进行校园棋类擂台赛。

(2)、四月上旬,一年级队列、广播操验收;

(3)、全力以赴,有条不紊的做好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创建工作。

(4)、五月份开展校园足球赛。

(5)、扎实抓好"大课间"活动。

(6)、开展好足球社团活动。

艺术工作:将以积极备战"全市第十一届艺术节"和下半年校园"花蕊"艺术节为重点,做好各项工作:

(1)、切实做好参加"全市第十一届艺术节"活动的各项准备和组织工作。

(2)、1—5年级,做好新校本舞学习、普及、验收工作。

(3)、完善和丰富"课前一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本学期至少教一首朝鲜民谣。

(4)、开展好艺术社团活动

(5)、提前准备,为下一学期的校园大型"花蕊"艺术节活动做好储备。

9、继续做好留守学生关爱、问题生教育和贫困生帮扶工作。

此三项工作是我校关注民生的重要大事、实事。责任重大,也是我校德育工作多年以来的一个难点和亮点,长期以来,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素材,今年要继续做好巩固和发展工作,本学期将在原有基础上侧重做好问题生教育管理工作。

10、密切家、校、社区(会)联系,构建三维德育网。以"创建人民满意学校"为契机,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效果。为此,今年将充分利用好家长学校、家教讲堂、家长开放日、德育基地和社会教育资源,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服务和体验活动。

三、月份工作安排

二月份:

2、班主任学习、培训、交流会议。(2月26日)

3、德育工作调研(2月27)

4、组织学生新学期报到工作。(2月27日)

5、全体值周生培训(2月27日)

三月份:

1、学习德育新"目标和内容。第一周班主任学习,第二周班任利用班会时间,集中组织学习新的德育目标和内容。(3月9日前)

2、加强安全教育。(开学第一周)

3、上报假期部分德育作业,以上要在开学式上进行表彰。(3月5日前)

4、解读德育工作计划,布置三月份和新学期德育工作任务。(3月12日)

5、开学仪式。(表彰全市最美班级和特色班集体)(3月10日)

6、棋类擂台赛(3月份)

7、一年级普及队列、广播操。(3月份)

8、各班上交民族文化假期体验实践相片、新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3月16日前)

9、家长学校开课——家教讲堂(3月末)

10、招募社团成员(3月份)

11、安全疏散逃生演练。(3月末)

12、出台德育部"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新三好·校园之星、校训解读"三个活动实施方案。

13、做好"金鸡百花电影节"小记者选拔工作。

四月份:

1、开展好清明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五年级代表学校参加清明祭扫。(4月上旬)

2、一年级队列、广播操验收。(4月10日)

3、消防安全体验教育活动(4月28日)

4、班级发言人培训、上岗、实践。

5、毕业年级、一年级开展"大手牵小手,共育希望树"活动

6、开展学雷锋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组织二年级赴敬老院开展"童心辉映夕阳红" 尊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4月中旬)

五月份:

1、1—5年级验收校本舞。(5月15日)

2、组织江城晚报小记者开展"开心农场体验"活动(5月中旬)

3、参加省艺术节比赛。(5月13—15)

4、足球比赛。

5、2—6年级开展迎六一"体验科技魅力科普行"长影世纪城夏令营活动;一年级单独安排相关活动。

六月份:

1、低、中、高组分别上交"校园礼仪细则及实施办法"和"家庭礼仪评价手册"、"校园诚信教育细则及实施办法"、和"爱校、感恩教育细则及实施办法".(6月10日)

2、开展好毕业年级"感恩母校,美好印记"系列教育、实践和体验活动。

3、组织4—5年级学生赴沙河子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6月上旬)

4、学期总结准备工作;假前安全教育,致家长一封信;安排假期工作。

德育考评细则范文6

德育学分制是通过量化的标准,对包括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实践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以提高学生接受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发展的一种德育管理模式。

德育学分的评价借鉴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评价内容和方法,融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和德育载体于一体,并以学分的形式加以规范。在德育学分制中,每个学生每学年只有接受一定量的专题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活动才能获得必需的基本分,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一些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获得一定的附加分;当学生出现一些不应该有的行为时也要有适当的扣分。学生每学年的总评成绩达到合格底线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分数的高低将成为各种评优活动的直接依据。实际上,在德育学分制中,德育成为每个学生每个学期均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其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浑然一体,主要是从思想、道德、心理、行为等层面展开。

二、德育学分的基本内容

实施和操作大学生德育学分的目的,是从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角度,形成有助于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为此,大学生德育学分的实施,我们是从“基本学分”和“奖惩学分”两个方面进行的。

1.关于基本学分的内容和操作

基本学分是对学生的基本德育要求、德育活动和德育形式,以科目化、活动化的方式加以规定的一种形式。基本学分是学生参与各种奖励评定的“德育入门线”,是每一位学生在每一学年里必须取得的最基本学分,是学生参加各种奖励评定的基本条件。其内容包括参加政治学习、学术活动、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公益劳动情况和日常行为五个方面。基本学分应着重反映学校培养目标中德育的内容和要求,要以学校培养目标规定的德育规格的具体化为内容,以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与大学生的实际状况为依据设定。每一方面都应确立一种或几种导向重点。例如对学生参加政治学习活动,主要是要求学生增强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动性;在团组织和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意识;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自觉确立正确的成才观念,走正确的成才道路。在具体操作基本学分时,采用明确目标与实施目标相结合的方法,要求每一位学生根据自身参与德育活动的实际情况,登记活动内容与活动效果,同时也要求辅导员根据活动的情况不定期地对学生的《测评手册》进行检查。在机制上确保对大学生德育学分的检查和督促。

2.关于奖惩学分的内容和操作

奖惩学分包括加分和减分。加分以奖励先进为目的,鼓励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以及其他校、院、系三级管理机构所极力倡导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中发挥作用。加分必须对衡定学生的素质状况有价值,必须能够作为学生各种奖励评定的重要依据。

制定的加分主要包括:(1)在担任学生干部期间工作成绩优秀者;(2)在参加党团组织生活和集体活动的过程中成绩优秀者;(3)积极开展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4)学生公益劳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5)在学院宣传工作中的成绩优秀者;(6)在参加学院以上单位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中成绩优秀者;(7)宿舍卫生自律方面评比优秀的宿舍长及舍员。

显然,加分能够对学生的日常各种表现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适当的减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包括:(1)故意破坏公共环境公共卫生者;(2)在教室或宿舍内违章使用电器者;(3)聚众赌博者;(4)集体活动迟到或不到者;(5)无故不打扫宿舍卫生者;(6)打架或偷盗者等。

为了做到奖惩学分的公正、公开与公平,我院奖惩学分的操作原则是:(1)建立德育学分操作小组,组长由辅导员老师担任,成员主要是由班级中推选出来的认真负责的同学。操作小组具体负责指导和落实大学生德育学分的工作。(2)制定统一的德育学分操作细则,形成包括基本学分和奖惩学分合一的奖励评定机制。(3)随着年级的不同,德育学分的具体细则会有不同方面的侧重点,具体不同由年级辅导员老师提出,在经过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的同意后方可实施。

三、德育学分设置的原则

1.坚持奖惩分明

大学生身上同时存在着积极与消极、先进与落后两方面的因素,因此必须明确指出其身上存在的优点与不足,肯定其积极因素和先进成分,通过肯定性评价,激励学生正确的思想言行,并在全体学生中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也必须明确指出其身上的不足和缺点。通过否定性评价,使学生能重新审视自己的言行,并采取相应的调整行为。坚持奖惩分明的原则,要注意不能以肯定性的评价代替否定性的评价。

2.坚持客观公正

德育学分的建立其实质就是通过可量化的标准和原始的记载,体现大学生在德育学分内容规定范围内的实际表现。由于德育学分直接作为学生评选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评奖活动的依据,因此必须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要改变以往主要凭主观印象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不足,以原始记载材料讲话,提高评价的精确性和可信性。

四、德育学分操作中应重视的问题

1.必须将德育学分的实施与建立奖惩分明的政策导向相结合

对大学生德育学分到底要对大学生形成一种怎样调节与制约机制的问题,我们主张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实施大学生德育学分必须与学生的奖惩措施挂钩,必须对用人单位评定学生素质有用。以此作为发挥大学生德育学分的导向、激励、鉴定、诊断和调节等积极作用的重要机制。同时,考虑到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应该提出不同的要求。在低年级重点考核学生遵守各种校规校纪,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高年级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2.提高学生与辅导员对实施德育学分的认识

辅导员和学生对于实施大学生德育学分的认识,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不断提高辅导员和学生操作与执行大学生德育学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德育学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院在具体设计和操作大学生德育学分时,把设计、试点大学生德育学分的过程与对学生进行动员两项工作结合起来进行。把试点和讨论看作是提高学生对德育学分认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与此同时,我们也吸纳学生来参与设计和操作,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对实施大学生德育学分的意义的认识。由于有学生的参与,我们制定的德育学分实施办法比较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具体实施与操作过程中进展也较为顺利。

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对大学生德育学分的设计,必须注重体现德育首位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必须注重提高广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必须注重将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考评具体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做到教育和管理的有效结合,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我们也深感,德育方面的考评相比于智育和体育方面的考评显得比较薄弱,缺乏可操作性和规范性的状况,已现实地成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一个“瓶颈”因素。探索和实践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是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德育工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的一个突破口。在德育学分的轨道上我们只是刚刚起步,还需要全体学生工作者共同建设,保证我校德育学分工作能够科学化、规范化,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提升我校学生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楼军江.大学生的德育学分的设计和操作[J].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2001,(15).

[2]王静怡.积极构建德育学分的评价与奖惩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2001,(4).

[3]朱丽.实施德育学分制度构筑德育“筑魂”工程[J].教育与职业,2004,(1).

[4]哈里克·加帕尔.关于构建德育学分制的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