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优秀教师事迹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优秀教师事迹材料范文1
闪耀在校园的每一处
“我愿用慈爱呵护纯真,用平等孕育成长,用双手默默耕耘,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学春蚕吐丝丝丝不断,做蜡烛照路路路通明,永远做书香少年的点灯人!”
这是河北省涿州市实验中学李海莲老师的一段话,她刚刚被评为学校的“十大师德楷模”。说起评选学校十大师德楷模的初衷,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王国辉这样说:“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而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评选学校的十大师德楷模,达到一种引领教风的良好效果。”
当我们漫步在涿州市实验中学校园的时候,感觉到“榜样文化”无处不在。校园里不仅有“实验中学十大师德楷模”宣传橱窗,还有宣传“感动实验中学十大学子”的文化长廊。这十名学生中,有全面发展,敢于负责的学生会干部;有多才多艺,活泼开朗的阳光少年;有自强不息,勇敢自立的留守儿童;有身残志坚,刻苦攻读的残障学生……学校为此还专门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此外,学校每年还要评选“阳光女孩”、“责任男生”、“优秀班集体”、“优秀宿舍”等,每个班级每个学期都要评选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优秀课代表”、“优秀小组长”等各种榜样。
在校园内采访,我们不时看到很多学生的胸前挂着不同的“胸牌”。这些都是各班自己的特色。例如代立然老师所带的八年级217班的“胸牌”有以下几种:班长、团支书、课代表、217之星、课堂之星、进步之星等。每天217班都有二十几名学生“挂牌”上学,红红的胸牌挂在胸前,既是本人的荣誉,也是对他人的“榜样激励”。
二、榜样的推出
基于一种系统性的思考
孔子在《论语》中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指出了“榜样”(贤人)在人的精神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美国当代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也已经证明: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而习得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会形成怎样从事某些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种编码信息指导行动。那么,什么是榜样呢?在校长王国辉的眼中,榜样是一个系统的有机体。
首先校长应在“知与行”方面做全校师生的榜样。走近王国辉校长,你会发现,他是一位激情澎湃痴迷于教育的追梦者;他是一位善于钻研、潜心研究的思考者;也是一位脚踏实地、务实求真的实干者。他稳健务实、身先士卒。这从他的作息时间表就可见一斑:早晨六点到校与学生一起晨练;七点转班查看学习早自习情况;每天听两节课,晚自习后到学生宿舍去转一转;住宿生入睡以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思考第二天的工作;等回到家时已是繁星满天。
班子成员要在“奉献与贡献”方面做全体教师的榜样。“觉悟高于他人,工作勤于他人,奉献多于他人,业绩优于他人。”这是学校领导班子的自律公约。班子不只是背后指挥的角色,更是扛旗领头冲锋的战士。班子坚持每周一例会制度。会上每名成员要讲上周的工作情况,做好本周的工作安排,要谈学习工作的体会,还要发现教师中优秀的典型。学校要求班子成员要积极兼课,参与年级组和教研组的管理。每位班子成员每天要听一节课。用王国辉校长的话来点评学校的领导班子,那就是“每位班子成员都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面旗帜”。
在教师中间树立“敬业爱生、务实创新”的榜样。“身教重于言教”,很多人在成长之后,总是能在自己身上找出当年所崇拜的老师的影子。这就深刻地点明了教师对学生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同时,优秀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工作方法对其他教师的带动作用也是相当明显的。王国明老师是一位善于思考的省级优秀班主任,工作讲创新,勤于总结与积累,在他的带动之下,学校涌现出一大批骨干班主任。张素娟老师的班务工作从打造学生的阳光心态入手,用女性的细腻与爱心营建和谐班级。代立然老师富于激情,善于钻研,他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生有思想,有理想。
在学生中间树立“勤学善思、追求进步”的榜样。最好的榜样莫过于同龄人的示范与带动。因此学校特别注重学生榜样的树立与推广。除常规的“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课代表”等,学校积极倡导各班适时根据班级实际推出各个层面的优秀学子作为本层面学生的“榜样”,发挥他们的教育作用。如康伟老师推出了班级“黑马奖”,以表彰那些取得重大进步的同学,借以引领全班的学风;郭建立老师的班级适时推出“入围奖”,以激励学困同学尽快努力,进入优秀的行列。
三、榜样的评选
注重过程的透明
教师也选秀!十大师德楷模的评选可谓花样迭出,感人心魄,其亮点之一就在于评选过程的透明性。
2010年寒假开学,在自写师德总结的基础上,全体教师分组述职,以教研组为单位,先进行师德楷模的推荐工作。然后经教代会表决,评选出20名师德楷模的候选人。第三步是网上公示阶段,学校将20名师德楷模候选人的事迹材料均在学校的网站上,把教师事迹材料的点击量和网上评论作为师德楷模评比的一个参考。最后是现场演讲阶段,学校请来市政协、教育局的相关领导和部分家长委员会代表等作为评委为候选人现场打分,最后评出“实验中学十大师德楷模”。整个评选过程可谓透明、公正。因为涿州实验中学认为,只有过程的透明和公正,才能保证榜样的公信度,才能切实地发挥出榜样的带动与引领作用。为此,涿州实验中学对榜样的评选特别强调以下两点。
一是榜样评选的参与度要广。例如学校要求每班的班长必须通过学生民主投票产生。在投票之前,要组织学生进行竞职演说。这个过程必须要注意参与度的问题,两个人参选班长与二十人参选的引领与带动作用是截然不同的。较高的参选率是选举成功的重要前提,是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体现。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长竞职之前要广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确保有较多的人员参选。
二是要注意多元评判体系的建立。保证每个层面的“选民”都能真实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如学校优秀教师的评定,不仅要有教学成绩的评价,还要加入学校校委会、家长、学生的评分权重等。多元评价的实质是评价的真实性。在这一点上,学校认为选票就是信任,而信任才是内心真正的佩服。
四、榜样的力量
提升着学校的整体品味
如何才能提高一个人的品味?涿州实验中学用实践作出了回答。
身边具体可感的榜样激发着每名师生的进步欲望。在学校推出“十大师德楷模”之后,学校将这十名优秀教师的事迹精编做成展版张贴在每个教师办公室。面对同事的事迹,很多年轻老师都表示:一定要勤修师德,争取明年能够参加下一届师德楷模的评比。
“阳光女孩”教育与评选活动也是涿州实验中学通过榜样激励学生的典型做法。学校每个学期都要进行“阳光女孩”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评选出“阳光女孩”,最后组织“阳光女孩”事迹报告会。学校通过这项活动激发女生的自爱自强意识。
榜样本身在荣誉的光环之下也会不断增加内在驱动力,不断进步。学校很多优秀的教师正在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迅速转型。如学校的数学教师宋振东老师由于教学成绩突出,被评为“市十佳教师”,苏老师在荣誉面前,在领导与学生的期待面前,不断创新工作的思路与方法,很快又成为学校教学与管理的骨干。
学生同样如此。“感动实验中学十大学子”之一的178班的陈昕同学获奖后说:“我感谢身边的每一个人,老师、同学、父母,这些人都是我最亲最爱的人,他们信任的目光就是我前进的动力,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大学优秀教师事迹材料范文2
1989年8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也是她终身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刚刚年满20周岁带着一脸稚气的她被分配到xx职中,走上了她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开始了她的教育生涯。从此,如何当一名学生爱戴、家长放心、同事信服和领导满意的老师,成了她终身奋斗的目标。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当时社会的共识,更是这所学校大多数学生所信奉的真理,因此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她深知要想一下子转变学生的思想问题很不现实,只能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去逐步扭转。
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她广泛渗透教育活动,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因势利导,深入浅出,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的启发教育下,不到一个学期,她所带的两个班级的绝大部分学生喜欢上了英语课,学期末英语课成绩名列前茅,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许是她的热情和真心感动了学生,1990年1月8日,她的学生张建设因转学去别的地方读书,离别时,在送她的一本相册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祁老师,是您开启了我学习英语的大门,谢谢您!”一句暖心的话,深深地表达了学生对她的爱戴。使她这个初出茅庐的新教师受到了极大的鼓励,更是坚定了她当好一名教师的信心。
1990年8月开学后,学生梁正多第一次迈进高中校园。那时候,他的英语成绩非常糟糕,心理比较脆弱,一上英语课就想回家。细心的她很快发现了梁正多的问题,于是她用和蔼的面容,慈祥的目光,爱的引导,使梁正多逐步消除了紧张的情绪。她轻轻地抚摸着梁正多的头,为他定下学习目标,鼓励他:你能行,我相信你!随着每天上课的铃声响起到放学铃声落下,一天天日复一日的陪伴,一遍遍不厌其烦的辅导,梁正多的英语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转眼到了高二,9月下旬,梁正多的母亲患有食道癌已到了晚期,前期的治疗花光了家中的所有积蓄。生活上的困难,使梁正多产生了弃学的念头。心中的想法没有逃过她的眼睛,在她的耐心询问下,梁正多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她就像妈妈一样安慰他说:“孩子,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你既然爱你的妈妈,你就应该振作起来,好好生活,好好学习,这样才是对你妈妈最好的报答。”梁正多母亲去世的那天下午,他急急忙忙请假回家去料理母亲的后事。知道情况后,她追上去对他说:“孩子,安心去吧,我等你回来!”边说边又从口袋里掏出来50元钱塞在他手里。面对母亲的去世和老师的关怀,梁正多发声大哭了起来。那时候她的月工资还不足80元。自从她知道梁正多的妈妈得病以来,一直这样关心支持他直至读完了高中。正是她的教育和影响,使梁正多获得了自信,学会了选择,懂得了自尊、自立、自强。现在梁正多也和她一样成为了一名教师,在xx七中工作。
1993年3月,她被调入xx一中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深知自身知识储备还远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时,她便产生了继续深造的念头。在征得家人和学校的同意后,于1996年5月参加了全国成人高考,被甘肃省教育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录取。9月,她脱产去进修。当时,女儿只有4岁,两年的学习,一次次的分离,面对女儿啼哭,无不让她撕心裂肺。即便是这样,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不得不克服家庭和生活上的诸多困难。直至1998年7月,她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专科起点的全日制本科学习,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修回来的她很快成为了学校的教学骨干,任教研组长,至今一直担任重点班的教学工作。2009年8月开学后,学校安排她担任高三两个班的英语课,理科班72人,而文科班有122人,为xx一中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个班。说是两个班,194名学生远远超过了4个班的人数。超大班额,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常常是一节课下来浑身湿透。慢性咽炎,咳嗽不止;颈椎疼痛,夜不能寐。大夫建议立即住院治疗,家人给她办了住院手续。虽说是办了住院,但是,她每天只是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去医院一边输液治疗,一边吃饭休息,下午上班又回到教室,从没有因住院看病而耽误过一节课。一位好心的学生家长知道了她的病情后,送来了一个石头做的枕头,每天晚上睡觉前,先在石枕头上铺好毛巾,然后将颈椎疼痛部位放在石枕头上,来缓解疼痛。(后来,她把石枕头还给了学生家长后,便在啤酒瓶上裹上毛巾来代替石枕头。现在她把几本杂志卷在一起,休息时垫在颈椎疼痛部位。)就是这样,她忍着疼痛坚持上好每一节课,批改作业从不马虎,晚自习辅导不缺一次。一年来,194名学生英语成绩都有明显地提高,其中一位名叫屈永海的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486分的好成绩,被甘肃省zd学院录取,高考总分较前一年的320分提高了162分,英语单科成绩提高了61分。现在,屈永海在xx县法院工作。
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20XX年12月16日,她被甘肃省教育厅选派去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培训。听说她来北京了,2012届考入北京大学的狄延超同学急匆匆的过来看望自己的老师。在短暂的相聚后,送老师回去途径中关村地铁站时,狄延超说:“老师,在我上高三的时候,您让我背诵有关中关村的课文,并且还对我说了一些鼓励的话,对我触动很大,当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我梦寐以求的大学,是您的鼓励帮助我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走着说着,在中关村地铁站,狄延超给老师背诵起了当年学过的课文。学生的举动既让她震惊,又让她感动。时间和距离并没有隔断彼此之间的情谊,师生情感在他乡进一步延续;
2017年的一天,2003届毕业生组织一个聚会活动,邀请部分老师参加联谊。许多在外地的学生听说她和其他几位老师都来参加,放下手头工作,克服困难,千里迢迢飞奔而来。当见到曾经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恩师时,不少同学喜极而泣,潸然泪下。一位在北京因工作太忙实在无法前来参加师生联谊活动的学生李炜,在电话里对她说:“我虽然没能在聚会现场看见您,能在电话里听听您的声音,感觉也是暖洋洋的”。学生宗玉平进门后看见了她,立马跑过去抱住她动情的说:“老师,我太感谢您了!我现在在一家公司做销售经理,年薪20万,两个孩子,一儿一女,生活很幸福。本来公司安排我出差,听说您来,我请假过来主要就是为了看您。我当年上高中时英语底子薄,学习很吃力,是您没有放弃我,如果没有您当年的鼓励和培养,今天的我不可能当上销售经理,这家公司对英语要求很高;”说着说着,伏在她的肩头哭了起来。
2017年4月,离一年一度的高考越来越近了,为了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她下午放学后就基本不回家吃饭。大多时候就是在学生吃饭的间隙,喝几口开水啃几口馒头,依旧回过头来继续辅导学生。11日下午7点时分,她正在办公室辅导学生,另一个名叫王皑雪的学生推门进来,快步走到祁老师面前,将一个饭盒放在了她的办公桌上,说:“祁妈妈,快吃,我奶奶包的饺子,趁热吃,可好吃了。”学生的天真、直爽和可爱,深深地打动了她的心,就着眼泪吃着暖心的饺子;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鸟儿已经飞过。”转眼间,三十年过去了。她努力追求着自己当初做一名好老师的目标,虔诚地守望着一个关于教师、教育永远不灭的梦想。 追求之路虽然充满着艰辛与苦痛,但每一点成绩的取得和些许的进步,都会让她感受到生命境界的提升,有一种“凤凰涅磐”的惬意。近年来,她的高考成绩8次打破校记录,10次创新记录。在《现代中小学教育》、《中小学英语》等教育教学刊物16篇。2010年在“菁华杯”首届全国新课程中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2009年11月主持完成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中新课程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2012年6月主持完成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等级:优秀);2017年9月主持完成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2011年1月获得甘肃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1年3月获得金昌市“五个一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2011年7月获得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2013年2月获得甘肃省第九届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她曾先后获得金昌市拔尖人才、甘肃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甘肃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教学能手、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名师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