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常见的教育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常见的教育问题范文1
关键词 安全教育 教育问题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1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教育边缘化。为了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教育部门把各类课程纳入到教学安排当中,努力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努力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但“语文、数学、英语是主课,其他都是副科”的观念,在绝大多数学校当中普遍存在,并且根深蒂固,这就导致师资力量、设施条件、教学时间都向上述“主课”倾斜,从而导致安全教育这种实践性课程受到挤占,甚至被忽略。
(2)小学生被过度保护。6-13岁,是人生当中充满想象和活力的年龄,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天性都是活泼好动的。但为了安全起见,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被过度地“保护”起来,他们的活动范围大大受限,跑、跳等较为激烈的运动和稍带冒险刺激的项目,都被列入禁止事项,还有很多学校拆除了校园内的单双杠、篮球网,“学生安全和学校责任”像一把剑一样,悬在学校领导和体育老师头上,使得他们不得不“畏手畏脚”。这种降低标准为安全,限定范围求安全”的做法,看似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实际上却使本该朝气蓬勃的孩子们,变得柔弱不堪,安全意识消耗殆尽,应对突发的安全事件能力接近于零。
(3)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尽管教育部对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已有明确要求,但现阶段多数小学的安全教育只停留在老师带着学生诵读安全手册、安全规则层面,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与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是不相适应的,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这也注定了最终效果的微乎其微,因此一旦发生特殊情况,学生还是极易出现意外甚至酿成悲剧。
2小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成因
(1)升学压力使然。尽管当前上下均提倡和呼吁素质教育,但受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和短缺矛盾制约,学校的围绕“升学率”开展中心工作,成为不争的事实。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班主任老师的口头强调和课间操时间校领导的简单教导上。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多数会在安全责任制的落实、规章制度的执行等安全管理上找原因,而事实上因升学压力冲击导致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缺位才是症结所在。
(2)学校和家长侥幸心理使然。如前所述,现阶段大多数家长对子女都不同程度存在过度保护的问题,他们认为,只要对孩子保护的好,孩子就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当孩子步入小学,他们把孩子的安全完全寄托于学校,认为学校要保证孩子的绝对安全,孩子有任何闪失,学校难逃其咎。而多数小学校为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不受伤害,对在校期间学生的活动严加控制,去除所有可能诱发意外的体育活动,认为这样就能保证学生的绝对安全,学校就不用承担任何责任。长此以往,小学生的安全问题陷入了家长依赖学校,学校应付家长这样一个怪圈。家长和学校这种侥幸心理,导致小学生虽然身体受到过度保护,但危机意识的培养却渐渐步入真空。一旦出现危机,小学生的心理完全无法适应,更谈不上有效应对。
(3)教师安全教育不专业使然。现阶段,受“升学压倒一切”观念影响,有关部门对教育的管理者和教师的培训,多集中在教育管理、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上,对他们安全方面的培训,却显得十分不足。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少有教师能够深入地学习安全知识,并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这就注定了学生无法掌握全面且实用的安全知识。因此,必须加强对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安全教育专业培训。
(4)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欠缺使然。目前,大多数的小学校安全教育方面,做得最多的就是指导小学生阅读有关安全守则和相关读本,这些安全问题多集中在交通、防火、饮食等方面,自然灾害、网络信息安全和公共治安却相对缺乏,家庭暴力、自杀、等更是很少被涉及,同时,实际演练相对缺乏,学生难以在演习中掌握逃生、避险和自救等技能。
3加强小学安全教育的建议
(1)加大投入,完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软硬件。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安全教育软硬件方面的投入,把对学校的安全保障、学生的教育列入财政预算;教育部门要编订专门教材,并作为必修课加以推进;政府管理部门要积极履行职责,及时填补生活中存在的安全漏洞。
(2)警钟长鸣,提高安全教育意识。安全管理、安全教育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衡量学校管理者能力和水平重要尺度,增强学校管理者的危机处理能力,关键在于从思想的高度,树立危机意识。学校管理者必须要有忧患意识,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从根本上增强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的风险意识,这对做好当前小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3)对教师安全教育进行专业培训。小学生在校期间,与老师们接触的最多,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对他们影响很深。因此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安全教育培训是十分必要的。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并结合易发安全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对广大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不断更新和补充安全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教师要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让学生掌握常见的突发事件自救和互救措施,同时还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努力打造健康、向上、安全的班集体。
(4)安全教育方法和途径多样化。在做好常规教育的同时,学校要积极探寻一些寓教于乐的方式,比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能比赛、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开展安全活动周等方式,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教育氛围,让学生们广泛参与其中,乐于接受安全教育。
综上,小学安全教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不断完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物质基础,不断更新安全教育理念,不断丰富安全教育途径,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让孩子们永远能够平安、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小学生常见的教育问题范文2
>>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报名难”问题研究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状况调查 教育部研究部署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 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条件准入路径选择研究 广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效应研究综述 探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 浅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教育问题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综述 广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调研与分析 珠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与成因分析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浅谈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财政问题研究综述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供给问题研究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陕参加升学考试方案公布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若干思考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的价值选择分析 毕节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调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EB/OL].[2014-08-12]. http:///zc_6539/20130823/t20130823_1005417.s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EB/OL].[2014-08-12]. http:///wxzl/gongbao/2013-10/22/content_1811012.htm.
小学生常见的教育问题范文3
【关键词】 生长和发育;视力,低;龋齿;鼻炎;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39.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2-1127-02
随着劳动人口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的不断加大,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能否解决好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将对我国持续发展、长治久安产生重大影响。对流动人口中儿童青少年的发育、营养及常见病的调查,可以为学校卫生管理和青少年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以更好地促进其成长。因此,笔者于2005年10月对温州市丁字桥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及常见病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温州市1所民工子弟学校和当地某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为对象。民工子弟学校学生782名,将出生于1992-1997年的学生共719名纳入分析范围,其中男生438名,女生281名;当地学校学生1 331名,将出生于1992-1997年的学生共1 234名纳入分析范围,其中男生654名,女生580名。
1.2 方法 各项指标的检测均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的要求进行,用Excel录入数据,用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生长发育情况 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身高及肺活量不论性别,各年龄组均低于当地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体重方面,民工子弟学校男生除11岁年龄组与当地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年龄组均低于当地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女生8,9岁年龄组显著低于当地学生,其他各年龄组与当地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胸围发育上,民工子弟学校学生8~11岁年龄组的胸围均低于当地同年龄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岁年龄组学生的胸围与本地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岁年龄组的男生胸围低于本地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女生胸围与本地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常见病患病情况 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视力低下、龋齿、超重、鼻炎的患病率均高于本地学生,本地学生低体重检出率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将来的人力资源。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由于经济原因,他们的子女只能选择收费相对低廉的民工子弟学校就读,而这些学校大都办学条件差,管理水平低,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并存在安全方面的隐患。因此,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健康状况更需要引起重视。
调查结果表明,温州市民工子弟学校学生不论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均普遍低于本地学生。这与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地区,幼年营养比较差,来城市后又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营养摄入不足有关。在常见病方面,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视力低下率高于本地学生,主要是由于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室大多租用仓库、私人住宅或搭建的简易校舍,自然采光不良,课桌椅不符合卫生标准等,也与大多数学生家庭生活条件差,不能提供良好的照明环境以及学生本人没有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有关。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龋齿患病率高于本地学生,其原因可能是他们进城后比原先更多地接触了含糖食品和零食,食用劣质的膨化食品、糕点、糖果等;另外,学校缺乏必要的健康教育课程和手段,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学生家长由于保健知识缺乏及经济原因,没有及时带患病孩子到医院诊治等原因,也导致了学生龋齿的高发生率。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低体重率低于本地学生,而超重和肥胖率高于本地学生,究其原因,一方面民工子弟生活较以前稳定,温饱问题基本都能解决,但因为没有良好的健康知识,摄入较多高能量的垃圾食品,导致超重和肥胖;另一方面本地学生的身高普遍高于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再加上其挑食等原因,使其低体重发生率高于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鼻炎发生率高于本地学生,与民工子弟学校卫生条件差、学生卫生习惯差、感冒发生后家长不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有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民工子弟学校应运而生,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工子女就读难问题,但卫生状况及安全问题尤其是这些学校在教学质量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令人堪忧。因此,政府各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和健全学校卫生保健制度,做好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监测,切实保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
小学生常见的教育问题范文4
>> 诗意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 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思想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 浅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 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实施策略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施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探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保意识在小学科学课中如何渗透 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之浅见 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在中小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教学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06-20
[3] 甄月玲.小学科学课如何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J].陕西教育,2007(3):35.
[4] 任文章.小学科学教育对学生环保教育意识的影响[J].教育革新,2009(8):20.
[5] 杨凤霄.把环保教育渗透于生物教学中[J].现在阅读,2011(9):111.
[6] 梁毅.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环保教育[J].教育科学,2011(10):57.
[7] 薛菊香,吴江洲.论环保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9):232.
[8] 闵艳林,龙斌.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环保教育问题浅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27.6):76-77.
[9] 张勇.物理课堂中的环境保护教育[J].学科大众・科学教育,2011(12):8.
小学生常见的教育问题范文5
在小学生家庭中怎样的家庭才算是特殊家庭呢?笔者认为特殊家庭是指因为特殊原因(比如父母外出打工、父母离异等)造成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教育缺损的家庭。目前最为常见而且最为典型的特殊家庭表现为留守儿童家庭和单亲家庭。下面针对这两种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发表自己的浅见。
1.关爱留守儿童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其中绝大部分是青壮年劳动力。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工在自己进城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将要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于是,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父母或其他亲友代为抚养、教育和管理,最终形成了农民工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此诞生了。
说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是因为他们普遍处于“生活上缺少照应,行为上缺少管教,学业上缺少辅导”。他们的健康和安全难以保证,有的染上了许多不良的社会习气,有的出现了行为偏差或性格扭曲,这些统称为留守儿童问题。
为了保证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只要家长、监护人(即孩子的代管人)和班主任齐抓共管,定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目前多数农民误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于是农民工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全然不放在心上。班主任平时只能见到孩子的监护人,班主任在平时的家访中要让监护人明白教育孩子是学校和家庭双方的共同责任。如果是祖辈监护,一定叮嘱他们对孙辈不能溺爱,要在生活和学习上严格管理;如果是亲友监护,一定叮嘱他们对孩子要“视如己出”,倍加呵护,一旦出了问题就“出力不讨好”了。班主任还要抓住农民工回家过年这一难得的机会进行家访,让身为父母的农民工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叮嘱他们平时加强与监护人及孩子的联系,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写信等多种方式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状况等,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这种“遥控”的方式使得孩子感觉父母就在“身边”,思想行为等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除了督促家长及监护人尽职尽责外,班主任还应该在平时的班级工作中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此外,班主任最好建立关于留守儿童的三份档案:一是个人档案,主要包括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学习成绩等;二是监护人档案,主要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如何管教孩子等;三是父母档案,主要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的联系沟通情况等。围绕三份档案常观察、常家访、常谈心。
通过上述做法基本上保证留守儿童始终处于家庭和学校关爱的环境之中,以利于身心健康成长。
2.关心单亲家庭子女
单亲家庭是指由于丧偶、离异、分居或者构成家庭主体的成员不齐全的家庭,由母亲或父亲单个抚养的孩子即为单亲家庭子女。有统计显示,单亲家庭子女远远高于正常家庭子女的犯罪率和心理疾病发生率。单亲家庭的子女生活在不健全的家庭环境下,身心发育得不到持续稳定的调控,有的情绪低落、自尊心不足、行为猥琐;有的则走向另一个极端,表现为好斗和富有攻击性。有人认识到单亲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弊端,就借助于重组家庭来解决,但事与愿违。对单身父母来讲,再婚会带来爱与幸福的新希望,而对于孩子来讲,有的认为继父或继母取代了父亲或母亲的位置,才造成了父母离异,于是诱发了悲哀、愤怒甚至反叛心理。有调查显示,重组家庭后的孩子更加感到孤单、寂寞和无助。因为此时的家长比原先单亲家庭时花费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更少了。
怎样才能克服单亲家庭子女的孤单、寂寞、悲哀、愤怒、反叛等不良情绪呢?应该做到两点:
2.1 班主任要做好和单亲家庭家长的沟通。班主任要叮嘱单亲家庭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避免出现三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忌讳谈离异原因。应该平静、真诚、耐心、自信地向孩子解释离异原因,鼓励孩子勇敢面对现实。第二个误区是一味排斥对方。排斥行为表现为不愿让对方与孩子接触,故意将对方贬得一无是处,这样会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对另一方的排斥,甚至形成敌对情绪。正确的做法是抚养孩子的一方允许孩子和另一方联系,甚至和不抚养的一方交谈,奉劝对方多来看望孩子,这样让孩子感到父母只是分居,仍然都很爱自己,于是就有了安全感和稳定的心理。第三个误区是过分溺爱孩子。总觉得夫妻离异对不起孩子,尽力弥补自己的愧疚之情,因此孩子有任何要求(无论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无条件满足,这样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无法得到锻炼,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特点,严重损害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宽是害,严是爱”,过分溺爱孩子反倒是害了孩子。
小学生常见的教育问题范文6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教学 文化教育
语言属于文化的关键构成部分,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主要工具,文化不仅包括文学、教育、艺术和科学等知识,还涉及到风俗习惯、历史地理、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等,范围可谓是相当广泛。为此,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关注文化教育问题,在讲授英语知识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文化教育渗透,借此促进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结合英语词汇教学,渗透文化内涵因素
词汇既是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部分又是重要部分,主要包括单词、成语与习语等,在词汇方面中英文化差异相当明显,很多英语词汇都有着自身的文化印记,教师为更好的进行文化教育,可结合英语词汇教学内容,着重渗透文化内涵因素。所以,中小学英语教师在具体的词汇教学实践中,可利用词汇自身的含义和延伸义展开文化教学,在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词汇意思的同时,不断了解英语文化,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意识。
比如,英语单词“dog”,在汉语文化中一般做贬义词使用,像成语:狐朋狗友、狗仗人势、狗尾续貂等。在英语文化中则不然,原因是欧美人士通常把狗当作是人类亲密的伙伴,通常具有人性化色彩,诸如:He is a lucky dog(他是个幸运儿)、a gay dog、(一个快乐的人)、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如果学生不了解文化差异,在日常交际中极易遇到文化障碍。如此,教师可借助词汇中的特殊文化因素实施文化教育,细讲解英语词汇中涉及到的文化内容含,并适当的拓展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文化和使用词汇。
二、利用英语教材内容,进行背景文化教育
中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过程中,对于欧美国家的文学常识、地理历史和经济政治等方面知识了解的相当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文化障碍的出现,教师可结合英语教材内容进行文化背景教育,为学生介绍相关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因此,中小学英语教师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文化教育,引领学生对中英文化进行对比,以此丰富他们的英语文化背景常识,并促进对英语语言的学习、掌握和应用。
例如,在进行《My birthday》教学时,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birthday”,教师可为学生介绍中西方国家过生日时的不同风俗习惯,中国人在过生日时吃的食物主要是鸡蛋、长寿面、寿桃和寿包等,西方国家则是以吃蛋糕为主,且唱“Happy birthday”生日歌。在讲解这些不同风俗习惯的同时,教师为强化学生的记忆效果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相关的图片,让他们对这些英语背景文化阐述形象记忆和直观感受。采用中英文化对比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地方的生日风俗习惯,在交际中避免失误,还能够使其深化理解教材知识内容,以及了解英语文化内涵。
三、关注习俗社交礼仪,丰富文化教学范围
在中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随着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不断了解,到初中阶段他们已经能够掌握不少常见的英语习俗与社交礼仪,这也是相当常见的社会现象,而且英语习俗与社交礼仪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属于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中小学英语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关注对习俗与社交礼仪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英语背景文化的认识,并知道中英文化差异,以此丰富文化教学范围。
同时,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从基本的英语国家习惯和社交礼仪文化着手,为学生介绍打招呼、邀请、请求、致歉、致谢、告别和问候等日常用语规范,以及交谈话题的合理选择、委婉语与禁忌语的使用等。在英语国家中,每当熟人、朋友见面时通常要相互问候或打招呼,一般以爱好兴趣、体育赛事、交通情况、健康状况或天气等为主要交谈话题。在汉语文化中则不然,人们在见面打招呼时通常以“去哪里”、“吃饭没有”为主,如果在英语国家中这样说的话,他们会认为你是想邀请去家里做客或吃饭。通过对英语的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灵活、恰当的使用英语语言,真正实现高效学习。
四、总结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充分意识到文化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教材内容为切入点,不断渗透适当的英语文化内容,帮助学生从文化层次来学习和理解英语知识,最终能够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泰刚.中小学英语文化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4,03: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