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奖励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经营奖励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经营奖励办法

企业经营奖励办法范文1

按照《中山区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和《中山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实施细则》的内容和要求,东港街道以落实区委、区政府《2017年区级领导干部联包重点项目工作实施方案》为要点,积极联系辖区企业,切实解决落地项目和企业经营环境中的突出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全区奖励资金申请项目

8月,我街有一家企业符合全区奖励资金申请条件,即: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现已将全区奖励资金申请汇总上报至区相关部门。

二、抓好招商项目服务工作

1、针对领导干部联包重点项目走访企业收集到的困难和问题,我街相关部门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全力帮助企业排忧解难。针对恒力提出的燃气、供暖、排水等问题,认真想办法、找对策,积极向上级领导及部门提出申请。

2、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大连乐呵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大连格瑞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辽宁腾讯公司筹备组、大连国运商贸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及项目意向在我辖区入驻,我街工作人员以优质的服务、敬业的作风积极配合其选址并联系相关单位做好协调工作,我们的付出得到了广大企业的一致好评。

3、努力为文化创业产业项目企业搭建平台,经过与区宣传部进行沟通,成功推介大连坤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服装创意产业平台。

  

企业经营奖励办法范文2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具有新余特色的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中心城市的产业支撑,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快全市工业发展制定如下决定。

一、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强力推动工业跨越式发展

㈠继续加大主攻工业力度。在全市进一步统一思想,营造工业兴市的浓厚氛围。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新余市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指导、协调、督促、服务工作。形成加快工业发展的合力,着力寻求工业发展的新突破。

㈡力争更快的发展速度。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树立超常规发展意识,保持速度与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围绕强化新钢一个龙头,壮大工业园区、改制企业、县区工业三大板块,力争到20*年全市工业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规划并实施“百亿工程”,重点扶持*0户重点企业,到20*年使其增创*0亿元销售收入。努力实现全市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市GDP增幅、高于全市财政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工业发展平均增幅。

㈢促进工业企业上规模。力争全市每年新增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规模工业企业20家以上。力争到20*年底在全市培育*个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20个销售收入超过亿元,30个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40个销售收入超过*00万元的企业。

㈣全面完成国有工业企业改制。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全面盘活存量资产,确保20*年基本完成市属国有工业企业改制任务。

㈤建立多元产业支柱。在支持钢铁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全方位培育产业基础,大力扶持优势产业,加快建设以钢铁、电力、纺织、建材、机械电子、金属制品为支柱的产业集群。

㈥建立工业发展专项基金。设立新余市工业发展专项基金,市政府每年安排上年可用财力5%的资金,作为工业发展专项基金。各县、区要根据各自情况,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工业发展基金实行专项管理,滚动使用,主要用于有发展前景的中小工业企业贷款贴息、担保、培训、奖励等(具体管理使用办法另行制定)。

二、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步伐

㈦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每年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并对筛选确认的全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当年给予一次性固定资产贷款贴息(贷款贴息的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㈧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对创建并经认定为省及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完成省及省级以上重点高新技术产品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获省及省级以上新产品并有认定证书的,获得省及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并有认定证书的予以奖励(具体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对在互联网上设立门户网站,或在直接为企业服务的专业门户网站上搭建网页的企业,给予一次性专项资助。

三、扶植重点骨干企业快速发展

㈩确定重点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凡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或税收*00万元以上的市属企业,均列为重点骨干企业,予以重点扶持。

(十一)强化激励机制。上交税金总额*00万元以上、且连续两年同比增长不低于20%的地方企业,在达到上述标准的第二年由纳税地政府对企业予以奖励,超过20%以上的增长部分按地方留成部分每增加*万元奖励0.5万元,最高不超过20万元。

(十二)支持重点骨干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优先协调重点骨干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工业用地和水、电、煤、运等供应。供电部门销售电价代收的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应缴部分通过批准可用于企业的电力扩容改造和管线维护。

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十三)加大工业园区招商力度。加快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银行、社会和民间资本采取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手段,注重以商招商,以产业对接为着力点,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500强企业进区落户。鼓励市内外大企业延伸产业链,到高新区创办特色工业园区,形成专业化协作配套的产业集群。

(十四)提升工业园区集约化开发建设水平。着力提高工业园区投入产出率,提高每平方公里的投资强度、销售收入、财税收入和出口创汇能力,做优做强工业园区。城区国有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原厂区土地可变更为商住用地,所得土地出让金全部用于新厂建设和企业改制;城区民营中小工业企业退城进园,所得土地出让金50%返还给企业,用于企业新厂建设。

五、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十五)扶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新办、新建中小工业企业和中小企业新上工业项目一律享受工业园区企业同等待遇。

(十六)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新办工业企业和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在500万元以上至5000万元以下的属市、县区有权减免的,各种规费减免50%,5000万元以上的减免80%。中小企业在首次融资过程中办理相关手续时,有关部门给予优惠。在发生转贷业务时,有关单位不得重复收取评估费。在中小企业办理担保贷款时,涉及抵押登记收费的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有关标准执行。严禁对中小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

(十七)加快中小企业上市步伐。选择优强工业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通过努力使其达到中小企业板上市要求。对优强企业争取上市给予重点支持。

(十八)缓解中小企业投资压力。采取政府投资或其它投资方式,在高新区建设一批高起点标准厂房,作为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的“孵化”基地,鼓励中小企业采取租赁、分期付款、期购、成本价回购厂房等形式用于工业生产,使之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生产。

(十九)引导中小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本地中小工业企业进园实行属地纳税。对原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和新增地方留成部分,保原企业所在地的基数,新增部分按比例分成。

(二十)倡导中小企业经营者奋发有为。每年对中小企业经营业绩进行考评,对于排位前十名的企业经营者由政府资助组织出国考察学习。

(二十一)设立中小企业奖励基金。每年在工业发展专项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奖励中小企业,主要用于表彰优秀中小企业家。

六、大力引进和培养工业人才

(二十二)加大技工人才培训力度。劳动、教育等部门要把培养技工人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与工业企业的对接互动,采取定向订单式培训等方式,大力培养造就一支满足我市工业快速发展急需的高级技工人才和熟练工人队伍。凡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围绕我市工业发展需要,实行定向订单式职业培训,且培训时间超过3个月并与企业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有关规定在促进再就业资金中资助培训机构。

(二十三)加大工业经济管理人才培训和引进人才力度。采取政府给予一定经费资助的办法,选派一批优秀人才参加高级人才培训、外出挂职或出国学习;鼓励通过委托外培、外出考察学习、邀请知名学者来余讲学等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大力引进工业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

七、进一步优化工业发展环境

(二十四)表彰先进。从20*年开始,设立并选评十名“突出贡献奖”、十名“企业发展奖”、十名“扶持企业发展奖”和“技术创新奖”。全市每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由市政府授予荣誉证书并给予奖励(奖励办法另行制定),同时在新闻媒体开辟专栏进行宣传。

(二十五)加大金融对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银企协作,设立银企协作奖。各级经贸委(经贸局)和有关部门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与沟通,积极向金融机构推介企业和绩优项目,努力促成银企签约,按实际履行签约额,对金融机构予以奖励。积极拓宽民资、外资进入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渠道,不断增加基金规模,提高担保中心担保能力,每年从工业发展专项基金中安排现有基数的5%作为风险准备金,提高担保中心防范风险能力。

(二十六)支持中央和省属企业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将支持驻市中央、省属企业发展为己任,在企业改制、分离企业办社会、技术改造及优化外部环境等方面提供良好服务。

(二十七)加强企业安全生产。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对未发生安全事故、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好的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十八)鼓励企业开拓市常引导工业企业积极参加境内外商品交易会(包括博览会、展销会、洽谈会),开拓市场,扩大知名度。

企业经营奖励办法范文3

一发展和引进物流企业奖励办法

1县财政设立物流产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物流企业,扶持具有市场发展潜力具有一定竞争力管理规范的物流企业;用于奖励引进物流企业的乡镇和部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为鼓励和扶持企业发展,县财政对纳税信用较好年纳税额较大的物流企业根据其实缴税额给予相应的奖励,标准如下:

(1)代开票纳税人资格的物流企业

①年纳税额在100万元(含100万元)至200万元的,按其当年实缴税额地方所得部分的65%予以奖励;

②年纳税额在200万元(含200万元)至500万元的,按其当年实缴税额地方所得部分的70%予以奖励。

③年纳税额在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上的,按其当年实缴税额地方所得部分的80%予以奖励。

奖励资金在企业年度纳税后,于次年按照相应的比例一次性兑付。

(2)自开票纳税人资格的物流企业

①年纳税额在200万元以下的,按其当年实缴税额地方所得部分的80%予以奖励;

②年纳税额在200万元(含200万元)至500万元的,按其当年实缴税额地方所得部分的82.5%予以奖励;

③年纳税额在500万元(含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按其当年实缴税额地方所得部分的85%予以奖励;

④年纳税额在1000万元(含1000万元)至1500万元的,按其当年实缴税额地方所得部分的87.5%予以奖励。

⑤年纳税额在1500万元(含1500万元)以上的,按其当年实缴税额地方所得部分的90%予以奖励。

奖励资金在企业月度纳税后,于次月按照相应的比例兑付,年终按全年实缴税额结算总帐。

3凡固定资产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且年纳税额达到2000万元的新扩建物流项目,或者是国内外物流龙头企业总部型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更为优惠的政策。

4新办物流企业第一年除收取办理证照工本费外,对涉及消防治安卫生检疫检验等县本级行政收费一律免交,第二年至第五年按有关规定应收取的县本级行政收费予以减半。

二服务物流企业具体措施

5规范收费管理,全面清理向货运车辆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集资政府性基金,取消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各种收费项目。凡违规设置站点,擅立收费项目,向货运车辆及物流企业等乱收费的,要依法予以严处。

6由县交通部门牵头,公安城管工商税务等部门要联合行动,大力整治物流市场秩序,取缔非法经营的企业,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和扰乱货运市场秩序的黑恶势力,维护合法经营者的权利,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活动。

7物流企业办理登记注册时,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决定等规定外,其他前置性审批事项一律取消。

8物流企业新购并有出厂合格证的营运性货运车辆,在2个月以内办理证照的,运管农机部门应予以免检,并积极争取公安交警部门予以支持。

9交通运管部门对凡属于引进车辆回挂车辆,车主以转出方车辆档案为依据,凭年度内已取得的具有国家法定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合格报告,在办理过户手续时,应予以免检。对于货运车辆的综合性能检测和二级维护检测均实行就地就近检测,可以采取异域地委托方式进行,凭被委托方的检测数据资料办理车辆相关手续。

企业经营奖励办法范文4

一、创新理念,培育电信企业精神,提升企业向心力

一个优秀企业,就是要创造一种能够使企业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一个能够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一个能够确保企业经营业绩不断提高、积极地推进组织变革和发展的企业文化。在这种企业文化下,员工才能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体会到人格的被尊重,表现出敬业敬职的精神,公司才真正被员工所喜爱,成为员工的归宿。譬如,我公司制定的《**市电信分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法》,弘扬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企业精神,形成了**电信企业价值观,发挥了团队精神,增强了企业凝聚力。

电信企业精神要落到实处,真正成为电信企业员工为实现企业使命和各项目标的强大动力源泉,必须采取措施,更新理念。一是把电信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员工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主旋律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广泛开展“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理念教育,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电信企业经营理念,使员工重视客户利益、关注客户个性需求、吸收和保持更多的客户,不断拓展电信市场。三是加强企业转型教育。组织员工学习企业转型的政策和业务,了解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导员工转变观念,树立“生态圈”观念,以及企业与合作伙伴、企业与员工“共赢”观念。

二、以人为本,培育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企业凝聚力

团队是组织提高运行效率的可行方式,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员工的才能,在多变的环境中,如果某种工作任务需要多种技能、经验,那么由团队来做通常效果比个人好。如何充分发挥好团队协作精神,我们的做法是:一是把企业的目标与员工的愿景有机结合,把为企业增收增量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对于企业来说,有意义的目标可以引起企业这个大团队成员的热情、耐心和接受挑战的意愿。因此,企业领导在执行每次大的服务经营活动时,注重把员工的愿景和企业的目标结合在一起,把员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工作目标有机的融合,使员工在为企业创造两个效益的工作中,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创造一流的业绩,使广大员工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极大的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二是加强沟通,增进了解,使企业充满活力。沟通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每个人在人生事业上的发展。作为一个企业,加强沟通,能凝聚职工的力量,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完成好企业的各项工作任务。公司领导在制定每一个大的政策时,注重向员工阐述这项政策的可行性、必要性,通过文件、会议、座谈、讨论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使政策尽可能尽善尽美。

同时,建立各种沟通制度,如员工建议制度、工作例会制度等。每周一召开一次联系会,由生产单位反馈客户、市场的第一手信息和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公司领导、职能部室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并督办落实;每月召开全市经营活动分析会,通报各单位业务发展情况,制定改进措施;定期召开知识分子、党建积极分子、老同志,女员工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通报企业的主要情况。公司领导以诚心和对员工的关心与员工进行沟通,使员工倍感企业大家庭的温暖,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三是组织开展团队活动,寓教于乐,增强协作精神。团队活动能为领导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加强协作提供绝好的机会。我们经常组织各种联欢会、运动会等活动,广大员工积极参与,构建了一个团结协作、融洽和谐的企业氛围。

企业经营奖励办法范文5

在当前的形势下,建安企业尤其是中小建安企业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持续健康的推进QC活动的开展,并与其他管理模式和手段进行兼容互动,在满足国家强制性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能力,成为我国建筑安装企业迫在眉睫的问题。下面,结合浙江仙居县城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近年来开展QC小组活动的实际,谈一下中小建安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领导重视,是开展QC活动的关键

企业领导应把QC小组活动作为群众广泛参与的重要内容来抓,将其作为评价工程项目技术、管理人员业务水准的重要内容,并将其作为充分发挥公司员工聪明才智的重要园地。为此,企业要成立一支以公司总工程师为直接领导,公司工程处、质检处、子公司质量技术部、项目经理部专职质检员具体组织管理,党政工团积极参与、帮扶的全面QC活动管理体系。在开展QC小组活动中,紧密结合工程生产实际,围绕急需解决的质量问题、技术疑点难题问题、处于摸索状态的新工艺,确定攻关课题,组织针对性的QC活动。活动要打破传统的老模式,采取提倡活泼、鼓励创新的新形式,严格过程控制,加大抽查考核力度,促进QC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同时,尽量把QC小组活动与工资考核挂钩。这样,才能在公司范围内,形成层层抓、层层管、主管领导亲自抓、部门领导共同管、工程现场积极参与、狠抓落实、积极上进的QC小组活动热潮。

2.大力普及QC活动知识教育、培养骨干,是开展QC小组活动的基础

QC活动知识教育和培训是提高QC活动的积极因素,也是QC小组活动能持之以恒、深入开展的必备条件。在“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思想指导下,应由总工程师直接领导,由工程处或其它主管科室具体组织,有针对性、分层次地进行QC小组知识专题培训,强化新老建筑质量标准和现代化管理方法的培训,不断提高QC小组的活动水平,使QC小组成员不仅学会如何运用PDCA循环和“三图一表”,而且能逐步掌握更多的工具和方法,能结合工程实际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使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QC小组活动培训中,要注重对领导干部的质量意识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提高对开展QC活动必要性的认识;加强QC小组骨干培训,重点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自学奉献精神,提高QC小组活动能力和活动质量;对其他人员培训,主要是普及QC小组活动知识,营造一个“愿意接受,乐于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来普遍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和参与QC活动的积极性,促进QC小组成员及参与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公司大范围QC小组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是开展QC小组活动的保证

为加强对QC小组活动的管理,企业应结合实际,制定诸如《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QC成果奖励办法》、《QC小组活动考核办法》等配套的规章制度,从小组注册、课题选择到成果、评审奖励,实施全过程的控制。其中,主要应从以下几点抓起:

3.1扩展QC小组活动范围,走出单纯从工程项目,尤其是土建施工着手的传统模式,大力普及到安装、空调、暖通、试验中心、砼搅拌站等生产部门,并积极倡导渗透到公司机关管理、经营等相关部门,形成一种集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全方位、多角度的QC小组活动格局,营造一种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QC小组活动氛围。

3.2选择课题突出一个“小”字。QC小组从眼前存在的疑点难点问题入手,与企业经营机制、企业方针目标结合,按照“小、实、新、活”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课题,避免“大、空、虚”,注重“小、实、新、活”,紧扣主题,针对性要强。

3.3加强过程控制。从QC小组注册成立,开展课题研究开始,就应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由工程处具体负责检查QC活动的开展落实情况,包括小组成员的分工,QC活动学习安排,QC活动过程统计数据、图表等;同时,对QC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协助、帮助解决,使QC小组活动能健康有效的开展,防止形式主义的出现,以维护QC小组活动的科学性、严肃性。

4.讲求实效是开展QC小组活动的目标

QC小组真实活动是出成果的关键。“小、实、新、活”是目前QC小组活动的发展方向。在QC小组活动中,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4.1加强对QC小组活动的管理。按照《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由工程处负责牵头,质检处、政工等部门,采取听、看、问、评等方法,抽查部分QC小组的活动,掌握QC小组计划实施情况,帮助解决QC小组在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4.2在选择“小”课题的同时,要求QC小组活动“求真、务实、扎实”,力求符合客观实际,以真正发挥QC小组全体成员的聪明才智,而不是一两个骨干去总结和撰写。

4.3抓好中间环节检查指导。按照《QC小组活动考核办法》,在总工程师的指导下,公司每年都组织相关人员对QC小组活动按照考核办法的要求,进行中间检查,针对活动中的薄弱环节,有的放失地进行帮促,指导并将检查结果在公司范围内张榜通报。这样,对于规范QC小组活动,正确运用QC工具等方面有重要作用,QC小组活动水平和成果档次会不断提高。

4.4在成果评审的基础上,认真搞好讲评和经验交流。每年成果发表后,总工程师应根据活动情况,组织相关人员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并提出改进意见,这样,能大大促进QC小组活动质量不断提高,成果材料不断规范。

4.5建立激励机制。公司应按照《QC成果奖励办法》,对评出的优秀成果给予表彰奖励,以激励先进,鼓励后进,带动公司小组活动的积极开展。

5.组织好评审推荐工作,使QC小组活动得到社会的认可

企业经营奖励办法范文6

1.有助于参赛学生掌握专业核心技能。职业技能竞赛有单项赛、综合赛等多种竞赛项目安排,学生参与竞赛的准备与训练,能够有效地整合专业知识与技能。参加单项竞赛,如速录、叉车等竞赛,学生参与训练,能够得到比平时课堂作业更多的练习机会,还能够得到来自于教练的更加专业、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参加综合竞赛,如货物储配方案设计与实施大赛,要求学生必须很好地掌握入库作业、在库管理、出库作业、配送作业等各环节相关的理论知识,能够高效合理地进行各环节作业的操作,并且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快速完成方案设计。针对于此类综合竞赛项目的训练,能够从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操作技能,即掌握专业核心技能。

2.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学习、思考、沟通、合作能力。职业技能竞赛又分为个人赛、团体赛等组织形式,学生参与竞赛的准备与训练,也能提升个人的学习、思考、沟通、合作能力。参加个人竞赛,如导游服务、服装设计等竞赛,学生必须在没有队友协助的情况下独立面对问题并逐一解决,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参加团体赛,如物流企业经营大赛,学生必须以团队形式参赛,扮演不同角色,对企业经营进行整体把握,并在遇到各种突发状况的时候及时沟通协作,共同处理问题,以达到经营最优化的目的。因此,参加技能竞赛能够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竞赛获奖可获升学机会。根据《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奖励办法》(渝教高〔2009〕77号)精神,高职(专科)毕业班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国家技能竞赛二等奖及以上者,符合“专升本”报名条件,经本人申请,学校审查,市教委审核,可免试“专升本”,升入本校或其它相应院校相近本科专业学习。反观近年专升本难度大、耗时长、升学率低的情况,通过参加竞赛获取升学机会,实乃一条捷径。

二、职业技能竞赛的现状

1.参赛积极性不高。有的比赛项目是通过院级比赛选拔参赛选手,然后进行培训,直到参加市级比赛。而有的比赛项目未与院级比赛相对接,在选拔选手环节另行组织选拔赛。在这些选拔赛中,报名的学生不多,甚至出现难以组队的情况,需要专业教师再三做工作,才凑齐人数,甚是凄凉。

2.盲目备赛、为赛而赛。备赛阶段,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清晰的思路、明确的目标和可行的方法,有时候仅靠研读比赛要求、练习历年试题,机械地猜测和拼凑,结果可想而知。不把竞赛和教学练习起来,仅仅为了应付比赛而做准备,不能以赛促教,无法营造赛教互促的良性生态系统,比赛效果不难想象。

3.脱离生产实际。职业院校的职业技能竞赛,为了达到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目的,很多都将专业核心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结合,从而设计出比赛题目。但是,部分赛项未能较好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例如,储配方案设计与实施赛项,方案实施部分,仍是采用人工作业,脱离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分配货位、调拨货物等环节均由人为操作,这和目前高度智能化的储配管理作业实际相违,导致一些作业要求和原则与实际需求脱节。

三、原因分析

1.训练强度大、感到枯燥乏味。高职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高考分数较低的,虽然也有“学霸”,但不得不承认大多数学生并不是踏实好学的。参加技能竞赛,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要熟悉相应技能,也就是既要当“学霸”又要做“劳模”,高强度的训练使很多学生望而却步。面对大学生活的各种诱惑,玩游戏、搞社团、做兼职、谈恋爱,都比枯燥乏味的训练有趣得多。

2.实训条件差,无效工作多。很多专业在兴建实训室的时候,都是提出基础要求,由供应商制作方案。导致很多实训室看起来高大上,实际使用起来不方便,甚至是非常不好用。实训室不能结合生产实际、不能满足竞赛需要,也会导致备赛工作难度加大。训练阶段,师生还要共同对实训室进行改造甚至重造,往往还很难达到训练要求,导致无效工作增多。

3.往年成绩不佳,导致缺乏信心。纵观各校各专业各赛项,不难发现竞赛获奖的传承性很强。除了通过比赛积累经验之外,往年获奖对于下届学生的鼓舞作用也不容忽视。虽然每年参赛的学生在?、指导教师在变,但是他们对于比赛的信心还是会受以往比赛成绩的影响。如果士气不振,即使有很好的指导教师、科学的训练方法、先进的实训设备、高强度的训练,效果也会是差强人意。

4.竞赛宣传少,学生和家长不重视、不认同。如果说高中教育是“普高看升学、职高看比赛”,而大学阶段的评价标准就更多、更难言喻了。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职业技能竞赛的重要意义,甚至还缺乏专业认同度。试想一个学生连自己所选的专业都不认同,又怎会重视专业赛项、积极参与专业活动呢?

四、关于技能竞赛的建议

1.开设课程,强制掌握。寻找各专业各赛项的知识、技能点,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将备赛、选拔工作融入授课、课程考核当中。甚至融合竞赛考点和现有学科,单独开设与竞赛配套的新学科,按照竞赛要求进行设计与教学,严格课程考核,以加大部分核心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度,也利于选拔出优秀的参赛选手。

2.校赛造势,加大奖励。就某些中职、高职院校来说,对校内技能竞赛的重视程度值得肯定,有诸如“技能竞赛月”、“技能竞赛周”、“艺技节”等形式,让校园赛项成为学生重视的大事。反观市赛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形成鲜明对比。所以,建议职业院校在设置校赛项目的时候,除了趣味性、创新性之外,酌情与市赛、国赛相结合,并且加大奖励力度,从而吊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3.联系企业,贴近实际。针对部分脱离实际的赛项,建议主办方和命题者能够更多地联系企业,了解真实的业务流程、作业规范、评价标准等因素,进行更为贴近生产实际的赛项设计,以真正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水平,从而培养出真正为企业所用、好用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