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考核评分细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考核评分细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考核评分细则

护理考核评分细则范文1

1考核对象与方法

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38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4名,护师5名,护士18名。考核方法:(1)每日手术结束后洗手、巡回护士将术式、手术时间、、术中情况记录在每日手术登记表中,每日核对计算分值并存档,月底进行计算总分。工作计时:从病人入手术间至手术完毕出手术间,以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入室、出室时间为准。评分标准及评分结果每日公布以便核对,对有疑问的记录进行调查、核实,及时纠正,对造假者视情节轻重采取批评教育或扣除奖金的形式进行处罚。(2)奖金分为3部分:奖金总额的0.5%作为激励基金:作为杜绝差错事故及收到表扬信、锦旗的奖励;夜班费20元/次;积分奖金:(除去0.5%基金与夜班费后)手术分值及护理质量考核分值的总和

2分配细则

2.1出勤奖金计算

休病事假超过7天无奖金。职能护士休年假按日奖金计算。职能护士奖金为护士的平均奖。

2.2积分奖金计算

(1)手术积分计算:4级手术洗手护士1.5分/小时,巡回护士1.2分/小时;3级手术洗手护士1.2分/小时,巡回护士1.0分/小时;2级手术洗手护士1.0分/小时,巡回护士0.8分/小时;以上计时为手术开始至手术结束。(2)患者入室至手术开始,手术结束至患者出手术室0.5分/小时,当日累计时间不足30分钟不予累计。

2.3手术加分项目

根据手术中的一些特殊项目如感染手术、特殊、术中输血等不同风险要素赋予不同的分值。

2.4质量考核扣分

根据手术室质量考核标准的细则按所违反的项目进行扣分。

3考核评价

护士长每周五召开科会,通报各方面检查及考核情况。每月用表格形式将各护士的考核总分(工作量+质量考核)向护士公布,并根据实际得分核算当月奖金。对满意度调查中评价优秀的护士给予相应的加分奖励。

4体会

护理考核评分细则范文2

1 方法

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共同规范科内各项护理工作流程,并将其分成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根据“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压力大小,技术含量”等全面衡量每一个护理工作应得得分值数,在全科达成共识,并确定不同量化分值。

急诊科护士工作量化指标及评分细则

工作量表:如:姓名、班次、肌肉注射×2、成人静脉输液×3、小儿头皮输液×6、肌肉注射×1、皮试×1、接液×1、拔针×1,加药×1、吸氧×1、县内出诊×20等等。

1.1根据每项工作的难易以及完成的优劣程度按质量计分,使每个环节职责分明,评分过程容易操作。

1.2突出急诊科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难点,拉开计分档次,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既便于管理,又能确保急诊护理质量。

1.3我们还根据薄弱环节制定了加分或减分标准。例如:服务态度满意率测定达90%以上加3%,参加院部完成考核成绩优秀者加2%,及时完成本班护理工作加3%,静脉穿刺不成功,重复穿刺给予相应扣分,大夜班每夜班加2%,根据考核标准每月进行考评一次,科内建立监督机制,选出质控人员和记分员各一名,由她们每天对各人的工作量进行核对和总结,方法:根据每天输液卡上签名、重打牌号及签名、出诊呼叫登记记录等等为依据,能及时真实反映出其工作量登记的真实性,这样有力的督促了每一位护士如实填写考核表,结合院部制定的奖罚细则进行加分、扣分。

1.4加分、扣分方法:工作数量量化考核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确定工作数量量化项目,经过测定,确定每项计分分值,每日由当事人公开填写项目分值×数量,并累计总分,月底汇总,护士长定时或不定时地对工作量填写的真实性进行抽查,若发现有造假现象,一经查实每次扣30分,2次以上扣除当月绩效分。

1.5工作质量量化考核采用倒扣分方法,扣分以医疗、护理质量、感染管理检查,每月综合目标检查反馈、科内护理质量检查、护士长平时及定时检查考核为依据,感管科检查扣分,感管科抽样不合格扣责任者5分,输液外渗一次扣3分,造成局部组织坏死扣20分,液体滴速未按病情调节发现一次扣10分,不按操作规程每发现一次扣5分,自己工作范围内不完成任务每次扣20分。

1.6服务质量量化考核:收到病人表扬信或锦旗加40分,不耐心解释致病人或家属纠纷,争吵扣20分,脱岗扣20分,仪表不符合要求扣5分,收到批评信、病人投诉、问卷调查收到批评者扣40分。

1.7理论、操作考试成绩优秀者加20分,杜绝严重差错或事故者每次加6分,集体工作(活动)参加者每次0 30分,论文在省级以上正规杂志发表每篇加20分,晨会提问未作准备不能回答扣10分,回答不全扣5分,无辜不参加院科业务学习每次扣20分,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及其他方面的考核均由护士长平时记录,月底汇总,公开结果,使每人心中有数,并在各自的绩效考核表上签名,最后护长签名交由财务科统一计算绩效工资。

2 体会

考核制度的关键就是要做到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监督到位,可以客观评价护士的业绩,避免了分配的随意性,考核与奖励的分配在岗位风险、辛苦程度、个人绩效等方面拉开了距离。根据量化考核标准,杜绝了从主观出发,凭印象对护士进行评价,切实把科学、相对公平、量化管理的考核标准引人对护理人员的评价中,为年终筛选护理骨干提供了可靠、客观、真实的依据。充分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护士专业成就感提高

护理考核评分细则范文3

【关键词】科室;绩效考核;护理研究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74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987-01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绩效考核作为衡量护理管理、考核护士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在我院各科室全面开展。通过护士工作内容进行量化管理,达到质量控制,有效地提高护士、护士长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管理的科学性。

1绩效考核的涵义

绩效考核是指在既定的绩效目标下,部门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部门成员过去的工作行为及取得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结果对部门成员将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

2绩效考核的意义

简单讲绩效考核规范了护理部、护士长对护士的统一管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以便有效进行激励,护理质量稳步提高,护理安全隐患大大减少。

3绩效考核的内容

原有的考核评价指标主要是“德、能、勤、绩”几个方面,定性评价的多,定量评价的少,忽略了护理工作效率、护理工作风险与责任,护理技术难度、护理人员配置等要素。由于“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推进,我院制度出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案总体概况:根据护士工作量、工作质量、护士级别、患者满意度、技术风险等要素向临床一线护理工作量大、风险较高的岗位倾斜,鼓励上责任班、夜班、护理重危病人的护士,给不同年龄、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分别设置不同分值。按劳分配,兼顾公平、公正原则。

3.1恒量指标(岗位系数、班次系数)。

3.1.1岗位系数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护士的持续成长”的理念,对现有的资源合理的统筹规划,借鉴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护士分级的临床实践,将临床护理岗位设置为N0-N45个层次。N0级为新上岗护士,工作1年以内;N1级为成长型护士,工作1-5年;N2级为成熟型护士,工作5-8年;N3级为专业领域型护士,工作8年以上,主管护师以上;N4级为专家型护士,副主任护师以上。根据层级特点拟定分值为:N0 0.88分,N1 0.9分,N2 0.93分,N3 0.95分,N4 1.0分。

3.1.2班次系数白班责护0.53,白班0.43,电脑班0.48,大夜班0.55,小夜班0.5,早晚班0.5。

3.2变量指标(护理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

3.2.1护理质量指标采用我院自制千分制护理质量指标进行评分。主要指标为:操作流程、核心制度落实、护理常规、急诊急救、护理表格、应急预案、病房管理、基础护理、重症护理、消毒隔离来考评护士的仪表行为、团队精神、安全意识、三基培训、工作效率以及护士责任心,按照评分细则检查者将检查问题、责任人、得分扣分情况及时记录,分别打分,作为科室护士长对全科护士的综合考评分,并且建立护士绩效考核登记本,将每月护士绩效考核分登记在册,并由本人签字确认。

3.2.2患者满意度根据《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包括健康宣教、服务态度、业务水平、护患沟通、住院环境等。

4绩效考核的具体实施

Ⅰ科室护士绩效考核由护理部和本科室共同完成。本科室自查和护理部月检结果均与个人绩效考核分挂钩。

Ⅱ护士绩效考核分与护士奖金和评先选优挂钩。

Ⅲ对个人绩效考核分

Ⅳ个人年度绩效考核分排名第一名者,科室给予100-200元奖励。

Ⅴ对同一护士在一个月内,反复出现同一问题,对第二次出现的问题给予加倍处罚。

Ⅵ考核结果反馈,每月底召开持续质量改进会议,护士将每月持续质量改进登记本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登记在册,下月检查改进结果。

Ⅶ效果评价,实施绩效改进之后,护理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5绩效考核的预期

实施绩效考核后,护士工作职责界定更加清晰明确,促进各项护理工作特别是患者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得到真正落实,更加注重护理细节和过程,患者满意度逐渐提升,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综述,绩效考核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稳定护理队伍建设,规范岗位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的有效杠杆[1]。它是医院文化的一部分,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可以优化自身的组织结构,提高整体业绩,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和激励机制,为护理人员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改善,护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护理考核评分细则范文4

关键词: 精神科,品管圈,护理,效果分析

精神科患者精神大部分存在障碍,生活往往难以自理[1],对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主动配合性差,有时还会发生攻击他人等一些危险行为。此类患者的护理工作难度较大,故在护理管理中如何改善护理质量成为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一大热点[2]。本文探讨了品管圈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建立及实施效果,取得满意的结果,以希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60例精神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对照组患者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5.6±6.4)岁,病种分类:11例精神分裂症,8例双相障碍,7例重症抑郁,4例器质性精神障碍;研究组患者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6.3±6.5)岁。病种分类:13例精神分裂症,8例双相障碍,6例重症抑郁,3例器质性精神障碍。两组病例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精神科主任1名,副主任护师 1名,2名主管护师,护师3名,5名护士。组长为精神科主任,全体护士均为圈员。制定质量控制计划,进行预防性、持续性、过程性的质量管理。对精神科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全体成员一起讨论分析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制定持续改进措施。护理计划制定后,圈长安排具体护理工作到每一位护士,特别是对病情较重的患者护理安排措施。明确护士各自责任:夜间实行双班制,新老搭配,构建帮扶对象。责任护士认定依据:熟练掌握沟通技巧、各种疾病的护理,熟练掌握健康指导同时经考核合格。建立考核小组:完善人员管理,建立考核与监督机制,成立监督小组。护士长、责任组长巡视评价护理过程及结果。考核细则[3]: 护理绩效考核:考核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急救措施、消毒隔离、健康教育及护理文件书写等指标,满分为100分。考核方法:每月考核一次,汇总上述各项考核成绩,在个人考核档案中详细记录,将考核结果与其奖金挂钩,表现优秀的适当提升奖金系数。汇总每月考核结果到年考核成绩中,进行评奖评优,并优先外出进修学习。

1.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在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护理纠纷率、护理差错率、护理绩效考核评分、护理呼叫次数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通过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比较

研究组护理纠纷率、护理差错率、护理绩效考核评分、护理呼叫次数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的治疗总满意度,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伴随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机构中不断发展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越来越强调高质量的护理。精神科患者因在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特殊性,自知力非常低,常出现过激行为,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4]。常规的封闭护理工作并没有真正结合患者的实际基本需求,导致患者抑郁、恐惧、害怕等负面心理加剧,治疗效果不佳,近几年,品管圈管理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效果十分满意。

合理科学的护理质量程度标志着医疗机构管理水平的高低,品管圈管理法使琐碎复杂的管理更具体,便于评估测量,将考核结果与晋升职务、调配人员及薪酬回报之间直接挂钩,能够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工作质量及责任意识,是一种比较科学化、制度化的护理方法。护士作为医疗工作一线主要的工作成员,代表医院整体形象素质,实施岗位考核能够明显提升护理人员积极性,其为防止不被淘汰,必会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操作技能,严格要求自身,进一步在护理工作中整体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不断得到提升,最终改善护理效果。近几年来,在护理工作中因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够,护理患者不仔细,导致患者出现意外并发症的实例越来越多,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也逐渐降低,因此当下在护理工作管理中采取品管圈管理法尤为重要[5],同护士的社会地位、经济效益及工作成绩直接挂钩,有利于将硬性改变慢慢向良性循环竞争转变,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品管圈管理法的建立与实施,使护理内容具体,标准明确,透明可靠,降低随意性,避免人情化,杜绝盲目性[6]。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是临床护理管理的重点,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纠纷率、护理差错率、质量评分、护理呼叫次数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李黎,郦萍萍,罗欣,等. 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方法及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 2014,27 (0 3) : 312.

[2] 高元芝. 品管圈在医院优质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22( 18) : 100-102.

[3] 邵翠颖,金钰梅,朱胜春. 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成效分析[J].护理与康复, 2012,11(0 4) : 381-382.

[4] 苟娟,何丽艳,李翠松等.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的品管圈活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01):152-153.

护理考核评分细则范文5

护理安全管理存在隐患

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没有设专职药师,缺少药品管理知识与查对制度,所以经常会出现药品过期现象;由于服务站的就诊病人多为轻症,社区医生产生麻痹思想,平时急救药品与物品缺漏、过期,如遇急救病人,因抢救药品或物品准备不充分延误抢救时期,造成医疗纠纷的发生;无菌物品管理不规范:①无菌容器打开无开启与失效日期及时间;②配药时一次性注射器重复使用严重;③体温表使用后未及时消毒,甚至用使用过的酒精棉球给另一个病人使用;④无菌物品过期;⑤消毒液配制浓度不准确,更换不及时,医疗废物管理不规范。

原因分析

由于初期社区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均是有原来的卫生室工作的乡村医师转入,没有配备社区护士,导致管理紊乱;建站初期由于中心对站未实行一体化管理,各站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我行我素,导致居民不满意;由于乡村医生既有资格看病又有资格做护理操作,而缺少护理质量控制的知识,消毒隔离观念淡薄,看完病不洗手也不戴口罩帽子就直接给病人输液,导致医源性感染率上升。

护理质控措施

对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经过社区护士培训合格的高年制护士;健全社区卫生三级护理质控控制网络,即中心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质控自控小组;遵循“以病人为满意”的服务宗旨,制定护理质量考核评分细则,包括社区安全管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件质量、消毒隔离等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实行质量标准化和控制数据化;社区护士每周有计划地对单项进行抽查,每月召开1次护理质量分析会,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充分体现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将事后控制转变为过程控制,确保护理环节质量;规范药品管理流程,由社区护士每月定期负责清查药品的有效期与药品质量,并把近期的药品做好登记;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各站建立有效的护理缺陷管理制度,对护理缺陷做到随时登记,每月有分析,抓好薄弱环节与关键环节,从而减少差错事故发生;确保急救药品和物品的完好率,各站急救箱内药品与物品统一标准准备,专人负责清点与检查及记录,使之随时处于应急备用状态;社区护理人员分期参加全科护士培训,集中学习临床护理、急救护理、心理学、老年护理、计划生育、免疫学等知识,通过规范化培训学习,使临床护士较快地进入社区护士角色;中心定期举办《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知识的培训学习,并派各站社区护士参加省市级医院感染管理学习班,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消毒隔离制度与行为,降低医源性感染发生率;护理部对社区护士进行沟通技巧和礼仪知识培训,使社区护士进入社区时以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取得了居民的信任,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满意率。

效果评价

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护理质控管理,建立和完善社区护理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细化考核标准,重视社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使社区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增加了辖区居民满意度。护理质控管理前后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见表1。

讨 论

通过对我院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质控管理实践,提高了社区护士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增强了社区护士的质量安全意识,提升了整个社区护理团队服务的工作质量。

护理考核评分细则范文6

摘要:目的:探讨第三方评价机制对提升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优化病房肠道准备流程和评价指标,实施内镜中心护士第三方标准化评价,完善肠道准备的流程监督与评价机制。结果:肠道准备合格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第三方评价机制对于提升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肠道准备的充分性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第三方评价;肠道准备;质量持续改进;消化内科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6.065

在临床工作中,结肠镜检查日益普及,尤其在消化内科的诊疗工作中更加重要,而肠道准备对结肠镜检查顺利进行非常重要。目前国内住院患者的肠道准备工作均由病房护士负责,但是因肠道准备历时时间长、缺乏相应的效果评价标准等多重原因,导致部分患者肠道准备效果仍不满意[1]。我院消化内科病房开放床位45张,并有专门的内镜中心行胃肠镜检查治疗,为了保证肠道准备效果,我们采用“第三方”评价肠道准备效果的形式进行评估,以推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7~12月需肠镜检查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男78例,女42例。年龄19~84岁,平均(58±5)岁。排除标准:年龄在18岁以下,85周岁以上的患

作者单位:222002连云港市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张喆浩: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者,有心、脑、肺等严重疾病以及结肠镜检查禁忌者除外。将2012年7~9月的肠镜检查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护士以常规经验法判断患者肠道准备效果;将2012年10~12月的肠镜检查患者60例为试验组,采用第三方标准化评价。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护士以常规经验法判断患者肠道准备效果。试验组实施内镜中心护士第三方标准化评价,内容为:(1)访谈病房护士10位,了解肠道准备判断标准;到内镜中心访谈参与肠镜检查配合的护士3位和医师3位了解肠道准备的情况。(2)制定《住院患者肠道准备护理标准流程与评分标准细则》(含3项内容,共18个条目)[2],采用百分制评分,规定得分90分以上为合格,并要求病房责任护士、内镜中心护士评价后签名。护士长每周组织科室护理质控小组对本科室肠道准备进行现状调查评估,对3项内容随机抽查。(3)自制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表,问卷表包含8个方面内容,共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所对应得分值为5,3,1分。总体满意条目分值满分100分。应用上述问卷调查表,以电话回访的方法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每月由专人对本病区所有在院的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4)安排护士到内镜中心进行培训1~2周,切身体会到肠道准备不足将会导致粪便遮蔽病变部位,污染镜面,影响内镜进镜和观察,认识到肠道准备充足的重要性以及感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痛苦体验,增强护士的责任感[3]。

1.3评价标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及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肠道准备合格情况比较(表1)

2.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得分比较(表2)

3讨论

3.1肠道准备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实施前护理工作的重点是关注患者能否到内镜中心检查,而忽视了对准备效果进行评估,更没有相应的评价量化指标,护士责任意识薄弱[4]。实施肠道准备效果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强化了护士的责任感,针对评价结果,病房护士主动优化服务流程,更加注重工作效果,减少或杜绝肠道准备工作中的随意性与主观性,提高了护理质量,为科学管理规范化提供了依据[3]。

3.2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评价机制的实施,引导护士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对患者的安全护理、健康教育等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到护士对患者的关心,得到患者的认可,密切了护患关系,因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

3.3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我科在护理部的支持下,依托我省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方案,强化年轻护士培养,病区所有工作3~10年护士,在病区工作超过6个月安排到内镜中心轮转学习2周;3年以下轮转护士到内镜中心学习1周,学习期间绩效考核标准参照病区白班系数执行。制定内镜中心学习培养计划,并有考核细则[4],回病区后进行书面汇报。2012年4~12月共有7名护士学习培训,均在学习小结中提到,患者行肠镜检查都非常紧张,很痛苦,要多关爱患者;详细描述了不同患者肠道准备效果对治疗和检查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了对提高肠道准备效果重要性的理解。

3.4使科室之间护士关系更加和谐第三方评价机制实施之前病房护士认为没有患者因肠道准备不好而终止检查就是达到标准了,不能接受内镜中心护士的评价结果,而且内镜中心的护士又认为确实有患者肠道准备效果不理想,病房护士没有把好质量关;内镜中心护士没有认识到评估的重要性,有不予评估或随意评估的现象。第三方评价机制实施后病房与内镜中心统一标准,并修订了肠道准备流程,用科学数据说话,使内镜中心护士意识到评估的重要性,评估率百分之百,遇到效果不满意时主动及时与病房护士沟通,密切了病房护士与内镜中心的联系与合作。在质量考核方面科室实行责任到人,每月根据护士肠道准备合格率的情况进行绩效考核,使每一位护士的责任心得到了培养,大大提升了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绍娟,李春联,冯华扬.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做结肠镜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9):1225.

[2]孔令煜,曹守冬,顾俊芳,等.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7):2104.

[3]王军勋,刘玉华.3种肠道准备方法清洁效果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6):53.

[4]陈爱清,李木兰,林筱莹.ICU护士分级护理核心能力训练效果评价[J].现代医学,2009,9(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