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评比细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班级文化建设评比细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班级文化建设评比细则

班级文化建设评比细则范文1

一、考核项目及要求:

1、计划总结(5分):每学期按工作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做好班主任工作总结,无计划者扣2.5分,无总结者扣2.5分,详见考核细则。

2、专题活动(5分):参加相关班主任专题活动,按细考核细则给分。

3、班科联系(5分):班主任要及时与该班任课教师做好工作联系,做好协调配合工作,且做好工作记录,详见考核细则。

4、正面教育(5分):耐心细致的做学生工作,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详见考核细则。

5、干部培养(10分):组强健全班级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班主任要切实加强对班干部和队干部的培训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加强班级管理;让学生民主参与管理,形成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做好相关的资料记录;配合学校做好少先队管理工作,要求详见考核细则。

6、个别教育(5分):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因事而教,查学生个别教育记录,每学期不得少于10次,每差一次扣0.5分。

7、班级常规管理(15分):按考核细则要求,每学期检查汇总后评分。  

8、家校工作(5分):加强与家长联系沟通,做好家长配合教育学生的工作。每学期必需召开一次家长会;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关爱学生,不得接受家长的请吃送礼;配合学校做好家长评教工作,做好家校联系资料,详见考核细则。

9、班级文化建设(10分):班主任要着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打造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营造班级育人氛围,每学月更换一次班报,学校组织相关人员检查评比,见评分细则

10、安全工作(5分):每月至少进行一次专题安全知识教育,有记录资料,差一次扣0.5分;学期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一次责任事故视情节扣0.5至5分。

11、好人好事(5分):有好人好事的专项记录,给2分;根据好人好事的量与影响酌情给分。

12、资料完成(5分):班主任应配合学校完成各项相关资料,详见考核细则。

13、特色贡献(10分):做好班级宣传工作,积极组织学生投稿;发动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详见考核细则。

14、表彰奖励(10分):鼓励班集体和班集体内学生个人参加各种竞赛,按细则给予奖励分。

二、考核方法:

1、学校成立班主任工作考核组:

组长:分管领导

成员:德育处及相关部门、教师代表组成(由教师民主推荐产生)。

2、实施考核:

每学期结束后,由考核组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对照量化评分细则,进行量化评分后公示。

3、考核结果的使用:

A、发放班主任津贴的依据,学校将根据全校教师活工资的15%,加上相应奖励经费,按班级学生人数计算,得出班级每位学生的津贴,按班主任所在班级学生的人数,60%作为班主任的基本津贴发放到班主任个人,其余40%作为班主任的绩效津贴,按考核分的高低,得二等奖为平均基数,一等奖比二等奖高30%,三等奖比二等奖少30%。

B、作为评比优秀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的依据,凡今后上级部门要求推荐评选优秀班集体或优秀班主任,只要符合基本条件者,均按班主任考核得分进行推荐。

班级文化建设评比细则范文2

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正气,是否具有良好的班风,首先是看这个班的班级文化建设。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以农村学生为主,班级的文化特色就要体现农村学生的特征,突出“朴实、勤劳、立志成才”这一品质。

一、学校思想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培养“四有”人才

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农村学校,由于条件所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方式很少。所以,只能从小处抓。例如,“班级的奋斗目标”“班风”“班级的口号”等具体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发展都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如笔者所在班级的建设目标是“环境优雅、举止文明、学风浓厚”。确定了本班的基本目标是:(1)以学校的“文明班评比细则”为基准,力争每个月都能夺得流动红旗;(2)力争成为常规先进班级、卫生先进班级;(3)制定公正、公平的考核、奖惩制度及形式,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档案。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真正做到“当家作主”。

二、学习文化建设

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风”对学生的学习影响甚广。我认为,只有平时正确地引导学生,形成“严谨、进取、求实、创新”的学习风气,才能促进班级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如具体要求每天早上诵读时间,安排科代表领读;具体要求作业情况;具体要求上课注意事项;具体要求平时自主学习情况……每个学习环节都做到细要求,使学生能够有章可循。

三、环境文化建设

“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因此,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环境必须达到以下几点要求:(1)窗明几净。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是我们班级文化的基础。一个班级好不好,首先是看走进这个班的教室看看卫生怎么样。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2)要有时代特色的各种宣传材料,如《中学生守则》、名人名言、每日絮语、班规等,特别是班级宣传栏的设计,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精选内容,常换常新,体现班级特色。

四、活动文化的建设

班级文化教育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各种活动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的。所以,班级组织的文化团体活动要实现“教化”。笔者非常重视在“螺丝壳里做道场”,利用多种渠道增添各种文化设施:如创办班级图书角、增设宣传栏等。

五、人际文化的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评比细则范文3

关键词:以人为本 班级文化 建设与评价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体验、情感生活、道德生活和人格形成。我们实施“以人为本班级文化建设与评价实践研究”,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策略,建设班级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开展班级书香文化、日记文化、网络文化的专题文化建设,构建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评价策略,开发班级文化建设的人力资源和潜在资源,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一、以人为本,建设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教室布置是班级物质文化的主要体现。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创建自己的学习环境,让每一面墙都要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有育人功能。我们根据“以德立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按照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要求,组织班委会成员研究教室布置的整体布局和布置风格,采取小组竞标,分工协作,创建以人为本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展示班级的物质文化的独特个性,营造和谐民主、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二、以人为本,建设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是学生共同认可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以人为本的班级制度无论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成长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制度。我们以班委会成员和小组长为主体,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制定了班名、班训、班规、班级规约等规章制度,从纪律、学习、卫生、活动、仪表、考核等方面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在班级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我们尝试实施值周班长制度,让每一位班干部、小组长,甚至每一位组员都有机会担任值周班长,使班级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岗位,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益。

三、以人为本,建设班级活动文化

班级活动文化是以人为本班级文化建设最重要的载体。开展班级活动不仅可以更好地建设班级物质文化,还可以将班级制度内化为学生的良好行为,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管理,促进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因此,我们十分重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班级文化活动开展,在活动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通过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总结,激发了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落实了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思想。按照学校安排,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每年五月份开展的“校园艺术月文化活动”和九月份开展的秋季学校运动会;根据教务处安排积极参加上级教研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各学科竞赛活动;利用板报、广播站、橱窗、班级日记、学习园地、走廊弘扬传统文化,宣传班级好人好事;开展主题班会和周一升国旗仪式;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

四、以人为本,建设班级精神文化

“在班级文化系统中,班级精神文化是核心与灵魂,是一个班级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在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应该高度重视班级精神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一般包括班名、班训、班规、班歌、誓词、班级目标、班级口号、班级公约、班级舆论等。在以人为本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我们以学生发展为本,制定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要求的班级奋斗目标,促使学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品质。我们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的要求和本班特色制定了班名,如“国学班”“书香班”等;班主任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扬明主,和同学讨论制定了班训、班规、班级八荣八耻等;根据高效课堂文化建设的要求,将学生分组,每组制定了组名、组训、组号等。通过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五、以人为本,建设班级课堂文化

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创建班级课堂文化,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我们实施的新课堂改革是以小组合作为基本的学习形式,因此,以人为本的课堂文化建设主要指小组文化建设。我们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个性特长等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4-6人学习小组,又在组内建立2-3个互助组,每组选拔组长和副组长各1名,分别负责小组学习和纪律管理,其余组员担任录人、发言人、联络人等。每组都拟定组名、组训、组号等。课堂活动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单位。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组长检查,梳理问题;课中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成果;课后反馈检测,实施小组评价。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学习,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健全学生的人格。

六、以人为本,建设班级专题文化

以人为本班级文化建设,不仅要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课堂文化,还要努力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的新策略、新方法。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中我们主要探索了班级书香文化、日记文化和网络文化建设的新策略。第一、打造班级书香文化。我们主要建立了创建了书香教室,建立了班级图书馆。学校给每个班级配备了图书专柜,书籍来源主要是学生捐书和校图书室提供,由学生自主阅读、自我管理,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第二、实施班级日记制度。每组一本日记,由小组成员按照日期轮流写作,其他组员跟帖评价,表扬班级好人好事,提出班级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班级日记检查评比活动。第三建设班级网络文化。建立校园网站班级主页、QQ群、博客,为学生布置作业、交流学习、励志教育等搭建平台,沟通了家长、学生和学校之间的交流。

七、以人为本,探索班级文化建设评价策略

我们是以小组为基本的班级管理单位,因此班级文化评价主要以小组文化建设评价为主体。为了进一步推动班级文化评价实践研究,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形成优良的班风学风,我们制定了《以人为本班级文化建设“星级小组”评价细则》,开展了“学习之星、读书之星、日记之星”等“星级小组”评比活动。通过争创星级小组活动,创建了以人为本班级文化建设评价策略,促进了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总之,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把握学生的内在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实践评价研究,不断探索班级管理的新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现代班主任管理的必然选择。

班级文化建设评比细则范文4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级管理;育人作用;建设策略

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属于必要的一种软件,其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只停留在口号上,应以班主任为引领,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最大程度发挥班级文化在培养学生价值观和健康人格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1班级文化概念与类型

1.1班级文化的概念

文化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从广义上分析,其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之和。从狭义上分析,其指的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如艺术、科学、教育和文学方面[1]。班级文化指的是绝大多数学生认可的,在全班学生互相作用、共同参与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用于教育班级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这部分价值包含的内容很多,如心理意识、规章制度和学生的价值观念。换言之,是班级成员无论在日常活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努力贯彻并彰显出的共有行为,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如道德观念、生活习惯、精神追求和思维方式。

1.2班级文化的类型

班级文化总的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可以看得见的显性文化,包含了班歌、规章制度、班训等;另一类是看不见的隐性文化,包含学风、学生言行举止、班风等。

2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文化建设方向滞后

当前班级管理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班级文化建设方向滞后的问题。很多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更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学习,文化建设的方向比较落后,且还有很多教师并不注重班级文化建设。从班级管理的情况而开展,当前阶段管理理念比较落后,具体表现在:文化建设方面主要以集体活动或班级板报等为主,这些内容滞后直接导致文化建设方向滞后。

2.2观念理念陈旧

总体来说,教师长期以来深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过于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注重对学生进行班级管理和素质教育。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更注重“管”而不是“理”。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建设意识不强,班主任并不能及时调整自身角色定位,这些对班级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2.3学生文化建设参与积极性不高

对班级文化建设产生阻碍的因素中学生文化建设参与性不强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一个班级而言,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更是制度的受用者。在班级中无论是文化的建构还是制度的推行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又或者需要全体学生的参与,这是因为只有他们是始终凝聚的[2]。现代班级管理基本上以管理制度为主,主要目的为约束学生,因而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尊重。此外,学生并未参与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制定等,在此背景下很难推行班级文化建设。

3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育人作用

3.1精神文化的育人作用

班级文化属于班级的灵魂,班级文化的精髓为班级理念。每个先进的班集体都需要有班级理念,这是因为其可以培养学生人际关系、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班级理念包含的内容主要有班级目标、班级口号、班级誓言等方面。群体意识指以班级理念为指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包含的内容主要有生生关系、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正视自己,形成助人为乐、相互协作的集体精神。

3.2物质文化的育人作用

教学辅助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都属于班级设施的内容,其为开展教育教学和提升质量奠定良好的保障[3]。班主任应主动培养学生保护班级各项设施的意识,指引班干部主动履行自身职责,带动其他学生自主参与保护,每个人都应该将班集体当作自己的家一样,将班集体作为自己学校生活的避风港,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在布置教室时应注重导向性和创新性两个特点。布置教室彰显了班级的特色与风貌,因此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为班级的门面。这就需要师生在布置的过程中以班级实际情况为切入点,结合学生心理特点、班级特性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突出了班级的特点,丰富内容,确保选择的内容积极向上、与时俱进且具有特色。比如说在布置文化墙时应考虑设置几个板块的内容,重点突出设计的层次性,班级目标的导向性和内容的激励性,但也要考虑其持久性和美感。部分学校可能每年都会更换教室,这就需要学校统一规划,保留其共性,这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墙壁变成“牛皮癣”[4]。座位如何编排无论与学生的发展还是班级稳定都有直接的关联,且也是形成教育环境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行为和心理发展。新课程标准更提倡小组合作交流,开展各项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并进行小组评价。这就给教师编排座位增加了难度,因此需要在编排座位时综合考虑学生兴趣、性别、学科互补、性格互补等因素,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扬自身优点并弥补自身不足,适当调整座位,最大程度发挥其育人功能。

3.3制度文化的育人作用

古人常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一个国家之所以能立足必须有确定的社会制度,当然班级与国家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但是无论集体大小都必须有自己的组织制度。不好的制度可能让人变坏,但良好的制度一定可以让人形成良好的习惯,日常班级管理中经常存在因为制度不合理而导致班级管理混乱不堪。这就需要班主任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要确保与国家教育教学法规相符合,结合学校规章制度,制定严谨、公平、科学、透明的制度,而且要保证全员操作性。比如在选拔班干部时不一定全部选择学习好的,但一定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正能量;班委会成员应具有明确且严格的分工,尽可能保证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制定与班干部业绩考核的细则与方法,强化班干部考核,以此作为评选优秀班干部的依据。此外,与全体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科学设计班徽,以此确定班级目标和班训,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主动参与其中,使其意识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存在感。这样一来,除了可以突出班级管理多样化和人性化之外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4.1强化制度文化建设,落实制度

建设优良的班级文化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做好制度的制定和完善:班级文化功能和作用如何主要以党和国家政策和教育法规为依据,以班级管理活动和教育活动客观规律为主要依据,确保可以稳定规章制度,必要时可以进行修改与完善;另一个是做好制度的实施。教师应在做好制度实施的基础上强化宣传力度,让学生可以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作用,确保可以高效实施规章制度。

4.2完善班级管理体系,构建良好学习环境

在完善班级管理体系时,应从师生两方面着手:教师应主动关注教师在学习和班级建设角色定位——学生学习的陪伴者,促进学生受到学习思路限制,给学生更多启发,有效促进教育的发展。而教师应一方面加大力度引导学生,提高对自身角色定位[5];另一方面,强化文化建设,给学生更多关注,推动教育全面发展,使学生得到启发。师生在教学中应与学生共同成长,逐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教育工作的发展。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完善班干部体系,指导学生自主成长与管理,以此推动教育的发展。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完善班级管理体系,推动学生发展与成长,完善并发展教学工作。构建更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强化体系建设,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4.3优化班级宣传文化,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各学校中班级、学校内的评比宣传栏已经成为特色,对学生而言这些宣传内容深得学生欢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级内部的评比宣传栏,加大力度宣传班级制度文化,形成良好的班风,这对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6]。首先,教师宣传班级文化时应优先确定宣传的主文化,在宣传之前做好调查和观察工作,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判断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出符合整个班级学生的宣传文化总体目标;之后以各个学期的学习特点为基础划分层次,这也有利于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发展。比如教师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宣传主文,从礼、义、忠、智、孝、仁等角度把握,使学生可以了解到在完善自身的基础上坚持孝敬父母、坚持正义、热爱祖国等。

4.4优化班级精神文化,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班级良好的精神文化是反映学生精神风貌的体现,且学生精神文化体现了学生的考风和班风。每个班级都应该具有自信乐观的态度和积极向上的劲头,这些都属于班级精神文化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提高对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视,同时还要优化班级精神文化[7]。首先,营造人人平等的班级氛围,每个人都是平凡与特殊的个体,并不是以成绩衡量一切,以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这样才能让每个班级的学生充满活力。其次,增强班级凝聚力。凝聚力在诸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也是最可以调动学生情感,最有利于学生参与的主题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举办主题活动时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其在参与班级活动的过程中体会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从而贡献微薄之力。

5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除了需要关注学生学习之外还需要提高对学生成长的重视,主动给学生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文化氛围,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成长,让其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所以,在此背景下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必须积极创新,最大程度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利用其打开学生心扉,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鸣娟.初中班级管理中的班级文化建设[J].教书育人,2017(4):72.

[2]王菠.成果导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设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3]张琳.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

[4]韩曙光.论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考试与评价,2019(4):80.

[5]高朋.建设班级文化完善班级管理[J].教书育人,2018(16):74.

[6]梅嘉琦.小学食育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班级文化建设评比细则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 班级管理 班风 学风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发展的指导者。班级管理就是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良好的班级管理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总之,良好的班级管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那么如何进行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呢?下面我浅谈一下自己的管理经验。

一、把握大方向,紧跟国家政策,培养社会需要的高职学生

新形势下的高职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存在宣传力度弱化,缺乏规范导向,高职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不足等问题。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把握好大方向,紧跟国家政策,学习重要讲话精神,重点抓好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加强和改进高职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坚持的主流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加强爱国主义、历史传统教育,借用民族文化艺术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用浓郁的校园文化熏陶高职学生,并注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非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整合,开展一系列的班团会活动。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把握学生特点和思想轨迹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

班主任及r把握学生特点和思想轨迹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手段,是了解和满足学生需要的过程。

针对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我采用了集体座谈、走访宿舍、个别谈话的方式及时获取了大量的学生信息。

大一,学生的特点是有“三性”(盲目性、服从性、可塑性)“三差”(自我管理差、适应能力差、自学性差)。对此,我将工作重心放在了理想教育、学习目的教育等适应性教育上,帮助学生实现自身心理的转变。

大二,学生的特点是对周围的环境比较熟悉,思想活跃,接受的社会信息比较多,往往容易出现专业思想动摇的问题。这一阶段,我重点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提高适应能力,全面发展自己。

大三,学生的特点是思想趋于成熟和务实,对个人的前途考虑得比较多。根据学生的具体实习情况,我利用网络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加强纪律教育,抓好就业指导,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

三、创造优良班风、学风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保证

(一)班风建设

1.班级骨干建设

培养学生党员、干部是建设优秀班集体的组织保证。选拔、培养和使用好学生骨干,是班级建设的关键一环,也是辅导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使班级形成坚强团结的领导核心,我采取了积极培养、认真考察、慎重选拔、大胆使用、勤于督导、严格要求、定期轮换的方式,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来培养班级骨干。

大一开学初,年级中设立了年级组,下设年级长、学习组和生活组,各组由每班学生党员、班长、学习委员和生活委员、宿舍长组成。学习组的职能是在年级中开展学习经验交流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生活组的职能是关注学生的生活,深入了解贫困生的情况,及时给予帮助,营造“家”的氛围。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在班级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党员、干部成为学校政策上传下达的宣传媒体,从而使年级中形成有利于维护集体利益的正确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加强宿舍归宿感和班级归宿感,以此来推动年级文化建设。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树立良好的学风、班风方面,充分发挥了学生骨干的主力军作用。

(2)增强了学生骨干在校纪校规方面的学习和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

(3)以年级中开展评优活动为契机,营造了学生骨干主动参与的竞争气氛。

(4)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面,发挥了学生骨干的主人翁作用。

2.凝聚力建设

要建设一个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集体,在班级形成之初,就要不断强化和深化班集体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这一方面,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开展特色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3.宿舍文化建设

宿舍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有效载体。宿舍不仅具有生活功能,还具有帮助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良好的舍风能使其内部成员受益,而且为学风、班风的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学生宿舍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休息场所,同时也是育人的重要阵地。

大一开学初,学生所在宿舍楼内成立了学活小组,主要职责是及时反映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情况、要求和意见,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服务,协助辅导员排解寝室、学生间的矛盾。大二时,在宿舍内开展了“一帮一学习互助”和“文明舍风”评比活动。大三时,在学生党员所在宿舍门上悬挂“党员宿舍”标志牌,扩大了党支部的覆盖面,增强了辐射力,充分发挥了学生党员的引领作用。

引导和帮助学生建设文明宿舍是日常教育管理的一个切入点,由小到大,以舍风带班风和学风,形成良好的局面。

(二)学风建设

1.提出奋斗目标,明确努力方向

根据学校专业和班级自身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总体发展规划,然后确定每一学期的分目标,用学风建设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把几十颗心凝聚在一起。

2.以第二课堂为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利用第二课堂,积极开展学风创建活动,从而找准学风建设的着力点。课外科技活动是高校搭建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重要支撑,是学生进行素质拓展的资源依托,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在大一、大二时,年级中开展了沙龙活动。我利用学院的资源请专业教师给学生做讲座,请优秀学生座谈等,对学生进行了理想教育、学习目的教育、专业思想教育,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提高适应能力,全面发展自己,同时为大三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做准备。在大三时,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科研意识,在年级中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有效推进了学风建设。

3.“以评促建,重在建设”,实施班级建设评优机制和单项奖励机制

每学期抓住奖学金评定和各项评优工作的契机,一方面促进了各项评优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另一方面以评促建,积极推进了学风建设。

在评定过程中,学校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给所有班级发放了奖学金评定则以及各项评优的细则,使每一位学生了解评定过程和要求,使学生严格按照这一细则,经过学生自评、互评等程序,进行奖学金评定及各项评优工作。并在每学期召开的年级总结会上,评选出学习标兵班级和个人,肯定了学生在一个学期各方面取得的点滴进步,使班级建设出现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互相学习、全面提高的良好局面。同时,通过每学期的年级总结会对先进集体的建设及个人的经验进行总结推广,抓点带面,推动了班级学风建设上新台阶。

(三)贫困生工作

高校收费并轨以来,贫困生日益增多,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如何解决贫困生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开展贫困生工作过程中,我把解决贫困生经济上的困难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注意采取针对性的贫困生资助途径与方式。

在开学之初,要求生活组的学生深入到学生当中进行调查和了解,及时掌握经济困难学生的真实情况,为其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在情感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为了做好“奖贷助补减体系”工作,制定出贫困生的评定细则,由生活组的成员与班级骨干组成评定小组,根据评定细则对学生的日常表现投票评议,从而更准确、及时地了解到各个班级贫困生的情况,同时增加了奖贷补助工作的透明度。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烦琐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门管理艺术。班级日常管理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同时又千变万化。班主任在紧紧把握国家政策的同时,要发挥工作中的独创性,以顺应新形势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班级日常管理的新办法、新经验。

【参考文献】

[1]王丽霞.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3.

[2]卢妍宇.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5.

班级文化建设评比细则范文6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办学之基,近年来,学校加大投资力度,为了学生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对校园进行了硬化、绿化、净化、美化、知识化。目前,学校拥有教学楼2栋、综合楼1栋、学生公寓1栋、篮球场2个,配有理、化、生实验室、现代化多媒体教室、微机室、校园宽带网,各项硬件设施达到市级标准。同时,设有图书室,藏书12860册,订阅报纸39种,杂志87种,还有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为广大师生查阅资料提供便利。刚刚竣工的实验楼,设有2个物理实验室。2个化学实验室,2个生物实验室,还配有美术活动室,艺术活动室,体育活动室,科普活动室等,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向管理要效益

管理是一门艺术。近年来,该校领导班子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实行席者让、能者上的动态管理,坚持“管理就是服务和指导,服务和指导的目的在于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中各有侧重,分工协作,体现出三个中心,即:教学中心、学生中心、服务中心。教务处服务于教学称为教学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学管理为重点,深化教研改革,强化质量效果,逐项落实教学任务,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核心作用;政教处为学生中心,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制定《学生管理办法》,由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加强对班主任的管理,按《班主任考核细则》严格考核班主任及班级。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注重教室和宿舍文化氛围,为了保证良好的教学环境,实行校园封闭管理和外来人员来访登记,还为每位学生制定了校徽,要求每天佩带,安排值周师生严格检查。针对住宿学生较多的实际,制定了《宿舍管理制度》、《卫生量化评比细则》、《文明宿舍评比条件》,在班主任的认真管理下,学生能够按要求去做,卫生整洁,纪律井然,使宿舍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为学生创造了温馨的生活环境;总务处为服务中心,服务于教学,做好后勤及物品采购工作,物品使用、维护、损坏、赔偿制度健全,出现故障和损坏及时处理,做到各类物品采购、验收、保管、领用手续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