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范文1
【关键词】小学生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品德修养
通过二十五个春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本人对小学生健康教育的现状了解如下:现今小学生健康教育存在以下几种心理问题(一)自我为中心 该种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去考虑问题,坚信自己的判断,往往不屑考虑别人的意见或做法,对自己不善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本班有不少的同学以我为中心,其原因――他们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造就了他们的性格。(二)自私自利 , 在当今经济意识的冲击下,人们更器重物质利益;这种意识,对孩子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导致孩子们把享受・金钱放在首位,他们做事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总把别人当作自己的对手,看到别人有困难,不愿伸手援助,还暗自得意,心里等着看别人的笑话。(三)缺乏同情心, 同情心是保证人与人交往的感情基础。孔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总是感到十分伤感,心理学认为:同情是由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情绪・情感状态所引起的与之一致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他使我们有能力置身于他人境地,与之同哀乐,同甘苦。可我们身边有些孩子缺乏爱心,看到有些同学受欺负时,无动于衷,袖手旁观。(四)脆弱的心理承受力,脆弱的心理承受力,是指不能承受一点挫折与压力。但人的成长无法离开挫折,没有经过挫折的人生,就不能算真正的人生,也不可能走向成熟。有时洞察到身边的有些孩子,他们面对挫折时,简直是天崩地裂;单亲家庭的孩子,表现甚为突出,我县境内已出现两位七岁的单亲家庭的儿童,自杀的现象,不得不唤起人们的醒悟。。。。。。其原因,孩子们没有明确“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基本要求和特征” 没有自控能力。
那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呢?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帮助他们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识,唤起她们树立保健意识,并对出现心理偏异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单有效的心理服务。促进他们正常发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特征: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从教学过程中所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以下特点:1、具有稳定的情感;2、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3、具有符合其年龄特征的多种心理特点;4、智力正常;5、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既然我们了解了以上内容,那么怎样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呢?略谈几点: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包括:1、智能训练,如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2、学习心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竭力教会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感!4、人际关系的指导,开展多种活动,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正确处理交往中遇到的各种问题。5、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培养孩子们面对社会压力,应具有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品行。6、性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认识和掌握与异往的知识和技巧。
(二)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内容。具体包括:1、学习适应问题,指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学校恐怖症,厌学等。2、情绪问题,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的负性情绪问题。3、常见行为问题,指学生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如说谎,胆怯等。4、身心疾病,指孩子因心理困扰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如自己讨厌全班同学,全班同学也不爱自己等现象。5、问题,指由于儿童的性无知而产生的性游戏行为。
由此可见,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进步给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从家庭方面来看,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心理成长起着重大影响;如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多数比较孤僻。那么,我们就应该多给他们一份爱心。让他们的性格开朗起来!从学校方面来看,频繁的单元检测,成绩的排名等都可能导致学生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状态。从社会方面来看,社会上一些负面影响;如暴力,电子游戏厅,不法网吧等都对小学生造成不良的刺激。因此,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健康的心里去认识社会,自我调控,尤为重要!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预防与消除孩子们心理问题的滋生,促进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知道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消除产生心理疾病的各种因素,从而保持积极,乐观,健康心态,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感到不足之处颇多,略提几点改进策略:
(一)应当加强心理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已任教多年的教师进行心理教育专业知识培训,使每个教师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师。
(二)加快“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完善编定。
(三)各学校应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加大对该课程正常实施的监督,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切实进行。
(四)充实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特别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心中有爱,教会学生感恩,教会学生坦然面对人生,教会学生心胸开阔,教会学生自信,自强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范文2
技校是为我国培养技术人才的地方,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所以每个城市的技校都在不断的扩大招生的范围。为了能够让技校的成长环境更加的完善,技校的管理者也在不断的努力着。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加优异、心理更加健康的人员。
1技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1社会的气氛让学生的思想出现的波动
在社会不断需求更多更优秀的技术人员的时候,技校的招生方式出现了不规范的情况,而且很多学生的家长思维也影响了学生的心理成长,很多家长都本着即使文化课程不好,不能够去好的学校,也能够进入到技校中学到生活的技能。这样的思想让很多等待中考的学生出现了思想的偏差,在这样的思想环境下,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会变得不求上进。
在很多技校中,学生对自己的学业并不重视,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在技校只要混到毕业就行,然后就直接进入到工作岗位上,学生并不在意自己的成绩是如何。所以技校的学生思想在社会的气氛下,出现了新的波动,这种波动让学生对自身的认知出现了差异,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心理成长。
1.2不良媒体误导让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网络已经深入到了学生的生活中。在技校的学生,平时的生活都离不开手机和电脑。学生也都在校园内部办理相应的校园网络,让其可以随时随地的畅游网络内容。在网络中有很多不良的信息学生都会本着好奇的心理进行翻阅,?@样的情况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心理成长。网络在现实中是把双刃剑,利用好了就能够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视野,若是利用不好就会让学生沉浸在网络的世界中,无法自拔。所以现代网络的发展,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1.3就业压力造成心理问题负担
技校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获得技能,并在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到工作岗位,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非常向往工作。学生在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局面时,会产生畏惧的心里。再者,市场中很多的企业都对学生的的文凭进行筛选,技校的文凭让学生很难达到企业的要求,这样的情况让快要毕业的学生产生了心理的障碍。
2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2.1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
技校在高校中是非常特殊的存在,目前技校正在处于一种过渡的时期。所以在技校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时刻的注意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避免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内部或是外部环境的影响。为此,技校应该对在校学生实行心理健康的调查,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并针对可能出现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通过问题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与学生联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教师可以通过面对面的询问,分析帮助学生适应技校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有效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建立健康的心理环境。
2.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心理成长环境
(1)技校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完善校园文化的建设,做好对校园内部的布局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稳定愉快的环境中成长和学习。(2)建议学校开展相应的技能大赛,充实学生的业余时间,也能够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熟练度。这样的方式也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协助学习建立信心。(3)技校应该充分的利用校园的设施,例如图书馆、篮球场等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运动量,在强化身体建设的同时强化心灵的建设。
2.3在为学生创作就业条件的同时进行就业心理辅导
学生通过在技校的学习,能够获得更多的技能技巧,使其在进入到社会之后能够快速的适应社会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但是很多学生因为激烈的社会竞争方式,让其产生了心理精神的压力。所以技校在学习就业之前应该对学生进行就业的心理辅导。
(1)应该针对学生就业择业方面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拥有正确的择业观。(2)应该针对目前的市场情况对学生进行分析和解析,让学生能够在就业之前了解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做好就业的准备。(3)技校应该对学生事先提供一些实习的机会,并且有效的提供就业的信息和相关的心理指导。学校还应该联系各大企业为技校学生提供就业的机会,让企业能够对技校的学生进行直聘,这样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其不再惧怕就业所带来的压力。
而且,技校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减少学生就业的压力,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几率,并形成良性的循环。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范文3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实效性
0 引言
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激烈、就业困难,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都产生了巨大冲击,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事实表明,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统计,大学生中以神经症占大多数,达69.4%,人际关系和环境适应问题占14.5%,重性精神病和心身障碍占12.1%。①因此,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成为高校学生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着实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探讨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策略,以利于大学生成长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1 推进阅读疗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人的行为往往是受到知识的调节和支配,而只有充足的知识才能产生积极的行为。因此,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意识,并为促其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创造条件。现在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课堂教学普遍以强性灌输为主,枯燥生硬,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甚微。高校图书馆拥有的图书品种丰富、门类齐全,能从各个方面满足学生的心理阅读需求。因此,高校应积极推进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即是让大学生通过指导自主选择并阅读图书,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并达到解决心理问题与提高心理素质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1.1 成立阅读疗法研究小组
阅读疗法是介于图书读书服务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了更好地发挥阅读疗法的功能,就需要图书馆成立一个以心理医生为指导、图书咨询馆员与学生共同参与的阅读疗法研究小组。其中,心理医生负责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设计大学生心理调查问卷,并对阅读疗法工作进行总体指导;图书咨询馆员负责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推荐有针对性的图书,并设计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图书目录;大学生负责协助图书馆做好宣传工作,并及时定期反映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1.2 建设心理健康虚拟咨询台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很多高校的学生宿舍都已联网,为了拓展阅读疗法的时间与空间,并保护学生的隐密性,高校图书馆可建设心理健康虚拟咨询台,以通过网络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让那些不愿吐露姓名或具有难以启齿的心理问题的学生都能得到及时的咨询与指导,使越来越多的学生从中获益。具体而言,心理健康虚拟咨询台应至少包括三个功能:一是应建立心理健康信息指引库,将一些有代表性的咨询问题进行分类并编成列表,并链接到相应的书目,以方便学生查找;二是开设网上阅读板块,尽量收集并制作一些热门书籍的电子版,以供学生线上浏览或下载至手机阅读,从而使阅读的范围和方式就会更灵活;三是建立网上互动交流板块,如线上咨询、聊天室、论坛等对学生提出的各类阅读问题进行解答,从而既能帮助图书咨询馆员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又能让大学生得到心理上的开导与慰藉。
2 引导创设校园心理剧,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动态
虽然大学生可针对自身的心理需求与困惑,选择各种符合阅读需求的图书,以取得良好的阅读治疗效果。但是,图书毕竟不够形象与直观,无法让大学生都乐于通过阅读来解决心理问题,并且图书的选择面太广,有些内容陈旧老套,可能也并不切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难以准确而有效地引导大学生预防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出现的问题。校园心理剧是以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演绎校园生活中的较普遍的现实心理事件,以缓解与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与问题,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由此可知,校园心理剧能将心理知识与大学生活相联,注重以情动人,引起情感共鸣,以直抵学生的心灵深处,有利于促使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观念与行为,从而更易走出心理困境。因此,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学生管理者应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引导创设校园心理剧,以一种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促进大学生自觉的心理发展,使他们得以不断地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
3 充实校外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性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范文4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心理健康 学生教育
一、职业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据笔者了解,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而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社会方面的影响因素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侵蚀着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生活观,职业院校的一些学生浸染其中,容易形成盲目攀比的心理,而本身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心理容易失衡。另外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刚刚步入社会的职业院校学生,在就业挫折的打击下,会产生紧张、焦虑、苦闷等不良心理,以致不敢面对现实,而过分埋怨社会的不公。
(二)学校方面的影响因素
在学校学习期间,学生需要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果学校本身未能提供高质量的学习环境、师资条件和校园文化等,则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而目前某些职业院校,不仅教职工师资力量水平不高,片面重视对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且忽视包括心理健康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再加上没有严抓学风、校风等,导致部分学生滋生空虚、无聊、混日子、混文凭、归属感缺失等涣散心理。
(三)家庭方面的影响因素
学生成长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造就了差异性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很多家庭中,学生被寄予很高期望。指责、命令等家庭教养方式,导致某些学生存在严重的自卑和懦弱心理。反之,某些家庭疏于对学生的管教,而采用“放任自流”的教养方式,学生往往缺乏自我约束力,不尊重别人等。另外某些家长过分溺爱子女,子女的依赖性心理较强,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容易缺乏自信和自暴自弃。
(四)个人方面的影响因素
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各不相同,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为诸多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形式之一,譬如某些学生自认为有理想、有抱负,不屑融入校园生活,而遇到困难时,又不想通过勤奋努力学习改变现状,久而久之就会习惯眼高手低的学习方式。再如某些学生情感比较敏感和脆弱,遇到问题时容易失控,而表现出偏执、冲动的行为。
二、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教育策略研讨
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在此将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层面,探讨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社会层面的教育策略
社会因素,往大的方面说是时代背景因素,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殊烙印,包括价值观、金钱观、教育观等。用人单位以学历论求职者的素质能力,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差。读十几年书不如多混几年社会,白领阶层收入比工厂工人还低等,这些社会舆论都会使在校学生产生心理压力,从而怀疑接受职业院校教育的价值。学校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些社会因素,教会他们用辩证思维分析舆论等社会因素,并积极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融入社会、接触社会,以使他们能够正确了解事实,帮助学生走出社会舆论下产生的心理压力漩涡,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和就业观。
(二)学校层面的教育策略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院校责无旁贷,应该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整个课程体系,融入平常的教学活动中。院校要根据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编写具有实际教育意义的教材,向学生普及必要的心理健康卫生知识,提高学生对培养健康心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支援,同时教会他们如何自我调节心理情绪,掌握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就业心理调适等方法技能,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心理训练和自我教育中,学习实用心理技术,如如何放松紧张心理,如何摆脱自卑心理建立自信心,如何正确认知抑郁心理,如何提高挫折承受能力,等等。
(二)家庭层面的教育策略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都是寄宿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分离,很多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的了解基本空白,甚至有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自己就不用再管教了,或者管教孩子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这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极为不利。学校应当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学生的家庭中。学校应该跟家长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联系机制,特别对心理健康状况有问题的学生,学校应该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出现的问题,请求家长配合协助,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家长也应该多向学校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学习状况,多给予自己的孩子关心。
(四)个人层面的教育策略
针对个人方面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学校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引导,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方便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方式,并由学生自由选择。譬如面对面交流、网络咨询、书信释疑等,某些学生认为难以启齿的敏感问题,可能会造成咨询障碍,从而影响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有效性,此时可以提供心理教育工作者的电话、QQ、Email等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交流方式,以实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无障碍交流,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的目的。
三、结语
文章通过研究,指出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层面展开深入的分析研讨,但鉴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于以上策略,在教育实践当中,我们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予以灵活地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启山.高职大学毕业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15):61.
[2]薄晓丽.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2(07):23.
[3]伊钟博.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对策研究[J].校园心理,2014(09):19.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范文5
关键词 小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现状 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0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是早上八点的太阳,更是一个国家兴衰的重要参照,他们的身心在不断的发展。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可以发现学生做出一些缺乏素质的事情,甚至走向了犯罪的道路。这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反馈,也是向心理教育提出一个重大的挑战,小学生很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学校没有把心理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教师也没有充分发挥主观作用,导致他们心理扭曲。在当今这个纷杂的社会,如何能够培养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学校的重视。
1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为了让学生处于较好的发展状态,从预防的角度出发,来加强儿童的心理教育。小学生的性格还处于发展中,应重点做好他们的心理辅导工作,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大多数小学生对于心理教育并不熟悉,假若不加以引导,悲剧在所难免。究其原因在于许多的小学生在面对心理问题时,没有正确的处理方法。随着小学生年龄增长,容易出现叛逆期,思想出现较大的滑坡。因此,必须要加强小学生的心理教育,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2.1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近年来,国内加强了对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做了较多的研究调查。调查显示:一方面,大多数小学生没有兄弟姐妹,单独相处得时间比较多,容易形成一种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久而久之,只会让小孩更加孤僻;另一方面,学校没有把心理教育放在首要的发展位置,对学生总是一视同仁,没有重点挑出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也没有尽到辅导学生心理的职责。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中,小学生不能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对外界的诱惑抗拒力不强,容易对电子游戏等产生上瘾的情况,这类学生也需要进行心理辅导!
2.2对心理教育认识不足
基于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小学生的心理教育方面知识的普及。较多学校只顾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小学生性格的塑造,未认识到其重要性,致使教师没有把心理教育重视起来,或者是开设的心理教育只是一个形式而已,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只为应付上级检查,这也是影响学生形成良好性格的因素。
2.3不良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于小学生的心理教育也至关重要,在心理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偏重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心理教育存在严重的不足,多数父母都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满足他们物质生活上的支持与帮助,却极大的忽略了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两大因素的结合:即生理和心理。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需要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配合。
2.4缺乏职业化指导
现如今大多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团干部、政治教师或班主任兼任,他们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在工作中,不能很好的运用系统的心理学知识来帮助同学们解决心理问题,这些指导教师没能正确地给予学生心理指导。
3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3.1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教学中,教师能做的就是改变原先的单一教学方式,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在课堂中享受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利于小学生的心理发育。
3.2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对于教育小学生需要耐心的,心理教育更是特殊的课程,要求每位教师具有极高的素养,在讲课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小学生的活泼好动,如果没有高尚的品格是难以胜任的。通过优化心理教育的职业环境,来提高心理教师的职业素养。因为教师是给小学生上课,很多学生都贪玩,o法正常交流。通过从内外部环境出发,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为心理教育打下基础。
3.3引导学生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需要及时、准确观察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多与他们真诚地沟通,才是作为教师应有的工作。如今许多教育理念认为,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做的就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教学环境,培养小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3.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面对如今的社会,学校应该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专门针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让小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合理安排心理健康课程,高度重视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利的保障。
3.5平等对待学生
面对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小学生,教师应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教育他们。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让学生拥有失落感,那些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来说是不好的,不利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应该全面的看待问题。
4结语
心理教育课程对于整个性格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为实现新课改的要求,确保心理教育的实效性,让小学生在教学中升华自己的价值观,享受心理教育带来的馈赠。教师不再只是照本宣科,完成教学任务而已,还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心理真正得到提高,也能体现出人性化课堂的意义。因此,教师还应安排多种心理辅导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受到熏陶,促进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让小学生在以后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 王君秋.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策略[J].学周刊,2016(03):125.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范文6
1.PMHP项目的具体操作流程
PMHP项目的核心工作理念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聚焦于低年级儿童和尚未根深蒂固的问题,因为儿童期的心理发展状况是青少年期、成年期心理发展的基础,许多个体心理问题的出现与儿童期的心理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从低年级的儿童入手,通过有效的、系统的筛查程序,尽早确定儿童有无问题,并开展积极的、适当的干预,以避免儿童期出现的问题进一步严重化和固化,及早加以解决,在严重问题出现之前做好预防干预工作。[4]PMHP项目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检测与筛查、干预辅导和效果评估三个部分。第一步程序是检测与筛查。这个工作由心理学专家和社会工作者完成,在开展PMHP项目的学校,心理学专家采用儿童情况调查表(Background Information Form,简称BIF)、课堂适应量表(the Classroom AdjustmentRating Scale,简称CARS)、健康资本调查(the Health Resources Inventory,简称HRI)等心理学量表或问卷,并结合观察、记录等手段对学生身心发展状况进行检测与筛查,把那些存在心理与行为问题或问题倾向的儿童筛选出来,当然,心理学量表或问卷需要家长和教师配合完成。第二步程序是开展干预辅导。这个工作由心理学专家、社会工作者和非专业的儿童助理共同完成。其中,非专业的儿童助理负责直接干预儿童,一般情况下,一名儿童助理负责10~15名学生,针对学生存在的人际交往、学习困难、课堂行为问题等进行每周1~2次的干预活动。干预形式包括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干预活动包括:讲故事、做游戏、做手工、绘画、远足等。第三步程序是效果评估。效果评估工作主要由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完成,评估的手段主要是相关量表的测量、儿童助理的评估、教师对儿童进步的评价和家长的反映四个方面。[5]
2.PMHP儿童助理招募与培训
PMHP项目由于推广得非常迅速,仅靠专业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很难完成这么多学校和儿童的心理干预预防工作,因此,PMHP项目招募并培训了大量的、非专业的儿童助理参与到项目中来。所以,PMHP项目的工作成员主要包括:专业的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和非专业的儿童助理,且有明确的工作分工。具体的分工是:专业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主要开展项目的策划、组织、领导等工作,比如,介绍与宣传PMHP项目的理念、对儿童进行心理测试与筛查、制定PMHP工作计划、对非专业人士的招募、训练和督导等。非专业的儿童助理主要负责干预措施的具体实施。[6]关于儿童助理的招募、选择与培训是PMHP项目的重要工作。首先,儿童助理招募的对象与条件。不同的地区招募儿童助理的对象也不完全一样,有大学生、有社区志愿者、甚至以有孩子的妈妈为招募对象。一般而言,PMHP招募选择儿童助理时,不是依据是否有高学历、是否有专业背景,而是依据个人素质、经验是不是适合开展儿童心理行为的干预工作。其假设是儿童助理干预儿童的效果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素质,而不一定是正规的学历教育或先进的专业训练。在对儿童助理培训时,完全地强调和儿童建立温暖、包容性关系的重要性,这种假设对所有儿童都适用,无论其是否存在问题。[7]其次,儿童助理的培训与督导。儿童助理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先前也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因此,被招募为PMHP项目的工作人员之后,在正式开展工作前,都需要接受PMHP的培训。培训次数为10次左右,每次约1.5小时。培训的内容包括:儿童心理发展、关系建立、提问技巧、学校适应问题干预技巧与限制、矛盾情绪处理等,培训的形式主要有观看儿童干预的录像、演讲与讨论、模拟干预等。不仅在开展工作前儿童助理需要接受培训,在正式开展儿童干预的过程中,儿童助理也需要定期接受督导,督导也是通过观看录像、讨论等形式开展。
3.PMHP重视干预教师与家长
PMHP不仅针对学生进行直接的干预,还要对教师和家长进行干预,这个工作主要由心理学专家和社会工作者完成。一是针对学校和教师的干预。主要通过与校长、教师、校医等学校员工进行会谈。PMHP专业人员向学校员工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PMHP项目,让他们了解PMHP的理念、操作流程及相关技巧。同时,PMHP专业人员也会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PMHP专业人员会深入课堂听课,观察了解儿童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教师的教学策略与课堂管理技巧。也会与教师讨论课堂中儿童的行为表现、课堂中所出现的情况及其应对方法,并给教师提出一些课堂教学与管理策略的建议和在课堂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通过这些措施,给儿童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更好的学校教学氛围与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是针对家长的干预。这主要由PMHP专业人员与家长会谈而进行,会谈既有与单个儿童的家长,也有家长团体会谈,即把所有需要干预的儿童家长组成辅导团体,进行会谈。会谈的主题有儿童规则意识、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尊重孩子与树立权威等等,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儿童情感、行为发展等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让家长有意识地改善家庭情感环境和教育方式等,以协助PMHP项目的顺利进行,促进对儿童的干预效果。三是开展PMHP专业人员、教师和家长共同会商。教师介绍儿童在学校的各种心理与行为表现,家长介绍儿童在家庭的心理与行为特点,让家长、教师和PMHP专业人员更全面地了解儿童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表现,共同商讨干预措施,这些措施效果良好。
二、PMHP项目对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PMHP项目在美国及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干预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那么,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从PMHP项目得到哪些启示呢?
1.切实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早期检测与预防
近20年以来,教育部、团中央等教育行政机关、党群组织先后出台了多部文件和系列活动措施,以加强和推进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因此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所有大学都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无论是经费的投入、师资队伍的建设、实际工作的开展,甚至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总结,都非常重视。相对而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没有能像大学一样得到重视与落实。事实上,无论是PMHP的专家,还是我国的学者,都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从中小学开始,应重视早期的检测与预防。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状况是后续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个性的特点和健康质量;二是高年级学生,甚至是个体成年后,所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就已经出现一些迹象,或者与早期的发展密切相关;三是重视早期检测与预防,可以避免个体早期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固化,早期干预也容易取得成效。2012年底,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强调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尤其是各基层中小学校,应意识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低年级开始,重视对低年级中小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检测、筛选并有效开展预防干预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从低年级开展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的心理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长。
2.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师资力量,推进中小学开展工作
专业的师资力量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条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有很好开展与落实,原因很多,缺乏专业的师资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很多学校的领导都意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因为没有专业的师资,相关工作也就无法开展。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但是,由于学校的编制等原因,要想按《指导纲要》的要求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短时间内是难以做到的。事实上,PMHP项目在美国开展的时候,也没有要求各个学校都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PMHP项目的心理学专家、社会工作者和非专业的儿童助理等工作人员并不是固定属于哪个学校,而是由PMHP项目总部招募、培训并开展工作的。因此,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借鉴PMHP项目的部分做法,并根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师资力量,推进中小学工作开展。具体来说,这种整合是比较现实的:由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牵头并联合各高校、协会等,整合存在于各高校、心理卫生协会等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组成心理学专家团队。从各中小学校挑选一批热心于学生工作的班主任、思品教师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培训,组成心理健康教育兼职师资队伍。从高校中挑选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培训,组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心理学专家团队负责整个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对中小学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进行培训,以及每个心理学专家都要分工负责对某一区域内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中小学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心理学专家指导之下,负责各自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在心理学专家指导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带领之下,到各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开展心理测试、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这样,对于某一个中小学校而言,可以由一名心理学专家、2~3名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5~10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组成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确保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与深入。
3.有效调动学校资源引导教师和家长,干预微生态系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