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战略管理研究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战略管理研究方法范文1
[关键词]大学战略管理 生态学 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075-03
当前,国内很多关于大学战略管理的研究成果缺乏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力,根源于没有从适切的视角切入,使用单调的研究方法和格式化的研究思路。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视角和思路进行理论反思和理论创新。生态学以其蕴涵的整体、多样、平衡、和谐的思想逐渐成为一门具有普适作用的方法论学科,广泛渗透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之中。那么,在大学战略管理研究中能否借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呢?本文将通过寻找生态思维和大学战略管理活动的契合点,揭示生态学方法论对于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的适切性,并探讨如何运用生态学方法进行大学战略管理理论的创新。
一、生态学:一种重要的方法论
生态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生态思维以整体思维为出发点,以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强调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价值追求,“具有了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性质”,因此,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1 生态思维是一种整体性思维
生态学将世界看作是不同层次事物相互关联的网络整体,强调把事物放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考察,整体性思维是生态思维的主要特征。生态学家泰勒曾指出:“大自然中很少存在裸的个体主义,我们可以把生态系统描绘为由植物和动物组成的、联系密切相互合作的联邦。”生态学所揭示的整体性提供了一幅与传统的机械论自然观迥然不同的世界图景。我们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倡导运用生态学方法,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立场就是:反对近现代科学把事物从其存在的有机环境中抽离出来进行单独考察研究的思维方法。
2 生态思维是一种价值性思维
生态学因为能够为社会和文化批评提供价值基础,在西方被人们视为“颠覆性的科学”。美国生态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指出:“有些科学比其他科学更明显地卷入了社会价值准则——生态学可能是最为典型的了。”生态世界观是一种强调相互依存、协同进化、关注未来的价值观,运用生态思维考察问题必然要求人们不能单纯从认知理性出发,更应考虑到价值理性的规约,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代内、代际关系的协调,实现由功利性思维向互利型思维的转型。
3 生态思维是一种过程性思维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每个生物个体都有其生成、成长、成熟、衰亡的生命周期,生物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调节自身结构功能,实现自身的生存和进化,这个过程有着时间上的纵向连续性;同时,整个生态系统也时刻处在动态演化之中,所有生物之间相互依存、作用,共同促成了生态系统的整体发展。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在时间上的不可逆性,决定了运用生态思维在研究复杂的生态现象时,不能采取近现代机械还原沦的思维方法。
二、大学战略管理研究借鉴生态学方法的适切性
研究手段的选择取决于研究对象的性质。为了弄清楚在大学战略管理研究中借鉴生态学_方法是否合适,还需要考察大学战略管理活动本身的基本特征,探寻大学战略管理活动和生态思维之问的契合点。
1 大学战略管理活动的系统性特征
大学战略管理一般包括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三个环节,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即由大学当局按照必须的程序和方法把战略制定出来,然后通过组织系统把战略贯彻下去,体现为大学成员的自觉行动,通过战略评估促使成员正确地贯彻既定战略,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战略计划。具体到战略规划环节又包括整体发展战略、学科发展战略规划等,每一层次的战略又成为构筑其上一层次的单元,所有战略层次之间、上下战略层次之问、同一层次的战略子系统之间相互协同,与总体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构成多层次的战略规划体系。由此可见,大学战略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而“对于任何一个希望理解复杂系统的人来说,生态学将是他获得丰富灵感的源泉”。
2 大学战略管理活动的价值性特征
大学战略管理活动作为大学主体的一种自觉实践,追求一定价值的实现,在价值判断上持有相应的立场。战略主体所做出的任何一种战略选择,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都会引起大学现实境遇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则是主体之外的价值因素参与战略管理过程的结果。也就是说,战略主体在经历一系列选择时要面对多种相互冲突的因素、关系和问题,在选择时要直接受到战略主体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的影响。拥有明确、合理的的价值取向是大学战略管理活动价值实现的前提,一旦选择错误或者出现偏差,战略本身就会陷入混乱,进而对大学自身,乃至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消极影响。
3 大学战略管理活动的动态性特征
大学战略管理活动的目标是要通过对外部环境因素的深刻分析和预测,建立起大学战略对环境的长期适应性。这种适应性,从外部来看,指的是大学战略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最佳动态匹配状态;从内部来看,指的是大学战略系统要素之间以一种稳定有序的方式彼此互动与互应。每个大学都必须适应生态环境系统的变化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随着外部环境的变迁和大学的发展,过去制定的目标不断实现,新的目标又会产生,原有的战略逐渐淘汰,新的战略不断产生,大学战略管理活动其实是一个有始无终、不断深化的新陈代谢过程。
三、如何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大学战略管理
运用生态视角来研究大学战略管理并非借鉴生态学的具体研究成果,也不是简单地套用生态学术语和方法。其实,许多运用生态视角的人文社科研究之所以是“生态的”,根本原因是其坚持某些最基本的生态思想观念。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大学战略管理,就是要撷取它的思维方法,把生态思维和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度融合。
1 运用整体性思维解读大学战略管理的实质
作为一种管理思维,战略管理要求大学管理者从整体出发,着眼于大学未来的长远发展,强调大学对外部环境的主动适应,按照大学发展规律实施管理活动。然而,对于体制内生存的当代中国大学领导们来说,似乎并没有完全领会战略管理的实质,虽然言必称“战略”,但在运用战略管理时不是变了味就是走了样。战略制定是学校某些职能部门的分内之事。但战略实施却过于倚重行政权力的推动,忽视了大学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合力。甚至还有一些高校制定战略规划仅仅是为了学校高层决策者的某种偏好和一些学术权威的既得利益,导致大学资源配置发生不合理的倾斜,使大学整体目标的实现在“局部最优化”中化为泡影,把学校推向“追求卓越”的困境。
生态思维作为一种整体性思维,坚持从“关系”中定义、描述和认识作为个体的组织。“尽管历史拼图中的每一片看上去都可能绚丽多彩,但是。只有把它们放在整合的宏观历史中的适当位置,才能更充分地鉴赏它们。”以往的大学战略管理研究倾向于用静态的环境假定来考量组织与战略关系,用线性的思维解释其中的因果关联性,把大学战略管理理解为战略规划管理过程。在环境复杂性日益提高的今天,这种“简化”难以令人满意。大学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内部诸要素的和谐状态以及组织对环境的适应程度,都需要组织在追求发展方面树立一种整体观。基于生态思维的战略管理将大学看成有机的生命整体,以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大学战略管理的实质,大学战略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计划和方案,而是协调大学和环境关系的有机系统;大学战略管理不只是“按图索骥”的静态行为,而是大学组织和环境不断对话的动态过程。大学在制定战略时要把自己放在与周围其他复杂事物的网络关系中考察,在此基础上认识自身的现实状态和发展趋势,从整体观出发定位大学在高等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和价值,协同各种生态因子,共同实现大学战略目标。
2 运用价值性思维规范大学战略管理的价值取向
作为一种管理工具,战略管理在我国大学中的应用存在“效率至上”的价值取向。一些学校运用战略管理时过分强调“竞争”和“效率”,忽视战略的长远性和整体性:战略重点过分追求眼前的办学成绩,忽视长远的社会效益。每所大学都期望通过战略管理来提高办学绩效,使学校由原有水平状态向较高水平状态“跨越式”跃进。这种线性思维指导下的战略管理,最终指向的往往是结果而不是过程,使大学发展在不同层次出现短期行为。比如:一些大学在制定战略决策时不顾高等教育的生态承载力,为缓解财政压力而盲目扩招;不顾高等教育的生态多样性,为提高学校地位而盲目升格;为了立竿见影的办学业绩而鼓励“短平快”的科研……。不管是哪个层次的短期行为,带给大学的只是短暂的眼前利益,失去的则是未来的长远发展。
生态思维作为一种价值性思维,坚持从一定的价值观念出发对人们思想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在“现实性原则”指导下的大学战略管理实践中,功利性的价值取向是最为普遍的,战略成了使大学组织能够尽可能地获得最大效益的工具,能否实现“效益最大化”成为检验大学战略有效性的一个外在标准。但是,“工具理性下的行动将使我们很难去促进社会价值的表达,而只考虑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完成我们的既定目标。因此,纵然运作效率很高,也会发现我们所追求的目标竟然和社会价值——也就是我们的价值——大相径庭。”在功利化思想整体泛滥的时代,作为社会良心和时代指针的大学,大学所追求的发展不应只是量的增加,更应看重质的提高、机制的转换、能力的成长和价值的提升。大学必须改变把“自我”与“环境”相割裂的封闭观念,提倡一种“理想化”的价值取向,调整和规范大学的战略管理活动,才能保证大学在竞争环境中持续健康地发展。
战略管理研究方法范文2
1981年, 英国学者西蒙斯最早将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相结合,提出战略管理会计之说。战略管理会计是明确强调战略问题及相关重点的一种管理会计方法,是一种外向型和具有长远意义的管理系统。它站在战略的角度上,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旨在帮助企业管理层从长远利益出发,科学地审视、分析企业的经营现状, 持续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并把握各种潜在机会, 回避可能的风险, 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依据战略管理会计, 企业管理者必须根据本企业自身情况,以市场为导向, 从长远利益出发, 全方位地制定动态的战略战术,才可避免企业经营中出现的成本浪费现象, 时时为企业注入新鲜的活力,使企业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战略管理会计首先要协助高层管理者制定战略目标。企业的战略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公司战略目标、竞争战略目标、职能战略目标。战略管理会计要从企业外部和内部收集各种相关信息、运用战略管理会计进行系统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各种可行的战略目标,供企业管理当局决策时参考。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及特点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
传统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虽然能够使企业讲求核算和加强管理,但是,它不仅没有考虑企业的远景规划,而且忽略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风险。为了克服利润最大化的短期性和不顾风险的缺陷,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应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权衡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企业价值是企业现实与未来收益、有形与无形资产等的综合表现。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就是战略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协助管理当局确定战略目标;(2)协助管理当局编制战略规划;(3)协助管理当局实施战略规划;(4)协助管理当局评价战略管理业绩。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 战略管理会计具有以下特点。
(1)战略管理会计具有明显的外向性;(2)战略管理会计更加注重长远目标和全局利益;(3)战略管理会计提供更多的非财务信息;(4)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风险管理;(5)战略管理会计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6)战略管理会计拓展了管理会计人员的职能范围。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战略管理会计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其理论和实践仍处于起步和探讨阶段。目前, 战略管理会计主要研究了以下问题:
1.战略规划管理。战略管理会计首先要从企业外部和内部搜集信息, 提出各种可行的战略方案, 供高层管理者选择, 协助其制定战略目标。企业的战略目标可以分公司战略目标、竞争战略目标和职能战略目标三个层次。
2.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通过对企业自身及其竞争对手的有关成本资料的分析, 主要是从战略的角度来研究影响成本的各个环节,从而进一步找出降低成本的途径,为管理者提供了战略决策所需的信息。一般来说,企业可以通过采取适度的投资规模、市场调研、合理的研究开发策略等途径来降低战略成本。
3.战略性经营投资决策。战略管理会计是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各种相关可靠的信息。应以战略的眼光提供全局性、长远的与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在经营决策方面应采用长期本量利分析模式。战略管理会计以现实的现金流量为基础,能反映企业投资的实际业绩,为企业注重持续发展提供有用的信息。
4.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是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各种计划的货币数量表现。预算起到计划、协调和控制的作用。预算的编制必须以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为基础,根据战略目标所确定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制定当期计划。
5.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为提高企业和个人绩效而进行的人事战略规划、日常人事管理以及一年一度的员工绩效评价。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能来激励员工以获取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并采用一定的方法来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与成本,进行人力资源的投资分析。
6.风险管理。企业的任何一项行为都带有一定风险,风险越大,报酬越高,但当风险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市场风险无处不在,它既可以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也可能带来巨大损失。由于战略管理会计着重研究全局的、长远的战略性问题,因此,它必须经常考虑风险因素。其对风险的管理主要是在经营与投资管理中采用一定的方法,如投资组合、资产重组、并购与联营等方式分散风险。
7.战略性业绩评价。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看,业绩评价是连接战略目标和日常经营活动的桥梁。良好的业绩评价体系可以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具体化,并能有效地引导管理者的行为。它应包括财务绩效衡量与非财务绩效衡量(如顾客、内部管理和长期绩效)。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
战略管理会计主要通过产品生命周期法、价值链法等具有整体性、全局性的研究方法来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作出判断,更注重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强调企业发展与环境变化的协调一致,将企业置于整个产业的价值链中,研究企业与市场竞争者的关系位置。
为使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在企业会计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还须有一定的 基本方法加以保证。这些基本方法主要有:(1)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依据资源耗费的因果关系进行成本分析。即先按作业对资源的耗费情况将成本分配到作业,再按成本对象所消耗的作业情况将作业分配到成本对象。(2)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是从市场的角度,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来考察企业的竞争地位,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信息。(3)预警分析。预警分析是一种事先预测可能影响企业竞争地位和财务状况的潜在因素,提醒管理当局注意的分析方法。它通过对行业特点和竞争状况进行分析,使管理当局在不利情况来临之前就采取防御措施,解决潜在的问题。(4)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分析是指从产品的研制、开发、设计、制造,一直到售后服务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质量成本分析方法。它主要分析质量成本的四个部分,即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质量损失和外部质量损失。
参考文献
战略管理研究方法范文3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我国应用现状;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01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
何为战略管理会计,目前国内外说法颇多,认识尚不统一,但就战略管理会计所涵盖的基本要素及体现的基本特征,即重视外部环境和市场,注重整体性等,大部分学者还是认同的,同意认为战略管理会计是服务于战略管理的会计信息系统,服务于战略比较、选择和决策的一种新型会计,它是管理会计向战略管理领域的延伸和渗透。具体地说,它是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综合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为企业提供自身和外部市场及竞争者的各种财务与非财务信息,通过分析、比较和选择,帮助企业管理当局制定、实施战略计划以取得竞争优势的手段。
二、我国战略管理会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20世纪80年代战略管理会计开始被引入到我国,但至今仍处于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的阶段,虽然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向管理会计的战略方向走出了坚实的步伐,但是还存在这诸多问题,总体应用水平不高。在以下几个方面仍有一定的问题:
1.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普及运用程度较低
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广泛程度不高。尽管英国管理学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发表了有关战略管理会计的学术著作,提出了这一伟大设想。但到目前阶段,尤其在我国公司商业领域内,战略管理会计仍处在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阶段,到现在都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也没有能够有效的普及运用。可见,理论的传播滞后为在实践中实施战略管理会计增加了相当的困难与阻碍。
2.企业对战略管理会计重视程度不够
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对于企业身处的环境具有相当的要求。目前,企业经营管理者往往看轻甚至忽视战略管理会计。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层只是把管理会计当成是会计工作的一块内容,忽视战略管理会计特有的职能。一部分经营管理者只看重短期的得失,不看长远利益。心里知道战略管理会计能帮助企业建立长期的、持续的竞争优势,但为了眼前的局部利益,却放弃了从长远利益角度来分析、评判企业的管理策略。这种决策者的价值取向与企业或社会的长期利益、根本利益不符的情况,将直接影响着战略管理会计作用的体现,也不利于营造好的氛围与环境以促进战略管理会计的进步和发展。
3.我国的战略管理会计的人才较为匮乏
我国的战略管理会计人才较为匮乏也是影响我国战略管理会计的一大瓶颈。相关人员对战略管理会计的运用影响主要体现在他们的素质上。我国现阶段的会计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理论层次偏下、知识结构不完善和专业教育不充分。据统计,我国现有1400万会计从业人员,但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到10%,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会计教育。目前,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会计人员对战略管理会计的认识去浅显,观念落后,没有认识到研究应用的重要性。实际上,战略管理会计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涵盖面广泛除会计学外,另有管理学、经济学、营销学及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内容,想必对于从事战略管理会计的人员来说,这也将是一个不小的要求。
三、对于改进我国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的对策探讨
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而其在现代企业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也是日益凸显。在发达国家,战略管理会计受到了会计界和企业界的大力推崇,得以迅猛发展。在我国,战略管理会计虽尚未成熟发展,可前景广阔,不容小觑。
1.加强理论和方法的系统研究
我国的战略管理会计应以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市场经济为基调,以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在紧密联系中国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的研究,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对于战略管理会计教材的研究,要在实践中多作调查,选用较为先进和科学的方法,并要多运用有效而典型的案例来加以论证,提高教材的应用性,从而提高学生和企业会计人员的实践水平,使管理会计教材更具推广性,形成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2.重视培育战略管理的理性思维
战略管理会计既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思路理念。它的应用闪烁著人类理性思维观的耀眼光芒,特别是可以帮助企业决策者形成求异创新的思想与深谋远虑的眼光,不再是以往那种在目标的制订上忽视长期价值,只看见眼前短期利益,只重当下而放弃整体长远,应当全面衡量,多角度思考,体现出时间跨度与历史价值。在思想培育方面,首先要着重让企业高层管理者理解认识到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培养现代企业中以人为本、整体衡量、战略出发,以市场环境为导向,树立相对竞争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等。
3.加速培育高质量的战略管理人才
人才,是企业和社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要发展战略管理会计也同样如此。战略管理会计人员就总体素质而言,不仅应熟悉本企业所在行业的特征,而且更要通晓经济领域其他各个方面,具有战略的头脑、开阔的思路、高瞻远瞩的谋略和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善于抓住机遇,从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问题,是一种具有高智能、高创造力的人才。目前我国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知识普及程度还不够,经营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素质都有待提高。必须对他们加强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的培训,普及战略管理会计基础知识,逐步树立以信息化支撑的战略管理的意识。注意加强对于最新的管理会计知识的宣传、介绍、讲解,全方位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综合战略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战略管理研究方法范文4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传统营理会计优化
1战略管理会计对传统管理会计的挑战
传统管理会计从诞生以来一直担当为内部管理服务的角色,以有效地实施计划、决策和控制。主要以某些经济管理理论为支撑,尤其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奠定了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
传统管理会计在二战后获得长足发展,并在实现企业目标、加强内部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当时主要是实行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市场提供给企业的是几乎固定的“蛋糕”,企业经营的重心是在“蛋糕”中争取更大份额,关键是降低内部经营成本。与此指导思想相呼应,传统管理会计通常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功能主要在于预算和控制,而且预算以短期预算为主;同时,管理会计将眼光局限于企业内部,倾向于使用账簿中已有的财会数据来看问题,并依据已发生的事件来解释环境的变化,管理会计成了财务会计的“副产品”。
但随着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全球性竞争加剧,传统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向小批量、个性化生产发展,企业不得不站在全球高度,选择以战略管理为导向的管理模式,不断根据环境做出适当调整,以求企业与环境的协调与均衡,获取企业整体竞争优势。
战略管理对传统管理会计提出了挑战,迫切要求传统管理会计观念更新,尤其是对战略决策信息的提供,要求提供超越企业本身的更为广泛、更有用的与战略管理相关的信息,不仅包括内部信息和财务信息,更重要的是诸如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等外部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具体说来,战略管理要求传统管理会计在以下方面克服其轻战略重战术的不足:其一,改变传统管理会计只顾内部而忽略环境变化的影响、用静态目光看待问题的缺点,站在战略高度,从全球范围来看待企业的目标和行为,时刻关注跟企业息息相关的市场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例如:从成本观念来讲,传统管理会计讲究降低劳务成本、缺勤率等,但对于处于衰落期的行业或因技术落后而落伍的企业,仅对一些不重要细节的边际调整并不能改变它的根本命运。最重要的是企业具有有效获取、分配、使用资源以充分利用环境机遇和防止环境威胁的能力。成本观念要根本变革。从综合角度来看,成本既有经营性的又有战略性的,既包括有形的又包括无形的。其二,克服传统管理会计只重短期利益的缺陷,注重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传统管理会计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忽视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重要因素——“风险”,容易造成行为的短期化,如为了一时的利益而降低质量标准,但这最终将损害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乃至长远利益。从战略角度来说,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跟企业目标一样也应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以获得一种持久的竞争优势。相应地,对企业业绩评价的尺度应采用战略业绩评价。
2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
最早将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联系起来的是英国学者Simmonds,它在1981年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对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由此来发展和控制企业战略的会计。战略管理会计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弥补和开拓。
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管理者的行为无时无刻不涉及到战略问题。但是,战略问题真正纳入现代企业管理的范畴,将战略管理提高到决定前途、命运的高度,却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才得以开始。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性经济竞争已达空前激烈的程度,企业与企业之间不再主要围绕单个产品及其营销问题开展竞争,而是紧紧围绕企业未来发展方向、长期发展目标、总体经营战略等问题开展全方位的、深层次的竞争。此时,谁能在全局上把握外部环境变化的脉搏,谁能从战略高度上洞察世界市场的风云变幻,谁就能占有商机,赢得主动,从而在现代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可见,战略管理就是根据一定的战略思想(意图),在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关联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战略目标,制定并实施战略计划,监控、考评战略业绩并据以拟定战略调整措施的一整套管理程序(或系统)。战略管理过程中的每一步骤和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内部的和外部的、财务的和非财务的、实践的和预计的管理会计信息。正是由于企业战略管理实务的迫切需要,战略管理会计才得以产生和发展。
我国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才开始系统地学习、引进西方的管理会计,至今已有20多年。通过这一阶段对理论知识的引进、介绍、普及,大部分会计人员已掌握一定的管理会计知识。因此在企业中传统的管理会计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战略管理会计是伴随战略管理的出现而产生的。我国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从1997年开始才陆续在专业期刊上介绍引进的,距现在不过10年,所以一直处于理论研究和探索之中,至今仍未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未得到有效的普及。但它已呈现出发展的趋势。
虽然我国企业还处于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轨时期,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已使大多数企业都树立了面向市场的经营意识,这就为实行注重市场环境的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可能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要求企业不能只考虑自身的成本和效益,还必须重视竞争者的经济信息和发展情况,因此从管理会计向战略管理会计过渡成为一种必然。
3优化战略管理会计的对策
战略管理会计是在当今企业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全球性市场竞争空前广泛激烈的情况下,为满足现代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特定信息需要而建立的新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战略服务的战略管理会计,它之所以产生并得到相应发展,既是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而导致企业管理(尤其是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产物,也是原有管理会计自身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产物。总体而言,战略管理会计服从于企业的战略选择,分析和提供了企业战略有关的管理会计信息。战略管理会计突破了传统管理会计的一些局限,视角从企业内部转向外部环境,重视对企业全方位的管理。
战略会计的应用是经济发展对会计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企业总体应用水平较差,应加强各个方面的研究与建设。对此,对促进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笔者提出五点建议:
(1)加强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系统研究。对于理论界和实业界而言,战略管理会计带来了众多新的研究课题,也带来了对制度创新的挑战。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使得我们所吸收的西方管理会计很难在中国企业普遍应用。所以要推广战略管理会计,首先要加强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系统研究。
我国的战略管理会计应定位在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密切结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要加强对现有的理论体系重新评价,其中不合理的假设,抛弃过时的技术方法,不要仅仅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数字模型,不要生搬硬套那些无法操作的名词、概念与方法,而要强调行为的研究与应用,便于广大会计人员、管理人员操作运用。应该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来研究和指导管理会计工作,展开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创办专门的管理会计刊物,促进各种学术或职业组织将管理会计列为其重要的研究课题;拓展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兼顾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和企业外部市场信息,其中包括货币性质的、非货币性质的,数量的、质量的,物质层面的、非物质层面的,以至有关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的信息,加强有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2)大力普及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现阶段我国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知识普及程度还不够,经营管理人员及会计人员的素质都有待提高。目前,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一般开设了管理会计课程,但其他经济管理专业大部分没有开设。我们认为高等院校非会计专业的经济管理专业也应该开设管理会计课程,并且要求在开设管理会计课程时,一定要注重对战略管理会计等新知识的讲解介绍。另外,加强企业管理层与财会人员的学习和培训,树立其战略管理会计意识,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因为只有建立和培养一支高质量的战略管理会计队伍,才能促使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建立、创新以及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3)努力营造一个适合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的良好环境。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的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健全,从制度上引导企业经营者的价值取向与企业根本利益趋向一致,只有当企业经营者能切实地承担起对企业的受托经营责任,才能对包括战略管理会计在内的经营管理科学产生发自内心的需要。为此,应优化市场环境,实现国有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塑造清晰的国有产权主体,促使企业经营机制的改变,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遵循我国会计人员愿意应用法律制度规范会计行为的惯例,政府可制订指导性的管理会计制度,为企业应用战略管理会计提供示范性的法律制度环境。同时,应继续强化企业的市场观念、风险观念、人本观念、时间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在市场经济机制作用下企业应具备的观念,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企业文化,为战略管理会计的良性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4)认真总结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成功案例。战略管理会计应该说在我国的少数企业中已得到了成功应用。如杭州百大集团根据自身情况,采用了财务和非财务相结合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有效地调动了职工完成责任指标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河南油田采油八队在业绩考评中,把岗位责任制、按劳计酬等传统做法与战略业绩评价的平衡记分卡法等新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控制了生产成本。湖南韶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实行“水泥散装优势”战略,有效地扩大了韶峰水泥市场。邯郸钢铁公司通过战略定位选择了低成本的竞争优势,通过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来降低成本,建立并保持竞争优势,创造了我国冶金行业的一流佳绩。我们应对企业运用战略会计实践中涌现出的典型案例和重要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加以推广,这样就可使一些企业少走弯路,促进战略管理会计的广泛应用。
(5)积极建立战略管理会计信息库。一方面战略管理会计的资料主要来源于财务会计,但受财务会计报告期的影响,不能及时取得相关资料,使得管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大多数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仅限于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内部网络信息也仅限于一般的管理通知,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并没有能够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造成了企业资源的严重浪费。为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及时提供战略性信息,有必要建立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信息库,培养自己的战略管理会计人才。平时收集、整理来自各方面的多样化信息,包括本企业和竞争对手的各类资料、行业分析报告、政府政策及统计公告、国际市场行情、国际经济发展动态、重要的新闻报道以及其他有价值的信息。在战略决策时,战略管理会计师则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战略信息库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及时提供给决策当局,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韦恩·J.莫尔斯等.管理会计——侧重于战略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2005
2韩云龙.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及发展[J].现代会计,2006(2)
3张劲柏.谈战略管理会计对企业发展的意义[J].理论界,2006(3)
4刘博,李英伟.浅析战略管理会计[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11)
战略管理研究方法范文5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企业战略管理
一、战略管理会计概念
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处于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阶段,尚未把它和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推动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发展的有力工具。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来源于实践、又必须应用于实践。发展战略管理会计,不应只停留于纯粹的理论研究,而应在管理实践中使其得到丰富和完善,并更好的指导和应用于我国的企业管理实践。
战略管理会计是建立在企业战略管理的有关理论基础之上,并以管理会计手段,运用会计信息有效地服务于企业战略的新领域。
二、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主要领域
1.预算管理
预算是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领域。预算实质上是事先对企业现存和未来可获得资源的合理配置。当企业间的竞争已上升到高层次的全局性战略竞争时,抢占市场份额、扩大企业生存空间、追求长远的利益目标已成为企业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我国传统的预算编制模式,习惯上将同一账户的历史数据作为编制预算的关键依据,预算结果与企业战略似乎没有明显的联系。
战略管理会计适应形势的要求,超越了单一会计期间的界限,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着重从多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将最终利益目标作为企业战略成败的标准,帮助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实施战略管理。应用战略管理会计,将改进我国传统的记录、计划和报告模式。
2.成本管理
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成本管理将仍是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成本管理应从过去单纯专注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的观念转变为从战略的高度来探求影响成本的作业,从而分别控制各作业,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保证企业获得“成本领先”的竞争优势。战略管理会计综合运用作业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法,对成本实行战略性管理。对于处在开放与竞争环境的中国企业来说,拓宽成本管理范围、分析整个行业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有助于明确自己的成本水平,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
3.投资管理
站在战略的高度,现代企业投资应倾向于以智力投资为主,在人力资源、科技开发、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多投入资金,以求保持企业长久的竞争力。战略管理会计注重企业长远发展,重视市场开发、新产品开发及新产品定位等。对企业长期投资方案的评价,战略管理会计不再仅局限于财务效益指标,而必须同时考虑非财务效益方面的指标,如引进人才的未来效益、引进高新技术的未来效益及新产品的市场份额等;投资决策不仅要采用定量分析法,还要辅之以定性分析法。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分析,战略管理会计从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出发,放弃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分类传统,把所有成本都看成是变动的,都是某一时段管理决策的结果,即可控的。
4.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知识密集型企业逐渐增多。这些企业的管理充分体现出“得人者得天下”的道理,以人为本才能使人、财、物达到最优配置。传统管理会计忽略了对人力资源的单独确认、计量和揭示。而这些正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因此,运用战略管理会计中灵活多样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分析方法,正好可以帮助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它既可以应用于为提高企业和个人绩效而进行的人事战略规划,也可以应用于日常人事管理以及事后的员工绩效评价。
5.风险管理
我国传统管理会计主要分析短期的战术性问题。而战略管理会计因为主要研究长期的战略性问题,将时时刻刻考虑风险问题。它既重视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既重视生产制造,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既重视现有的经营范围内的活动,也重视各种可能的活动。因此,战略管理会计能高瞻远瞩地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回避可能的风险-包括从事多种经营而导致的风险,由于行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的风险,由于资产、客户、供应商等过分集中而产生的风险,由于流动性差导致的风险等等,以便从战略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6.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主要内容,而评价依据大多来自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我国传统管理会计重结果不重过程,因而难以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战略管理会计能将绩效评价指标与企业实施的战略有机地结合,充分提高绩效评价的效果。
三、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仍然处于一种漂浮状态,总体应用水平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普及程度不高
我国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才开始系统地学习、引进西方的管理会计。通过这一阶段对理论知识的引进、介绍、普及,大部分会计人员已掌握一定的管理会计知识。因此在企业中传统的管理会计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战略管理会计是伴随战略管理的出现而产生的。但战略管理会计还处于摸索阶段,我国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从1997年开始才陆续在专业期刊上介绍引进,至今处于理论研究和探索之中,仍未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未得到有效的普及。
2.战略管理会计应用对企业环境要求较高
企业环境影响着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状况、方法体系、运行机制、工作内容及范围等有关方面。在企业所有权形式基础上建立的企业生产经营机制是决定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状况的根本因素。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正全面走向市场。但目前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尤其是在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由于所有者虚位,不能形成足够的产权归属明晰条件下的委托-监督-激励的机制。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在行政利益驱使下非理性投资就源于此。另一方面又有可能造成委托方对人监督的弱化。委托方在不拥有实际的产权时,剩余收益和企业经营风险都与它的关联不大,因此,缺乏足够的动力去履行监督责任,造成经营者责任感的下降,使经营者宜懒则懒-战略管理会计有用,但是费劲。这些状况降低了我国企业对战略管理会计的需求。
3.部分经营管理者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
战略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观念,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能否起作用,能起什么样的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使用这种方法或手段的人,即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这不仅取决于管理者的学识、才干,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管理者在决策时的价值取向。纵观我国部分企业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投资或经营决策失误,究其原因,除了决策者管理知识低下和违反科学的决策程序外,最大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决策者的价值取向与企业或社会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不相一致。某些经营管理者比较注重短期利益,不注重长期利益。而战略管理会计遵循长期性的原则,立足长远,从长远利益来分析、评价企业的各种管理策略,注重长久、持续的竞争优势。于是,一些经营管理者明知战略管理会计能帮助企业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但为了短期利益,却根本不重视。
4.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会计师
战略管理会计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产物,为适应外界环境及企业组织机构的变化,其应用方法较传统管理会计有很大变化。多样的信息来源和信息种类需要多种信息分析方法,因此,不仅是财务指标的计算,而是结合了环境分析法、对手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生命周期分析法、矩阵定位分析法、预警分析法、动因分析法、综合记分法等多种技术方法的灵活运用,它无疑是对传统管理会计方法的丰富。所以,新型管理会计人员就总体素质而言,不仅应熟悉本企业所在行业的特征,而且更要通晓经济领域其他各个方面,乃至了解心理学、行为学等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具有战略的头脑、开阔的思路、高瞻远瞩的谋略和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善于抓住机遇,从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问题,是一种具有高智能、高创造力的人才。
然而,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高级会计人才相对缺乏,而具备战略管理会计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更为紧缺。没有掌握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并具备一定实际经验的管理会计人才,开展战略管理会计就成了“无米之炊”。
四、促进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建议
1.加强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系统研究
对于理论界和实业界而言,战略管理会计带来了众多新的研究课题,也带来了对制度创新的挑战。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使得我们所吸收的西方管理会计很难在中国企业普遍应用。所以要推广战略管理会计,首先要加强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系统研究。
我国的战略管理会计应定位在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密切结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要加强对现有的理论体系重新评价,其中不合理的假设,抛弃过时的技术方法,不要仅仅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数字模型,不要生搬硬套那些无法操作的名词、概念与方法,而要强调行为的研究与应用,便于广大会计人员、管理人员操作运用。应该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来研究和指导管理会计工作,展开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创办专门的管理会计刊物,促进各种学术或职业组织将管理会计列为其重要的研究课题;拓展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兼顾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和企业外部市场信息,其中包括货币性质的、非货币性质的,数量的、质量的,物质层面的、非物质层面的,以至有关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的信息,加强有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2.大力普及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
现阶段我国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知识普及程度还不够,经营管理人员及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目前,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一般开设了管理会计课程,但其他经济管理专业大部分没有开设。我们认为高等院校非会计专业的经济管理专业也应该开设管理会计课程,并且要求在开设管理会计课程时,一定要注重对战略管理会计等新知识的讲解。另外,加强企业管理层与财会人员的学习和培训,树立其战略管理会计意识,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因为只有建立和培养一支高质量的战略管理会计队伍,才能促使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建立、创新以及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3.努力营造一个适合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的良好环境
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的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健全,从制度上引导企业经营者的价值取向与企业根本利益趋向一致,只有当企业经营者能切实地承担起对企业的受托经营责任,才能对包括战略管理会计在内的经营管理科学产生发自内心的需要。为此,应优化市场环境,实现国有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塑造清晰的国有产权主体,促使企业经营机制的改变,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遵循我国会计人员愿意应用法律制度规范会计行为的惯例,政府可制订指导性的管理会计制度,为企业应用战略管理会计提供示范性的法律制度环境。同时,应继续强化企业的市场观念、风险观念、人本观念、时间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在市场经济机制作用下企业应具备的观念,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企业文化,为战略管理会计的良性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4.认真总结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成功案例
战略管理会计应该说在我国的少数企业中已得到了成功应用。如杭州百大集团根据自身情况,采用了财务和非财务相结合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有效地调动了职工完成责任指标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河南油田采油八队在业绩考评中,把岗位责任制、按劳计酬等传统做法与战略业绩评价的平衡记分卡法等新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控制了生产成本。邯郸钢铁公司通过战略定位选择了低成本的竞争优势,通过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来降低成本,建立并保持竞争优势,创造了我国冶金行业的一流佳绩。我们应对企业运用战略会计实践中涌现出的典型案例和重要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加以推广,促进战略管理会计的广泛应用。
5.积极建立战略管理会计信息库
战略管理会计的资料主要来源于财务会计,但受财务会计报告期的影响,不能及时取得相关资料,使得管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大多数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仅限于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内部网络信息也仅限于一般的管理通知,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并没有能够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造成了企业资源的严重浪费。为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及时提供战略性信息,有必要建立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信息库,培养自己的战略管理会计人才。平时收集、整理来自各方面的多样化信息,包括本企业和竞争对手的各类资料、行业分析报告、政府政策及统计公告、国际市场行情、国际经济发展动态、重要的新闻报道以及其他有价值的信息。在战略决策时,战略管理会计师则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战略信息库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及时提供给决策当局,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五、结束语
应用战略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服务,是经济发展对会计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说,市场经济越发展,管理会计越重要。尽管战略管理会计不完全成熟,但是它的许多技术方法、思维方式颇具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理性思维观培育和技术方法应用这两个层面的具体问题是我们学习和应用战略管理会计过程中应当重视和力求发展的主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周三多.战略管理新思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陈工孟.管理会计前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王德中.企业战略管理[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孙伯良.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战略管理研究方法范文6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医院;财务体系;经营机制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内医院面临着来国内外的竞争压力,所有医院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内部效率如果不能通过市场外化为效益,必然会在竞争中一败涂地。因此,医院只有关注外部市场,关注竞争对手,知己知彼,努力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才能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医院战略管理自被提出以来,已成为理论界与医院界研究的热点。对战略管理的推崇引起了管理观念和模式的深刻变革,作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管理会计也逐步向战略管理会计方向发展。然而,在医院管理体系中执行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来源于实践、又必须应用于实践。发展医院战略管理会计,不应只停留于纯粹的理论研究,而应在医院的管理实践中使其得到丰富和完善,并更好地指导和应用于我国医疗单位的管理实践。
一、医院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与特点
医院战略管理会计是以取得整体竞争优势为主要目标,以医院战略观念审视医院外部和内部信息,强调财务与非财务信息、数量与非数量信息并重,制订、执行和考评医院的战略及战术,揭示医院自身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及其发展前景,建立预警分析系统,提供全面、相关和多元化信息而形成的现代医疗管理会计与医院战略管理溶为一体的新兴交叉科学。相对于传统企业的管理会计,医院战略管理会计有如下特征:
一是外向性。医院战略管理会计将视角更多地投向了影响医院的外部环境中。它不再满足于医院内部的零敲碎打式的管理方式,而是至少要涉及到医院本身、竞争者以及市场顾客三方面主体。医院管理会计人员要透过本医院的战略发展需要,尽可能地获得竞争对手的经营信息以及市场顾客的需求信息,将三者结合起来以特有的方法加工处理成战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
二是长期性。医院战略管理会计超越了单一期间的界限,着重从多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更注重医院持久竞争优势的取得和保持,甚至不惜牺牲短期利益。因此,医院战略管理会计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应变性以及方法的灵活性。
三是整体性。医院战略管理要求把医院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从整体上分析和评价医院的战略管理活动。医院内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是为了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既重视主要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既重视医疗效果与财务管理,也重视社会效益以及管理水平,其视野更加开阔,可以高瞻远瞩地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回避可能的风险,增加盈利能力和医院的价值。
二、医院战略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医院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普及程度不高
众所周知,我国在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后,才开始系统地学习、引进西方的管理会计,至今已有 20 多年。通过这一阶段对理论知识的引进、介绍、普及, 大部分会计人员已掌握一定的管理会计知识,并在企业中传统的管理会计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医院战略管理会计是伴随医院战略管理的出现而产生的,我国对医院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是近几年来才陆续在专业期刊上介绍,所以一直处于理论研究和探索之中,至今仍未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未得到有效普及。
2.医院战略管理会计应用对医院管理环境要求较高
医院管理环境影响着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状况、方法体系、运行机制、工作内容及范围等有关方面。在医院所有权形式基础上建立的医院经营机制是决定医院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状况的根本因素。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医院引进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医院也正全面走向市场。但目前医院内部的管理模式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很显然,这种态势必然影响着管理会计在医院的普及与应用。
3.部分医院经营管理者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
战略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观念,在医院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能否起作用,能起什么样的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使用这种方法或手段的人,即医院的经营管理者。这不仅取决于管理者的学识、才干,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管理者在决策时的价值取向。纵观我国医院业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投资或经营决策失误,究其原因,除了决策者管理知识低下和违反科学的决策程序外,最大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决策者的价值取向与医院或社会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不相一致。某些经营管理者比较注重短期利益,不注重长期利益。而战略管理会计遵循长期性的原则,立足长远,从长远利益来分析、评价医院的各种管理策略,注重长久、持续的竞争优势。于是,一些经营管理者明知战略管理会计能帮助医院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但为了短期利益,却根本不重视。
4.医院战略管理会计人才匮乏
医院战略管理会计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除了要具有会计知识与医学知识以外,还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及企业文化知识等等。这就要求医院从事战略管理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具有很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经验。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部分医院的经营决策者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观念很难一下子转变过来,没有充分认识到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对其还没有什么具体的认识,缺乏超前的意识,这样也就不能促使医院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进行学习,广泛开展研究。另外,我国的会计教育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会计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的素质还不能适应战略管理会计的要求。
三、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医疗单位的发展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必须多利用国外已经形成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以尽快缩小竞争差距。在我国医疗单位推行战略管理会计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领导层重视战略管理会计
医院战略管理会计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观念。它的应用首先表现在塑造人的理性思维观念方面,能帮助医院各级管理者尤其是高层决策者形成求异创新的思维和高瞻远瞩的眼光。医院战略管理会计围绕本医院、顾客和竞争对手形成的“战略三角”,收集、整理、比较、分析竞争对手与战略相关性的信息,向管理者提供关于本医院与对手间竞争实力的信息,以保持和加强医院在市场上的相对竞争优势。这要求医院管理者善于利用战略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部环境,以求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医院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通过激励人来获取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因此,为适应这一要求,医院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才、知识和科技在医院生存和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树立人本管理的思想,深入研究和把握本医院员工的行为和思想动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激发员工的创造热情,做到人尽其才。
(二)加大相关应用程序的研究开发力度
医院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战略成本管理、长期经营投资决策、人力资源管理和投资风险管理等诸方面,它面向长远和未来,研究长期的战略问题。为此, 在应用过程中,必须运用动态决策程序和计量模型,关注医院可能面临的风险程度,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分析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地位应采取的经营策略。医院战略管理会计还应包括战略目标的制定和战略性业绩评价。从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和作用看,在医院应用战略管理会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传统的模式和管理水平是不够的,必须加大应用程序的开发力度,实行模型管理,提高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三)促使医院传统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有机结合
医院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财务管理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子系统。传统财务管理深入医院内部,旨在提高医院内部效率,重在“知己”;医院战略管理会计是将关注的焦点投向市场和竞争对手,站在战略的高度为企业寻找比较优势,重在“知彼”。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财务管理各有侧重,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为医院的战略管理服务。
(四)围绕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发展战略管理会计
在竞争日趋加剧的今天,医院的经营工作要通过研究、分析市场,把握好市场先机,争取竞争的主动权。这一经营管理工作重点,为应用战略管理会计创造了条件。医院只有通过战略管理会计的实践,进一步理顺医院与外部市场的各种关系,研究市场、研究患者、创造竞争优势,促使医院进一步开展管理创新、经营思路和方法创新,才能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五)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素质
战略管理会计的运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会计人员所需要的知识涉及到方方面面。与核算型会计人才相比,管理型会计人才无论就其思维方式还是知识面来说,都要求处于更高的层面。从事管理会计的人员,不仅要精通医院财务会计的原理、方法及相关的政策法规,而且要全面掌握现代医院经营管理知识;不仅要熟悉医院的财务状况,而且要对整个医院经营全过程、全方位了解和把握;要能根据已搜集到的各种经济资料,设定某些参数,采用一定的管理会计方法,对医院某一方面的经济活动趋势做出事前预测或规划。因此,要求从事管理会计的工作人员具有更强的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深刻地把握经济对象发展变化的规律。只有具备这样素质的人员,才能较好地实现管理会计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的功能。
(六)营造运用战略管理会计的良好环境
由于现代企业制度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特点,企业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健全与否,从制度上引导着企业经营者的价值取向与企业根本利益取向是否一致。只有当企业经营者能切实地承担起企业的受托经营责任,才能对包括战略管理会计在内的经营管理科学产生发自内心的需要。为此,应优化管理环境,实现国有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塑造清晰的国有产权主体,促使医院经营机制的改变,为医院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遵循我国会计人员愿意应用法律制度规范会计行为的惯例,政府可制订指导性的管理会计制度,为医院应用战略管理会计提供示范性的法律制度环境。同时,应继续强化医院的市场观念、风险观念、人本观念、时间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在市场经济体制作用下医院应具备的观念,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医院文化,为战略管理会计的良性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医院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陈强.管理会计在医院运营和核算过程中的应用[J].上海会计,2001年08期:56-58.
[2]宗德伟.关于医院建立管理会计制度的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06期:150-151 .
[3]张桂兰.健全责任会计 完善医院管理[J].上海会计,2001年01期:57-59.
[4]林.浅议我国推行管理会计的途径 [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4期:79-80.
[5]陈巧媚.管理会计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