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安全战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资源安全战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资源安全战略

资源安全战略范文1

资源安全:21世纪国家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目前,全球80多个国家的约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的3亿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0亿人口缺水,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21世纪水资源正在变成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水资源问题已不仅仅是资源问题,更成为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

我国水资源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我国水资源总量28124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美国的1/5、加拿大的1/50,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城市缺水,农村则有7000万人口饮水困难。黄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枯竭,严重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导致区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建立水资源安全战略已经成为国家长远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战略问题。

虚拟水——水资源和水安全研究的创新领域

最新研究表明,生产1t小麦需要耗费1000t的水资源,1t玉米需要耗费接近1200t的水资源,1t稻米需要耗费2000t的水资源。生产一个2g重的32兆计算机芯片需要32kg水。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因此虚拟水也被称为“嵌入水”和“外生水”,“外生水”暗指进口虚拟水的国家或地区使用了非本国或本地区的水这一事实。

虚拟水战略是指缺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密集型农产品-尤其是粮食,来获得水和粮食的安全。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实际上是以虚拟水的形式在进口或出口水资源。中东地区每年靠粮食补贴购买的虚拟水数量相当于整个尼罗河的年径流量。从虚拟水的概念可以看出,虚拟水以“无形’的形式寄存在其它的商品中,相对于实体水资源而言,其便于运输的特点使贸易变成了一种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用工具。

传统上,人们对水和粮食安全都习惯于在问题发生的区域范围内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虚拟水战略则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运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找寻与问题相关的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从问题发生的范围之外找寻解决区域内部问题的应对策略,提倡出口高效益低耗水产品、进口本地没有足够水资源生产的粮食产品,通过贸易的形式最终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粮食安全问题。通常相对于国家甚至世界范围而言,水资源的短缺通常只是局部现象。人口、粮食和贸易之间的特殊连接关系,为水资源短缺地方的决策者提供了在更大的范围尺度上找寻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新途径。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粮食进口的补贴政策,实际上是补偿本地区水资源的不足,南部非洲和中东地区的一些国家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虚拟水战略——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创新

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在水资源短缺情况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当前国内外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来看,采用的水资源管理包括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两个方面,基本的管理途径有工程建设、终端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三种,相应的管理战略和管理阶段可分为四个层次:供给管理,包括开辟新水源、大规模远距离调水等,其目标是提供更多的水资源,但通常成本巨大;技术性节水管理,这是水资源需求管理的第一步,其目标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但通常节水数量有限;内部结构性管理,是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更高层次,涉及到区域内部社会结构变化等问题,如结构性节水;社会化管理,这是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最高层次,认识到水资源的社会属性,以水资源的社会属性为主线,充分利用各种外部资源来缓解局地水资源的紧缺。

水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跨越水资源稀缺的障碍,社会化管理阶段的出现意味着水资源管理问题域范围的扩大,管理的着眼点从克服自然资源的稀缺(第一类资源稀缺)转向克服社会资源的稀缺(第二类资源稀缺)。在这种意义上,能否调动足够社会资源的能力(社会适应性能力)来克服第一类资源的短缺就成为水资源短缺问题能否解决的关键。显然,虚拟水战略扩展了水资源研究的问题域范围,属于水资源社会化管理层次。由于人口增长是水资源稀缺的最原始驱动力,粮食作为人类的生活必需品携带有大量的虚拟水,是当前世界贸易中数量最大的商品,因此,人口—粮食—贸易之间的连接关系就成为虚拟水分析的主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就是从水的社会属性这条主线来进行水资源管理。因此,虚拟水战略的应用必将引起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创新。 虚拟水战略——平衡区域尺度 ,水赤字的有效工具和战略措施

自虚拟水概念提出以来,已经在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和地区如中东和南非地区得到了一定的实际运用。虚拟水战略可以成为一个平衡区域尺度的水赤字的有效工具。虚拟水贸易与虚拟水战略研究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前沿研究领域。对于经济发展内部不平衡、水资源分配模式与经济发展模式不一致的国家或地区,虚拟水战略特别有用。虚拟水贸易对于那些水资源紧缺的地区来说,本身提供了水资源的一种替代供应途径,并且不会产生恶劣的环境后果,能较好的减轻局地水资源紧缺的压力。对参与虚拟水贸易的国家或地区来说,还能增强这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的相互依赖性,减轻国家或地区之间因为水或粮食问题所引起的直接的冲突,创造持久的合作关系。当世界或地区粮食价格低于缺水地区自身的生产成本的时候,虚拟水战略的优势就更加明显。富水地区和缺水地区之间实体水贸易由于运输距离长远、成本高昂通常十分困难,因此,虚拟水战略日益引起了缺水国家和地区政府和水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视,并开始在水资源战略管理中应用。虚拟水战略非常适合作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一项现实的战略措施,即通过贸易的形式满足缺水地区水资源和粮食的安全。

开展虚拟水和虚拟水战略研究 ,构筑水资源安全战略体系

资源安全战略范文2

【关键词】 石油贸易摩擦; 成因; 石油安全

石油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由于全球石油资源失衡,各主要石油消费大国的经济发展都面临着严重的“能源瓶颈”。为此,这些国家都在产油区和国际石油市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作为新兴的石油消费大国,我国石油消费逐年加速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大。由于海外石油投资规模小、份额油进口量小,我国石油进口基本依赖于一般贸易方式,而进口油源地却与西方传统石油消费大国高度重叠。海外石油贸易面临多重冲突,石油贸易摩擦风险大,石油安全形势严峻。

一、全球石油资源失衡与资源争夺

石油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全球石油消费需求迅猛增长。然而,全球石油的储产分布和消费极不均衡,并且探明可采储量、产量增长低于消费量增长,尤其是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消费需求增长。这使各石油消费大国都高度关注石油资源的供给和价格波动以及进口渠道的顺畅与否。同时,由于控制了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将促进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以及在国际地缘政治中占据有利地位,进而在国际政治掌握决定性的话语权,故占有石油资源、控制运输渠道和价格就是各国博弈的焦点。石油贸易摩擦也频繁出现。

(一)全球石油资源失衡

所谓世界石油资源失衡主要是指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全球石油资源的储存、生产、消费和贸易的不相匹配。

在石油储量方面:已探明的可采储量中中东地区占61.0%;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石油储量占了全球储量的绝大部分。

在石油产量方面:尽管全球石油的产量呈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较慢且地域分布极不均衡。中东地区以占全球产量30.8%的比例在全球石油供应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在石油消费方面:全球的石油消费需求增长较快,尤其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需求增速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速;同时,石油消费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2007年,经济合作组织的石油消费量为22.49亿吨,占全球消费总量的57.0%,而石油消费量过亿吨的8个国家的消费量总和占全球石油消费总量的53.6%。

国际石油贸易随着消费发展而快速发展;国际石油市场供求大致平衡,但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俄罗斯、非洲等产油国与中国、印度等新兴石油消费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石油资源争夺

通过历史演进,国际石油巨头逐渐在国际石油市场中取代了国家,成为争夺石油资源的具体代表。20世纪后期以来,国际石油巨头依赖资本运作手段,强势整合石油产业链,通过大规模兼并,积极推进上下游一体化;同时依赖石油炼制技术强势扩张油品贸易和贸易渠道。当前,国际石油巨头在国际石油市场的表现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石油资源的控制权已经由国际石油巨头转向了产油国,产油国在资源控制权上占据着主导;国际石油巨头的油气资源储备增加有限,生产略有下降。“目前石油产业链战略环节所处阶段是油气资源为中心,油气资源国的市场势力是影响世界石油市场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王炜瀚,2008)。

其二,国际石油巨头对国际石油市场仍发挥着重要影响。2003年,即便在西方跨国石油公司的影响力不断削弱的情况下,西方五大跨国石油公司拥有的石油储量仍然达63.17亿吨,占全球探明储量38.13%。

其三,产油国拥有资源优势而国际石油巨头拥有技术和渠道优势,因而两者都是国际石油市场的主要控制者。但是,国际石油巨头依赖资本、技术和销售渠道优势,在炼油能力和油品销售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并据此控制着全球的油气资源流向,左右着国际石油市场的资源和利益分配。

二、石油贸易摩擦及其成因

受强权政治影响,在石油资源争夺过程中,各国为了最大化本国利益,因而在石油贸易中摩擦不断。

(一)石油贸易摩擦主要围绕着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经济利益冲突,如“亚洲溢价”以及美国和加拿大软木贸易争端中加方威胁将把软木贸易与对美国的石油出口挂钩。贸易各方互不相让,最终导致石油贸易争端或以石油贸易作威胁。二是政治利益冲突,即在经济利益之外,各方出于本国战略发展需求、意识形态差异、遏制竞争他方的目的以及谋求地缘政治和国际石油市场控制权,甚至是为了国内某个集团的利益而展开激烈地争夺。其典型事件有“安大线”改道、俄罗斯和乌克兰天然气贸易纠纷。三是石油战争,各方因严重的分歧、对立而利用外交渗透或武力干预国际石油市场,利用石油贸易打击敌对国,甚至是军事占领石油生产国。两次石油危机催生了“石油武器”――以石油供给作威胁的危险开端,而两次海湾战争使大国武装夺取并控制石油资源的战略目的从隐晦走向公开。

(二)石油贸易摩擦的本质是石油战略冲突

国际石油市场的博弈仅是各国石油战略冲突的具体表现。石油战略冲突包括产油国和进口国及其内部相互之间的各种矛盾、对立。

首先,由于石油的供给和需求都极度缺乏弹性,生产国和进口国的战略冲突就是国际石油市场供求矛盾的两个方面。产油国的战略核心是在确保独立、自由的条件下,利用资源禀赋,左右国际石油市场以便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进口国石油战略的核心则是石油安全。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石油的可获得性,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获取必要的石油资源;二是石油价格的稳定性,即无论石油价格如何波动都不致威胁国民经济安全。因此,对资源和价格的控制是冲突的焦点。当然,石油霸权战略则要求以最低代价无限获取石油资源,因而国际石油市场更加动荡。动荡又加深了对立和冲突。

其次,产油国间石油战略的协调。因为资源禀赋,产油国在短期内能够通过产量操纵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并借机改善国内经济环境和提升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地位。这是产油国的一致战略目标。但是,正是价格波动而使产油国的战略很难协调一致。因为,当油价上涨时,成员国都希望增产以获得高收益;当油价下跌时,成员国也都希望增产以获取同等石油收益,故产量控制很难在产油国之间实现长久的一致。产油国间的摩擦很难在短期内消除。

石油进口国之间的战略冲突的实质是排他性需求(垄断性需求)的矛盾。全球石油失衡使各石油进口大国的经济发展都面临石油紧缺的压力,因而都力图遏制他国的石油进口需求而最大化本国石油进口量。因此,中东就成为各国战略的核心焦点,而核心焦点的高度重叠又进一步加剧了进口国之间的战略冲突,最终使各国间的摩擦不断。

(三)经济持续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石油消费和进口量迅猛增长

最近几年,我国石油进口增长已经超越了全球石油产量增长。2007年,我国石油进口量为1.97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急升至58%;石油进口量比上年增长8.2%,比世界石油贸易增长比例高3.9%。当前,我国石油进口主要依靠石油贸易,并且进口油源地与传统石油消费国的高度重叠,主要集中在中东、非洲等地。

受两个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是能源制约。在可预见的将来,全球能源结构不可能有本质变化,石油仍然是全球最主要的能源。在石油勘探、开采技术没有重大的革命性突破情况下,能源对经济的制约愈发明显。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进口需求也必将继续急剧增长,从而促进我国海外石油战略的发展。这必将影响国际石油市场的格局,并使美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控制被削弱,最终威胁美国石油霸权战略。那么,美欧出于地缘政治利益和霸权的需要必然(现实也是)对中国加以遏制,而控制石油、干扰中国的石油进口则是其最经济、最有效、必然的对外政策选择。事实上,美国自始至终都把我国作为其在国际石油市场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并在不同层面对我国的海外石油战略进行遏制和干扰。

三、我国石油安全战略

在WTO框架下,随着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对外贸易持续增长,贸易顺差持续增加;因而一般商品贸易摩擦在短时期内将难以减少。因此,很难保证在某些因素影响下不会出现石油贸易摩擦和一般商品贸易摩擦相互纠合的情况。当前,全球各国都因金融危机而纷纷采取各种贸易保障措施;对原已处在贸易摩擦多发的环境之中的我国来说,则更应当审慎地处理各种石油关系,谨防这一情况出现,乃至威胁国家安全。

(一)发展对外石油合作

通过重复博弈,各国、地区石油战略将实现一个动态均衡的选择。现实是,生产国与消费国在这一状态下实现了一种次优的选择――消费国以较高成本维持相对低价的石油需求,生产国以较高成本维持相对较高价格的石油供给,即:为了维持对国际石油市场的控制,消费国增加了资金、技术和军事方面的投入,尤其是军事投入;生产国则增加了卡特尔组织的维护成本和限产损失。事实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各大经济体的石油安全都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对外石油合作是促进全球经济安全的最佳选择。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坚持立足国内,发展对外能源合作的基本方针;随着海外战略的发展,与国际能源市场和各产油区的联系日益紧密;与主要石油消费国合作也正逐步加强和改善。这将使我国的石油安全形势有所改观。

(二)把握当前有利时机,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扩大海外资源、国内石油储备

金融危机为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和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利用充足的外汇储备,在全球协同应对危机和国际金融秩序重建过程中,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扩大在海外的直接投资,尤其是能源、矿产、金融资产和基础设施等投资;将是我国实现扩大海外资源、国内石油储备以及实现进口油源地、进口方式和渠道多元化的关键。

(三)建立并发展石油期货市场和期货交易,完善国内石油定价机制,加强在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话语权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掌握了价格的话语权实质上是掌握了国家间利益重新分配的主动权,而石油期货价格在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契机,在上海成品油期货交易中心基础上,建设并完善国内石油期货市场,有效完善国内石油定价机制。这将促进国内油价机制与国际油价形成机制的相互融合,扩大国内油价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

(四)发展军力,保持必要的军事力量威慑

自从石油成为战略物资时起,军事威慑就一直伴随着石油贸易,甚至一战以来的历次战争都与石油资源密切相关。产油区和石油运输关键通道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国际石油市场中激烈的竞争和对立使各国都在石油贸易中或多或少地运用军事力量,特别是美国的军事布置随着石油版图扩张。因此,发展军事力量,是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

石油是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全球石油资源失衡导致了国际石油市场上的激烈博弈,石油贸易冲突不断。石油贸易摩擦的本质是国家间石油战略对决,因而任何微小的误判都可能引起国家间的对立,甚至对抗。石油贸易摩擦严重威胁着国家石油安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石油消费需求急剧增长,引发了我国与全球各主要石油消费国家之间的竞争,石油贸易摩擦的风险加大。只有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手段才能有效应对和化解可能的风险。当然,贸易强国建设、石油技术进步和石油产业链的重组等方面也是保障国家石油安全有效选择。

【参考文献】

[1]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全球能源大棋局[M].时事出版社,2005.

[2] 威廉.恩道尔.石油战争[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3] 蔡希有.国际石油贸易摩擦及我国石油贸易对策的思考[J].理论前沿,2007(1).

[4] 汪利锬,胡国松.国际石油贸易格局与我国的“大国”战略研究[J].天府新论,2007(1).

[5] 管清友.加入预期因素的多重均衡模型:市场结构与权力结构[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1).

[6] 隋舵.国际石油资源博弈与中国的石油外交战略[J].学习与探索,2005(3).

[7] 刘晓红.论中国与俄罗斯的石油合作[D].外交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

资源安全战略范文3

    1美国劳工部电子政务总体战略简介

    2002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由布什总统签署的《2002年电子政府法案》。为了回应美国官方指示和总统的管理议事日程的要求,美国劳工部制定了一套电子政务战略。这一战略规划出了劳工部将如何变成“数字化部门”,即劳工部如何利用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以改善客户服务,管理客户关系和适应未来数字经济带来的变化。电子政务战略是一个综合的,全组织范围的计划。如图1所示,美国劳工部电子政务战略通过四个主要组成部分的整合,组织能力,客户关系管理,组织结构,安全和隐私,以提高劳工部向客户提供的服务。

    1.1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是电子政务战略的中心内容,是指开发、实施和维护用于履行劳工部职能的高水平数字化服务所需要的政策,计划,人员和管理程序,可以确保劳工部有合适的管理框架,用以选择电子政务工程项目,以及保证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和及时交付完工。

    1.2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帮助劳工部识别客户,评估客户需要,以及决定如何满足和不断改善客户服务的方法、技术和能力。劳工部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组织为中心。注重与客户沟通,知道他们是谁,他们想要什么。

    1.3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对目前和预期业务管理流程与信息技术之间关系的明确描述和记录。

    1.4安全和隐私

    安全和隐私需要通过整合规划框架和运用统一的方法来制定和实施安全策略,程序和计划,包括威胁和漏洞分析,以及风险消减与管理。在以上四个组成部分中,组织能力是电子政务战略的最重要的内容,它不仅取决于有恰当的政策、计划和程序,更需要有合适的人,来成功的识别、管理和完成电子政务项目。组织能力中的人力资源是成功转型为“数字化部门”的关键要素。为了确定支持劳工部电子政务战略的必要的人力资源要求,劳工部实施了以战略为根本出发点的电子政务人力资源规划。

    2总体战略指引下的人力资源规划

    基于电子政务战略,劳工部首席信息官办公室(OCIO)聘请专业机构对电子政务人力资源实施了一次综合评估,包括横向评估和纵向评估两个部分。由OCIO的专项事务专家、专业咨询人员和信息技术小组组成的人力资源规划小组(以下称规划小组),执行人员评估。根据工作量和资格,评估了现有人员的能力,确认了未来在电子政务战略背景下的各职位对人员能力的要求,并且制定相应的战略,用以消除当前和未来人员能力和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在劳工部副首席信息官、联邦IT人力资源CIO理事会联合主席LauraCallahan博士的指导下,劳工部信息技术中心(ITC)被选作电子政务人力资源纵向评估试点机构。作为劳工部信息技术策略指导和运营支持的提供者,信息技术中心能够对电子政务人力资源的政策和技术方面的调查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了有助于确保评估过程全面并提高数据收集的准确性,评估工作在信息技术中心所有级别员工的全过程密切合作下进行。规划小组对信息技术中心目前和未来人力资源的特性和能力进行了纵向评估,评估步骤如下:

    2.1制定业务战略定义

    为了给信息技术中心制定战略业务定义,规划小组利用国内外相关专业知识明确阐释了信息技术中心的未来愿景。对组织关键的IT职能和活动进行识别和验证,用以创建一个精确的当前业务绩效评估模型。然后,规划小组确定了影响人力资源水平的变化驱动因素,包括工作量和任职资格。同样,规划小组也评估了内部和外部因素,包括推行电子政务初始化的实施和快速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这一评估,产生了信息技术中心的组织未来愿景,概括地列示了技术信息中心工作的预期变化和必需的任职资格。战略业务定义的成果为随后的基于供给和需求分析提供了实证基础。这些分析评估了信息技术中心的工作量,任职资格和人力资源特性与能力。

    2.2实施工作分析

    通过对分配给各岗位和活动的工作进行量化,规划小组估算了信息技术中心目前基本工作量。根据确认的工作量驱动因素和信息技术中心专业知识,备用工作量和未来可能新增的工作量要求也同样被量化。为了提供更强有力的评估结果,运用职位级数,业务外包比率和其他因素,也将工作量分配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估。规划小组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胜任能力评估,任职资格被定义为在完成一项特定工作时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特征和行为。规划小组确认并定义了目前和不久的将来,在信息技术中心中能实现成功绩效所需要的一整套关键任职资格考核指标。通过咨询劳工部内外的专家,并参考相关数据资源,如《克林格—科恩法案》和美国联邦人事管理局(OPM)《GS-2200信息技术同类职业职位分类标准》中规定的任职资格的规定,制定了一整套简明的横向技术任职资格考核指标。接着,规划小组进行一项任职资格调查,对信息技术中心现有职工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熟练程度进行摸底,用以建立未来熟练水平的起点或目标。为了提供更强有力的评估结果,对员工,部门经理和信息技术中心的中心主任进行了多层级评估。根据工作能力的重要性,也提供了当前和未来所需的投入。

    2.3评估人力资源状况

    规划小组用一个纵向剖面图,对目前信息技术中心的人员成分和构成情况进行了评估。信息技术中心目前员工分工和分配的评估,涉及各种要素,包括人员结构和退休条件等。在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评估时,整个规划期间的员工自然缩减和招聘等因素也纳入计算范围内。

    2.4分析差距

    随着工作量,任职资格和人力资源分析结果的产生,规划小组进行了全面的差距分析,确认当前和预期未来的人员缺口。规划小组确定了信息技术中心现有人力资源与其需完成的工作量之间的缺口,以及信息技术中心未来人力资源与其未来工作量需求的缺口。此外,还确定了以目前人员的业务熟练程度要达到未来目标的业务熟练水平,所需补充的任职能力缺口。例如,差距分析显示,网络管理和技术服务岗位所需的很多重要的业务能力,其未来所要达到的熟练水平超过了目前这一岗位需要的业务熟练程度。类似地,差距分析还显示,客户关系管理工作职能未来工作量的需求预计将大大超过目前工作量的供给。

    2.5形成解决方案

    最后,规划小组把重点放在后面的解决方案分析,对工作量、人员和任职能力等差距按照重要性进行了排序,并制定了一套具体战略解释差距的优先次序。在提出建议时,规划小组提出解决人力资源能力不足的两个主要方法:一是通过投资和发展现有人力资源培养能力;二是外聘专家或专业人员。规划小组提出的对投资和发展现有人力资源的具体策略是:自我学习和组织指导,通过这两种方法来解决业务熟练问题。此外,规划小组还提出从机构设置、流程、人力资源和管理方法方面入手,全面解决人员与工作量中存在的差距和缺口。此外,成功的电子政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对他们政府的信任和令他们相信其个人业务和机密信息沟通始终是安全和保密的。为了实施更大型的电子政务人员筹划工作,规划小组还对劳工部所属的六个主要机构中的同一工作职能“信息技术安全和隐私”,实施了高层次横向评估。评估安全和隐私职能能够帮助首席信息官办公室(OCIO)决定如何给自己定位,以便能做到最好的支持劳工部的其他机构,满足其在安全和保密工作方面的需要。规划小组与一些来自劳工部所属机构中的专家以及劳工部以外的专门机构的专家进行了面谈。规划小组评估并总结信息技术安全和保密工作职能的几个特点,包括:目前各机构中安全和保密工作活动的基本要求;未来工作趋势或预期变化;未来工作中对工作量或任职能力的要求可能发生的变化等。

    3对我国电子政务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目前,美国联邦政府和州一级政府已全部上网,利用政府网站公开政务信息,进行资源共享,为民众提供各种查洵、申请、交费、注册、申请许可等服务。已经有超过60%的互联网用户通过政府网站进行事务处理。美国的电子政务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为电子政务配置了合适的人才,使得电子政务应用取得了显着成效。对我国电子政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结合我国实际,未来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规划工作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3.1制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

    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强调人力资源规划与战略计划相结合。它是在对内外部环境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不足,清晰的勾勒出与企业未来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并制定出能把目标转化为行动的可行措施及对措施执行情况的评价和监控体系,从而使人力资源战略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系统。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如果不是基于战略而制定,那么在组织实施战略时就没有与之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就会导致组织拥有的人力资源与实现战略所需的人力资源在数量、构成和胜任能力等方面不相符合,造成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影响战略的实施效果。因此,在我国进行电子政务人力资源规划时,有必要借鉴美国的经验,将人力资源规划与战略计划进行整合,制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首先,将人力资源规划的各项活动与电子政务战略愿景、战略目标、战略规划结合。其次,根据电子政务未来发展情况进行工作分析,评估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所需人力资源的工作任务、任职资格,了解政府部门现有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等情况,进行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预测。最后,发现人力资源供求的差距并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政策消除差距,实现人力资源供求平衡。此外,还要对人力资源规划实施后续的评价和监督,并根据电子政务战略实施动态调整。

资源安全战略范文4

下面是经常遇到的对话或通话:

“曾教授您好;我是XX公司。听说您擅长于招商,所以想向您请教”;

“不敢,谢谢关注。”

“听说XX公司这次订货会圈了4000多万,是您策划的?”

“哪里,我们顾问小组只是做了些规划与辅助工作”;

“我们给您更高的提成,能否也帮我们介绍些经销商?没有4000万就招400万也行,我们给您10%提成”;

我神经开始短路了:“什么意思?您不知道您行业的经销商在哪里需要我们介绍吗?这很容易解决的,行业内的职业经理人对于该行业哪个城市有哪些名人、哪些经销商,都是了如指掌的”;

“那我们的业务人员为什么都招不到商?经理们都是帮骗子,拿了我的工资、差旅费,却舍不得让他们的老客户下单”;

“如果经理们不愿意介绍老客户或招商普遍困难,可能是企业招商能力问题,如产品、模式,或传递方式。”

“我不想跟您讨论这些虚的问题。我是做实事的,干脆说,您帮我组织招商,给您多少钱吧”。

“那就改天再说吧”。

“88”。

经常发生这种两个人自说自话、谁也不理解谁的对话或通话;

分歧往往难以改变,直到老板在招商工作中耗光所有资源;

顾问的用武之地也大为减少。

鸡同鸭讲:“招商”的含义是什么

我们认为,招商中不存在“经销商信息”问题,主要存在的是“经销商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匹配”的问题;招不到商不是由于不知道经销商在哪里,而是不知道该怎样选择与说服。

(1)没有依据公司的核心能力与发展方向,对经销商进行“价值评估”“价值分类”、“价值匹配”;

公司的投资者意图、经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资源、发展阶段千差万别,公司“在行业内走进安全圈子所需最低渠道资源”与“达成公司目标所需要的渠道资源”各不相同,公司的“渠道发展战略”就不一样;对于经销商的选择标准,对不同类经销商的重视程度,对不同经销商的服务力、吸引力,合作模式的选择、创新,都不相同。

所以,招商的心态不对(不是基于资源匹配优势互补与价值互相创造而是单向销售)、针对性不强(你最能服务的与你最需要的互相匹配)、说服力不足,业务人员挫折多;

(2)企业的招商能力缺乏清晰有条理的表述。

招商能力既是企业现有的所有能力的集中表现,也是企业发展蓝图的体现;

企业在产品单品销售能力(技术、研发、生产)、产品组合力连动力(产品策划)、品牌力、服务力(资金、人才、组织结构、绩效模式、管理能力等)、模式力(策划)等方面有哪些竞争力,怎样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渠道号召力”,企业的“渠道竞争能力发展战略”是什么,都应该清晰地表达出来,便于招商人员理解、运用。

(3)缺乏招商的系统化培训

企业急功近利,以为招聘了“有客户资源”的业务人员就可以省去培训这个环节;

招商人员出发之前,要明确本企业战略意图;企业企划部或顾问组要设计标准化套路把战略意图依据企业风格、战略方针和企业资源、资源模式融入招商工作和将来的渠道经营,打造最合适企业自身战略的业务队伍;

要把公司从“资源输出型”转型为“能力竞争型”,从而有能力摆脱价格战、促销战的泥潭,从“资源消耗性竞争”转变为“价值创造型竞争”。

(4)正确的传播组合

企图用电视媒体广告、行业招商广告吸引经销商,成功率越来越低;

招聘几个业务人员背着产品满天飞,或坐在办公室搞“电话营销”,成功率也越来越低;

招商也需要“整合营销传播”,如分析公司先进的合作模式或传递投资者道德形象的“招商软文”,招商会议的精心策划与组织,等。

所以,招商是个系统工程。

招商的系统工具

招商活动可以看做是由一套“文本”“工具”组成的框架;招商业绩主要是在办公室想出来的,其次才是业务人员跑出来的;

中国企业招商的绝大多数失败,都是由于“重在执行”:重视演员轻视剧本,重视“实干”轻视策划。

成功的招商离不开:

(1)《企业战略定位》:

招商要“直本主题”;但主题不应该是招商金额,而应该是战略定位所需关键资源;

不符合战略定位的钱再多也不能要----小心吃了还得吐出来;

符合战略定位的渠道资源一定要争取;

所谓战略定位主要就是;

我们的目标消费人群是哪些,我们想成为这些目标消费者哪些生活中的何种元素,我们对所有 “利益相关者”的差异化的“价值主张”与“价值承诺”; 我们的战略目标、战略资源、经营风格与方针;

企业战略定位的终极目标是使企业成为行领导者---至少是安全者。

每个行业都有消费者心目中的“标准产品”、“参照产品”:消费者以该产品为尺子判断新产品的性价比合算、是否物有所值。新产品价格更便宜点,消费者就关注产品的质量;新产品价格更贵点,消费者就关注新产品更贵的理由;进入消费者标准产品参照产品“安全圈子”的产品,能够不依赖广告、促销而长期畅销;

产品进入“标准产品”、“参照产品”的“安全圈子”,就能摆脱资源消耗性竞争;

产品是否进入“标准产品”、“参照产品”的“安全圈子”,不可能全部依赖产品的优秀、品牌知名度等;渠道质量是个举足轻重的元素---许多在全国市场影响不大的产品在某些区域却是“标准产品”、“参照产品”、“安全圈子产品”,原因就在于渠道质量。

(2)《企业渠道资源战略》:依据企业战略目标,评估企业现有资源,研究公司成功所需资源各自的权重,实现“合作伙伴价值尺度差异化”;创意“合作伙伴差异化、合作模式差异化”的整合渠道与社会资源的合作模式;

必须针对性开发的物料与工具包括《价值分类的经销商资料库》《产品销售力评估模型》《区域市场产品组合模型》《渠道成员组合模型》《品牌力评估模型》《经销商区域经营投资说明书》《招商活动策划》《公司渠道战略》《公司分销战术》《公司经销商运营手册》等;

渠道成员层出不穷,除传统经销商、商、分销商之外,目前又涌现出发展商、大卖场供应链策划与采购商、投资商等新兴成员;厂家也推出了“合资型区域分公司”、“经销商入股厂家总部”、“经销商自建品牌、厂家量身定制”、“经销商提供客户资源、厂家派驻职业经理人团队”等多种合作模式,都有许多成功案例;

我们可以以科特勒的“价值评估工具”为依据,以“资源”“能力”“意愿”等指标评估经销商、建立渠道成员价值评估的模型,随时发现渠道中的闲置资源、价值扭曲资源、价值被高估的资源;为不同经销商制订的“最佳盈利模式”;再依据公司战略,达成双方最有利的《区域市场经营战略与合作方案》。

(3)《企业渠道服务力战略》:企业服务力的5大关键要素的战略,包括:《产品销售力战略》《区域市场产品组合战略》《怎样以品牌来建立渠道号召力》《招商组织规划》,《模式创新战略》等;

企业服务力的5大指标也要设立《匹配战略》;许多企业是因为提高产品质量或提高人员素质而失败的;不是说技术、人才、机制等不重要,而是说,都不能盲目地追求“先进”“最好”;最重要的是匹配;否则,技术进步可能影响成本竞争力,人员素质提高可能导致执行力下降----

(4)招商策划:我们渠道服务能力、模式的传递。招商广告(尤其是招商软文,要系统阐述投资者意图、理想,公司招商能力体系;

(5)招商会议策划:主题、氛围、风格等的定位;会议场景物料、布置;会议节目安排;与会技术类专家、消费者协会领导、营销专家等的组织;产品、政策、营销理念培训、区域具体政策的细节沟通四大环节的精心策划;,招商会议的目标设定、信息传递、人员培训、物料设计、重点客户事前沟通,会议的组织设计方案;

(6)《经销商本项目投资说明书》:接受招商等于接受一个新的项目,当然要得到一本“投资说明书”或“商业计划书”。

资源安全战略范文5

关键词:高校教育;教育信息化;信息化建设

1概述

“信息化”(Informatization)一词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日本的一些学术文献中,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而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正式出现最早在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备”报告中,其本质是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整合资源来改善。目前,国内外的许多高校都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从信息化环境到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部门一系列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在很大程度地提升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了高校的综合竞争实力。但是,由于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差异来发现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不足,并据此提出自己的思考。

2国内外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比较

本部分从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化战略、信息资源、信息应用系统、信息化人才与教育和信息安全管理来对比国内外高校建设的差异,并据此探索国内高校的不足。

2.1信息化战略方面

由于现实情况不同,各国的信息化发展思路、特点、整体发展目标及后续发展任务也存在不同。但经验普遍表明,任何高等院校要想成功地完成信息化建设,就必须提出符合自己高校发展的信息化战略,从而指导具体的高校信息化建设。美国作为高校信息化的先行者,信息化战略的制定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索并逐步得到完善。在1996-2010年,美国政府颁布4部与时俱进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从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变革教学和科研等方面来指导美国的高校信息化建设,在宏观的角度对高校信息化建设各个阶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任务要求;具体到高校层面,大多高校采用CIO(chiefinformationoffi⁃cer)体制,CIO负责高校信息化建设战略制定,并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信息工作由上到下形成一条链,信息化工作不单单再是信息服务层的工作。日本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并不比美国晚。日本高校信息化战略制定重视基础设备和信息环境的培养。从1994年以来,日本政府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备的建设,为信息化与教学和科研相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2-2002年,日本政府制定5次教育信息化发展计划,之后,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高校从61.6%增加到66.6%[3],信息氛围良好。英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在2009年,由英国高校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简称JISC)了《JISC2010-2012战略》,重点进行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信息化技术和科研教学的融合。此外,英国在制定信息化战略也特别体现终身教育的重要性,政府大量投入构造学习网络,创造终身学习环境,为其提供保障。而我国的信息化起步晚,经过近40年的建设,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才初具规模。进入21世纪之后才真正有了指导高校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战略,在2012年,我国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我国高校的十年的发展规划了更具方向性的目标、思路、任务和措施;《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又提出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创建更加良好的网络环境,促进高校信息资源做到有效、高效地融合共享。通过横向观察国内外高校特点,我们可以发现,战略重点都集中在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最终实现信息的整合共享。但是与国外高校不同的是,国内信息化战略侧重于建设,较少地关注规划;信息氛围满足不了信息化战略的要求,信息化工作只是由高校信息部门负责,信息工作分工独立,战略制定和落实情况不能得到充分的反馈。

2.2信息资源方面

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资源的有效装备和合理规划为共享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所以国内外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加强了该方面的投入建设。丰富的物质条件为教育信息资源的配备提供了必要条件,美国政府每年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高校信息资源的装备和分配。美国高校从上个世纪开始信息资源配备工作,根据自己的现状逐步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合理规划,庞大图书馆资源和网络相结合,使得资源的共享变成现实,这俨然成为美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同时,高校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网络资源,鼓励学生使用宽带和移动设备连入校园网,在2015年大约有82%的学生配备智能手机,超过85%的学生拥有至少一台笔记本电脑,这为高校开展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澳大利亚全国上下也十分注重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教育信息化领域。资源共享和易获取是澳大利亚的高校信息化最真实的写照,高校之间建立多领域的合作,形成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而且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深度的不断延伸,越来越多的高校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更多措施来帮助学生的学习活动,“私人定制”的学习资源规划也作为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例如在2016年8月,部分高校采用网络数据来了解学生的活动范围,从而实现私人定制的信息资源配备规划。英国是欧盟众多成员国中高校信息化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英国的高校在信息资源配备中呈现出注重软、硬件的实用性、应用性以及适用性的特点,高质量的网络资源覆盖全部校园,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课堂。进入21世纪后,国内很多高校都开发了相应的信息资源系统,在校内和校际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信息资源系统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高校的人均信息资源占有量仍然很少,国内几所知名大学的网络资源量排名仍然还在很低的层次(如表1所示)。而且,信息资源的管理工作只局限于部分部门,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更新不能够做到及时和完全准确;此外,高校之间的信息共享还是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信息资源的开发还是存在着效率低下和重复的问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2.3信息系统应用方面

信息应用系统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面广,包括综合办公系统、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远程教育等。进入21世纪后,国内外的各高校都相继建立起自己的信息应用系统。美国在数字化校园管理方面,建成了在完整的安全系统保护下的支持电子通信、计算机网络、可以随时获得IT帮助和支持系统的统一通信平台。绝大部分高校形成了信息管理和信息应用为核心,建设面向校园局域的所有用户的高质量信息应用系统,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把控能力提高了校园运转的效率。而且,英国、加拿大等这些信息化发展较早的国家也都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用于高校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高速发展的远程教育将社会人士加入到大学的队列中;还采用与其他公司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法国也通过政策将校园数字化建设作为优先发展的目标,并且指导Inter网在法国高校中迅速普及。国内众多高校逐渐加大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力度,数字校园已经具有了雏形,,在“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校多数完成了自己的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已经完成校园网硬件平台建设和综合信息系统建设的高校已不在少数。但是随着在业务系统的逐渐增多,整体性差的特点也越来越明显,由于系统开发要求大多来自特定部门的特定需求,系统的基础数据在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着出入,难以做到数据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此外,门户网站没有做到很好的集成效果,个性化服务效果差,操作繁琐大大影响了信息化建设效果。

2.4信息化人才与教育方面

信息人才队伍的高质量是高校信息化规划的前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校为了面对信息技术变革所带来的挑战,每年都会大量投入来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美国的高校十分注重信息人才队伍的建设,从高层的CIO到在校学生都可以作为信息建设的人才使用,队伍规模十分完整。绝大部分的美国高校的CIO聘用制度越来越接严格,考查标准不再单单局限于技能水平,而是更多地偏向于“软技能”[11];注重信息意识培养,从在校学生入手,开设专门的信息素养课程培养信息人才以满足需求。高层管理机构甚至是全社会进行信息素养的宣传指导学生对信息化建设的理解和信息意识的培养。英国的高校要求学生具备的技能不能再单单局限于专业知识,网上共享信息指导课程来加强信息能力;高校培养模式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信息人才的培养不再局限于理论层面上,更多的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日本众多高校的成功建成信息化再一次证明了信息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在21世纪的后半段,日本IT战略本部专门制定高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的战略计划,在全国上下形成了培养高层次IT人才的良性循环机制。在2012年,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强调“人”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所以,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也被广泛重视起来。目前,国内高校的信息人才队伍分为三种,分别是信息化部门的专有人员、党政部门的兼职人员以及企业的合作人员。但是,据统计显示,国内高校的信息人才的数量远不能满足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高校信息队伍的人数平均分布在30-50人,远少于国外高校,师生人均信息服务拥有量更是落后与国外一流高校;其次,信息人才的定位不高,工作热情不高,导致了大量的人才流向企业,从事编程等高薪工作;此外,国内高校的信息队伍的领军人才年龄结构和技术能力远远落后于信息化发展的速度,思维定式的限制,对高校信息化建设形成很大的桎梏。

2.5信息安全管理方面

随着高校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如何保障重要数据和隐私不被盗取和泄露成为高校信息部门亟待解决的课题,这也为信息管理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障信息安全方面,美国高校由CIO负责信息安全的管理,对所有的IT部门负责;对数据按照重要程度来划分采用不同的保护措施也是高校对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一些重要程度和保密程度较高的数据只允许校园局域网验证的特定用户访问,重要的信息传播有了空间的限制;此外,高校注重高校信息安全文化的培养,频繁的信息安全讲座等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师生培养信息安全意识。其他信息教学发展较快的国家如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信息安全。日本国内的高校预计在2017年将《网络安全基本法》作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14];澳大利亚的高校利用国家严格的法律来保护信息安全不被侵犯;加拿大的高校在信息公开时对信息的全过程进行详细的监督,以此做到信息公开的安全性。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国内高校效仿国外安全管理手段在校园信息安全管理上取得一定的成效,部署“身份验证”的高校的比例明显上升,“重要数据加密”的措施也变得多元化。但是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还是存在很多的隐患,在2015年度,中国高校投诉的信息安全事件就多大十几起。目前来看,我国高校信息安全管理仍是停留在依赖技术手段去管理,信息安全没有上升到制度层面,强制性效果差;网络信息安全人才建设还没有得到完全地重视,队伍质量参差不齐,只有少数的重点院校要求信息安全人员有相关的资质证明,绝大部分院校的信息管理人员不参与或偶尔参与相关培训。由此可见,高校的信息安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对策

第一,高校信息化战略的制定要重视规划,明确整体指导思想;打破原有的模式,战略重点从“以物为主”转化为“人、物并举”,调整“人、物”的比重,协调发展硬实力和软实力;动态地制定更加详细的信息化战略,用具体的数字来明确高校信息化建设短期和长期目标;转变战略定位,将重点放于建设以服务为主的信息平台;信息战略的执行要形成自上而下的系统,执行结果保证得到监督和反馈。第二,加大信息资源的投入用于完善信息资源建设体系,提高信息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在校内和校际提升资源共享空间,避免信息的重复开发,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开展个性化的信息资源规划,注重保护私人定制过程中的个人隐私和信息。第三,信息应用系统的高质量开发需要设立独立的部门来协调部门间的数据需求满足,完善信息开发标准,进行统一规划,避免平台的基础数据的重复开发和错误共享。聘用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参与高校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保证系统的多元化以及个性化。第四,加大信息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师生人均信息服务拥有量;完善人才薪酬制度,提升信息人员的定位和待遇,完善激励管理模式;优化人才队伍年龄和技术水平结构,根据实际情况来引进相应的信息人才,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注重信息队伍人员的实践能力的考察,提高高校信息工作的参与度。第五,在全校范围注重信息安全文化培养,提升高校层面的信息安全意识,加强信息安全常识的培养;建设高质量的信息安全人才队伍,定期地举行信息安全培训会,及时更新信息安全知识;配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来处理潜在和现在的安全隐患;完善制度规范,增强信息安全管理的强制性,提升全校层面的参与度。

4小结

毋庸置疑,近几年全国上下都意识到信息化的作用,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大力投入,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来看,国内大多数高校处于信息系统规划建设和系统连接整合阶段,并顺利建成自己的校园网络,能够基本满足大部分师生教学和科研活动。但是与国外一流高校相比,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并且随着时间的不断延伸,这种差距会逐渐拉大。美国、日本等国家十分注重高校信息化建设投入,信息化建设持续处在世界的前列。我国相对于这些国家而言,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存在的时间短,建设过程中信息意识浅薄,建设进程严重滞后,部分高校在推进信息化进程中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信息战略与高校发展目标背道而驰,不考虑高校信息技术与高校发展战略的协调性,导致信息化和教学科研不能相容;其次,信息资源配备不足,人均占有量严重低于国外高校,同时资源共享过程中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造成资源的重复开发;此外,信息人才队伍整体定位不高,年龄结构老化、创新意识差等问题严重;还有,信息安全漏洞严重,隐私和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也影响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才能继续保持,意识到自己的短处才能改正。现阶段国内高校信息化水平较国外一流高校低的现实告诉我们: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适当吸收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信息化战略、信息资源、信息应用系统、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安全管理体制等方面采用真正适合国内高校发展情况的措施,逐步地使高校校园实现智能化、智慧化。

参考文献:

[1]秦嘉杭,许鑫,苏新宁.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4):63-67.

[2]唐斌,张金丽.高校信息公开及其法律规范——以“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2014.

[3]丁春玲,何奎.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5):99-100.

[4]吴砥,尉小荣,卢春.中英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对比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2):21-22.

[5]中国教育网络.美国高校移动设备使用情况分析[EB/OL].[2016-05-11].

[6]完颜邓邓.澳大利亚高校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政策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6(1):34-35.

[7]新华网.澳大利亚高校通过网络数据监测学生学习状态[EB/OL].[2016-08-13].

[8]王金鹏.英国教育信息化的特点[J].湖北教育,2016(8):68-69.

[10]中国教育网络.2014高校信息化应用现状调研总体状况[EB/OL].[2016-05-12].

[11]盛开.美国高等教育领域IT人才队伍现状探析(二)软技能重要性日益彰显[J].中国教育网络,2014(12):37.

[12]彭奥,郭丽君.英国高校人才培养特点及其启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7(2):160.

[13]胡钦太.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机制创新与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6(7):58-59

[14]中国新闻网.日媒:网络攻击增加日本大学着力培养安全人才[EB/OL].[2015-05-12].

[15]哈聪颖,付路,冯蓉.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综述及比较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264-266.

[16]新华社.澳大利亚高校通过网络数据监测学生学习状态[EB/OL].[2016-08-20].

[17]孙丽艳.高校信息网络安全状况分析及信息化安全人才队伍建设[EB/OL].[2016-08-14].

资源安全战略范文6

关键词: 能源安全 能源利用 能源安全对策

能源安全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安全,从今后长期经济发展看,能源问题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而且是对中国全面和平崛起的严峻考验。

一、发达国家的经验

1.积极开拓海外能源市场。

经历了历次的石油危机之后,发达国家一直在全球范围不断勘探、开发石油和天然气,加紧对世界油气资源的争夺和控制。因此,西亚波斯湾沿岸、中亚里海沿岸、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等石油丰富地区已经基本被发达国家的跨国石油公司渗透、瓜分殆尽。

2.建立和加强能源战略储备。

美、日是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最早、储备量最多的国家。美国先后建成5个地下岩洞式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实际储备原油能力达7.5亿桶,可满足158天的消费;日本没有油气资源,年消费石油2.58亿吨,年进口2.64亿吨,日本的石油战略储备相当于160天的进口量;欧盟国家建立了相当于90天进口量的石油战略储备,德国达到了127天。

3.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达到30%。日本本国能源缺乏,因此大力开发新能源,采用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氢能、超导能,利用潮汐、波浪、地热、垃圾等发电。

4.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厉行节能政策。

发达国家都已经把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节约能源作为其能源发展战略。如美国要求电力系统到2010年燃煤发电效率由目前的35%提高到60%以上,燃气发电效率由目前的50%上升到70%。

5.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自1997年京都环境会议以来,世界各国都以保障居民健康、改善区域及全球环境质量为目标,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丹麦的风电已达到总发电量的18%,而德国2002年风力发电已经占世界风力发电量的1/3。法国计划在2025年风电达到发电总量的25%。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

1.大力开展节能活动,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促进节能降耗和能效提高。

2.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尽快完成替代常规能源的进程。

3.加大对能源产业的资金投入,加强能源利用研究。

4.吸收先进的经验技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5.加强环境与能源的宣传教育,促进节能与新能源开发。能源产品正在向洁净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三、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能源开发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能源消费大国、第二石油消费大国,仅次于美、日的世界第三石油进口大国。我国在开发和利用能源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相对匮乏。

其中,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

2.能源的生产量不能满足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

据预测,我国国内能源供应的缺口量,到2010年将超过1.5亿吨标准煤,到2030年约为2.5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约为4.6亿吨标准煤,规模约占年能源需求量的1/10。

3.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当中,煤炭占到了67%以上,石油占20%左右,而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核电等,比例都很低。从1993年开始,我国已成为石油纯进口国家,而且进口量还在逐渐增加。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对国家经济安全也构成了威胁。

4.能源利用效率不高。

我国目前的能源利用效率低于国际先进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我国每创造一美元GNP的能耗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

四、我国的能源安全对策

1.长期坚持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我国能源的利用率比较低,能源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应将节能放在能源战略的首要地位,持之以恒地坚持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倡导全社会节能降耗,培养全民的节能意识,对我国能源的发展具有大作用。

2.加速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积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

由于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已经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了保护环境,应积极吸收和推广国内外能源领域的先进技术,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具有丰富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而且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技术积累,在中长期战略上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3.修订和制定能源政策,采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促进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

要加强能源政策的研究和资金的投入,吸收外国能源政策的经验和成果,制定和完善我国能源政策。如国家可以采用收能源税的方法,来控制能耗的增长,并引导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耗向减少环境污染的方向发展。

4.石油资源要立足两种资源,利用两个市场。

石油与天然气是优质能源,我国供需矛盾突出,因此要积极参与和开发国际能源资源,建立互利的能源安全共同体。同时,加强与产油区相关国家的合作,开辟稳定的能源供给新基地,确保油气资源来源的多元化,从来源上减少能源供应的脆弱性。

5.建立多方位的石油战略通道。

我国应加强石油战略通道的建设,有效地降低中国在海上石油运输被中断所导致的脆弱性,减少对西太平洋战略通道的依赖。如着手建设通往缅甸的石油运输管道;加强与东南亚相关国家在南中国海石油开发上的合作;加强和中亚国家及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建设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到中国的输油管道,确保中国的能源运输线路安全。

6.建立石油储备。

石油储备分为战略石油储备和商业石油储备。战略石油储备是一个国家对应政治和军事危机的最重要工具,被视为减轻能源安全脆弱性的关键武器。中国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对维护中国及世界石油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交通方便、与现有炼油企业邻近的地区,是设立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首要考虑的因素。此外,建立石油储备还应符合环保、土地使用方面的政策。2003年,中国开始规划建设首批四个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分别位于大连、青岛和宁波、舟山。现在,选址多在内陆地区的第二批储备库也在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