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宣传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反诈宣传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反诈宣传方法

反诈宣传方法范文1

近年来,大学生校园诈骗案件花样不断,案值不断增大,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在校学生阅历浅、安全防范意识差等弱点,潜入校园诈骗钱财。为帮助学生提高对诈骗的认知,增强对校园诈骗尤其是网络诈骗的风险防范意识,切实维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我院做出以下举措:

1、落实责任机制,完善工作方案

坚持从上至下的原则,我院召开专题会议,成立领导小组,根据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各部门紧密配合落实分工,全院范围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防诈骗教育,警惕网络诈骗行为和传销诈骗活动,主要从班级,网络,家校三个方面进行全覆盖宣传教育。

2、班级宣传全覆盖

各辅导员贯彻落实班级范围内的宣传教育活动;打造“防诈骗”主题特色班会,正面引导学生思想,增强防范意识;组织各班级举办“防诈骗”主题团日活动,通过案例分享,总结诈骗套路,及时预防事故的发生;邀请相关人员入校面向全院同学举办“防诈骗”主题讲座,普及前导知识,传授防范方法

3、网络宣传全覆盖

利用学院现有资源,广泛传播相关防范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线上活动,营造积极的线上环境。以学院线上宣传通道为基础,开辟“防诈骗”知识推送专栏,面向全院广泛传播相关案例、针对各类诈骗的防范手段、社会相关重大事件等信息;引导学生关注“南昌红谷滩公安防诈先锋”等反欺诈微信公众号,为其提供直接的交流与反馈渠道;开展线上“防诈骗”知识竞赛,呼吁学生积极参与;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开展相关活动,净化网络空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4、家校宣传全覆盖

给全院同学下发《“防诈骗”告知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教育他们自觉抵制传销、远离传销,净化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向家人朋友普及防诈骗知识,掌握必要的防范技能,切实筑牢思想防线;组织学生志愿参与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参与社区服务,同步防诈骗宣传防范工作。

反诈宣传方法范文2

[论文摘要]银行承兑汇票在使用和流通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伪造、变造等欺诈行为,银行操作上、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关联 企业 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套取银行资金等,根据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不同风险种类、特点和性质,应分别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保障和促进票据业务的健康 发展 。 

 

 

随着我国票据业务的迅速发展,承兑、贴现、转贴现规模成倍增加。有效改善了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增强了盈利能力,促进了经营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的统一。 

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一种票据业务对加速资金周转和商品流通,促进社会 经济 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受到银企双方共同的青睐。但是,随着银行承兑汇票的广泛应用,利用银行承兑汇票作案的案件越来越多,使有关各方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银行汇票业务的健康发展,成为商业银行新的风险表现形式。因此,如何有效防范票据风险,维护 金融 机构的正常经济秩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 

虽然各商业银行都基本建立了票据业务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了银行承兑汇票承兑、贴现及转贴现授权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银行承兑汇票真伪及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查,但在票据业务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许多风险和问题。 

1.企业在办理承兑汇票业务中存在欺诈行为 

由于票据业务的迅速发展,利用票据诈骗资金是当前金融业务中的一个新的风险源,票据诈骗手段越来越隐蔽,方法也越来越多,若银行审查不严或操作不当,就会落入陷阱形成风险。一是伪造变造银行承兑汇票,一方面,利用高科技手段彻底伪造或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具有付款期限长、金额大和反复多次转让等特点,先签发真汇票,再根据真汇票伪造内容完全相同的假汇票即克隆票;另一方面,用在数额较小的真汇票上改动金额的办法变造。二是票据调包,以“做生意”的幌子,用事先伪造好的假票据替换掉真票据。三是伪造商品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复印件,或关联企业签订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品交易合同,骗取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贴现,套取银行资金。 

2.银行承兑汇票作为融资工具,其操作风险越来越突出 

由于银行间竞争日益激烈,各行为争揽业务而满足单个大型企业的资金需求,使某些企业过量办理承兑汇票,造成票据集中到期,导致银行垫付资金。具体表现为:一是银行在签发承兑汇票时放松了对申请人的资格审查,大量签发、承兑无真实贸易背景或不能确认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违规办理承兑业务;二是银行为了多办贴现业务,放松了贴现审查条件,疏于贴现资金流向监控,造成贴现资用于不当用途,使银行信贷资金遭受一定的风险和损失;三是当天承兑、当天贴现,融资目的越来越明显,银行方面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3.商业银行对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加大了银行承兑汇票的经营风险 

个别商业银行受利益机制驱动,放松了内控管理,淡化了风险意识,在票据业务经营过程中,为企业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为无效商品交易合同的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为超商品交易金额的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承兑汇票出票人和贴现申请人为非贸易合同的签订人,为贸易合同不真实或无贸易合同和增值税发票办理贴现,为同一号码增值税发票办理多笔贴现,存在较大的风险;由于银行“三查制度”执行不力,企业通过贷款方式,利用信贷资金偿还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使票据风险转移到信贷风险上。 

4.关联企业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套取银行资金 

现场检查中发现,关联企业之间以虚拟交易合同和增值税发票申请签发和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较普遍,涉嫌套取银行资金,有的已形成风险。一是出票人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当日或近几日,关联企业作为持票人向银行申请承兑汇票,贴现后,将资金转回出票人;二是企业集团向下属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下属企业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后,将资金转回企业集团;三是同一法人代表的企业之间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持票人在银行承兑汇票签发后马上办理贴现,将资金转给出票人。 

5.票据市场的盲目发展和非理性竞争加大了利率风险 

票据业务由于其周转速度快,资金融通便利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欢迎,也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竞争的新的业务领域,盲目发展和非理性竞争造成票据贴现利率不断走低,甚至出现了个别低于再贴现利率的违规行为。不合理的利率水平不仅加大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也使商业银行利润空间大为缩小。有的银行贴现业务量较大,但由于资金不足,难以筹到足够的低成本资金,为保持与重大客户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资金紧张时不惜以高利率拆借资金用于贴现业务,实际上已违背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二、根据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不同风险种类、特点和性质,应分别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1.针对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票据诈骗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 

(1)尽快补充修订有关票据 法律 法规,完善对贴现、再贴现业务中有关银行承兑汇票规定,承认空白背书的法律效力,增加禁止汇票回头背书规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对恶意扰乱票据市场的行为制订具体制裁规定,同时制订详尽的有关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操作规程,加强内控制约。 

(2)进一步提高银行承兑汇票的防伪、防诈科技含量,以机器鉴别票据真伪代替肉眼判断,使犯罪分子无可乘之机。配备各个商业银行的印模与票样,减少跨系统银行承兑汇票识别难度。 

(3)做好宣传培训,提高经办人员的业务素质。各 金融 机构要高度重视票据支付结算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 会计 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之掌握《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及有关业务知识,掌握结算票据的各防伪特征,提高防伪反诈意识,增强识别伪造、变造、复制票据的能力。对 企业 要做好宣传工作,有条件的可组织企业有关人员进行《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培训,以提高企业经办人员的业务素质。 

2.针对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承兑风险,应采取:(1)各行、社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信贷资金风险控制机制,要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列入信贷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授信管理,从签发汇票的环节上控制承兑风险。严格控制承兑总量,防止过量承兑造成的承兑风险;建立银行承兑汇票信贷承办人负责制和审批制,承办人要认真审查承兑申请人的交易合同是否具有真实的商品交易关系;审查承兑申请人的资信情况,对符合条件可以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申请人,必须签订银行承兑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且还应该要求承兑申请人提供抵押担保,若该笔银行承兑汇票款项转为逾期,信贷承办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建立监测每一个出票企业经营风险的预警系统,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跟踪检查,建立、健全承兑汇票保证金制度,从而最大限度地规避金融风险。 

(2)要建立严密、 科学 、规范的会计内部控制系统。银行承兑汇票属于重要票据,在整个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流程中,潜藏的内部风险主要有:会计签发、信贷审查、临柜复审等环节。因此,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就应当包括信贷内部控制管理、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等各个环节。应加强会计部门独立的防范风险、检查监督能力,而不仅仅起到银行会计核算作用。还应加强对银行空白承兑汇票的管理,逐步地用 计算 机签发汇票代替手工签发。同时,要加强会计检查辅导工作,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作为一项重点业务进行检查,及时堵塞漏洞,防止 经济 案件的发生。 

(3)人民银行要进一步加强票据业务合规性管理,规范票据市场秩序,加大宣传和指导检查力度,强化对不规范办理票据业务的查处力度,对无法证实交易真实性的票据,一律不得办理贴现、再贴现,加强对票据承兑行和贴现行票据真实性情况的现场检查,建立对违规票据行为定期通报及处罚制度,切实维护商业票据的信誉和流通秩序,促进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健康 发展 。 

3.针对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贴现风险,应采取:(1)把握票据的真实性。社会上不乏票据诈骗活动,如伪造票据、变造票据、“克隆”票据、“以假换真”调换票据和伪造增值税发票、交易合同、查询答复书等,以此骗取银行资金,因此,必须严格把握所贴现的票据的真实性。 

(2)把握票据的有效性。银行对所贴现的票据,应当在票据的各要素、各个票据行为尤其是背书的规范性、有效期限等多方面严格把握票据的有效性,避免资金损失和票据纠纷。 

(3)把握承兑人的信用状况。用于贴现的商业汇票有两种,一是商业承兑的,一是银行承兑的。不光对前者要把握承兑人的信用状况,对后者也应当认真对待。当前票据市场上流通的绝大部分是银行承兑汇票,这是因为银行的信用比较可靠。但银行信用也是分等级的,有的信用等级较好,有的较差,对不同的银行所承兑的汇票进行贴现时,贴现银行同样应当认真评估,区别对待。具体做法可由该行总行(或委托专业公司)专门对全国各家银行的信用等级进行综合评估,将评估结果提供本行各分支机构在办理票据贴现时掌握,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票据贴现的安全度和效率。 

反诈宣传方法范文3

一、利用银行ATM 机诈骗的主要形式

1.设置出钞故障,同步张贴虚假告示诱骗客户。不法分子使用强力胶、胶板片等堵住ATM 机吐钞口或自制装置在ATM 机出钞口设障对 ATM 机进行破坏,同时冒充银行机构或银行卡中心等金融部门名义,在ATM 机上张贴内含银行服务热线及网址的系统故障、系统升级紧急通知等虚假“告示”,利用客户遇取款故障病急乱投医的心理,诱骗客户拨打虚假热线电话并按其指示进行ATM 机有关操作,盗取客户资金。因诈骗投入成本低和诈骗技术手段要求不高,因此这种诈骗方式成为目前最常见的诈骗手法。

2.偷窥客户密码,用废卡换真卡实施调包诈骗。 作案手法多为团伙作案,分工合作。当发现有人在自动取款机前取款时,几名不法分子在后面排队,一人负责偷看持卡客户的密码,在持卡客户办完业务即将退卡时,另一人丢一张钱到地下后,立即拍持卡客户的肩膀,告诉其掉了钱。等到失主弯腰拣钱时,第三名不法分子趁机将机内退出的银行卡用一张废卡掉包,然后几人迅速离开实施盗取卡内资金。或者第三名不法分子在银行卡退出前向机内塞上一张废卡,等持卡客户站起来再看ATM 机时,以为是自己的银行卡被退了出来,一般拿了卡就向外走。等持卡客户走后不法分子马上就地实施ATM 机操作,等到粗心的持卡客户事后发现不是自己的卡时为时已晚。即使碰到细心的持卡客户当场发现卡不是自己的卡时,犯罪团伙也已开始易地作案,等到持卡客户到银行查询和挂失时,自己卡里的钱也已被窃走。

3.加装门禁刷卡器,窃取磁条信息克隆假卡诈骗。不法分子通过在自助银行门禁上安装一个自制的刷卡器,用双面胶粘在自助银行门口的刷卡器上,引诱受害人刷卡,并通过语音提示要求持卡人输入密码,利用刷卡器内安装的无线发射装置,接收银行卡的卡号和密码,然后利用高科技手段复制出银行卡,盗取受害人卡内存款。

4.安装微型摄像机,偷窥客户卡号和密码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在ATM 机自动取款机上或附近的广告夹内安装微型摄像装置,或者是利用高倍望远镜在距取款机不远处窥视客户取款过程,通过摄像机将键盘和荧屏上的信息拍下来,通过这些方式窃取客户的银行卡密码,然后利用掉包或者盗得持卡人的资料再克隆银行卡,盗取客户银行卡资金。

6.安装自制读卡装置,制造吞卡假象实施诈骗。 不法分子用自制装置安装在ATM机插卡口前读取客户银行卡磁条信息,或者利用ATM机的吞卡功能将自制装置安装于ATM 机读卡器内。当取款人将银行卡插入机关时,出现吞卡假象。此时,不法分子会诱骗客户按提示操作,或利用其他不法手段获得客户密码,待客户走后,马上将插卡口内的磁卡拿出,达到盗取客户银行卡资金的目的。

7.安装伪造密码键盘,设置操作障碍窃密诈骗。不法分子用仿造的内有电路装置和记录存储功能的假ATM 机键盘附在银行ATM 机键盘上,客户按下的密码会被自动记录下。当客户按步骤输入密码,屏幕却在显示“此卡已被银行保管”之后操作无法继续进行,假键盘背后

的电路板可以将取款人输入的密码直接发射出去,从而达到盗取客户资金的目的。

二、利用银行ATM 机诈骗作案的特点

1.作案时间多为深夜或凌晨时段。不法分子作案的时间大都选择在深夜或凌晨人流量少、光线较弱环境下进行,便于粘贴虚假告示、安装盗卡装置,以侵犯夜间急需用钱的客户为目标,这个时段,客户遇到麻烦没找处;在封堵 ATM 机出钞口是目前各地发现案情的共性,其目的是犯罪分子要造成机器故障假象,运用陷阱电话“等鱼上钩”

2.作案地点多为闹市交通便利地段。一是选择人流量较集中的闹市区,人流量大,网点 ATM 机使用频率较高。二是选择交通较便利城乡结合部,并且附近有两台距离相近的 ATM 机的地段,便于连锁作案。

3.作案对象选择薄弱的女性和学生。作案对象一般选择防范意识相对薄弱的女性和学生为主,犯罪分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或热心人,利用客户的软弱心理实施犯罪。

4.作案方式多为有组织的团伙作案。犯罪成员多数是2人以上团伙作案,并具有组织、有预谋、有分工、有协作,准备充分、组织严密,多为流窜作案,掌握了一定的反侦察知识,了解客户的心理状况,诈骗成功后即转移到另一城市故伎重演,致使打击难度大,防不胜防。

三、防范银行ATM 机诈骗案件难点及问题

1.银行卡用户防范意识薄弱,易轻信上当受骗。由于不少市民对银行卡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安全使用知识不清,特别是没遇到过类似情况、没吃过亏的一部分人对银行机构有关银行卡防诈骗方面的宣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面对办理银行卡业务时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形容易失去判断力,常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从而予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2.银行ATM 机防范技术落后,短期内难以改善。 面对不断升级的ATM 机诈骗犯罪,现有安装的ATM 机具设计本身暴露出一定的缺陷,增加了犯罪分子的作案方式和成功机会,助长了一些不法分子冒险犯罪的可能性。因此,有待对银行ATM 机设施实施大面积更新升级,以提高机具本身技术防范能力。但由于实施成本较高,短期内实施难度较大。

3.不法分子的骗技日益提高,常令人防不胜防。不法分子成份复杂,对银行的工作规律和客户心里有过精心研究,诈骗犯罪手段层出不穷,侵犯对象大都是夜间急需用钱的客户。不法分子的骗术、技法日益高超,令人防不胜防,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骗子的诈骗手段真是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4.银行ATM 机诈骗案破获率低,未能形成有效打击。目前国内有关打击ATM 机诈骗犯罪的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不完善,有关部门在治理 ATM 机诈骗犯罪的人、财、物投入方面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对不法分子的犯罪定性和处置难度较大,导致屡抓屡放,打击不力,从客观上助长了犯罪行为的漫延。

5.社会防控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综合防治能力差。当前,利用 ATM 机进行犯罪的案件越来越多,这种犯罪行为具有高智能犯罪的特点,罪犯通常具有一定的金融知识,熟悉银行ATM 机的运作模式,作案方法简单,时间短、花样多,作案容易得逞且案件不易侦破,这种犯罪活动已成为当前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的一大顽疾,需要全社会各个部门、各个体系的共同努力和综合治理。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综合防控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发展不快,相对滞后,综合防范能力不强,很难适应防治工作的要求。

四、银行ATM 机诈骗案防对策建议

1.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努力提高人防意识。银行机构要切实强化社会公众防诈骗意识和防诈骗知识的宣传普及,努力提高持卡人自我保护意识和整体预防水平。一方面要加强储蓄网点人员对自助设备的安全维护知识学习,加大955**唯一客户服务电话的宣传,增强客户反假冒、反窃听、非授权访问等防范意识。另一方面借助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将犯罪分子利用ATM机作案的手段和特点进行曝光,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有效保护自己切身利益不受侵犯。

2.加强安防设施建设,大大增强物防能力。各银行机构要通过切实加大防治工作的物力投入,尤其要严格按照公安部颁布的《银行自助设备、自助银行安全防范的规定》加强ATM机安防硬件设施建设,配合公安机关对所有ATM机设备和其他服务设备进行系统的全面检查,分析查找到的问题,逐项进行整改。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日常监控、分区巡查和重点出击,及时消除 ATM 机自助区发案隐患。

3.加大设备升级改造,逐步提高技防水平。 各银行机构要加强 ATM 机具及相关联网报警设施的维护和技术更新改造,消除针对机具防诈缺陷的作案隐患,提高综合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一是切实加大ATM 机设施升级改造的整体研发力度和技术资金投入,强化ATM 机自动报警功能,消除出钞口等犯罪分子常用以作案的机具部位的设计缺陷,消除不法分子犯罪的渠道依托。二是加快银行体系智能识别远程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建设,提高银警综合快速反应处置能力和预防效果。实现ATM 机与公安机关 110 指挥中心网络无缝覆盖,当一旦出现ATM 机上粘贴纸条、摄像头被屏蔽或出钞口、插卡扣被异物堵塞,以及ATM 机 受到剧烈震动、高温等现象时,能自动发出声光报警,并将异常信号即时发送到监控值班中心,ATM 机取款人的图像也将实时传至警方监控室。监控值班中心就能据此准确判断异常类型,网警与实地民警取得联系,及时排查处理。与警方联网将大大增强用户使用 ATM 机的安全感,增强客户资金的安全屏障,有效遏制ATM 机诈骗案件发生。

反诈宣传方法范文4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保险业在迎来开放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考验,需要在各方面苦练内功,提高竞争力。西方发达国家保险业发展的经验以及近年来国内保险市场出现的种种失信、混乱状况给保险公司带来的不良影响告诉我们,诚信是保险公司规范经营、防范化解风险的关键,诚信是其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2003年1月1日起新实施的《保险法》将作为保险四大原则之首的诚信原则被明白无误地写进了法律,在新增的6条规定中有3条与诚信有关,新的《保险法》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保险经营的宗旨写进了第一章“总则”中,新的《保险法》还对保险公司对人的培训、管理、信息披露都有了明确规定,并对投保人的诚信原则也做了相应的规定。由此可见,诚信原则在保险经营活动中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从诚信对保险公司的重要作用入手来阐明诚信原则在保险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及深远意义。其次从《保险法》对投保人诚信原则的相关规定来论述如投保人违背诚信原则将构成保险欺诈以及给投保人带来的后果。再次,从只有有效防范保险欺诈入手,才能将诚信原则落到实处。来进一步说明诚信原则的重要性,最后来论述如何打造中国的诚信保险,使中国的保险业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保险业在迎来开放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考验,面对入世后“洋保险”的大批涌入,我国广大保险人都已经认识到诚信是立业之本,是保险业的生命线,是维护保户利益的根本保证。但建立和完善诚信保险品牌却非一日之功,而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复杂工程。而打造诚信保险品牌,决非保险人一家就能完成,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003年元月1日起新实施的《保险法》将作为保险四大原则之首的诚信原则被明白无误地写进了法律。在新增的6条规定中,有3条与诚信有关。“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保险经营的宗旨写进了第一章“总则”中,“保险公司应当加强对保险人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保险人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不得唆使、误导保险人进行违背诚信义务的活动”,更是切中要害,“保险公司的营业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精算报告及其他有关报表、文件和资料必须如实记录保险业务事项,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下面就诚信原则对保险公司的持续稳健发展的重要作用加以论述:

一、诚信对保险公司持续稳健发展的重要作用

诚信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条件。信誉、信用、信义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企业要讲诚信这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与社会之间有一种根源源于诚信原则的承诺,不遵循这种承诺的企业,可以蒙混一时,但不可能长久生存下去。保险公司的经营特点决定了在其发展中,诚信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保险公司的立业之本和持续稳健发展的基础。

(一)诚信是保险公司行为规范的重要方面。诚信即忠诚老实,遵守信用是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也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做保险首先要学会做诚实守信的人,因此可以说,保险企业行为规范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诚信。《保险法》明确规定从事保险活动要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保险公司推行诚信原则的关键是用诚信价值观凝聚全体员工,用诚信服务规范约束全体员工,使员工的思维与行动成为体现公司价值观和目标的有机统一体。集体目标的实现来自于每个个体的                       

1

 

共同努力,个体理性是集体理性的必要条件,保险公司的良好信誉必须建立在全体员工诚实守信的基础之上。

(二)诚信是保险公司展业的基本准则,发展业务要以诚信为前提,对客户要真诚相待,要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信息咨询服务,设计最合适的保险方案,核保理赔要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的规定,及时、准确、高效地完成。因此,从本质上来讲,保险公司经营的是一种信任关系,以诚信为本是其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加强诚信建设,提高公司的诚信度,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是提高保险公司竞争力的重要任务。

(三)诚信是保险合同的基础,是保险公司维护信誉的基本要求。保险从其含义来讲是一种通过合同方式来处理风险的经济补偿制度,它是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一中契约行为,是一个关于未来的承诺,它为保户安排了一个可以理性预测和确定的未来,保险合同的确定来自于双方当事人对合同标的的共同价值的认可,由于有关实际价值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为了保证保险合同的有效公平,双方必须坚持一种基于诚信的协商与合作态度。营销员要向投保人正确地解释条款,而不能误导客户,客户也要如实告知自己的真实情况。这是确保能够顺利履行的基础。

(四)诚信是保险公司品牌管理的核心。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壤,扩大市场份额,培育和开发有潜力的未来市场,都离不开品牌建设。不论哪一家保险公司,要想获得稳定长久的发展,都必须加倍珍惜,维护自己的品牌。入世以后,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不仅将与国内保险公司竞争优质保源,争夺保险人才,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将通过其优良的品牌、先进的技术以及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保险经营的最高增界是要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此实现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而品牌管理的核心是坚持诚信,保险公司唯有诚信才能赢得客户的忠诚。

二、《保险法》对投保人违背诚信原则的相关规定

新的《保险法》为体现诚信原则的重要性不仅加大了对保险人的监管、监督力度,同时也对投保人的行为进行了约束,投保人一旦违背诚信原则进行“骗保”,保险欺诈,不但得不到保险金,还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阐述

2

 

投保人违背诚信原则进行保险欺诈造成的后果及危害,从而进一步说明诚信原则在保险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

(一)故意不如实告知。《保险法》规定,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具体来讲,就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投保前就有残疾,疾病或不适症状或正在服药治疗,或者其具有一定的职业类别,业余爱好,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等重要情况,这些情况是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附加条件承保,但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不告知保险人,而保险人为促成业务明知有隐情却不促其如实告知,而是与当事人互相勾结,待签订保险合同一段时间后即以在保险期限内发生保险事故为由申请理赔。例如:2002年4月5日,长春某保险公司接到报案,称被保险人陈某于2002年3月29日在家中死亡,申请死亡保险金37.5万元。因为案件涉及金额较大,该保险公司非常重视。理赔人员仔细审阅理赔材料,广泛调查,搜集证据,并请司法机关介入后,终于使这起涉案金额近50万元的带病投保骗赔案件告破。保险公司业务员与投保人及其亲属相互串通,故意伪造被保险人的健康和财务状况,隐瞒被保险人身患癌症的重要事实,采用代签名、代缴保费的方式来骗取保险金。

(二)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保险法》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除有相关条款规定外,也不退还保险费。致使保险人支付保险金或者支出费用的,应当退回或者赔偿。具体表现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受益人违背社会道德为被保险人购买保险,然后恶意制造保险事故,以骗取保险金。由于此类保险欺诈行为往往与违法犯罪联系在一起,因此尽管此类案件较少,但其所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却最严重。1997年

9月3日,刘某为其开出租车的妻子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一份终身还本保险,保险期限一年,受益人为刘某本人。根据条款规定,如在保险期限内被保险人因意外事故身故,保险公司将给付6万元的保险金。1997年12月14日上午,刘某因琐事与妻子争吵,早有杀妻之念的他,将妻子活活掐死,并用剪刀在其右胸部刺了一刀后,伪造现场故意翻箱倒柜,将妻子身上的金银首饰取下藏起来后,溜出家门。原本刘某希望邻居发现后代他向警方报案的。但他在外转了一圈回来后,家中仍无半点动静,无奈之下,刘某只好自己报案。警方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取证后,认为刘某有作案的嫌疑。为进一步取证,警方欲擒故纵,故意将已置留2天的刘某放回,发现刘某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

3

 

到保险公司申请给付其妻子的6万元身故保险金。后经公安机关的审讯和进一步调查取证,一桩残忍的杀妻骗赔案终于告破。

(三)出具虚假证明或虚假发票。《保险法》规定,保险发生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以伪造、变造的有关证明、资料或者其他证据,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的保险人对其虚假的部分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致使保险人支付保险金或者支出费用的,应当退回或者赔偿。具体表现在,被保险人出险后为了骗取保险金,一些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采取各种手段,从有权部门开具虚假的证明或发票。而一些有权部门往往因为各种社会关系或是接受了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好处,或者认为“反正不要我掏腰包”,便不顾原则,玩忽职守,为保险欺诈大开方便之门。如在为被保险人进行伤残鉴定时,有意夸大伤残等级,被保险人明明是因自杀或疾病身故,却应投保人或受益人的要求开出意外身故的证明。证明被保险人原有的残疾是由保险事故造成的,虚开医疗费用发票等等,还有一些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其受益人为骗取医疗补贴或医疗费用保险金,故意小病大养,呆在医院不出来,或以住院为名行挂床治疗之实,或以保险事故为名治疗不属保险责任范围的疾病等,有的干脆挺而走险制造假证明、假发票。下面一起“骗保”案就属于这一类型。周某,男,某国税局职工,2002年初参加城镇职工大额补充医疗保险。2003年1月19日周向该县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处提出理赔申请,称其在2002年共住院7次,发生费用总额153146.22元。根据保险条款及协议规定,保险公司应在医保统筹基金支付21000元后支付大额医疗费用108778元。经理赔部门人员审核,发现理赔材料中有3张医疗费用发票为手开发票,涉及金额140209.8元。理赔人员前往该医院调查,证实这3张发票均为自制的假发票,因为该医院实行电子化管理,根本没有手写发票。

三、只有做好保险欺诈的有效防范才能将诚信原则落到实处

以上的几个保险欺诈、保险骗保案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方面的原因,也有保险人及社会方面的原因。中国的民族保险业要想持续稳健的发展,就必须将诚信原则落实到每一笔保险业务中,并且需要全社会都要共同关注。因此,保险公司在发展业务的同时还要有效地防范保险欺诈,保险骗保。如果忽视了这种现象,将会给保险公司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让消

4

 

费者对保险公司产生误解,产生投保容易,理赔难的看法,对保险业的发展将非常不利,所以我认为将诚信原则落实到保险经营活动的每一项工作中,还应该做好有效防范保险欺诈、保险骗保、保险业应从以下方面来防范风险,才能确保保户利益,中国的民族保险业才能够做大做强。

(一)从保险公司内部着手

1、要完善保险条款,减少保险欺诈发生的可能性。尽管保险条款是由保险人单方面预先制定的,但是保险合同签定后,保险条款就转化为保险合同的内容,对投保人和保险人均具有约束力。因此,保险人在拟定保险条款时,必须用词准确、规范、明确具体说明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目前我国的许多保险条款均没有明确列明保险欺诈、保险骗保   除外责任,仅仅是在除外责任中笼统地规定对于因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造成的损失,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这样的规定显然没有包含保险欺诈的全部内容。为了更好地防止保险欺诈的发生,应该明确保险条款,完善保险合同的内容在除外责任中应列明欺诈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保险欺诈的发生。

2、提高理赔人员的素质,建立科学的理赔程序和规范理赔制度。必须按承保和理赔分离的原则,建立专门的、高水平的理赔制度。现场查勘,必须严格认真,以弄清保险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损失情况,对保险金请求人所提交的有关证明,要仔细审查是否齐全、属实。要建立健全核赔制度,对理赔实行监督。具体地说,保险公司的各级理赔人员,都必须严格依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理赔。每一起理赔都必须经过主管领导或上级公司的审批,必要时还应经过专家论证。保险公司还要建立规范的理赔制度,实行接案人、定损人、理算人、审核人、审批人分离的制度和现场查勘双人制。做到人人把关,各司其职,互相监督,严格防范,以确保理赔质量。同时理赔工作应严格按审查程序步步深入,并建立事故查勘报告档案,以备复核和总结经验教训。在理赔工作中,若发现以赔谋私或内外勾结欺诈的,必须严肃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把好理赔关,有效地制止和杜绝保险欺诈行为的发生。

3、完善保险公司内部监控机制,严格管理,谨防疏漏。保险公司内部要建立承保核审制度,对所承揽业务的风险要按程序进行反复识别,评诂和筛选。以便有效控制风险。对承保审核人员要有相应的资格认定,评聘制度,只有具有系

5

 

统专业知识,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且富有实践经验的人,才能充当核保人。除此之外,还需建立承保核保档案和审核人员的岗位责任考评制度,以完善的管理确保承保质量。

(二)从保险公司外部环境着手

1、加大《保险法》的宣传力度。严厉打击保险欺诈行为。首先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和宣传我国新修订的《保险法》及其他有关法律,领会其有关保险欺诈规定的精神实质,并积极向社会各界宣传,使公众对参加保险有正确的认识,自觉地防止各种保险欺诈行为的发生。要让公众知道,反保险欺诈不仅将使保险公司得益,广大被保险人也将从中受惠。同时应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可考虑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公开举报电话,利用知情人的求财心理,获取社会面的反欺诈情报。实践证明群众的举报对保险欺诈案的侦破非常有效,其次,保险人要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与保险欺诈行为作斗争。当保险欺诈行为发生后,保险人应积极向有关部门揭发、检举、督促他们对欺诈者予以行政或刑事处罚,决不能因为怕失去保户而姑息迁就,最后,司法部门要严格执法,切实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要正确处理好每一个案件,不仅需要办案的司法人员有扎实的法律功底,还要有全面的保险知识,因此,必须切实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以利于及时发现和查处保险欺诈行为,维护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2、借鉴欧美国家成功经验,成立全国或地区性的反保险欺诈组织。欧美国家保险同业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成立了许多反保险欺诈的联合组织,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可以借鉴。联系我国现状,可考虑在保监会的政策引导下,由保险行业协会牵头组织,各保险公司参与,公安、检察机关配合,联络各保险中介组织,共同出资成立全国或地区性的类似“保险欺诈调查协会”的组织,要制定工作章程,规定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统一行动纲领,从立体层面开展综合治理。

3、加强保险行业与公安、检察、司法等部门的联合,发挥各自特长。在目前条件下,合作的方式应该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既包括高层合作,也包括基层单位间的相互合作,可

以是个案合作,也可以成立相应联络机构。合作内容可包括,编辑保险欺诈案例,交流和传授保险欺诈案的侦破方法,以及在保险欺诈案发生时,联合协同破案等。

四、如何打造诚信保险

6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诚信原则在保险经营活动中的确很重要,但是面对入世后“洋保险”的进入,中国的民族保险业应该怎么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呢?也就是说应如何打造中国的诚信保险呢!除了上面谈到的有效防范保险欺诈外,我认为还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保险理念。保险行为是以合同为纽带,以信用为保障的资源配置机制,保险人要以最大诚信原则为基础,把诚信作为一种与资金、设备同等重要的“资本”,通过市场的优化配置来参与竞争,与被保险人建立起相互信任、共守承诺的良好关系。

(二)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由于中国保险业起步较晚,在发展中缺乏与之相适应的制约和规范机制,一些人受到利益驱动,做出了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这直接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声誉。因此,在整顿、规范保险市场时,各保险公司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特别是一线展业人员在展业技巧、服务手段、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培训。同时,要对人、经纪人严把“进入”关。通过必要的培训,考核和行政、经济手段,使其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准。积极履行职责,为保险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提高服务水平。保险业服务水平的提高,不仅有赖于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先进的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每个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技能,增强服务意识,使服务理念渗透到保险业务的每一项工作之中。

(四)完善市场规则。新修订的《保险法》将保险业的诚信原则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人分别增加了在诚信方面的具体要求,还增加了保险公司在保险委托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加大了对保险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这些规定对规范保险人的经营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使保险公司必须更注重对员工的诚信教育。

(五)延伸诚信管理体系。保险人在打造保险诚信品牌的过程中,要建立起职责分明的内部管理体系。市场销售、财务、业务部门都是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人要认真执行保险诚信监管的各项规定,负责对投保人和展业人员进行评估建立起客户信用管理档案和诚信管理系统,制定保险业的诚信规则。监督业务部门的操作流程,对理赔案件进行回访跟踪。

(六)建立真实完整的信息披露制度。真实而完整的信息披露既有利于保险

7

 

人的自身发展和壮大,也有利于政府管理部门实施有效监管,增加行业透明度。因此,保险人有责任和义务向上级监管部门与社会公众提供内容真实、材料翔实的信息,政府监管部门则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把关,制定相应对策,维护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七)加大保险监管的制裁职能。保险监管机构不仅要对保险人进行日常业务监管,而且还要制定一套对保险信用进行监管的方案,通过对信息采集,对保险人的信誉度进行综合测评,对信用较差的保险人加以行政、经济制裁,对信用较好的保险人则予以适当奖励,并定期向公众披露保险人信誉度的测评情况

总之,通过以上的论述及对几个案例的分析、论证,充分说明了诚信原则在保险经营活动中无论对保险公司的长远发展来讲,还是对维护广大保户的切身利益来看都颇为重要。因此,诚信建设是保险业的基本原则。正如《保险法》所规定的那样。“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保险这一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的信任,保险业就不会发展壮大,诈保、骗保就会防不胜防,整个保险业就会失去发展的环境,存在的空间。而时代需要保险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强烈呼唤诚信回归。因此,只有建立和完善保险诚信体制,打造保险业的诚信品牌,保险公司才能持续稳健发展,中国的民族保险业才能够做大做强。

 

 

参考资料:

《保险法》:2003年1月1日实施

《保险世界》:保险世界编辑部出版2003年12期—2004年2期

《中国商业保险》:中国商业保险编辑部出版2003年1—5期

反诈宣传方法范文5

一、粗解经典意思,不精确解读

由于历史距离、语言和形式可能存在的隔膜,再加上年龄因素、生活经验与理解力有限,有学生不喜欢读经典并不奇怪。再加上有不少经典著作是用文言写成的,意思难以理解,学生更会读得生涩和枯燥,直接影响阅读的兴趣和毅力。如果强迫学生去理解经典的意思,接受经典的价值,只会适得其反,反而让他们远离了经典。为此需要采取一些办法,改变国学经典的冷峻面孔,让学生能够亲近经典。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诵读教材。比如《弟子规》和《三字经》,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传统蒙学中的经典读物。它们三字一句,短小精悍,用最简单的语句、最凝练的方式,集聚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为人处世的优秀品质,如孝顺父母、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等。《弟子规》肯定人具有纯净纯善的本质,《三字经》被誉为“蒙学之冠”。如果说《弟子规》教我们规范行为,《三字经》则让我们了解历史人伦,两者相得益彰,都是我们人生路上的良师诤友。

但许多的《弟子规》和《三字经》的诵读教材采用的是“原文+注解+翻译”的结构,看起来面孔冷峻,读起来缺乏生趣。如何把国学经典唤醒、激活,让它有温度、有生命,使孩子们能趣读经典、活读经典呢?温州市在编写国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诵读教材时坚持“粗解意思,不精确解读”,摒弃了从内容到注解再到翻译这一过于严肃和单调的说教模式。《〈弟子规〉选读》设计了由“大声读”“看图学”“小故事”和“小叮咛”组成的结构体例,《〈三字经〉选读》精心设计了由“大声读”“看图学”“故事会”和“智者语”组成的结构体例。根据原文创设符合当今孩子生活的情境,并用图画和对话的形式呈现,不仅增添了国学的现代气息,而且使孩子们在愉悦的状态中接受了熏陶。

如《弟子规》中的“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一句,配上了对比图:一种是自吹自擂的人,人们不喜欢他;一种是真才实学的人,很受大家的欢迎。加上“人们佩服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而不是那些徒有虚名、自吹自擂的人”这样的叮咛来帮助孩子大体理解其中意思。在解读了相对完整的原文后插入与之匹配的故事,这些故事蕴含着深厚的道理,既是对原文的升华,又是对知识的拓展。力求体现——变道德灌输为轻松看图;变枯燥乏味的说教语言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古代故事;化严肃说理为以长辈或智者的口吻对孩子的叮咛。这样的诵读教材让孩子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接触国学经典。

其次,在诵读指导时,不必逐字逐词逐句去理解意思,不微言大义。如学习《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一句时,不要求学生精确理解字面的意思,而是采用看漫画读意思的形式:果果的妈妈叫果果买酱油,果果马上答应妈妈,并很快地买回来了,做到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果果想从高高的围墙上跳下来,豆豆抬脚去踢路边的垃圾桶,你会用哪一句来劝?——“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果果的爸爸爱吸烟,果果和颜悦色地劝他的爸爸,果果做到了《弟子规》中的哪一句?——“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这样的指导,学生整体上懂得了意思,又觉得有趣和亲近。

再次,尽量让国学经典跟自己的生活建立联系。这也是一种理解。如《弟子规》的学习,当学生屡犯错误时,告诉他“德有伤,贻亲羞”“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个别学生不小心讲脏话时,劝他“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学生在家不听父母教导,要其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学生外出要求其做到“出必告,反必面”;对个别贫困生,可说“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对只爱听别人赞美,别人说自己缺点就生气的孩子,就教育他“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当个别孩子作业做得不工整时,作业本批上“字不敬,心先病”……这样也是一种生动的理解,是比解读字词意思更为有效的理解。

海德格尔在《时间与存在》一文开篇就说:一幅画,你看不懂,但驻足于画前凝视着。一首乐曲,听不明白,却让你久久聆听着。海森堡讲座现代物理学,很少有人听懂,听者也不忍离去。放弃直接理解的要求,展开思的可能性,超越语言之外,进入另一重思的境界,这是经典诵读所追求的。

二、构建经典意义,不恶搞全吞

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对待经典?有的教师让学生顶礼膜拜,有的教师让学生胡乱解读,甚至有不少家长把孩子读点国学经典(蒙书)当成一种炫耀,而不是成长的需要,从而导致一些不科学的诵读方法存在。更如,2010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七岁的小姑娘王仙妮登台表演互动节目《猜百家姓》,她不是按顺序背诵,而是记住每一个姓氏排在第几位,但这又有什么价值呢?

毋庸置疑,有些国学经典的价值观在当时可能是合适的,但到了当今时代,就需要重新审视。温儒敏教授在谈到国学经典的解读时说,对经典的解构与颠覆如果作为一种特别的阐释或者再创作,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表现为对权威与传统的轻蔑、歪曲与亵渎,并和商业操作结盟,恶搞成风,就是一种文化病象。他提醒说:“我们接受经典,要有感情,还要有理性,对经典的某些不适合当今社会的部分,当然可以采取批判的眼光,但那也是同情的理解,我们主要是吸纳经典中那些体现人类智慧的部分。那种随意颠覆甚至恶搞经典的做法,根本就没有感情和理性。”

如《弟子规》和《三字经》中有一些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与我们当今社会相悖。所以,在诵读内容上,我们要保留励志、崇德、明史、为学等精华内容,舍弃或带有封建色彩、或与孩子们距离甚远的部分内容。诵读时,要指导孩子积极去构建国学经典的现代价值,既不要去歪曲,也不要去亵渎,更不要让孩子全吞。

如郭初阳老师在执教《弟子规 入则孝》一课时,引导学生与包括经典在内的文本进行平等对话。以“如果我是父母,我最希望孩子记住的六个字是……因为……”“如果我是父母,我最希望为孩子删去的六个字是……因为……”“或者,我愿意自己动手修改一下,把这六个字改成……”为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以现代读者的身份,与《弟子规》的作者平等对话,于是学生的阅读热情被点燃,思考的潜力被激发。

为此,王尚文先生认为,如《弟子规》中“孝”的做法,对当代孩子来说,不可也不必照单全收,相比较而言,爱是更高的层次,孝是单向的,尤其是它和“顺”特别是“忠”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不值得百分之百的肯定。“爱”是双向的,真诚是它的基本特质。与其强调子女孝顺父母,不如提倡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又如《弟子规》中的“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明显与当今社会的情况不符,只要我们见到长辈主动问好,就是尊重长辈,有礼貌。

对国学经典中的价值观,应该告诉学生哪些我们要做到,哪些内容和思想与当今社会相去甚远,不能照搬,告诉学生现在应该怎样做。学习时要让学生成为一个现代的读者、一个阅读的主体,在尊重原意的基础上进行现代解读。这就需要我们做好价值观的引领,既不能恶搞,也不能全吞。

三、增强诵读意味,不死记硬背

温儒敏教授说:“《古文观止》里边好多文章我都读过,有的还能背诵,当时也不见得有多深的理解,但那种对于古代文化的印象以及古文的语感也就积淀下来了,好的阅读习惯也逐步形成了,对我终身都大有好处。”国学经典要增强诵读的意味,就是要以诵读为主,以积累为主,让诵读声成为校园里最美妙的声音。对于学生来说,将来还会不断地接触这些内容,今天趁着记忆的黄金年龄多积累一些,将来会有一种熟悉感、亲近感。

1.环境诵读。如乐清外国语学校以三个年段的语文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由各位语文教师结合自己和班级的特点选定各年级的经典诵读篇目,然后将这些篇目的内容制作成画面富有童趣、色彩典雅的古诗文板,涉及的经典古诗文有《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对韵》,还有唐诗宋词等。教室的走廊成为会说话的文化墙,楼梯上挂有孔子画像,走廊上有巨幅的古诗文宣传板,学生公寓内布置与学生生活起居息息相关的经典诗句,餐厅廊柱上张贴经典诗句。整个校园成为了一座中华传统文化的学园,学生们每天都能看到这些经典诗文,随口都能读上几句。校园里总是回荡着稚嫩的诵读古诗文的声音。

2.课堂诵读。如苍南县龙港四小实践出了“活动式诵读”和“剧本化诵读”两种课型。

活动式诵读:课堂上运用各种有趣的激励措施以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比如让学生当老师教同学背,让老师与学生进行记忆比赛,运用“能者领背”“拍手快板”“接龙对歌”“男女对联”“小组接力”“攻打擂台”等有趣的形式,把诵读课当作有趣的游戏课。

剧本化诵读:在“强记博闻,粗放感悟”诵读理念的指引下,把诵读内容剧本化,优化课堂环节,寓教于乐。每节课的教学时间控制在35分钟左右,诵读的文本控制在300字以内,化整为零,几个重要环节都体现出重在积累和传授记诵方法。

3.活动诵读。如瑞安塘下镇鲍七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根据村小校情以形式的创新完善国学经典诵读。诵读:以读经典、背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日有所诵,大量积累;表演:以吟唱经典、演绎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感受、体验经典文化的魅力;讲故事:了解与诗文创作以及作者相关的故事,通过再创作改编成有丰富内容、语言生动的故事,开展讲故事活动;写作:在讲故事的基础上,仿照文包诗的形式进行写作,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进行改写、扩写;诗文绘画:根据诗文的内容和意境,进行创作性的诗配画;等等。再如,有学校每周晨会各班轮流进行诵读展示,一年一届“艺文节”中的“经典诗文个人秀”“经典诗文集体诵”“经典诗文全家读”等诵读比赛,不断激发师生的诵读热情。

4.节日诵读。还有的学校以节日为载体开展丰富的诵读活动。如“《论语》诵读之旅”主题诵读活动,每天诵读《论语》选段,然后通过课外阅读、影视作品的补充,比较全面地走进《论语》、亲近《论语》。主题诵读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论语学堂”诵读表演。

5.生活诵读。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语文学习增强诵读意味,如在教学《桃花心木》一文时,讲到人也要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才能克服依赖的心理,经受得起生活的考验,可以引用《弟子规》里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在教学《诚实与信任》时,引入《弟子规》中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

这些诵读活动,让学生通过诵读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丰富文学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诵读课不要太像语文课(从导入到初读研读到结课等,可以自由一些、活泼一些、非正式一些);诵读课不要让国学经典诵读背负太多的说教负担(学生不是来受教育的);诵读课不是理解了才开始诵读(不要讲解太多,不要深入分析,不要微言大义,不要太多地告诉与灌输,而是在诵读中理解);诵读课不要太多古人形式(如摇头晃脑,鞠躬,学古人的吟诵。了解一些即可,与时俱进,追求国学经典的现代诵读方式)。

反诈宣传方法范文6

[关键词] 青少年 暴力电影 暴力动机存在意义

回顾青少年电影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校园、恐怖、少年犯罪和性一直是青少年电影的首选题材。与其它的类型电影比较起来,青少年电影并没有确定的主题或鲜明的风格,它更愿意涉及尖锐变动的经验素材,在未成年阶段不安的、无因的暴力、越轨与反叛的冲动以及恶劣的家庭关系中来展现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在五六十年代那些优秀青春片中,有法国新浪潮《四百下》、《筋疲力尽》那样的高举青年反抗大旗的作品,也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毕业生》、《无因的反抗》、《逍遥骑士》、《死亡诗社》、《猜火车》、《美国派》等作品。它们在再现青少年成长经历的同时,也反映这段经历的痛苦、独有的喜悦、特有的行事方式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念等。但是,随着当代电影暴力日益成为普遍的题材,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电影开始涉及暴力与犯罪,青少年的成长由开初的反叛主题变得更为广泛和深远,它成了一种成年之前的狂欢,在一种极端的越轨行为中体现其成长的深远意义。青少年特有的焦躁、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青少年阶段越来越成为孕育暴力的一个温床,越来越多的青春片开始表现“青春残酷物语”,暴力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了青春的一个标签或日关键词,二者借助影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暴力之源:青春的焦虑及抗争

众所周知,在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中,青少年往往只是一个边缘化的人群。“他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处于次要的从属的无足轻重的边缘地位的,而在文化上的边缘地位更为突出。这种边缘地位主要表现在:在青年与社会的关系上,青年主要是接受社会文化的教化,而缺乏青年人独立的话语表达。即使有的话,也因为其数量少,对社会影响微弱,而处于一种不被社会关注的状态。”边缘化的社会地位,决定了青少年电影在展现其成长的痛苦与烦恼时,为引起社会的关注,必须以一种相对极端的方式来表达,以便于对社会构成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同时,青少年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片,“和其他不同类型的故事片比较起来,青少年影片只有在引起争议或赢利很多时才会受到认真对待,一般而言,观众不会花钱去看他们都能体验到的日常生活。”对青少年阶段的正面描写及对青少年文化一本正经的分析,基本上引不起青少年的兴趣来。因此在青少年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粗口、暴力、吸毒、性等行为,这些对孩子们来说被社会批判或被家长禁止的东西,却恰恰是他们反抗社会与证明自己存在的一种最有力的方式。其中,暴力作为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的男性表达情绪的一种最常见方式,在电影中屡屡出现也就不足为奇。

(一)心理之源:无因的反叛与青春燥动

青少年阶段是烙在每个人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特殊阶段,一般说来,它代表着年轻和朝气,也代表着激情和希望。但是,一些消极的颓废的情感也同时并存。正如一些论者指出的那样,步入青春期的少年们“身体在发育,情感在骚动,性器官在成熟,荷尔蒙液在增加分泌,肢体在寻求力量的发泄,父辈理性监控的T乏,使得他们可以脱离社会生活的约束而心情放纵着青春期萌的各种生命欲望。”青少年产生暴力行为的一个最常见的动因便是成长过程中心理的燥动与不安。对十几岁的孩子而言,有时甚至必须通过一种对暴力的模仿与崇尚中才能实现成人的梦想,在焦燥不安的情绪发泄中完成一次成长的蜕变。

在由美国科伦拜恩中学枪击案改编而来的电影(大象)里,我们看到了一次惊人的无由来的非理性杀戮。两名少年杀人者与学校里的同学并无任何仇恨,他们既非天生的坏蛋,更不是偏执的心理变态。在(致爱丽丝)的悠扬钢琴声中,展示在观众面前的是两个文静而偏于内向的正常少年。如果说他们与前面出场的许多同学相比有何不同的话,那就是对网络暴力游戏和希特勒纪录片的热衷。而这场校园大屠杀,也分明被他们当成了一次网络游戏,并对照地图制订了详细的救人计划A和B。而游戏的目的,正如两个少年在出发时的车上所言,“一切为了爱”。在他们端着步枪疯狂追逐走廊里的目标时,他们所要体验的,只是一种游戏的。“我们要看看,谁更厉害?”残暴和游欢,是他们看来只是一体。虽然导演范・桑特在此并没有对这两位少年的暴力行为作深层的心理分析,但他通过少年杀人者对网络游戏与希特勒纪录片的热爱,含蓄地表达出媒介对青少年们的巨大影响。对人生观、道德观都尚未定型的青少年来说,把暴力游戏及暴君当成了推崇与模仿的对象无疑是极其危险的一种取向。尤其在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现实生活中,青春期的迷茫与虚空若没有正确的导向,往往会通过一种极端的方式宣泄出来,从而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感知与判断,走向暴力犯罪的道路。无独有偶,这种迷茫在狄卡普里奥主演的电影《篮球日记》里也同样体现出来,吸毒后的狄卡普里奥在迷幻状态中,摇摇晃晃地走进校园,他一身黑衣站在那里,咧嘴怪笑着,潇洒地从黑皮衣里掏出手枪向大家开火。这个经典的场景已把美国青少年们空虚无序的精神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青春除了茫然与无向之外,更多地存在着一种焦虑和质疑。对自我及世界的怀疑与追问,是青春期的背景音乐之一,就像岩井俊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的天籁之音:迷离、虚幻、忧伤、神秘,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种青春氛围成长下的青少年往往是敏感而孤独的,也是痛苦与不安的。星野在经历了家庭破碎、体验了生命无常之后,过去一直在他身体里支撑着整个精神世界的弦猛然断裂,只能以种种不可思议的暴力行为来表达自己的痛苦与崩溃。对乖孩子雄一而言,他对偶像般的星野只能又敬又恨又怕。当这个偶像形象在心里逐渐倒塌后,他就只能采取极端的措施:杀掉星野,也毁掉自己的梦,在毁灭之中完成了青春的成长。

青春的成长主题往往与残酷紧密联系。2002年,日本新锐导演丰田利晃执导的影片《蓝色青春》是又一部很有代表性的“青春残酷物语”。一场关于在危险天台的拍手游戏在校园里展开,“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但是,这种拍手并非是幸福的表达而是讽刺,它只是一场权力游戏。终日无所事事、打架斗殴的少年九条和他的兄弟终于在这里找到了新的刺激,九条也以击掌次数最多成功地当上了学校里的老大。校园是美丽的,但天台下的血迹斑斑也同样见证着青春的残酷。这群少年身上体现的虚无感和焦虑、狂躁,都饱含着对生存的法则和成人世界的质疑。

(二)家庭之源:无父的一代和坏孩子的天空

在众多青春暴力题材的影片中,成人 世界的概念都很模糊,父辈或是青少年反抗的目标,或表达的十分含糊,有的甚至干脆缺席,再不像从前那样控制着未成年人的世界,对他们有着强大的威慑力和不可低估的影响力。所以,《大逃杀》在开始不久就表明七原秋也的父亲因为失业,不堪生活的重负而自杀,这就意味着秋也将孤身一人承担生活的重负;北野武饰演的教师角色作为父亲而言是受排斥的,他与女儿之间有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父亲对女儿而言是近乎缺失甚至仇恨的对象。《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雄一是随着母亲再婚跟到新家庭的,连姓也改变了,父亲角色则完全省略。而星野更是成长在一个离异的家庭,虽然母亲温柔漂亮可亲,但也弥补不了他无父的心底创伤,他突如其来的抢劫及暴力行为,与其说是一种现实的反抗,更不如是一种心底压抑的总爆发。

父辈的缺失,造成了他们是无人管教的一代。而校园里的老师也并未给他们带来很多的正面影响或启示。《大逃杀》里的北野武老师在学校里遭受学生的遗弃,于是将这种怒气发泄到学生身上,让他们经历一次残酷到底的生存挑战。而《坏孩子的天空》里的教师形象除了是被学生嘲弄的对象,更多是坏孩子们的冷嘲热讽、落井下石者。他们一再在办公室里评论小马与新志只能做流氓,面对这种坏学生,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将赶出学校,而不是拯救或挽留。此外,无论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一再将小四父亲召来训话的老师,还是《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虽然关心雄一却又束手无策的班主任,校园里教师的正面影响总是微乎其微,直至于无。

成人力量的消无,给这群半大孩子们带来了精神上的自由与无忌,也造成了他们与社会秩序的隔绝与断裂。在精神上,他们更像是流浪的孤儿或无羁的浪子。但他们又必须要找到一定的精神依靠与情感寄托。这时候,哥们儿间的情谊便显得弥足珍贵。像《朋友》里四名个性截然不同的朋友,《坏孩子的天空》里的小马与新志,他们在彼此身上互相看到自己所欣赏与向往的品质,并彼此激励,共同成长。对他们而言,这份友谊伴随左右,是他们成长的见证,更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他们拉帮结派,同在校园内外游荡。而这样的小团体,是极容易被校园的社会团体影响和控制的。小马投奔黑社会老大做了跟班小弟。俊硕和东泽也在不同的黑帮中各为其主打拼。他们一副黑道青年的打扮,说着流利的黑话,从事着各种欺压凌诈行为,仿佛自己已完全被纳入社会中的轨道。他们年轻气盛且充满自信,这些特质使得他们与那些老江湖们相比,无疑显得青涩和可笑。所以,当他们试图以拳脚证明自己的存在时,必然会有一个老大站出来,给他们一个永久的教训。年轻的主人公必要为自己踏入帮派的行为付出代价,甚至年轻的生命,就像《朋友》里的东泽。

也许,某些青少年暴力电影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它向观众表明,任何不合社会规则的青春反叛都必要付出其代价。“年轻而孤独的主人公以悲剧性的暴力对抗世界,当社会的暴力最终降临在他们身上时,影片达成了故事世界的戏剧性与社会表现性的统一。”

(三)社会之源:BR法则和生存压力

任何成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对于学校里的孩子们而言,成人世界是个熟悉但又离他们尚且遥远的所在。生活在家庭与校园中的他们很少感受到生存的压力。但是,当社会动荡下的成人们已失去生存的自信,希望只能寄托在孩子们身上。一部为培养青少年坚韧不拔生存能力的“BR法案”就这样被虚构出来。无论孩子们接受与否,一场对生命的残酷考验就此展开。在深作欣二的《大逃杀Ⅰ》中,一班初三学生被抽中进行杀戮游戏或曰生存体验,他们被带到了远离文明的孤岛上,为自己的生命进行你死我活的厮杀。在这座孤岛上,这群少年们不再是羔羊而是一群野狼,在死与痛的杀戮中体验生存的意义。这种杀戳如此的令人惊心,铺天盖地的血腥镜头更是让人目不忍睹。深作欣二曾解释《大逃杀Ⅰ》里四处迷漫的血腥:“我想告诉年轻人什么是战争,以及如何在创伤中寻拽信任和友谊。现在的人们虽然没有战争体验,但每个人心底都潜藏着这种情绪。生存竞争是人类逃避不开的自然法则,而沉眠在人类体内的野性、求生本能等,都是我想通过本片表达出来的。”当然,导演以放大暴力来再现竞争挖掘人性的做法是否收到了意想中的效果?这个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银幕上四处飞溅的血花和打成蜂窝的尸体让观众在惊骇的同时,却多少会消解青少年观众对人性的信任,尤其是对成人社会的理解与信任。虽然深作在片中安排了一个令人多少有些欣慰的结局,让善良的典子与七原成了此次杀戮的胜出者,但是,这一对软弱无力的小儿女逃回现实生活,立刻成了全国追辑的对象,而他俩也不得拿起刀枪逃亡。在深作之子深作健太导演的《大逃杀Ⅱ――镇魂歌》中,七原已由非暴力的宣传者转向以暴制暴的实践者。于是又有一班少年被派上岛屿,讨伐这群拿着枪炮宣扬非暴力的团体。在第二部里,血液和子弹泛滥程度比之第一部有过之无不及。无论是七原为首的抗暴一族,还是以新选出的进攻一族,这些少年人拿自己的生命勾勒出来的青春图画无疑是腥红的。

这当然是青春中的另类极端表达,深作以淋漓的鲜血书写着青少年进入社会的必要代价。社会生存的压力一直存在,而青少年们,若不能杀出重围,就只能束手就擒。青春,就是如此残酷。

(四)时代之源:阶级,以及种族

青少年暴力电影中,除却自身成长的迷惑及社会的压力,还有一种理由,那便是社会意识形态无处不在的影响。孩子们虽然年轻,但时代、种族甚至阶级的影响在他们身上也无处不在。

以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为例,这部以轰动一时的少年情杀案新闻事件为叙事主体的电影,重现了20世纪60年代台湾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它以少年小四的成长为个案,反映了一代外省新移民的成长环境。那时的台湾大多城镇都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中。劳动条件十分恶劣,公职人员薪傣微薄,居住条件简陋,低矮的日式木造房屋围成了一个封闭的生活空间。这种压抑使得眷村少年喜欢结党成群,发泄旺盛精力,在帮派组织中寻找人际关系认同。正如有论者指出的那样,“社会阶级差异造成经济地位、教育程度及文化认同等不同,这在台湾经济未起飞前的20世纪60年代是统治阶层、控制社会最有效的国家机器。公教人员与中下士兵有眷村族群,乃至整个台湾社会的阶级区别已是无庸置疑,子女自然在眷村生活的‘社会化’过程中耳濡目染,不自觉地接受不同阶级意识,进而成为阶级划分的实践者。”小四也好,小猫王也罢,大时代的政经局势使得眷衬里的这批不谙人事的少年们毫无归属感,因而由于同伴间英勇豪气作风和势不可挡的影响力,无一例外和帮派团体产生了紧密联系。小四跟着小团体夜袭小公园与其说是表示对学校不满的一次发泄,更不如说是对这个时代不公待遇的一次爆发。而再一次的爱情受挫,小四便顺理 成章地找出刀子,在欲与情敌决一死战未果的情况下,将发怒的对象转向了始作俑者小明。焦雄屏对此分析的中肯:“小四儿等人在片中秉持的道德要求和纯真梦想,都一再为迈向利益世故的社会所摧毁,成为时代的祭品。‘少年杀人’,人人都是‘’的主体于是再现,小四只成了被推向暴力极端的牺牲品而已。”

无独有偶,在美国导演的影片中,他们更多地将这种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原因与战争、种族歧视、阶级差别联系起来。美国导演约翰,辛格顿的《邻家少年杀人事件》和托尼・凯耶的《野兽良民》,都十分尖锐地直指种族歧视问题。前者讲述的是一群“黑孩子”的成长故事,他们生活在美国的70年代,他们的父辈刚从越南战场浴血归来,而年轻的一代并未从中得到这个“民主”国家的任何好处,更勿论基本的身份认同。生活在贫困街区的黑人孩子们,有的在无所事事与抱怨中打发日子,也有的努力以自己的技能来脱离苦海,然而,事与愿违,他们却未能过完青少年阶段便在无谓的种族争斗中丧命。而后者《野兽良民》则是从一个白人男孩的视角来写白人对有色人种的排斥与驱逐。全片以少年丹尼写报告的方式,通过对哥哥德里克入狱前后的回溯,解释了一名种族主义者的成因。德里克幼年时父亲被黑人毒贩所射杀,造成他充满仇恨的性格,他将所有的悲伤与愤怒,转成对付有色人种的力量,他崇拜新纳粹主义,在身上刺上纳粹的图腾,同时收编社区里的不良白人少年。到处迫害有色人种的商家,让种族之间的对立更加尖锐。在一次与黑人的冲突中,他射杀了两名黑人,并被判刑入狱。在狱中,他才体会到白人原来也并非高人一等,他受到了同族的侮辱与欺凌,却感受到黑人的友好与同情。可是当他出狱后,他却悲哀地发现弟弟丹尼已步入他的后尘,而种族帮派也发展得更为壮观。正待他准备带丹尼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时,丹尼却在校园死于黑人同学的仇杀。这两部片中,无论是从黑人还是白人的视角,都鲜明地揭示了正是一个国家种族间的不平等造就了层出不穷的暴力行为。当然,《邻家少年杀人事件》打的是反暴力的旗号,并安排了主人公的父亲再三宣扬着马丁,路德的非暴力论。但是,当白人当街枪杀黑人,以及德里克带领白人冲进韩国人的商店,观众只会感到压抑和愤怒。片中的少年们未必理解这种族歧视的来源,但只要周围环境的影响存在,种族歧视就无法消除。而年轻的一代,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许必须经历血与泪的洗礼,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而电影正是在这种暴力冲突中,完成了自己的讲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