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发展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政治发展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政治发展理论

政治发展理论范文1

【关键词】灌输理论;内涵;方法

一、灌输理论的科学内涵的认识

灌输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与发展灌输理论仍然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当重读灌输理论,坚持并加以发展的灌输理论,丰富其内容,加大灌输力度,改善灌输方法。

的经典作家关于灌输理论的思想包含:人的正确思想是无法自发产生的,都来源于实践活动并且要借助于外界科学理论的灌输。“灌输”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把水引导到需要水的地方”,“输送(思想、知识)”。灌输一词的俄文原义,最常见的意思是“授意、提示、开导、暗示、唤起,时产生某种感情”。由此可见,启发、引导是灌输的题中之意,“灌输”一词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从外部的强灌,而含有引导、启发、教育,讲究方式方法手段使教育对象内心接受的含义。

其实,在实际工作中,灌输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1)文字灌输。它是指报刊、书籍、以文字形式发出的决议、公文、指示以及板报、标语、传单、广告等。其特点是直接传播思想观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表达的思想准确严谨、容量大。(2)语言灌输。如报告、演讲、答辩、咨询、座谈等。其特点是对象明确,有特定的环境和直观的表达方式。(3)形象化灌输。主要是通过电影、电视以及文学艺术手段吸引人们,促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得到提高。这是一种最有感染力的灌输形式,特点是直观形象化,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思想观点,使各种层次的人都能接受。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教育视野下的灌输方法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学素质、教学技能,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着力培养教师优良的素质结构,包括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观念的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的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和挖掘的技能技巧等。如果教育者自身存在瑕疵,往往会导致教育对象产生逆反心理。

2.加强德育及对先进知识和现念的传授

加强以新知识、新科技、新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引导青年树立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在现阶段,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要把学生的思想、言行,判断是非和衡量得失的标准,以及抱负、理想,引向正确的轨道上来。把握好可行性,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恰如其分地确定不同阶段、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分清层次要求,脚踏实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教师应引导学生要有正确的心理方向,使学生明确一个人活在世上,就要为社会做贡献,给别人、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引导学生把眼光放远,事事从长远考虑,处处以集体为重。

3.转变教育方式,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道路

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教师创设问题情景相结合。多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应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科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效果。就是要把灌输与自律结合起来,力求知、情、信、意、行统一。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进行的灌输。“愚蠢来自无知”,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首先要解决好“知”与“不知”的矛盾;实现了“知”,还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要把“信”与“不信”的环节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在“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落实在“行”上,从而实现知、情、信、意、行相统一。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律,要把正确思想的灌输与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律的能力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灌输要继续发挥教育人、影响人的作用,就必须围绕促进人的发展这一根本问题,从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实现灌输方法转变:第一,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的、具有现代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灌输时要通过向教育对象传授科学的理论、传递新的学习观念,培养他们掌握新知识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第二,从简单的“填鸭式”变为引导和启发式。教育者在实施灌输方法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善于思考的特点,采取“因势利争”的方法,使他们乐于也易于接受灌输内容。

在进行引导和启发时,教育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施灌输:

(1)中学政治教师应转变观念,不能片面的将灌输方式等同于填鸭式教育、接接受性学习而抛弃传统的灌输,应该认识到,传统的灌输具有其突出的优点:它具有一对多的的特点能让学生减少探索的时间,避免走弯路,有助于建构知识的系统性,快速地形成概念、原理;理解有关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管书法与探究法、自主引导法、发现法等新课改提倡的一些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要真正把灌输从单纯的讲授中解脱出来,提高灌输的实效性,还必须要注意灌输方法的多样性。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将灌输与蔬导、实践、对比、激励等方法结合起来,实现灌输方法的创新。

(3)变传统的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灌输为教师学生的双向灌输。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接受主体,学生也可以对老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还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

(4)灌输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灌输的目的就是通过灌输使教育对象掌握科学的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自已正确的行为。而社会实践可以帮助教育对象在实践锻炼中检验自己的思想是否与客观现实及其发展趋势相符合。教育者可以根据灌输的内容,适当安排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将一些灌输内容融入社会实践中,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觉接受灌输内容。

【参考文献】

[1]列宁.《怎么办?》,第一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政治发展理论范文2

关键词:教师威信;思想政治理论课;维护;发展;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283-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威信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稳定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形成威信的主客观条件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只要某一方面的条件发生了变化,高教师的威信就会受到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威信形成之后,维护和发展已形成的威信也十分重要。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威信维护与发展的主要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威信的维护和发展主要包括:巩固已获得的威信;发展不全面的威信为全面的威信,发展低水平的威信为高水平的威信;防止威信的下降和丧失;提高威信的教育影响力[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具有全面的威信是很困难的。有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有较高水平,但在生活方面有些缺点,便没有威信;也有的教师在道德品质方面受到学生的尊敬,但由于业务方面的浅薄,也有可能受到学生的轻视。只有德才兼备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才能树立多方面的威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威信的维护和发展,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恢复已经失去的或降低了的威信,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在大多数情况下,恢复已丧失的威信远比获得威信困难得多。因此,为了保持和提高威信,教师需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教育工作水平,克服缺点和错误,以维护和发展自己的威信。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威信维护与发展的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威信的维护与发展,主要应从教师自身出发,着重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胸怀坦荡,实事求是

有威信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不是说必须是没有缺点的完人。教师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坦荡的胸怀,是否敢于实事求是地承认并及时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教师有错误,学生是会有看法的,教师做了自我批评,学生是会谅解的。教师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错误,不但不会降低威信,还会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另有一些教师喜欢在学生面前表白自己,想法设法炫耀自己的成绩,把自己的长处挂在嘴上,以为这样会抬高自己的身份,岂不知这正是弄巧成拙,自我吹嘘的人,他的成绩往往不被人重视。学生喜欢的是有学识,谦虚自重的老师,自吹自擂只能损害自己的威信。

(二)正确认识与合理运用威信

1.区分威信与威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维护和提高自己的威信,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对威信有正确的认识,把威信与威严严格区分开来。“威信”与“威严”不同:威信使人亲而近之,威严使人敬而远之。威信是“威”与“信”的有机统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理关系的反映。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威信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就是学生尊敬爱戴的教师。如果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而不恰当地运用威信,损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对教师的亲近感,最终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威信的降低。

2.区分威信与权力。威信不是权力,威信依赖于别人对它的信服。而权力带有强制性,运用威胁去控制行为,它的基础就是服从,而且常常令人恐惧。我们必须看到,强迫的方式的弊端:一不能激发学习兴趣,二不能调动学习积极性,更不能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只能使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能力培养大打折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外在形象教育将完全失败,还会产生负面作用甚至消极对抗情绪。因此,在教育中使用权力是违背素质教育原则的。 由于威信与平等、同情和真理相联系,因此威信是一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值得获取的品性,但它不是直接得来的,它是个人品性的一个方面。当一个学生忘掉教师所教的大部分知识很久时,他们将会记得教师对知识和人生的态度[2]。

(三)以“艺”强威,以“情”辅威,以“宽”立威

“艺”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艺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德”为先决,但也绝离不开“艺”。教育艺术高,育人效果就会好,学生就会心服口服;反之,育人效果就差。提高教育艺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切实解决好如下问题:(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应将学生看成是有血有肉、有需要、有情感、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尊重其主体地位。(2)树立新的教学观。要变“填鸭式”教学为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要让学生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3]。

“情”主要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知识的传递与接纳离不开情感的参与和投入。教师要时时注意加强和学生心灵的沟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亲密无间的伙伴关系和合作关系,在情感上和学生产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悟其道,入其“境”,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才会形成,这样,教师不仅能实现“传道、授业、解惑”之目标,而且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

“宽”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学会待学生以宽容。所谓宽容,决不能错误地理解为是对学生各种思想行为的漠视和放纵。恰恰相反,它的前提条件是对学生严格要求,主张对有缺点、有错误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某些环节或某些方面,可以适当放宽、灵活处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不断进取,言行一致

当今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向旧有的教师权威提出了挑战,赋予教师威信以崭新的内容,要求旧有的教师权威向新型的教师威信转变。一是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中心正被学生中心所代替,师生的界限有时变得模糊;二是传统教育资源的奇缺所形成的教师的独享性权威,正在被知识爆炸所带来的开放的、包容巨大的信息资源所削弱;三是一元化的教师权威正在向多元化的教师威信转变。这就促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不断进取,使自身的素质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另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代表社会成年一代向未成年一代传授先进思想和道德规范的,他们要培养、训练、陶冶学生的品德和情操。因此,一般来说,在学生的心目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守纪律、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的典范。如果一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言行举止与学生心目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形象”不相符,他在学生中的威信就会降低。反之,如果与学生希望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形象相一致,则不仅会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学生教育的感染力,而且可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典范性,提高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信赖和崇敬感。

(五)长期坚持,从多方面完善自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威信的维护和发展是一个长时期的艰苦磨砺的塑造过程。说它是长时期的,是因为威信的建立并非一日之功,不可一蹴而就;说要经过艰苦磨砺,是因为威信的建立没有捷径可走,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说是一个塑造过程,是因为威信的建立需要精心设计,刻意雕塑。要使人们真正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威信的本质内涵,尤其是以恰当的方式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威信,并且正确地运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威信来教育学生,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这就必须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长期坚持提高自身修养,从多方面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38-339.

政治发展理论范文3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内在联系 指导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掌握和运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就能诠释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在一系列著作中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它的本来涵义是指每个人、全体社会成员的智力、体力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和统一地发展,最根本的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人们都成为“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能够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提到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是人的本质规定的拓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是人的需要得以实现与满足。认为,人既是类本质的存在物,也是社会的存在物,同时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当人作为类存在物时,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追求人的能力全面提升;当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时,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社会关系的丰富,追求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与共同控制;当人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时,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个性自由发展,追求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与潜能开发。

(一)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

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具有充分的丰富性、可变性和完整性,而不是实践活动的贫乏化、固定化和片面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用那种把不同社会只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3],劳动分工不再“使人变成片面的人”“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的工具”[4]。人的能力提升意味着人全面发展自身的一切能力,即人的体力与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潜力与现实力等,在实践活动中吸入发挥自身的全部才能和力量。

(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不仅作为社会群体中某一成员的身份,而且作为个人与他人发生了相互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5]。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在社会活动中必然与他人发生联系;同时“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在社会关系中,人摆脱了个体、分工、地域、民族的狭隘局限性,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在各方面、各领域、各层次的社会联系,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伦理关系全面生成,由贫瘠变得丰满,由封闭变得开放,由片面变得全面,最终变得和谐发展。

(三)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是指个人生命有机体的各种构成要素的均衡协调发展以及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发展和完善。它表现为个人主体性水平的全面提高,个人独特性的日益丰富。主体性是指凭借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活动而处于支配地位,成为主人的人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它主要表现为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人的主体性水平的提高使“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人成为了自然界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促进了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表现为人的身心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均衡协调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思想史上跃动的一条鲜活筋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以大学生为对象而开展的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的实践活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最本质的目标。通过开展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来开阔人的眼界、活跃人的思维、增强人的交往、满足人的需求,从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人的发展创造物质和精神条件,这既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根本要求,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与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基本原则、价值取向和目标方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要从满足人的需要、唤醒主体意识、丰富心灵世界、提升精神品位、塑造独立人格、完善道德境界、构建精神家园、引导终极关怀等层面来全面推进人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促进社会完善的手段,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辩证统一性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为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支持;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课题。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这一过程总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及时解决人的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之间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奠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确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发展方向以及教育方式的依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从社会功能层面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而且要从个体发展层面,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既发展大学生的体能又发展其智能,既发展他们的自然能力又发展其社会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促进他们与自然、与社会、与自身的协调发展。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揭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及其有效渠道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按照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要求,认真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发展相结合,尊重他们的自有发展权利,促进他们的主体性更好发挥。依据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切实的教育方法、合理的教育进程等,促进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完善自我的必然要求。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指标

个性充分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境界,以大学生的个性充分自由发展为指标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终极追求。大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诸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等复杂关系。有些大学生面对这些关系无所适从,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思想上引导、从行为上纠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5:24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人民出版社,1979:12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人民出版社,1979:375.

政治发展理论范文4

关键词:政府规制;理论;发展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190-02

一、政府规制的内涵

“政府规制”,又被称为政府管制、政府调节等,都是来源于英文的“government regulation”。政府规制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卡恩(1970)通过经验观察认为,规制的实质是政府命令对竞争的明显取代,作为一种基本的制度安排,它企图维护良好的经济绩效。施蒂格勒(1971)指出:规制是国家强制权力的运用,是产业所需并主要为其利益所设计和操作的。吉尔洪和皮尔斯(1982)认为,“经济规制是规制者的判断对商业或市场判断的决然取代”,并在直接规制与法律限制之间作了区分。认为前者主要是规定的(prescriptive),后者是禁止的(proscriptive)。他们指出“政府的产业规制仅仅是对众多私人经济力量的法律控制形式中的一种”。金泽良雄(1980)认为,政府规制是“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下,以矫正、改善市场机制内在的问题为目的,政府干预和干涉经济主体活动的行为”。植草益认为,政府规制是“社会公共机构依照一定的规则对企业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我国学者对规制概念的含义也提出了自己的论述。樊纲认为,政府规制是特指政府对私人经济部门的活动进行的某种规制或规定。余晖提出,规制是指政府的许多行政机构,以治理市场失灵为己任,以法律为根据,以大量颁布法律、规章、命令及裁决为手段,对微观经济主体的不完全公正的市场交易行为进行直接的控制和干预。

二、政府规制理论的发展沿革

政府规制的基础是市场经济和法治的制度环境,其逻辑起点是修正市场机制的结构性缺陷,避免市场经济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弊端。政府规制有利于矫正市场机制的内在问题,防止过度竞争,避免形成垄断、维护交易公平,提高经济效率,增加公共利益。但是,如同市场失灵一样,政府规制也存在着失灵问题。

回顾20世纪以来的政府规制研究,它经历了“市场失灵与政府的矫正措施、检视规制政策的效果、寻求规制政策的政治原因、政府规制中的激励问题”四次主题变迁,形成了公共利益规制理论、部门利益规制理论、放松规制理论和激励性规制理论等流派。

1.公共利益理论。自由市场经济一般会由于自然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出现市场失灵,公共利益规制理论以市场失灵和福利经济学为理论依据,提出市场失灵是政府规制的出发点,矫正市场经济活动的无效率和不公平,保护公众的利益,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公共利益规制理论是规制理论发展的逻辑起点,是关于规制的规范分析,它因研究“市场失灵与政府的矫正措施”而产生的,主要包括两大内容:一是对市场存在失灵的认定。不被规制的市场中存在着自然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其运行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从而使政府规制的必要性得以显现;二是寻求“最优”的政策来矫正市场失灵的现象,使政府规制的效率显而易见。

然而,任何的理论都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经济学家在对政府规制政策效果的实证检验后,对公共利益规制理论提出了质疑:如实践中规制无效率,规制的产生并不完全是因为市场失灵,规制方案产生不合意间接效应等;公共利益规制理论也遭到规范方面的批判――规制是否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令人置疑。这两种置疑使得规制理论沿着两个方向发展:超越“公共利益”范式,发展起部门利益规制理论;突破信息完全的假设,发展起激励性规制理论。

2.部门利益理论。与公共利益理论不同,部门利益理论的假设前提是:政府拥有和掌握的基本资源是权力,利益集团能够说服政府运用其权力为本集团的利益服务,规制者作为经济人,能理性的地选择可使其效用最大化的规制行动。部门利益理论强调利益集团通过寻求规制来增进自己的私人利益,从而强调利益集团在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相信在市场失灵的背后有其他原因导致规制的产生。

规制俘虏理论是部门利益理论形成的最早雏形,它认为利益集团在公共规制政策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规制的供给是应产业对规制的需求(立法者被产业俘获),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规制机构逐渐被产业控制(规制者被产业俘获)。它认为,政府规制是为了满足产业对规制的需要而产生的,政府往往并不是规制的最初发动者,产业组织却扮演着规制者的角色。政府规制的实质是规制者和立法者被产业组织所俘虏和控制。在产业组织的游说下,不仅立法者会被产业组织所俘虏,规制机构最终也会被产业组织所控制。施蒂格勒运用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政府俘虏规制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的研究结论是“规制由产业谋取,并主要根据其利益来设计和运作”,“规制结果有利于生产者,生产者总能赢”,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价格并不必然出现无政府规制的产业。

继施蒂格勒之后,佩尔兹曼、贝克尔等经济学家进一步完善了规制俘虏理论。佩尔兹曼指出,规制者的政策选择受制于不同社会群体的政治影响力。政府规制立法总是有利于那些组织良好的利益集团,因为他们能够更有效地提供政治支持,并愿意花费更多的资源来取得政治支持,所以这些利益集团总是能够从政府规制立法中获益匪浅。贝克尔通过对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进行分析,得出的研究结论是,政府规制倾向于增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利益集团的福利。

3.放松规制理论。由于在现实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政府规制失灵现象,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反对政府规制的呼声日益高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出现了“放松规制”的趋势。放松政府规制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政府失灵理论和可竞争市场理论。

詹姆斯・M.布坎南通过对政治过程的经济学分析,揭示了在代议制民主政治中,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总是倾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公共支出存在着规模过大和低效率问题。因此,布坎南提出了与“市场失灵理论”相似的“政府失灵理论”,即认为政府同样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布坎南指出,人们必须破除这样的观念“政府会一心一意为公众谋取利益、会把公共事务办好”,因为政府是由政治家和公务员组成的群体,他们同样都是“经济人”,都有各自的私欲,都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行为准则。

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政府规制政策的核心,是在受规制行业中保持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只要取消人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发展尽量消除沉淀成本(sunk cost),就可以在自然垄断行业形成可竞争市场。在一个进入和退出完全自由的市场中,不可能存在超额利润,依靠潜在竞争力量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效率最大化。

4.激励性规制理论。在放松规制理论的影响下,一些学者提出了激励性规制理论。它在保持原有规制结构的条件下,给予受规制企业以竞争压力和提高效率的正面诱因,促使受规制企业努力提高内部效率。激励性规制理论就是研究如何采取激励手段,来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规制信息和激励企业提高效率。

激励性规制经常采用的激励工具主要有:最高限价规制(price caps regulation),它把受规制行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与零售价格指数(retail price index,RPI)结合起来,受规制行业的价格上涨不能高于通货膨胀率。同时,考虑到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行业价格会下降。具体做法是由规制部门以合同或命令的形式确定某一产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限,被规制的厂商可以在最高限价之下自由定价,从而促使厂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特许投标规制(franchise bidding regulation),即政府通过投标竞争方式赋予某个企业以特许经营权,从而在投标阶段对服务质量和服务价格形成较为充分的竞争。特许经营权具有时间限制,在特许期结束后再通过竞争投标的形式确定特许权归属,以激励特许企业提高效率。特许投标规制由市场竞争决定价格,而不是由政府管制者决定价格。它提高了垄断性市场的可竞争性,有利于促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同时,特许投标竞争还为规制机构提供了进行价格规制所需要的成本信息。企业对垄断经营权的竞争,缓解了政府在进行价格规制时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区域间标尺竞争机制(yardstick competition regulation),它是以其他地区在生产技术、市场需求方面相似的企业的绩效和价格为参照,制定本区域内受规制企业的价格和服务水准,激励本区域内垄断企业提高内部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改善服务质量。区域间标尺竞争机制促使本地区的企业在其他地区企业的刺激下,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政府为防止自然垄断企业滥用市场地位,保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需要实施一定的价格或质量规制措施。同时,企业可持续发展也要求具有一定的获利空间。政府可以通过定期调查和公布不同区域的自然垄断产品的价格水平,从而打破本地企业对信息的垄断,提高发现真实成本的可能性,为制定合理的指导性价格提供依据。

三、结语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政府规制理论和实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伴随着公用事业私有化、自由化和放松规制改革,激励性规制已经成为政府规制的基本发展趋势。激励性规制与放松规制并行,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和提供诱因,不仅提高了受规制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且也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富良.放松规制与强化规制――论转型经济中的政府规制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2]陶爱萍.刘志迎.国外政府规制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3,(6).

[3]余东华.激励性规制的理论与实践述评:西方规制经济学的最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7).

[4]杨建文.政府规制:21世纪理论研究潮流[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政治发展理论范文5

 

[1]56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营利性高等教育的批评与指责,引发了对高等教育价值、使命等根本性问题的讨论。营利性高等教育为什么会在 20 世纪末崛起? 营利性高等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 它使传统大学的公共性面临怎样的挑战? 本文从多个视角研究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的发展、争论以及学者的研究重点等问题,由此进一步诠释了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与传统大学既同质又异质的身份特征,并为我国营利性教育组织的管理与发展提供可资参考的建议与借鉴。

 

一、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发展: 市场视角、哲学视角与政治视角

 

美国学者詹姆斯( E James) 认为教育市场需求分为差异性需求和过度性需求两种。差异性需求是指消费者( 学生或家长) 依据自己的个性需求与兴趣,选择具有稀缺性的优质教育资源; 过度性需求是指传统大学不能满足社会全体的教育需求,市场需求大于供给,表现为入学名额有限、教育机会供不应求。传统非营利性大学不能满足这两种需求,在教育市场发展充分且政策环境较宽松的地方,就会有投资驱动的私人资本涌入该领域来填补非营利性学校留下的市场空间。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萌芽与发展就成为教育市场过度性需求与差异性需求的现实选择[2].市场力量迫使营利性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哪里有人需要,哪里就有营利性教育[3].美国成人学习的巨大需求与传统大学的高费用推动了营利性大学的产生,这一市场需求与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理解市场、相信市场,并快速适应市场的灵活性特征相结合,成为推动营利性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动力因素[4].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方可胜任,人才市场的过度需求逐渐增大,然而,传统的非营利性高等学校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这种过度需求,为营利性高等教育留下广阔的市场空间。市场的过度需求与个体的差异需求是导致营利性高等教育产生、存在和发展繁荣的根本因素,这一需求被商人敏锐捕捉住,在利润动机的内部驱动力影响下,以市场逻辑运营的新型高等教育组织开始挑战传统的非营利高等学校,并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寻求自我存在的合法依据与政治身份认同。

 

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对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褒贬不一,争论不断,究其原因,主要是看人们持认识论观点还是持政治论观点来评论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这一现象。认识论哲学认为高等教育是研究深奥知识的学术机构,追求精神知识价值。政治论哲学强调高等教育应该为国家社会服务,通过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均等实现社会的公平。如果没有政治论哲学,高等教育就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国家发展就失去了发动机。如果没有认识论哲学,大学就无法成为区分善恶、区别真理和谬误的伟大仲裁者,成为树立知识标准和思想标准的精神阵地,成为“社会良心”的代言人[5].从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哲学观来看,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既不为国家的政治目标做出努力,也不献身于对无涉价值的真理进行探索,是没有存在理由的。然而,每一次新高等教育组织形式的出现,其背后都有着支持它们存在的哲学依据。多元化的哲学依据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资本论哲学认为高等教育在创造文化财富时,也直接创造着经济价值。对于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而言,建立在单一的高等教育哲学上也是难以想象的[6].作为新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哲学基础究竟是什么呢? 从大学功能、国家政策与制度、满足社会需求及服务社会功能上看,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倾向政治论的哲学基础; 从营利性大学的办学价值理念与营利行为看,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倾向于投资收益的经济论哲学。因此,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哲学基础是政治论和经济论哲学基础的综合体。

 

在新自由主义指引下,美国采取了市场化、私有化放松管制等政策,在这些政策背景下,营利性教育组织获得了认可,并且在此领域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公共产品观念不断地削弱,私人产品观念持续增强,政府、大学以及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显着变化,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正在赢得一种新的身份认同: 一种既与传统大学相同的,又不同于传统大学的逻辑[1]2.在美国,1996 年教育部重新修订《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机构给予新的解释,对公立学校、私立非营利性学校和营利性学校进行了界定。

 

营利性大学必须开设准学士学位或准学士学位以上课程,课程授课时间在 300 学时以上,学校开办两年以上并和教育部签署相关协议。1996 年前,美国教育部把高等教育机构限定为那些教育部承认的认证机构评估认可的学校,这一规定将大多数营利性学校拒之门外[7].对营利性教育机构与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分类进行管理,并且提供法律保障,这清楚地表明,营利性大学需获得教育部所要求达到的标准,这样有利于在教育领域获得一定的地位。

 

二、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争论: 经济视角与质量视角

 

围绕着高等教育是否应由营利性教育组织提供而产生了激烈的争议。总体看来,美国学者对营利性教育组织的态度分为三类:

 

(一) 持认可态度,但是担心教育质量,认为利润动机可能会降低教育质量

 

持这类观点的学者认为市场运营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教育市场由“学生兴趣和雇主需求”两大需求组成。学生寻求一定的学术课程种类,雇主寻找一定教育背景的毕业生。由于市场过度需求,传统非营利高等学校不能完全满足这种需求,在适宜的制度和市场环境中,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聪明地把自己定位在这两种需求之间,试图满足这两种需求,来占有因教育市场过度需求产生的市场空间。然而,面对投资者追求利润的贪婪与不受约束性,学者们则担心这种不受约束的利润动机会降低教育质量。道格拉斯( Doug-lass J) 在《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增长与巴西效应》一文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这种营利模式在下个世纪会怎么样? 目前美国政府为了提高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创造性地运营营利性教育模式来提升民族的劳动力。

 

但是国家与州政府担心,营利性教育机构的营利模式、低学位的完成度、学位的低质量、高学费、高负债以及毕业生的低就业率等问题。或许这种大规模的不受约束的营利教育机构增长就意味着营利性行业的结束。

 

尽管有着这种担心,但是我的预测是营利性行业在长期内趋于增长趋势,不仅仅是因为社会需求、高等教育的多样性,还有公立教育的缺陷。”[10]

 

( 二) 持全面肯定态度,认为市场逻辑的利润动机与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成正相关

 

“营利性大学,不需要隐藏追求利润的动机,它们对使用财务资源负有责任,对追求利润的动机不需要什么借口。如果高等教育没有什么利润可赚,这些机构也不会首先考虑进军这一产业。”

 

[8]87营利是股东模式企业不可避免的动机,对于营利性大学,利润动机被诠释为一种影响整个机构的要点法则。营利性大学营利的一个原因是它们把收费标准定位在能赢利的基础上,同时在学生市场这一水平上又具有竞争性,能够被学生接受。这类学者的主要观点认为营利性教育与高水平的教育质量相关,获得利润的两个最重要因素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服务,至今还没有听说哪个营利性教育组织不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服务却能生存下来[8]16.

 

营利与非营利教育组织的效率水平是基本一样的,成本也差不多,然而非营利教育组织比营利性教育组织的费用昂贵。营利性教育组织比非营利性教育组织提供的社会环境好,非营利教育组织比营利教育组织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和服务,因此,非营利教育组织与营利性教育组织的区别在于质量与效率[9].

 

( 三) 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营利是低质量的诱发性罪因

 

持此类观点的学者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 其一,毫无节制的推销。在学生报考决定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或招生人员无意中没有根据准确信息引导学生,有时可能会误导学生,使消费者无法短期判断其质量优劣,营利性教育组织很可能利用这些不对称信息欺骗消费者,以次充好,谋取最大化利润。其二,追求利润的动机也有弊端---即贪婪,是不加抑制地追求越来越多利润的欲望与行为,当这种追求利润的动机不被限制时,就会毫无遮拦地侵犯作为教育宗旨的人才培养质量价值观。威廉姆( William B) 从历史以及当代的角度考察了营利性行业诱发罪因的行为本质,分析指出营利性教育行业市场结构与政府政策在促进犯罪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不管有多强硬的规定,这些行为很可能继续进行[11].菲利普。 阿特巴赫认为“这些新型院校往往是企业化的”---它们利用“市场需求”,宣传它们的“产品”,基本上按私人企业的方式运作。这类营利性院校大多数不符合规定,质量参差不齐,突出的问题是如何测评这类院校的质量和效益,以及如何确保学生获得关于这些院校的可靠信息。营利性高等教育有责任向公众提供有关课程质量、学位和证书的有用性和他们办学的其他细节的信息。但是在通常情况下,营利性院校的实践一般基于“货物出门,概不退还”原则,只有购买者( 学生) 自己当心[1]66.

 

三、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研究: 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

 

从宏观视角看,国外学者对于营利性教育组织的研究起步较早。首先,经典理论研究成果丰富,逐渐成为研究营利性教育组织问题的理论基础,如市场化、市场竞争、三次产业、人力资本、知识经济等方面的理论;而体制灰色地带及第三条道路理论认为“市场也有缺陷,主要是质量监控问题”,第一次论述了市场经营与教育质量的关系。其次,把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宏观上介绍营利性教育组织的概况。

 

例如,阿波罗教育公司创始人约翰·G·斯柏林( John G. Sperlin) 和罗伯特·沃伦·塔克( Robert W Tucker) 于 1997年所写的For-profit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ing a World-Class Workforce 一书中,既讨论了美国成人参加营利性大学的学术和经济优势,也探讨了营利性大学在美国所受到的限制和联邦政府该如何创建高等教育组织的发展环境[12]. 约翰·G·斯柏林在2000 年推出着作Rebel with a Cause: The Entrepreneur who Created the Universityof Phoenix Hoboken 讲述了作者的创业故事,其中涉及阿波罗教育公司的创立过程[13].本杰明·赫伯·约翰逊森( Benjamin Heber Johnson) 等人着的系列论文集 Steal This University: The Rise of the Corporation University andan Academic 讲述了大学公司化的问题,其中也讨论了商业模式与学术质量的关系[14].

 

从微观视角看,国外学者往往聚焦某个具体问题深入阐释,如研究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动力因素、发展历史、组织特征、运营特征、办学模式、利润特征以及营利性教育质量等方面。例如,在形成与运营特征的研究方面,威尔达斯凯( Wildavsky B) 研究了营利行业的具体特征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全球趋势,营利性教育组织锁定了大批量的非精英学习者,为他们提供实用性和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营利性教育机构的快速增长,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运用应用技术方面远远强大于他的竞争对手---传统教育。

 

营利性教育组织的新形式迎合了学习者的需求,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既满足国内又伸向跨境教育,由美国简单输出到世界各地,充分彰显了营利性教育组织的市场活力特征[15].道格拉斯( Douglass J) 在“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增长与巴西效应”的研究中,把当今美国的经验称之为“巴西效应”,传统公立大学不能满足剧增的市场过度需求,政府就允许营利机构填补市场空缺,逐渐形成巨大的、某种程度上起主导作用的营利性教育提供商,这种模式输出到许多发展中国家,比如巴西( 50%的学生进入营利性大学学习) ,还有韩国、波兰等国家[10].

 

总之,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崛起作为一个历史现象与现实存在,虽然不如传统大学历史悠久、受人瞩目,但是这些后起之秀以它商业与学术相结合的经营方式,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与投资收益,力求实现营利与学术的双重办学目标,达到大学与学生的互利双赢。作为学术组织,大学在本质上是一种非营利组织,不以生产商品、提供商业服务和营利为宗旨,主要提供社会性、公益性、公共性的服务,追求如何更好地提供这些服务。然而营利性大学的营利行为与市场运营模式是对传统高等教育领域的公益性价值、办学模式的新挑战。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崛起是一个重要的全球现象,并且它还会呈现出继续扩张的趋势。

 

笔者通过“市场视角、哲学视角和政治视角”研究了营利性教育组织的发展图景: 市场需求导致了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产生、发展与繁荣,政治经济论为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合法存在提供哲学依据,最终,政府、大学以及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显着性的变化,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获得了一种与以往既同质又异质的新的政治身份认同。针对各界人士对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争论,笔者透过“经济视角和质量视角”梳理学者们对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三种观点: 支持营利性教育观( 与高质量相关) ,认可营利性教育观( 但是对质量的担心) ,以及否定营利性教育观( 低质量的诱发罪因) .最后,用“宏观与微观的视角”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研究主题,为今后研究营利性教育组织问题确定了微观位置[16].

 

四、启示与借鉴

 

在我国,从 20 世纪 90 年代营利性教育组织与机构的产生开始,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与争论,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我国政府没有明确的政策文件,营利性教育组织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直到“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政策被写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并把营利性教育组织管理纳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营利性教育组织的地位最终获得认同。从长远、健康的角度出发,立足国情,拓宽国际视野,借鉴美国发展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基本经验非常必要。

 

首先,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启示。高等教育产业中有两个明显的机构质量和机构诚信的监护人,其中一个是认证过程。认证就是检验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目标是否已经达到。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主席朱迪斯伊顿指出,地方认证是“美国评价学校质量的最古老、最常用的方式之一”[17].美国专业性认证机构成员包括职业实践者、有经验和有成就的教师以及其他院校的管理者。专业机构的认证标准包括“学生、专业教育目标、专业成就与评价、职业化要求、教师、教学设备、学校支持和财政资源、专业标准等”[18].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认证的监管,这是保障营利性教育组织教育质量的有效举措。

 

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倡导“高利润、高教育质量”营利性教育组织的产生,这是值得追求的最佳状态。市场逻辑中的利润动机与教育质量能够成功的两个基本因素“教学质量与教学服务水平”相结合,既是盈利的两个重要因素,也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帮助营利性教育组织树立既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又办学营利的观念,营利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与教育服务质量为基础和前提。

 

其次,对营利性实体办学机构的启示。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在教育市场中定位时采用的基本策略是“理解市场,适应市场,并且有效地满足市场”,而不是试图改变市场。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策略重点是找到对市场有效反应的途径,而不是提供别处没有的教育产品。关注学生兴趣与雇主的需求,找出雇主所需要的学术背景,然后将这种要求转变到所开设的课程中去,这类课程强调知识应用和技能培养。我国实体营利性教育机构需要开设与传统大学课程相互补充的课程,这些课程要符合市场需求,以实践为导向,具有职业性的显着特点,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营利性教育机构要正确处理好追求利润与人才培养的关系,追求利润本身不是什么坏事,追求利润的动机也不见得就和社会利益不一致。两者关系在整体上是辩证统一和对立矛盾的,营利性教育机构的投资人需要克服的是追求利润动机的弊端,也就是贪婪,即不加抑制地追求越来越多利润的欲望与行为。如果毫无节制地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过度追求资产值的最大回报,就会与作为教育宗旨的人才培养成为尖锐的对立矛盾,会转向利润的另一个极端。只有当两者关系在微观层次上,如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服务两个关联因素上利益一致,虽然在具体问题上有时候会表现为结构性矛盾,也可能这种矛盾具有时序性,但最终两者会在动态中达到一种平衡性,即两者关系的辩证统一与融合性。因此,当追求利润和人才培养处于最佳关系状态时,营利性教育机构的经营状况也就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参考文献:

 

[1] 菲利普·G·阿特巴赫。 高等教育变革的国际趋势[M]. 蒋凯,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王伟。 营利性教育机构: 理论逻辑与市场现实[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 2) :10-12.

 

[3] JAMES C,Richard V. For-Profit Education in the USA[G]/ / A Primer. Joshua C. Hall Doing More with Less Making Colle-ges Work.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2010: 978-1007.

 

[4] ANN I M. Globaliz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For-Profit Higher Education[J]. Higher Education,2004. 48( 1) : 131-150.

 

[5] 徐小洲,王晨。 西方高等教育认识论的哲学基础[J]. 教育研究,2001( 8) :69-72.

政治发展理论范文6

关键词:房地产政策价格调控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房地产业是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产业系统,它为房地产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过程提供专业服务,但又不充当物质的直接生产者,是与房地产有关的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因此属于第三产业,可归入现代服务业范畴。我国固定资产比重的20%是由房地产投资所贡献的,同时房地产行业每年的增加值贡献在GDP中占比重保持5%左右。

一 房地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房地产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近年来,部分城市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不利于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普通居民通过买房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就会越来越遥远,房地产市场就会制造越来越多的泡沫,进而威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调控必须而且迫切,然而,调控却并不容易,力度不当可能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房地产市场不整顿中国经济要出事,整狠了中国经济也要出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表示。面对这种“两难”的局面,房地产调控要确保取得实效,又要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之年,也是房地产业的大变革之年。号称是“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凌厉推进,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行业在调控中正在向更加理性、健康的轨道发展。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2012年3月5日召开的“经济形势与宏观调控”新闻会上表示,中央政府的态度非常明确,要继续坚持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不动摇,促进房地产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2004年以来,我国房价步入快速上涨阶段,到目前为止,我国商品房的均价翻了约2.5倍,年均增长13%左右。综合来看,我国房价出现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大概以下几个方面:房产的改革、政策的调整、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等。房价的高低以及人们对房子的需求量的增加,直接影响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在2000年至2003年,我国房地产投资连续四年的增幅均在20%以上,2003年得投资增长率高达2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8%左右,占GDP的8.5%左右。近年来,我国经济对房地产依赖逐步增强,考虑到房地产投资的直接带动作用和关联影响,若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10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下降0.9个百分点。面对如此快速的增长,人们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方向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尽管通胀对楼市尤其是房价上升有一定推动作用。但房价尚不具备全面反弹条件:一是政策仍然从紧,投资投机需求受抑,光靠刚性需求,掀不起大风浪;二是开发商存货偏高,虽然总体库存有所下滑,但仍在历史高位盘整,房企还是得跑量;三是开发商资金偏紧,少数大企业资金明显缓解,众多中小房企依然资金紧张,这些因素都不支持房价暴涨论。随着海外资本市场重开和楼市成交回暖,让多数房企资金状况得到改善,这同样表现在目前土地市场重新开始活跃。一个城市的房价是涨是跌,总归是受当地供求关系的影响。相信很多购房者都十分关心最近房价走势。当然,现在市场上的实际供求都可能因一些因素发生变动,比如限购就是政策对投资需求的硬性控制,而分批入市、囤房是企业对实际供应量的弹性控制。要分析未来价格走势,还得从供求两方面未来的变动入手。

三 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措施

从宏观经济走势看,房地产调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不大,2012年中国经济尽管出现下滑迹象但尚未形成断崖式回落。经济增速放缓有部分因素是受到2011年紧缩政策的影响。随着财政和货币政策的逐步宽松,下半年经济将会有所回升,GDP增速下滑至7%以下比较困难。

从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的决心看,2012年,全国房价总体回落肯定是一个趋势,但中央政府应该不会对房价采取一味打压的政策,地方政府也难以容忍GDP下滑到8%以下。各种迹象已经表明,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大前提下,政策的弹性空间在逐步加大。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上半年,中央政府的做法可能是,在保持对房地产调控政策基调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货币政策操作以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核准等措施来防止经济过快下滑。2006~2008年的宏观调控通过收紧开发商资金链促使其降价,但这种调控方式压制了下阶段的供给能力,而长期购房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当受压制的需求释放时,供应偏紧促成了2009年房价的大幅反弹。

从商品性质看,当前全国各地建设的保障性住房主要以公租房为主,重点是解决低收入群体或外来务工者的居住需求,主要用以平抑房租市场价格。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行业利润率趋降,意味着房地产正在告别暴利时代,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利润逐步回到正常水平。行业利润正常化为房地产市场理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此,中国要将房价调控到合理位置,这种合理不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是要通过仔细分析需求来明确房价的合理位置。从当前调控政策角度看,调控不放松的目的主要是挤出投机性或投资性需求,并不是房地产市场应有的自住购房需求。目前看,国家调控的目的就是让房地产从暴利时代回归到薄利时代,因而市场供给的重点是要确保满足刚性需求,完全摒弃或抑制住投机性的投资需求。

四 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作用

只要房地产市场不出现非理性的大幅下跌,房地产调控应该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伤筋动骨的影响。随着房价一定幅度的下跌,有可能倒逼房地产相关产业出现结构调整。短期看,在抑制不合理需求的同时,还应增加合理的供给,如中央要求对保障性住房和中小户型、中低价位的普通商品住房给予土地和资金支持,这将确保房地产市场供需的有效均衡。要保证未来房地产投资增速不急剧回落,政府还需继续保持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入。若没有从供需关系上对土地、保障性住房、房租等一系列制度变革,单凭市场自发调整,将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房价合理回归。

规模化保障性住房建设为房价合理回归提供了动力和条件。从保障性住房享受群体看,其主要是针对城市低收入群体或者中等偏下群体,在有效需求方面与商品住房并没有交集,但是考虑到保障性住房结构中有一部分经济适用房,这部分住宅在满足转让年限后,可能会进入商品房市场,不过这个影响一般要在3~5年之后;而规模化建立的公租房,主要是覆盖户籍以外的务工和新就业群体,这部分人并不属于当期的商品房需求,因而短期内对商品房供需市场并没有多大影响,等到2~3年后这部分经济收入水平有所好转,他们才会成为商品性住房的需求者。因而总体上看,保障性住房短期内不可能影响到商品房市场的供求关系,但是在未来2~5年内将会对商品房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201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仍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将由政策调控期转向制度调整期。若目前抑制需求的调控力度放松,将可能引来房价的报复性反弹,从而影响中国经济的“软着陆”。未来将更侧重实体经济发展,则更需要理顺房地产市场,理顺房地产生态产业链中的政府、开发商、银行、炒房客和自住购房者之间的关系。

如果政府调控政策的基调是既要促进经济合理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又要防止泡沫堆积造成更大经济灾难,就需要从根本上设计好土地流转、房地产税、保障性住房分配等长期制度,确保房价合理回归正常水平,而又不阻碍城市化进程。

面对当下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房地产行业也将面临巨大的考验,政府的宏观调控只有在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前提下,才能保证房地产业的稳步发展,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童年成.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