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习管理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实习管理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实习管理的建议

对实习管理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 人事管理 信息化 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5.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进步,我国已经把信息化发展列入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划,表明我国已经把信息化建设列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到我国的人事管理中,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实现了人事部门中人事信息的网络化、规范化和资源化,通过联网技术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但是我国的人事管理信息化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以下几点,对此进行研究。

一、人事管理信息化的现实意义

人事信息化管理工作是人事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提高单位管理水平、促进人事管理更加科学化的重要手段。在单位的人事管理中,一般都是从预测开始,到决策、拟定计划,然后进行一定的组织实施,在其运行过程中,进行一定的管理控制,这些阶段都始终贯穿着人事信息,预测和决策是否能够准确,都取决于对人事信息的管理。为了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促进其健康发展,应该要对信息的产生、获取、传递转变和反馈的整个过程进行合理化、科学化的管理,才能保证决策实施阶段的执行和实施,所以人事管理的信息化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的人事信息管理网络。

建立一个完整统一、多层次、安全性高和智能型的人力资源信息的管理系统,能够帮助人事部门以及和其他的相关部门之间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不仅如此,信息管理系统也可以自动的收集整理并对信息进行准确的分析,从而为人事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也能根据单位的人力资源信息对其进行预测计划,开发更合理适用的人资管理系统。

(二)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人事管理的信息化是建立在信息化建设基础上的,而信息化的建设一般需要解决人事部门大量的信息整理归类,并将其纳入到计算机中进行自动化的信息管理,从而完成一系列的人事工作:人事档案信息的保管、人员的年度考核、人才的招聘工作、人员工资的发放、职工的教育培训和任免,以及一些登记表和花名册的制作、对我国相关人力资源方面的政策法规的查询等。另一方面也能够利用计算机的优势,进行一些应用报表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自动预警系统和信息的系统建立,从而使得人事决策的管理更加的智能化,满足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

三、目前我国人事管理信息化的现实状况

(一)没有建立起正确的信息化观念。

现如今,虽然人事管理逐渐得到了广泛的信息化建设,但是仍有一些的单位没有对其有着一定的认识,没有树立起信息化建设的正确观念,从而阻碍了人事管理工作的发展。人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应该突破传统的文本管理模式,才能真正实现人事的信息化管理。人事管理关乎到每个员工的发展和自身利益,所以单位的举措工作都应该在公正公开的环境下进行,信息化的管理也是实现公正、公开的重要保证,不仅能改变原有的文本管理模式,还能提高信息反馈的速度,为管理决策提供了准确及时的依据,从而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所以管理人员一定要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人事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从而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倡导从上到下的员工都能融入到信息化管理中,树立起正确的信息化管理观念,从而提高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促进单位自身的发展。

(二)人资软件还没有完全和相关政策法规挂钩、整合。

目前我国的人事信息系统软件在具体的工作业务方面没有有效的进行联系和整合,例如:工资的管理不能和最新颁布的政策进行挂钩,使得工作人员在使用系统软件工作时,很容易导致工作有所纰漏和疏忽,影响到正常的人事工作流程。除此之外,在人事信息的共享方面,也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软件的功能和信息资源都和本部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却忽略了其他相关部门的需求,缺少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不能及时地进行信息的更新和软件的维护。

(三)人事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要想实现人事信息的管理信息化,不仅要有健全的人事信息基础,还要使得人事信息的应用更加系统化。但是目前,人事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建设还有着一定的滞后性,人事管理系统还没有得到较为完整全面并实用的建设,功能还比较单一,也有很多单位不能根据其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信息系统,对其发展不能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对策

(一)对人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树立正确的观念。

人力资源的管理的质量好坏直接关乎于组织内全体员工的整体利益,所以要增强员工对人事信息化管理的正确认识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如此,其对于组织自身和员工个体来说,都有着一定的必要性,不仅可以帮助组织建立起完善健全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为人事资源管理也能提供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对于员工个体而言,增强其自身的信息化观念能够增强其自身的职业素质,并能培养其更强的竞争意识。

(二)对人事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

在日常的人事系统应用中,工作人员应该注重对系统数据进行及时的更新,并要进行日常的维护工作。组织的人力资源信息是动态发展变化的,一年中其人力结构一定会有变化,比如一些退休人员和调入调出的工作人员等,在工资薪酬方面也会有所调动等,所以人事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做到及时更新系统的数据,并要善于掌握法律法规等相关政策的实时更新,从而确保信息和收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一定不能使业务滞后,要把数据更新渗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做到能随变随改的状态。工作人员在日常应用软件时,一定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应该善于记录,然后请教专业的人士进行解决,这样不仅能增强员工自身的职业素质,还能提高其日后的工作效率。

(三)选择符合组织自身发展的合适系统软件。

每个组织都有着自身发展的主要特点,要想使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有着有效的实施,组织一定要其特点选择适合的人力资源系统。如对于一些资金雄厚并且规模较大的组织,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可以选择自行开发人力资源的软件,而一些小型的组织,缺少一定的专业人才和资金,则可将自身的业务发展特点以及一些发展中的状况交给专业的咨询公司,委托这些软件开发的公司开发一套符合组织自身发展的软件。

五、结束语

人事的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组织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自动化和规范化得到实施,突破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的模式、手段和方法,要想真正的实现组织内部人事资源管理的信息化,不仅要树立起员工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正确观念,还应该根据自身业务的主要特点,选择符合其发展的系统软件,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对人力资源的系统进行日常的维护和更新,从而跟上社会的发展动态,推进我国人事管理全面的信息化建设。

(作者单位:天津市东丽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贺海宏,张安宣.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前景刍议.教育信息化,2003(9).

[2]孙志平.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思考.信息技术,2009(5).

[3]陈梦雪.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商场现代化,2008(23).

[4]曹欣.人事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与思考.经济视角,2007(8).

对实习管理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小区分类管理;精细化思考;建议

分类管理,是将事物分门别类,针对不同的分类适用不同的或是类似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是在新形势下创新监管方式的一种开拓性尝试,也是目前仙河社区目前物业管理中需解决的问题。仙河社区从1997年1月7日成立至今,经过不断的建设发展,从最初的几个小区发展到目前的规模。由于小区建设时间不一样,小区的新旧程度与建设规化也不一样,管理起来如果按照一个模式和一个标准进行,那么势必造成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要想实现各小区的精细化管理,需要对仙河社区目前的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现根据我所在的物业一公司提出小区实施分类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一、 目前物业一公司小区管理现状

物业一公司管理着九个小区,分别由五个管理处进行管理。其中一个采取外包模式,分管着幸福一小区及幸福二小区三分之二的区域。九个小区中建设二小区、中华二小区存在新旧小区相结合的情况,振兴一小区进行了整体改造,幸福三小区建设时间较晚,比较新,其它几个小区都是老小区。由于小区新旧程度与建设标准的不尽相同,造成每个小区的管理重点与管理标准无法统一。例如建设小区一楼有院,居住的老同志比较多,乱搭乱建、院外、楼道内乱堆乱放、乱饲养的现象比较多,在管理重点上需侧重于对“六乱”的治理;对新建小区则需要加大对车库外租等方面的管理。

二、目前小区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以下矛盾

近几年,油田为了改善民生,新建了很多小区。由于是新建小区,家中房屋宽敞、小区各项配套齐全,小区规化的布局合理、环境整洁,居住在这样的小区里,感受与心情自然不同。但是由于缺少资金,对老小区的投资跟不上,小区改造的进程较慢。特别是仙河镇地处偏远,本来在此居住生活就不方便,小区破旧的情况改善又不及时,前线职工在野外工作了一天,晚上回到仙河镇,看到破旧不堪的小区居住环境,无法找到温暖的感觉。虽然居住环境不同,物业费的收缴完全按照地区来征收,而不考虑小区的综合环境,导致很多居民对物业费的收缴提出疑议。对于物业管理工作来说,如果再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分小区的实际管理情况来执行各项管理与服务的话,势必造成居民对物业公司的不理解,也将导致物业管理服务跟不上居民需求的矛盾。对于目前出现的的种种矛盾,急需对小区实施分类管理,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设定小区的执行标准,抓住小区的管理重点,调整不同小区物业费收缴金额,实现小区的精细化管理,为居民提供一个温馨、整洁的居住环境,真正体现“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宗旨。

三、如何实施分类管理,达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面对油田物业管理的现状,建议根据小区的建设年代、小区的整体环境,建立小区评价机制,按照不同区域、不同小区分别设立ABC管理标准、考评标准,使各小区的管理与服务标准能完全与小区实际结合起来,在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的同时,能有效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针对物业一公司的目前的管理现状,将九个小区按照新旧程度、管理难易等分为A、B、C三个层级。将幸福三小区这种新开发的小区、振兴一小区整体改造小区,小区配套齐全、环境干净整洁,管理起来容易实现高标准的小区定义A类小区;将新旧结合的小区划定为B类小区,在管理中兼顾新旧区域的标准,并做好结合部区域的管理;将目前建设年代较早,小区内的各项设施陈旧,管理起来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急需投入资金进行改造的小区设定为C类小区。

小区分出ABC类后,在小区的管理中制定出不同类别小区的管理标准,根据工作标准实施将精细化管理融入到各小区的管理中,实现小区管理的横向、纵向对比。积极争取资金,加快小区的整体改造进程,使尽量多的小区

步入A类小区的步伐,让油田职工享受到应有的福利。应从以下4个方面对小区实施精细化管理:

一是应用精细管理明晰内部经济责任制度。根据社区的重点工作部署,重点分析全年经济指标执行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措施,进一步理顺公司内部经济业务程序。小区管理处主要经营责任指标严格按项目要素考核,指标运行落实到班组、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实现管理上区分责任、明晰核算、责任落实的目标。

二是应用精细管理规范决策管理运行制度。按照定流程、抓规范的要求,对文件制发处理、档案归集管理、印信审批使用等工作制度全部台账化。规范会议运行工作制度,工作运行突出职能分工、突出民主决策、突出计划运行,努力实现公司管理工作流程化、标准化,提升各级管理人员落实决策的执行力。

三是应用精细管理健全写实的工作管理网络。在实施分类管理过程中,发挥台账在指导管理、服务经营、推动工作上的作用。在公司层面,建立不同层级标准化工作流程,工作运行、检查实行台账管理,每项工作按标准运行到位;在管理处层面,针对不同类别小区建立基础管理工作数据库,管理节点平面图、用能节点监控网络、管理人员责任看板;在班组层面,全部执行管理服务标准和收支监控台账,实现不同层级小区“四保”有规范、管理细处有监督、服务质量有保障。

对实习管理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医院;管理工作;职工;人力资源管理

医院,是我国进行医疗服务的重要基础性保障机构,加快医院职工管理体的构建是新时期医院体制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事实上,就医院职工管理而言,其并不仅仅是依据职工的思想管理行为而采用相关的管理理念及防范,而是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水平提升至最高水平。笔者所在的医院是一甲医院,所包括的职工有100多人,如何通过加强相应职工管理体系的构建而使得这一百多名员工的工作素质、能力及效率置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之上,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通过结合自身实际,经过相应分析提出相应改进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医院职工管理体系的内涵及重要性

作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医疗场所,医院,这一特殊服务机构的整体服务质量水平和运行效率能否处于一个良好的水平之上,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这种水平是否能够达到,实际上又依赖于相关环节和政策的落实,例如相关体制的建立健全,相关规范的制定和落实,以及相关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等等,也就是说,只有将这些环节具体落到实处,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医院的整体竞争力。当然,这些环节的本质归根起来,便是医院职工管理体系的建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建立的必要性与复杂性。

医院职工管理体系,目的在于依据职工的具体思想、行为活动状况,采用有效合理的管理理念、手段以及方法,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质量以及整个员工人力资源分配置于一个最高效的水平之上。而这种管理理念、手段以及方法实际上有赖于具体医院中的包括规模、医院文化、医院结构等在内的各方面因素而做相应的变更,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这种变更实际上在考虑自身情况的同时,又需要满足新时期、新的理念、机制、教育方法下,人们以及整个社会的各项需求,即立足于现状,又跟进时代步伐,从而从根本上规避“无源之水,无本之末”的管理体系怪相的产生。

二、目前医院职工管理工作现状

事实上,一个医院职工管理体系的好坏,直接以职工工作积极性、工作态度以及患者的反馈为主要形式而传达出来,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具体找出现今医院职工管理的实际现状。然而,据相关资料统计和反馈,我院的整体职工管理工作水平并不高,归结地来说,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医院的凝聚力并不强,在我院的一百多名员工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虽然现在有相当多的同志在医院管理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为医院德育教育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但我们还应当看到,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形成一支坚强的以专职政工干部、工会、党支部等骨干力量为主的管理工作队伍,还没有真正形成一种合力。管理工作还缺少宏观上的有力的指导,各自为战,难以收到明显成效。

其次,医院职工的整体道德素质不高。职工人生观、价值观的多样化取向在道德观念中有深刻的反映,道德观在冲突中不断整合。职工大都具有较高的道德认识水平,但知行反差较大。大多数职工的道德行为依旧存在着传统文化的特点,偏向于内求和自我修身。他们“向往崇高”,但很多职工却不能在日常行为中很好地实践自己的道德追求,经常表现出缺乏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最后,不良思潮侵蚀严重。医院因其工作特点,社会关系复杂,极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特别是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医务工作者。

三、新时期医院职工管理体系的构建

我们在上一节中说到,就目前的医院职工管理来说,其在许多方面都暴露出一些弊病,这些弊病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新时期的医院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了不可小视的影响,但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也为我们进行管理体系构建指明了几条方向。

首先,建立合理的员工激励机制。合理的员工激励机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及态度,我们可以依据医院的具体设施条件,通过举行相应的谈心、竞赛等方式,找出员工的兴奋所在、闪光所在以及兴趣所在,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各个员工的各个击破。此外,我们还可以制定相应的竞争制度,设立标榜,对优秀的工作者进行表扬,并做好员工的心理工作,例如,在员工沮丧时,采用科学的积极方法进行鼓励等等。最后,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医院文化活动,向员工输送本院的工作宗旨和医生的工作理念,让员工成为医院的主人,并为医院的建设献计献策,真正意义上提高其凝聚力。

其次,构建起高效的绩效考核分配调节机制。由于我院员工有一百多人,员工之间矛盾容易产生,并且在进行资源利用时容易发生争执,这样一来,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心理医生的作用,对职工的心理状态、环境氛围以及人际关系进行调查、分析和沟通,并与管理层一道,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工作方式。其次,我们还需要将职工的利益需求进行把握,从而进行针对性的疏导,而这种疏导的方式,又可以通过相应的例如心理咨询法、环境熏陶法在内的方法进行。最后,我们还应该建立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对员工的职责、工作范围等进行规范。

最后,构建起良好的管理教育体制。为了能够在外部的条件下为医院管理的工作水平和实效性提升奠定一定基础,我们广大医院需要依据自身情况定期地举行研讨会,对院内所存在的教育工作制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在进行职工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以此制定相应的计划。当然各个部门就应该将医院下的各个部门的工作范围、职责、目标等进行确认,并互相监督,做到有监督、有计划、有目标的工作氛围,将管理教育工作水平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

四、结语

事实上,作为管理和规范医院职工行为思想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医院职工管理体系在具体构建的过程中,需要依据自身医院的具体条件,对存在的问题作具体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创新职工的激励机制、调节机制以及教育机制,切合实际地将新时期医院职工的整体工作服务水平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

对实习管理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管理;控制体系;建议

1 市政工程建设的难点

1.1 作业环境复杂

市政工程的施工项目较多,既有城市桥梁等高空作业,也有地铁等地下项目的施工;既有跨河流的施工,也有穿越山体的隧道建设;施工既有城市立交等高空作业,也有地铁等地下空间施工;既有跨河流的大桥施工,也有穿越山体的隧道工程;既有一次性的施工,也有对旧工程的改造、维护等;既有主体施工,又有配套设施的建设。因此,市政工程的作业环境复杂性给工程质量的的管理以及安全施工的控制带来了很多的难题。

1.2 施工环境危险

市政工程在露天施工的情况较多,因此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例如大风、高温、阴雨等往往会严重影响到施工进度和生产安全。除此之外,市政工程的一些项目在繁华的街道,受到交通的影响会使一些施工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例如在城市高架桥上作业,不仅存在着施工人员在高空的危险作业,而且桥下就是车辆和行人通过的地方,如果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施工工具掉落伤及过往的车辆或者行人。

1.3 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在市政工程中从事作业的一线工人很多是从农村来城市打工的农民,他们自身对市政工程的施工缺乏经验,自身的安全意识不足,对一些不良行为的自我约束力较差,人员的流动性大,从而造成了工程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难度。

1.4 工程的分包管理存在不足

市政工程在施工时存在不少的分包情况,公司通常是派一些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造成了很大的漏洞。加之缺乏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管理质量和控制体系进行监管的人员更是不足,使得分包情况难以在施工期间建立和落实企业责任制,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产生了较大影响。

1.5 对隐蔽工程和附属工程不够重视

由于回填土不到位,致使一些地方的路面出现纵向的裂缝和破损,甚至一个混凝土路面钻心取样后出现了蜂窝现象。同时,由于对市政工程的附属工程不够重视,例如人行道基础处理不到位,致使人行道道砖铺砌块出现松动塌陷。盲道下坡道与路衔接高差较大,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这些都表面在施工中没有注意细节问题,而且工程管理方面也存在着漏洞。

2、加强市政工程管理质量和安全控制体系的措施

2.1 提高思想认识

常言道“态度决定一切”,如果人们从思想上对工程质量缺乏认识,那么再多的规定也只能是形式。为此,我国一直将安全第一作为生产的指导方针,这也正是在要求我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采取一切的措施来防止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尽最大的可能来减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时要经常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从思想上提高一线工人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安全作业意识。安全教育首先要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以增强关心人、保护人的责任感;其次职工必须熟悉施工工艺、方法,施工生产危险区域及其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再次就是结合自身工种特点,加强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知识包括特殊作业安全防护的培训教育。

2.2 建立可靠的技术支持

市政工程的特点决定了施工生产中的安全技术涉及到很多方面,因此需要解决的问题就会比较复杂。而可靠的技术支持就是要根据不同的项目要求对工期安排、施工环境、技术设计、监控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并在相关事故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防。通过整理、分析、评价,建立起适应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科学的技术保证措施,以控制或消除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发生,杜绝重大安全意外事故和伤亡事故,避免或减少一般安全意外事故和轻伤事故,最大限度地确保建筑施工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3 建立施工企业的诚信机制

做好市政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企业的诚信建设。加强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等的考核,针对其没有尽到国家法律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的行为予以记录,并将整理的内容上报给有关部门,请求对一些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的责任主体进行相应的处罚并清理出建筑市场,一方面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规范,另一方面也可以对一些企业起到震慑的作用,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2.4 健全法律法规

完善工程方面的规章制度是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和控制体系一个重要的内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法规就是要求企业在施工时实现科学安全的作业。其内容要全面,并且针对市政工程的施工特点对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予以重视。明确各级部门在工程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还有内容要贴近实际的工程作业,便于员工理解透彻。

2.5 将质量目标与绩效考核相结合

制定整个工程的管理质量目标,并采取有效措施对阶段性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相统一。通过定期对员工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衡量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质量责任的履行情况,以达到激励和培养员工的目的,最终实现整个工程的顺利完工。

3、结语

市政工程项目与其他的工程相比有着自身的特色,因此,要针对近年来暴露出的问题对市政工程管理质量以及控制体系进行完善,改进传统的项目施工方式以及管理系统,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工程管理人员要承担其自身的责任,自觉维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以崇高的职业精神来科学管理,规范施工,统筹好安全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等的关系,切实将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和控制体系予以充分的重视,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把安全生产的理念贯彻到市政工程的每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闫利荣.浅谈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管理[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18)

[6]胡向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山西建筑. 2008(33)

[1]殷坎林.对市政工程管理的一些浅析[J]. 科技资讯. 2009(16)

[2]刘畅.关于加强市政工程管理及措施的探讨[J]. 科学之友(B版). 2009(07)

对实习管理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证券监管;会计准则;盈余管理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134-04

相关的实证表明上市公司为融资或再融资或者提升股票市场价格或多或少地对本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管理,其主要表现为对盈余的管理。假如这种操作超过了一定程度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公司过度的财务操作行为而不是完全基于真实的企业业绩为基础的报表将会使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以及企业本身的形象受到很大的伤害,进而进一步妨碍了正在日益成长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造成这种管理的动机在于上市公司对短期利益的追求,与这种现象相博弈的主要是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力量。具体主要体现在约束企业日常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编制的会计准则及监管上市公司的证监会的相关规定,从静态上分析,具体的会计准则的约束力及证监会的监管的力度应是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大小的主要控制力量。动态地看,上市公司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会相应地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手段来应对相关的监管,因而,在盈余管理上整体呈现一种动态的博弈。那么,这种博弈在一个什么平衡点上,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协调和制约作用。

首先,我们要寻找这些博弈的主要焦点体现在哪些具体方面?其次,通过研究近年来中国会计政策的不断修正和调整及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政策的改变是否影响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从而为我们的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和途径。最后,本文力图寻找各方约束力量,发挥多元管理的作用,以减少其盈余管理的行为和动机,从而有利于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状分析:从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频率大约为非上市公司的3倍,平均盈余管理幅度大约为非上市公司的13 倍,两类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大因为非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在年度分布上比较稳定,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大(会计研究、吴联生,2007)。另外,相关实证表明其盈余管理的方式主要表现为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和操控应计利润。

张昕、任明等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比较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为了规避证监会的制度管制,取得融资与再融资资格以及保住上市公司的资质是其主要动机。这里的融资主要包括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陆正飞等的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债务契约有用性。因为债权人是否与公司签订债务合约其重要的依据在于公司的财务报表所反映的利润信息。因而,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不仅涉及到投资人的利益也关系到企业债权人的利益。不容质疑,目前,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更重要的动机在于为获取上市资格和进一步的再融资资格即主要动机为股权融资。而股权融资资格的取得完全取决于证监会的相关政策。证监会对上市资格及再融资的政策主要涉及到净资产收益率的基准线的确定,对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硬约束。同时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会计指标,其核算的方法和审计的依据就是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准则。除此之外,盈余管理是一个与涉及保护投资者利益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这样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盈余管理的行为和程度大小涉及到上司公司、投资者、债权人以及证监会和会计准则制定者多者之间的博弈。而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一股独大的国有股缺乏投资主体,其他中小投资者也很难成为与上述各方相抗衡的市场主体(当然,这种通过机构投资者有所增强)。而债权人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则主要表现为个体金融机构与具体企业之间更内部的直接较量与博弈。

综上所述,目前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问题的博弈关系主要表现为证券市场监管者与上市公司之间,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制定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关系。当然作为同属于国务院政府部门的证监会与企业会计制定者之间主要存在着沟通协调的问题,其利益冲突及博弈关系尚不明显。本文讨论在盈余管理上的博弈关系主要为会计准则与上市公司;以及证监会与上市公司,如下图所示。

二、相关博弈讨论

(一)会计制定者与上市公司

对会计制定者与上司公司在盈余管理上的博弈,本文主要通过探讨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的实施是否会改变相应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从理论上讲,会计准则的制定对资本市场的监管结果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因为会计准则是目前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的主要依据,而证监会在上市公司IPO、配股、特别处理和暂停交易等关键监管点上都采用“净资产收益率”等会计指标作为主要的监管依据,而且在监管标准的设立上保持刚性(陈信元、叶鹏飞和陈东华,2003)。因而,不管上市公司出于何种目的的盈余管理,都要在遵循相关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的一种财务操作,否则就不能称为盈余管理而是做假账会受到审计部门的控制或因此相关部门受到法律的制裁。由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且新会计准则对上司公司盈余管理的制约是通过证监会间接监管后双重管理的结果反映。另外,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由于时间的滞后性,其实证数据的分析尚需一定的观察。

因此,本文主要从理论上分析考察最近颁发的一系列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是否能有效制止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分析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影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的趋向性;以及上司公司运用新会计准则的相关条款进行新的盈余操作的可能方式。从而寻找上市公司和中国会计准则制定者之间新一轮的动态博弈的主要关键点。下面分别阐述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司公司盈余管理可能产生的良好的遏制作用以及相关上市公司利用新的准则进行更多的盈余操作的可能点。

1.新会计准则对上司公司通过盈余管理进行ST摘帽方式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而在原有的企业会计准则指导下,平时企业通过增加资产减值损失而使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的减少而少交利润;而当企业在有再筹资的计划时再行转回,增加上市公司当年的账面利润达到再融资的目的。因此新准则实施后, 将有效地遏止这种利用减值准备作为调节利润的手段。 ST公司利用减值准备操纵利润以避免被摘帽的行为将得到有效遏制。

2.新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规定

对于债务重组来说, 2001年开始执行的会计制度规定债务重组利润不能计入当期损益, 而直接计入资本公积。因此, 利用债务重组操纵利润的现象将得到有力的遏制。据张鸣对深圳深华源的案例分析,2001年2月7日,针对一些上市公司通过特击重组“强行扭亏”的行为,财政部会计司修订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等8项会计准则,其中新的《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务企业通过债务重组获得的收益只能确认为资本公积。如按照当时的核算规定,ST公司深圳深华源需要对原来2000年的财务报表予以追溯调整,这样,财政部会计司通过修订企业会计准则防止了上市公司的不恰当的盈余管理行为。那么 自2007 年1 月1 日执行的新会计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收益可以重新计入当期损益, 这会不会导致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操纵利润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 因为目前ST 公司摘帽的条件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为正, 才能摘帽, 而债务重组的利得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即使企业进行虚假债务重组, 操纵了当期利润, 但并不能使其摘掉ST的帽子。

3.新准则对于公允价值的采纳对上司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随着世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企业对技术和人才的重视,对“度量和管理无形的知识”问题解决显得尤为迫切,很多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人力资本的价值核算就需要运用新的会计计量标准。新准则对于会计计量标准公允价值的采纳正是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也表明了对企业价值真实公允计量的重视, 更能体现企业的真实价值且有利于投资者的决策, 从而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相关政策允许通过资产重组达到ST 公司真正扭亏为盈, 更是为了保护和增加投资者的利益。由此可看出, 新准则和资产重组的目的是一致的。但企业对公允价值的计量标准的确认则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但就目前而言,公允价值计量标准的不确定性问题尚难以解决。这就要求财政部会计司参照美国对会计核算的管理颁布一些更具体的可执行的公允价值度量方式或一些案例作为核算参考依据。如企业资产房屋的公允价值应以周围类似房产成交的价格为基础进行计量,应披露类似房产所处的位置、成交的时间以及单一的成交价格还是为某种平均值为基础等信息都应进行说明披露。对知识产权的核算同样要有相应的依据辅佐,同时要求列出其假如以历史成本计量的替换数据。同时,配合政府强有力的审计监管及法律手段。

(二)证监会与上司公司在盈余管理上的博弈

会计准则和会计监管(监管手段主要是审计)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操作和会计核算时的约束力量,而另一方面证监会制定的相关政策以及执行的力度对上司公司融资和再融资时的约束更具有直接的管束作用。徐莲、张群等实证分析同时证实了2004年配股的16家上市公司为获得配股资格确实进行了盈余管理。同时,研究也证明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状况与证监会对ROE的规定存在着的一定的关系。证监会对申请配股前两个或三个会计年度的ROE规定,尤其是2001年证监会改变了1999年出台的“前三年每年在6%以上,三年平均在10%以上”变为“前三年加权平均ROE不低于6%”;而在2006年5月证监会修改了有关配股资格的限制,取消了“前三年加权平均ROE不低于6%的规定,改为要求“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即可申请配股。

我们假设2006年这一政策措施减少了上市公司为申请配股而操纵盈余使净资产收益率达到”配股资格线“的行为。即对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要求的下降会使再融资公司放弃对盈余管理的操作必要。下面主要以2007年获得再融资批准的上市公司为实例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获批的有四家,其中两家因公开数据不完全等原因无法进行比较分析。而中粮地产和鞍钢股份是获得再融资批准的相对规模较大的上司公司,因而我们选取其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从上述对比表我们可看出,2007年获得配股上市的公司中粮地产和鞍钢股份均在2006的净资产收益率有一个明显的提高;ROE分别从2005年的9.34%跃身到2006年的13.04%,鞍钢股份从2005年的18.35%跃身到2006年的23.25%。对照2004年度和2005年度其ROE则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可以进一步证实上市公司为实现配股而依然进行盈余管理的操作嫌疑。同时,我们对配股公司配股前后的业绩进行比较发现其配股后当年其ROE又更大幅度的回落,中粮地产2007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其ROE只有5.46%,而我们知道经常性损益是上市公司用来调整盈余的最重要手段之一。魏涛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无论是亏损公司还是盈利公司,都较为普遍地操纵了非经常性损益的时点和力度进行盈余管理。我们从一个侧面可以推断由于期望获批配股的公司为实现下一年度配股,在其前一年对其业绩进行盈余管理,由于人为的管理其部分盈余由于时间的连续性在配股后会明显下挫,比如说公司通过应计利润提前将部分应收账款确认为收入,利润的减少就会在配股后当年显示出来。上述数据再一次证实了上司公司为再融资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依然存在,2006年证监会政策的改变未能根本改善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行为。同时证监会的监管作用对上市公司的约束应最为直接,但目前似乎证监会的所作所为不够理想和公正。如证监会对深圳深华源问题上的模糊处理方式。以及最近暴露出来的证监会成员本身在对待上市公司融资问题上的不公行为。所以对证监会办事和执行上的透明度和相互之间的督促应增强,这方面的工作可由财政部以及上市公司进行相互督导。

三、结论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看出,新的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在有的方面有一个良好的遏制作用,但依然可能会利用新准则制造新的盈余管理手段。同样,证监会2006年出台的新的有关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规定并未对盈余管理产生有效的遏制作用。因而,新会计准则、证券监管结构和上市公司间在盈余管理上的如何达到一个良好的动态博弈和协调依然是问题的焦点。我们认为,财政部和证监会如何按照中国的国情制定相应的较为具体严格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规定,做到有的放矢,增加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是其有效管理的关键所在。作者提出如下几点。

本文作者认为,鉴于上司公司盈余管理的频率、程度及动机均大于非上市公司的事实,财政部和证监会应重点针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列出其可能的盈余操作行为如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操纵应计利润等可能的操作手段进行重点监控,并对有盈余管理动机的企业进行列案存档,增加政府监管部门的信息数据库。具体而言,对财政部会计司应重点跟踪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利润操作行为,如上面指出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并对各行业制定相应具体的案例参考标准,减少其盈余操作空间,使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能较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和状况;财政部除了要适时制定合适的企业会计准则外,还应从审计入口,提高审计力度和对政策的执行力,着重关注上市公司可能发生的主要盈余管理点、提高审计公司和人员的职业素质;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应重点放在约束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样本抽查力度,并加大对上司公司内部控制的稽查;内部控制的审查包括内部审计及内部管理两种方式。审计师应首先调查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建康状况,企业内部高层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价值理念等整体素质、员工之间的相互融洽程度等各个具体方面。通过对员工的访谈了解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管理层的现状、文化修养、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倾向以及主要的会计师是否变换频繁等,加大审计力度及公正性。

对证券监管部门,应对上司公司加强监管的力度,如出台更多具有硬约束的实质性指标。如再融资公司必须在近几年达到30%利润的分红,以保证上市公司有良好的以现金为基础流动性。国家必须狠抓政府部门特别是证监会本身的腐败行为,尤其是证监会的成员必须有不同部门的成员构成,而成员之间应有一个相互的严格的制约,而一旦发现有违纪行为必须严处。否则政府的腐败必然会加剧企业的做假账、偷税漏税的行为,从而危及整个国家的民风和社会风气。

上司公司本身则应考虑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增强企业自身的信誉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自觉地维护相关者的利益,才是其根本所在。而不是将自己的利益建立如何用盈余管理来应对相关监管部门的规定。特别强调企业高层价值观对企业诚信文化的建立和巩固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而作为上市公司最高管理机构董事会应严格把握对高层执行官的理念考量。

除此之外,为了有效地制约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和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可从如下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发挥国有大股东的监管和自律作用。鉴于中国上司公司的特殊性,具有监管力量的大股东国有股代表―各级政府部门,应督促上市公司经营者的盈余管理行为,而不是为了公司短期利益放纵甚至支持上市公司的不正当行为。重点督促相关政员的利益驱动行为并加强法律监管,增加政府官员及国企公司的高层管理者的资产透明度和更多的经营绩效考核标准,并加强其自觉和自律行为。

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笔者认为,目前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应充分利用他们作为专业投资的作用,并发挥他们作为中小投资者的代表到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像工投瑞银基金公司经理就经常长时间的坐扎在他们所投资的企业,督促和考察经营者的实际行为,防止上司公司一些操纵和作假行为,发挥他们作为多方利益集团的一部分而对上司公司施加压力,一定程度上可校正公司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

另外,财政部和证监会之间应加强各种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监督。财政部会计司除了要做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改以外,还要加强与证监会的协作和相互监督,这种部门之间的协调则应该有国务院相应的机构作出明确的规定和保持日常的互动。这样更利于政府部门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把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监管,避免相互之间的扯皮政策不一致或存在一定的监管空白地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确定。学习日本和美国的信用制度,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完全有可能加强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和透明度。让有不良信誉的企业和管理者暴露在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同时,应大力加强经营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教育,放弃投机取巧的短期目标,树立企业长青的战略目标。让企业经营者自觉地放弃弄虚作假、操作利润的念头。让他们自觉地将精力放在提高本身公司实力的管理上而不是进行盈余管理。总之,只有经过多方努力、共同监管,才能使各方之间的博弈成为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良性循环,促使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资本市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昕,任明.关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11).

[2]张鸣.中国上市公司监管相关方博弈研究基于配股目的[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4).

[3]王丽萍,陈海燕.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及规范措施研究[J].价格月刊,2007,(11).

[4]吴联生,王亚平.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计模型与经验证据:一个综述[J].经济研究,2007,(8).

[5]吴联生,薄仙慧,王亚平.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程度: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比较[J].会计研究,2007,(2).

对实习管理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 新型依赖者;戒毒者;心理健康;人格;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 R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0(a)-0165-03

根据2012年中国禁毒报告统计,截止2012年4月我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达184.1万名,同比增长19.2%。其中滥用冰毒、氯胺酮等合成人数为58.7万名,其所占比例正逐年上升。相关研究表明,个性特征和应对方式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1]。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新型依赖者的个性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个性特征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新型依赖者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调查法,于2010年7月对安徽省某戒毒康复中心的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52份,回收有效率为75.2%。出于本研究的目的,筛选出单纯新型依赖者问卷213份进行分析。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在统一指导语下,按顺序进行问卷调查。①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和一般情况;②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统计指标有总分和因子分;③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分内外倾向性、神经质、精神质3个维度;④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分量表。

1.3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有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以P

2 结果

2.1 新型依赖者社会人口学调查的分析

213例新型依赖者中,男性155例(72.77%),女性58例(27.23%);城市户口人员125例(58.69%),农村户口88例(41.31%);中学文化水平168例(78.87%),小学44例(20.66%),大学水平及以上1例(0.50%);未婚131例(61.50%),已婚57例(26.76%),离婚25例(11.74%)。年龄最大45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29.01±6.36)岁。

2.2 新型依赖者SCL-90评分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新型依赖者SCL-90总均分与各因子分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SCL-90总均分与EPQ、TCSQ相关分析的结果

新型依赖者,个性特征的神经质维度、精神质维度与SCL-90总均分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得分与SCL-90总均分呈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得分与SCL-90总均分呈负相关(表2)。

2.4 新型依赖者SCL-90总均分与EPQ、TCSQ的回归分析

以SCL-90总均分为因变量,以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神经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是新型依赖者心理健康的重要预测变量(表3)。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新型依赖者的SCL-90各项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2],其心理健康水平都低于正常人,这一结果已被很多学者认证[3-4]。

应对是指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5]。在应对方式上,相关研究测定1305例健康人群积极应对=21.75±7.14、消极应对=30.26±8.74[6]。有研究结果显示,戒毒人与普通人相比,其积极应对得分较低,而消极应对得分较高[7],也有研究表明戒毒者的积极与消极应对得分都高于健康人群[8]。本研究通过比较发现,新型依赖者的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得分都高于健康人群,呈现出极端化的趋势。说明吸毒者在应对方式上存在一定的障碍。而积极应对分过高的原因可能在于,吸毒者经常在特殊的环境中生存,学会了一些应对压力的特殊方式,也可能是吸毒者在积极应对这个项目上产生了自我保护心理,回答往往指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所谓积极和消极是相对的,并不是积极的应对方式就一定有积极的后果,或者消极的应对方式就产生消极的后果,如“接受现实”和“自己安慰自己”被归为消极应对,却有缓解挫折打击的作用。不同应对方式在不同时间和情景,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结果。戒毒者的应对方式及其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通过相关分析显示,新型依赖者个性特征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均与SCL-90总均分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新型依赖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相关,精神病质或神经质倾向越明显者,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应注意培养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以保持心理健康。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新型依赖者的积极应对与SCL-90的总均分存在负相关,消极应对和SCL-90的总均分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吸毒者的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这与以往的研究一致[9]。新型依赖者具有较强的消极应对倾向,消极应对方式不利于其心理健康。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神经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与新型依赖者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线性相关,回归效果显著。神经质维度反映的是正常行为,与病症无关。分数低说明情绪比较稳定,分数高可能是焦虑、担心、常常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于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导致其期望通过的刺激和麻醉来满足自我,脱离现实,一旦离开又可能加重不良情绪反应[10]。吸毒者由于时常处于严重的应激状态,时常受到戒断症状的折磨,忍受因吸毒引发的并发症的痛苦,或者由于得不到社会的支持而出现焦虑和抑郁,心理长期处于失衡状态。消极应对对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积极应对对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应对方式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调整和改变应对方式,即增加积极应对方式和减少消极应对方式对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作用。

通过以往研究和本研究的发现可以推测,新型依赖者个性特征的神经质和应对方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加强个体不良个性的矫正,完善其人格,动员家庭和社会力量进行持续性的心理干预与辅导,培养戒毒者积极的应对方式,帮助他们学会用积极正确的方式应对各类应激事件,从而切实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矫正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芳娥,王安辉,刘利兵,等.某军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人格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13):1196-1198.

[2] 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3.

[3] 刘新民,赵方乔.男女强制隔离戒毒者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比较[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2,21(5):382-385.

[4] 金明琦,刘新民.强制戒毒模式下男女戒毒者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的比较[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1,30(3):254-256.

[5]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9-91.

[6]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43-246.

[7] 吴小勇,郑丽军.吸毒劳教人员特质应对方式和焦虑情绪的调查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5(4):17-19.

[8] 王洁心,谢文婷,李婷,等.海洛因依赖者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8,17(2):133-137.

[9] 刘晓滨,张诗茗,李东俊,等.对海洛因依赖者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7(5):34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