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安全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安全的含义范文1
[关键词]矿区;矿区资源环境安全;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8-0061-02
矿区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的矿区不仅是矿产赋存、生产和供应基地,而且还具有社区的功能。我国国情决定了对于矿区这类特殊的区域,资源环境是其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基础,没有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矿区的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所以开展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的界定
1.1矿区
目前对矿区的不同界定的主要区别在于是从矿山企业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矿区行政区划来考虑。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都可以发现矿区是一具有空间有限性和连续性的特定地理范围,是具有一定空间功能、聚集功能、连接功能等的社会群体所在区域,并有其自身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本研究认为,作为分析研究论及的矿区理论上可以有三种划分方式:第一种是以行政管辖范围划分,这种方法划分的矿区具有明确的边界;第二种是以矿山企业范围(井田)的边界线划分,即由几个矿井所组成的井田范围,这种划分也有明确的边界;第三种是以生态功能区划的划分方式,这种方法划分的矿区并没有明确的边界线,而是根据区域生态结构和功能来确定范围。
1.2矿区资源环境
在资源环境科学中,资源环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自然资源,即人类财产的来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二是环境,即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及其质量。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类所能开发和利用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或对象;自然环境,一般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的自然因素。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针对同一自然界而言的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事物而产生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就所指的具体客观事物而言,两个概念实质上并不存在截然区别的界限。由于一个自然体兼有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特性。因此,资源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是一个自然体表现的两方面功能。实质上,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是紧密相关的,环境问题可以说就是资源问题,或资源问题包括环境问题。因此,矿区资源环境安全涉及很多方面。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笔者认为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研究应侧重于矿产开发引起的其他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的影响。故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的研究对象即为矿区除矿产资源外的其他自然资源与环境,包括土地资源及其相关环境、水资源及其相关环境、大气资源及其相关环境等。它是矿区人类活动的基础,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2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的定义与内涵
资源环境安全是指一定区域无论是当代还是后几代人都可以持续、稳定和经济地获取自然资源,同时,又使人类生存发展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状态或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资源环境安全是一个具有空间层次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对于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笔者认为人类在矿产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对矿区其他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和恢复控制在良好的状态范围内,即资源环境破坏及其整治后不应威胁矿区人类生存和发展,应能为矿区持续发展、矿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提供良好的资源环境基础。它具有以下含义:
(1)矿产资源的充分、合理开发。这是保障国家层次上的矿产资源安全所要求的。
(2)矿产开发对矿区其他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影响或破坏应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使其在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不使其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3)对不可避免的资源环境影响或破坏要尽可能对其治理,并恢复到良好的状态,以维持资源环境的功能。
(4)保障矿区资源环境安全即是保障当代及后代矿区居民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因此,矿区资源环境安全是一个多目标的决策问题,它要求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从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的含义可以看出,矿区资源环境安全是与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应的,当资源环境承载力超载时,资源环境系统不安全,反之则安全。
3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系统的特点
矿区由于矿业生产的特点,与一般区域有着很大的特殊性,所以威胁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的因素也相应具有特殊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3.1累积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其他资源环境的破坏具有很强的累积性。目前矿区出现的任何资源危机或资源环境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较长时期沉淀的结果。累积性要求所进行的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研究能涵盖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
3.2突发性
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的灾变通常呈现突发性,这是由矿区资源环境系统自身性质决定的。矿区资源环境系统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当人们开发利用煤炭资源获取所需要“负熵”的同时,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或打破这种平衡,包括自然资源环境系统内的平衡和自然资源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间的平衡,使煤炭资源环境系统熵增大。而且这种演替过程往往呈逆向的,在时间上包括渐变与突变、连续与间断、波动与周期等各种演变形式;在空间上,则是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消长、进退和更换、环境结构和功能变动、演化和重构、环境质量的退化等。
3.3滞后性
由于累积性的特征,矿产开发对其他资源环境产生的后果显露要相对滞后一段时间,一些现象在开采初期是没有表征或是不易观察到的。但当表现出来以后,安全状况就已经很严重了。因此,在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研究中,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提前做出调控决策,防患于未然。
3.4时空动态性
矿区资源环境安全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中的,它与矿区的发展阶段和生命周期是相对应的。因此必须要有一套有效的评价、监测预警的技术系统,当前“3S”技术(GIS、GPS及RS)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
4矿区资源环境安全与矿区可持续发展
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着眼于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形成并且受资源开发直接影响的区域进行的分析研究。矿区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资源利用的可持续、环境可持续、经济可持续以及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将矿区资源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作比较,不难看出,对矿区可持续发展而言,保障资源安全意味着应有资源利用的可持续,生态环境安全意味着应有环境可持续;而只有资源环境安全才有社会、经济的可持续。由此可见,矿区可持续发展强调或包括了资源环境安全。资源环境安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离开这个前提条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都不可能实现。矿区资源环境安全强调的是一种基础性作用,而可持续发展是指一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目标或战略,这种发展模式有助于保障矿区资源环境安全。
实施体现资源生态化利用、符合循环经济架构的绿色开发战略是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资源环境安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前提和基础,也是衡量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判据。资源环境安全的概念来自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即人类需求满足、公平以及自然资源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
(1)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最终诉求,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满足人类需求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可持续发展所强调的需求满足是指基本需求及社会发展需求。
(2)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应考虑到代际公平。代际公平,实际上是自然资本与物质资本在时间上的转换。无论是可耗竭自然资源还是可更新自然资源,都要求当代人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应以不破坏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为前提。
(3)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是在维持资源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可避免要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制约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矿区资源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从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及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都应协调矿产资源开发与资源环境培育的关系。
5结论
对于矿区这类特殊的区域,资源环境是其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没有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矿区的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本文主要对有关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研究对象即矿区及其资源环境的界定、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的内涵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问题。
参考文献:
生态安全的含义范文2
关键词:旅游资源;资源安全;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开展各项旅游活动的载体.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由于各项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措施不到位、经验缺乏、加上旅游者自身安全意识淡漠以及对旅游安拿问题研究相对滞后等诸多原因,旅游资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如稀之宝的敦煌壁画和雕,面临风化剥落的威胁;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的汉白玉浮雕、铜制品,遭受酸雨的侵蚀;一些曾扬名灭下的苏州园林和庭院,正从地图上消失;举世闻名的云南石林,也越来越受到人为的破坏……与此同时,旅游地传统的民风民情文化逐渐被异化、冲淡或消失等等.自然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即使在一定程度上能更新但也不能恢复原生态,人文旅游资源一旦被毁将就水远失去,旅游资源安全问题应该引起足够关注.因此,深入旅游资源安令研究,加强旅游资源安全管理,对旅游资源进行安全评价,查找、分析和预测旅游资源安全系统存在的危险、隐患,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以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
1.1旅游资源的定义国外把旅游资源称作旅游吸引物(touristat—tractions),它不仅包括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而且还包括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因素,甚至还包括舒适快捷的交通条件.而在我国,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对“旅游资源”概念的具体界定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认识,提出了许多关于“旅游资源”概念的表述.但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的是:“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等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涵盖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类型.
1.2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生产资料,是旅游活动最基本的载体.换句话说,旅游资源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稳定,旅游资源安全的内涵和意义深远.谷树忠,等人(2006)在综合各种解释和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资源安全”的基本定义,所谓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这个概念揭示了资源安全的本质,在我国使用较为广泛.鉴于此,我们可以得出,旅游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可以获得稳定的旅游资源供给,同时旅游资源基础难以依存的生态系统处于良好或免遭不可恢复破坏的状态.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旅游资源需在数量、质量、结构和功能上保证持续、稳定的供给.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需考虑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各地区在旅游开发利用时,做到有一定的旅游资源赋存量或储备量,以备及时、持续的利用.二是人们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保证旅游资源基础的生态系统不被破坏.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对外进行着物质、能量的交换,以维持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平衡.此外,我国也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去分析和探究旅游资源安全的本质内涵.如:从经济学观点来看,是指其对一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具体来说是指旅游资源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在旅游生产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资源的占有和使用过程,以及原始提取、加工改造中,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改变、可利用范畴的延展或局限;在旅游资源分配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所获利益的再分配问题;在旅游产品交换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产品在市场流通渠道中的畅顺;在旅游资源消费中的资源安全,是旅游者对作为旅游产品载体的旅游资源的占用与消耗.消费结构越合理,旅游资源利用效率越高,对资源的破坏越低.从可持续发展观点看,旅游资源安全是指是在生态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基础之上,旅游业的发展要以不破坏其难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其他资源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观念,运用科技创新方法,维持生态系统与人文环境的动态协调,实现可持续利用资源并且有助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利用.由此可见,旅游资源安全的内容丰富,需要深入探讨.2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的“天一人一机\"系统旅游资源安全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通过对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和内涵的研究,我们将影响旅游资源安全的因素分为三个子系统,即旅游资源安全状态应由生态子系统(天)、行为子系统(人)和保障机制子系统(机)三大子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2.1生态(天)子系统生态子系统是天然禀赋状况,是旅游资源安全的基础,为旅游资源安全提供基本保证.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主要由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结构、质量和资源的承载能力等组成.一地区旅游资源禀赋种类、结构的多样性增加了旅游资源供应的安全性,也满足多样性的旅游需求,促进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资源的质量越高,开发利用的成本越低,利用效率越高,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度开发,所以旅游资源的安全程度也就越高;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数量做保证,某种程度上说,数量越多越安全;另外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抵御自然等灾害能力越高,则安全的保证程度越大,反之资源短缺、脆弱,安全的可靠程度就低.保证旅游资源的生态子系统的安全,就是要维持生态系统在数量、种类、结构等方面平衡,实现旅游资源的自我更新和恢复.
2.2行为(人)子系统行为子系统是人类的行为对旅游资源安全影响的直接作用力,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行为、旅游企业经营行为、以及旅游者行为等构成.旅游资源安全问题的很大方面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例如:开发商在景区的大量建设、过度开发;旅游企业过分商业化、舞台化,扭曲民俗旅游资源的原始性;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旅游者外来文化对旅游地的传统文化的冲击等.旅游资源的行为子系统的安全,就是树立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观念,防止n-目开发、重复建设、模仿跟风;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防范经营过程中造成生态破坏;严厉禁止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减少旅游者的“碳足迹”.
2.3保障机制(机)于系统旅游资源安全的保障机制子系统主要为生态、行为子系统的安全提供组织制度和物质技术保障,它由安全管理组织、安全政策制度、安全资金技术、周边礼区保障、事故保险等方面内容组成.安全管理组织是整个旅游资源管理的组织保证;安全政策制度关系到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的有力执行;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离不开资金、技术的支撑;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离不开剧边礼区的支持;旅游资源安全保险是规避、化解旅游资源利用过程中遇到风险的有力手段.保障子系统的内容共同为旅游资源安全的提供安伞保障.在旅游资源安全系统中,生态子(天)系统安全为旅游资源安全提供皋本保证;行为(人)子系统安全决定于行为作用力的正负,正向作用力可以减少旅游资源发利用中的损失,是旅游资源安全系统的重要推动.保障机制(机)子系统是为旅游资源安全的生态、行为子系统提供管理支持、资金和技术等保障,是生态子系统和行为子系统安全的重要调控.3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1旅游资源安全的研究现状关于资源安全的评价研究成果较多,如王礼茂(2002)分析了影响资源安全5个主要因素(资源本身的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运输因素、军事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14项指标,初步组成了资源安全的评估指标体系;姚予龙、谷树忠(2002)研究了资源安全的机理,阐释了资源安全的经济学含义;梁亚红(2008)。在明确影响自然资源安全的主要因素(资源因素、政治因素、运输因素、经济因素、军事因素、技术进步和资源替代因素)基础上,构建了含有资源禀赋状况、资源开发状况、资源进口安全、政治安全因素、经济安全因素、运输安全因素、军事安全因素7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的自然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内容较为全面.然而,国内外关于旅游资源安全层面的研究不多,学者大多是探讨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旅游资源安全『口j题产生的原凶12-14~,认为主要南自然破坏和人为破坏造成;另外,我国还有些学者针对旅游地生态安全进行_r评价,如曹新向(2006)¨根据生态足迹模型,并以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的比值米确定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状况,构建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周国海(2009)¨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应用压力一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压力指标反映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负荷,状态指标表征环境质量、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状态,响应指标表征人类面临环境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它较好地反映了自然,经济,环境,资源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些研究都是旅游资源安全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不乏有启示意义.3.2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和系统分析,以及参考已有的相关文献,同时按照层次分析法的结构,提出旅游资源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共分三层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共23个指标,其中生态(天)子系统包含8个指标,行为(人)子系统包含9个指标,保障机制(机)子系统包含6个指标,具体见表1.
3.2.1生态(天)子系统指标构成生态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于判断其对日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的影响程度,包括:①旅游资源的总量,反映了目的地旅游资源的禀赋状况.总量越多,可利用的空间越大;②旅游资源品质,反映了资源的价值和抵御灾害的能力.资源价值高,往往旅游资源的品质、等级也高;同时品质好的旅游资源,保护的压力越大,对整个资源的生态系统安全影响较大;③旅游资源结构,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结构多样,利用空间越大,越利于生态的平衡;④自然灾害发生概率,概率高,对整个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和资源安全的破坏程度越大;⑤植被覆盖率,影响了生态的自我恢复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性;⑥旅游资源承载力,反映资源容量的大小,容量越大,破坏程度越小;⑦旅游资源的退化速度,资源生态系统有进化过程,但是退化速度过快,直接影响生态的自我更新和生态平衡;⑧工业“三废”排放量,目的地工业企业排放的“三废”,造成的酸雨等物质对自然资源破坏严重.
3.2.2行为(人)子系统指标构成行为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来衡量旅游者、开发商、旅游经营者的行为和资源保护意识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程度,包括:①旅游资源的储备率,合理的预留储备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②旅游资源综合利用率,利用率越高,使用价值和程度越高,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③景区新增建设面积,影响了植被覆盖率和生态系统平衡;④本地居民人口增长率,人口增加,资源需求量增加;开发利用和破坏的机会加大;⑤旅游接待人次增长率,接待人次增加,对旅游资源的需求量越大,影响到旅游资源的承载力;⑥本地文化异化现象,文化异化对本地文化是一种破坏,不利于文脉的传承;⑦游客行为,文明的出游行为,对资源安全有利;反之,给景区景点造成破坏和环境污染;⑧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反映了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也影响到旅游资源安全;⑨本地居民资源保护意识,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影响到旅游资源安全.
3.2.3保障机制(机)子系统指标构成保障机制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于衡量保障措施和手段对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的作用大小,包括:①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制度,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旅游资源开发使用和保护越合理,旅游资源越安全;②管理人员的结构,管理组织结构合理,职责落实到位,责任到人,资源越安全;③资源安全教育和宣传情况,宣传教育以提高旅游资源保护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较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④资源保护的资金技术投入,资金技术的投入并不是越大越好,不投入也不利于保护,关键是科学的支配资金和利用技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开发利用的限制条件越多,门槛越高,开发的难度加大,直接减少了对旅游资源的破坏;⑥旅游资源保险状况,保险是化解和规避自然灾害对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灾害防范有利.
3.3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旅游景区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权重的赋值.通过旅游景区管理者、旅游者、院校专家们组成德尔菲小组,对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两两互判,构造判断矩阵,然后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步骤,使用yaahp0.5.2软件进行计算,分别计算出准则层、因素层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使用软件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评价因子权重的计算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系统中,行为子系统和保障子系统的权重值分别为:0.3528和0.3771,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程度较大,生态子系统的权重值为0.2702,说明先天的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禀赋,是旅游资源的一种生态进化和演化过程,而后天的人为因素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和破坏显著.三个子系统的各自指标权重情况:生态子系统各指标中,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影响相对较大,权重值为0.1592;工业污染物排放对旅游资源直接造成破坏,权重值为0.1179;退化速度是衡量资源安全的破坏速度,权重为0.1179;旅游自然的禀赋状况,如总量、品质、结构等影响也不小;植被覆盖率和资源的承载率也不容忽视,其权重值分别为0.1015,0.1122.在行为子系统中,根据权重值可以分成三层面,其一是本地居民的资源保护意识和行为,分别为0.1433,0.1199和0.1226,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较大;其二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旅游资源的储备率和综合利用率权重值分别为:0.】199和0.1147;其三是新增因素的影响,有新增建设面积、新增加的本地人口和旅游人次以及本地文化异化,这些方面也是旅游资源安全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保障子系统中,资金技术的投入和教育是重要的保障措施,其权重值为0.1948和0.1884;制度规范、管理队伍和利用的条件相对也比较重要,分别为0.1649,0.1704和0.1595;从目前看来旅游资源安全保险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权重值为0.1221,但是未来旅游资源安全保障的一项有力措施.4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管理的策略通过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系统的内容分析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确定,可以了解影响旅游资源安全的因素及其程度.为更加全面加强旅游资源的安全管理,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本文提出如下相应的策略:4.1加强生态(天)子系统的安全管理对于目的地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安全,要求在旅游资源数量、质量、结构、承载率、抵御自然灾害和文化旅游资源“文脉”的传承等方面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旅游资源结构的合理性和“文脉”的永续传承,维护旅游资源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可持续性的旅游资源需求.具体措施有:①在旅游资源数量上,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总量进行摸底,统计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各自的数量,建立旅游资源档案,并调查分析旅游资源的状况,正在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需加强管理;对于尚未利用且濒临灭绝的旅游资源,加强保护、做好档案记录,使其自然进化;对于新发现的旅游资源,既要保护也要科学转化利用,维护旅游资源数量的多样性.②在旅游资源质量上,按照《中国旅游资源等级评价办法》,对目的地旅游资源等级进行评定,并依据等级采取保护措施.③在旅游资源结构上,既要保护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更需重视,以维持旅游资源的协调.自然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能力,能够稍微复原;而人文旅游资源破坏,将永远消失.通过建立生态博物馆、合理的“舞台化”等方式,让人文旅游资源得以永续传承.④对于旅游资源的承载率,在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时,需要依据国家标准计算出旅游环境容量,为防止旅游高峰期因旅游容量超载导致事故发生和资源受损.⑤自然灾害是造成旅游资源危害的最重要的因素,为此,需针对在自然灾害中经常受损的旅游资源,通过安全技术构筑安全防护拦,强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⑥文化旅游资源是易损资源,虽然文化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一旦不注意保护,亦易失传.根据文化资源的等级申报相应级别的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确定好相关传承人,使人文旅游资源的“文脉”得以传承.
4。2加强行为(人)子系统的安全管理加强行为子系统的安全管理,形成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序,促进游客养成文明的出游行为,促使目的地旅游企业规范经营,增强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的文化认同.行为子系统管理的具体措施:①要贯彻执行土地、城建、林业、园林、水利等部门对资源开发利用行政许可,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准人门槛,健全科学的旅游资源使用审批.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方案需连同有关部门认证,建立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序.②规范目的地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旅游管理部门树立科学的经营观,注重长远利益,引导旅游企业守法经营,严格禁止盲目跟风、模仿,重复建设给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同时在限制旅游景区内企业的数量,在经营期间强化环保观念.③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也一再影响了资源的安全,景景点垃圾成堆、废气物难以处理,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致使物种灭绝,毕态失去平衡.为此,倡导文明出游,“低碳”出行,减少“碳足迹”,景区适当给文明出游的旅游者予奖励.④旅游者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生活方式、着装礼仪等,目的地居民日常生活受到影响,有的产生了“异化”和“崇拜”现象,甚至“文化冲突”等行为.为此,目的地需设立文化体验区,让游客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使其了解文化渊源,不断增强主客双方的文化认同.
生态安全的含义范文3
关键词: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分析;AHP;黄山市
一、土地生态安全内涵的界定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概念比较新,目前很多学者已经对其概念进行了初步界定,但是学术界还没有达成统一观点。高桂芹、韩美,刘勇,郭凤芝等指出,土地生态安全是指特定研究区域内土地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处于一种没有或少受污染威胁的健康、平衡可持续的状态。王楠君等认为土地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的获取所需土地资源的状态和能力,以保障人类健康和高效生产及高质量生活。毛良祥认为土地资源安全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资源所处的环境,处于一种不受或少受威胁与破坏的健康、平衡状态。本论文中,作者认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一方面是指土地生态系自身的安全,也就是指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土地资源自然生态子系统处于不受或少受损害或威胁的状态,并且能够保持一个健康的功能和完整的结构以及具有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的恢复能力。另一方面,土地资源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其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均能够良好发展且具有完整的调控体系以及社会可接受性。
二、黄山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
本文通过借鉴前人张建新、董家华在土地生态安全指标研究方面所取的成果,并结合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遵循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非兼容性、普遍性与区域性等原则,从土地资源自然生态安全、土地资源经济生态安全和土地资源社会生态安全等三个方面选择了20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框架,如表1所示。
三、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一)指标因子原始值的无量纲化
由于不同的评价指标表示不同的含义,为了让这些不同评价指标可以综合起来表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水平,必须对各类评价指标因子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这样可以消除指标因子之间不同单位的差异。本文中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指标分为安全正向性指标和安全负向性指标。安全正向指标代表指标原始数值越大系统越安全,安全负向性代表指标原始数值越小系统越安全。
(二)指标因子权重的确定
本论文中拟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因子的权重。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Sattv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新型多目标决策方法。
(三)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值的计算模型
本文拟采用指数加法模型计算土地资源综合生态安全系数值。指数加法模型比较简单易懂,在该模型中,各个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指标的安全值以一定的权重进行相加的,模型公式如下:
S= wiY(Ai)
其中,S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综合系数值;Y(Ai)为第i单个指标的安全系数;wi为第i单项指标的权重;n为指标因子的总个数。
四、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一)区域概况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部,介于北纬29°24′-30°31′、东经117°12′-118°53′。区域内地形地貌类型多种多样,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处北亚热带,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16℃,平均年降水量1670毫米,最高达2708毫米,水热资源十分丰富。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NP)249.9亿元。全市总人口148.3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35.69万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0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60元。现辖屯溪、黄山、徽州三区,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四县,106个乡镇,土地总面积967883.91公顷。
(二)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标准值
各个评价指标均需要有一个评价标准值作为衡量依据,评价指标标准值通常是判别基准值或者理想状态值与安全临界状态值。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评价阈值的准确度和应用性,本文在参考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咨询一些相关专家,主要是以国际和国家规定的标准、背景和本底标准、类比标准科学研究已判定的生态效应等为依据,从黄山市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的特点出发,并且根据各项指标因子的本身的特性,确定了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因子的标准值。
(三)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权重
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合理地确定了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因子的权重。计算得出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因子的权重。
(四)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结果与分析
运用前述计算无量纲化指标的结果以及各指标因子的权重,根据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模型,计算各参评指标的土地生态安全值,得出2000-2008年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值,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8年,黄山市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系数值每年都在下降。其中,土地资源自然生态安全系数值与土地资源社会生态安全系数值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呈下降的趋势;土地资源经济生态安全系数值随着时间的变动呈略微上升的趋势。这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却逐年恶化,土地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这样的评价结果与近年来黄山市土地资源利用状况是相吻合的。导致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化肥农业污染等方面。
五、维护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对策
(一)树立生态安全观
大力宣传教育土地生态安全观,让保护土地生态环境的观念人人有之,这样为实现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全社会开展生态安全教育和宣传,让每一个公民意识到保护土地生态生态环境的安全也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要把个人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纳入社会道德规范,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二)开发利用中保护土地资源
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方面,应重视以小流域为单元,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对黄山市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改良土壤状况,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加快森林资源培育,加强林木资源管理,实行林业建设任期目标责任制,切实保护好水源涵养林和生态经济林。
(三)调整产业结构
在制定黄山市产业发展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的因素。在制定黄山市经济结构调整战略时,严格限制对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构成威胁的产业;积极引进有利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良好发展的产业;全面开展黄山市土地整治,集约节约利用每一寸土地,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改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
(四)实施土地生态保护规划
编制土地生态功能区规划,实施黄山市土地生态保护规划;引导经济布局并推行生态建设的发展理念,将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要求融入到各项开发建设规划当中去;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于土地开发建设的各个环节,把实施土地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作为黄山市的经济发展重要战略之一。
参考文献:
1.高桂芹.韩美.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以山东省枣庄市中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5(5).
2.刘勇,刘友兆,徐萍.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一以浙江嘉兴市为例[J].资源科学,2004(3).
3.郭凤芝.土地资源安全评价的几个理论问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3).
4.王楠君,吴群,陈成.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2).
5.毛良祥.区域土地资源安全评价研究—以金坛市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2).
6.张建新,邢旭东,刘小娥.湖南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J].湖南地质,2002(2).
7.董家华.生态农业土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3).
8.程建权.城市系统工程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生态安全的含义范文4
随着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全国主要集体林区已基本完成了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分林到户后,林地划分细碎化和林地经营分散化不利于林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制约了林地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且,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户逐渐发生分化,脱离林地的农户增多,林地抛荒造成林地资源浪费严重[1]。因此,积极推进集体林权流转,对优化森林资源配置和提升林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规范集体林权流转行为,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许多省、自治区、市、县都进行了规范集体林权流转行为的地方性立法,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于2010年组织起草了《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任何制度的设立都有其基本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指为满足某方面的特殊需要而在所有的价值中进行的取舍。因此,任何法律制度的价值系统都具有某种取向性和层次性。按照法的目的性与工具性价值的分类法,法律的价值可分为三个层次:个人自由与社会和谐属于第一层次的法律价值,是终极性和目的性的法律价值;第二层次的法律价值主要有公平、效率、秩序等,这些价值相对于自由而言是工具性的;第三层次的法律价值主要有基本人权、社会安定、经济增长等,它们从属于第二层次,是法律所直接反映和保障的价值[2]。从一般意义上讲,集体林权流转法律制度的价值也具有这种“两类三层”的体系特征。但是,随着社会主体对生态利益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集体林权流转制度需要积极回应社会主体对生态的利益诉求,具有明显的生态化趋向。本文在生态视角下对我国集体林权流转法律制度的价值展开研究,目的是探讨集体林权流转法律制度存在的意义和效用,以便探明集体林权流转法律制度发展的向度与深度,克服集体林权流转制度在价值取向上的偏差。
1生态和谐: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目标性价值
法有许多价值,和谐是其重要价值之一,是法的目标性价值。因为法所体现或追求的公平、效率、安全、秩序等价值都是为实现社会关系的和谐服务的。从生态视角来考察,集体林权流转制度,就是要以实现生态和谐为其价值追求。
1.1生态和谐价值的内涵
一般而言,和谐是事物之间达到融洽、协调和平衡的一种关系状态,而生态是指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系统。那么,生态和谐就是指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系统处于一种协调融洽的状态。具体来说,生态和谐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代内生态和谐。代内生态和谐,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生态和谐。就集体林权流转制度而言,其所关注的主要是森林资源利益分配是否均衡合理的问题。由于历史、立法、管理体制等因素影响,当前的森林资源利益在不同主体、不同地区之间的分配还不平衡。①从国际间看,欧美发达国家的富足是建立在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资源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国家间通过战争和贸易实现了自然资源的不公平占有,导致了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利用环境资源方面出现了极不和谐的局面。随着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森林资源生长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国际间对森林生态利益的争夺正日趋激烈。②从区际间看,森林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同,各地区对森林资源的实际占有也就不同。由于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价值的公共性,发达地区不承担欠发达地区为改善森林生态环境而支出的费用和为保护森林资源而丧失发展机会所带来的损失,但却享受由此带来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利益,产生了区际间的生态不和谐。③从人际间看,由于不同社会主体的资金基础、技术水平、信息渠道等各不相同,林权流转过程中的人际不和谐现象大量存在。实践中,一部分对林地依附性较弱的林地承包经营者,自己不经营,也不愿意将其流转给别人经营,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损失则由穷人来分担;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林地承包经营者由于急需生活资金,而被迫低价转让山林;一些富人投机者,大面积占有林地,通过炒买炒卖山林而一夜暴富。(2)代际生态和谐。代际生态和谐,即世代人之间的纵向生态和谐,它包含三方面含义:①当代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否适度,即当代人的经济活动是否破坏了后代人的发展基础;②本代人对修复、改善自然生态条件及保护自然资源的投资是否与他们所消耗的资源量相匹配;③现代人对后代人的补偿能否实现。代际生态和谐要求在开发、利用自然、文化资源时,约束当今世代的行为。然而,在林权流转过程中,一些经营者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对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关注不够,背离了代际生态和谐价值观的要求。如湖南靖州,广东商人租地只种植柳叶生产木片,已经带来了生态问题。(3)种际生态和谐。种际生态和谐是指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员,人及其他物种相互之间在享受生态利益与承担生态责任方面的和谐问题。种际生态和谐不是使人屈从于自然,也不是所谓的“以自然为中心”。种际生态和谐同样允许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是在种际生态和谐价值观的指导下,人类有了一种正确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在保护自然和适应自然的基础上利用和重构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种际生态和谐以限制人类发展经济的绝对自由为出发点,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目标,它强调对人的价值和其他物种价值的承认,要求人类应该维护其他物种生存的利益,并为实现种际生态和谐尽自己的义务。集体林权流转过程中,一些受让主体在获得林地使用权后,改变林地用途,引进外来物种,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其行为已违背了种际生态和谐的价值要求。
1.2生态和谐价值的实现路径
集体林权流转制度以生态和谐作为其终极价值。我们需要积极稳妥地将其运用于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设计和实施中,促进其生态和谐价值的实现。(1)增强资源安全意识,规制涉外集体林权流转行为。现行法律和政策并没有限制外国投资者成为我国林权流转的主体。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受让林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有农业经营能力”即可。鉴于国际间在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关系并不和谐,森林资源是具有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战略性资源,建议在制定集体林权流转法律制度时,对外国公民、外国法人、无国籍人士及其有50%以上股份的法人参加我国集体林权流转的条件进行明确的规定,以保证交易安全和林地的可持续开发利用。(2)考虑地区资源差异,完善集体林权流转配套制度。一方面,培育林权流转市场,实现森林资源富集地区的资源经济利益与资源贫乏地区的资源生态利益在林权流转制度框架下的交换;另一方面,设计出符合地区间生态和谐的配套制度。如:针对汽车消费或企业生产开征生态税,将其中一部分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保护森林资源;从国家层面建立专门的集体林权流转基金,鼓励更多的主体投身林业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国家采用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对集体林权流转及其监管过程中产生的费用予以保障等。(3)控制贫富分化现象,保护林权流转各方合法利益。设计集体林权流转制度,既要保证林权流转各方的合法权益,又要防止因林权流转而导致贫富分化。集体林权流转制度在构建中要坚持林农有权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发展目标和道路的原则和一部分人的富裕不以造成另一部分人的损失为代价的原则,既要让林权流转到最能够发挥其资源效益的经营者手中,又要控制不合理的林权集中和林权闲置现象。集体林权流转制度应该将集体林权流转信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集体林权流转监管等方面的内容落到实处,以保障林权流转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4)树立生态伦理观念,完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立法。生态伦理观是对传统人际伦理观的超越。人际伦理观下的资源物权立法的理论与实践局限,导致了人与资源的紧张关系[3]。生态伦理观认为,人类和其他物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权利。当代人在利用森林资源时要有生态伦理观念,把为其他物种和后代人创造适宜的生存发展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按照生态伦理观念来完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立法,需要贯彻生态利益优先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强化资源物权的生态义务等原则。在法律制度上,设置林权流转激励制度,调动社会各主体参与林权流转和营林育林的积极性;设置林权流转限制制度,加强集体林权流转政府监管,使集体森林资源的经营利用按照生态规律的要求进行。
2生态效率: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手段性价值
词源意义上的“效率”是指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较。效率既是经济活动所追求的价值之一,也是各种立法活动和法律制度所追求的价值之一。法的效率包括法的自身效率和法的工具性效率。本文论及的是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工具性效率,即集体林权流转制度对我国集体森林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2.1生态效率价值的内涵
生态效率等同于英文中的eco-efficiency,其中eco既是ecology(生态学)的词根,又是economy(经济学)的词根,两者组合意味着生态效率同时兼顾了生态和经济两个方面的效率。生态经济学者则将生态效率定义为“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双赢”。生态效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量和资源环境消耗的实物量比值,它表示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分离关系,是一国绿色竞争力的重要体现[4]。生态效率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的测评工具,更是一种理念和策略,它能够使利用自然同满足人类福利的经济活动充分脱钩,以保持自然的承载力。生态效率是促进和保障生态和谐价值实现的重要工具,是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第二层次的价值追求。确立生态效率的价值观对构建合理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1)生态效率价值观中折射出一种整体主义的方法论思想。生态效率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强调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保证生态效益同步增长。长期以来,由于对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保护,集体林权流转市场迟迟未能开放,严重侵犯了林权所有者的经济利益,造成森林资源的浪费和林区的贫困。新一轮集体林权流转制度改革是基于盘活集体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而展开的。然而,一味追求经济效率,又会造成诸如林地被毁、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消灭、环境恶化等生态效益损失。根据生态效率价值观的要求,集体林权流转制度不应该单纯以促进林区经济发展或严格保护森林生态环境为价值追求,而应该通过合理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规范的林权流转行为,实现林业经营中经济与生态的价值和谐。(2)生态效率价值观把伦理考虑引入到经济行为的法律调整之中。与传统的经济效率价值观相比,生态效率价值观还隐含了一种尊重自然和环境价值的生态主义的伦理性内容[5]。伦理学与经济学的分离是当代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缺陷,对经济理论中“经济人”或者“自利最大化”的标准行为假设的背离会因为不同的伦理考虑而出现[6]。比如,人们自觉保护环境,可能是出于一种伦理考虑,而不仅仅是成本效益的经济分析。因此,可以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林权流转信息公开等措施提高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培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行为习惯,培育环境投资幸福感和生态消费幸福感等来提高生态效率,进而达至生态和谐。(3)生态效率价值观促进林业法制从保护生态向经营生态的理念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的需求不断增加,林业立法选择了“保护生态”的立法理念。例如,限额采伐制度和采伐许可证制度等都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设计的。这种保护生态的制度设计对林权加以限制,阻碍了市场机制的发挥。一方面林业发展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大量市场资本闲置也不愿意投入到林业生态建设中去[7]。生态效率价值观提倡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的统一,不仅可以克服保护生态的片面性,而且为经营生态的思想提供了可靠的价值基础。经营生态是通过积极主动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活动以发挥生态系统最大效益,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经营生态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相应的,林业法制也需要实现从保护生态向经营生态的理念转变,即充分尊重林权主体的经营自,促进集体林权的市场化流转。
2.2生态效率价值的实现路径
随着人们对森林生态和生态效率价值的认识进一步提高,集体林权流转制度也需要更新思想并建立和完善一些重要制度,以保障生态效率价值的实现。(1)从森林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界定“森林资源”。《森林法实施条例》对森林资源的定义是:“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这种界定并没有体现森林资源的生态性。“森林资源”实际上被看成是森林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而实际上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的森林生态功能并没有被纳入森林资源法律规制的范畴,森林资源所产生的生态利益也没有在法律上明确其归属。诚如有学者言,我国现行森林法是只见树木,不见生态系统[7]。生态效率价值观要求不能将森林资源看成是孤立的土地、动物、植物或微生物,而应当根据生态学将其看成一个生态系统。(2)进一步明晰森林生态利益生产经营主体。生态利益作为全社会所享有的公共产品,可以由政府来供给。但政府的职能应该是“提供”公共产品,而不是“生产”全部的公共物品。森林生态利益完全由政府承担,很容易造成我国森林生态利益生产和供给均不足。为了实现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目标,政府必须动员社会的力量加入到环境公共产品的提供中来[8]。并且,政府与市场主体在森林生态利益生产经营上应当有明确的分工:政府主要在于通过立法,保障市场主体的权利,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即制度供给。市场主体是微观的生态利益生产经营主体,在确保森林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自主生产、经营各类森林资源,市场主体的林木采伐权、林权流转权等原则上应较少受限。(3)赋予市场主体充分的森林资源经营权。我国森林法赋予了森林经营者一定的合法权益,但在生态保护价值观指导下,森林经营者的财产收益权和处置权受到行政权力的极大限制。赋予市场主体充分的森林资源经营权,利益驱动可以让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到森林经营中。许多发达国家对私有林没有或较少限制的实践,证明了不限制市场主体的经营权不仅没有减少森林覆盖率,反而是越采越多,越采越好[9]。现代意义上的林业产业化,包括商品林业的产业化和生态林业的产业化。所谓生态林业产业化,是指把森林生态环境服务当作一个产业来推动[10]。可见,在赋予市场主体经济产权的同时,还必须赋予市场主体对森林资源的生态产权。也就是,明确林地所有者对森林生态利益的所有权,并结合森林生态价值的科学评估,促进森林生态利益使用权的市场化流转[11]。惟其如此,才能实现森林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相容共赢。
3生态安全: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基础性价值
学界对法的安全价值的内容有一定分歧,但安全作为法的当然价值之一却是中外法学界的共识。不同的法有不同的安全范畴。集体林权流转立法着眼于生态环境、森林资源的永续良好状态和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秩序,即生态安全。
3.1生态安全价值的内涵解读
生态安全是指人的环境权利及其实现受到保护,自然环境和人的健康及生命活动处于无生态危险或不受生态危险威胁的状态。该定义概括了“生态安全”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出生态安全乃一种状态;二是明确说明生态安全是一种受到保护、无危险或不受危险威胁的状态;三是指明对生态安全产生威胁的来源是生态危险[12]。生态安全的提出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①严重的生态危机是生态安全价值形成的首要因素。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公害事件频繁出现等这些事实向世人证明,人类已处于一个严峻而紧迫的生态危机时代。②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使得任何局部环境破坏都有可能引发全局性的灾难,甚至危及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存亡。③生态环境的支撑能力有一定的限度,一旦超过环境自净、修复的阀值,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这些生态问题的出现使得人类客观上希望免受生态危险的威胁,主观上也希望摆脱对生态危机的恐惧。生态安全法律价值的确立完善了法的安全价值体系。传统意义上的安全视阈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们面临的危险和威胁主要来自于他人的侵害或伤害、国家的入侵或战争等,而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威胁,虽然时有面临,但在人们的安全观念里并不占突出的地位。实际上,生态安全不牢固,就意味着大片国土失去对国民经济的承载能力,这与国土的割让一样或给国家造成无法衡量的损失;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会造成工农业生产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这与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损失并无二致。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安全与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同等重要,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生态安全价值在法律的价值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生态安全的获得为人类寻求更高一层的发展和安全的实现提供了基础保障,没有生态安全就没有人类的存在与发展,更没有其他安全可言。生态安全是在生态危机时代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是军事、政治和经济安全的基础和载体。生态安全应当被视为法律的基础性价值,成为法律活动的归宿和予以实现的目标,也应成为法律价值评价的标准。森林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尽管中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很高,潜力也很大,但是现在的森林资源存量却很难满足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中国目前处于森林生态产品匮乏的时期[14]。集体林权流转制度作为专门规范集体森林资源经营利用行为的法律制度自然应该将生态安全作为其基础性价值。
生态安全的含义范文5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科技经济
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结合基本国情选择的农业发展道路,也是构建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也离不开高科技的装备,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总结和探索。
1 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是系统性的和理性的,必须尊重和符合规律
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利用资源所创造的社会价值。而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确是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农业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产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就是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农业产业服务,包括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农业产业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农业的发展就是需要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现代农业即是保障性产业,也是消费性产业,要注重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作用。
1.1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不良好的生态环境导致生产问题矛盾突出
污染或者复合污染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安全性、不稳定性。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白色污染、生物多样性退化、外来生物入侵、大气污染等等都对农业生态环境在空间尺度和时空尺度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仅以土壤污染为例,2014年4月17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累积性和时空长期性等特点,一旦农田土壤被污染了,就很难短时间内根除,而且付出的代价也很高,因此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一方面降低土地本能的自然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有可能影响农业初级产品的生产总量和质量安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新技术投入的成本。此外,也导致农业污染事故增多,导致的群发事件增多,也增加了社会投入成本。
农业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和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更是增加了资源紧张的局面。农产品市场的需求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耕地为农村人口提供了主要的生活保障,是城市居民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我国是有12亿多人口的大国,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仅1.59亩,只占世界人均耕地的44%,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进一步减少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从要吃饱到要吃好、吃安全的消费转变,一方面要求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大量安全的产品产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日常生活所需,二是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生产出足够数量的农产品。三是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之间,加剧了资源利用的矛盾,导致农业生物多样性丰度降低、生态环境的安全性降低,导致农业生产力的超满负荷运行,更是加速了资源环境系统平衡更替,导致系统环境外部经济减弱,不经济增强,也使得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农业为工业和商业发展提供基础型需求支撑,这种需求不断扩大和农业生产的相对滞后产生的矛盾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运行。
1.2 我国农业的发展历程证明发展现代农业是系统性和理性的回归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选择农业的发展道路,人口众多、资源禀赋不高、农业生产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均衡等等,都是农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上世纪70年开的改革开放,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大解放,也逐渐开始了向现代化农业过渡的进程,基于市场利益的驱动,高投入高产出甚至掠夺式的开发和生产模式,造成了大量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水资源短缺、土壤肥力降低与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丰度降低等也造成了大量的生态问题。上世纪70-80年代,也是西欧国家农业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密集投入给种、养业造成的环境问题逐渐显现,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综合农业等企图替代常规农作物的思想和方式在发达国家不断出现。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就开始倡导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在中国的实践也是现代农业发展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第一,极大地丰富了对农业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认知,第二,更好地保护了农业生态资源,是农业生态资源的科学利用、稀缺性和有限性等特征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第三,促进了和维系了农业的多功能性,实现了农业的产业功能与支撑、服务功能的有效结合,在产业发展方面,生产了更多的生态系统产品,实现提供食物、工业原料等可商品化的产品功能。在支撑与服务方面,发挥了固碳侍氧、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功能、维持营养物质循环以及生态旅游功能,从而产生了生态观光农业、旅游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等等新型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当代农业的生态功能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农业本身就是治理国土保护生态的基本方式,二是农业发展必须遵循生态规律。三是发展现代农业发展也是解决就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
1.3 发展现代农业也是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提出的发展举措,顺应了世界农业发展潮流
落后的农业耕作技术不仅制约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也浪费了大量的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各种优化技术的组装和实践,创新技术装备的现代农业具备精准、细化、高效、安全的特点。从促进和提升农业产业发展,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党和国家对发展现代农业做出了积极的部署,提出更高的期望。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对应,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农业。现代科技的应用,使农业的内涵、结构、体系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与其他行业相互融合。现代农业彻底改变了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的大生产,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十七届三中全会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党的十更是提出了四化同步发展的现代农业的新理念,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把现代农业发展作为重要的优先发展方向,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既符合中国农业发展的实际,也符合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
2 现代农业发展追求的目标是生态安全和可持续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1 用生态系统和生态思想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基础
生态系统理论和思想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理论思想,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观点。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要依靠生态系统理论和生态思想,构建大农业发展体系,要必须既要照顾现实发展的利益,也要着眼长远发展利益,要以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替代模式发展现代农业,要以保护资源、合理利用与开发资源为一体,尽可能地提高资源的初始利用、再生利用等等效能,尽最大可能减少资源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遵循农业自然科学规律,实现人为发展和农业系统的自我生态平衡,尽可能地减少环境和生态风险。
2.2 社会需求是生产生态安全产品的重要动力
需求――供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从吃饱、吃好到吃安全吃健康的转变,实现从追求数量型到质量型再到数量――质量型的升级转变,要求农业生产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质量更安全的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这种变化要求,也使得农业从产业型向市场服务型转变,提高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市场支撑力,发展现代农业既能实现生态安全目标又能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协同发展相关产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生态产品,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稳定提供基础保障支撑能力,发展现代农业也体现了生产和保障稳定的社会责任。
2.3 现代农业是综合性的农业工程,要用现代科技解决好现代农业发展技术和市场接口,实现可持续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现代科技的进步,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好农产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包括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环境技术、现代农艺技术等等,解决好技术发展的对接,一方面解决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问题和产业化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好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与生态安全问题,确保农业环境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实现农业系统内部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的合理平衡、交换等等。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支撑,应用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技术及时将农产品产地环境标识信息、产品种类信息、产量信息和价格变化等与市场实现对接,解决好现代农业生产产品的出口问题。
2.4 现代农业建设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农村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特殊地位和优势足以体现了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技术高度集成装备,环境与产业友好融合等等,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基础。
3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现代技术和经济支撑体系
现代农业发展既是知识技术型的产业也是经济型的产业,涉及到现代技术体系特别是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也涉及现代经济体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必须要建立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技术体系和市场运行体系。
3.1 建立可信高效的技术体系,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既是国情的选择也是发展道路的选择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禀赋不高,近年来经济的高速盲目扩张也带了环境生态问题,特别是农业的粗放式的开发经营,导致了大量农业资源的浪费,农业化学品的高投入造成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加剧、农业资源环境时空变化差异明显、区域性的污染事故频发等等。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解决好环境与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解决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降低或者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问题。现代农业发展要依靠现代技术装备,要提高各种现代农业技术的集成、高效开发和安全可控程度。现代农业发展应该是高智能型技术投入,也同时要求是生态关系高度和谐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农业,也是各种高新技术高度集成的农业,因此必须建立可信赖可控制的技术投入体系,一方面降低技术投入风险,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程度,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化;二是提高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资源和环境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的设施化、工程化、工厂化;三是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度,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控化、安全化。
3.2 建立可信的生产、投资与消费体系,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降低或者规避
市场经营风险,必须建立可信任的生产体系,信任投资与消费体系,确保现代农业发展的市场经营秩序,确保农业产品的可溯源性和安全环保性,按市场规律办事,把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纳入市场管理机制,扩大社会的融资和消费渠道,鼓励更多的农业产业技术农民因地适宜选择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扩大家庭农场规模,丰富生态旅游农业内涵等,更好地实现从产地到餐桌一条龙式产业服务与发展模式,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农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生态安全的含义范文6
关键词:绿色节能 建筑设计 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地提升,但随着而来的却是人们对于环境的严重破坏和资源的大肆浪费。一时之间,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而“绿色、生态、节能”等一些环保的概念也在各行各业被人们所推崇,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降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同样,这种环保概念对于建筑设计来说也尤为重要,在建筑领域实行绿色、低碳、环保、生态节能的设计不仅可以创建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创造更加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而且可以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本文首先介绍了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含义,然后对如何具体实现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给出了一些e措。
一、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的含义与原则
虽然“绿色、生态”等词汇都是指的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资源的节约使用等含义,但这在不同的领域也还存在一些细微的区别。在绿色生态节能建筑中实施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是主要是指以人为设计的中心思想,尊重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和谐共存,设计出的建筑既能满足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也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它是一套复杂的、有自己独特特征与人文关怀的系统。具体来说,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需要建筑在它的寿命范围内,既充分发挥了用水、用材、用电、用地等多方面资源的最大利用,也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既能够给人提供舒适安全的建筑设计,又可以充分保护人类的生活环境,构建与生态和谐共存的生活系统。
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具有以下原则:1.和谐的原则,这就要求绿色生态节能建筑可以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并能有效地利用周边环境,实现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2.舒适的原则,这就要求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舒适生活的基本需求,这也是基本的沿着原则;3.节约的原则,这就要求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能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包括采光、通风、地热等资源,减少空调或者暖气的使用,除此之外,还要求建筑在设计施工中能够节约原材料,循环利用资源,以实现资源的节约长期使用。
二、实现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的举措
(一)节能的建筑设计理念
在建筑设计时,科学合理的外观和体型、门窗结构、墙体以及房顶设计可以使该建筑的更加的绿色环保。首先是外观和体型设计,它主要影响的是建筑体内部与外部大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率。其中,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下,建筑的外表面积和其所包的体积之比称之为建筑物体型系数,它直接反应了建筑物的能耗大小。通过减小建筑物体型系数,可以降低能耗,但是这也就要求整个建筑的造型、布局和采光通气等达到一定的要求,因此合理的外观体型设计可以降低能耗。然后是门窗结构的设计,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制约的方面:1.合理的窗与墙的面积比会降低建筑的采暖耗热值,以此降低能耗;2.必须仔细斟酌门窗的设计位置和科学的开门方式,从而可以防止建筑中有大量的过堂风通过;3.确保门窗质量,这主要体现在对于气温的变化反应和气密性是否优良,好的门窗不会因为温度的陡然变化而受损,也不会经常漏气;4.为了避免光照的直射,可以设计能够自动调节的窗帘或者遮阳棚等。再就是墙体的设计,它主要体现在墙体的保温和防潮性能方面,这时需要依据实际的气候环境和温差变化,使用节能材料,做好节能墙体的设计。最后是屋顶的设计,它主要体现在夏天的隔热和冬天的保温这两个方面,对于夏天光照太强时,可以选择隔热的材料或者在屋顶涂抹隔热层进行保温,或者可以设计浅色屋顶或者蓄水屋顶等,有效隔离辐射;而对于冬天的保温,则可以使用节能加厚材料制成的房顶,避免浪费。
(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前面说过,绿色生态节能建筑必须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存,最大化利用自然资源,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利用绿色植物资源,无论是在建筑中使用绿色植物作为装饰,或者在设计时使绿色植物与建筑完全地融为一体。这种设计不仅可以充分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情趣,而且可以发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优势,产生新鲜空气,降低室内的温度,增加空气湿度,从而可以降低空调等设备的使用率,达到环保的目的;2.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能源,这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等,若是能在建筑添加一些转化利用自然能的装置,比如太阳能热水器、风能转化器等,可以将自然能源转化成家用的热能、电能等,进而大幅度降低能耗,以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3.充分做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这就要求在建筑中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将雨水和一些生活废水合理利用,并建立好污水的处理系统,推进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以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
三、结语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和社会仍然会一如既往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的建设,它同时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因此,人们也会越来越关注绿色生态节能建筑,它不仅满足了城市和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且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关于绿色生态节能建筑的研究还要大力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斌,郑宇川.试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J].江西建材,2014,(20).
[2]祁会祥.谈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设计[J].山西建筑,2014,(32).
[3]王亮,潘佳庚.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严寒地区办公建筑节能设计与实践[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