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政治发展的实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政治发展的实质范文1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构建;评价
自2004年开始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为了优化教学的过程、提高教学效果,许多新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教学,为了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校情、学情,提出建构思想政治“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这一新模式以学生主体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发现,在探索中得到发展。在此笔者想谈谈如何构建思想政治“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希望能够给在一线工作的思想政治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
1 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的构建:
1.1 定义:我们构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参与各种活动,通过活动发现问题,自主探索,在活动的探索中全面发展,综合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去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1.2 目标。该教学模式的目标是根据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总的培养目标和活动课程的目标来确定的,旨在充分而有特色的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学生能通过活动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觉悟、发展能力、培养健康个性。具体包括: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增强亲身体验,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思想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以各种丰富的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提高他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人际交往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各种能力;通过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意志、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把发展智力和发展个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1.3 基本内容。本教学模式围绕一个活动主题展开,活动的程序一般经历这么几个阶段:活动的准备活动的开始活动的发展活动的升华活动的评价。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帮助、促进、组织的作用。
该模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在校内或校外进行,在校内主要利用课堂时间来进行,适宜一些易于操作、简单便捷的活动内容,如讨论、辩论、媒体展播等;而校外进行的活动主要是一些较复杂的形式,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在内容的选择上要立足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从整个教学安排上来看,使用课外模式的频率不宜太多,一般一个单元安排一次活动较适宜,这样可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与准备的时间和空间。另外,要注意校内外的活动是紧密相连的,二者交叉进行有益于互相补充,以充分发挥活动的整体效应。但总的来说,无论是在课堂进行的活动还是课外进行的活动,活动设计都要注意连贯性,应该紧扣思想政治教学目标,围绕某一主题而展开。
1.4 操作程序
主导程序:设置先行组织者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分工协作、讨论交流自我总结、归纳评价
教师的程序:课前问题设计创境激趣设疑引导鼓励诱思合理评价
学生的程序:课前组织材料参与体验活动思考探索问题分工协作求解总结评价交流
程序一:设置先行组织者。所谓的先行组织者就是先于学习内容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设置相应的先行组织者,主要是使学生在进行有意义地学习新内容之前,在他们“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例如,高一的学生刚从初中升上来,在学习上还没形成自己的方法,在模式的实施最开始时要加强教师的指导,在先行组织者的设计上寻找容易让学生收集材料的内容,以便易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如在学习“影响价格的因素”之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先去了解几种商品的价格的变化,根据价格的变化引发学生对其变化原因的探究,从而为价值规律的学习做好铺垫;
这样可以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或调动学习兴趣,同时又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方向,目标相对明确,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程序二:创境激趣。在创境激趣阶段,教师先根据学生实际的需要和认知能力,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材料,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如小品或新闻演播等,一方面通过气氛的渲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通过参与增强体验,获得感性认识。
例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们采用了小品作为活动背景,由学生自愿参与表演反映从众心理、求异心理等消费心理(课前做好准备)的消费行为,表演的学生以比较真实的表演创设了一个消费情境,使其他人都能从表演中指出这几种行为是什么样的消费心理,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情境创设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因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由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投入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效果。
程序三:引思、探索、发现。布鲁纳认为主动探索发现的学习,不仅是能力增长的途径,也是学生道德――社会动机发展的基础。在学生产生兴趣、提出问题后,教师要进一步启发引导,使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原因所在,挖掘出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努力尝试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由小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适宜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方案,鼓励学生从事发现的活动,主动探索、大胆提出新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引下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以求获得新知识。在激起了学习情绪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些消费心理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表现?你自己曾有过哪些消费心理?”“这样的消费心理好不好?说说你们的看法”等等,学生根据生活中所听、所看、所感畅所欲言,从而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再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样就引入了所要学习的中心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程序四:协作交流。在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与他人开展讨论、交流,通过进行小组协商和辩论,对当前的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及有关材料,而后通过不同观点的辩驳争论来对自己的观点补充、修正,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并在过程中培养了协作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情商,锻炼了人际交往的能力。
还拿刚才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一课为例,在学生回答了教师提出的系列问题后,教师要求学生们对自己和别人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进行讨论评价,分析利弊以及提出解决的方法,从而引进最后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探索过程往往不能只靠学生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还需要同学之间共同协作、相互交流、讨论,然后才能完善自己的观点,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会有思维的碰撞,亦可能产生新的火花,又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产生良性循环,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增强了记忆和理解,提高了思维能力,从而使学习收到良好效果。
程序五:评价总结。在这一环节中,各小组将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共同对其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并公正合理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肯定学习热情、研究态度、协作精神、自我评价意识以及指出不足等)。
在学生们得到充分表现、得出结论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再对他们在各个环节上的表现进行评议,合理公正地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并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总结评价,肯定他们富有创造性的地方,但同时也要指出不足或偏激的地方,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充分得到肯定和激励,体会成功的喜悦,又能够主动接受教师的意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正确的观点,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2 思想政治“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的评价
2.1 思想政治“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的优点:
2.1.1 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有效地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发挥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一方面通过各种活动密切地配合了学校、班主任开展工作,加深了学生对道德规则的理解,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发展了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各展才能、发挥潜能,特别是使他们通过合作活动形成团结协作的思想,提高了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协作精神,大幅度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1.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以及创造品质和合作精神。思想政治“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主体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知识,尽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多种角度进行发散性、批判性的思考,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增强学生自身的创造性。而且,学习过程围绕着所创设的情境展开,这就培养了他们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在问题提出后进行的讨论、交流、评价等活动又训练了表达的能力和协作的能力;通过对他人观点和自己观点的批判、修正,使学生培养起谦逊、包容的品质和合作的精神。
2.1.3 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思想政治“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主张“在活动中发现”即积极创设适宜主体发展的外部环境,刺激主体主动思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内在学习需要,继而主动地发现问题、产生疑惑,而后,又帮助学生“在探索中发展” 即在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中努力探索原有知识结构的组成方式及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积极地寻找解决的途径,产生寻求创新的主体自主,促使主体产生一系列的新构想、新需求,这些新构想、新需求便是主体发展的生长点,对学生的自我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2.2 实施该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2.2.1 受具体条件限制。由于思想政治“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主要依靠活动教学来开展教学,在教学的开展上要受到一些具体条件的限制:如思想政治课的许多内容理论性较强,距离社会生活较远,模式的运用受到内容的限制,加上思想政治课的课时比较紧张,可以在课堂开展这种教学模式的时间也受到限制,而课外活动的进行就更加受场地、设施、具体对象等的限制,尽管它的教学效果不错,但这些具体条件都影响了它的广泛实施。随着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些困难将会得到缓解。
2.2.2 教师观念及能力的影响活动效果。思想政治“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等等;要提高组织教学的能力,既要拓宽知识领域讲科学,又要富有民主意识讲民主,要具备较强的交往能力科研能力等等,而我们还有很多思想政治教师还尚未完全具有以上素质,在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还不能彻底地贯彻活动教学的思想,在活动的设计上还存在很多的缺陷,使该模式不能完全达到预定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师不断地参加各种教研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当今教育教学改革。
2.2.3 学生年龄特征、心理因素制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因素制约着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对于活动设计的制约性表现在活动方式和范围的确定上,如果随意安排活动方式和范围,活动将无法实现其功能和预定目标;如果“顺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又无益于学生的发展和提高,这就给活动的设计提出较高的要求。活动的开展也受到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实验开始的实施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性格上、心理上还不成熟,情绪化较为严重,注意力也不集中,在模式的具体操作中很容易受到学生情绪的干扰,使情境的创设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有的时候,也会由于学生对于情境中某个感兴趣的问题过于执着,偏离了教学的核心内容,也就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
2.2.4 对知识系统和逻辑的把握能力相对较弱。因为“活动-发现-发展”模式强调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性思维,在对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掌握上较传统教学方式显得要弱;加上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的养成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该模式在短期内还不能够大面积、大范围地直接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 结语
思想政治课“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旨在克服传统教学中单一的采用抽象的符号形式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学习要素,把感知学习与操作学习融合在一起,它适应目前新课程教学的要求,能够有效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但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 杨莉娟《活动教学的内涵、立论基础及其价值》
[2] 田慧生《关于活动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
[3] 陈建志《“活动-发展”教学模式原理》
[4] 苏鸿《活动课教学的规范性探析》
[5] 李臣之《活动课程的再认识:问题、实质与目标》
[6] 严淡如、金卫雄《新型活动课程指导》
[7] 邝丽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8] 高峡・康健等著《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9] 张秉平、薛中国主编《活动的特点及组织活动课程的方法》,宋宁娜《活动教学论》
[10] 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
政治发展的实质范文2
关键词:新课改 政治教师 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44-02
在深入课程改革的今天,新课改所提倡的是对学生实施的素质教育,侧重的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锻炼,这就对教师的基本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中学政治教师,应该审时度势,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从新定位自己的教学角色,转变教学思维,通过多种途径来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
1 渗透新课程理念,树立新型的师生观
1.1 实现政治教师的角色转变,树立新型的教师观
(1)由“指挥者”向“引导者”转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政治学科的体系和理论特色,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自觉的充当起“指挥者”的角色,指挥学生学什么、想什么、怎么想,控制了学生的思维。而新课改的实施,了这种教学方式,倡导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政治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从“给方法”到“给方向”、从“给压力”到“给动力”,使用激励、鼓舞、赞许、表扬等方式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2)由“讲授者”向“建筑师”转变。社会和学生需要的是“专家型”教师,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不自觉的站在“专家”的高度和学生对话,去要求学生。新课改提倡新理念,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拓,需要教师“俯身”的对话,拉近距离,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和学生一起共建课堂,共同分享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最终达到教学相长。
(3)由“一桶死水”向“一条奔腾河流”转变。我们都知道教师如果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储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新课改的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政治教师能够跟随时代的步伐,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做新课标的实践者,把自身从“一桶死水”演变成一条融会贯通、却不固步自封的“河流”。
1.2 注重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树立新型的学生观
(1)从“重教”向“重学”的转变。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教师总是牵着学生走,以教师的“教”来为学生定性,所以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新课改的指引下,从新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应处于“引导者”角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知识技能、开发思维,同时能够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
(2)从“重结果的单一评价标准”向“重过程、重差异的多元评价标准”转变。传统的政治教学中,往往以测验和考试成绩来定性学生的学习能力,结果导致学生只为考试而学习,不懂得自我实践。也使得老师“一刀切”丢掉了一大半的学生,并不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新课改的实施,旨在转变这种教学的评价体系,打破政治教学大一统的时代和“齐步走”的教学方法,要针对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从政治课中学到有利于个性发展的知识。
新课改的时代,也是政治课程大变革的时代。而不管怎么样的变动,政治课程改革的效果和质量,最终都要通过教学来体现。这就要求政治教师不仅要在课改背景下转变角色定位,更重要的是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教学技术和能力,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推动课程改革的步伐。
2 夯实教学技能,促进教学相长
2.1 贯穿主线,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政治教学改革中,新课标是我们教学的核心和主线,这条主线明确了新教材的内在逻辑、板块内容及特点,大量来源于生活中直观而生动的事例让我们体会到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所以必须认真研读,带着这根主线贯穿起全书的知识脉络,梳理教材,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而新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见知识不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要注重学生的知识体验。而政治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基于教材,更要敢于跳出教材,结合时政热点、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学生身边事例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不拘泥于教材的逻辑框架。
2.2 掌握专业知识,丰富教学内涵
新课程下,高中政治分别开设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门必修课程和及《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全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等六门选修课程,这些课程涉及经济、政治、哲学、文化、法律、伦理学等等方面的知识。所以政治教师不仅要胜任上述课程教学,还要时刻关注快速更替的动态信息。而这些就对政治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不断优化组合我们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以及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才能适应培养新课改背景下和信息高速时代下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坚持终身学习的信念,把书籍当成知音,把网络作为学习的高效渠道,求知的乐土,既要学好思想政治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最新的理论动态,还要进一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等各种辅助教学的知识,懂得教育教学常识和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技巧,这也正如我国古语所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政治教师只有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丰富实际的教学内涵,更能够有底气站在三尺讲台上,最终赢得学生的尊敬与信服。
2.3 与时俱进,能够熟练掌握多种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以讲授为主、练习为辅,这样不仅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得学生创造性思维无法拓展、受到限制。新课改背景下,强调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式学习以及三维目标的培养,所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彻底的改革。在新课改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配以恰当的视频、声音、图片、案例、录像和幻灯等手段辅助教学,进行目标教学。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要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一步的认知,就应该使学生对知识形成形象记忆,使学生真正理解复杂的社会现象。在传统政治教师讲授的基础上,配以丰富的影音效果,真实的在课堂上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学习和探究,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终达到创造思维的培养和三维目标的养成。
2.4 课后反思,提升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所讲授的内容和授课的方式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改进的过程。新课程突出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指出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具有重要意义。反思的实质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我,善于突破自我和超越自我,在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自我学习和教学水平,其旨在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反思也被广泛地看作教师专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更是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作为政治教师,更要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训,否则就不能够改进我们的教学行为和水平。反思并不困难、也不神秘,其实教师每天都在反思。譬如,上完课后,我们会下意识的想这节课哪讲的不好?有什么优点?为什么讲到某一个环节的时候,同学们的反应不一样?怎样让学生能够有所长进呢?如果我们能在教学过后,不断的进行有效的思考,并且不断找到不足,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对过程记录并形成教学实录、教学随笔和案例、教育教学论文等,那就是很好的反思了。教学反思不仅是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还需要跳出自我,通过与他人的讨论、研究和学习之间的比较,找出彼此之间的差距,总结手段和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总之,政治课教师应该顺应新课改和时代的召唤,全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才能成为新时期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从反思中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教育事业健康的发展。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新课改的实施,给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政治教师也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把握课程改革精神,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更新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应对新课改,使中学政治焕发活力,从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李正杰.中学政治课改之我见[EB/OL].每日甘肃网,2008-12-04.
政治发展的实质范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外部困境;地方政府职责
作者简介:刘化喜(1973-),男,江苏淮安人,淮阴工学院教学评估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1-0081-04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社会共识。在国家层面,2005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为高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而在生产实践层面,社会对面向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加大,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教育部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现有高职院校已达1280所,在校生平均规模5813人。高职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一个包含高职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并以高职教育为主体之一的高等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不过,高职教育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也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其中部分属于办学水平和质量范畴,可以通过高职院校内部改革和发展得以解决。比如:学校定位不准确、培养高级“蓝领”人才的目标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师资水平不高,尤其缺乏真正意义上具有丰富理论教学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还习惯于传统专科教育或者简单模仿本科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实践环节薄弱,实验实训条件不能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等等。对此,相应的对策研究已有很多,在此不再赘述。需要看到的是,高职发展面临的困难中也有不少是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并非高职院校自身所能解决,必须借助外部特别是政府力量,对高职教育作出必要的调控和干预,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新需求。
一、高职发展面临的外部困境
高职发展面临的外部困境主要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第一,生源数量下降。随着本科教育的大扩招,高职院校的生源空间遭受很大挤压。据新华社报道,2012年山东专科高职批次最后一次投档中,5.6万个招生计划仅投档不到3000人,300余所高职院校遭遇“零投档”,尽管录取分数线已低至180分,仍有96所高职院校三次投档无一人报考,为高职院校敲响了沉重的生源危机警钟[1]。事实上,生源危机并非山东所独有,根据各地高考招生部门公布的数据,广东、河南、河北等省份均出现大面积的高职招生难现象。第二,经费投入不足。很多地方没有按照要求制定和落实高职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教育费附加中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经费很少,局部时期内的财政预算内职业教育经费还呈现下降趋势[2]。据资料显示:2005年高职高专学校生均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北京市为7837.1元,而最低的江西省只有1053元。第三,社会对高职人才认同度不高。这一方面关乎高职教育的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培养的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息息相关。接受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人才的专利,受教育者自然会抬高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门槛,热衷于本科院校尤其是重点大学,而轻视高职教育。第四,区域内高职院校间无序竞争。巨大的招生压力之下,各院校间出现夸大宣传甚至相互诋毁现象,严重地引发有偿招生,出现工作人员在利益驱动下擅自改动考生志愿等违法犯罪现象,破坏了正常的招生环境,也损害了高职院校的形象。第五,教学资源重复建设。专业雷同、各院校的发展方向趋同,实验实训基地各自为政,建设效益不高,设备利用率低,也浪费了本就有限的教学建设经费。
高职教育遭遇种种外部困境,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高校生源规模总量下降。受人口出生率的影响,近年来高考人数不断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据教育部网站提供的数据,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1020万,2010年946万,2011年933万,2012年915万,呈明显逐年下降趋势。其次,是社会传统思维根深蒂固。在考生和家长层面,很多人认为高职是低层次的教育,对高职毕业生的未来不很看好,所以宁愿选择一些层次较低的本科院校,也不情愿就读高职院校。而在社会层面,对高职教育的“次等论”指责同样长期存在,一些比较激进的观点,甚至在对高等教育的内涵理解中主观排斥高职教育,并没有在思想意识中真正把高职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再次,则是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保障机制方面的不完善。政府对高职教育的宏观调控把握不准,该管的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缺少对高职院校有序竞争和发展的规则制定和引导;不该管的管太多、管太死,高职院校的办学自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显然,只有正确认识问题并实事求是地运用好政府调控之力,才能帮助高职院校走出困境。
二、地方政府在高职管理中的角色地位
(一)政府管理高职教育的合法性
高等学校需要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但政府也不可能放弃对高等学校的管理[3]。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是国家,政府理应对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发展作出必要的监督、调控和干预,以促进和保障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对此,无论《高等教育法》还是《职业教育法》均有明确要求。《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务院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管理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和国务院授权管理的高等学校。《职业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
(二)政府管理高职教育的有限性
政府对高职教育具有宏观调控职责,但政府调控应该是保障高校自主办学前提下的有限调控。事实上,转变政府职能、保障高校依法自主办学正是近年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努力方向。政府必须遵守《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政府、高校各自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依法管理高校,注重融入和强化服务意识。具体来说,政府对高校的调控和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体系,使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第二,制定竞争规则,维护竞争秩序,为高校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高等教育竞争市场的统一性、自由性和公正性;第三,合理配置资源,保证教育投入,建立相对完善的有利于高等教育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4]。
(三)高职发展更强调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责
政府依法对高等教育实施管理,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政府理应对高职发展及高职院校的运行依法管理。更重要的是,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的一个显著不同,正在于高职尤其强调地方政府的调控和干预,迫切需要地方政府在优化高职发展环境方面作出努力。这取决于两方面原因。第一,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着眼于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适应就业市场需要的一线实用性高技能人才,这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更多强调为地方服务。第二,就院校性质而言,高职多为地方性院校,这也决定了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在地方政府层面作出必要的管理体制与保障健康运行的机制创新。
三、地方政府化解高职院校发展外部困境的现实路径
(一)建立高职教育地方政府统筹管理机制
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极大发展,很多地区都具有多所高职院校,办学类型多,专业覆盖广。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没有高职教育的大发展,就不可能有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不过,很多高职院校都呈现出发展目标盲目、方向趋同等现象,没有形成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良性发展态势。无论从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求,还是从职业教育领跑产业发展的需求来看,地方政府都有必要加强对区域内高职院校的统筹管理,适时引导区域内高职教育走向集团化发展道路。
1.统筹规划,促进区域内高职教育良性发展。职业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地方政府必须正确认清自己在高职教育发展中的职责,并切实履行统筹职能,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形势需要,地方政府应统筹规划院校间的资源配置,帮助学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同时,逐步规范劳动力市场,推动行业准入制度实施,明确企业用工标准,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和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
2.整合专业资源,促进高水平建设。加强市场调研,紧跟市场发展的变化趋势,对区域内高职教育实施专业整合,改变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优势不突出的现状,强调不同学校的特色化发展,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在整合专业的同时,优化师资队伍,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在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也提高区域内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加强与区域内外的企业及职业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制定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区域特色的高职发展战略,引导高职院校不断提高办学能力和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3.适时成立产学研工作领导机构。政府统筹成立产学研工作领导机构,统一领导与管理企业和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培养,使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促进职业教育的政策能够落到实处。可以明文规定校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要求企业与学校实现教、研对接,明确学校应按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必须为企业承担必要的职工培训,企业应按学生的专业来安排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可以要求校企双方制定长期的教、研合作计划,配以具体的教学实施计划,同时对计划的可操作性与实际执行情况加以检查与监督。
(二)完善高职教育与地方产业联动发展机制
1.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建立学校与企业的新型战略合作关系已经被教育界逐渐认可。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已经开展不同程度的校企合作,但这种合作大都是表面的、浅显的,缺乏深层次合作。只有让企业教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实现根据市场要求培训学生,根据市场规则评价学生的高职发展道路,才能既使职业学校的师生正式走进工厂,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输送人力和技术力量,最终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对接,形成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
2.校产合作。地方产业主管部门给出具体产业的发展状况、产业需求与产业要求,同时对地区职业教育与产业相对应的各专业加以摸底,清晰二者供需对接情况后,地方政府有计划地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协调分配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培养要求,尽量避免学校盲目设置专业。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将地区支柱产业或新兴产业相对应的专业要求贯彻到计划专业的职业学校,并保证切实落实,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可以满足产业振兴或发展的需求;从高职发展角度来看,专业设置符合产业发展需要,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职业教育适应企业要求,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3.校地合作。学校在地方政府统筹下,一方面配合地方政府的调控,根据政府发展地方经济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培养对口人才,另一方面积极主动与地方企业合作,直接寻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性难题,与之合作,加以解决。企业可以将一定的设备移置于学校,明确考核要求,直接让师生参与产品生产,既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又使得地方企业的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三)强化高职教育创新发展保障机制
首先是用人制度改革。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师资。有优秀的教师才能保证高质量的课堂,才能保证高质量的科研,才能保证学生学有所得。建立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把师资作为教学条件核心要素的重要体现,是实现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当前高职院校的现状是一大批优秀的内部人才外流,而外部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又常常因为高职院校待遇较低、编制紧张以及人才引进手续繁琐等原因很难进来。地方政府应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政策,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引进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灵活编制设置、简化引进程序,切实保证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其次是加大经费投入。经费投入不足是困扰高职院校发展的普遍问题之一。一方面,国家对高职院校经费来源渠道确立的是“以学费为主”的政策,规定高职“教育事业费以学生缴费为主,政府补贴为辅”。而由于高职教育的管理职责主要在地方政府,高职院校的经费补贴也就主要以地方政府的补贴为主[5]。当地方财政紧张时,高职院校经费不到位的情况非常普遍,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影响教学环节的落实。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技能型人才,本来就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和设备,然而政府在分配经费投入时,却往往习惯于优先保障本科及以上教育而轻视高职教育,严重影响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升。
此外是创造公平、公正的招生环境。区域内高职院校的无序发展,在生源压力逐渐严峻的情况下,必然导致恶性竞争,制造招生环境的混乱。在区域统筹管理要求下,地方政府可以制定出台统一的地方招生政策,打破市县间的地方保护,杜绝各种行政强制现象,严肃招生纪律,禁止利用经济手段招生,杜绝招生过程中的各种经济交易,维护招生公平。
(四)建设高水平区域共享型职教基地
建立区域共享型职教基地的根本目标,就是优化资源配置、避免浪费、推动资源共享和区域合作。建设区域共享型职教基地,能够集中和突出人才优势、设备优势和开放办学的优势,不仅在区域内的高职院校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和资金浪费,还可以辐射周边的中小企业,密切学校与企业的联系,让高职院校不但成为地区高职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成为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这不但有利于高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也提高了高职院校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具体到共享型职教基地的类型,可以包括共享型实训基地、技能大赛高水平训练基地、师生发明创造培育基地以及教学科研基地等。
(五)探索打通高职教育进入本科层次的瓶颈
高职教育发展受到制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历教育止于专科,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将职业教育的层次提高到本科甚至研究生阶段,高职学生可以在获得专科毕业证书之后选择就业,也可以继续深造获得相应的学士或硕士学位。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对高职教育的学历层次缺少明确的界定,但从高职教育的实践层面来看,上海、江苏、云南等地均已陆续启动高等职业本科层次教育。这意味着,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间的鸿沟已经被打破。更多地方政府理应创新思维、积极探索,不断在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有机结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层面作出更多的努力,推动打通高职教育进入本科层次的瓶颈,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对高层次、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娄辰.山东高考最后一批投档结束,5万多招生指标落空[EB/OL].2012-08-17,http:///xhsksd/2012-08/17/c_112761045.htm.
[2]苏宝芳,曹志清.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4(08):52-54.
[3]马陆亭.高教体制改革应转向解决政府与高校的关系[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04):1-4.
政治发展的实质范文4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
在《课程标准》中也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怎样“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思想政治课发展性教学中体现“生活化”的理念,提高课堂的生活质量,满足学生对“各种生活的关切”呢?
首先,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从偏重于认知目标向“生活化”的多维目标转变。贯彻生活化的理念,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从一维转向多维,应该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通过课堂各种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关注社会发展,乐于学习,热爱生活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
其次,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由远离学生生活的理想化的内容取向转变为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生活化”的内容取向。教师一方面要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创造,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充实和重组;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例如,在讲解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时,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向学生演示使用支票、信用卡、外汇的情景,或者让学生走进生活中去观察,通过学生亲身体会来掌握知识。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综合化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已涉及家庭、社会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强调培养和形成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应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品德教育。
首先,知、情、意、行培养过程综合化。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具有其自身规律,根据学生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在整个教材中渗透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即综合地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
其次,选择能反映学校特色及所在社区特色的综合化教育。要善于挖掘社区中的课程资源和研究课题,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在与社区持续交互作用中,在不断理解社区中,健康发展,使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获取直接道德经验、发展道德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通过该学习领域,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不断开阔眼界,不断提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自主化
按照生活化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来体验和感受,即由传统的师生授受向对话教学、体验教学和探究教学转变。
1.体验教学
以往学生对政治课兴趣低下,“学而不信,知而不行”,而通过体验教学,使学生亲身感受某一事件并获得相应的认识情感。一种方法是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汲取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文本”中抽象的语词再现在学生面前。比如在讲到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的意义时,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个体、私营经济发达这一优势,让学生去开展实地调查访问通过前后几年的对比分析,学生发现,由于以前劳动合同制度不完善,工人领不到工资,引发的纠纷、报复、偷窃等事件,而这几年随着劳动合同制度的普遍实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当学生对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有了感性的了解之后,对于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就很好理解了。
2.探究教学
在以往的政治课教学中,在对某一现象进行分析时,教师总习惯于把一些材料直接搬到课堂中,通过课堂提问让学生思考,这样把学习中探究这一关键的环节省略了,学生知识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他们并不一定真正理解知识。比如在讲解价值规律的内容之后,可以让学生去市场上调查,从月饼的价格看价值规律,让学生通过市场调查来发现问题。学生经过调查发现,不同品牌、不同包装、不同时间(主要是中秋前后)市场上月饼的价格有很大不同,对这一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学生就会对价值规律有一个既感性又深刻的理解。
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开放化
思想政治课教学环境上从封闭、专制向开放、民主转化。①教学时空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让学生走进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去获得信息,或可以利用网络或利用图书报刊资料,比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使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有更新更深的认识。②教学语言运用方面 教学中运用美的语言使知识生动起来,激发学生兴趣。当今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这些丰富的、全新的语言作为媒介,能拉近思想政治课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就是来源于生活当中的,从而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③师生关系方面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迁移,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学内容。
政治发展的实质范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思想政治 企业
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思想政治开始有了新的方向。讲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与实际相结合,是科学发展观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内在要求。作为一家中型国有建筑施工一级企业,更加需要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思想精髓,以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方法,扎实推进公司思想政治工作,有力促进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日趋科学化,努力提高职工思想素质,扩大企业文化内涵,最终实现增值企业社会实际价值目标,达到富裕员工,回报社会的历史使命目的。那么,怎样才能在公司思想政治工作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公司各级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发挥生命线职能
任何企业和公司都是一个经济组织,它们的任务主要就是发展生产,提高经营效益。职工的思想问题也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生产经营相联系。所以,要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一定要抓好生产经营工作。大量的实践已经证实,只有在生产经营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结合,满足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条件下,才可以更好的掌握职工的思想,从而更好地解决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让职工在工作中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才可以高瞻远瞩,稳健地取得阶段性成果并有效地克服短期行为,协助企业更好更快的实现其发展目标,真正的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着眼于生产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结合,重点解决好企业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和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难题,还要关心职工的想法以及群众生活的热点,将其跟企业的中心任务联系在一起,与职工群众的思想实际紧紧结合,具备前瞻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能动作用,有力推进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有序进行,从而体现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路途中生命线的作用。
2 科学发展观主张以人为本,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在所有的知识教育中,思想政治工作更重视人的主体性。尤其当前,在市场经济秩序尚不完善,经济利益体矛盾突出,职工收入存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来有效的解决不同对象、不同类型的思想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性要求同群众性现实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我们要努力打造的企业精神应当是这样的:具有市场经济内涵和本企业特色双重效果,让广大职工群众都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工作、学习观念。例如:引导职工树立“用户至上、信守承诺”的信誉观,“质量第一、工程精品”的质量观,“生产最佳产品,塑造最佳员工”的价值观,“坚持科技兴企、强化技术创新”的科技观,“尊重知识、人才为本”的人才观;在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时,主要就是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论教育的建设,充分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让职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进行业务素质建设时,为了更好的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如培训、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导师带徒和知识竞赛等,保证职工以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面对工作和生活,尽量多组织一些文体娱乐活动,不仅要让员工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还可以让员工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这些形式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不仅可以让员工尽心尽力地为企业发展做贡献,还能够提高广大职工自身素质。思想政治工作要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一致,与职工的实际状况相吻合,这就要求我们从职工最关心、与职工联系最密切的问题入手,从职工的角度思考问题,多办好事,多办实事,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同解决职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教育职工和服务职工结合起来,如:职工生病住院慰问,婚丧、节假看望,每两年对职工进行体检,建立困难职工帮扶基金,千方百计为职工排忧解难,使职工在工作中感受到一种温暖。经过大量的实践发现,只有让员工从心里自觉地服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要求,才能让她们在工作中充满热情,真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3 科学发展观督促思想政治工作者,坚持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培养人,努力培养职工主人翁精神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做到尊重人、关心人和理解人、培养人。尊重人,具体来讲就是尊重人的人格和价值,尊重人的创造和权利。关心人,具体来讲就是及时掌握职工心中所想,生活所需,尤其是要关心家庭比较困难的职工的生活和心理;理解人,具体来讲就是能够很好的做到换位思考,用真情实感感动员工,通过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和交融,使其明确方向、增强信心、激发内在动力。培养人,具体来讲就是不仅要把人塑造成权利的主体,还要把人培养成责任的主体。
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若是想充分的体现科学发展观,就一定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不断地提高职工间的凝聚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首先,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其次,推进企业管理,让职工参与企业决策的全过程,认真接受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从政治上确立职工的主体地位;第三,要有长远的规划,将设更加优秀的职工队伍,通过强化培训和教育,提高职工觉悟、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才干,从制度上确立职工的主体地位;第四,不是要企业独享经济效益成果,而是要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分享,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满足职工的需求,将企业的命运与职工的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要以理服人,还要做到以情感人,从而让员工树立较强的主人翁精神。
4 科学发展观激励思想政治工作者,努力构建和谐、平等的企业文化氛围
科学发展观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努力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而且随着企业的发展,在满足员工日益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条件下,让员工都能够树立积极健康思想观念。不断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娱乐活动,使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科学发展观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努力打造平等文化,在企业中倡导“挣多少没关系,关键在公平”的管理理念,真正做到让员工满意。所以,公司各级组织一定要不断完善竞争和激励机制,制定岗位竞争、动态考核制度,形成动态的管理用人机制。领导干部要坚持任人唯贤,真正把思想好、素质高、技术精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充分调动干部员工工作积极性,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管理的科学性,树立只有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工作,才能实现自己乃至家庭的物质梦想目标,成为干劲十足,信心百倍,勇往直前的企业员工。
总之,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中,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索。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你消极地、停滞地对待它,那它就无所作为;你积极地、发展地对待它,那它就生机蓬勃。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努力使思想政治工作更贴近企业、贴近员工、贴近实际,就一定能够开创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国胜.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太行日报,2009-12-10.
政治发展的实质范文6
一、政府规制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政府在职责决定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工业革命后由于大量化石资源的消耗导致的以温室效应为突出体现的气候灾难,最早出自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该报告提出要以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替代当前的化石能源发展模式。
谢进、张坤民、潘家华、邵伟等专家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尽管各位专家对低碳经济的表述不尽一致,但是其核心就是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模式,利用清洁能源,保护生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我国“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也正是低碳经济的目标所在。
联合国气候委员会认为,气候变化的后果是不可逆转的,就全球而言,气候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今年1月1日,欧盟强行推出了航空碳排放税,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在纷纷发表意见反对、抵制航空碳排放税的同时,更需要引起我们深层面的思考,一是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减少碳排放是一个全球问题,不是一个地区、更不是那个个体的行为。二是非常明确地让我们看到,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尽管我国的历史排放和人均排放均较一些发达国家低,但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中国承受的国际压力仍在不断增大,在全球化气候变暖的紧迫形势下,政府必须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
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社会长期的、全面的发展规划,必须要政府进行顶层设计。当今社会,政府承担着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并承担着稳定和巩固社会经济基础的重要职责,尤其是在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令世界瞩目,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市场发育程度还不高,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非常明显,虽然中国政府正在努力地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方式。但是,无论在市场经济运转过程中,还是在人们的意识形态领域,政府的影响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低碳经济的发展没有政府的支持和推动是不可能实现的。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我们近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是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为代价的,低碳经济发展必然面临着人们传统生产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问题,也必然面临着来自高能耗利益主体的阻力。政府由于其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和广泛的权力,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中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如何处理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关系是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必须的选择。
(二)经济外部性要求政府规制
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问题,低碳经济的发展成果全人类共享,无论是社会产品与社会服务的提供者,还是社会产品与社会服务的消费者都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受益者,但是,无论是社会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还是消费者个体又都不可能自觉主动地选择低碳生产行为和低碳消费行为,这是由私人主体的性质决定的。
社会产品与社会服务的生产者之间在选择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时面临着投入与享有低碳经济发展成果之间的博弈,在从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投入,并且需要以减少经济利益和经济发展速度为代价。如果都没有对低碳经济进行增加投入,各方虽然都没有享受到低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良好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但是从个体利益看也没有任何损失;如果都对低碳经济发展进行相应的投入,各方都能在增加投资的前提下共享低碳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如果一方进行低碳经济发展的投资而其他方没有相应的投入,那么就会出现大家一起享有这部分投入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改变。这种现象的出现,在经济学上通常称为“搭便车”,由于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存在“搭便车”行为,导致各经济主体也不会主动地选择为低碳经济埋单,个体的企业如此,各个地区之间为了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也是如此。
可以看出,由于市场经济主体行为的利益驱动性,低碳经济发展必然要求有能够驾驭和平衡各利益主体的主导者来对低碳经济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行为规制,这一主导者只能是政府。政府既可以通过行政手段也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进行规制。政府规制通常可以有两种基本手段,一是政府以行政命令手段对企业进行强制性的行为控制,比如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关闭小火电、小化工等行为,以保证政府在较为合理的条件和范畴内承担治理污染的公共支出;二是政府通过经济手段鼓励和引导市场经济主体理性地选择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比如政府通过征收排污税建立“谁污染,谁负责”的规制原则、通过修订资源税、开征环境税等绿色税制抑制污染和资源浪费,并对所得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等进行相应调整以鼓励企业实行“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行为,将由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形成的社会成本反映到商品和服务中去,通过改变生产企业的成本收益对比制定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方式供企业和引导企业进行低碳经济的理性选择。
二、政府规制行为选择
低碳经济的参与者既有作为重要主体的政府,还有社会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同时,由于低碳经济发展涉及到经济发展的模式转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规划密切相关,政府规制行为必须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因此,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规制必须进行科学选择。
(一)政府规制行为要考虑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
低碳经济发展是全球问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通过艰难谈判,于1992年5月9日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简称《公约》)。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通过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
从《京都议定书》来看,我国在减少碳排放上的压力是巨大的,在认识到我国碳排放现状的前提下,必须明确的是,发达国家在过去很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以牺牲环境和生态为代价取得了今天经济的高度发达,也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历程,同时,又在发出减少碳排放倡议的同时,将污染严重的行业通过市场手段转移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致使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面临着经济增长的压力,另一方面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下,不得不选择以低消耗、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发展是一个永久的工程,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社会发展的现状,充分考虑本国实际,制定出一个符合本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客观情况的、符合本国人民长远利益、整体利益的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二)政府规制行为应以制度设计为主
政府、企业、消费者等都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参与者,政府在进行行为规制的过程中应避免将发展低碳经济变成政府一厢情愿的事情,企业、非政府组织、消费者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
对企业来讲,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发展低碳经济必然要求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对于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来讲,其本身随着资源的枯竭也面临着经济增长的转型,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有理性的企业应该看到正是转变增长方式的催化剂,使其在资源枯竭到来之前未雨绸缪。在同时,政府也可以做好教育宣传工作,让企业更好地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是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从消费者来讲,其消费行为的选择从理性上应该是倾向于低碳经济模式,选择绿色消费,但是从其生活现状考虑,消费成本的高低和消费的方便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全民素质不断提高的今天,如果在成本与方便程度上能够让消费者接受的话,相信公民会将低碳生活作为理性的选择。
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其规制的定位应立足于制度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角色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错位,必须要避免过度干预市场的行为。虽然政府规制对于低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如果政府事必躬亲、事无巨细地直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必然会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结果不可避免地造成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低效率,对低碳经济发展来说有害无益,政府应通过建立健全系统而有效的制度来规范和引导市场经济各主体理性地选择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
(三)政府规制行为自身的低碳经济选择
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示范效应通过两个方面体现:
其一,政府在行政过程中是否遵循了低碳经济发展优先的原则。政府的行政行为本身应当将低碳经济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从宏观和中观层面上引导社会经济活动的其他主体选择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行政行为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作为管理者的政府行政。作为管理者的政府行政行为,指政府在制定地方经济发展规划方面所体现的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经济发展规划包括产业政策规划、经济发展目标规划等涉及中长期利益的一系列问题,作为管理者的政府在进行规划过程中,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低碳经济的理念,必将对当地的低碳经济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二是作为监督者的政府行为,政府是市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监督者,政府对于不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行为的态度直接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也会对其他的市场主体产生极大的影响。地方政府在追逐GDP的过程中对污染事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仅说明了政府没有履行经济发展监督者的职责,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政府在公众中的公信力。
其二,作为普通市场主体的政府行为对低碳经济的影响。政府既是市场经济发展规则的制定者,又是社会产品和社会服务的消费者,作为消费者的政府行为对整个社会选择低碳经济模式的影响非常之大。低碳经济在我国还算是新生事物,在倡导公众转变生活方式、选择低碳生活的过程中,政府消费本身是否选择低碳方式,对公众低碳生活的选择有着教育、引导作用。因此,低碳经济应该首先从政府做起,将低碳生活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政府生活行为上。
参考文献:
①陈迎. 中国低碳经济的挑战与转型策略.《环境保护》2009,(24)
②李斌. 发展低碳经济中的政府角色定位.《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
③李宇.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政府行为博弈市场边界.《改革》2011,(10)
④余晖.《政府与企业——从宏观管理到微观规制》,1997年
⑤王俊豪.《政府规制经济学导论》,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