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战略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战略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战略计划

乡村战略计划范文1

一、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笔者根据日常所见、所听并结合亲身体验,粗浅认为乡村小油路存在以下几点不安全因素:

一是乡村小油路道路配套设施不齐全,设置不规范。

笔者所见的小油路大多是在原有的乡村砂石路、泥土路基础上新建而成的,道路沿线或是民居密集,或是路基紧临地畔,房舍、堤坝紧邻渠沟多、不规则弯道岔口多等现象较为普遍,相关交通安全标志、隔离设施配套不全、设置不规范、不合理,甚至路面已经通行但相关交通安全标志、路面隔离设施迟迟跟不上,安全隐患显而易见。

二是乡村小油路警力不及,交通违法行为突出。

乡村路面往往在交警视野之外,无牌无证违法行为得不到查处。农忙时节,农用三、四轮车违法载人,拉载农产品车辆乱停乱放,挤占路面;农闲及节日期间,农用车违法载人,酒后骑乘无牌无证车辆上路;摩托车、客运车辆超员、超速行驶……种种违反交通法律法规的驾驶行为常常使正常驾驶者面临危险。

三是乡村小油路涉及的农村面广、人多、车辆类型复杂,人员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小油路连通城乡、贯穿村社,有时紧邻房前屋后,大大小小的车辆,从两轮到五轮,电动的,燃油的,拉客载物的车都有,马路上给羊喂料,堆物晒粮,猫逗狗咬的事也不少,还有一种现象是哪里碰见熟人,车就停在哪;哪坏哪修,不放警示物,不撤撑垫物(砖头、石块)。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

1、交通安全宣传仍然不能有效地提高农村群众的安全意识。

2、责任主体的管理覆盖面有限。

交警部门有限的警力主要负责城区、镇区市政道路的交通安全日常管理,难以达到乡村小油路交通安全日常管理的覆盖面、精细化和专业化。

3、综合配套的安全设施投入存在不足。

三、解决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xx”期间的重大战略计划,作为公安交管部门要切实从维护交通安全的角度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增强服务意识,坚持有所创新,积极有所作为,努力满足新形势下广大农村群众对于交通安全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

(一)加强与建设部门联动,促进农村地区公路交通的科学整体规划。

增强交通安全的全局观念,交警部门、交通部门等业务部门要主动联系属地政府和相关建设部门,在前期规划设计阶段要尽可能地提前介入,发挥职能优势,多提出指导性、合理化、改进型的意见和建议,完善规划设计方案;加强监督制度,提高建设效率,在建设源头上尽最大努力地消除安全隐患。

(二)深化“五进”宣传, 加大多媒体宣传功能,营造交通安全宣传氛围。

乡村战略计划范文2

【关键词】 发达国家;低碳经济;政策措施

低碳经济是基于能源消耗导致污染环境,又引起气候异化的客观事实,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实施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自二十一世纪初以来,全球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就对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制定了各种政策和措施,从其取得的经验及成效上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发达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政策与措施

根据《京都议定书》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已完成工业革命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这条道路上无论是在制定发展战略与政策、严格法制和促进低碳产业发展上都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先行者。

(一)制定规划与政策,引导低碳经济的发展

1.把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英国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先行者,“低碳经济”概念最早见之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明确提出了2010年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标,即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6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建立低碳经济社会。2007年至2009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了《能源白皮书》和《英国可再生能源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实现低碳经济的能源总体战略,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政府预算框架内特别设立碳排放管理规划的国家。从2006年起,日本政府也出台了多项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引领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和可持续的发展。如2006年6月日本政府出台的《国家能源新战略》,提出从发展节能技术、降低石油依存度、实施能源消费多样化等六个方面推行新能源战略,到2007年6月,日本内阁会议审议通过《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新经济成长战略》等一系列发展规划与战略,描绘了日本中长期低碳经济发展的国家环境战略。2007年年底,欧盟委员会也通过了欧盟能源技术战略计划,明确提出鼓励推广“低碳能源”技术,促进欧盟低碳经济发展。

2.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政策。一是制定税收政策。近年来英国为了确保其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实现,推出了两种政策手段:即在其“气候变化计划”中提出了征收气候变化税。计税依据是根据使用的煤炭、天然气和电能的数量,使用热电联产、可再生能源等则可减免税收。二是制定可再生能源配额政策,即对所有电力供应商都制约于一定的可再生能源法定配额,目的在于鼓励企业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同时,英国积极培育和推动碳排放交易市场及建立了碳基金。美国政府提出的新能源政策,主要是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对新建的节能住宅、高效建筑设备等都实行减免税收,并实施“总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计划,设立国家建筑物节能目标;与此同时,美国对在2006年到2010年之间购买柴油轿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给予最高3400美元的税收返还;一些州政府如加州政府还对使用清洁环保汽车实行直接补贴。法国也宣布了一系列结合税务和投资的环保措施,从农业、交通、住房建设等方面入手,要让法国成为对抗全球变暖的先锋。

(二)采用法制手段,强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1.制定法律法规形成有效的法律约束。英国是最早制定低碳经济法律的国家之一,在2007年6月英国就颁布了《气候变化法案》,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而建立具有法律约束性长期框架的国家。美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近年来十分重视节能减碳,从2007年以来,美国颁布了《低碳经济法案》、《美国绿色能源与安全保障法案》和《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这些法律构成了美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法律框架。日本国会则在2008年中,分别通过了《能源合理利用法》修正案、《推进地球温暖化对策法》,经济产业省修改了《石油替代能源促进法》。此外,还颁布实施了《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家用电器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及《绿色采购法》等法律,构建了由能源政策基本法立法为指导,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能源利用合理化、原子能立法等为中心内容的法律制度体系,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德国政府也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供暖法》,保证可再生能源的地位,使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快速发展。从2008年1月起,欧盟公布了包括《欧盟碳交易机制修改指令》,《碳捕集与封存(CCS)指令》、《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指令》和《关于为实观欧盟2020年减排目标,各成员国减排任务分解的决议》等五个立法建议,强化低碳经济的立法。

2.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减排目标落实及监督管理。为了有效地贯彻实施低碳经济,确保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发达国家纷纷成立了相关的机构,负责减排目标落实及监督管理。如英国政府就成立了“气候变化委员会”,负责研究减排目标落实情况,并向政府提供独立的专家建议和指导等。日本政府主要以细化管理政策完善法律制度及监督。如对企业的节能减排管理人员实行“节能减排管理师制度”,对能源消费总量不同的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制度,根据能源消耗多少对能源使用单位进行分类,对各类建筑物实施用能管理制度,用能超过限额的建筑物配备能源管理员,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节能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等等。

(三)重视低碳产业的发展,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1.重视低碳产业技术开发与创新。低碳产业技术研发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自2008年以来,发达国家就十分重视低碳产业技术开发与创新。如美国政府制定了低碳技术开发计划,成立了专门的国家级有关低碳经济研究机构,为从事低碳经济的相关机构和企业提供技术指导、研发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从国家层面上统一组织协调低碳技术研发,以落实节能减排目标。日本持续投资化石能源的减排技术装备,重点开发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装备,形成了国际领先的烟气脱硫环保产业。澳大利亚政府持续投资于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关键的低排放技术,并将低排放技术的重大突破作为低成本的长期的可持续减排的关键所在。

2.加大低碳产业发展的投资力度。美国是世界上低碳产业投入最多的国家,从2009年10月到2010年底美国就对清洁燃煤技术的研究开发就提供了150亿美元的拨款。近期又计划投入10亿美元集成最先进技术建造世界上第一个零排放的煤基地发电站。日本则投入巨资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光能、地热能等方面的研发,打造低碳产业链。英国则加大对可再生能源以及低碳排放技术的投入,在2002~2008年间,英国政府每年提供5亿英镑用于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投资3.7亿英镑成立国内“环境变迁基金”,推动环保技术产业化;投资10亿英镑重点研发可再生能源技术,计划2020年前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财政支持达到20亿英镑。澳大利亚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直接资助和投资已经超过35亿澳元;政府设立的5亿澳元的低排放技术示范基金吸引了近30亿澳元的投资。

二、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效应

(一)承诺减排目标,减排效应明显

1.明确承诺减排目标。为了实现《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与发展低碳经济,各国先后就本国减排目标作出了承诺。英国政府在2003年就提出计划到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建立低碳经济社会。欧盟委员会提出的一揽子能源计划中,承诺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提高到20%,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消耗量减少20%。此外,欧盟单方面承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2O%,如果其他的主要国家采取相似行动则将目标提高至3O%,到2050年希望减排6O%~8O%。2008年6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提出了日本新的防止全球变暖对策――“福田蓝图”,表示日本减排的长期目标是到2050年使本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80%。

2.取得了明显的减排效果。2006 年以来,几乎所有的欧盟的单位GDP碳排放增长趋于下降。瑞典和荷兰的碳排放已保持稳定,而在很难控制的运输行业,瑞典和日本已经稳定住了碳排放。英国国内政策实践所积累的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如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机制吸取了英国排放贸易制度中很多有益的元素。据英国环境-食品-乡村事务部(DEFRA)的资料显示,2005年英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包括欧盟温室其他排放贸易机制的作用)是629.2Mt二氧化碳当量,比1990年水平减少18.8%。预计到2010年,英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为592.2Mt二氧化碳当量,比1990年水平减少23.6%,是英国承诺《京都议定书》目标的2倍。

(二)再生能源投入逐年增长,产业发展正在崛起

1.再生能源投入快速增长。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再生能源的开发投入。日本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光能、氢能、燃料电池、以及潮汐能、水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据日本内阁府2008年9月的科学技术相关预算数据中,仅单独立项的新能源技术的开发费用就达近100亿日元,其中创新型太阳能发电技术的预算为35亿日元。美国也将发展新能源作为重要内容,于2009年2月出台了《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投资总额达7870亿美元。包括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等在节能方面最主要的是投资汽车节能技术。

2.新能源产业正在崛起。英国风力资源丰富,第一个海上风力发电站于2000 年12月开始建设,经过近 10 年的发展,英国已成为全球拥有海上风力发电站最多、总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而且其陆、海风力发电站的电量足够向280万家庭供应电力。到2009年,英国在全世界低碳技术和绿色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3万亿英镑,从业人数达到88万人。德国也是再生能源产业迅速发展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占整个德国能源消费的比重在逐年提高,已由2003年时的3.5%提高到2008年的8.7 %。发电行业中使用可再生能源所占的比重在2008 年时已达到17%。瑞典则重视环保型汽车产业的发展,2007年1月至6月,瑞典共销售了23058辆以节能和低废气排放为标志的环保型汽车,同比增长25%,其产值位居欧盟各国之首。

参考文献

[1]蓝庆新.《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借鉴》.《经济导刊》.2005(10)

[2]杨明钦.《美国经济危机的复兴与应用清洁能源、节能技术的关系》 .《中国能源》.2009(4)

[3]胡淙洋.《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1)

[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低碳道路》.科学出版社,2000

[5]郭代模.《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思路和财税政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9(58)

乡村战略计划范文3

    1.社会主义时期的小学教育管理政策(1967~1994年)

    坦桑尼亚社会主义时期的小学教育管理政策以“国家发展”为核心,期望通过基础教育发展实现国家振兴。其政策探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倡导教育为自力更生服务,责任由国家承担。1967年,尼雷尔总统提出把“为自力更生服务”作为教育发展的主要目的,强调教育与农村生活相结合,“在他看来,发展基础教育是坦桑尼亚摆脱愚昧,促进乡村进步的首选之路,应将发展教育视为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举措”。[2]1969年《教育法》规定将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权收归国有,使小学教育仅成为国家的责任。1974年政府通过决议,决定实施免费小学教育,并从1977年起强制施行小学义务教育,教育经费逐年增加并主要用于初等教育。

    第二,强调政府社会共同管理,教育要面向生活。坦桑尼亚政府在加大政府办学力度的同时,实行基础教育管理权力分散化,强调地方政府的责任,推动地方政府、学校委员会与社区对小学施行共同管理。为实现教学语言民族化,“坦桑尼亚政府在第二个国民发展计划中提出将斯瓦希里语作为初等学校唯一的教学语言”。[3]为贯彻自力更生教育政策,“在初等学校课程中充实进了大量的农业科学,并要求学生参加更多的农业劳动”[4],将考试制度与师生的劳动评定相结合,“小学毕业生强调不再为升学做准备,而是要走向生活,教育部因此将小学入学年龄由5至6岁提高到7至8岁”。[5]

    第三,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改革教育支付制度。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坦桑尼亚经济萧条、财政拮据、教育经费不足,国家公立小学勉强度日。为走出困境,“政府在1984年11月制定《通向2000年的坦桑尼亚教育制度》,揭开了坦桑尼亚教育改革新的序幕,其中包含两项重要决定:一是取消对集体和私人办学的限制,二是逐步改变免费教育的做法”。[6]“1989年《社会优先行动计划》出台,指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优先性,提出教育经费应由中央政府负责逐步转向由地方和社区分担的政策。”[7]1992年11月,《关于21世纪坦桑尼亚教育政策改革的建议》提出小学教育经费分摊政策,并从当年起小学生开始缴纳学费。

    2.后社会主义时期的小学教育管理政策(1995~2011年)

    坦桑尼亚政府不断深化社会改革、发展民族经济,并积极寻求国际社会援助,进入21世纪以来,该国小学教育获得了显着发展。坦桑尼亚政府在后社会主义时期的小学教育管理政策强调服务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其政策探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服务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教育政策相继出台。坦桑尼亚政府于1995年2月出台《教育与培训政策》,“该法案在实现小学招生增加、公平准入、提高基础教育效益和扩大财政基础上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将教育和培训权进一步下放,支持和鼓励非政府组织、私人兴办教育事业,调动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办学的积极性”。[8]《基础教育总体规划》的出台,明确了基础教育发展目标,“政府将从2000年起向所有适龄儿童提供免费小学教育,争取让80%的15岁学生读完小学”。[9]1996年政府在制定的《2025年远景发展规划》中指出:“必须重视基础教育发展,尽快普及小学义务教育,消除文盲现象,加强教育培训以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各层次人才的需求。”[10]

    第二,借助发展市场经济以寻求国际社会援助。在西方国家的督促下,坦桑尼亚逐步走上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并于2000年1月制定《减贫战略计划》。“2001年11月获得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今后20年内获减30亿美元债务的支持,且减免债务主要用于教育、卫生、扶贫上”[11],为坦桑尼亚实行小学义务教育提供了保障。2001年7月,坦桑尼亚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推动了小学教育发展,“在施行义务教育第一年,适龄儿童净入学率就从2000年的57%上升到75%,到2003年1月达到88.5%;与此同时,到2003年坦桑尼亚大陆小学达到12981所,教学条件和学校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第三,制定教育发展计划以保障小学教育发展。坦桑尼亚教育与文化部在2001年出台《小学教育发展计划》(2002~2006年),“该计划强调对小学施行强制性义务教育,扩大资金来源、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学校设施,保证适龄儿童入学率、在校生保持率,关注招生数量、教学质量、教学资源利用率以及政策目标的落实;另外,中央政府大幅度下放权力以发挥地方和社会办学的积极性”。[13]2006年,《小学教育发展计划》(2007~2011年)出台,“该计划在强调招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学质量、教育供给、教育公平、体制完善以及政策规范”;[14]“对于教师的培训和要求有了进一步提高,为强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建立导师制以及教育督导机制”;[15]“其显着特点是在制定和实施的不同阶段,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管理;不同于第一阶段资金来源的多元化,第二阶段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预算。”[16]进入后社会主义时期以来,坦桑尼亚政府的各项教育政策探索与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其小学教育的恢复与发展,给整个民族和国家带来了希望。然而,历经长期殖民统治导致的贫穷落后以及独立后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失败,以及较多的依赖于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导致坦桑尼亚当前的小学教育发展仍具有不稳定性,并且面临许多棘手问题,如教育经费不充足、教育公平难保障、教育质量提高慢、教师薪资福利难保障、教育供需矛盾突出、师资队伍培养不足等。

    二、坦桑尼亚小学教育管理政策之启示

    自民族独立以来,坦桑尼亚小学教育管理政策改革与发展历经挫折,但最终指导了坦桑尼亚小学教育的深入发展,为该国民族教育的发展、国家的稳定、市场经济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对坦桑尼亚小学教育管理政策演变的梳理,总结出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相对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小学教育管理政策制定与改革的重要启示。

    首先,必须基于国情国力制定教育目标。在教育兴国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均衡考量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需求,将基础教育发展目标制定与其国情国力相结合。在坦桑尼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过激的社会经济改革引发了小学教育发展的冒进,虽然在短时间内推动了该国小学教育的较大发展,但有限的教育资源承载着过重的负荷,终究未能使其小学教育实现从学生数量增长到教育质量提升的转变。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坦桑尼亚小学教育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姆卡帕总统执政后,基于坦桑尼亚国情开展了一系列政策调整与改革,如《教育与培训政策》就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坦桑尼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了大量专业性技术人才,为坦桑尼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

    其次,必须基于国际环境制定教育政策。当前,教育发展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一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长期遭受殖民掠夺、国力贫弱,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国的中小发展中国家而言,其基础教育改革必须审时度势,在充分考量本国国情的同时,还要考量到与本国联系密切的世界主要大国和国际社会组织的影响,做到趋利避害,争取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办学效益。在坦桑尼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随即减少、甚至中断了对其援助,并对其实施全面的封锁政策,加上该国经济发展水平原本就低,最终制约了其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整个80年代都陷入了困境。相反,在1995年坦桑尼亚进行多党总统选举后,再次获得了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经济组织的援助,并在2001年争取到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0亿美元的减债,从而为其实施小学义务教育提供了资金保障,并为进一步促进坦桑尼亚其他各层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乡村战略计划范文4

关键词 全民健身 社区体育 健康 项目

一、加强社区体育的地位与作用

社区体育主要是指成年人针对自身,以其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获得健美娱乐为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体格健美与快乐幸福的生活。成年人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中流砥柱,其身心健美、快乐幸福的生活与健康长寿,直接关系到国家或民族的社会稳定与繁荣昌盛,因而也必须成为一个国家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民族文明程度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我们深入持久地开展社区体育实践,必须对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影响。概括说来,社区体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直接作用。

1.直接作用。

(1)能有效地帮助人们健身,促使体格健壮,体态优美,形成并保持各种良好的身体技能,增强体力;保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利于提高人们的学习、工作、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2)能有效地促进人们健心,调节与消除各种不良情绪,促进人际交往,增进彼此了解与友谊,使人们精神更美好,生活更快乐。

(3)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提高人们体育文化素养,利于移风易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2.社区体育的特点与内容。

第一,社区体育的主要特点。

(1)健美性与娱乐性。社区体育的主要对象是成年人,而成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既不是为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当运动员,也不可能是为了促进自身的生长发育。成年人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则是在其生长发育基本完成,已经定型成年的基础上,为了健身健康;为了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为了图快活,概括地说,就是为了“傻、美、乐”。事实上,考察成年人参加体育活动时的动机亦不难发现,或为了强身健体:或为了美形、美姿、美态、美化动作:或成为玩一玩,图个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有时动机单一,有时多位一体,相得益彰,完全由具体的人,具体的内容与形式,具体的特定环境条件来决定。换言之,离开了上述动机与目的,成年人一般是不会过问体育的。这就决定了社区体育必须具有健美性与娱乐性特点,并以此区别于其他社区文化现象,决定其独特的社会地位。

(2)自控性与个人针对性。社区体育的实践活动,是成年人在其业余时间,自愿自觉,主动坚持经常的基础上展开的。由于社区所辖成年人中,种族、性别、年龄、职业、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体质健康、个人需求、业余时间以及所处的地位、社会环境等均存差异给社区体育实践中集体性活动的组织与实践带来极大困难。因此,社区成年人以其身体运动实现“健、美、乐”目标,由主要表现为针对个人体质、健康、需求、心情、兴趣爱好有特长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与形式,在允许的时间与环境条件下的自我调控。换言之,虽然成年人所处的社区也不时组织开展一些集体性体育活动,激发人们的兴趣与热情,交流体育信息,推动社区体育工作开展,显得很有必要。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绝大多数的成年人,“健、美、乐”目标的实现,则主要不是依靠他人控制(即他控性),而是靠自己针对自己的自我调节与控制来实现。

(3)随意性与自觉性。社区体育的对象极其复杂,内容极其丰富,形式不拘―格,千变万化,反映其实施过程十分复杂,难于集中统一,必须灵活分散,由于社区成员中的个体则显得十分随意,其前提自然是人们的自觉性。换言之,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凡有人群的地方,无论是在体育场馆、公园绿地,还是在高山草原、江河湖海;也无论是在厂矿机关,还是街道、乡村,只要人们具有浓烈的健身意识,就可随意选择与之相应的内容与形式进行身体锻炼。因此,随意性与自觉性也是社区体育的显著特点之一。

第二,社区体育的内容。

社区体育的内容,凡指人们用以实现“健、美、乐”目标的各种徒手的或借助于物质条件进行的身体活动的总称。我国社区体育的内容极其丰富,概括地说,既有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诸多民族、民间的体育项目和健身、养生方法,也有现代健身健美手段;既有正规的,也有非正规的;既有十分复杂的,也有非常简单的。且随着时展,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将体育纳入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因人、因地、因时进行的各种体育实践中,不断创新积累;电视、通讯网络的健全与现代化,体育信息交流、沟通,及时、迅速、准确,社区体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导下,游泳、登山、拳、操、功、舞日益普及成为人们健身的重要手段,社区体育的内容百花齐放。

3.社区体育的管理与骨干培养。

(1)社区体育管理的基本职能。社区体育管理是指为实现社区体育目标而进行的有计划的组织协调管理对象的活动。加强社区体育管理的目的旨在创造更多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计划职能。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确定未来社区体育工作目标与计划的活动过程,是社区体育管理中的重要职能。①确定目标。社区体育管理目标必须服从整个体育管理的目标,应建立在调查研究,科研预测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之上。目标的内容一般包括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用于社区体育的经费数量;开展社区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数量;体育骨干的培养与发展;人们体质发展水平等,要求具体明确,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 ②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是目标的表达方式,是为实现“目标”所进行的具体设计和筹划。社区体育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指导思想”,即根据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体育的方针政策,提出社区体育工作重点和争取达到的总目标;“目的要求”即根据指导思想和总目标,提出具体的要求;“计划任务安排”如经验交流的安排,检查评比工作的安排以及各项任务的安排;“具体措施”和“经费和物质保证”等,是在预测和决策基础上,通过对各种决策反复分析和论证而提出的具体计划方案,力求从实际出发,行之有效。

(3)组织职能。组织职能是指管理者落实计划、组织协调管理对象,逐步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具体包括“建立健全组织机械,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展开工作.组织活动。即把实现目标所需要的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进行合理配置并使之协调的运作;“检查指导”,如帮助下属理解计划与目标,掌握计划实施进度,为下属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发现问题为调整计划提供依据;“协调关系”、“信息沟通”等。组织职能发挥得好,将对实现“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

(4)控制职能。控制职能是指根据目标计划要求衡量计划完成情况并以此为据调节管理对象的行为,以确保目标实现的活动过程。也即是运用反馈调控的过程,其基本操作过程是:建立标准―衡量实际成效―反馈调控纠正偏差―实现目标。

二、加强学校实施全民健身计划

1.学校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在我国深化改革和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由国家宏观领导,依托社会,全民参与的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增强国民整体素质的社会系统工程和跨世纪的国民体质建设的发展战略计划,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涉及到各行各业,尤其是学校这块园地,如何正确解决好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儿童的健体问题,为他们奠定好能从事终生健身锻炼的基础,已成为摆在学校体育界的一个新的课题。要研究好这个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和运动竞技的内涵和外延,重新认定体育育体和竞技娱心的界定及其关系,才能从观念中的误区走出来,才能真正找到学校体育自身的坐标,才能切实走出一条学校体育的改革路子。

2.阻碍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阻碍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的主要因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调查结果表明,53.5%的学生认为锻炼条件差是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市没有一所中学的运动场、馆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体育器材符合《配齐目录》的也未几所。场地器材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此外,因学生任务重而自动放弃体育锻炼的占22.5%,属于外界干扰慢慢地脱离锻炼的占17.5%,两项合计占调查总数的40%,这40%大都是两三(初三、高三)的中学生,说明应试教育还很严重。调查中还发现,59.5%的中学生最喜欢球类运动,15%的喜欢武术而对田径、素质、器械体操等项目不感兴趣,喜欢的人分别是6%、7.5%、10%。由于学生对项目的偏爱,加上锻炼时间又集中在课外活动时间,势必会对场地器材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压力,要缓解这一现象,必须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疏导。

3.发展对策。(1)加大《纲要》的宣传力度。《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有74.5%%的中学生不了解。因此,学校要进行宣传,体育教师应该利用每期开学的第一堂课和雨天教室室内课组织学习,并利用黑板报、宣传窗每月出一期《纲要》的专刊,以达到宣传之目的。

(2)中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较强,但运动能力及参与意识较差。根据《纲要》要求,中学生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技能,使他们逐步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无论从体能还是心理,都将体育锻炼作为不是别人要我练,而是为了健康自觉练的高度境界,从中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把体育锻炼放在人生发展的重要位置上。

(3)中学生的体育投入较少,体育消费水平偏低。中学生锻炼时间的减少引起身体素质的下降及整体体质的下降的现象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要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并形成传统,成立多项的体育兴趣小组,己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带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

(4)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由于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还继续盛行,所以,违背国家教委开课之规定,私自增加课时,加班加点,造成了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得不放弃自己的锻炼机会。作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随时随地对学校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发现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不相符号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要勒令他们限期改进,对于累教不改的学校领导和他人要给予行政处分,对造成学生心身健康受到损害的要降职或追究刑事责任。作为素质教育的当今,我们应该把学校办成合格加特色,把学生培养成素质加特长的社会主义新人,让素质教育在各校生根、开花、结果。

(5)学校环境差阻碍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为了给学生拥有锻炼的场所与器材,学校各级领导要重视体育场馆的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应把体场馆建设列为学校是否符合办学条件的大事来抓。学校要在现有的条件下,以改造旧设施为重点,在长效果,少投入的原则上进行扩建和改造,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三、结合新疆地域特点加强民族体育娱乐项目的发展

乡村战略计划范文5

关键词:产业集群;演进;述评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5-0060-04 收稿日期:2009-06-27

在研究产业集群的文献中,各种理论和学派受其理论渊源的影响在解释产业集聚方面各有侧重,主要被引用的观点有马歇尔的外部经济和三要素论、集聚经济理论和新经济地理思想等。学者很早就注意到贸易的地理集中性和企业在特定产业的地理集中性,但产业集群演进的讨论相当有限。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阿尔弗雷德・韦伯首先从产业角度研究集群的演进,认为产业集聚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从而引起产业集中化,这是产业集聚的低级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并引发更多的同类企业出现。随后,对产业集群演进研究主要从分类角度加以展开。

一、阶段论

集群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构,现实中每个集群都有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集群的成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不同阶段中集群的内在特征和机制是有所差异的,有时集群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理解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关键。阶段论认为与其他经济组织一样,产业集群也有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对于产业集群的这种“生命周期”,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个是从集群的整体角度来探讨产业集群的演进过程;一个是从构成集群的企业和其他机构个体角度,通过考察企业等组织的进入或新建、发展,衰亡或迁出来研究集群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

Tiehy G借鉴佛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时间的角度来考察产业集群的演进,将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划分成诞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等四个阶段,并认为不是所有产业集群都有长期竞争力。迈克尔・波特则是从竞争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集群更多地首先发端于一两家创新性的企业,这一两家企业刺激了许多其他同类企业的成长。他以美国MCI和AOL这两家公司来说明华盛顿特区电信业群聚的现象。但是,在《竞争论》中论述“产业族群与竞争”时,他又认为,产业集群的缘起可以追溯到该地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钻石体系的部分条件,并将产业群的演化分为诞生、发展与衰亡三阶段。庞德尔和圣约翰从集群动态演变的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他们将集群的成长划分为三个时期:即集群创始期、集群企业的集聚期和集群企业的再定位期。在集群的创始期,由于外部经济、较低的进入成本、信息优势促进企业的集聚和创新活动,集群的收益是正的,具有较高的增长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企业吸引到一起的集聚经济最终会恶化,拥挤成本、日益剧烈的竞争和知识征用导致了集聚不经济;Garofoli(2001)根据意大利的经验研究将集群发展分为区域生产专业化阶段、地区生产系统化阶段和区域系统化阶段。他指出,在区域生产专业化阶段,企业只是集中于某一地区,这可能是由于该地区的特殊优势(如低成本的劳动力)造成的,各个企业争夺共同的市场,企业之间并没有过多的联系;到了地区生产系统化阶段,企业之间的联系增多了,同部门企业开始合作,不同部门也开始形成稳定的组织结构;而在区域系统化阶段,产业集群完全成熟,内部结构复杂而完善,集群内企业和组织联系紧密而稳定。Ahokangas和Rasanen(1999)曾提出一个演化模型,将区域集群的发展过程分为起源和出现、增长和趋同、成熟和调整三个阶段。在产业集群演进的起始阶段,由于地区的优势或其他原因,一批快速增长的新企业在某一地点相互集聚,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者最初利用其独特的私人关系和接触,建立并加强企业间的联系。随着各种新企业不断进入集群,大量企业的群集可以获得集聚经济效益。随后集群将进入实质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集群的成功需要有一个广泛的、高质量的、松散连结的网络,以及差别化的企业经营战略。大量企业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将导致各种思想、技术和信息传播的加快,由此促使企业经营活动出现模仿和同构化(homogeneity)。随着这种相互模仿和同构化的持续,集群将进入趋同阶段,新进入集群的企业数量和企业增长率都将出现下降。在成熟的集群环境中,迅速增加的资源竞争将导致成本增加,出现集聚不经济,由此带来集聚经济的丧失。同时,在现有集群中,各种创业活动变得更加保守,也更带有模仿性。如果这种集聚不经济持续下去,随着模仿和同构化的增加,集群内企业的数量将出现下降,创业和创新开始出现在现有集群以外的地区。这时整个集群将出现衰败,严重时甚至会走向毁灭。

范迪克从产业集群的内在联系和地区专业化功能的角度将其分为地理位置型集群、市场型集群、劳动分工型集群、创新型集群、多边联系产业区和技术发展极等六个阶段。并分析了每个阶段的内部机制及地方政府的支持系统与政策取向。塞格列和迪尼根据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墨西哥和牙买加等拉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从投资项目角度提出了中小企业网络化发展的5个不同阶段,即以少数有影响力的企业家来组织和推动中小企业网络形成的阶段,这是集群形成的开始;形成战略计划阶段,包括分析共同的问题和机会、制定共同的工作步骤和组成联合的企业组织等;联合发展阶段,主要是启动有利于网络组织中的每个企业发展的共同项目,如联合采购原材料、联合推销产品、设计合作组织规则等;选择战略性项目进行实施的阶段,包括建立在企业之间以产品和生产过程形成的专业化分工联系、通过新企业进入为其它企业提供共同的配套能力等;自主管理阶段,即保证在联合行动中的企业自主性,这时集群完全成熟。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秘书处也根据三个指标将产业集群分为五种类型,并寻求这五种类型中的发展阶段性联系,这三个指标是网络化中的每个企业的技术水平、市场的扩展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以这三个指标的组合作为划分产业集群的依据,将产业集群分为五类,非正式的合作网络、有组织的合作、创新型集群、科技园区和出口加工区等,并从技术水平、技巧、创新能力、信任、竞争、企业规模、出口和学习等因素上分析了这五种类型之间的差异程度和联系。

以阿霍坎加斯等分析了集群演化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对集群发展过程的研究。不过他们的演化机制是构建在对集群的整体描述上的,其他一些学者试图从微观角度分析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并为集群演化提供微观基础,主要通过研究企业在集群发展过程中的发展变化和对集群的影响。从企业角度来看,在产业集群发展初期必然表现为新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的建立或迁入,这一般是由市场、技术或制度的变化所引致的。由于新企业的增长速度很快,集群也会

很快的发展。这时候,对于企业来讲,自身的发展可能比集群的发展更为关键,因为此时集群刚刚形成或正在形成,集聚经济还没充分表现出来。接下来是集群的增长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大批企业新建或迁入,企业数量急剧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企业之间的联系迅速建立,集聚效应已经挥发作用。这时的企业由于获得大量的集群优势增长很快,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整个产业集群也迅速发展壮大,集聚经济的优势充分表现出来,集群的竞争力最为强大。随着企业的增多和扩大,集聚不经济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的效率和集群的发展能力都受到一定的挑战。而且集群内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会在竞争中分化,部分企业发展壮大,对产业集群的依赖越来越小,甚至自身独立发展或影响集群的发展;而一部分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会逐步衰退或迁出集群。当然,集群内企业的衰退并不等于集群的衰退(这是集群与单个企业的区别所在),但是如果集群内企业普遍发展不好,集群本身也必然衰退。从企业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发展,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企业的迁入与迁出与集群发展阶段的关系。如果一个产业集群很有发展潜力,那么它对企业很有吸引力,就会有大量企业进入该集群;如果一个产业集群的集聚经济等优势开始丧失,那么企业就会选择离开,去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国内学者王根据集群内部的分工联系和发展进程,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多次研究了广东省专业镇的演进过程。2000年,他在概括当时专业镇经济基本上只具有横向联系特征、而缺少纵向专业化分工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集群经济由横向分工网络向纵向分工网络演进的理论假设。2002年,他对原理论进行了补充,将广东的专业镇经济划分为三个阶段:专业市场型、纵向配套型和合作扩张型。2004年他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关于集群分类和演进的框架,以社会资本和生产方式为两个维度讨论了四种网络环境、集群类型及其相互间的转化。

符正平(2002)提出了一个集群成长的两阶段模型,即集群成长的斯密阶段与钱德勒阶段。集群的斯密阶段是指集群的自发形成的初期阶段,竞争在原子化企业之间展开,市场价格协调占统治地位。集群成长要迈向高阶必须引入现代管理“这只看得见的手”,由此集群进入钱德勒成长阶段,专业镇内部的传统企业开始向现代企业转变,现代管理这只有形之手开始发挥作用,政府也开始介入,中介组织形成并在一些领域起作用。

王辑慈等(2002)认为,浙江的产业集群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地理接近、专业化区域、新产业区、学习型区域和创新环境。在此基础上,魏守华等(2003)提出,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从“原生地”成长转向“异地孵化或克隆”式成长。李二玲和李小建(2007)在对河南产业集群发展的分析表明,集群内专业化分工动态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产品生产专业化到生产工艺专业化,最后是生产服务专业化阶段,有时这三个阶段在集群中同时并存。汪少华、佳蕾(2003)分析了集群成长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乡村集市,以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第二阶段,形成特色块状经济,用范围经济来弥补规模经济的不足;第三阶段,形成以专业市场为中心的空间集聚型企业集群;第四阶段,以产业组织网络为主要形式的集群。

二、单向演进、多向演进论

单向演进、多向演进论认为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集群有很大影响,一般认为技术和需求的变化可能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克鲁格曼通过建立一个产业群模型来说明企业和产业一般趋向于在特定的区位集中,然而,不同群体和不同的相关活动又倾向于集结在不同的地方。他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分析并认为,在一个区域内,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格局演化的最终结果将会是集聚,这就从理论上证明了工业活动倾向于空间集聚的一般性趋势,并阐明由于外在环境的限制,如贸易保护、地理分隔等原因,产业区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特殊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产业区形成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也说明了现实中产业区的形成具有路径依赖性,而且产业空间集聚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

J Vernon Henderson、Zmarak Shalizi和Anthony J、Ven-ables(2000)从经济发展和地理的角度探讨产业为什么会群集、新集群是如何形成的、脱离集群的后果等问题。为了解释以上问题,他们对国际和国内经济的地理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Suma s等(2001)通过对剑桥高科技群增长和变迁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剑桥高科技群是如何增长和变迁的、哪些微观经济要素可以解释这些现象、为什么剑桥高科技没有达到硅谷的水平等问题。其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经济组织和集聚的关系。Aldo Romano、Giuseppina Passiante和ValerioElia(2001)分析了29个虚拟群,用组织接近的概念来代替传统的地理接近概念,认为组织接近是虚拟群形成动力的新来源。而组织的接近则通过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管理来实现。

Henry G、Overman、Stephen Redding和Anthony J、Venables(2001)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探讨贸易流的方式、要素价格和生产的区位问题,分析了贸易成本的决定因素和贸易成本影响贸易流,认为地理条件是要素价格的重要决定因素,提出了基于地理的贸易流和要素价格影响企业集群产生与发展的机理。Catherine Beaudry等(2001)研究产业集群的强度是如何影响产业集群内企业绩效?他们用雇员数量作为衡量产业集群强度的指标,对英国几十个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在不同的产业存在产业集群正效应和负效应,在计算机、汽车、航空和通讯设备制造业存在非常强的集群正效应。Bell和Albu(1999)从集群获取外部知识和内部知识扩散的角度,说明了产业集群知识系统的特点,从这些知识系统的特点出发,他们进一步指出从长期来看,技术是推动产业集群演化的主要动力。

Guerrieri和Pietrolli(2000)通过对众多产业集群演化过程的研究发现集群演进的方向是不确定的,集群可以在马库森的三种集群类型中相互演化;Cook和Swann(2001)等学者认为,在产业集群形成以后,有两个因素会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的加速发展,一是集群内小企业的成长;二是集群所吸引的新进入者。集群既有正外部性也会带来负外部性,如在原材料市场或产品市场上的恶性竞争等,他们认为集群的发展最终可能会达到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平衡的某个点。

国内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魏江(2003)对集群学习模式进行剖析,并从内部静态知识积累和成员间动态知识互动两个维度揭示集群学习模式的类型及其对应的集群空间状态,提出了集群学习模式的演进路径。蔡宁、杨闩柱(2004)从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出发,揭示了企业集群从基于聚集经济形成的静态优势向创新网络获得的动态优势演进的内在机

理。探讨了创新网络的动态竞争优势以及创新网络的培育。李小建、李二玲(2004)分析了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1)在萌芽期,群内企业与外部的单个企业相比有更强的创新动力和更好的创新表现;(2)在成长期,集群比萌芽期更具创新性,创新成本更低;(3)由于内在僵化和由道德风险、机会主义等引起的网络成本,在成熟阶段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开始减退、创新成本增大,在衰落阶段,集群将丧失其创新优势。王缉慈(2006,2008)从产业集群的核心要素角度,提出了从传统产业集群到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围绕生产要素而演进的规律并分析了演进的动因。总体上来说,国内的研究大多停留于个别案例的事后归纳,很少抽象出集群共性特征,较少深入集群演进内部机理研究。

三、生态论

从生态学角度来研究产业集群演进,就是将集群看作是由充满竞争但又相互依赖的“企业种群”构成的企业群落,强调企业之间的资源竞争和自然选择机制的作用。将生态学应用于集群的理论研究主要有:Staber(1997,1998)运用组织生态学理论提出集群的企业家模型,即新企业的创办是企业种群发生变化的源泉。新企业的创办是向企业种群内引人新的组织形式,打破常规并加速过时企业的消亡。这一过程将企业家的创新活动作为集群内“新陈代谢”过程的引擎。生态模型揭示新老企业的更替往往是缓慢、边际的演化过程,过时企业在竞争中消亡将给新企业腾出资源和发展空间;除非企业的创办率和高死亡率并存,才能说明集群的活力减退,以至于处于某种程度的衰退。因此,企业的高死亡率和高创办率往往成为集群充满生命力的标志(Staber,1998),Maggioni(2002)认为不同于演化模型强调“多样化的创造机制”的作用(如创新),生态学模型强调了“选择机制”的作用。生态理论强调资源的空间,将集群看作是企业之间竞争资源的自然选择过程的结果。他们建立的数学模型一般源于Lotka-Volterra模型。赋予生态模型的经济学含义来解释集群的起源与发展过程。Maggioni(2002)从成本――收益角度,将Lotka-Volterra模型理解为一个具有凹预期收益函数和凸预期成本函数的企业成本进入过程,当企业进入集群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相当时,企业进入过程达到均衡状态。国内学者金祥荣等(2002)则从产业之间的企业竞争行为来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利用Lotka―Volte~a模型,并把Lotka―Volterra模型拓展到三产业竞争,认为历史文化因素在产业集群演进中扮有重要角色,从要素竞争的角度来解释集群的发展壮大的演变过程。朱康对(1999)指出,产业集群处于不断演进之中,在产业群落的演进过程中,由于产业群落内部结构或外部环境的变化,常常会发生从一种群落类型向另一种群落类型的更替。产业群落的更替有两种模式,即反向更替和正向更替,所谓反向更替,是指由于产业群落的发展与环境不相容,导致了环境条件恶化,从而使产业群落趋向退化、衰落的过程。

四、结语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