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安全论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安全论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安全论述

经济安全论述范文1

【关键词】网络安全 云计算 大数据 环境

当前,计算机和网络通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越发严重。网络安全包含的范畴通常为软件、信息和设备三方面的网络安全问题。在云计算环境中,利用网络安全技术确保信息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完整性和严密性起着关键作用。

1 云计算环境中的网络安全问题

1.1 拒绝服务

黑客运用非法方式强迫服务器停止对客户端进行服务,或者对主机进行侵入,造成死机,进而造成客户端提出的请求服务器无法接收。例如,黑客在劫持web服务器后会采取非法的手段终止服务器的运行,进而造成web服务的终止。

1.2 SQL注入

黑客注入SQL到安全漏洞中,并把sql代码录入输入框,进而取得权限。通过SQL注入,其一方面能够针对互联网界面实行操作,另一方面能够得到客户端的信息。

1.3 中间人

黑客以通讯双方不知的状况下拦截传输数据,且拦截之后对数据实行嗅探和更改。其中,安全套接层配置不正确极易被黑客以中间人方式攻击,若通讯双方传输数据阶段未安装安全套接层,攻击者就能够入侵云计算中且盗取信息。

1.4 跨站脚本攻击(XSS)和网络嗅探

黑客把代码注入网络链接之后就能够使把用户引导至专门的界面,且盗取敏感信息,比如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再如cookie。网络嗅探是攻击者通过网络检测工具和寻找漏洞方式实行攻击,且偷取信息。而未加密信息和加密简单易破解,是信息数据被盗取的重要因素。

2 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技术

2.1 服务器网络安全技术

(1)切实保障服务器用电条件,并通过集群方式和虚拟技术方式把多服务器相连,组成逻辑处置性能极佳的服务器,以改善服务器的扩展性、维护性和可用性,进而切实防御攻击者对服务器实行攻击的情况。

(2)为提升服务器储存器件功能,需保证其用电条件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服务器运用的技术相同。并能够将虚拟技术运用在存储器件平时的管理过程中,达到共同管理和协调存储资源的要求,且以此为前提提升器件性能。另外,也能够通过远程镜像技术和快照技术实现异地容灾和本地复制。

(3)针对注入SQL的服务器,第一时间修复服务器漏洞,并强化系统安全性。另外,针对服务器数据库中注入SQL的攻击行为,通常运用降低单引号的方式实行防御,且限制账户互联网程序代码权限,以消除或者降低部分调试数据,进而防止数据库中的SQL代码被黑客利用。例如,为SQL 服务器数据库提供Parameters功能,其能够进行类型审查与长度验证。如果管理员应用Parameters集合,那么客户的输入数据则被当成字符值却并非可执行代码。就算客户输入数据被包含可执行代码,这是的数据库仅仅将其作为普通字符进行处理,SQL服务器数据库也能够对其进行过滤。应用Parameters还能强制进行类型检测与长度验证,超出其范畴的数据就会引起异常。比如,客户输入内容和类型长度规定不符,则会引起异常,且上报管理员。

(4)Map-Reduce下大数据实体识别算法

诸多的数字均值、方差公式,应如何设计map跟reduce的函数,可从计算公式出发。假设有n个数字,分别是a1,a2….an,那么均值m=(a1+a2+…an) / n,方差 s= [(a1-m)^2+ (a2-m)^2+….+(an-m)^2]/n。把方差公式展开来,即:S=[(a1^2+…..an^2)+m^m*n-2*m*(a1+a2+….an) ] / n,根据这个我们可以把map端的输入设定为(key,a1),输出设定为(1,(n1,sum1,var1)),n1表示每个worker所计算的数字的个数,sum1是这些数字的和(例如a1+a2+a3…),var1是这些数字的平方和(例如a1^2+a2^2+…) ;

reduce端接收到这些信息后紧接着把所有输入的n1,n2….相加得到n,把sum1,sum2…相加得到sum,那么均值m=sum/n, 把var1,var2…相加得到var,那么最后的方差S=(var+m^2*n-2*m*sum)/n,reduce输出(1,(m,S))。

(5)灰色关联度层次化方面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

为了是云计算网络更加安全,需要对网络进行安全态势评估,本文结合灰色理论和层次化分析,建立态势评估模型,模型分为关联层、服务层、系统层、攻击层和主机层。通常以以下公式计算t时间内云计算网络安全系统的态势。

t时间内服务层的安全态势值计算公式:

t时间内主机层的安全态势值计算公式:

t时间内网络安全系统的态势计算公式:

三个公式当中:式一,FA1是攻击Af对服务Sj所产生的攻击态势数值,n为t时间段内Sj遭受到的攻击个数,Ptj是危害程度,攻击所述类型决定Ptj的大小。式二,m是主机Hk提供服务的个数,Vj1是Sj在Hk上提供各项服务的重要权值,Hk主机开通所有服务权重的和为1。式三,FH1为主机H1的态势值,n为主机数目,Wt是主机Ht的重要性权值,网络系统所有重要性权值和为1.FL为t时间内网络安全态势。

2.2 客户端网络安全技术

2.2.1 网络入侵防御技术

定期检查云计算中的开放端口,检查工具运用SuperScan端口扫描工具、netstat-a和DOS操作系统的命令。若存在开发端口的异常,需切断网络,并通过杀毒软件针对计算机实行全方位的检查,且全程监视运行中的程序,第一时间停止异常进程。把防护调到高级别,仅同意flash和Java之类的程序和信任网站在云计算中运行。科学安装设置安全套接层,由权威部门明确安全套接层设定无误之后方可实行通信。

2.2.2 病毒防御查杀

需在客户端安装可以保证系统安全性且防御攻击行为的补丁,进而防止攻击者利用互联网且通过系统中的漏洞对计算机病毒实行传播和注入活动。杀毒软件安装完成后,需重视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并确保客户端处在防火墙保护的范围内,以随时监测攻击行为,并定期使用杀毒软件进行杀毒。客户也需加强云计算中的网络安全认识,针对隐藏风险的网址链接切不可随意打开,并定期更新程序软件,防止网络攻击者通过系统版本漏洞实行攻击行为。

2.2.3 数据信息安全技术

针对硬盘中储存的关键材料和信息,通常运用密钥管理方式、信息隔离方式和强化机密方式实行加密,进而确保客户端的信息安全。另外,也可以运用信息完整性检验方式保障网络的安全。由于云计算环境中很难针对所有下载数据实行验证,客户可以在回收部分信息的过程中通过协议证明和分析技术来验证信息的完整性。

2.2.4 智能防火墙技术

智能防火墙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用户使用网络信息的安全防护。该技术中,主要包含几项关键的技术手段:

(1)防欺骗技术。在网络中通常MAC地址会被伪装成IP地址,容易对计算机信息安全带来风险。采用智能防火墙技术,通过对MAC地址的限制,避免这一风险的发生。

(2)入侵防御。网络上的数据包如果进入计算机主机中,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可能会导致计算机中正常信息受到影响,使用户使用数据上受到影响。采用智能网络防火墙技术,对网络上的数据包进行安全防护,提升安全过滤等级,保证数据安全。

(3)防扫描技术。在计算机应用中,可能会出现计算机被入侵后通过扫描方式拷贝信息文件获得用户信息的入侵手段。采用智能网络防火墙技术针对数据包扫描问题进行安全防护,加强维护信息的安全。

2.3 客户端和云端互动阶段的网络安全

(1)通过安全套接层原理在客户端和安全云端彼此构建可以保持互通稳定的途径,防止黑客针对互通阶段实行破解和劫持之类的攻击行为。现阶段,构建安全途径能够运用的网络安全技术有:网络访问控制、路由控制、身份认证、数字签名和数据加密。该通道中运用加密方式可以针对一些明文数据实行掩盖,所以对完善数据严密性有利。

(2)能够把摘要值添加到散列(hash)函数中,在客户端和云端进行数据互通的时候,数据接受者也会一起接收摘要值和传输的数据。通过云计算在收到的数据内再次构建hash函数。若新构建hash函数值与之前相同,则说明数据传输完整,若不同,则表明数据收到攻击。值得注意的是,利用Hash函数可以将任意长度的消息压缩转换为固定长度的hash值,俗称消息摘要或数字指纹,可以直接用于数据的完整性检测。

3 总结

随着当前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信息时代已经来临,云计算技术已成为互联网的重要技术手段,但网络中的攻击手段也层出不穷。所以,云计算环境下,为了尽量减小安全问题的发生,需要提高云计算客户防御意识、加大安全技术成本且持续健全和革新安全技术手段,才能有效提高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闫盛,石淼.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技术实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3):168,170.

经济安全论述范文2

关键词:铁路;货物运输;安全;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U29 文献标识码:A

一、铁路货物运输安全质量与铁路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

铁路经济效益受到铁路货运安全质量的制约主要体现在铁路货运事故造成的损失和无效运输造成的损失这两个方面,以下对这两个主要制约因素进行详尽的分析。

1 铁路运输事故造成的损失。由于铁路运输事故造成的货物不能安全送达目的地的情况需要铁路部门给予赔偿,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铁路货物运输安全质量与经济效益成正比关系。通过货运赔款率也可以反映铁路货物运输安全质量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数值的大小与铁路货运质量和经济效益均成反比关系。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提高铁路货物运输安全质量的方法来减少货运赔款率,从而增加铁路经济效益。近几年,国家合格组织部门,已经对这方面产生了一定的重视,但是效果还不是特别明显,所以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2 无效运输造成的损失。铁路货物运输中常见的另一种现象就是在货物送达指定地点之后,还有可能出现货物被盗、货物受损等危害货物安全的现象出现。这就造成了无效的铁路运输,因为货物运输所产生的费用也将白白浪费,需要铁路部门自身承担这一部分费用,同时由于是铁路部门的原因造成的货物被盗、货物受损等现象的发生,铁路部门还需要对货物本身做出赔偿,增加了不必要的大量支出,严重影响了铁路经济效益。

二、铁路货运安全质量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

铁路货运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社会经济效益中占有的很大的比重,直接关乎到我国经济效益的好坏,而铁路货运安全质量又是影响铁路货运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社会经济效益受到铁路货运安全质量的制约主要体现在对社会财富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工程进度这两个方面,以下对这两个主要制约因素进行详尽的分析。

1 社会财富的损失。食品的腐败、污染、货物的损坏、丧失使用功能、液体天然气燃料的泄露等等在货物运输过程中会出现的事故都会严重影响货物本身原有的使用功能,造成实社会财富的严重损失。

2 影响工程进度。由于铁路运输是我国工程材料和零部件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在运输过程中会出现工程材料和零部件的丢失或损坏,虽然有些零部件的损坏程度较轻或者修复之后仍可以在工程上继续使用,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仍会影响原有的工程进度,对社会经济效益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三、基于提高铁路货运安全质量的经济效益增长方法

铁路部门是保证铁路货运安全质量的主要部门,同时对于提高铁路货运安全质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要通过提高铁路货运安全质量的方法来增加社会经济效益就需要铁路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各个过程严把质量关。铁路货物运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期间经历很多铁路部门的共同协作才得以完成,所以铁路货运安全水平的提高不能只针对一个部门来提高,而是应该对每个部门的每道工序都严格把手质量关,这样才能使得铁路货运这项综合的过程整体安全性得到提高。举个例子来说,例如某些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会造成损坏,而造成损坏的原因可能是装卸过程不符合正常货物装卸的规定。还有可能是调车过程中出现了冲撞等意外发生等等原因都会造成安全问题。所以对于货运、装卸、运转、机务、工务、电务、车务、车辆等等铁路各部门都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并且在现有的基础上对管理方法和质量监管方法和原则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建立安全保障系统,从而保证铁路各部门、各工种、各项工作等等这些分开的独立机构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得铁路货运安全能够更加高效的得到保证。

2 对货运和装卸员工定期进行培训。货运和装卸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很大程度的影响了货物运输的安全,而目前的货运和装卸员工存在着业务能力生疏和文化水平低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货运和装卸员工队伍中,新员工占了员工总数的60%之多,这些还不包括从别的岗位调度过来,而此项业务能力生疏的老员工;货运和装卸员工队伍中员工整体文化素质偏低,这就造成了一大部分员工不具备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对专业流程和规章制度理解不够透彻;同时还会有委外人员在装卸队伍中出现的情况,而这些人更是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以上几点都会造成在事故出现后不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造成更大的浪费,或者不能及时预防事故出现的现象。所以对货运和装卸员工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专业素质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

3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货运、装卸的科学管理。造成铁路货物运输安全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铁路运输的货运、装卸管理不够科学,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具体细节过于粗糙。这就需要管理部门能够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出标准化、符合实际科学规律的管理规章制度和访法规程,这样通过落实科学化的管理方式来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的安全性。

4 货运、装载基本设施建设的加强。货运、装载基本设施的建设满足要求也是保证铁路货物运输安全的另一重要因素,而现在货运、装载的基本设施存在着货运设备不能满足货运需要、货运线、货运仓库破旧不能充分满足货运需求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会导致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丢失等严重损害铁路运输安全的现象发生。所以保证货运、装载基本设施满足要求对于铁路货运安全得以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结语

铁路货运安全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效益,所以通过提高铁路货运安全性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本文首先从铁路货物运输安全质量与铁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内在联系分析入手,提出了各个过程严把质量关、对货运和装卸员工定期进行培训、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货运、装卸的科学管理、货运、装载基本设施建设的加强这些基于提高铁路货运安全质量的经济效益增长方法,从而为铁路相关部门保证铁路货运安全系统的完善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并且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经济安全论述范文3

安全,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永恒主题,同时,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使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就必须更加重视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真正成为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重要力量。当前,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已明确了将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的普查、辨识、评价、监控与预警列为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中心任务之一,国家加强了用行政、经济和科技三种手段结合起来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辨识与监控的力度。对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而言,主要是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和切实抓紧项目"三同时"的落实。而对于在用的企业装置和设施来说,则必须对危险源和隐患实施辨识、跟踪、检测、评价、监控和预警。对重大危险源和隐患的安全监控近年来越来越被各级领导重视而提上安全管理工作的议事日程。而重视对危险源和隐患进行监控预警,就应采用高新技术手段实施各种监控预警措施,变事故处理为事故预防,随时发现隐患,随时进行排除,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牢牢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从而把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一)危险源、隐患和事故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重大工业事故未能得到有力遏制,国内发生的重大事故如:1993年深圳"815"事故,由于化学品泄漏引起混装物爆炸,造成高达2亿多元的经济损失。1997年北京东方化工厂"627"事故,由于储罐泄漏引起爆炸,死亡8人,燃烧区域达6万多平方米。1998年3月西安市发生的液化石油气罐区特大燃爆伤亡灾难性事故等。国外发生的如:1991年法国巴黎的大型油库因泄漏发生燃爆事故,造成9名消防队员丧生。1996年巴西圣保罗液化天然气泄漏引起强烈爆炸,造成了至少39人死亡、近500人受伤。我们江苏省也曾发生了1993年金陵石化南京炼油厂火灾事故、1997年扬子石化燃爆伤亡事故等重大事故。

发生了一些重大伤亡事故,是不是说明我们的各级领导不重视安全工作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事故的发生有其自身的规律、也有其极为复杂的各种原因,重视安全工作能减少事故的数量及其造成的损失,但是,重视安全工作并不能杜绝事故。完全依赖人们对危险源的警惕性来保障安全并非万全之策,因为人可能受到生理、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失误,此外,尚有一些事故属于人的能力难以有效抑制的范畴。

各种事故或灾害的发生都是由危险源或隐患导致或引发的。人们常常提到的危险源和隐患其含意并不完全相同。危险源是某种危险的根源,一般是指客观存在着某种可能导致发生事故、伤害、损失等事故后果的有关危险物质或能量,并且其数量超过了临界值。这些往往是事故或灾害的基础原因或间接原因。而隐患则是隐藏着的祸患,一般是指存在着某种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这些往往是发生事故或灾害的直接原因。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的规模、自动化程度、材料与工艺的革新都导致危险源和隐患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导致事故模式不断翻新,导致灾害规模不断扩大,事故灾难性后果日益严重,因此,对各种事故所采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安全技术在其中就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事故不可能杜绝,安全技术的发展也永无止境。"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是人类生产活动中事故与安全的形象写照。

(二)监控、预警及其系统

实践已经证明:任何事故或灾害的发生都有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在其酝酿伊始直至临界状态呈现,都有端倪可察、朕兆可寻。这’端倪’与’朕兆’便是危险源的安全状态信息,在这些信息中,大多数是可观测的,有些还是可控的。倘若有先进、可靠的监控预警系统,完全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至少能够把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人们已经认识的监控预警技术的主要技术内容见图1所示。

监控预警技术

实过应仿

时程急真

监控控预

测制制测

图1监控预警的主要技术内容

监控预警技术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1、实时检测;2、过程控制;3、应急控制;4、仿真预测。这四个方面内容是互相关联的有机结合,但各有其技术内涵。其中,实时检测是基础,即获取危险源或隐患的动态安全状态信息。为了获取这些状态信息,应选择可观测或易于用自动检测装置进行实时测量的参数作为监控预警系统的输入量。采用各种相应的传感器材、检测仪器跟踪、监视作为检测对象的危险源、隐患的各种技术参数,如压力、温度、浓度、液位等等,将这些参数信号转换成电流或电压信号,再将电流或电压信号通过数据采集装置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这样就能得到危险源、隐患的实时安全状态信号过程控制是指在现代化生产中,一些重要的工艺参数大都采用工业仪表以及计算机系统来测量和调节,以保证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的稳定。在比较完善的过程控制设计中,也会考虑工艺参数的超限报警。

应急控制是指在对危险源的可控性进行分析之后,遴选出一个或几个能够将危险源从事故临界状态拉回到相对安全状态的控制机能,发挥避免事故发生或将事故伤害和损失降至最小程度的作用。

仿真预测是指对危险源、隐患或事故建立仿真模型,以便直观地进行监控。

预警的核心技术在于预测。在对危险源或隐患的实时安全状态信息进行分析,与正常状态信号的进行数据对比,并且进行信号反馈。由描述安全状态的数学模型及其仿真程序根据状态信息的变化趋势及时直观地显示危险源或隐患是否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预警’一词用于工业危险源时,可理解为在实时监测的基础上,系统可对出现的异常工况不断给出危险态势的预报。’预警’和通常所指的’报警’概念是有区别的。后者仅仅是指被监测参数到达阈值时由仪表或自动装置发出声、光或语音信息,提示操作人员注意;在紧急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接点进行联锁控制,这种警示作用虽则在一般情况下已能满足生产的要求,然而给出的信息只能给人以静态的概念。而前者预警技术则是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原理和方法,密切结合自动检测与传感器技术、计算机仿真、计算机通信 等现代高新技术,可以把我们关注的那些对于危险源的安全状态有决定性影响的参数检测并按规定的方式显示出来,当它们之中有一个或几个出现异常时,系统就会按照事先设计的模式发出警示信号,或者给出未来趋势预报,在紧急状态下,还会进行必要的应急控制,以便抑制事故发生或减少危害波及的范围。这样,可望将重大危险源或隐患引发的事故控制在最低程度、对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和安全技术领域的科技进步起着积极的作用。监控预警管理系统的系统框架示意图见图2。高层决策机构或部门安全生产委员会

安全监控预警中心

国际互联网络

Internet

火墙

企业内部网络

Intranet

企业安全机构或部门监控预警系统

图2监控预警管理系统示意图

当前,一些重点大型企业已建立了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监控预警系统可直接挂在企业内部网络上,它的数据可通过Web向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进行数据传输,企业内的各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与决策机构直接采用浏览器在企业内部网络对所须监控预警的危险源或隐患进行实时数据跟踪。为考虑信息数据的安全,设置火墙(Firewall),即企业给予授权后,该企业以外的各有关部门才能访问企业内部网络、得到有关数据。安全生产监察监督部门或安全监控中心也可通过MODEM直接与有关重点企业联网,进行跟踪监督。具体的监控预警系统通常如图3所示:

监控预警计算机

多路转换单元

数据采集装置

危险源、隐患对象

图3监控预警系统示意图

安全生产所涉及的危险源或隐患属于人造系统,所发生的各种事故都有其特定的内在规律,此规律反映了潜在危害向事故生成方向转化的条件及其相互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把这些转化的条件、过程通过数学、物理形式来加以表达,就是某一类事故的监控预警模型。模型的表达式简繁不一,有些可能简单一些,有的则相当复杂甚或难以用确定的数学式来表达。然而,不管模型多么复杂,至少要找到基本规律,力图做到起码的预测,进而从简到繁,逐步完善。

由于通过安全监控能够做到辩识和预测危险,控制和消除事故,因而它是预防事故的迫切需要。又由于企业的大系统的安全所指的不仅是有效地控制和消除危险,还能使系统运行效率和投资费用达到最佳配合,从而获得最经济的系统安全,因而它也是制定安全对策的需要。显而易见,搞好本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及十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结束语

21世纪是人类保护自身生存的世纪,安全与环保将被提升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人们将会加大智慧和资金的投入,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也将随之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广对重大危险源或隐患实施监控预警的任务将越来越迫切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的辨识、检测、评价、预警与监控,是一项关系到社会安定和经济建设的大事,是当代世界上安全科学领域内十分前沿、难度很大的重大课题。这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它需要从事安全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长期而艰巨的努力探索、奋勇攻关。监控预警技术要在重大工业事故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需要安全科技工作者具有前瞻和探索的精神,也需要国家经贸委、国家科委等政府部门的各级领导给予有力的支持。我们认为:随着监控预警技术研究的进展与深入,必将使重点大型企业的安全管理、政府安全监督部门的跟踪监督以及全社会的安全保障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吕武轩、王志民安全监测及监控学科的历史任务《中国安全科学学报》Vol.7增刊,1997。12

经济安全论述范文4

1、申报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名称、法定地址、开业时间、人员总数、注册资金、单位经济类型、主管单位名称。

2、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简况。

3、简述项目的社会经济意义、目前的运转情况、申请引导资金的必要性。

4、技术开发概述:本单位实施项目的优势和风险。

5、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和研究范围。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比(项目实施前后的比较)。

7、可行性研究结论。

二、申报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人员及开发能力论述

企业负责人的基本情况、技术专长、创新意识、开拓能力及主要工作业绩。

企业管理层知识结构、企业人员总数、平均年龄;管理、技术开发、生产、销售人员比例;新产品开况、技术开发投入额、其中研究开发投入额、占企业销售收入比例;是否设有研发机构。

2、企业财务经济状况

上年末企业总资产、总负债、固定资产总额、总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净利润、上交税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本权益报酬率。

3、企业管理情况

企业管理情况、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情况;产权明晰情况;经营网络建设;企业信用等级、企业商誉、企业获奖情况。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

1、产品和技术开发论述

本产品知识产权情况介绍,关键技术及创新点新颖程度和难易程度的论述,产品的技术性能水平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比较,包括技术依托单位或合作单位的研究开发论述。

2、技术成熟性论述和产品可靠性论述

技术成熟阶段的论述、有关部门对本项目技术成果的技术鉴定情况;该技术进行生产条件下小批量、小规模试生产的情况;本项目产品的技术检测、分析化验的情况;小批量试生产的情况;本项目产品的技术检测、分析化验的情况;小批量试生产质量的稳定性、成品率;本产品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的考核情况。

3、本产品对国家现有规范、标准的符合程度。

四、产品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说明调查数据及选用的预测方法)

1、国内外市场调查和预测

本产品的主要用途,目前主要使用行业的需求量,未来市场预测;产品经济寿命期,目前处于寿命期的阶段,开发新用途的可能性。

本产品国内及本地区的主要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开工率;在建项目和已拟开工建设项目的生产能力,预计投产时间。

从质量、技术、性能、价格、配件、维修等方面,预测产品替代进口量或出口量的可能性,分析本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国家对本产品出口及进口国对进口的政策、规定(限制或鼓励)。

分析本产品市场风险的主要因素及防范的主要措施。

2、产品销售预测

本产品推销方式和保障措施,相应预测营销费用。

3、产品方案、建设规模

产品选择规格、标准及选择依据。

生产产品的主要设备装置,设备来源,年生产能力;本产品不同规模的效益分析,说明本项目确定的建设规模的合理性。

五、原辅材料、能源供应

论述本项目所需资源、原辅材料、能源用量的来源、供应情等。

六、项目实施方案

1、技术方案论述

根据确定的建设规模,产品标准等,进行生产技术、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装置的方案比较;从产品质量、原材料要求与单耗,主要技术参数、单位能耗与综合能耗、投资、技术先进性可靠性等方面评述。

2、项目准备

本单位已具备的条件,需要增加的生产条件,包括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目前已进行的技术、生产准备情况。

3、经营管理及生产人员状况。

4、特殊行业许可证报批情况

如国家专卖、专控产品、食品、医药产品、交通安全产品、压力容器产品、能信产品等许可报批情况说明。

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资金筹集,工艺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和生产准备,试产和正式投产等阶段。

七、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1、环境保护

简述生产过程“三废”处理的措施和方案。

2、劳动保护和安全

生产过程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采取的保护措施。

八、新增投资估算、资金筹措

1、项目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应逐项计算,包括新增设备、引进设备、电力增容、环保设备等,特别是其它费用和备用费用类不应有缺项。根据计算结果,编制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2、流动资金估算

项目实施后所需流动资金的数量和计算依据。流动资金估算应包括单位管理费、人员培训费、创新活动所需经费等。根据计算结果,编制流动资金估算表。

3、资金筹措

按资金来源渠道,分别说明各项资金来源、使用条件。对引导资金部分,需详细说明其用途和数量。利用贷款的,要说明贷款条件、利率、偿还方式和时间。单位自有资金部分应说明筹集计划和可能。

4、投资使用计划

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和筹集方式,编制投资使用计划。对引导资金部分,需单独开列出明细表说明。

九、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1、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按财务制度的规定,估算生产成本和总成本,并分别列表计算结果。按预测产品销售和生产能力,逐年计算销售收入。

2、财务分析

以动态分析为主,对项目的获利能力、债务偿还能力进行分析。以财务内部收益率、贷款偿还期、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和利税率、投资净现值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并编制财务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财务基本报表。应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平均投资利润率等进行比较分析。

3、项目的风险性及不确定性分析

对项目的风险性及不确定性因素进行识别,包括技术风险、人员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以分析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项目抗风险能力。

4、社会效益分析

对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对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对节能的影响等。

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经济安全论述范文5

关键词:变电站;设备管理系统;应用;升级;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崛起,我国的电力已经成为了我国人民生活的一种必须品。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电力设备也在不断地广泛应用。由于我国电力设备的不断增多,导致了我国的入网设备不断地增多。为了有效地提升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不断提升电力输送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我国的很多变电站都建立了一套符合自身的电力设备管理系统。对于设备管理体系的最主要的要求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能够保障电力输送的安全;第二个方面是能够保障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第3个方面是能够保障电力设备的可靠运行。伴随着我国的电力设备的不断增多,我国的现有变电站设备管理工作形式已经没有办法满足需求,因此本着科学管理,合理应用,有效运行的态度,我们正在不断地研发和创新新的设备管理系统新的设备管理系统应用具备5种功能。第一种是设备数据的采集;第二种是设备数据的加工;第三种是设备数据的存储;第四种是设备数据的查询;第五种是设备数据的检索。一套完整的变电站设备管理系统能够有效综合上述5种功能,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虽然新的变电站设备管理系统有很多的优点以及功能,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是难免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参照实际使用过程中设备管理系统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来系统的论述设备管理系统的应用前景以及开发,希望对相关行业的人员有所帮助。

1. 简要叙述我国变电站设备管理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在的大多数电力单位都在变电站设备管理的系统工作中组织人力以及物力来进行推进。变电站设备的管理系统现在以及有了一个管理雏形,但是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关于我国变电站设备管理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的论述以及分析,本文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个方面是设备管理系统的整体性不是很强。第二个方面是设备管理系统的相关数据信息的共享很难实现。第三个方面是设备管理系统需要很长的二次开发周期。第四个方面是设备管理系统的管理工作流程较为固定。下面进行详细分析以及论述。

1.1 问题一:设备管理系统的整体性不是很强

在我国现在使用的设备管理系统中,所有的管理子系统并不是相互连接的状态,是一种孤立的状态。很多的管理子系统只能够在系统内进行部分操作,和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的功能连接性不强。这样就导致了整个设备控制系统很难在整体上体现设备实时的运行状态。

1.2 问题二:设备管理系统的相关数据信息的共享很难实现

由于变电站的设备管理系统只能够实现本地操作,因此对于其他的计算机来说就不能够进行相关数据的传输。设备管理系统的相关数据不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相关的传输,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设备管理系统的相关数据共享。这样很难对其他设备运行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运行数据。不能共享的系统数据不能够给企业的管理者提供科学的数据来进行决策,不能够发挥出设备控制系统的实际功能。

1.3 问题三:设备管理系统需要很长的二次开发周期

由于在设备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关联性较差,同时相关数据也不能够和其他形成良好的数据耦合,相关的数据传输接口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设备管理系统的不断更新,新老版本的系统传输还存在问题,上述的这些问题给管理人员以及维修人员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所以,由于设备管理系统的拓展性能不足,导致了长周期的二次开发过程,极大地提升了设备的管理成本。

1.4 问题四:设备管理系统的管理工作流程较为固定

伴随着我国设备管理的不断提升以及发展,很多单位的设备管理流程在不断的改革当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设备管理系统没有及时地进行更新或者在设计系统的过程中没有灵活的考虑到,就会造成整个设备管理系统无法满足现阶段设备管理的实际需求,应该进行相应的同步改革。

2. 简要叙述我国变电站设备管理系统的主要应用要求

关于我国变电站设备管理系统的主要应用要求的阐述以及分析,本文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个方面是设备管理系统要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可测性。第二个方面是设备管理系统要保障经济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第三个方面是设备管理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应用具有实用性能。下面进行详细分析以及论述。

2.1 设备管理系统要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可测性

由于设备管理系统要保障对设备的运行状态给予及时准确的回复,因此我国的变电站设备管理系统要求整个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并且管理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相应的方式及时的反馈设备的运行状态。

2.2 设备管理系统要保障经济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设备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保障变电站的设备运行成本下降。因此我国的变电站在引进设备管理系统时,要选择经济性能好。安全性能高以及可靠性能强的设备管理系统。同时设备管理系统要有效地保障变电站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

2.3 设备管理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应用具有实用性能

变电站设备管理系统的实用性主要指的是整套系统能够向设备管理人员提供的所有信息以及数据。这些主要包括了设备的相关历史数据;设备的价格定位;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等。通过上述数据和信息的提供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设备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关设备的采购以及维护。

3. 简要叙述我国变电站设备管理系统的应用开发

关于我国变电站设备管理系统的应用开发的阐述以及分析,本文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阐述以及论述。第一个方面是设备管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要实现系统用户的界面交互。第二个方面是设备管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要实现相关数据的报表参数化。第三个方面是设备管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要实现台账管理。第四个方面是设备管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要保障其安全性能。下面进行详细分析以及论述。

3.1 设备管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要实现系统用户的界面交互

在设备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用户的界面交互主要是实现系统和用户之间的操作,对用户层面的数据传递负责。最主要是还能够实现用户之间的数据传输请求和处理。

3.2 设备管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要实现相关数据的报表参数化

在开发设备管理系统过程中,要将整个系统的参数报表进行一次定义同时多次使用。设备管理系统能够参照相关用户的具体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报表设计,这样主要是便于相关参数的更改和维护。

3.3 设备管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要实现台帐管理

采用开放式的管理模式,根据用户和企业定制设备参数,并实现设备参数的录入、分类查询、统计打印等功能。此外,设备参数还应具有可维护性,即可以对设备参数进行添加、删除或修改参数名称等。

3.4 设备管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要保障其安全性能

在系统的安全管理设计中,为保护设备库和数据库的安全,需要为每个用户设立独立的登录账号,防止非法用户对计算机设备管理系统文件的操作。

结语

变电站管理系统所管理的设备主要指在变电站运行的变压器、高压断路器和输电电缆等,需要在线或离线检测才能获得他们的实时运行数据。例如,一台运行中的变压器通过在线测量可以获得其当前温度、电压负荷、冷却系统状况、变压器温升和电流波形等技术参数。监控系统将上述综合指标数据进行处理,一方面反馈到管理系统操作界面,作为显示和报警系统的实际值,另一方面为故障诊断与评估系统提供输入数据,诊断评估系统将根据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和当前实时数据,应用智能判别规则,确定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根据预定的决策规则,为管理者提供当前设备管理方案,实现整个设备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操作。

参考文献

[1]柴永生,吴秀丽.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极其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12):23-25.

[2]张小桃,王爱军.电力经济与信息化管理[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34.

经济安全论述范文6

安全生产是红线、是底线、是生命线,要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安全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生命重于泰山”的重要价值指向,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务实工作作风、扎实工作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实现安全发展,努力为姜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做安全生产的“明白人”,必须明大势、知全局,深入学关于安全发展的重要论述,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坚持“生命重于泰山”的重要价值指向,深刻感受到抓安全的为民情怀,深刻体会到抓安全生产的坚定决心,深刻领会到抓安全的系统思维,进一步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来强化安全生产,努力为全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做安全生产的“明白人”,必须明事理、知重点,一着不让抓好当前重点任务,做到“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要高标准推进“保安全、迎华诞”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把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保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聚焦“十大领域”迅速推进攻坚行动,落实“领导干部分片挂钩负责制”和“高危行业重点企业驻点监管制”等制度;要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把实施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制度、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和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三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探索建立安全生产“大体检”常态化制度;

要常态化推进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抓实抓紧安全风险隐患整改工作,实行清单管理、挂号整改、对账销号,构建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党政领导干部要经常会商研判,切实把“党政同责、一岗2责”落到实处;各村居也要发挥村居网格“前哨”作用,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隐患,第一时间处置到位。

做安全生产的“明白人”,必须明法纪、知职责,切实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要把握好“法人”与“个人”的关系,明确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和义务,带着责任和敬畏抓安全生产;

要把握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抓安全生产就是发展企业、保护企业,减轻企业未知、未来的负担;

要把握好“抓常”与“应变”的关系,将安全生产抓在平时,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确保遇到事故能及时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