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的原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战略管理的原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战略管理的原则

战略管理的原则范文1

随着企业的长远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受到广泛重视,需要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方案,明确人力资源在企业竞争中的优势,利用科学的管控方式开展相关处理工作,创新工作形式,在建设人才队伍的情况下,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选择;管理措施

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期间,需要明确战略管理方案,按照相关要求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度与激励制度,创新工作方式,建设人才队伍,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对于企业而言,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主要就是将资源作为基础,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特征,站在战略角度中考虑各类问题,以此提高企业的持久竞争能力,达到预期的管控目的。对于企业而言,可以将其资源分为三类,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源,是企业生产操作与创新的核心体系,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提高其工作成效,减少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具体为以下几点:

1.人力资源价值性特点

在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源可以作为主体实现经济价值,属于企业的重要资源,其价值就是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的生产造价,提高企业的经济水平。例如:职工在实际工作期间,可以降低产品生产中的废品率,提高生产质量,节约各类资金。企业在与职工建立合作关系之后,可以更加公平的对待职工,提高其积极性,使其在创新工作形式的基础上,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由此可见,企业需要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做好价值分析工作,完善人力资源管控机制,吸纳更多的现金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成效,优化其工作体系,减少各类问题,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2.人力资源稀缺性特点

在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企业人力资源具有一定的稀缺特点,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就是人力资源有限,一方面,企业人力资源存在显性的稀缺问题,在一定时间之内,劳动力市场中缺少某一方面的人才,难以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专业人才,导致出现“挖墙脚”的现象,如果企业无法利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开展相关工作,将会导致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另一方面,是人力组员隐形稀缺问题,就是在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源具有非均质性特征,难以有效提高其工作成效,且在市场化判断期间,很难利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差异,由此引发稀缺问题。在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源稀缺问题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无论是显性稀缺还是隐形稀缺,都会导致企业人力资源水平逐渐降低,难以提高其工作成效,甚至会影响企业的长效竞争能力。

3.人力资源难以模仿特点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难以模仿的特点,属于企业的竞争优势,但是,如果企业竞争对手可以模仿人力组员形式,将会导致竞争能力逐渐降低。因此,需要利用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方式,建立独立的人力资源形式,对人力资源进行难以描述与隐性处理,以此提高其难以模仿程度,减少各类工作问题。同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期间,劳动市场存在完善问题,在市场混乱的基础上,无法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且在人力资源管理期间,可以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求与特点,对其进行全面的控制,减少其中存在的问题。

二、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在提高企业竞争力中的作用

在企业实际发展期间,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较为重要,企业需要予以足够重视,利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具体作用为以下几点:第一,如果企业人力资源无法体现出营业价值,将会导致其竞争力降低,无法满足相关要求,这就需要利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方式,利用科学的管控方式开展相关管理工作。其次,企业人力资源在稀缺性影响之下,经常会出现竞争问题,因此,需要制定完善的战略管理方案,按照相关规定开展相关管理工作,利用科学方式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第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战略管理工作较为重要,可以在提高企业短期竞争力的情况下,促进企业的长效发展。第四,企业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难以满足相关要求,无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在应用战略管理方式之后,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能力,达到预期的管控目的。

三、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措施

1.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使其具备一般技能与特殊技能。对于一般技能而言,主要是有利于企业经济发展的技能,例如:员工在实际工作期间,可以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与管理能力,掌握专业知识与外语知识,保证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对于特殊技能而言,主要就是企业具备的价值,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按照竞争对手与政策特点等,全面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以此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一方面,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管控方案,根据企业实际发展需求等,对其进行全面的创新处理,使其可以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需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可以提高员工的就业能力与工作能力,使其掌握先进的工作技能,利用良好的薪资管理方式,减少人才流失问题。企业要想提高长效竞争力,就要重视员工特殊技能的开发,以免出现竞争对手模仿的现象,提高员工的市场转化能力,培养其工作技能,达到预期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目的。

2.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企业需要针对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工作要求,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创造人才条件,按照企业发展要求等,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提高企业的长效竞争力。同时,企业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期间,需要制定完善的人才管理方案,对人才进行全面的管理,提高其薪资管理水平,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改动现象,利用科学的工作方式开展相关处理工作,在提高人才薪资水平的情况下,减少人才流失问题。

3.人力资源系统管理措施

企业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制定完善的管控方案,按照人力资源选择、评估与奖励等要求开展相关活动,利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提高其工作价值。一方面,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期间,经常会出现与政策冲突的现象,需要企业利用科学的战略管理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企业竞争对手的识别能力,按照相关要求创新工作形式,以此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4.利用人力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期间,需要科学应用人力资源提高其经济效益,减少其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培养职工的敬业精神与创造能力,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为企业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需要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对人才进行分配,在人力资源开发与规划管理的情况下,提高其工作水平。

四、结语

企业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期间,需要制定完善的管控方案,按照其实际发展要求与特点,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核心竞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企业人力资源发展体系。

参考文献:

[1]彭淼.B汽车网络科技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郑州大学,2013.

[2]刘巧玲.风帆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4.

[3]黄章隽.C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4]张江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心理资本与工作嵌入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4.

[5]樊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4.

战略管理的原则范文2

摘 要 本文以企业财务管理环境为基本研究背景,论述财务战略管理在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分析影响企业财务战略选择的关键因素,探讨企业财务战略选择策略,点明财务战略管理规划的重要原则。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 财务战略管理 经济周期

一、财务战略管理在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中的地位

企业组织战略管理体系包括财务战略、生产战略、研发战略和营销战略等内容,其中从财务角度构建实施财务管理体系以管控宏观财务风险的财务战略管理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核心战略,具体而言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财务战略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关键支撑,财务战略管理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根据公司内外环境,持续开通适当的融资渠道,确保为满足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和投资战略的要求提供充分而及时的资金支持。

其次,财务战略管理是打造企业核心战略的基础。在财务战略管理过程中,根据企业内部情况及外部市场竞争局势及对未来的预期,以预期盈利或者发展前景比较好的领域或项目为重点投资方向。即,财务战略管理通过推进投资战略管理,与时俱进地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财务战略管理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特质是企业组织具备持续发展能力。对此,财务战略管理在通过推进投资战略管理不断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之外,还通过股利分配战略确保股东群体在持续适当获利的基础上继续为企业组织提供助力,避免突然撤资等可能导致企业组织运行中断或破产的关键风险因素。

二、影响企业财务战略选择的因素

基于企业财务战略的关键意义和重要性,在具体规划选择过程中应该慎重考虑、调研、汇总与之相关的系列因素。具体而言,主要有如下三个维度的因素集合。

首先,立足点是系列内部环境因素。企业组织内部的系列因素从各个方面决定了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形态和趋势。其中,企业内部组织机构决定了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实施的力度并制约了具体效果,产业结构制约了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中投资管理的选择,生产规模决定了财务战略规划制定的复杂程度及其推进实施的难易程度,主导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微观方面影响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具体规划。

再次,关键参考是系列外部环境因素。企业组织在制定规划财务战略管理过程中,除了立足自身实际情况,还有充分考虑各种外部因素,以及时规避管控法律风险、政策风险及金融风险等关键风险,确保本身的完善及其实施效果的最大化。对于财务战略管理而言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经济环境、税收环境经及政府的产业支持。经济环境包括企业组织运行所处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形势及经济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因素;税收环境是制约财务战略管理的直接因素,前者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影响是后者必须重视和直视的;政府的现实或预期产业支持政策关涉到企业投资取向及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和选择问题,企业财务战略规划应该积极配合政府产业政策,以助力企业抓住机遇,实现战略目标。

其次,具体实务要考虑战略管理其他方面的情况。在企业战略管理的各个方面中,财务战略管理主要考虑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两方面因素。在成本方面,主要是战略成本、入场成本及经营成本三种,其中战略成本制约财务战略管理推进实施的收益,入场成本决定所涉及产业及投资取向,经营成本则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在预算管理方面,预算指标控制、预算编制基础及预算人员的素质情况均影响了预算结果的准确度、及时性及科学性,制约了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制定。

三、企业财务战略选择策略分析

基于对如上各种因素考虑的侧重点不同,企业财务战略选择策略往往不同,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种:

一是成本导向策略。该策略的核心是将企业将相关产品或系列服务的经济成本降低到业内平均值或者说主要的竞争对手的成本水平之下。实施这个策略的企业一般那都先天具备或后天打造了特定方面的优势,比如拥有先进的技术优势减少单个成本的原始成本,再如具备规模经济的优势降低成品平均成本的额度。该策略的思维简单,易于生效,不过灵活性不足。

二是产品经济周期导向策略。该策略以相关产品各经济周期和环节对公司产生的影响和助力为依托,制定极具针对性的财务战略,尽力降低各经济周期内及各个经济周期转型过程中的负效应,充分利用在如上过程中产生的助力和机遇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逐步实现。该策略考虑全面,富有弹性,不过在各经济周期转型期的应对方面的难度较大。

三是企业产品属性导向策略。该策略从企业本身的发展的初创、发展、成熟、衰退等各个阶段情况出发,确定所支撑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格局,进而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财务战略。比如在资金普遍不足的创业期,财务战略管理的重心应当是强化融资并寻找确定最能快速产生经济效益的的投资项目或方向,所支撑的产品或服务不贪多贵在精;而在成熟期,配合企业组织往往采取多元化战略,财务战略管理的重心当在为各个“元”的产品或服务提供资金支持,并在分配比例方面尽量追求最优化。

四是预算管理导向策略。部分企业专注于强化预算管理,通过确保预算能为企业财务战略提供客观、精确的信息为抓手,提升财务战略管理水平。该策略简单可行,不过在确保预算管理的水平方面的安全度不高,而且相对于财务战略管理而言有隔靴搔痒的味道,风险较大。

战略管理的原则范文3

一、实施战略性管理的重要性

运用战略管理思想对整个行业进行管理是广义的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的实施、制定和控制能够达到企业目标的过程是狭义的战略管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一般而言,企业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因此,对于这类企业而言实施战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服务及产品的优势,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好市场需求并掌握好主动权。中小企业中,战略管理的实施有利于降低成本,还是得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中有聚集效应。此外,战略管理的实施,可节省广告费用,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扩张发展。全球经济发展下,中小企业的社会需求呈几何增长,因此,中小企业实施战略管理有利于规模扩大,效益增加,实现最大价值。

二、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缺失现状

(一)战略思想缺失,存在短期行为

国内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在成长初期的企业,大多没有意识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更多的是关注如何运行,如何在应用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市场的需求,缺乏明晰的长远目标。此外,部分企业认为市场和环境变化较快,制定战略费时费力,毫无任何意义而言,可以说,短期行为现象严重。

(二)计划等同战略,盲目扩张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有明确的发展计划,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企业发展战略。因此,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将计划等同战略,盲目进行扩张。事实上,战略与计划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一概而论,计划安排的是未来的活动,战略则体现出的是一种观念,能够促使企业认清现状进行思考,还能够对今后未来的行业进行探索,计划是对于未来活动的安排。此外,企业战略失败中更深层次原因则是战略严重缺乏基础,盲目扩张,阻碍了企业发展。

(三)缺乏战略管理人才

企业管理中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十的召开提出了人才强国传略,不少中小企业将人才战略的发展纳入企业发展体系,但管理人才仍旧匮乏,人才管理没有充分地引起重视,人才管理机制漏洞多、人才流失严重成为威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掣肘。中小企业因资金少,没有能力引进专业化强、综合素质高、具有战略性管理的人才,多数企业采用管理形式灌输给企业员工和管理层。此外,中小企业中,战略管理人才的匮乏,将直接导致中小企业战略意识和管理缺失。

三、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对策

(一)更新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

理念属于意识指导着行动,具有先导性的作用,不同的理念支配会产生不同的行动和结果。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必须创新加强企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将企业战略管理看作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发展理念”。具体而言,战略管理上,将成本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改变成本节约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完善的控制和预算体系,树立全心的成本战略管理理念,力求最大限度抓好企业的控制和成本管理。

(二)准确定位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中小企业应当从当今现状出发,制定远景发展战略的同时需要具备足够的市场空间和成长空间,使得企业能够根据业务的发展而发展。首先,中小企业应当考察市场,寻找未来具有发展潜力的商品,进而借助自身发展现状产生适合社会需求的产品。总的来说,准确定位发展战略,需要树立目标积极进取、改善内部管理、关注环境变化。

(三)经营战略分析要全面、客观

中小企业中,战略分析的评估前需要选定好参照物,以数据为准。此外,还需要对市场做一次全面的调查和总结,避免战略分析成了无本之木。此外,企业还需要结合相应地调查结合、行业分析及数据信息,并且对当前经济发展方向及政策进行分析。

(四)培养战略管理人才

人才是一切经济资源的上游,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首先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提高对人才管理的重视程度。首先,中小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及时发现人才的特长及专业,尽量将人才的专业与工作需求结合;其次,建立多样化的激励机制,企业发展中,好的福利待遇是留住人才的关键措施。中小企业因资金有限,本身效益不高,提高福利待遇处于劣势,因此,及时把握人才市场供求关系和人才市场价位,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制度和福利制度,尽量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工作热情。此外,做好沟通,让员工明白企业的关心和关怀;最后,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单头考核原则、结果公开原则、奖惩结合原则、反馈原则。

四、结语

战略管理的原则范文4

一、“人本”思想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积极影响

儒家文化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及人际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在思维观念上重视“民”及“民”的重要作用,而且在处理“民”与“社稷”、“民”与“君”关系时,始终将“民”置于首位,认为“人”既是治理(管理)主体又是治理(管理)客体,显示出传统文化浓厚的人本主义倾向。传统文化还将人划分为若干类别。从治理角度看,有“劳心者”和“劳力者”之分,孔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仅从纯管理角度看,它揭示了传统文化对管理的一般理解:管理就是“人治”和“治人”,也就是说,管理的主体是人――劳心者,管理的对象也是人――劳力者,这与现代管理科学对管理的解释完全一致。

这种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对于当前我国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活动极为有利。我国企业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都是在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传统文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其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企业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树立人本思维方式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本管理,在管理活动中重视人的因素、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创造管理奇迹。

日本经济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腾飞,其原因之一就是吸收了中国儒家文化人本主义思想精髓,在企业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日本企业家将儒家文化融入到现代科学管理中,提倡人本管理思维理念,激活了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如丰田公司明确强调的两大支柱之一就是“尊重人性”,即尊重员工,将员工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成果联系起来,尊重所有关联客户,关注客户的满意度和保持率。管理方式一是强调尊重、团队合作,注重以人为本和人际关系和谐;二是强调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三是强调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一致。中国企业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条件得天独厚,因此有优势和潜力在“人治”和“治人”方面做得更为出色。

企业人本管理的推行,为战略管理会计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际上,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即通过会计职能活动来激励人,以获取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如著名管理会计学家卡普兰从顾客和员工角度设计平衡计分卡,取得了很大成效,被企业奉为至宝。同时,人本管理的实施,也使将人力资源纳入战略管理会计体系进行核算和管理成为可能。在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将人力资源纳入战略管理会计系统进行管理也是现实的迫切要求。如果战略管理会计能够真正实现将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以企业人力资源为对象,确认、计量和报告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信息,将会计研究延伸到如何使企业“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的领域,不仅可以为知识化企业进行战略决策和收益分配提供相关信息,而且可以为知识化企业建立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剩余收益共享的分配机制奠定产权基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具体内容包括人事战略规划、日常人事管理、人力资源投资规划和资本预算、人力资源价值、成本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投资分析、员工绩效评价、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等。

二、“天人合一”的辨证思维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积极影响

传统文化讲求事物的完整性与统一性,表现在思维模式上则是追求完整,强调综合。先秦至明清的大多数思想家都推崇“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表现在认识实践上就是要求人们用辨证思维方法和整体性观念去认识世界,在认识社会的同时不能脱离自然,在认识自然的同时不能脱离社会,人类认识的基本要求就是人与天、人与自然保持和谐一致。

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寻求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充分剖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有效战略,并将战略付诸实施,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它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战略是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需要而制定的,管理企业总体活动,追求企业总体效果,与之相适应,也要求战略管理会计在其服务过程中坚持整体性原则。战略管理会计人员应视企业为一个整体,从整体上看问题,从整体上分析和评价企业的一切战略管理活动,抛弃传统孤立、片面和从局部利益出发看问题的思维方法。在目标上,只有整体目标才是最高目标;在管理对策上,只有追求整体最佳才能成为最优管理对策;在资源利用上,着眼于整体资源的最优利用;在经营活动上,既重视主要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既重视生产制造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

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认为事物之间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并通过元气、阴阳、五行联系起来,要求人们用辨证的思维方法认识世界。这种辨证的认识方法有利于从总体上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联系,为战略管理会计人员从整体上思考和处理各种战略管理会计具体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来源。如在作为战略管理会计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成本管理活动中,战略管理会计人员运用整体辨证思维观,将本企业与供应商和购买商视为一个整体,将成本与技术或成本与组织结构看成一个整体,通过开发本企业与供应商和购买商价值链间的联系、成本与技术的联系、成本与企业组织结构的联系,就可以找到降低成本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价值链成本管理法、成本企画、技术成本管理法(价值工程)、以及虚拟企业和工程再造等。

三、直觉经验思维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积极影响

直觉经验思维方式指用直觉、经验和顿悟来考察、研究自然,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没有任何人为界定的直觉思维,主张尽力排除自己已有思想和各种感官感觉。直觉思维认知方法不受任何限制,使思维异常活跃,它赋予人们以清新的顿悟,使人类在问题丛生的杂乱中找到摆脱思维困境的突破口,以直接和整体的方式领悟事物的奥蕴,为创新提供了许多天才的设想和“灵光一现”的灵感,使认识者“周流无穷,而不滞于一隅”,“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发达的经验文明造就了中国先哲们凭经验来断事物的方式,因此,直觉经验思维也是传统文化重要的思维特点之一。

当今社会尤其需要这种极具创造性价值的思维方式。激烈的全球竞争导致各种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层出不穷,面对动荡多变的外部环境和难以把握的竞争态势,企业必须根据情势不断地对战略管理方法和模式作出相应调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战略管理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管理活动,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特别需要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提供信息支持和智力支持。为此,战略管理会计人员惟有摆脱各种既有思维框架和管理模式的束缚、开启智慧的闸

门、借助于丰富的想象、使思维自由驰骋、凭借战略管理会计的学科优势,设计出新理论、新模式和新思路,为企业的战略管理部门提供多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方案,才能有助于企业战略管理人员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应对各种复杂的形式。在各种新思路和新方法生成的各个环节和具体形成过程中,传统文化直觉顿悟与经验判断思维的影响不仅无法排除,而且其作用非常关键。

四、和谐中庸思维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启示

传统文化讲究整体和谐,当变则变。先哲们将“和谐”规定为万物生存所依据的原则,人类和宇宙万物只有在整体和谐的状态下才能存在和发展,“和者,天地之生成也”,“和乃生,不和不生”,强调个人应顺应社会,人类应顺应自然,并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法则,但是“天若变”,为保持和谐稳定的状态,“道亦应变”。和谐思想的集中表现就是“中庸之道”,它要求为人处事不激进、不走极端,当个人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冲突时,要采取恭敬和谦忍的态度,以群体利益至上的原则协调好各种关系,主张对任何事物都必须掌握原则,把握不同的两端,兼顾双边共同的利益,避免偏于一个极端。中庸之道是生活在群体中的人们所寻求的人性最佳状态和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既是道德伦理和政治观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它不以僵死的、停滞的眼光看待事物,而是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寻求量变或质变状态下的“中”;它也不是不辨是非、抛弃原则,老好人的处世哲学,而是至精至纯的美德。和谐中庸思想虽有折衷、保守之嫌,但其实质上呈现出“当变则变但整体和谐不变”的思维特点,这对战略管理会计活动也有重要启示。

企业内外环境复杂多变,随机应变已成为知识化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理念。为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有效地协助企业进行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会计的各项工作也应根据内外条件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调整,在动态中寻求最佳平衡点,因此,战略管理会计要讲求随机应变。但另一方面,战略管理会计在坚持随机应变的同时,应保持永远不变――即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目标不变,这与管理大师明茨伯格的观点“战略这个概念的基础恰恰是稳定性,而不是变化”相一致。

战略管理的原则范文5

 

关键词:新经济 企业 战略管理 

    21世纪,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已高达60%一8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到或即将来临,知识经济的内涵即科技,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领域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变为一场科技的竞争,美国拥有在各个领域领先的高科技,使其在世界经济竞争中打了一场胜仗。抓住了发展科技这把金钥匙,也就抓住了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在新的历史时期即知识经济时代,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满腔热情建设知识经济,是时代的新潮流。除了自然科学技术外,科学技术还包含管理科学技术,国外有学者甚至认为,知识经济的首要因素是管理。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重视经济管理的时代。借助于管理科学技术的作用,自然科学技术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只有自然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协调发展,才能使知识经济真正得以形成和发展。

    一、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首要管理

    企业的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首要工作,它通过对环境和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的研究分析,确定可行战略,经过评价,选择企业战略,通过战略实施,实现企业的目标与功能。战略选择得恰当与否,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成败,这一点正被人们所认识。正如斯蒂芬·P罗宾斯在其《管理学》第四版中写道:“战略计划对一个组织成功的关键作用,只是在近25年中才被广泛认识到。”“一项对企业所有者的新近调查发现,69%的企业所有者制定战略计划,并且,在他们当中,89%的人认为他们的计划使他们有了具体的目标,并且使他们的职员有了一致的认识。”

    二、企业战略管理面临的挑战

    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竟争将越来越激烈,如同586计算机取代486计算机那样,一种产品可能很快被更加价廉物美同类产品所取代或不同类产品所替代;世界经济将呈现区域化、一体化的格局,国界、地区界模糊了,高技术的介人使得人类生存的三维立体空间的欧氏距离显得越来越短了;资金市场将变得更为有效率,资金流动性更强,交易费用低,市场吸收、消化、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强,预测手段更科学、更准确,这也为投机商捕捉瞬间可趁之机提供了机遇,企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将更大;劳动力市场将更为发达,区域性、国际性的劳动力市场将会及时地为企业提供必需的劳动力;人力资源的配置将更为有效,在企业自由方便地选择劳动力的同时,择业者也在选择令他们满意的企业,企业面临的人才流失的风险将更大;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将被视为由资金向童R所组成的向量场,其中R={m , f},m为人力资源,f为资金资源。人力资源m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首要因素,具有资金资源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选择合适的资源向量及行之有效的配置机制,是管理阶层的艰巨任务。

 三、企业战略管理的对策

    如上所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动态的环境,这对企业的战略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战略管理的内外部情况发生的变化,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人才战略上强调以人为本。战略管理者在制订人才战略时必须改企业员工成为机器和技术的奴隶的现象,那是对人的理性、尊严、智惫的践踏,必须以把人类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以人为目的,确立企业的生产目标、方式、方法。必须大力开发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努力开发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类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实现企业的经营由资本经营向“知”本经营转变。

(二)科技战略上必须加速高技术产业化、商品化。知识经济时代在世界范围兴起了一股技术创新的热潮,大量高技术迅猛发展。当今世界高技术迅猛向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企业在科技战略上必须把握机会加强开发高技术或与离技术部门合作,大大加快高技术产业化与商品化的步伐。

    (三)必须做好企业市场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不仅应考虑眼前的利益,还必须考虑长远的发展。实现以“销”定产向以“消”定产转向.新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将应不同消费者的个别需求而订做新产品,它是在以工业经济时代以销定产原则上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区域从立足本土向无国界转变,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剧,企业必须从全球的观念出发,在世界范围内实施新的战略.企业必须重整内部资源,利用各种具有潜力的产品和科技,突破国籍的界限,努力开拓市场。

    (四)生产战略管理仍需注重效益性原则。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战略管理仍必须以讲效益为指导原则,即用最少的劳动占用和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适“消”的新产品。讲求效益是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原则,具体体现为用尽可能少投入,生产质量好、品种齐、成本低、交货准时,数量适当的产品。

    (五)重视精神激励原则。在知识经济中,物质对员工而言会显得较为充实,能否实现自身价值将更加有意义。所以,企业在战略管理中物质激励不可少,但精神激励更重要,而且不仅仅是那种给予赞赏、表扬等传统的精神奖励,还有一种新型的精神奖励方式,即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利和贵任,使员工意识到自身的价值更大,进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最大限度实现其自身价值,同时为企业为社会做贡献。

战略管理的原则范文6

【关键词】 战略; 成本; 管理

一、战略管理会计基本理论

(一)战略管理会计产生的现实条件

现代管理会计的前身是成本会计。历史上,管理会计之所以取代成本会计,是因为成本会计的理论对经营决策缺乏相关性,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企业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竞争压力的增强,现代管理会计已难以提供与战略管理相关的信息,战略管理会计则从更高的起点重新界定了管理会计的内涵,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寻找方向、把握契机,使战略管理登上历史舞台。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源于管理会计自身的缺陷及企业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特征

战略管理会计着眼于长远目标、注重整体性和全局利益。当企业间的竞争已上升到高层次的全局性战略竞争时,抢占市场份额、扩大企业生存空间、追求长远的利益目标已成为企业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战略管理会计适应形势的要求,从多种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以最终利益目标作为企业战略成败的标准。战略管理会计放眼长期经济利益,以企业管理的整体目标为最高目标,从整体上分析和评价企业的战略管理活动。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

长期、持续地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是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提供内外部综合信息是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可包括:通过统计的、会计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涉及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数据和资料;提供尽可能多的、有效的内外部信息以帮助企业做好战略决策工作。

(四)战略管理会计假设

战略管理会计假设分为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会计计量假设。会计分期和会计计量假设有其特殊性。在会计分期上,战略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不能将一个企业的全部经营期间人为地划分为一段段相等的较短期间。由于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是获得长期的、持续的经济效益增长,战略管理会计分期的年限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制定5年或10年规划,这5年或10年的年限就可作为战略管理会计的会计期间。在会计计量上,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不能单纯地利用货币形式进行计量,还必须广泛使用实物量、相对量和其它计量形式,对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效果进行记录和计算。

(五)战略管理会计原则

会计原则是会计活动的科学规范,是对会计实践普遍规律的归纳和总结,也是会计工作的一般性指导规范或基本指导思想。相应地,在战略管理会计领域也应制定原则来规范和指导战略管理会计工作,战略管理会计原则应包括真实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及时性原则、横向协调原则和重要性原则。

二、战略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对战略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

战略管理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多为政府部门及外资企业所使用。进入90年代后,国内企业才涉及运用战略管理,但大多数为一些经营规模较大、经营意识较先进的优秀企业,如长虹、海尔等。绝大多数国内企业的战略意识仍然是比较薄弱的,更不用说学习和掌握战略管理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了。经营目光的短浅、狭隘的经营意识也是导致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的一个原因,资源的重复配置、资源的浪费在市场经济建设初期比比皆是。在缺乏战略意识、战略思维的企业里开展战略管理会计,显然是比较困难的。

(二)缺乏战略管理会计的内部环境

目前,企业会计工作的重点仍在财务会计上。尽管传统的会计体系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但是在国内企业的会计工作中,仍然是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无论在会计机构的设置还是会计人员的聘用上,大多数企业仍是把会计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主要投向财务会计工作,而将管理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附属品。这种现状导致战略管理会计工作缺乏实践的内部环境,人员得不到实践锻炼,战略管理会计很难开展。

(三)缺乏战略管理会计人才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企业对战略管理会计还没什么认识,缺乏超前意识,也就无法开展广泛的研究。开展战略管理会计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除会计学外,还要涉及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及企业文化等,这就对会计人员或其它要从事战略管理会计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依目前我国会计人员及其它管理人员的素质来看,还不能适应战略管理会计的要求,其素质还有待提高。

三、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设想

(一)树立战略管理会计观念

要建立战略管理会计,许多传统的会计观念必将受到挑战和冲击,一些传统的会计概念、原则、方法都要从新的角度加以认识。战略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分支,无论是其理论基础,还是其对象、内容和方法都与传统会计大相径庭。因此,研究战略管理会计,首先要摆脱传统会计的旧框框,用全新的观点来看待新生事物。在建立战略管理会计的过程中,我们要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大力宣传战略管理会计的先进性、优越性,强调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这对明确它在会计的发展、企业行为的调整、会计的转轨变型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还必须在企业界广泛开展战略管理的学习和讨论,使企业经营者树立起战略管理意识。

(二)创设战略管理会计环境

要加强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理论研究的目的是指导实践。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框架,而在实务中,在某些领域已涉及到了战略管理会计,这种理论研究滞后的状况将影响到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要改善这方面的工作,可以成立一些专门机构来负责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比如,可设想成立“战略管理会计专门委员会”,吸收会计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和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参加,对一些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方案,逐步完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达到指导实践的目的。

(三)培养战略管理会计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更加强调知识对其保持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日益重视信息的价值,这在实务中表现为企业对软件(人、技术)和硬件(信息工具、网络)的管理和运用的不断加强。应培养战略管理会计人才,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变迁、管理思想的发展和管理方法的变革。

综上所述,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以外部性和长期性为核心特征的管理会计形式,是管理会计的发展,是在企业生存环境日益不确定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展望未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强,战略管理会计必将有长足的发展,战略管理会计理念将渗透到整个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信息,使企业获得持久的战略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