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全面发展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全面发展理论范文1
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兴起,引发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场新的革命。国家的核心是企业,企业的核心是人才。人才的核心是知识创新者与企业家。所以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如何运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知识型员工管理提出新的管理思维。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人类世世代代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经济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代,如何克服社会发展的片面性,使人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全面发展,以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从人的本质出发,深刻揭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内涵。
第一、人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性生活的全面发展。人最重要的活动是实践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之初,生产力低下,人的活动具有原始性,造成了人性上的“原始的丰富”,人性是随着历史实践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在全新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活动,人的活动具有了全面性表现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生产劳动与管理活动,物质生产活动与科学艺术创造活动,娱乐活动与享受活动的统一。生命活动的两大部分中,生产时间逐渐缩小,自由实践趋向扩大。人们不再屈从于狭隘的职业分工和有限的生活空间,物质生产劳动选择出现多样化,于此同时在自由时间活动中,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天赋、爱好、特长,自由的选择领域进行实践活动、创造性生活。
第二、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能力是指人们所具有的各种活动本领,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人们在面对自来环境的各种挑战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殊力量。多样化的需求,丰富多彩的生活,广泛普遍的交往,最后凝结升华成为人自身多方面的能力。一是人的体力得到充分发展,以丰富的物质为基础。二是人的智力得到充分开发,广泛吸取人类智慧的结晶,将知识转化能力。三是人的操作和控制技术能力提高,人由手脑单一发展向手脑并用、同步发展。四是人的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各种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最后人的各种潜能将通过自主的全面实践活动得到充分开发,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实践活动“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能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的控制。”
第三、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每个人的个性自由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本质内容,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个性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释放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创造力,使人具有自主性并承担责任,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不再受到压抑和局限。没有个性的人才是没有创造能力的,只有当人在真正自由自觉的活动前提下,人才能把自己变成独立、自主、自由的人;才能变成丰富的人,完整的人;人的个性才能得以全面的实现。
第四、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各种能力的发挥,也要受制于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使人们摆脱了以往个体、分工、地域、民族的狭隘局限,能广泛地参与各方面、各领域、各层次的社会交往,将贫乏、封闭、片面的社会关系变得丰富、开放、全面,将人的社会交往的内容、范围、手段、对象变得多样化。人将扬弃社会关系中的异化状态,在丰富的、合理的、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与全面的发展。
第五、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生存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是人维持生存的生活资料的需要;享受需要是人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发展需要是指在生存和享受需要都满足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需要。从人的需要对象看,可分为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物的需要是以物的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精神需要是指人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文化的需要,如道德、情感、信仰等。物质需要是精神需要的基础,精神需要要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而人的能力是满足人需要的手段,人的能力的发展意味着人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潜力和现实能力等。人这些能力的发展和实现,才能保证人的各种合理需要得到满足。
第六、人的可持续发展。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关于人的发展报告》中,首先对人的发展作了新的界定,使用了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扩大了人的发展内涵。一切发展都是以人为核心的,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同样也将人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所谓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人当下发展的需要,又能保证其自身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的发展。也就是说,谋求人身体和精神的和谐统一以及自身发展的有序、均衡、协调,从而保证人的全面、长久、强劲的发展能力。因此,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效保证。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知识型员工管理的内在联系
1、知识型员工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
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知识型员工”这一概念,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当时主要是指某个经理或执行经理。现如今,知识型员工的概念涵盖范围扩大了,一般指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活动,为组织带来知识资本增值,并以此为职业的人员。知识型员工不同于普通员工,有其自身的特点:知识型员工流动意愿强,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具有高层次需求和强烈的自我实现愿望,工作过程难监控但工作成果具有创造性。所以,知识型员工在实践活动和创造性活动、能力、智力、个性、社会关系、需要和可持续发展上都要高于一般普通员工,对于自身的自由、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有着强烈的内在需求。
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知识型员工管理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导致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高素质的知识型员工因其所赋有的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往往成为争夺的焦点。在企业中,知识型员工掌握着完成组织某项重要业务活动的相关核心技术,能为企业带来知识资本增值和巨大绩效。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已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如将知识型员工仅仅看成实现企业利益的工具,实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进行刚性管理。结果则是压抑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限制了知识型员工的发展,反过来最终会是束缚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所以企业要想实现利益最大化,就必须为知识型员工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将知识型员工存在的状态全面优化,激发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其的潜能,充分发挥其的睿智和才干,使之创造最佳的工作绩效,建立符合人性需要的良性管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提升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1、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积极推动知识型员工的实践创新
长期以来,在企业管理中大多数是采用刚性管理模式,制约了知识型员工的自身的发展,导致企业中知识型员工大量流失。加强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显得更为迫切,大力推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培养知识型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员工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实践经验和创造力,进一步推动管理上的创新,技术上的进步。根据知识型员工有较强的流动倾向,可推行企业内部流动方式,满足员工需要。如实行工作轮换制,使工作内容扩大化和丰富化。
2、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重视提高知识型员工的能力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挥,根本上决定于生产形式的状况,同时在一定的生产形式中,人的能力才能得到发挥。知识经济时代人的主体能力和创造能力,将在全面的知识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生产形式的基础上以全面发展的状态展示出来。社会发展对人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创造能力。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与财富成正相关,知识很快就过时,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获得预期的收入,知识型员工很看重企业所提供知识增长的机会和锻炼能力的平台,加强对知识型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学习机会,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
3、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个性
认为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个性自由发展以全面发展为基础,没有一定程度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是片面的、畸形的。个性的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条件,全面发展受到个性发展的制约。所以在知识型员工管理中,从人的独特的身心规律出发,高度尊重人和人的价值,强调管理一致性是同时兼顾员工的特殊性。如企业帮助员工规划职业生涯时,与员工一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更多信息,协助员工准确评价自身特性和准确定位,制定企业员工培训整体计划中兼顾员工自身意愿,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创造广阔的个体发展空间。
4、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丰富知识型员工的社会关系
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必然受到环境的影响。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任何时候,任何形式的工作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社会关系会以各种方式对员工的工作产生影响。员工的社会关系越丰富,员工的活动范围和接触事物的广度、深度就必然增加,员工就能从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中接受到丰富的信息资源。丰富的社会关系,不仅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而且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5、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重视知识型员工的需要
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使人们逐渐摆 脱贫困,并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在知识型员工管理中不仅要满足员工生存的需要,同时也要满足员工享受需要和发展的需要。如企业实施激励管理时,激励措施兼顾物质与精神方面;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给员工提供工作场所之外休闲娱乐学习的场所。
6、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注重知识型员工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型员工的可持续发展是将员工近期和长远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发挥员工现实的能力和开发员工潜在的能力统一起来,关注员工身体和精神均衡、和谐、有序的发展。根据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必须从根本上克服管理上的缺陷,依据员工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探寻员工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如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员工工作能力及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建立娱乐兴趣组织,促进员工其他方面的兴趣能得到充分发展,达到身心协调发进而促进工作效率。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黄楠森.人学原理[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全面发展理论范文2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内在联系 指导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掌握和运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就能诠释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在一系列著作中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它的本来涵义是指每个人、全体社会成员的智力、体力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和统一地发展,最根本的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人们都成为“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能够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提到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是人的本质规定的拓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是人的需要得以实现与满足。认为,人既是类本质的存在物,也是社会的存在物,同时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当人作为类存在物时,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追求人的能力全面提升;当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时,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社会关系的丰富,追求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与共同控制;当人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时,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个性自由发展,追求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与潜能开发。
(一)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
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具有充分的丰富性、可变性和完整性,而不是实践活动的贫乏化、固定化和片面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用那种把不同社会只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3],劳动分工不再“使人变成片面的人”“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的工具”[4]。人的能力提升意味着人全面发展自身的一切能力,即人的体力与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潜力与现实力等,在实践活动中吸入发挥自身的全部才能和力量。
(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不仅作为社会群体中某一成员的身份,而且作为个人与他人发生了相互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5]。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在社会活动中必然与他人发生联系;同时“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在社会关系中,人摆脱了个体、分工、地域、民族的狭隘局限性,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在各方面、各领域、各层次的社会联系,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伦理关系全面生成,由贫瘠变得丰满,由封闭变得开放,由片面变得全面,最终变得和谐发展。
(三)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是指个人生命有机体的各种构成要素的均衡协调发展以及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发展和完善。它表现为个人主体性水平的全面提高,个人独特性的日益丰富。主体性是指凭借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活动而处于支配地位,成为主人的人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它主要表现为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人的主体性水平的提高使“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人成为了自然界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促进了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表现为人的身心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均衡协调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思想史上跃动的一条鲜活筋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以大学生为对象而开展的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的实践活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最本质的目标。通过开展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来开阔人的眼界、活跃人的思维、增强人的交往、满足人的需求,从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人的发展创造物质和精神条件,这既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根本要求,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与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基本原则、价值取向和目标方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要从满足人的需要、唤醒主体意识、丰富心灵世界、提升精神品位、塑造独立人格、完善道德境界、构建精神家园、引导终极关怀等层面来全面推进人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促进社会完善的手段,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辩证统一性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为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支持;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课题。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这一过程总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及时解决人的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之间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奠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确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发展方向以及教育方式的依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从社会功能层面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而且要从个体发展层面,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既发展大学生的体能又发展其智能,既发展他们的自然能力又发展其社会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促进他们与自然、与社会、与自身的协调发展。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揭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及其有效渠道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按照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要求,认真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发展相结合,尊重他们的自有发展权利,促进他们的主体性更好发挥。依据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切实的教育方法、合理的教育进程等,促进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完善自我的必然要求。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指标
个性充分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境界,以大学生的个性充分自由发展为指标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终极追求。大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诸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等复杂关系。有些大学生面对这些关系无所适从,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思想上引导、从行为上纠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5:24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人民出版社,1979:12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人民出版社,1979:375.
全面发展理论范文3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教学;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221-01
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是现代教育要肩负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物理学科作为一门既能够给学生以知识,同时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物理学科教学的作用,在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本文就通过高中物理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展开论述。
一、教师要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
物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较强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才能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就目前高中物理教师而言,教师通过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还不够强,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依然将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
面对这一事实,为了转变目前重理论轻能力的物理教学现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师通过物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首先应该让教师认识到通过物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物理学科的学习,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继而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更多发展的机会。
二、提高高中物理教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高中物理教师肩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然而教师不仅要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更要具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通过物理学科教学虽然能够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然而想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在实际的教学中去归纳总结经验,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物理学科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很多在生活中难以见到的现象,同时也能够对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有更加科学的认识,这就使得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高中阶段的学生要学习的物理知识点增加,虽然有些现象是日常生活中难以见到的,但是却与实际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得学生能够从理论的角度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能够通过物理知识的应用,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一个学生是否有开阔的视野,也是衡量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开阔的视野能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也是提升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师在通过物理课堂教学开阔学生视野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认真对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的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还要穿插一些与物理课堂教学相关的,同时又能够扩展学生视野的内容,使学生能够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了解到更多。
四、通过物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不管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而言,还是于学生的物理学科学习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都充满了激烈的竞争,而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具有核心竞争能力,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就是自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因此通过高中物理这门有助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必要。创新能力对学生的物理学科本身学习而言,也具有重要意义,物理是一门在创新中得到不断发展的学科,可以说创新是推动物理学科发展的灵魂。
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要学习的学科内容变得更加复杂,很多复杂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学生通过对多个知识点进行灵活的组合与应用才能得到有效解决,而在对多个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的过程中,无疑就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挑战,同时在解决复杂的问题的过程中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会明显感觉到思维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不管是在学习简单的物理概念的过程中,还是在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思维活动。实际上学生进行有效思维的过程,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思维环节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学生个人也要把握好每一个进行思维的机会,使自身的创新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五、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是现代社会十分流行的一个名词,同时也是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这个竞争无处不在的社会,单凭个人的单打独奏,想要取得成功变得十分困难,只有有效的团队协作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物理是一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的学科,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通过物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呢?本人认为实验操作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途径。
全面发展理论范文4
我国现代民营企业产生于二十世纪70年代,80年代才有正式合法的身份,但仅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进入90年代,特别是小平南巡以后才真正开始其大发展阶段。三十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根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截至到2004年底,我国规模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家数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85.53%,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64.76%,真正担当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责。
国内学者对民营企业的研究是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而深入的,2000年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层面和融资层面上,随着民营企业的逐步壮大及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演变,一些大的民营企业集团、股份公司开始出现,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成功实现上市而成为公众公司,于是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将研究民营企业的视角转向了公司治理结构层面。尽管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为人们揭示了当代民营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情况,但很多研究本身却陷入了误区,如不加以批判,会混淆研究范围,误导研究方向,影响人们对民营公司治理结构的全面认识和发展预期。
一、关于研究范围的批判
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本质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企业的绩效取决于涉及契约各方(利益相关者)权、责、利的各种制度安排。研究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就是利用各种制度安排的互补性质,设计出一种最佳的结构,最大限度地协调与满足契约各方的利益,以提高资源配置与利用的效率。在个人业主制、合伙制企业中很少有人谈到治理结构问题,因为这种企业的产权关系简单,权、责、利的配置也不需要特别安排,但当企业发展到公司制时,情况就不同了,现代公司涉及到大量不同的股东、债权人、经理层、职工、社区、顾客、供应商等等方方面面的利益,而且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产权关系日趋复杂,精心设计的制度安排就成为必要了。显然,企业的产权关系越复杂、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越多,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就越重要,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尽管企业的存在已有悠久的历史,但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提出和重视则是最近几十年才开始的。
我国学者关于民营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焦点大量集中在家族企业上。诚然,如果将全部民营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看,家族企业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张厚义(2000)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民营企业中,私人股份所占比例在90%以上,其中企业主所占比例高达66%左右,处于绝对控股地位,企业主及其家族成员股份之和占总股份的80%以上,民营企业的家族化特征清晰可见。但如果从治理结构研究的角度看,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大量的家族企业呈现类似于业主制企业的特征,即便形式上为有限责任公司,其产权关系也极为简单,基本不存在治理结构问题。事实上,很多大型家族控制的民营企业集团由于较少涉及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治理结构问题也不严重。真正需要研究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是那些有复杂产权关系、涉及大量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是已经上市的由民营成分控制的公众公司。
分析我国现代民营公司可以发现有四种不同的来源,分别是国有企业私有化、集体企业私有化、个体经济或家庭作坊的发展、不同民营利益主体的新设。四种不同历史演进轨迹的民营企业其产权关系、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是不完全相同的。国有企业在私有化之前一般都经过了多年的承包或租赁式经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企业的管理层已逐渐在企业中形成了强势地位,这种强势地位通过买断或大比例入股的形式在改制后的公司中得到强化,并且以制度化的形式合理、合法地稳定下来。另一个方面,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过程中一般都强调职工利益,包括要求全体职工入股或者允许非管理层入股,这种利益一般是通过职工持股会(或类似的机构)来实现的。因此国有企业私有化后股权结构在反映管理层控股的同时一般都会体现其他职工的利益。此外,很多通过改制而完成私有化的国有企业,还保有相当的国有股份,形成对实际控制人的制约力量。
集体企业私有化过程中其产权关系的演变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有几分相似,只是其承包与租赁比国有企业少了许多争议。和国有企业一样,集体企业管理层通过承包和租赁进一步加强了自己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并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使其在接下来的买断、入股等私有化过程中有了足够的支付能力,为集体企业私有化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虽然原集体企业的经理层在私有化后占有企业绝大部分股权和绝对的控制权,但是历史的影响或多或少总是存在的,包括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企业中非管理层利益主体的影响等。特别是一些大型的乡镇企业,其他利益主体的影响还会很显著的。
个体企业到家庭作坊再到私营企业的发展是产权最清晰的民营企业。在按现代企业制度改制以前,这部分企业本质上类似于“业主制”或“合伙制”古典企业,创业者自筹资金,拥有完全的控制权和索取权,对自己的经营成果负全责。唯一和市场经济中的业主制或合伙制企业不同的是,他们没有合法的身份。这类民营企业的发展史对其后来的产权结构也有重要影响,如:1、初期创业面临的政治风险,使得合作者之间的忠贞非常重要,因此这类企业的产权一定是建立在亲缘、情缘和地缘基础之上的,股东身份的影响一直到目前还都在发生作用。2、个体企业到家庭作坊再到私营企业,注定了这类企业一定是家族控制程度最高的,即便发展到有限责任公司甚至股份有限公司,这一特征也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
不同利益主体新设民营企业,尤其是90年代后新设立的民营科技企业,是最符合理论意义上的企业组织,也是最接近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企业模式:其产权结构清晰,所有者权、责、利的配置清楚,法人财产独立完整,各股东按比例享有权力和义务,股东之间、股东与企业之间及股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调整、规范等。由于科技企业特有的原因,创业者大多有技术背景,加上企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因此技术人员,特别是核心技术人员在企业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大多在企业中享有股份(也许是技术入股)。但技术不能像资本那样可以继承,因此,民营科技企业家族控制的难度要大得多。很多民营企业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同事一起创办的,彼此信任而彼此依靠。从产权特点看,民营科技企业的特点使得民营企业的各关键利益主体之间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相互依存关系,因此亲缘、血缘、地缘的因素相对较小。即便创始人由于技术或管理能力在企业中居于优势地位,但当他去世后,家族继承者很难延续企业的发展道路,事实上,即便创始人在位,接班人问题也是其常常要考虑的问题,本人在调研中发现有不少民营科技企业家为身后的股权安排煞费苦心,因为很显然,沿用家族接班人的模式是不能使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甚至会葬送老一辈创业者的心血。
总之,民营企业并不总是家族控制的,来源不同,股权结构亦不同。对于个体经济直接发展而来的私营企业来说,家族控制的比例非常大;对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演变而成的民营企业来说,存在家族控制的可能性,但集体利益、职工利益等也常常会在产权结构中得到体现,构成对实际控制人的制约因素;而新设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中股权关系更复杂一些,家族控制的比例相当小得多。对沪深全部民营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所有这些特点在不同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中都可以得到证实。
二、关于研究内容的批判
如上所述,公司治理结构是研究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权、责、利配置的制度安排,重点内容是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主要利益冲突及相应的协调机制。如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关系、董事会的有效运行机制、债权人与股东之间及债权人与经理层之间的关系、职工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等。而且不同制度环境下的公司治理结构有不同的研究重点:英美模式注重研究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的委托关系,讨论各类约束机制及激励机制的设计,试图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日本模式则关注法人持股特别是法人之间相互持股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及主银行的作用、对职工利益的保护等。
我国民营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一些学者将家族企业中家长的权威及家族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刘景秋,2003)、企业管理模式及人力资源问题(蔡继明等,2000)、信息不透明所带来的融资难问题(解树江,2001)等等属于管理或其他领域的问题纳入到了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范围。我们知道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的。首先,二者的内容不同,影响公司治理结构的行为主体涉及到所有与公司有着重大利益关系的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理人员和工人等等,而且在契约层面上,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是平等利益主体的关系;而管理体制的行为主体只包括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他们只有行政上下级的单向隶属关系。其次,它们的运行规律不同,公司治理结构由一系列相互补充的契约组成,这些不同的契约形成不同的制约和激励机制,各类机制按各自的市场法则独立地运行;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则显得较为简单,是下级对上级的服从。再次,二者的作用不同,前者的作用在于对利益相关者进行适当的权、责、利的配置,特别强调外部人对内部人的控制与激励,并通过这种控制与激励使企业在不确定的世界中能够发现机会,作出正确的决策以实现经济利益;后者则是针对给定的决策和目标,研究如何贯彻决策和实现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治理结构重在作出决策,决定企业“向何处去”,管理体制则是给定目标,决定公司“如何去”达到目标。
还有一些学者在研究内容上出现了严重的逻辑错误,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是研究复杂产权关系里,在所有与控制分离的情况下,如何配置权、责、利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绩效。而很多学者却先假定只有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三权严格分离才是科学的治理结构,进而反过来要求民营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要企业家“转变观念”,降低持股比例,达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科学”目标(宋进彬等,2003,刘景秋,2003,廖雯,2005…),忽视股权结构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是研究的前提似乎成了民营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普遍现象。
研究内容的偏差与研究范围的选择是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很多民营企业并不存在所谓的治理结构问题,不顾适用范围地套用经济理论,其结果就是“泛治理结构化”。
三、关于研究方法的批判
2000年以来,一些学者对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有趣的是不同学者利用不同的方法,或是相同的方法不同时点的样本居然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甚至是绝然相反的结论。
苏启林(2004)以沪深截至到2002年上市的家民营企业为样本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前5大股东持股集中度超过50%时,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价值成正比关系。任丽霞(2003)也得出相似的结论,认为民营企业经营业绩明显犹豫市场平均水平,并且经营业绩与股权集中度正相关而与流通股比例负相关。有意思的是王志民(2004)进行类似研究得出的结论却相反:当家族持股比例<41.9%时,公司价值随着家族持股比例增加而增加,当家族持股比例>41.9%时,公司价值随家族持股比例增加而下降。而宋力等(2004)的研究却又得出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版本:最有利于业绩提升的股权结构或者是高度集中,或者是高度分散的。宋认为这可能是因为高度分散的股权存在被接管的威胁,而高度集中的股权可以通过绝对控股权充分提高决策效率,降低了成本的原因,宋认为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使民营企业既没有受到外部接管的威胁,也没有提升其内部决策效率,因此业绩表现平平。宋还发现,公司业绩随着股权的制衡度提高而增加。制衡度的提高增加了其他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约作用,大大避免了低效甚至无效决策的执行。
谢百三(2003)也不同意上市公司中的民营企业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说法,他通过对2002年中期以前上市的157家民营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后认为:从总体上看,民营上市公司整体绩效很低,进一步分析发现,直接上市民营公司比借壳上市民营公司的绩效要好,但仍然缺乏长期投资价值,具体表现在业绩不高、圈钱现象严重、治理结构不规范及大股东通过占用资金、关联交易和贷款担保等手段侵害公司利益。谢分析认为这种现象与股权集中有关,控股股东几乎拥有一切活动的“合法”权力。以2000年直接上市的民营公司为例,81.8%的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发生变更,66.7%的公司被管理部门检查出治理结构有严重缺陷。
假定上述研究的模型、计算过程没有问题,那么如何解释这些相互矛盾的结果?作者以为应该跳出数学的框框,从样本本身的特性去找原因。
根据对截至到2004年底在沪深上市的公众公司进行的调查,民营经济成分控制的上市公司共计352家,其中,采取直接方式上市的140家,占全部民营上市公司数量的39.8%,采取借壳方式上市的212家,占60.2%。而在直接上市的140家民营公司中,又有107家是2000年以后才上市的,也即是说截至到上述学者研究的样本截至日2001年底,绝大部分民营公司上市的时间不满3年。
众所周知,2001年前典型的直接上市过程是:企业将部分核心资产剥离出来,或将非经营性资产、不良资产剥离出去,以该部分优良资产为主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再通过辅导、推荐,由政府主管部门审批或核准后,交易所安排上市。
典型的借壳上市过程是:第一步,收购方用现金收购转让方持有的标的企业的股权;第二步,收购方用拟注入标的企业的新的主业资产和上市公司拟置出的原主业资产置换;第三步,转让方用现金购买收购方从标的企业置出的原主业资产。简单地说,就是企业通过收购一个上市公司的“壳”,然后将拟上市的资产置入已收购的“壳”中,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这样,借壳上市公司除虚拟的法人得以延续外,从实质到内容都不具有任何延续性。
全面发展理论范文5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现代人力资源发展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
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现代人力资源发展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的现代人力资源发展应该具有专业化的水平,专业化是现代人力资源发展发展水平的体现,只有现代人力资源发展具备专业化的水平,才能够保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质量。专业化发展是现代人力资源发展终身应该追求的目标,专业化发展不但能够提高发展水平,也能够对现代人力资源发展自身不断进行完善。
其次,现代人力资源发展要具备正确的态度,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专业的人力资源发展人员要给新的人员启发,树立正确的榜样,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够在“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保证人力资源发展人员之间的交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发展,提高现代人力资源发展的专业能力。
最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要以专业知识为向导,以学习为主要目的和核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现代人力资源发展专业的发展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现代人力资源发展提高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的目的。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专业人员的培养,不但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实践的保障,也是保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现代人力资源发展的应对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发展,对建设专业的人力资源队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我国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发展非常迅速,提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机构数量也迅速增加,极大地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事业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现代人力资源发展专业发展的应对措施,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要求现代人力资源发展具备利用多媒体等高科技技术的能力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模式,能够实现对发展过程的全监控,能够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资源进行重复利用。因此,现代人力资源发展要具备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涉及的高科技技术的运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启发、学习内容等联系到一起,实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上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发展效果。“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专业人员的培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服务的基础和保障。在“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大背景下,现代人力资源发展的角色不断进行转换,而且具有了新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的现代人力资源发展,不但要符合对普通的现代人力资源发展的要求,比如,现代人力资源发展要有专业学科上的知识功底,还要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上的独特做法,现代人力资源发展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心,对启发的培养要有积极的态度,针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的现代人力资源发展要求,不但要满足一般普通现代人力资源发展的特点,还要结合“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特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现代人力资源发展的专业化。
2.“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要求现代人力资源发展具备进行研究探索的能力
全面发展理论范文6
关键词:休闲理论;高校休闲教育;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05-02
“休闲教育”提倡闲暇生活的有益性、参与性、审美性和创造性理念,与高等教育提倡的“以人为本”,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理念是高度一致的[1]。高校休闲教育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使大学生学会如何科学合理安排休闲时间,培养正确的休闲意识,帮助树立正确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并传授休闲知识,提高休闲技能,引导大学生学会高品质的生活,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健康、全面发展,提升生命质量,从而完善高校教育体系的教育。然而,当前的高校休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甚至成为高等教育的盲点。由于学生对休闲了解不够,没有充分理解休闲的真正本质含义,休闲的意识不强,造成大学生休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不强,基本处于盲目、放任自流的状态,甚至在休闲方面存在诸多误区,如:缺乏正确的休闲价值观和休闲意识,“俗闲”、“恶闲”现象较为普遍。一方面,即使有休闲,对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也只是通过上网、睡觉消磨无聊的时间。另一方面,大学生自己感到闲暇生活空虚无聊,不满意自己的闲暇生活质量,但又渴望提高自己的休闲生活层次水平。高等教育的工具化和功利化倾向,以及人们对休闲的轻视和偏见,使休闲教育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尽快开展现代意义的、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科学的休闲教育,让大学生在休闲中获得主动、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全新课题。
一、马克思休闲思想理论的科学解读
马克思的著作中并没有直接研究休闲或休闲生活等问题,但他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隐喻了休闲观点,同时在他“批判旧世界”和“发现新世界”的理论成果中也隐喻着精深的休闲观点。另外马克思在著作中对“自由时间”的分析及其他相关方面的阐述与当今社会所指的休闲理论有相通之处。因此,研究休闲观,就要从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理论开始。自由时间是马克思休闲观的第一要义,即自由时间里人们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以任意支配非必要劳动的余暇时间。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最高价值就是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这种价值现实性的社会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可见,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使用休闲及休闲生活等概念,但是他确实确立了彰显人本理性、凸显人的价值的休闲观。并且,他科学阐明了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联系,指明了休闲价值目标及实现途径。马克思休闲思想理论核心内涵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其内涵有两个支点,一是劳动,二是休闲;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存在于且只能存在于劳动和休闲之间,都是劳动和休闲合理配置的产物;真正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是能以自己享受休闲生活的尺度决定自己劳动的内容和数量的人,亦即能同时主宰自己劳动和休闲的人。认为,未来理想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2]。马克思认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3],因此,在思想之中,可以看出自由是未来理想社会的核心价值,而自由时间就是休闲时间,是休闲存在的一种“物质载体”,即在一般意义上有了自由,才有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条件,有了自由时间这个条件,每个人就能分享人类文化成果,发展自由个性也就有了保证。
二、马克思“休闲理论”对高校休闲教育的必要性
任何一种思想的兴起,均有其相应的社会背景,休闲教育思想的兴起也不例外。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在网络、电视中的视频和娱乐节目等新媒体的影响下,学生的休闲也形成了不恰当定位,网络游戏和聊天成为主要的休闲生活方式,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休闲问题,如休闲生活缺少文化底蕴,缺少生机与活力等。让这些高校休闲异化现象回归马克思休闲思想,我们可以在高校休闲教育方面得到启示,完善高校的休闲教育理论知识,实现社会“自由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开展休闲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马克思休闲理论奠定高校休闲教育基础。虽然在马克思的任何著作中,从未明确提到过休闲或休闲理论,但中外任一休闲教育研究者无不一一追溯到马克思自由时间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思考之中。马克思指出:“所有自由时间都是提供自由发展的时间”。自由时间是休闲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而休闲教育则是引导社会个体利用自由时间,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保证。马克思认为只有“自由人”拥有自由时间,劳动才会变成自由自觉的活动,在这自由之中,人的创作性和潜能才得以发挥和展现。高校休闲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休闲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马克思的自由时间、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奠定了高校休闲教育的理论基础,为高校休闲教育提供了实践的理论基础,并且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相辅相成。
2.高校休闲教育改善过时的教育体系。目前许多高校的职能被降低为主要传授人类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传统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审美、志趣、身体等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对健康的休闲观念和休闲行为的培养。通过开展高校休闲教育,推进高校休闲教育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启发、激励、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价值判断,关注更广泛的需要和兴趣,让大学生知道科学、合理的休闲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生活。另外,高校休闲教育“全面人才”的培养能改善过时的应试教育体系,加快生态型大学的建设步伐。
3.高校休闲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前社会在生活方式、家庭结构、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均与传统社会有显著的不同,很多大学生因难以适应多样的社会关系而产生不安之感,甚至由于复杂的社会关系而紧张、单调和被动,毁灭了大学生本身该有的创造性。高校以及相关教育部门开展休闲教育,开设休闲指导,为大学生休闲活动提供资源保障和专职教育人员等,从而为当代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保证。
三、休闲理论视域下高校休闲教育实践探索
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于闲暇。低质量的休闲活动影响一个人的全面发展。那么,该如何合理地安排闲暇时间才能实现真正的休闲,才能享受自由而个性的人生呢・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展开的。美国休闲教育家曼蒂(IeanMundy)认为:“休闲教育的目的是:①对休闲行为价值判断的能力发展;②选择和评估休闲活动的能力发展;③决定个体目标和休闲行为标准的能力发展;④对合理运用闲暇时间重要性的意识和理解的发展。”[4]他把教育目标划分为不同的能力发展。综上所述,结合当前情况,高校休闲教育的目标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1.帮助树立科学休闲观。首先,通过构建一支专业化的教师梯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是首要任务。休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包含着正确的价值取向。“自由时间是自由的、随意的时间,也是检验道德和伦理判断的基础。”[5]我们不仅需要崇高的美德学习工作,同样也需要崇高的美德休闲。休闲的本质是自由的,但“自由并不意味着放纵、无约束或无视一个人在闲暇中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负的责任。”[5]所以我们需要建立符合社会价值规范的休闲观,做到“休而有节”、“休而有礼”。
2.提高学生的休闲技能。休闲技能的提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休闲层次、休闲质量的提高。大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休闲技能,才能自由安排自己的休闲活动,丰富自己的休闲生活,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精神体验。提高休闲技能要求人们充分利用兴趣爱好,享受休闲的美好时光。高校需完善休闲教育机构和组织,发挥学生会、团委及下属的学生社团的作用,开展如各种体育比赛活动、书法画展、文艺活动、各种社团活动、演讲赛、辩论赛等,在专门机构的协调下,使活动开展具有一致性、持久性和组织性。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自由时间里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更加实现自我,更加主动追求高质量生活。它也是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根本要求,是实现个体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自由时间中,人的主体性充分显现,自由发挥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思想。同样,在生态性高校的建设过程当中,应注重学生的精神层面建设。这体现在学生是否能够利用自由时间在学校期间学到真正的知识,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青年人。
休闲是一个人在一个几乎无限的序列中做出选择的。一个人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空间,是人的一生中一个持久、重要的展示自己价值的发展舞台。将马克思休闲理论知识贯彻于高校休闲教育体系中,在这样的休闲教育理论体系下,教育者教育学生如何“成为人”,如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样,人才可能拥有生命的原本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职业技术鉴定中心.国家职业标准汇编第一分册[M].第1版.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版社,200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6-4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73.
[4]曼蒂,奥杜姆.闲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