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思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精细化管理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精细化管理思想

精细化管理思想范文1

1.1强化建设工程施工前期精细化管理

建设工程的优质施工,应做好前期的充分准备,实施精细化管控。首先应确保精细化编制施工计划,确保合理可行,进而促进建设工程各个工序的紧凑搭接,顺利开展。同时应做好结构的细化分析,全面剖析建设工程结构体系,研究分项分部工程,同时应良好的协调成本投入、质量管控以及可靠安全建设目标,衡量客观环境条件,做好风险预警,进而实现建设工程计划的有效分解与全面执行。施工方应依据业主需求,进行工程计划的有效分解,形成日计划、周进度、节点规划,进而合理实现工期目标,确保建设工程施工活动的全面开展。

为实现精细化的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应全面组织图纸会审,做好全局掌控,明确设计风格、了解工程特征,做好方案细部处理,进而快速的发觉设计方案存在缺陷问题,确保及时整改,优化建设工程实施效果。建设施工整体质量密切相关于应用原材料。因此精细化管理中应做好原材料质量的检验管控,应在进场前期以及储存管理阶段中实施定期、持续的检测以及抽样核查。针对建设工程需求、特征、实际状况应实施员工、配置设施、采购材料、环境条件、法规体制的全面检验,确保开工之前精益求精。应核查组织机构健全性、员工有否持证上岗、接受技术培训;施工设施工具全面与否、性能是否符合标准、工程安全可靠性有否符合标准、工作效率怎样,计量设施校验准确性;原材料、构建有否通过进场核准验收、相关检测报告完备与否、各类标识是否满足相关标准。同时应备全设计材料文件,做好档案管理,确保施工现场清洁干净,具备良好的通风与照明条件,并按功能做好施工区域的科学划分。

1.2推进建设工程实施阶段精细化管理

建设工程实施阶段,应实现零缺陷目标。因此应合理实施精细化管理,做好全过程监督,定期实施现场巡查检验、抽样检查,完善宏观调控,进而及时的发觉隐患不足与质量缺陷,通过成因分析快速的处理与解决矛盾问题,实现零缺陷管控。针对各类重要施工环节以及工序,应做好现场检验,选择停工待检以及质量管控点。应做好复杂工序的全面梳理,核准重要工程与工序,并实施跟踪检验。例如做好管道水压测试、实施隐蔽工程核查,应确保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可实施后道工序。对于各个建设工程工序应做到全面旁站以及细化检验,确保行动快速,及时察觉缺陷,杜绝隐患问题的持续蔓延。对各类现代化技术工艺、建设工程电气管道、应用器具设施应进行全面核查,完善自检,确保符合既定标准,优化施工效果。

1.3完善实施零事故安全管控与交付精细化管理

安全生产为保质保量、提升效益的重要措施,为实现精细化的零事故管理,应履行科学有效的5S管理模式,做好现场管控,全面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为确保施工环境整洁,创设有序合理的施工条件,应做好现场器具、材料的全面细分,可分为必需品以及非必要品,施工现场只应放置必需品,确保安全建设生产。不应领各类非必要品占据施工场地以及运输通道,这样将对现场紧凑施工作业造成不良影响,并激发潜在隐患问题。可通过细化整顿,将必需品做好合理的划分以及存储管理,清晰标识,进而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清晰,节约调配及查找物资时间,提升施工建设效率,确保安全的施工建设。可应用目视管理方式确保施工现场的畅通、规范。

施工建设阶段中,还应根据现场环境实施不定期清扫与良好保养,创建优质施工环境,令员工舒适的工作,提升满意度,实现安全、高效、可靠的生产建设。例如应在完成安装工程之后,实施快速的清场处理,消除安全隐患。为落实各项安全职责,施工方应创设科学合理的安全管控体制,约束施工建设行为,并接受业主方以及监理方的全面监督管理。员工安全意识素养尤为重要,因此施工阶段中应预防习惯违章现象,通过全面培养教育、安全警示、广泛宣传,提升员工安全意识,令其养成规范施工的行为习惯,提升建设工程安全施工建设水平。建设工程完工后,应实现零故障的验收交付管理,施工方应做好各个安装工程的单体测试与性能评估。同时应参照设计标准以及相关规范,明确测试结果的科学有效性,衡量其完好可用性,一旦发现问题应科学整改,全面登记,进而良好实现零故障的交付验收。

2.结语

精细化管理思想范文2

一、项目精细化管理目前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标准”不落地。一些单位和项目在落实标准化管理方面,特别是对“四个标准化”的理解认识与执行落实中存在差距,没有紧密结合各自实际,直接照搬照抄、简单套用,存在“拿来主义、囫囵吞枣”的现象,没有达到“取其精华、去其杂糅、为我所用”的目的。

2.“组织结构”不合身。在专业化公司与综合作业队的设置方面,一些单位没有充分盘活企业各方面资源,组织结构不能够很好满足专业化施工的需要,甚至很大程度停留在项目经理管项目的初级管理阶段,项目法施工与专业化施工之间缺乏有效对接,组织结构不能充分适应项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3.“集中管控”不给力。集约化管理是落实“规模经营”和“后台管控”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通过推进资金、物资、机械设备、劳务资源、商业保险等“五大集中”,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并取得较好效益,但是在推进方案集中评审、合同集中管理、索赔集中组织、债务集中管控、税务集中筹划等方面,还存在着认识不深、措施不强、推进不力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项目的集中掌控能力。

4.“劳务管理”不严格。从一些亏损项目的分析来看,劳务队伍管理已经成为项目管理中最为薄弱的一环,这主要是各项管理制度没有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落实,存在着“有法不依、虚假执行”和“执法不严、选择执行”等问题,必须加快健全完善劳务队伍的竞价准入、考核评价、优胜劣汰等刚性机制。

5.“经营激励”不配套。从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推进来看,最重要的就是把项目经营责任层层传递下去,要下决心解决目前经营考核存在的“机制不活、动力不足、奖惩不明”等突出问题,形成更加适用、更具操作性的经营考核机制,使经营责任与价值贡献、薪酬分配等紧密结合起来。

6.“监管协作”不到位。项目精细化管理最关键的要形成各个方面的整体推进合力,目前有的单位推进项目精细化还仅仅局限在项目部层面,各管理层级、各业务系统间缺乏整体联动和协作,必须强化全程监管、全程协作与全程对接。

二、深化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初步建议与措施

项目精细化管理是整个企业组织的前后台、全系统的管理升级,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1.推进项目管理标准化,形成严定严行的运行机制。推动项目管理标准化的有效运行,必须结合实际将“四个标准化”的理念与要求“落地生根”。一是制度管理标准化要重在解决制度建设的系统化。要按照“上下衔接,整体配套”的要求,处理好部门之间、系统之间、业务之间、层级之间的管理接口,本着“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持续微调完善项目管理制度,真正让制度能落地、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二是人员配备标准化要重点解决人员素质的配套化。项目部要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认真落实项目定员定编要求,合理设定项目岗位及人员编制标准,将懂技术、会管理、善协调的骨干人员配备到一线项目。对于富余人员要全部编入内部劳务中心,通过内部劳务的方式安排到生产一线岗位,不能随意安置到项目部滥竽充数。三是现场管理标准化要重在解决行为养成的固态化。公司在新开项目进场时就要对应做好营销交底、管理交底,提前到现场定方案、定要素、定成本、定创效目标、定经济责任;项目管理层要及时编制项目管理策划书,签订分包合同、建立健全日常的各项管理制度,时刻铭记创效创誉责任。四是过程控制标准化要重在解决工序管理的实名化。要大力推行责任互检验收制度,探索推行工序实名确认,每道关键工序都要开展自检、互检和抽检,确认合格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真正做到责任可传递、质量可追溯、问题可追究。

2.推进组织结构专业化,形成专业分工的生产体系。要全面推行以项目部为“主体”,以专业化分公司和作业队为“两翼”的“一体两翼”项目组织模式。一是固定化的建制。项目部是相对稳定的临时机构,要实现与专业化分公司和作业队的紧密对接。专业化分公司要由子分公司组建、负责专业化经营管理的一级经营核算单位,是实现资产集中管理和内部市场化配置与服务的责任主体。自建型作业队是由子分公司组建且有固定番号的一级组织,是负责施工生产中安全、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等责任主体。劳务型作业队是与企业签订劳务分包合同,且在企业有良好评价的外部劳务队伍,它也是企业的一类组织,主要从事一般工程的施工任务。二是单元化的架构。目前专业化分公司主要有混凝土、机械、钢结构、试验检测、测量、物资分公司等。作业队分为综合作业队和专业作业队,主要由“管控层+作业班组”组成,作业班组主要分为自建型、混编型、劳务型三种。根据项目情况,公司可以从综合施工和专业施工两个角度,从作业队与班组两个层次,对作业层实行“集中式调遣、单元式管理、积木式组合”。三是规范化的作业。专业化分公司根据生产职能定位进行分工协作,比如机械设备分公司,负责隧道出碴、土石方施工等;混凝土分公司负责混凝土生产;钢结构分公司负责各种模板、预制构件的加工等,提高施工生产的规范化程度。作业队可以按工程、专业和工序,来组建成土石方、桥梁等专业作业队,充分满足专业化施工的要求,最终实现施工生产的规范化作业。四是多元化的成长。专业化队伍搭建了人员成长的平台,队长、技术人员不仅直接从事现场管理,对现场施工最有发言权,而且也将成为选拔项目管理骨干的第一梯队人选。同时,作业班组掌握着企业的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通过设计不同的成长方向,作业班组可以成长为作业队,作业队依托管控层和作业班组可以成长为项目部或专业化分公司,专业化分公司可以根据专业化发展方向成长为实体公司。

3.推进要素管控集约化,形成整体统筹的后台管控。要素管控集约化是落实“法人管项目”的具体要求,也是强化项目后台管控的重要手段。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集中管控:一是方案集中评审。项目部要本着“方案指导全程、全程优化方案”的原则,把方案优化贯穿施工全程,根据单项工程技术难度、规模、安全风险等级、工期等要素和技术规范要求编制方案,并报公司集中评审。公司业务部门要全面推行施组三级分解,强化方案的经济比选、评审、执行及优化,切实提高方案对各类风险的预控能力。二是合同集中管理。要加大对合同的深层次评估力度,切实履行好谈判、评审、签订、履行、变更索赔等关键环节,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防范因合同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经济纠纷、导致成本失控等问题的发生。三是索赔集中组织。要把索赔的集中组织作为企业创效的重要工作,从项目进场之初、施工图未出之前就要开始策划组织,把变更索赔作为项目创效的重要方向来抓,过程中要持续强化与业主单位的沟通协调,不断完善基础资料的积累,通过全面落实索赔责任,最大限度地保证项目的合理收益。要结合目前清概索赔和项目收尾的需要,对于完工但未完成索赔的项目,要强化工程档案的统一归档,对归档未涉及的相关资料在销毁前必须进行鉴定,防止有关重要资料的损毁。四是债务集中管控。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保函、承兑汇票、信用证等金融工具代替现金支付,切实通过债务集中管控来降低项目财务成本。在财务档案管理方面,要更加注重相关财务来往、资金拨付等资料的归档,对于各类财务台账都要统一纳入归档范围。五是税务集中筹划。要充分利用税法提供的优惠和差别待遇,优化选择纳税方案,减少或延缓税款的支付,特别是在办公设备采买、房屋租赁、业务招待、水电燃气油料费购买等方面都要严格招待增值税的规定,努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4.推进劳务管理刚性化,形成严格规范的履约监管。一是资格准入程序化。项目部要负责收集拟准入分包方“五证一照一书”,调查分包方业绩和信誉情况,对各方推荐的分包队伍要实行实名推荐备案制;公司负责审查有关证照,考察队伍综合实力,调查队伍业绩与信誉;集团公司负责准入申请的最终审批,建立合格分包方名录。二是队伍选用竞标化。项目部根据工程项目类型和专业特点,在项目管理策划书编制时,拟定分包方案,作为选用分包方的基础。三是星级评价常态化。要对分包方资源配置、工程进度、施工安全、工程质量、现场文明施工等履约情况开展定期考核评价,确定劳务队伍星级评价等级,并定期通报“黑名单”名录。四是利益风险契约化。要通过合同约定等方式,将项目生产经营、安全质量的目标与风险向劳务队伍传递,劳务合同要采用“单价控制、总量包死”,不允许签订“敞口合同”。

5.推进经营承包责任化,形成分层分级的考核激励。要通过目标责任激励、经济杠杆撬动等方式,建立分层分级的责任考核机制。一是子分公司层面:全面建立落实以专业化分公司为主体的资产经营责任制,以项目部为主体的项目责任承包制,明确经营目标和管理要求,根据实际开展定期考核和期末考核。二是项目部层面:对专业化分公司实行内部承包责任制,其中:对服务型分公司实行业务管理承包制,对生产型分公司实行“工、料、机、现场经费”全费用承包制;对作业队实行责任成本承包制。三是专业化分公司层面:对下属的站、厂、室、队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实行不同的经济责任承包制,其所属站、厂、室、队对班组实行工费加材料费节超奖惩承包制。四是作业队层面:作业队对工班实行工费加材料费节超奖惩承包制。五是班组层面:班组对作业人员实行内部计件工时制。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化,关键是要体现考核标准的可执行和可量化。

精细化管理思想范文3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项目

1 前言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随着我国对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内建筑企业面临着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间的价格竞争仍会持续下去。因此,建筑企业要降低成本扩大利润空间,其唯一的途径就是改变粗放式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尤其是施工项目成本的精细化管理,这对维持或扩大建筑企业利润空间,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2.1 材料的精细化管理

材料成本占整个施工项目成本的60%以上,因此做好材料的精细化管理,对提高施工过程的绩效、控制施工项目成本、实现项目利润最大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1.1 材料采购的精细化管理

由于材料采购涉及材料供应商、业主单位、承包商以及分包商四方,物资流动比较复杂,如果采购流程没有优化,就有可能导致材料采购计划与施工进度计划不相符的现象。因此,优化整个物资材料的采购流程,对于工程建设而言至关重要。首先,承包商应与业主单位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定期及时报告工程施工进度以及材料需求计划,便于业主单位能准时向施工单位提供所需材料。其次,企业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与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减少供应与需求之间的中间环节,以减少订货周期,并可减少资金的占用成本。第三,企业内部须有详尽的材料采购计划,具体到各分部分项工程,确保材料能及时、准确的供应。

2.1.2 材料供应和使用的精细化管理

材料供应的精细化管理,一般应做到:①建立严格的领发料制度,按施工进度所需的材料实物消耗量领发料,并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同时领料时要求领用人签字确认。②建立健全出入库台帐,保证材料消耗信息准确,从而确保施工中实际材料成本能核算准确。③项目部和施工单位要定期对大宗材料进行盘点核销,计算当期材料的损耗率,将实耗数与预算数进行差异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解决措施,为成本分析提供充分可靠的资料。④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施工材料分类别妥善储存,避免因人为因素或天气因素而造成材料浪费。

2.2 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过程控制是整个管理活动中不确定因素最多、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管理内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科学地制定预算成本、合理的确定计划成本,并将目标细分,企业才能获得更高的利润。

2.2.1 建立三维目标成本责任制

所谓三维即时间维、要素维和部门维。首先,以各个分部分项工程作为成本控制的对象,根据分部分项工程的实物量,参照预算定额,分解成本计划,由此形成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根据施工进度确定月度、季度和年度成本目标;其次按照成本构成的要素,以各分部分项工程为单位分别计算工、料、机的成本;最后根据项目经理部各管理岗位的岗位细则,将目标成本分解到项目部各分管领导、部门和个人。

2.2.2 控制施工过程中成本费用

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直接影响着项目的利润,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关键环节,因此,控制施工过程中成本费用是成本管理中的重点工作。要控制施工过程中成本费用,首先要确立控制标准,以目标成本为成本控制的标准,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监测。其次,要对施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记录,并绘制实际成本图,以工序为基本单位,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并以此来衡量控制绩效。第三,当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出现偏差时,应分析偏差程度以及对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影响程度,然后对偏差进行纠正。

2.3 施工人力的精细化管理

建筑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人的因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如何对人进行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2.3.1 项目部人员精细化管理

首先,建立完整高效的组织机构,即包括项目管理决策层(负责从总体上把握施工项目的施工生产和成本管理)、中级管理层(包括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实施项目决策层的施工、管理决策)、劳务作业层(包括施工队以及施工班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其次,要精确合理计算项目用工人数,即先计算整个项目的工程量,再将工程量的计算细化到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然后将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量乘以相应的时间定额即可得出劳动量。例如,劳动力数量与生产周期的乘积、机械台班数与生产周期的乘积,由此可以得到各个分部分项工程具体的劳动量,从而得出用工人数和机械设备的使用量。最后,要加强劳动管理,即包括:绘制工程进度图,明确用工数;采用不同用工模式,实现弹性工作制。

2.3.2 加强员工知识技能培训

据有关资料显示,加强员工知识技能培训,对进一步降低企业的成本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精细化管理,则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即:①建筑企业应针对员工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编制培训计划。如对项目经理的培训,应偏重于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的培训;对施工班组长、技术员等基层管理者的培训,应偏重于技术技能的培训,兼人际技能的培训。②应建立一套适合建筑企业自身特点的培训体系,采取多样化培训方式。如可结合项目进行定点、定期培训,把培训和施工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也可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培训知识面,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员工不用离开工作岗位也可以接受培训,培训方式灵活多样。

2.3.3 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

建立施工项目的成本考核制度,包括项目成本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和成本管理工作职责完成情况的考核。①对目标成本完成情况的考核。②对责任成本完成情况的考核:一是由公司考核项目经理成本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成本计划的编制和落实情况及成本管理中贯彻责权利相结合原则的执行情况;二是由项目经理对各个中级管理层进行考核。

在建立考核制度时,应考虑到:一是制度的制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对称性;二是奖惩的额度要尽可能地明确化、具体化;三是激励制度要透明化,要尽可能让每一位员工了解。

2.3.4 加大员工创新激励强度

精细化管理要求规范化与创新性的结合,因此在对人进行精细化管理时,企业应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机制,以激发员工的潜力和诱导其动作动机,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使员工努力完成甚至超额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一般,企业在制定激励制度时应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制度的制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对称性,奖励要能够兑现,惩罚也要能兑现。②激励额度的确定性,奖惩的额度要尽可能地明确化、具体化,避免区间化。③企业制定的激励制度要公开化,要尽量让每一位员工了解。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可很好地降低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资源损耗和时间损耗,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目前,由于精细化管理涉及的面很宽和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类型、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因此,要想在建筑施工项目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应针对不同经营方式的工程项目,结合不同项目的不同特点、不同要求,运用不同的精细化管理方法,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贾先国.工程项目施工精细化管理探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精细化管理思想范文4

伴随着公路桥梁建设规模的扩大,现代公路桥梁建设的技术要求和公路桥梁建设的难度系数越来越高。因此对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长期的后勤管理工作容易给工作人员造成一些原地踏步、依经验办事的程序化工作态度、形式主义、创新不足、被忽视忽略的不平衡心理等。这些现象归结起来就是后勤工作人员工作不实、不精、不细的问题。需要后勤政工干部结合工作实际,与时俱进地引入相关的先进方法或工作方式,及时处理,为企业的发展助力。

所谓精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里一种新型的管理概念。其核心的思想是“四细五精”。也就是做到细分对象、细分岗位、细分智能和细分工作。而“五精”指要有精髓、精密、精通、精品和精华的出现。精细化管理要求企业充分重视实际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不放过任何细小的环节,从小处着手,为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全面升级夯实基础,进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精细化的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既可以用于工作中,又可以用于生活中。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中的一些工作原则和工作方式比如“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方式与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将精细化管理融入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中是必要而且十分可行的。

二、开展精细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一)精细分析,找准关键

后勤管理工作与一线工作岗位相比,在多数人看来,不用风吹日晒、雨林,是安逸享福的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含糊,一旦他们工作出现一点差错,就会影响路桥一线工作人员的作业进度、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工作出现局部的瘫痪。因此,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全心全意、尽职尽责的付出和良好有序运行的后勤管理工作是路桥一线工作人员平稳进行的第一保障。随着我国路桥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路桥建设工程扩展、工作场地的延伸,后勤管理工作任务越来加大,工作内容也越来越多,因此,必然会出现许多过去所未能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后勤管理人员的思想、情绪也会出现多元化、多样化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进行及时梳理、然后给予精细化的分析研究,进而找准发生思想问题的关键根源。比如迷茫型的关键是什么、麻木型问题症结又在哪里、观望型的要害等等。

(二)健全理念、完善管理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个引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必然会面临一个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相适应的过程。首先要从建章立制入手,制定适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去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在新的体制机制下运行,这样既能继承传统的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精华,又能充分发挥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的知识,与时俱进的调整政治思想工作的理念,不断完善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让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工作方法深入到企业思想者政治工作的各个环节和角落。

(三)创新手段、推进精细化实施

后勤管理工作,那是不能出现“百密一疏”的现象,这就要求后勤管理人员不仅要注意工作质量,更要重视工作的“数”量,而量化恰恰是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特质。在路桥建设规模发展的今天,现实工作中所面对的数字不仅较大、而且流动性较强、变化性较快,因此传统的统计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工作的需求,必须引入当代的高科技信息化,破解这些过去不容易解决或者现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党员电子档案登记表,通过鼠标的轻轻一击,就能迅速查出这位党员同志的相关个人信息基本资料,即使有所增减,也只需添加、改动或删除即可,而无须再像过去重新填表登记,增加劳动量、抑或浪费办公用品。

(四)加强精细化队伍的建设

企业经营管理中,大多数偏重于经济和技术型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对于政工队伍的建设则不十分重视,因此就出现了政工队伍人才的整体素质与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建设需求不相适应,比如一些工作时间较长的、年纪较长的一些政工人员专业知识更新不快,一些政工工作人员工作方式简单、单一等等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必选加强政工干部对的精细化建设,从各个方面着手,打造一支业务精、工作细、管理强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比如:加强专业知识文化的学习和提高,锤炼扎实的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强化管理实际能力的锻炼,惟其此,才能更好地在企业政治思想工作推进和实行精细化管理。

(五)奖励机制精细化

奖惩激励机制一直以来是鼓励先进、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尤其是在以绩效考核的经营机制下,奖惩机制显得更加重要。奖励机制的精细化关键在于一个“细”字。尤其是后勤管理工作这些貌似“鸡毛蒜皮”的小事更是如此。通过企业中合理的精细化管理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能够反映政工人员的工作作风,更能反映他们工作的耐性和韧性。比如我们能够通过精细化管理的级别判断一位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奉献程度和工作态度、热情;也可以从一名后勤工作人员不同阶段或不同时间的的表现判定他的思想情绪甚至生活状况,比如,对于一位长期兢兢业业的工作人员,在某一时间段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或问题,我们可以及时与其沟通,帮助他解决产生这些情况或问题的原因,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了员工的贴心人,使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于无形中发挥作用。

精细化管理思想范文5

[关键词]全球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参与式教学管理

[作者简介]覃雪梅(1974-),女,广西柳江人,广西工学院,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广西柳州545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项目:2008C06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69-02

全球化是一个社会进程,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经济意义的全球化,二是社会政治与文化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市场和生产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形成全球统一市场。由于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影响,经济全球化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渗透到了政治、思想、文化、科技、教育等社会的各个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和挑战。在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条件下,全球化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很多专家学者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影响。笔者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出发,认为学生参与式教学管理不失为提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模式。

一、全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来临,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相互交融,不断突破和超越自身而走向世界,拓宽了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领域,丰富了其内容,并提出了多方面的挑战。

1.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信念受到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对话、交流和合作的日益密切和融洽,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差异被淡化,表现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在向外扩张时,极力美化自身形象,有意夸大我国由于社会转型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贬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目前,由于社会腐败现象严重、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大学生就业难、老百姓看病难、贫富两极分化不断加剧等社会问题一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一部分大学生看不到、体会不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至于对社会主义信念产生了怀疑和动摇,转而信仰资本主义。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奋力鼓吹“全球思维”,企图以此拆除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篱笆,把世界各国卷入大交流中,其实质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的一种策略,其目的是弱化发展中国家的,使发展中国家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附庸。

2.“三观”教育面临新的挑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也随之进入我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随着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敌对势力一改以往军事对抗的策略,从意识形态入手,以多种方式和手段对我国加紧“西化”“分化”。他们一方面极力宣扬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价值观;另一方面抓住我国在改革开放、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中国进行妖魔化的宣传与攻击,图谋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意识形态也还处于正在形成之中,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比较弱,往往成为他们重点“西化”“分化”的对象。还有一些大学生把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归咎于社会主义制度,认为一切都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从而对社会主义信念产生了动摇。这些现象说明,当代大学生在坚持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受到了严峻考验,同时也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教师队伍受到冲击。全球化使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之间成了一个紧密联系而又开放的整体,其开放性不仅仅表现在产品市场的竞争上,还表现在对人力资源的争夺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才流动已冲破国家和地区的界限,人才竞争已变得国际化。高校作为人才集中的高地,成了人才争夺的重要战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也不例外。此外,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进入和宣扬,对部分意志薄弱的高校教师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以至于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不良变化,一些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出现滑坡现象。

4.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降低。伴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教育内容和手段多元化的挑战。一方面,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正在产生强大的文化影响。网络因其传输速度迅捷、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很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和欢迎。互联网信息的“广容性”和“共享性”,在为大学生的求知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极易对大学生造成“信息污染”,当形形的社会思潮和光怪陆离的生活方式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展现在眼前时,往往由于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不足以抵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从而对思想和道德产生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市场向国际开放,文化交流频繁,国外传播媒介以各种方式进入我国,许多国外原版书籍、期刊和报纸进入到我国消费市场,还出现了大量专门针对我国大学生读者的中文版报纸、期刊和书籍,这些东西表面是以商品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实际上是传播西方精神文化的载体,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全球化使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价值取向多元的、开放的信息环境中,大学生正处于心智发育高峰期,充满了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求,并且能便捷地获得大量的知识和信息。面对新的情况,高校原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变得不合时宜。一方面,学生不再满足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条,会因知识陈旧和信息量小而失去兴趣;另一方面,传统单一的“说教式”和“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教育混同起来,漠视学生的主体性,与塑造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适应知识经济的世纪人才相距甚远。

二、学生参与式教学管理的内容与特点

参与式管理是指管理者真诚邀请被管理者参与管理,共同拟定管理决策、实施管理计划、构筑管理理念,并在管理中相互交流,以达到高效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学生参与式教学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实施选课制。选课制被认为是一种学生的间接参与。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必修课、限选课学生可自由选择教师,自由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课程和教师。通过选课制,学生能够很好地行使自己参与管理的权利。

2.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让学生了解教学计划的制订,参与备课,参与课件的开发和制作,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学生可提出意见和建议供教师参考。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的教学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解决。通过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参与式教学管理要求学生在每门课程教学进行过程中和结束前,对课程和授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由于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作为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每节课都在观察教师的教学活动,感受教师的治学态度,因此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及其效果的评价是重要和不可忽视的。通过学生的评价,教师可以获得学生关于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而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达到知识的有效传递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学生参与式教学管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学生参与式管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共同参与,有利于进行平等的民主思想交流,进一步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高素质的当代大学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针对性。学生参与式教学管理可以增加教学决策和计划的透明度、开放性和针对性。尤其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它能加强教学反馈,促进教学研究,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参与能帮助教师和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发现教学管理的薄弱环节,较准确地找出教、学、管相互冲突的问题和原因,使有关教师和管理部门作出有效的协调和控制。

2.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责任感,促使教师端正教学态度,认真授课;另一方面,学生评估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效果,从中拾遗补缺,弥补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此外,在选课制实施的条件下,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信息也是帮助其他学生选择课程和教师的重要依据,形成教学质量差的教师如果不加以改进就会面临转岗甚至下岗的危险,促使教师端正教学态度,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和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效性不高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表现在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缺乏认同感,兴趣不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经常各干各的,难以融合在一起。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正是教师过分强调灌输的作用,而忽视了被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管理,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刺激和调动他们内在的动力和积极性。在共同的参与中接受教育,由于学生的意见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教师的意图也获得了学生的理解,易于达到上下协调一致,有助于消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阂,达到二者的共鸣,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存在并将继续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因此,面对挑战,引入学生参与式教学管理模式,不断改进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实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守猛.论信息化社会的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J].中国教育学刊,2004,3(3).

[2]任玲.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6).

[3]茶世俊,廖才英.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1).

精细化管理思想范文6

一、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概述

(一)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在“细”,也是企业一切财务工作的必然要求与重要基础。所谓财务精“细”化管理,就是对企业财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数据等进行“细化”,小到一个财务工作岗位,大到一套财务管理体系,都需要“细化”;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细化”,真正做到工作的步步落实,以及效果、水平的层层改进和提高。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更是一种实事求是态度及科学合理行为。

(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就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作用与意义而言,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如何理财”;对企业财务进行精细管理的内涵与意义,就在于通过“科学理财”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规范、有效,从而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有力与有效支持。对企业财务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意义,还在于通过财务工作的精细化可以为企业挖掘更大的利益空间,以及降低企业经营发展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从而切实保证企业的根本利益,奠定企业未来可持续健康发展基础。

二、财务精细化管理发展及国有企业实施必要性

“精细化管理”思想最早可以说是由泰勒提出,们都称他为“科学管理之父”,于1911年泰勒在其《科学管理原理》著作中提出了“科学分工和专业化”管理思想,由此也奠定了“精细化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范围内的企业数量、规模实现了大幅扩张,一系列先进管理理想、方法也被引入到企业管理工作中来,特别是“精益生产”思想的引入及推广应用,精细化管理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之一;然而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精细生产、精?化管理思想开始扩展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级和领域,财务管理也因此受到精细化管理思想的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精细化管理的挑战。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理念、方法、技术,其核心内容是通过规则化的、系统化的“细化”,使相关工作变得更加程序化、标准化及信息化,从而有效提高组织单元的工作效率和效果。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管理的越来越开放,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效果有了大幅提高与改进,但是仍然存在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特别是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思想、方法的影响,部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比如部分国有企业只注重生产,而不注重财务信息利用,给企业管理决策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随着市场中越来越多企业先择对财务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国有企业财务工作也必将进入到精细化管理时代,更为重要的财务精细化管理国有企业能够在未来激烈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与关键。

三、国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实施措施与建议

目前,已有的关于精细化管理实施的最主要与有效手段,主要集中于通过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再造、改进管理组织架构和提高管理协同能力三个方面,因此,国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也必须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

(一)再造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流程

所谓再造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就是对目前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改进与再设计,进而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成本、水平、效果及速度等指标水平有一个显著的改进、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再造,对消除传统财务管理冗余环节,提高财务管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改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组织架构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是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其组织架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管理职能设置的合理性及科学发挥;因此,要想保证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实施,改进目前的财务管理组织架构不可或缺。通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组织架构的优化,进一步改进其财务管理职能,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