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安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生态安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生态安全

区域生态安全范文1

关键词: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关系;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长江流域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在我国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的开发,使得流域生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这一严峻的形势促使我们不得不认真的思考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问题,思考上、中、下游地区之间存在的生态安全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长江流域经济可持续的发展。

一、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植被遭到破坏。早期由于人们生态观念不强,经济水平较低,经过几次的乱砍乱伐,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大幅度下降。上游四川省的森林覆盖率从1957年的22%下降为1983年的13.3%,并有13个县的森林覆盖率不足1%;中游的江西省的森林覆盖率从1950年代的50%下降到1980年代的33%。[1]1998年洪灾以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进行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森林覆盖率有所提高,但新增的多为中幼林,其生态功能难以与成熟天然林相提并论,所以,要恢复其生态功能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周期。

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河道湖泊淤塞。长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条黄河”。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正以每年1200平方公里、1.5亿吨的新增面积和流失量增加。[2]由于植被遭受破坏,使得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进而使大量的泥沙冲向中下游地区,再加上上世纪的围湖造田等人类的过量开垦造成了河道湖泊淤塞,使得调蓄能力被削弱,严重威胁着中下游地区的安全。

灾害不断。长江流域水旱灾害历来是我国生态和经济安全的巨大威胁。据统计,从1951―1999年这48年间长江流域共发生严重水灾28次,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地区;发生旱灾26次,上、中、下游均较严重。[2]

江水水质不断恶化。岷江、黄浦江等支流污染严重,超过40%的省界断面水体劣于Ⅲ类水标准,90%以上的湖泊呈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长江干流存在岸边污染带累计达600多公里。[3]

二、长江上游地区环境保护与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关系

长江上、中、下游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生态安全关系。这种关系是由大自然所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要上游地区存在破坏生态安全的事件,那么必然会对下游地区产生不利的消极影响。如上游地区长期的对天然林的乱砍乱伐,破坏了森林的保土养水功能,使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便给中下游地区带去了大量的泥沙,并使河道湖泊淤塞。一到雨季,就会产生洪水,严重的威胁着中下游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又如上游地区如果把不经过处理的污水废渣等废弃物直接排入长江,那么其下游地区居民更会深受其害。

长江上游环境保护给中、下游地区带来了的巨大的效益。以云南省为例,天保工程实施后,全省新增森林面积4027.5万亩,为计划的172%;森林覆盖率由44.29%提高到49.01%;大部分地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已成为全国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的省份之一。[4]各种环保政策的实施切实给中下游地区带来了效益,但这种效益并不具有直接、立即见效的特点,而具有间接性、长期性、投资大、回收周期长等公共品的特性。其效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水土流失量得以减少,洪灾威胁得以减轻。《2003全国水土保持监测公报》显示,2003年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量为多年流失量的50%左右。而居于长江流域的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3.88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96万平方公里,减少了23.9%。上游水土流失量的减少,使得中下游地区洪灾威胁的程度得以减轻,近十年来并没有发生1998年规模的全流域性的洪灾,这里固然有三峡工程的巨大功效,但恢复上游地区的植被以及保护森林资源才是降低洪灾危害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是,森林植被的增加,减少了温室气体。温室气体迅速增大,产生了“温室效应”,使全球发生气候变暖的趋势。其结果是,将会引起降雨格局的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并进一步推动温度的上升,形成生态系统全球范围内的恶性循环。

长江上游地区环境保护有着较高的成本。长江上游地区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了我国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为了保护上游地区生态资源,上游地区居民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成本。天保工程的实施,使得原来靠伐木生活的当地居民的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减少,靠“木头财政”生活的当地政府,陷入了空前的财政困难,同时靠采伐为主的森工企业经济效益锐减,有相当的职工面临着转岗和再就业。[5]

三、结语

长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流域生态安全趋于严峻。这一严峻的形势促使我们不得不认真的思考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问题,思考流域的生态安全关系。上游的生态保护给整个流域带来了正的外部性,但上游地区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因此,我们还应当建立一种有效的补偿机制,使上游的保护行为变得可持续。

参考文献:

[1]张生,等.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及对洪灾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1,15(6):9-13.

[2]张玉玲,等.长江流域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国土资源导刊,2007(2):16-19.

[3]郭晓军.长江保护发展报告称长江水质不断恶化[N].新京报,2007-4-15.

[4]李惠民,等.云南森林覆盖率达49.01%大部地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N].春城晚报,2006-7-14.

区域生态安全范文2

[关键词]水生态安全状况;DPSIR;集对分析法;模糊评价方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033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水生态安全的重要性。随着三峡水电的落成,三峡库区长江段俨然由天然河道变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泊。从2001年至今,库区蓄水越来越深,加上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废水、船泊污水的排放等因素,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态势严峻,支流等地发生水体水质灾害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为了对三峡库区的水生态安全现状有一个较好的掌握,并希望服务于三峡库区水资源、生态管理与保护,本文试图通过建立一种评价模型来衡量三峡库区的水生态安全状况。

1文献综述

关于湖泊、河流的评价体系已经由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且提出了很多相关的评价模型。萧长来[1]采用均值化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前郭灌法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获得了符合水质实际情况的结果,为治理污水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刘哲等[2]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福州山仔水库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确定出湖泊中污染因子的权重关系,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说明了层次分析法在定量计算污染指标的权重方面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沈迅伟等[3]采用传递包法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并通过模糊聚类动态图对水域进行划分,再利用隶属函数对水质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为水污染环境评价提出了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王李管等[4]建立了环境质量评价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大气质量和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将结果与模糊数学法及灰色聚类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其模型的可靠性。谢先全等[5]采用灰色聚类和模糊聚类等方法对福建沿岸9个港湾的海水水质进行了定量分类评价,与1999年福建省海域环境的综合调查报告的评价结果相当吻合,为水质的污染治理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综观水生态安全评价的相关文献,现有研究提出的评价模型大多是综合污染指数法、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点,但在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由于水生态具有较为明显的模糊性,而模糊评价方法能有效地解决不确定因素对于结果的影响。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对已有湖泊水生态评价模型的指标进行修正,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的综合权重,建立综合评判模型,进而实现对水环境的综合评价。以期达到预期目标的前提下对三峡库区水生态现状进行评价。

2基于DPSIR框架的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PSIR框架是联合国(UN)在1993年为综合分析和描述环境问题以及其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提出的。DPSIR框架包含了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等要素:一方面,它可以f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另一方面,它也说明了人类行为及其最终导致的环境状态对社会的反馈。在参考相关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2012年)》的基础上,初步确立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驱动力(B1)主要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如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环境变化等。本文选取的指标有库区年平均降水量C1、人口总数C2、库区总产值C3。

压力(B2)主要反映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荷,即自然条件和影响水资源安全的人类活动。本文选取的指标有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量C4、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C5、船舶油污水年产生量C6。

状态(B3)主要指在上述压力下所处的状态,主要涉及水环境质量状况、生态系统所处状况等。本文选取的指标有库区耕地复种指数C7、库区耕地面积C8以及油污水排放达标率C9。

影响(B4)是指上述状态的改变对社会、经济、水生态系统环境产生的影响。本文选取的指标有还林还草面积C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C11、渔业天然捕捞总产量C12。

响应(B5)是指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对水生态系统安全问题的能动反应,主要指采取维持水生态系统安全的响应措施。本文选取的指标有船舶油污水处理率C13、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C14、第二产业对GDP贡献率C15。

3基于综合权重的集对分析水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31集对分析法(SPA)

基于SPA的水生态安全评价的实质就是根据既定等级,依次计算测量值与不同等级的标准在指标所给的特性下的相似程度,如果两者相似则可归为一类,反之,则归为另一类。

依据上文中的指标建立和指标等级的确立,将评价样本的某指标值,即测量值xl,m为指标集合总数,看成一个集合Xl(l=1,2,…,m),把相应指标的评价标准等级值看成另一个集合Yk(k=1,2,…,n),则Xl与Yk可构成一个集对(Xl,Yk)。一元联系度μl描述集对(Xl,Yk)的关系[6]

式(2)中ωl为第l指标的权重。在同一个评价系统中,有些指标的作用显著一些,有的作用则相对来说弱一些,因此各指标对μ的贡献度不同,可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在进行水资源系统评价时,关键在于确定上式中的μl。借助于模糊分析,给出联系度的具体计算公式:本文中取Ⅳ级为评价级别中的最高级指标。现在给出联系度的计算公式:其中,s1、s2、s3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标准的上限值,超过s3即为Ⅳ级,s4为指标值在大于s3时所取得的最优值。在大多数情况下s4的值,依据实际情形而定。x为各指标的实际测量值。

从而,测量值x关于Ⅰ级标准的联系度计算表达式为:[7]

这里i=1-2x-s11s2-s1。类似的可以给出测量值x关于Ⅱ级、Ⅲ级、Ⅳ级标准的联系度计算表达式,在此不作赘述。

32综合权重的确定

为了计算联系度,必须先确定指标权重。而确立权重的方法有很多种,大体上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类。在本文中,主要用到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而两类方法各有优劣。前者可体现决策者的经验判断,属性间的相对关系一般不会违反人们认知的常识,缺点是随意性较大、准确性可靠性较差;后者遵循客观规律,但却忽视了决策者的经验等主观偏好信息,有时会导致权重系数不合理,甚至于这项指标的权重本就毫无现实意义。为了解决两种方法的不同缺陷,本文尝试用综合权重法,可建立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关系表达式,从而计算综合权重:

式(4)中ω为综合权重;α为经验因子,反映决策者对于主观客观权重的偏好程度q为主观权重;p为客观权重。经验因子α=06;计算得到各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

33集对分析法联系度的计算

为了计算集对分析法的联系度,我们首先要得到不同指标的分级标准,结合模糊分析法,给出分级标准(见表2)。s1、s2、s3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标准的上限值,超过s3即为Ⅳ级,s4为指标值在大于s3时所取得的最优值,在大多数情况下s4的值,依据实际情形而定。而这里,本文将s4取为标准值,以此来进行分级,见表2。

在分级标准确立之后,就进行数据集的选取。为了更好地反映三峡库区的真实情况。本文的数据集是搜集1996年至2012年的统计数据,由于数据量较大,为了方便计算等间距地选取1998年、2002年、2006年和2010年的数据进行集对分析。

现在开始计算联系度,由式(3)至式(4),将数据代入公式中,运用Matlab编程分别计算出表示15个与四个等级的指标标准值对应的联系度。接着运用式(2),以及表3中的综合权重,得到总联系度μ。

由表中的数据,可得1998年水生态安全等级为1级,2002年的水生态安全等级为1级,2006年的水生态安全等级为4级,2010年水生态安全等级为4级。可见水生态安全等级在逐年升高。从过程中可以看出集对分析法的便捷性和可行性,同时从结果看来,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环保知识与手段不断改进,虽然三峡库区水体灾害仍有时发生,但是从模型所选取的指标角度上看,三峡库区的水生态安全状况却在逐渐恢复。

4结论及政策建议

对于方法上,本文建立了依据集对分析法的评价方法,考虑到了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标准值的边界值的模糊性,改进了集对分析法的计算方法,避免了集对分析法中关于差异系数、对立系数的计算。该方法概念清晰,易于操作,同时将其运用到三峡库区的水生态安全评价中去,可以看出集对分析法处理模糊评价的能力与可行性。然而,由于数据的局限性和指标选取的不合理性的可能存在,本文结论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对于结论的解释上,从上述过程和结果数据显示上看来,结论似乎与我们日常生活认知截然相反。对于这个结论,从本文所选取的15个指标,如库区年平均降水量、人口总数、库区总产值、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量、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船泊油污水年产生量等,这些指标都与人类生活意识和环保意识有关,因此,本文集对分析法,结果显示的水生态安全等级不断升高,其实是因为本文指标直接反映的是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故此有以上结果。

基于本文的评价,笔者提出了有利于三峡水生态安全发展的政策建议:首先,要加快三峡库区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紧接着就是要集中全力进行三峡库区各项污染治理,严格控制新型污染;其次,通过强化对经过三峡库区船舶的船舶污染管控,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最后,宣传教育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加强三峡库区水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环境现况和一些环保知识,实现绿色理念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萧长来均值化综合污染指数法在前郭灌区地下水水质污染评价中的应用[J].吉林水利,1996(11):33-35

[2]⒄埽张江山层次分析法在水库水质评价中的模型设计及应用[J].江苏环境科技,2005(2)

[3]沈迅伟,袁春伟,王世和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水污染评价[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科版,1998(S1):30-34

[4]王李管,贾明涛环境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J].矿业工程,1997(3):59-62

[5]谢先全,晏路明福建沿岸主要港湾水质的综合评价[J].应用海洋学学报,2002,21(2):147-153

[6]王文圣,金菊良,丁晶,等水资源系统评价新方法――集对评价法[C].全国集对分析暨联系数学学术研讨会,2009,39(9):1529-1534

[7]陈华伟,黄继文,张欣,等基于DPSIR概念框架的水生态安全动态评价[J].人民黄河,2013,35(9):34-37

[8]王鸿涌,张海泉,朱喜,等太湖无锡地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9]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R].1997-2013

区域生态安全范文3

关键词:珠三角绿道网;规划理念;自然理念;人文生态价值;多功能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2)03-0000-00

收稿日期:2012-05-28

修回日期:2012-06-14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老子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这里的“法”是“效法”的意思。归根结底,即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效法自然,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污染物排放总量剧增,野生动物栖息地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人与自然越来越疏远。

绿道是社会经济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人与自然的主动平衡方式。从先秦开始,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就出现了大量的绿道雏形,当时生产力比较低下,人类无法改变自然,只能被动地接受自然。如今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度大,环境的恶化使得人类开始意识到人与自然平衡的重要性,并主动寻求建立这种平衡;而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达也为这种平衡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珠三角地区作为当今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通过率先规划建设珠三角绿道网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国绿道的规划建设探明前路。

1.珠三角绿道网概念的提出

1.1珠三角地区生态遭到威胁

改革开放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逐步成为全国最具发展活力和发展潜质的地区之一。但珠三角以传统增长方式为主要动力的快速城镇化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冲击,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拥有理想宜居生活的要求。

2005年,珠江三角洲部分城市的建设用地接近或超出占市域总面积30%的安全底线;广州与佛山之间、深圳与东莞之间没有大面积的绿带进行有效生态隔离。按照现有的规划和城市扩张速度,至2020年各市建设用地面积合计将达12,510 km2,约占珠三角土地面积的30%,工业用地比例也将超过25%的警戒线(注1)。

1.2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关注生态安全

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95版)提出将用地模式分为都会区、城镇密集区、开敞区、生态敏感区,到《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提出珠三角要保育8,300 km2区域绿地的总量规模以及“一环、一带、三核、网状廊道”的区域绿地空间架构,再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筑以珠江水系、沿海重要绿化带和北部连绵山体为主要框架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政府高度重视珠三角经济社会的发展,持续关注生态安全。

1.3划定区域绿地,实施“生态环境硬约束”

从2004年开始,政府部门即开展了珠三角区域绿地划定及管理办法制订工作。构筑珠三角地区整体生态保护格局,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使得珠江三角洲形成边界明确、互成体系、长久维系区域生态安全的区域绿地系统。区域绿地是指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突出地方自然人文特色和改善城乡环境景观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划定并进行长久性严格保护,禁止建设或者限制开发的具有重大自然、人文价值并发挥区域性影响的绿色开敞空间。

1.4区域绿地划定工作的关键领域――绿道先行

在区域绿地规划研究过程中,构成区域绿地的两大要素――生态斑块和生态廊道受到的保护和管理境况大相径庭。由农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组成的“生态斑块”管理机构明确,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已经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管理,但是联系这些“生态斑块”的“生态廊道”却大多没有管理主体,遭到蚕食的现象比较严重,普遍存在“生态廊道”不连续、“生态斑块”被孤立等问题,发展态势堪忧。

结合推进城市化、扩大内需和建设宜居城乡的工作,在广泛调研并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起草《关于借鉴国外经验率先建设珠三角绿道网的建议》,提出按照“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构建融合保护生态、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等多种功能的绿道网络体系(即珠三角绿道网),以解决珠三角结构性生态廊道保护体系缺失的问题,满足城乡居民亲近自然的要求,为进一步扩内需、促增长、转变发展模式提供新载体,为推动珠三角生态保护、生活休闲一体化及宜居城乡建设奠定基础。通过“由优先关注可建到关注不可建”的观念转变,为子孙后代预留生态空间 。

做好规划,统筹建设布局与顺序,从小到大,由线至面,建立多级绿道网络,是绿道建设成功的关键。《珠江三角洲地区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下简称《绿道网规划纲要》)提出,从2010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建成总长约1,690 km的6条区域绿道,构成珠三角绿道网的主体框架。同时,在调整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各市将规划建设城市绿道与社区绿道,与6条区域绿道相连通,形成贯通珠三角城市和乡村的多层级绿道网络系统。2012年后,引导珠三角绿道网向省内东、西、北地区延伸[1]。

2. 珠三角绿道网规划的意义

2.1自然理念的延伸

区域生态安全范文4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应用研究;研究展望

一、概念研究

上世纪40年代Aldo Lcopold在对土地功能状况评价中考虑了土地健康的因素,生态安全的研究也随之逐渐开展。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人们对土地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甚至已经超过了土地生态系统自身承载能力,区域内土地生态安全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些学者从土地生态系统结构是否受到破坏,生态功能是否降低定义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张虹波等从保持土地生态系统自身动态平衡,内部结构、功能完整,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定义土地生态安全;梁留科等从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角度定义土地生态安全;还有学者从人类对土地的需求量与土地的供给能力定义土地生态安全,即土地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满足后代人发展对其的需求。

二、土地生态安全的基本理论研究

(一)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1650年西方人文地理学家沃仑·纽斯的《地理通论》中首次提出了人地关系。从地理学角度上讲,人地关系就是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关系。人地关系有两大基本原理,一是土地承载力限制与超越原理。人地矛盾主要是指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人类对土地需求的增加使得土地难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既土地承载力是有限制的,人地关系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提高土地承载力;二是人地关系地域关联互动原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与土地生态环境的联系更加密切,在关联互动中,即便是来自不同尺度的人地关系系统,每一种层次都是彼此联系、彼此依存的。这时,变动与冲突、互补与协调就成为了人地系统的主要特征,吴传均在上世纪90年代就指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内容。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莱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阐述了农药的大量使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罗马俱乐部在1972年出版的《增长的极限》揭示出环境安全问题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布伦特兰报告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给出可持续发展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要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持续能力相适应,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要在土地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谋取发展。只有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础、作为前提条件,土地的生态安全的研究才更具有意义。

(三)生态经济理论

20世纪80年代国际生态经济学会成立,1989年创办《Ecological Economics》杂志。国内外对生态经济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显著的成就。生态系统和生态经济系统的研究均是生态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土地生态保护与经济持续发展是密切联系、内在统一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实现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要遵循生态环境的内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生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情况下。反之,生态环境的破坏会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三、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进展

(一)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土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土地生态安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了土壤的特质,人类对森林不合理开采改变了陆地水循环。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被人们提上日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关键在于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多通过借鉴1993年FAO发表的《可持续土地管理评价大纲》中关于土地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多数学者从土地生态系统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对土地生态安全进行研究,张建新在P-S-R框架模型的基础上选取评价指标,对湖南省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了生态安全评价。许月卿从自然、经济、社会安全的角度构建小城镇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贵州省猫跳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研究;杜忠潮依据P-S-R模型,从土地自然资源现状、土地社会经济环境压力和人文影响3方面构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高珊依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从环境、行为和决策三个层面选取指标,研究了生态建设成效。

(二)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研究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确权的方法有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及熵权系数法,部分学者也采用两种或以上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李秀霞采用熵权对吉林省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生态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实现土地生态安全的合理性建议;徐道炜采用突变级数法研究了福建省土地生态安全问题。综合指数法、物元法等方法是学者们常用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性评价的方法,李明月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对广州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上世纪60年代,部分学者以研究土地承载力的方法对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研究,90年代,人们将生态足迹的方法引入到生态安全的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突破了原有的定量水平和精确程度,生态足迹方法定量化程度高,一般只有很少因素定量评价生态承载力状况。何淑勤等利用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对雅安市土地生态安全情况进行了研究。

(三)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

土地生态预警的目的在于时刻了解系统内部生态安全的综合状况。法国经济学家Alfred Fourile最先阐述了监测预警的思想。HaqueC.Emdad对加拿大红河谷土地资源的危险性进行评价。我国对预警的研究主要在一下几方面,一是概念方面,傅伯杰提出的区域生态环境预警是对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后果、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预测和警报;二是研究方法方面,目前国内部分学者利用GIS建立土地生态预警信息系统,准确掌握区域生态状况和动态变化趋势;三是评价指标方面,吴冠岑选取从自然、经济、社会三方面选取预警评价指标,并引入变权理论的概念,构建了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的惩罚型变权评价模型并对淮安市进行了实证研究,许学工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估和预警研究。

(四)土地生态安全设计研究

生态安全设计,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主要针对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和持续改善。主要包括以生态安全为前提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生态因素已成为影响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S.Hermann从自然环境角度选取生态约束因素对乡村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设计;赵丹从生态绿当量的角度,对宁国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方面,马克明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以及理论基础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徐海根等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设计的概念,构建了从区域层次到网络的每个节点(保护区)再到网络与节点的连接(廊道)的研究流程,综合运用迭代法、整数规划方法和地理途径方法等方法设计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格局。

四、研究启示

首先,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中,加大对各模型进行基本参数与可信度、准确度的研究。评价方法上将计量模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为土地生态安全设计的研究构建空间模型。

其次,加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和设计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和土地生态设计的研究在于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和土地资源的持续发展和利用,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最后,加强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研究。目前国内没有明确系统预警指标体系和成熟的理论体系,有关预测误差方面的研究较少,在预警过程中难以及时、准确对预测误差进行修正。且较少进行多种预警方法的综合运用。构建基于过程的动态模型,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加强土地生态安全动态监测,在此基础上建立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ojimaD,LavorelS,Graumich.L,ETAL.Teerestrial human-environment systems:the future of land research in IGBP.II[J].global Chang Newsletter Issue,2002(50).

2.张虹波,刘黎明,张军生,朱占强.黄土丘陵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及其动态评价[J].资源科学,2007(4).

3.梁留科,张运生.我国土地生态安全理论研究初探[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J],2005(6).

4.WCED.Our Common Future[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5.张建新,邢旭东,刘小娥.湖南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J].湖南地质,2002(2).

6.许月卿,崔丽.小城镇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7(5).

7.杜忠潮,韩申山.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实证研究——以陕西省10个省辖市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09(6).

8.高珊,黄贤金.基于PSR框架的1953-2008年中国生态建设成效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0(2).

9.李秀霞,张希.基于熵权法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生态安全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9).

10.徐道炜,刘金福,洪伟,吴承祯.福建省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11.

11.李明月,赖笑娟.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的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广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1(2).

12.何淑勤,郑子成.基于生态足迹的雅安市土地生态安全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0(6).

13.Haque C Emad.Risk assessment,emergeney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to hazards:The case of the 1997 Red River Valley flood[J].Canada.Natural Hazards,2000(2).

14.傅伯杰.区域生态环境预警的原理与方法[J].资源开发与保护,1991(3).

15.江勇,付梅臣.基于能值分析的武安市农业生态安全预警[J].农业工程学报,2011(6).

16.吴冠岑,牛星.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的惩罚型变权评价模型及应用—以淮安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0(5).

17.许学工.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评估和预警研究[J].生态学报,1996(5).

18.S.Herrmann,E.Osinski.Planning sustainable land use in rural areas at different spatial using GIS and modeling tool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9.

19.赵丹,李锋,王如松.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以宁国市为例[J].生态学,2011(20).

20.马克明,傅伯杰,黎晓亚,关文彬.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与理论基础[J].生态学报,2004(4).

区域生态安全范文5

摘要:基于生态环境的信息不确定性特点,建立了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模型。根据未确知测度的大小,确定样本所属的质量级别

>> 一种基于未确知测度方法的房地产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模型 基于未确知测度评价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研究 虚拟研发团队成员间信任度的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设计 未确知测度模型在黑河中游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基于熵权―AHP的未确知测度模型在财政大额专项支出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熵权未确知模型在矿井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基于粗糙集与未确知模型的能源结构合理性测度 基于未确知测度模型的组织发展架构分析 基于PSR模型的南水北调中线主干渠沿线区域生态环境评价 基于未确知测度的创业企业知识创新风险评价研究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采空区危险性评价刍议 基于未确知测度的上海水域溢油应急能力评价研究 探究民航机务维修安全管理水平及相关未确知测度的分析 甘肃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测度及评价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理论和实际应用 多Agent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模型构建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未确知数学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GIS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企业信用评价的未确知―AHP方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区域生态环境的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及应用 区域生态环境的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及应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基于生态环境的信息不确定性特点,建立了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模型。根据未确知测度的大小,确定样本所属的质量级别及样本间的优劣排序。以巢湖流域为例,运用所建模型对其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未确知测度模型对于多指标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上是可行的,结果是可信的。关键词:区域生态环境;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巢湖流域中图分类号:X821,X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929(2004)02―0022―04

区域生态安全范文6

关键词: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甘肃 区域发展

一、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下的甘肃

2011年6月初,《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所谓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涉及甘肃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是重点开发区域:关中-天水地区和兰州-西宁地区。二是限制开发区域:包括农产品主产区(甘肃新疆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和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两个方面。三是禁止开发区域:主要包括甘肃省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

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加快甘肃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

尽管在实际操作中,主体功能区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要依托现有的行政区划,考虑到现有的行政边界,但是,打破行政区划来确定主体功能区是推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根本要求和理想目标。因此,实际操作中,应大胆打破行政区划,构建跨行政区的主体功能区。例如,重点开发区域中的加快城市化地区:关中-天水地区和兰州-西宁地区,甘肃就应该打破行政区划,加强与陕西、青海的沟通与联系。随着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逐步推进,政府将根据不同功能区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区域政策,从而改变过去依赖行业政策进行经济管理和调控的模式,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不同主体功能区必然要求采取不同的考核和绩效评价体系,因此,一味注重经济增长的单一评价方式将会得到改变。随着考核和绩效评价体系的多样化,行政区划的经济限制将被逐渐打破,商品和生产要素将会自由流动,有利于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主体功能区的提出,也必然导致定位不同的功能区致力于发挥自身的优势。例如,甘肃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将致力于加强功能区内产业链的分工,以此为纽带,扩大与其他区域的商品流动和要素流动,提升区域经济合作的水平。

2.有利于政府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强和改善区域调控

针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国家采取了有区别的调控措施,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具体来说,对甘肃而言,在财政政策中,应该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当地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在投资政策中,应该重点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支持重点开发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产业政策中,应该引导优化开发区域转移占地多、消耗高的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引导重点开发区域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发展特色产业,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扩张。就土地政策而言,对优化开发区域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前提下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建设用地供给,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就人口管理政策而言,鼓励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外来人口定居落户,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逐步自愿平稳有序转移。这五个方面政策的落实到位,将极大地有利于甘肃主体功能区功能的充分发挥,增强政府的区域经济调控能力,对我国区域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3.有利于坚持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主体功能区划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引导性、约束性的特征,是对国土空间的中长期开发和布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人口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基本依据。因此,主体功能区划是国家统筹区域发展的典型体现。具体来说,根据自上而下、上下互动的划分原则,中央根据国土空间开发的现状、趋势以及各区域在全国的战略定位和分工,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出发,统筹考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甘肃的多项经济指标和社会发展程度处在全国后列,可以说是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板或者叫谷底,在西北不解决甘肃的问题,就没有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成功。因此,应根据甘肃的特点,着手制定切实可行的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政策和措施,明确各项分类政策的方向、要求、重点、手段,以及具体的政策实施细则和条例。在主体功能区标准的基础上,甘肃结合自身实际,确立省级层面主体功能区标准。就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标准和省级层面主体功能区标准来看,省级标准与国家标准在内容上不一定完全一致,但是,省级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指导思想和主导原则。同样,省级政府负责制定省级层面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政策和措施,力求使各项政策措施既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分级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又与当地经济发展实力、行政能力、经济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等相适应。这一过程中,中央转移支付机制的合理运用有重要作用,例如,中央要尽量满足西部欠发达省份包括甘肃因主体功能区规划产生的财政转移支付需求。总之,主体功能区规划,较好地考虑了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不同主体功能区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发展速度及相应政策,避免了各地区竞相盲目攀比、冲动发展,这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下甘肃发展战略的调整

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根据国家宏观发展的基本态势,把握未来国家及地区发展的走向,甘肃应该对近年来的发展战略和路径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多元化的途径实现较为均衡的社会经济发展。改变过度依赖能源原材料工业规模扩张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展路径,确立以富民和发挥战略功能为主线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各种现实及潜在的优势,在促进产业链延伸和深加工增值、产业发展多元化、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实施一系列适合甘肃特点的战略调整措施。同时,积极发挥甘肃在全国的战略功能,谋求中央——地方财政关系的调整,争取国家的更多支持,在较短时期内使甘肃的社会发展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而要达到这一目标,甘肃就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个调整:

1.保护环境、保障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安全

积极发挥生态安全上的主体战略功能,是甘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是我国生态比较脆弱的一个省份,很多地区都难以承载高强度的经济活动,特别是河西地区、甘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甘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这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条件,也关系到西北地区乃至北方地区的生态安全。因此,甘肃应该积极探索体制和机制创新,主动发挥在国家生态安全上的主体功能,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上起到示范作用,并以主动的重大行动方案赢得加快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鉴于自身发展条件的特殊性,甘肃在这个问题上应该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而不应单纯等待国家方案的出台。

甘肃生态问题的成因是十分复杂的,首先是自然基础比较脆弱,很多地区的生态抗扰动能力差;其次是持续的人口增加以及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过大的压力,引发了严重的生态退化;第三也存在政策和体制上的问题,加剧了生态退化。因此,简单的一两项整治工作往往难以见效,需要在生态建设途径、人口管理、生产方式改革、扶贫、体制机制等方面做出综合性的努力。要在发挥生态安全的主体功能上做出卓有成效的工作,除继续实施现有生态建设工程外,还需要针对问题最突出的区域设立一、两个综合性的重大行动。在这方面,尤其要重视甘南和河西这两个对甘肃和国家都具有重大生态安全意义的地区,以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和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为基础,全面开展保护环境的工作。

2.强化和延伸现有优势产业

甘肃已有的几个主导产业部门,特别是石油加工与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和钢铁工业,在西北地区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是目前甘肃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虽然面临着宏观调控、原料供应、节能减排压力等问题,但为了避免经济的大幅度波动,近期内这些部门还是需要有所发展。但是,其发展不能再以扩大产量规模为核心,而是要以可持续的竞争力为目标,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技术工艺水平。重点工作包括石化下游产业链的建设,钢铁工业和有色冶金的产品升级和技术升级,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在继续做“强”这些现有优势产业部门过程中,特别要考虑宏观形势和市场条件的可能变化,以及在市场日趋饱和或遭遇严厉宏观调控的形势下甘肃的真正优势是什么。

在产业布局上,应该使这些产业尽量向关中-天水地区和兰州-西宁地区聚集,远离那些生态脆弱区,其中,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关键环节。强化这些已有优势部门的竞争力,还应该重视促进相关产业网络的形成,包括相互之间的配套,结成战略联盟来共同开发新产品,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等。产业网络的形成涉及不同的部门、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不同层次的企业,需要省政府的战略协调。特别需要与各大中央企业的母公司的密切联系与沟通,如中国石油、中国铝业总公司等。此外,强化现有优势产业,也需要甘肃加大相关资源的地质勘探力度。特别是庆阳市的油气和煤炭资源(包括煤层气)以及西秦岭和祁连山中西段有金属矿的勘探力度。尽早获得探明储量数据,提高相关产业发展的本地资源保障程度。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EB/ 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省略/zwgk/2011-06/08/ content_1879180.htm,2011,6,8

[2]南平,姚永鹏.甘肃省城市经济辐射区及其经济协作区研究[J].人文地理,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