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产镇融合 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a)-0124-02
城镇化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以及全面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内在要求,为了有效推进我国城镇化的进程,需要全面掌握我国城乡发展的差异、城镇化所需的对应政策等,在实现城镇化的过程中,产镇融合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产镇融合的发展要求不是以产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园或工业区作为依托和基础并建设对应的城镇,而是要将产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园或工业区和现有的城镇放在一起,促使两者得到有机融合,并达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和效果,使产业发展的同时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提高,促使产业和城镇之间实现高度融合以及互动发展。
1 研究背景
1.1 新型城镇化产镇融合规划的迫切性
产镇融合有效兼顾了产业发展以及城镇建设两者,在保证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进行城镇建设,进而促使城镇达到高度的经济繁荣、产业发展,同时还可以避免因为发展产业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我们的城镇化由于历史、现实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上城镇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使得产镇融合未能达到理想状态,发展的不协调,尤其是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的情况最为常见,这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水平,还会对国家的整体经济运行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产镇融合规划有助于针对现存的城镇化产业和城镇分离的情况进行积极解决和改善,还可以为后续的城镇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进而全面提高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1.2 产镇融合规划的意义以及具体内容
产镇规划与简单的空间规划不同,需要将产业和城镇两者进行综合考虑,要最大限度地保证两者的协调发展,因此在进行城镇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对本地产业进行全面研究,把脉产业发展方向,产业转型空间,产业提速方法,以此布局提供对应的城镇功能定位以及空间发展模式,促使两者得到完美融合,促使两者的协同发展。产镇融合规划的首要任务是充分研究本地产业发展以及城镇建设的基础和现状,在此基础上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科学制定产镇融合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为本地的产镇融合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1.3 产镇融合规划的具体研究方法
在具体的产镇融合规划过程中,主要采取系统分析法、多维度对比分析法以及文献引证法等,在全面掌握本地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基础上展开科学研究,保证产镇融合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其中系统分析法指的是以达到系统最优作为最高目标,进而在系统与对应要素之间寻找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保证规划与实际发展的高度吻合,促使产镇融合满足本地发展的实际需要。多维度对比分析法指的是以时间维度为基础,通过比较本地城镇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和情况,进而开展科学研究和思考,总结本地不同时期发展规律,为后续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此外还要从空间维度出发,了解研究多种产业构成的空间发展情况和城镇发展建设关系,积极寻找促使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两者协同平衡发展的模式,通过两个维度的研究,对规划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模式进行充分分析解构,寻求有效解决方案。文献引证法指的是大量阅读研究国内外,特别是类同特质的先进城镇产镇融合发展案例文献资料,对其中的内容要素进行分析总结,为本地的产镇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依据。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镇融合规划实践
2.1 产镇融合发展策略
产镇融合要在充分研究本地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产业发展以及城镇建设基础,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科学设置产镇融合规划策略和发展方向。此次研究以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全面了解本地经济产业发展和当前特定的大经济发展背景下制定以下发展战略。针对第一产业,引导传统种植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注入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发展要素,借助原有花卉、渔产养殖发展花卉设施农业观光、水乡观光农业、打造可采摘、可垂钓、可观光、可体验、可度假的都市型农业。同时深度发掘本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进而有效发展本地的旅游业,促使农业与旅游业互相融合、互相促进,把瓜沥城镇建成集佛教文化体验、水乡度假休闲、生态旅游观光、特色产业展示为一体的现代城镇。
针对第二产业,发挥临空产业园区区位优势,引进新型临空制造产业,重点培育临空高轻新制造业、航空设备维修、客机转货机改装等业态;加快吸引新能源新材料、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入驻,拉动产业整体层级提升;引导现状纺织化纤、装饰卫浴、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向集群化与高端化方向发展,逐步淘汰现状化工、煤炭热电等高污染、低产出类产业,建设宜业宜居的新兴城镇。
针对第三产业,重点培育发展航空服务业,全力做大航空商务服务业,丰富临空总部经济、临空高端商业、临空酒店宾馆服务、机场交通与值机服务等多元发展业态;加快发展以航空物流为主导的现代物流业,以临空时效商品物流、航空快递物流、航空物流配套服务等业态为突破口,强化航空物流与杭甬运河港口物流基地、柯桥经济开发区等区块物流协同发展。突出旅游业发展重要地位,依托航坞山经济区发展文化展示、创意及休闲旅游业,将设施农业和休闲农业纳入旅游发展整体框架。加快发展现代城市服务业,强化科研研发、文化创意、法律服务等生产业发展地位;壮大市场贸易、星级餐饮住宿、社区服务等传统生活型服务业发展规模。将瓜沥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产业清洁高效、生活恬静闲适的现代新城。
2.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镇融合规划路径
在全面研究产业布局以及城镇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发展高端纺织化纤、品牌装饰卫浴、临空先进制造三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临空总部商务服务、航空物流、文化创意、专业市场和休闲旅游五大现代服务业,最终形成“三年发展、七年成型、二十年产镇融合”的发展方向。其中三年发展指的是通过三年时间以现有支柱产业作为主力形成产业集群化与高端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带动城镇化基础配套建设快速发展。七年成型指的是进一步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临空产业园区和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现代服务业,促使产业与城镇区实现初步融合、协调发展的态势,这一过程以临空产业、现代服务业作为发展动力,促进产镇有效融合发展。二十年产镇融合指的是在已有的发展基础上,有效推进临空总部商务经济、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以航坞文化、昭东水乡休闲旅游为依托,将整个镇区(园区)纳入到旅游概念,亦城亦景,进而形成一个范围广阔、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度假区。并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大力发展金融创新,推进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紧密协调合作,构建“政产学研”一体的创新平台和载体,以此打造本地核心竞争力,实现产镇融合城乡一体发展,科学有效地走完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快速迈进后工业化阶段。这一过程需要严格把握产业与城镇发展两者关系,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城镇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只有产镇互动、融合发展,才能达到快速高效的发展效果。
参考文献
[1] 游宏滔,彭震伟,陈静,等.江南水乡小城镇产镇融合规划研究与探索――以江苏省金坛市儒林镇为实证[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1):78-82.
[2] 游宏滔,史环宇.小城镇产镇融合规划研究与探索――以江苏省金坛市薛埠镇为实证[J].小城镇建设,2015(7):90-94.
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服务业;产业融合;城镇化;制度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8—0040—05
当前,对服务业改革的顶层设计应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等方向,围绕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的要求,按照促进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带动的方向,完善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并将其与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协调联动起来。
一、中长期发展壮大服务业的目标
服务业水平和比重的提高以及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增强,从根本上有利于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对GDP增长的拉动,是发展壮大服务业的重要目标之一。从当前乃至中长期趋势看,发展壮大服务业的目标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促进服务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当今世界,产业融合已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产业融合通过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等方式,达到产业边界的模糊化和产业发展的一体化,这往往能引发产业功能、形态乃至组织方式、商业模式和市场需求的重大变化,带动产业链、价值链的分解、重构和功能升级,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产业生产率、附加值和竞争力的重要选择。
服务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是经济服务化、服务产业化和产业关系网络化、集群化不断深化的产物。推进服务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发展壮大服务业的重要选择。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带动作用,更好地激发产业间、企业间的良性互动,提升服务业乃至整个产业发展的能级,促进资源、要素的跨区域、跨行业流动和优化组合;另一方面,可以将培育服务业市场与创造、引导、凝聚新的服务需求结合起来,增强服务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带动国内需求特别是服务业需求的扩张。推进信息化与服务业发展的融合,不仅可以对服务业发展发挥重要的乘数效应,还可为协调推进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供更高的平台和更好的催化剂。当前,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引领服务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龙头。今后,这种龙头企业作用还将进一步凸显。“十二五”规划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与服务业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上述作用有密切关系。
(二)发挥服务业对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关键作用
从“十二五”初期开始,我国城乡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城市人口已超过农村人口,成为人口及其增长的主体。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52.6%。自1995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约1.4个百分点。据此推算,到2015年和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分别达57%和64%左右。城镇化的发展,不仅会带动消费需求的扩张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还会对产业集聚、集群和集约发展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并通过人口集聚和生产、消费的空间分离,为物流业等服务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契机。今后,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应配合城镇化引发的需求结构变化和需求结构升级,为满足相关消费需求提供保障。城镇化发展带动的人口集中,还日益要求通过加快产业扩张、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发展服务业,解决大量进城人口的市民化和就业增收问题,并为此提供良好的服务供给。此外,从当前乃至中长期趋势看,解决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下列问题,也需要发挥服务业的关键作用。
1.加快推进城市功能转型和增强城镇特色。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城镇发展缺乏特色,城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滞后,相互之间结构雷同、缺乏分工协作和有机联系,甚至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服务业发展和结构升级滞后,尤其是服务业向城市的集聚、集群和集约发展不足,城镇之间服务业发展定位不清、特色不明、分工不足,难以形成有机联系和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从国内外经验看,现代服务业存在明显的向城市集聚的倾向,现代城市更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往往影响城市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流动,决定城市功能转型升级的程度和方向,影响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力,进而影响城镇化质量。今后,应通过引导服务业的集聚、集群、集约和创新发展,重点发展以信息化为引领支撑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优先鼓励大城市、特大城市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和能级提升,带动城市功能转型。通过加强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极或集聚区建设,积极引导城市群内部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城市之间,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培育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网络发展的城市群,增强城市与区域经济甚至全球经济的关联性和互补性。
2.提高城镇化质量。一般而言,推进城市功能转型和增强城镇特色,本身就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内容。当前,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中,普遍存在重土地城镇化、轻人口城镇化的问题,导致城镇化的发展难以有效惠及农业、农村和农民,容易导致农业、农村和农民在资源、要素竞争和利益分配中走向边缘地位。提高城镇化质量,应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将促进城乡居民平等分享基本公共服务作为重要目标,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并与城市居民平等分享城市发展和城镇化的成果。提高城镇化质量,还应着力强化城乡之间的产业链分工协作关系,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对产业链、价值链的整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带动能力,更好地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解决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发挥服务业在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三)顺应发展阶段和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加强民生服务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处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阶段。从国内趋势看,服务消费已日益成为消费需求的重要增长点,旅游、家庭服务等服务消费日益成为旺盛的消费热点。从国际经验看,在此阶段容易出现“中等收入陷阱”,出现社会加快分化、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所以,需要注意加强民生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尤其是我国老龄化持续快速推进,对加强民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强劲。截至2012年末,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2714万人,较2001年增加365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9.4%,较2001年增加2.3个百分点。而且,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健康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老龄人口的高龄化、独居化和空巢化发展更快。这种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快速推进,将会对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和发展旅游、体育、健康养生等新型服务业,不断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顺应发展阶段和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加强民生服务,也是当前我国发展壮大服务业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对运行环境的需求
发展壮大服务业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过程。现代服务业往往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信息密集和高创新性、高复杂性、高网络化、高集群化、高人力资本含量等典型特征,多数现代服务业还因此具有高附加值和高风险性并存的特点。一般而言,现代服务业发展对运行环境的要求可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一)培育鼓励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环境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分工深化和专业化发展的产物。服务业的发展,又为进一步深化分工和推进专业化创造了条件。推进分工和专业化,有利于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创新资源的集聚,促进服务业要素结构的优化升级,为服务业的优化升级提供支撑。因此,服务经济是典型的分工导向型经济。发展壮大服务业,包括促进服务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把培育鼓励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环境放在优先地位。
(二)强化优先支持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基本驱动因素,更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灵魂所在。创新也是服务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活力之源。现代服务业具有高度的顾客导向性,要把增强创新能力放在优先地位。2009年,美国政府的《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中提出,美国的创新战略主要涉及三项内容:一是对创新的基本要素投资;二是培育竞争性市场,激发创新创业精神;三是推动国家优先领域突破。这三项内容大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密切相关。美国的创新战略对我国发展壮大服务业具有启发意义。我国要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发展壮大服务业,必须把引导创新要素聚集和优化组合、优化服务业要素投入结构和增强服务业创新能力,放在突出地位。
(三)形成自由宽松、开放包客、诚实守信的制度环境
服务的无形性、异质性、不可储存性、顾客参号性、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性等特点,决定服务品具有较强的经验品和信任品特征。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往往更多地体现柔性化的生产方式。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产业组织的要求,往往更多地具有多元化、协同化,甚至网络化的特点。相对于工业和农业,服务业的运行往往更需要知识、信息、知识产权、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品牌价值、客户关系、体验经济等软性要素,更重视生产的弹性化和个性化,甚至更重视市场组织之间的协同创新以及弹性生产网络的作用。因此,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市场化和自由宽松、开放包容、诚实守信的制度环境要求更高。这种制度环境,不仅有利于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有利于鼓励创新创业,还可以增进利益相关者的协作,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和产业体系的整合,更好地凝聚和利用创新资源,提高服务业的交易效率和发展质量,降低交易费用,并强化网络效应。
三、发展壮大服务业需要化解的若干障碍
基于中长期发展壮大服务业的目标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对运行环境的需求,推动服务业发展壮大需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这些突出问题,也即发展壮大服务业面临的障碍因素。
(一)制造业优先的制度环境和重政策创新轻制度创新的发展思路,影响服务业发展长效机制的构建
现行制度环境主要基于以工业经济或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在总体上存在对服务业发展的事实歧视。如,根据我国现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能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的主要是工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许多现代服务业企业,如许多产权或技术交易市场、工业设计和资产评估机构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先进,且有较大一部分服务对象属于高新技术企业,这些现代服务业企业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作用,往往远远大于单个高新技术企业,但却不能纳入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范围,不能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我国现行出口退税政策主要适用出口商品,对服务贸易覆盖有限,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着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近年来,许多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大多局限于现行政策的修修补补,对于如何实现制度环境从以工业经济为主导向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转变,在总体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二)创新型金融发展不足,服务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
相对于一般企业,我国服务业企业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由于资金匮乏,许多服务业企业无力进行技术改造、设备升级乃至信息化建设,严重制约其服务供给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甚至许多颇具前景的服务业项目无法开展,在相当程度上制约服务业的发展壮大。
服务业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大致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服务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甚至在许多新兴服务业中,小型企业、微型企业比例更大。二是许多服务企业,特别是现代生产企业主要依靠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经营,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少;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总体规模有限,难以满足服务企业的融资需求。三是现代生产业的某些行业和高端领域,如现代物流和商贸业等,或投资规模较大,建设和回收周期较长,单靠民间资本难以解决其融资困难;或资产流动性较强,难以在商业银行取得贷款抵押担保资格。如果没有特殊优惠政策,企业、银行往往都缺乏投资积极性。四是多数现代服务业是新技术、新理念、新业态、新经营方式和新组织形式有机结合的产物,具有高创新性、高附加值和高风险性并存的特点,要求创新指向强,需要创新型金融与之匹配。如,天使投资、风险投资、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等。而传统的贷款手段,主要适合风险较小的行业或投资领域,在总体上难以适应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创新型金融发展不足,不仅加剧了许多现代服务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还在相当程度上妨碍创新资源向服务业的集聚。
(三)现代服务业人才稀缺,人才发展环境亟待加强
作为人力资本高度密集的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本质量和人才队伍的状况,对其发展质量、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往往具有关键性的影响。总体看,当前在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中,专业人才短缺、人才队伍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比较严重,尤其是缺乏具有领军能力和创业精神的管理型、复合型人才,以及企业家资源。在许多知识、技术密集的现代中介服务企业,甚至服务外包基地,人才的频繁流动严重影响其经营发展的稳定性。创新人才短缺已严重制约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的成长,妨碍其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需的创新人才短缺,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一是现代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经营方式较多,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专业设置、师资力量乃至培训服务供给的增长,跟不上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的扩张。许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培训服务重理论轻实践,加剧了现代服务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二是许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市场培育和产业链延伸的过程;产业附加值、企业赢利能力和员工薪酬水平,也是随着市场的成熟、衍生产品和市场创新能力的提高而逐步提高的。在其发展初期,很容易面临员工薪酬低、市场竞争过于激烈的问题,影响员工就业和人才培训的稳定性。因此,许多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在发展初期,往往难以形成对高素质人力资本的吸引力。三是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仍亟待强化。
(四)服务市场机制建设滞后,扩大服务消费的政策支持不足
相对于一般商品,服务品往往更多地具有经验品和信任品的特点。服务供给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不仅影响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服务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化。许多新兴或高端的服务需求,往往属于潜在需求。这些潜在服务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化,往往需要依靠服务供给者的创新甚至“试错”行为给予引导和激发。只有当实现的服务需求达到可营利的生产规模时,相关服务企业的服务供给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许多新兴服务业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往往面临需求不足的困扰。在其发展过程中,引导需求、激发需求、培育需求与适应需求一样,都至关重要。
下列三方面的因素,还增加了我国服务业发展中培育需求、引导需求、激发需求的重要性。一是我国企业组织结构中以中小企业,甚至小微企业为主。中小企业点多面广,其服务需求规模小,服务需求的表达、发现和实现成本高,中小企业服务供求的对接也面临较大的困难和风险。因此,中小企业对生产的现实需求,往往更需要凝聚和整合;中小企业对生产的潜在需求,往往更需要引导和激发;中小企业对部分新兴生产的需求,也更需要培育。二是我国虽然实行了一系列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但这些措施主要局限于制造业,对服务消费的引导和鼓励机制在总体上较为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家庭服务、养老服务等服务消费的扩张,制约生活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转变。三是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滞后,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服务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化。
(五)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在服务业中比较突出,加大了服务业发展的成本和风险,也制约了社会资本增加服务业投入的积极性。这些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产权和要素交易服务平台建设滞后,数量少、功能弱、投入不足、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硬件轻软件”、“重设施轻能力”的现象较为普遍,征信体系、服务业标准化服务体系等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更为薄弱。三是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供给方式的创新严重不足,引入市场机制、放宽市场准入进展较慢。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制约服务业的集聚、集群和集约发展,影响服务业对创新要素吸纳能力的增长,制约其网络效应和发展质量的提高。
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范文3
1、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年行动纲要”提出的各项工作目标,将打造为经济繁荣健康、环境优雅宜人、社会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绿色港城。
2、建设原则
(一)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原则。在生态区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强主动对接、优化布局调整,科学合理地将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保障改善民生等农村建设发展问题与生态区建设紧密衔接起来,按照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的要求,全面启动生态区的各项建设工作。
(二)生态建设与整合创新相促进的原则。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各镇、街道办事处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现有产业特色,通过对资源和人文历史文化的整合挖掘,使各镇、街道办事处的新市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与农业生态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全力提升的城市档次和品位。
(三)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推动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发展思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组织引导、服务支持,充分利用市场利益驱动机制,积极吸引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生态区的开发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设施建设专业化、产业运营市场化。
(四)特色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原则。充分利用辖区现有基础和资源条件,打造“绿色港城”再创生态环境新优势,统筹好新港区、物流区、商务区、产业区和生态区的布局和资源配置,形成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整体规划
全面启动“一带、五园”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一带”即生态带,四址范围从大道至市域界,,总面积25.05平方公里。“五园”分别以葡萄种植为特色的万亩水果园,建设的1000亩澳洲龙虾特色水产园,新华发实业的1000亩现代设施园艺园,以渔村为中心、会馆、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相结合的1200亩农村生态观光园以及村的1000亩湿地公园。
三、实施步骤
(一)
1、3月份完成生态带规划设计并认证。
2、建成生态园150亩。
3、村种植生态经济林30亩。
4、完成四旁绿化150亩。
5、1000亩湿地公园建成开园。
6、完善示范园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
四、扶持政策
(一)土地使用
1、生态区土地采用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形式进行流转,土地流转补贴为600-800元/亩年(由各镇、街根据实际自定),建筑用地为1000元/亩年。今后参照国家相关政策及综合因素每三年调整一次。
2、入驻生态园区的种养适度规模经营项目,可按2-3%的比例,在总用地面积内配套建筑用地,用于仓库、场地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
3、生态园区以外的主要通道、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由各镇、街负责。
4、生态区中的村庄原则上以整治为主,村庄整治、小型建筑物(鱼棚、猪舍)的拆迁由各镇、街负责。
(二)税费优惠
按上级相关规定,免收地方性规费,享受税收优惠和相关政策性补贴。
(三)奖励扶持
1、对投资建设生态园区规模在500亩以上,并且亩均投资密度在5万元以上的生态园经验收合格,一次性给予投资人每亩300元的达标奖励;对投资规模达1000亩以上,并且一次性投资总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采取一企一议的办法,另行给予一定数额的嘉奖。
2、对各生态园区中获得市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农业旅游经营单位,分别给予一次性宣传补贴5万元、10万元、20万元、30万元;对所在镇、街道分别给予一次性2万元、4万元、6万元、8万元的宣传奖励。
3、对在生态园区建设中,能按时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的镇、街道,经年终考核达标,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工作奖励。
五、保障措施
1、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生态区建设是一种全新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模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和具体实践。各镇、街道党政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生态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积极组织行动起来,把生态区建设纳入到重要工作日程,全力贯彻执行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和区域的融合发展。
2、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成立生态区建设领导小组,由管委会主任薛良任组长,管委会副主任修华林任副组长,党政办公室、财政局、监察审计局、规划建设局、经济发展局、社会事业局、国土分局部门负责人和各镇(街道)党委主要领导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社会事业局。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生态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研究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重大问题,督促考核目标任务的落实与推进情况。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广泛宣传普及生态文化理念,努力提升全民环境保护意识。要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生态区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在全社会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和推动各项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4、落实资金,加大投入
加大对生态区建设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扶持、引导和带动作用。运用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运作机制,通过政策优惠、资金奖励等激励措施,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投向生态区建设,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为加快发展生态区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范文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皖北城一体化建设研究
――以宿州市为例
欧晓倩章梦雪
(宿州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摘要】首先,在了解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建设意义的基础上,以宿州市为例,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调研方法对宿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其次,从社会层面、政府层面、城镇居民层面分析了宿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得出了有关于城乡一体化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最后,城乡居民层面、政府层面以及社会层面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二元结构;城乡差距
绪论
在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在城镇化发展中隐藏了愈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但这并不能阻碍城镇化的步伐,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皖北地区给自身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即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还兼具和谐发展的目标,另外坚持在发展中体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可发展等。
同时城镇化进程中,它至少涵盖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人口城镇,二是经济城镇化,三是社会城镇化,在这三个层次发展中,社会的矛盾也尤为突出,例如人口不断的增多,但土地的使用率却低,这也是现在政府采取土地集中使用的原因,在面对这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时,皖北地区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即与周边地区一起联合探索出适合皖北地区城乡发展的道路,以实现皖北地区城乡间的共同发展与富裕。
一、研究现状描述
(一)宿州市与安徽省其他直辖市的城镇化率情况
根据2014年安徽省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省各个市的城镇化覆盖率中,合肥为69.10%,增福为1.31;淮南市为67.90%,增福为1.25;蚌埠市为50.91%,增福为1.24;淮北市为59.76%,增福为1.23;阜阳市为37.50 %,增福为1.27;宿州市为37.43%,增福为1.27。
单从城镇化率角度来看宿州城镇化率在不断的增长但城镇化水平还是相对较低的,增长幅度与其他城市相比并不突出。这样单一发展会使得宿州等一些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无法持续发展,也无法从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多个角度来实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
(二)宿州市近几年城镇化率情况
数据显示,宿州市近几年的城镇化覆盖率非别为:11年33.1%、2012年34.8%、2013年36.2%、2014年37.4%。可见城镇化率一直在提高,但增速却在减缓,增长幅度也十分微小。
(三)宿州各地区的城镇化覆盖率
数据显示,宿州市各区的城镇化率分别为:桥区为45.1%、砀山县为35.9%、灵璧县为25.3%、萧县为21.9%、泗县为18.5%。可以的初步得出:桥区的城镇化率最高,泗县的城镇化率最低;桥区的城镇化率比泗县高22.2%,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根据宿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2014年间,城乡绝对收入差距从13190到18925。城乡收入差距比高达300%,而且每年都会增长。
从表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存在将近3倍的差距,这也体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发展失衡。但从这表中也可以看书,城乡收入差距也在不断的减少,但总体减幅不是很大。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增速滞缓,县域城镇化水平不均衡
在城镇化的过程当中,随着各种问题的出现,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开始减缓。宿州市与安徽省其他地级市的城市化覆盖率对比也不是很突出,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这就说明人们应该意识到不能一味地走老城镇化道路,而是要寻求一种新的突破。
由图2 3可以清晰地看到,宿州市各地区的城镇化率差别非常大,县域城镇化水平不均衡。各个区域都在建设,但由于每个地方建设的力度、效度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不同等等原因,导致了城镇化水平不均衡。
2.城乡一体化建设不彻底,乡镇居民思想落后
从实地调研结果显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有些地方建设的不够完善;有的是建设完了之后,后期的工作却没有持续下去,导致已经建设好的成果毁于一旦;还有的是在建设途中就停滞不前。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政府的政策实施的力度和绦辛τ泻艽蟮墓叵怠
还有就是城乡居民对城乡一体化概念没有深刻的认识,导致在建设中有些居民不支持政府的工作,导致建设中出现困难。还有许多农民思想文化水平达不到,使经济发展与人文发展脱节,有可能会导致造成只是建立了城镇,却没有可此续发展的动力的局面。
3.城乡差距明显
城乡之间在经济、教育、空间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这些差距阻碍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如在空间方面,城乡之间存在着有形和无形的隔离,城市带和乡村带之间空间差的减少速度远跟不上近几年的发展形势。
通过调查研究数据显示,现如今城乡居民在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几年的产业发展虽迅速,但从数据中可得出农村居民远跟不上现代产业的发展。所以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成为我们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城乡社会发展的程度差,农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滞后性和保守性,这种文化上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从城乡的差距可以看出宿州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还有待提高,应该从多个角度多维的综合发展,使宿州在迎合发展政策的同时能结合自身的情况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让城乡一体化建设得到理想的效果。
4.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宿州等一些地区近几年将改善重点放在扩大城市空间和城市数目增加方面,出现了“虚假城镇化”、“城镇化不彻底”的现象,在这种现象下城镇化率虽然得以提高,但是农民并没真正的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待遇,并没有从本质上得以改善从而致使城乡一体化建设改善不突出发展缓慢。
要想使城乡一体化建设能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要对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意义进行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5.单一发展,没有寻求新的突破
就研究结果显示,宿州地区在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发展体系不够完善较为单一。这致使宿州的一体化建设速度较其他皖北地区相对比较缓慢。
纵观宿州近几年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主要将改善重点放在扩大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增长方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从多维角度来发展宿州在新城镇背景下的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没有解决阻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三农问题和二元化结构等主要问题。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1.城乡二元制结构制约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市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即使实行户籍制度,可以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却隔离了城市与农村,使得二者存在于相对封闭的空间中,这种情况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城乡二元制结构加剧了社会经济增长的不均衡。近几年城镇人口数目增加和城镇空间的扩张使得城镇化率提高农村户口转化为城镇户口但只是伪城镇化。在消费的形式方面,农村人的消费属于没有城市人丰富多彩,他们解决温饱问题就可以,而城市人更懂得享受生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建设问题,使得城乡二元结构更加制约城乡一体化的建设。
2.三农问题突出
宿州近几年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并没有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的收入低且增收难,导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解决三农问题主要就是缩小城乡居民贫富差距。
各部门通过采取一些措施,使三农问题在生产方式、生产结构等方面得到相应的改善,但是这个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脚步。
3.政策的贯彻落实和乡镇居民的文化水平
由于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的阻碍。原城镇中的人会不接受农民,而农民也会适应不了城镇的生活,他们还是习惯于自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些都是政策能否彻底落实、落实到位的关键约束因素。
在调查的几个地方,我们发现虽然城镇建设中的基本设施都是齐全的,但是后期被损坏的程度非常的严重,居民们根本没有珍惜公共设施的意识。因此,在城镇化建设当中一定要坚强居民思想道德建设。让人们意识到建设城乡一体化最终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那么才能可持续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一)贯彻新型城镇化对城乡一体化的指导作用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却带来了许多经济、社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加剧了城乡二元分割。所以,宿州市城镇化路径也需要改变过去不够科学的城市化,而是要转向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首先,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这个层面上就要求加速推进农村居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比如现在对于农村居民的城市户口问题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问题。再者,产城的融合、城乡的协调、工农的协调等方面的发展一直都是新型城镇化要求。
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指导思想都对解决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告诉我们接下来的城乡发展的新道路,那就是不但要走可持续、良性的发展道路,而且要在发展中考虑到人的重要性,建立一个经济、人文、环境都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城镇。
(二)加强小城镇的建设
发展小城镇,可消化农村劳动力,消除城市就业压力。小城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一个重要的部分,同样适用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小城镇有较强的经济、科技、人才等优势,有利于带动周边乡村经济发展。但现实却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对于小城镇的建设较弱,没有得到彻底实施。在此层面上,小城镇有必要作为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三)改革户籍政策
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原因。想要减少这类收入分配上的差异,就必须转变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有很多地方的城镇化的有户籍人口市民率与非户籍人口绿的差别仍旧很大,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这种现状,从而使城乡间的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实现平等就业。
(四)提高乡镇居民的受教育水平
我国一直强调“科教兴国”,并且一直努力建设为一个人才大国。因为只有有了人才,国家才能更好地发展。同样的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教育水平同样很发达。由此可见,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树立到“硬实力”重要,但“文化软实力”更重要的观念。在建设中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既然大力发展人才,那么就相应的要出台一些政策去留住人才,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
四、结论
宿州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较其他城市发展速度还是相对比较缓慢。其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制和三农问题突出制约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只有在相关程度上减少二元制问题和三农问题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影响和从根本上消除这两个问题,才能使宿州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格局。实现城乡共同发展,p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城乡一体化发展联系个社会的各个层面和人民的思想、认知、文化等方面。在建设城乡一体化时要全面协调,不可突出冒进,相互之间做加减法磨除棱角,实现全面现代化科学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和一体化的要求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在目前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通过城乡一体化来缩小城乡差距已刻不容缓,而新型城镇化立足于我国目前的大背景下,则更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其贴近经济发展本身,创造出新的投资需求,提高农民收入,利于城市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此论文主要围绕城乡二元制和三农问题来探索研究,了解发展现状、取得的相关成就和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国家和人们的共同愿景,是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要途径。各地省市应贯彻落实总体规划,也要在落实的同时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叶莲松.新型工业与城镇化[J].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曾赛丰.中国城市化理论专题研究[J].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06)
[4]李树踪.中国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J].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05)
[5]马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J].新华出版社,2004,(01)
[6]姜伟新.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定[J].求是,2011,(02)
[7]肖良武,张艳.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现模式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联合国综合发展观;中国本土化;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联合国综合发展观作为统领世界经济和国际社会发展全局的纲领性思想,其影响和作用远比一般学者的思想更直接,更广泛,也更具有现实可行性。科学发展观是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小康社会阶段,我党正确分析当代中国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与教训,特别是在借鉴联合国综合发展观的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既具有联合国综合发展观的本质属性和时代特征,又具有联合国综合发展观的中国本土化特色,是中国本土化的联合国综合发展观。深入进行联合国综合发展观中国本土化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贯彻联合国综合发展观思想,有效开展国际交流及合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自身的各项工作。
一、联合国综合发展观的形成
联合国综合发展观作为当今统领世界经济和国际社会发展全局的纲领性思想,它形成的实践基础是全球各国的发展实践,形成的理论背景是各个历史演变周期内的联合国发展观。它是对以往联合国发展观的继承、超越和创新。
(一)联合国综合发展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联合国成立后,其发展观基本以十年左右为一个历史演变周期。目前联合国发展观已经完成四个历史演变周期,而第五个历史演变周期还尚未完成。
“发展”是联合国成立之初就提出来的,但联合国成立之初的发展工作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生活水平上不断扩大的差距”,所以当时联合国把发展工作的中心放在提高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方面,认为高速的经济增长可以使穷国变富,使发展中国家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工业化,从而达到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增进全人类福利的目的。这是联合国发展观经历的第一个历史演变周期(1961―1970)。这一历史演变周期内的联合国发展观可以称之为数量型增长观。
为了扬弃联合国第一个历史演变周期内数量型增长观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思想,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区分开来,同时也为了体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诸多联系,联合国在第二个历史演变周期(1971―1980)的一个重要转向便是推行内源发展观,探索新的多样化发展道路。“内源发展观的首要含义是尊重文化的同一性和各国人民享有自己文化的权利”,意味着“人类恢复了自身的中心地位,人类既是发展的动力,又是发展的目的”。内源发展观否定了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唯一性,否定重物不重人的发展模式。
为了应对全球日益紧张的生态、环境和能源危机,联合国在其发展的第三个历史演变周期内(1981―1990)开始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以称这一时期联合国的发展观为可持续发展观。
联合国在第四个历史演变周期(1991―2000)开始转向推行发展文化观,发展文化观认为发展是当代最紧迫、影响最深远的任务;发展的核心必须是增进人类的幸福,消除贫穷、饥饿、疾病和无知,而所用方法必须在今后世世代代仍能持续,至此联合国基本形成了以人为中心、以实现发展权利为目标、以实现社会公正为原则、以人民参与为前提,由各国政府实施具体操作的发展文化观。
经过四个历史演变周期的发展,虽然联合国发展观有着逐步完善的发展构想和目标,但发展问题仍然层出不穷,形势不容乐观,因此这决定了联合国发展观在第五个历史演变周期(2001―2015)任重而道远。
(二)联合国综合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发展是一项多方面、多维度、没有止境的事业,2000年9月,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举行的“千年峰会”上,世界189个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一致通过了一份千年发展目标。千年发展目标共有8项总目标和18项分目标及48项具体指标。千年发展目标的8项总目标是: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实现普及初等教育,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利,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产妇保健,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制订促进发展的全球伙伴关系。千年发展目标和具体目标是相互关联的,应被视为一个整体,它们代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在国家和全球两级创造有利于发展与脱贫的环境”而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从其指标选择及实施来看,是以消除贫困和关注弱势群体为中心,以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为重点,以整合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蕴含了全球和谐发展的新理念,具有崭新的全球战略意义,是解决时代主题的一项战略工程,是推动“全球化”科学发展的一种合理模式,是推动“全球治理”的一个重大行动,是发挥联合国积极作用的一个重大成果,是抓住全球发展战略机遇期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国家层面实施“善治”的一项重大对策。
联合国综合发展观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为具体实施方案,千年发展目标是对联合国综合发展观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它是一种对人类发展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发展思想,体现了人类对一种更高、更新、更远、更大发展目标的期盼和追求,是人类从事理性化发展实践的重要开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联合国发展观从最初的数量型增长观发展到现在的综合发展观,其发展观内涵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最初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到现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最初单纯关注物质财富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到现在以人为中心、完善社会公平正义;从最初无视自然规律与环境保护到现在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联合国综合发展观也将会变得日益完善,这为联合国发展任务的日益多样化做出了最好的解释。
二、联合国综合发展观的中国本土化
中国虽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但与其它四个常任理事国不同,中国属于典型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所以中国对于贯彻和落实联合国综合发展观,全面融合国发展实践活动,如期顺利完成千年发展目标的各项指标和要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中国对联合国综合发展观的认识
联合国综合发展观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为具体实施方案,千年发展目标是对联合国综合发展观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以人为本,把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统筹协调起来,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联合国综合发展观的理论核心。联合国综合发展观的中国本土化应该理解成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目的。联合国综合发展观的中国本土化,就是将联合国综合发展观的基本思想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它,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思想。离开中国国情来谈联合国综合发展观,只是抽象的、空洞的联合国综合发展观。
中国在贯彻和落实联合国综合发展观,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方面既付出了艰苦努力,又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中国已提前完成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目标。除经济高速增长因素,中国的减贫还得益于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有利于贫困人口的经济社会政策。例如,2001年至2006年间,中央财政安排扶贫资金累计达709亿元,年均递增6%以上。在确保到2015年所有男、女童都能完成全部小学教育课程的目标方面,中国也已超前实现。中国继去年为全国1.48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后,今年又为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改善产妇保健目标方面也进展顺利。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中国是做得最好、最有成效的国家。中国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中国的发展也为全球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在落实联合国综合发展观,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过程中,根据本国国情,将联合国综合发展观的基本思想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它,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从而得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中国根据本国国情,以联合国综合发展观为指导,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倡导的各项具体指标为本国发展实践的发展诉求和行为准则,于2003年10月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统筹发展等五个方面,其实质就是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它体现了为民性、辩证性、时代性和与时俱进等特征。科学发展观用全新的语言和全新的内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联合国综合发展观。它既和联合国综合发展观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要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一方面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实现了联合国综合发展观的中国本土化。
三、联合国综合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2003年,我国政府将国家的发展远景规划重新表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力争在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理论总结,而联合国综合发展观则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为具体实施方案。中国的小康社会目标与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有许多相似之处。概括来说,主要包括:
(一)都强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主要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倡导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维护世界物种的多样性,确保资源、环境和生态的永序利用。具体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这四者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联合国千年发展具体目标9主张要“将可持续发展原则纳入国家政策和方案,扭转环境资源的损失”;而可持续发展同样也是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的五个构成要素之一。由此可见,二者的共同追求就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都以和谐发展为核心发展理念
和谐发展就是根据社会――生态系统的特性和演替动力,遵照自然法则和社会发展规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系统自身控制规律,合理分配资源,积极协调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生物圈稳定和繁荣。具体是指要充分重视代际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确保和谐共处、和谐发展和和谐共荣。纵观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8项总目标、18项分目标及48项具体指标,总的来说,彰显出一种和谐发展的思想。而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指导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想,其所要实现的就是和谐发展。所以,和谐发展是二者的首要表征。
(三)都注重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其实质是要努力实现速度、结构和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投资、消费和出口相协调,国家、区域和城乡发展相协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政府内外的合作,既要注意发展过程中政府间的协调,又要注意发展过程中政府内的协调与引导-政策与机制保障。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8指出要“制订促进发展的全球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开放的、遵循规则的、可预测的、非歧视性的贸易和金融体制,包括在国家和国际两级致力于善政、发展和减轻贫穷。同时满足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需要,主要包括:对最不发达国家出口品免征关税、不实行配额;加强重债穷国的减债方案,注销官方双边债务;向致力于减贫的国家提供更为慷慨的官方发展援助”。而科学发展观认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见二者的共有之义就是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四)都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的终极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各种素质之间可以有发展程度上的差异,但缺一不可,否则就是片面发展;其次是指人的多方面发展,即人的各种基本素质中的各素质和具体能力在主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力求尽可能多方面地发展;再次还指人的和谐发展,即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必须获得协调发展,各方面发展不能失调,否则就是畸形发展;最后意味着人的自由发展,即人自主的、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发展。联合国千年发展具体目标1.B指出要“使所有人包括妇女和青年人都享有充分的生产就业和体面工作”,具体目标2.A认为要“确保不论男童或女童都能完成全部初等教育课程”,具体目标3.A倡导“最好到2005年消除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的两性差距,并至迟于2015年消除所有各级教育中的这种差距”;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可见二者的共同价值取向都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的终极目标。
总之,在联合国综合发展观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联合国综合发展观中国本土化的实现。科学发展观是联合国综合发展观在中国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以联合国综合发展观为理论形成背景。同时也丰富和深化了联合国综合发展观。
四、结语
科学发展观和联合国综合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价值取向和目标归宿是完全相同的,它就是中国本土化的联合国综合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与联合国综合发展观之间强烈的趋同性为资源与知识共享提供了契机,两者的发展目标的实质都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代表了“人民的议程”,它们所关注的发展都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直观且可量化的变化。这无疑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同时对全面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新闻部,联合国手册(第10版)[z],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
[2]赵黎青,非政府组织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王书明,宋玉玲,从“增长优先”到“发展文化”――联合国发展思想的演进历程[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2)
[4]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我们共同的未来[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5]布罗斯特・加利著,面对新挑战[M],纽约:联合国新闻部出版。1995
[6]联合国主页,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EB/OL],联合国官方网站(中文版)
[7]曾端祥,千年发展目标(MDGS)的全球战略――纪念MDGS实施五周年[J],长江论坛,2005(6)
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范文6
农村土地是农民生存、发展的根本和来源。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以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管好、用好农村土地资源,是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户增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农村土地资产评估的理论体系和技术规范与城市国有土地资产评估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在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城乡要素交流越来越活跃的大背景下,建立规范的农村土地评估体系是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和内在需求。
一、当前农村土地资产评估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收益管理相对滞后,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收益的产生机制和分配机制认识不足、政策缺失,导致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得到实现的要求未能满足、严重影响农村集体经济科学发展,危及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农民对农村土地确权的认识不够。由于政策宣传解释不够,有些农民没有认识到农村土地确权的重要性。甚至会认为土地确权会增加自己的经济负担;同时,有些农民因为外出务工,不愿意返乡配合土地确权。第二,历史原因造成农村土地权属不清,主要表现为农村土地权属资料缺失,农民拿不出有效的证据证明自己土地的权属;第三,农民集体经济组织虽然存在,但没有有效的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利。农民更是无法有效的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合法有效的产权是农村土地评估的基本前提,产权制度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农村土地评估的发展。
2.缺乏指导农村土地资产评估的理论体系和技术规范
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技术规范是保障农村土地资产评估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虽然从2016年12月1日?_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资产评估行为。但缺少针对农村土地评估现实情况的具体实施细则。无法有效的指导农村土地资产评估实践。容易造成评估人员在评估实践中缺乏执行的具体标准和依据,在过程中存在混乱、无序的状态,无法形成一个公平公正的农村土地交易市场。
3.城乡土地二元结构
农村发展不仅承担着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生活福利水平的责任,也涵盖了国家在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农村方面的正常内容,在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城乡要素交流越来越活跃的大背景下,农村土地生产活力将进一步释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综合治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等都需要打破城乡土地二元结构,建立农村土地评估体系。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的土地所有制结构,城市土地与农村土地的产权主体不同。城市土地为国家所有,农村土地为农民集体所有。但正是由于这种城乡土地二元结构造成了城乡建设用地无法合理自由流转,使得农村土地的资产价值无法显现,是农村经济乃至农村土地评估发展落后的关键原因。首先,由于城市土地的基础设施配套程度、人口密集程度明显优于农村土地,造成城市区位条件比农村土地好、在用地需求上,国有土地高于农村土地。而需求决定价格,进一步造成了国有土地价格远远高于农村土地。其次,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缺乏。我国农村土地资产管理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管理,农村土地的流动性不高,造成农村土地的资产的价值无法显现,也造成了农村土地评估发展的滞后。
二、改善农村土地资产评估现状的政策建议
1.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
农村土地是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农民增收最基础的生产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明确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资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加快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保障农民的物权。要保障农村土地确权的顺利开展,首先应加大政策宣传让农民了解土地确权的重要性。以宣传册、板报、村集体会议,让农民了解农村土地确权是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方式。确保登记真实准确明确土地权属后,农民就可以用自己的土地进行抵押贷款,从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让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最大程度上获得农民的支持。其次,建立土地权属纠纷仲裁机构。由于历史原因,农户之间的权属变更多采取口头的方式进行,有的书面变更资料也存在合法性问题。让农村的集体土地确权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应建立一支由不动产登记机构、乡镇政府、村委会及相关司法部门组成的土地权属纠纷仲裁机构,对在土地所有、使用、经营、承包等各类经济活动中存在的纠纷进行仲裁,让群众矛盾得以及时化解,消除社会隐患。最后,相关政府机构应制定土地确权相关制度规范,并将土地确权工作纳入财政统筹预算,不增加农民经济负担。
2.建立健全农村土地评估的理论体系和技术规范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评估的理论体系和技术规范,是实现土地增值收益在农民、集体、国家之间合理、公平分配的关键环节,可大力激发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动力。因此,应当从多方面构建完善农村土地评估体系。第一,制定完善农村土地估价指导价格体系。城市土地定期公布分用途、分地段的基准地价,那么农村土地也应该按照等级、肥力、位置等的差异逐步建立农村土地市场信息库,并及时将交易信息对外公开。第二,加强农村土地评估专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农村土地资产评估与城镇土地资产评估相比,起步比较晚,提高评估人员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农村土地资产评估质量的关键。针对目前农村土地估人员的缺少的现状,应当建立专业的农村地价评估机构,培训农村集体土地资产评估专业人员。第三,建立专业的农村土地交易服务平台。首先是承包地、林地及草地等交易平台,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手段促进其产权交易,让有用地需求的种植户或者投资者能够和愿意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和集体面对面交流,为农民土地流转提供规范的交流渠道。更有效的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其次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的交易平台,确保其可以通过出让、租赁、入股、联营等国家规定的合法方式实现土地增值,提高土地资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