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生态安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林草生态安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林草生态安全

林草生态安全范文1

[关键词] 永胜县 畜牧业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274-01

1 永胜县天然林草地和畜牧业现状

1.1 天然林和草地现状

永胜县由于气候差异明显,野生牧草资源十分丰富,自然草场面积宽广,共计229.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和31.1%,全县有林地416.7万亩,植被覆盖率达56.4%,疏林宜牧地173.22万亩,有各类草地229.9万亩。长期以来,由于草山,草坡的管理不科学,没有专业的执法队伍,加之病虫鼠害的侵袭,再因农户毁林开荒、建房、泥石流的影响导致草场,植被严重退化,2001年底全县草场面积由原来的229.9万亩下降到134.1万亩。可利用草原面积346.68万亩。这些天然林草场分布在全县十五个乡镇,特别是在山区和半山区天然林草场面积分布广阔。

1.2 天然林草场产草量和载畜能力

我县天然草场面积为403.12万亩,可利用草原面积346.68万亩,疏林宜牧地173.22万亩,根据省、市核定的标准,天然草场产草量为138.672万吨,可载畜42.21万个羊单位。根据我县草食畜存栏量73.53万(头 、匹、头),天然林草场产草量和载畜能力严重超载。

1.3 畜牧业基本情况

到2014年末,全县存栏大小牲畜116.58万头(头、匹、只),其中:存栏牛14.6万头,猪43.03,羊49.91万只(其中绵羊3.12万只,山羊46.79万只),马属动物9.05万匹。

1.4 永胜县天然林和草地畜牧业牛羊马属猪禽情况

1.4.1牛羊马属情况

到2014年末羊49.91万只,存栏牛14.6万头,马属动物存栏9.05万匹,合计草食畜存栏73.56万头匹只。为进一步加快推行天然林、提高草原畜牧业生产能力,永胜县结合草原畜牧业发展实际,组织编制了《永胜县2013年实施中央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绩效考评奖励资金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项目实施方案》。云南省财政厅关于2013年中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绩效考评奖励资金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云农牧[2014]15号)下达了项目。

1.4.2 利用林下发展山地鸡饲养

养鸡业在畜牧业生产占有重要的地位,全县养鸡业除良种蛋鸡规模化养殖生产外,肉鸡生产绝大部分处于以本地土种鸡农户山地散养为主。2014年永胜县实施了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他留乌骨鸡山地养鸡项.通过项目建设,全县建成他留乌骨鸡资源保种场一个,他留乌骨鸡山地林下放养示范场两个。目前在我县广大山区农户中发展林下山地鸡饲养达到95%以上,年林下山地鸡饲养量存栏达到80万羽。是我县广大山区农户主要的经济来源。

1.4.3 山区利用林下放养发展生猪生产

在广大山区畜牧业生产水平落后,草食畜的生产还处于原始的自然放牧状态,实行日出而牧,日落而归的旧习,特别是以我县六德乡、仁和、东山、鲁地拉、松坪、大安、顺州、羊坪等乡镇的少数民族素有生猪林下放养的习惯,在我县广大山区少数民族林下生猪放养数占全县生猪存栏的25%,达到10万头左右。

2 天然林草场退化带来的后果分析

由于毁林开荒及过度放牧造成森林面积减少,草场植被破坏,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据调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895.64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38%,多年平均侵蚀量275.92万吨,侵蚀摸数为2239吨/平方公里,平均侵蚀深度1018毫米/年。

“八五”以来,永胜先后实施了长江中下游防护林,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及综合能源建设重点县,通过生物工程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几种措施的综合治理,发挥了生态环境的整体效益,使永胜的生态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天然草原的退化仍末得到有效遏制,恢复与建设尚未起步,要全面恢复生态,发挥生态效益还需做大量工作。

3 天然林保护建设与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的矛盾

2014年永胜有耕地40.72万亩,比1980年的39.55万亩增加1.17万亩,林地416.7万亩比1980年的371.62万亩增加45.08万亩,以每亩产草量275公斤计算,年产草量为36877.5万公斤,2014年末全县存栏大小牲畜116.58万头。现存栏草食畜折合牛单位23.46万个黄牛单位,理论载畜量为4.04万个黄牛单位,超载19.4万个黄牛单位,由于草场严重超载,我县草食动物饲草严重不足,动物吃不饱,营养不良,是寄生虫病和其它疾病的发病高峰期,死亡率也较其它时期高。因草场不断地在退化,草食畜存栏又不断的在增加,天然林、自然草场产草量低质量不好,所以造成草食畜饲草严重不足,草场生态保护建设滞后与草食畜存栏增加,是发展畜牧业的主要矛盾。

4 实施天然林、草场的保护和建设及措施

4.1 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天然林草场

针对远山草场利用率低的问题,确定以提高利用率为目标,一方面组建远山放牧点,重点指导农户夏秋季节利用草场进行牛羊育肥生产,另一方面组织劳动力利用天然林枝叶繁茂青草旺盛的夏、秋到远山草场割晒青干草,进行青贮或草粉加工,在退化严重区进行封山育草,同时,根据草场季节性产草量变化调整家畜饲养量,冬春及时出栏或淘汰老弱残畜以减轻草场负担。

4.2 实行退牧还林还草计划保护天然林草场

为保护好现有天然林草场,有效控制天然林草场减少量,必须实行退牧还草计划。今后我县在全县范围内计划退牧还草26.27万亩。其中,禁牧18.16万亩(山地草丛类),休牧7.59万亩(轮歇撩荒地),轮牧100.46万亩(山地草丛类、山地草甸类、高寒草甸类).

4.3 大力推广引草入田发展生态农业

为了解决自然草场严重超载问题,一方面要坚持保护好现有的自然草场,保护生态,实行退牧还草.另一方面严禁毁林、毁草,开垦荒山、荒坡,退耕还林还草,建立人工草场,防止水土流失,在农区实行草粮轮作,广泛实行复种、粮草套种,调整作物布局。特别是冬季农田闲置时大力推广农田种植以解决冬春饲草严重不足的问题,达到割草养畜、留茬肥田的目的。同时要推广牛羊舍饲、半舍饲技术。确保提高自然草场的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使草场得以自然恢复。

4.4 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

目前粮食的高产稳产区集中在三川坝、城关坝、期纳坝、涛源坝等区域,粮食种植面积56.31万亩,平均亩产255.2公斤。201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15.07万吨,按1:1的计算农作物秸秆达15.07万吨。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青贮氨化饲料制作的推广,变废为宝。同时减少农民焚烧农作物秸秆对环境的污染,解决了我县饲草不足的问题,使其过腹还田,为农户又增加了有机肥,真正做到了行态农业的良性循环。

林草生态安全范文2

关键词:封银岩小流域山洪灾害 治理

Abstract: the silver seal rock mountain torrent disaster of small watershed is frequent, not only has the landslides, causing houses collapsed and farmland flooded, traffic,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facilities at the same time also suffered serious damage, to the local people's life and production caused great impact and damage.

Keywords: silver rock mountain flood disasters in small watersheds

中图分类号: TV856文献标识码:A

一、工程概况

封银岩小流域地处保康县南部,区域内有封银岩、东坡2个行政村,总人口0.31万人。版土面积8.36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54km2。工程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1℃,降水量在900~1000mm之间。年降水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内,经常形成特大暴雨,造成频繁的山洪灾害,不仅多次发生山体滑坡,导致房屋倒塌,农田被淹,交通中断,同时电信、通信设施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给当地百姓的生活、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和伤害。

二、土地利用现状

封银岩小流域总土地面积836hm2,其中耕地面积153.7hm2;果木林75.5hm2;林地394.7hm2;其他草地104.2hm2,交通运输用地27.8 hm2;水域用地31.8hm2;农村用地48.3hm2。

三、总体布设与措施

工程区为中高山强度侵蚀区,其地质结构为页岩,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治理方案以工程措施为主,辅以林草措施,发展林果树木。同时加强封育保护管理,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目的。

工程总体布设:

①新修石坎梯田1.58hm2;截排沟1.8km;沉沙池4口,蓄水池2座;田间作业道1.037km。

②培植营造经果林7.9hm2,水土保持林88.2hm2。

③沟道防护工程:新修谷坊5座,拦沙坝1座。

④疏溪固堤:新修沟堤0.64km。

⑤封禁治理221.32hm²。

四、施工组织

对于重点工程项目,采取人机结合、人工为主的施工方法,由专业施工队伍完成。拦沙坝、谷坊、疏溪固堤、截排水沟等骨干工程由专业施工队承包。林木措施根据现行农村联产责任制现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质量要求,最后统一验收。

项目按单项工程分坡改梯工程、沟道防护工程、水土保持林草、疏溪固堤、封育治理等项,分类施工。

1)坡改梯工程。采用人机结合施工,充分利用大小农闲、集中劳力,突击作战,因地制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任务。

2)拦砂坝、疏溪固堤、谷坊、截排水沟等工程,尽量安排在冬、春两季,避开汛期,在枯水期沟道水流较小时开工,做到暴雨季节来临前必须完工。

3)林草措施。选择造林成活率高的按品种按季节进行,以人工整地挖窝为主,由农村劳动力出工,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发放苗木,县水务局配合村委会验收植树质量。

4)苗木整地和栽培技术

造林前,对土地进行整治,整地深度根据造林设计确定,一般采取人工的方式,对表土层进行清理,去除土中遗留的碎石、施工垃圾及其它不利于苗木生长的杂物。栽植苗木前,应严格按照苗木规格标准选苗。起苗前2~3天应浇水;起苗时应起壮苗、好苗,防止弱苗、劣苗、病苗的混入;起苗后分级、包装、运输,整个过程需注意根部保湿,防止受冻和遭风吹日晒,严防失水、损伤。苗木应随起随植,如因故不能及时种植,对时间较长的,起苗后应采取假植措施;对时间较短的,可采用浸过水的草苫覆盖。苗木栽植前应根据树苗品种、特点和土壤墒情的不同,对苗木进行剪梢、截干、修根、剪枝、摘芽、苗根浸水、蘸泥浆等处理,也可采用促根剂、蒸腾抑制剂和菌根制剂等处理。苗木栽植深度一般应略过苗木根颈,穴坑大小应略大于苗木根系,栽植时应使苗干竖直、根系舒展、深浅适当;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浇水,最后覆上虚土,填土要求熟土在下、生土在上。

栽植季节应根据苗木的生物学特性、工程区立地条件确定,选择夏季雨后或秋冬土壤结冻前进行,栽植时间一般选择苗木生长期间的阴天或早、晚进行。

根据乔灌品种、立地条件和培育的目的,确定造林密度。对于用作防护林带的树林,可适当加大造林密度。

五、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借鉴“一手抓流域治理开发,一手抓预防监督”的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经验,加强预防监督工作,预防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杜绝“边治理、边破坏、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的现象,巩固治理成果,使工程区治理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

加强群众参与监督管护工作。工程区组建县、乡村两级水保监督网络,制定管护办法,落实管护责任,对主要的工程措施村上落实专人管护。对田间工程和生物措施,落实“谁所有、谁受益、谁管护”的政策。对破坏水土保持措施的行为及时向主管部门举报,依据《水土保持法》及相关法规,严肃处理,确保项目治理成果发挥效益。

六、效益

封银岩小流域治理措施实施后生态环境趋于优化,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不仅使工程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减少泥沙流失量,蓄水保土效益显著,增加了林草植被覆盖率、减轻洪涝等自然灾害,改善当地的人文生态环境,同时工程区新增治理面积3.19km2。措施发挥效益后,每年可减少土壤侵蚀量0.81万t,年增加蓄水9.14万m3,粮食0.33万kg,果品1.26万kg、薪材17.68万t、木材蓄积量0.03万m3,项目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0.76万元。

结论

通过小流域治理措施的配套完善,治理面积3.19km2。工程区的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 90%以上,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较大幅度的减少泥沙流失量,泥沙拦截率达到 70%以上。开展营造水保生态林,加大封育治理力度,使林草面积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 80%以上,使林草覆盖度提高到 86%以上,林草措施保存率达到85%以上。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林果措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根据工程区产业特色,发挥土地资源潜力,扩大林果及经济作物用地面积,大力发展以核桃、板栗为主的经济果林,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工程完成后的经济效益监测、社会效益监测、生态效益监测。质量进度监测由基层监测单位进行实地监测,上级进行验收确认。社会效益监测和经济效益监测通过在工程区内设置监测地块和监测农户来获取基础数据,生态效益监测由综合监测站和监测点来获取基础数据。经济效益监测土地利用、农作物面积、产量、收益,林产品数量、效益;社会、生态效益监测各措施拦沙、蓄水、灌溉、饮用水、保护下游安全、减少危害情况等。

参考文献: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2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2008;

林草生态安全范文3

关键词:水土保持规划;意义;内容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所以,水土保持规划是与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是国土整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发、利用、保护水土资源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决策技术。

1、水土保持的现状及规划意义

1.1水土保持的现状

在水利方面,我国存在着水多、水少、水污、水浊的四大问题。其中水浊既独自为害水体,又增加其他“三水”对河流的不利影响,处于关键地位。水土流失破坏土壤结构,降低植被质量,影响流域对径流的调蓄能力, 增加水多水少的矛盾。泥沙增多既降低河流质量, 影响水生物活动,又作为污染物的载体,提高污染的浓度与防治的难度。从辩证的观点来看, 不应就事论事,而应当追根溯源,将水土保持作为水利的中心环节与战略措施,提高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临海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区, 东濒东海, 南临台州市黄岩区与椒江区, 西接仙居县, 北邻天台县与三门县。辖区内有19 个建制镇和街道办事处, 土地总面积2 205. 81 km2 , 以耕地和林地为主, 占土地总面积的72% 。2005 年底总人口111. 92 万人, 农业人口97. 51 万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 732 元。境内地势西高东低, 西、北部为山地丘陵, 中、南部为河谷平原及低丘缓坡, 东部为沿海平原及岛屿。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年降水量1 710. 4 mm,年平均气温17. 1 e 。降水年际变化大, 主要集中在4 ) 10 月的雨季, 尤其以5 ) 6 月的梅雨期和8 ) 9 月的台风雨期为主。自然水系属于椒江水系。规划区山地丘陵以红壤为主, 河谷平原以水稻土为主。区域植被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现多为次生林和人工栽培的用林、经济林和农作物。根据浙江省2004 年的遥感调查成果, 临海市土地总面积2 2051. 81 hm2 ,现状水土流失面积187. 68 km2 , 占土地总面积的8. 52%,以中轻度水土流失为主。本规划在全面分析规划区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 依据/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0的基本思路, 结合遥感解译分析和现场调查, 完成规划区水土流失综合评价。在合理划分水土流失类型区, 分期确定规划目标的基础上, 以生态修复、预防保护与监督管理、综合治理、监测预报和科技示范与推广为主要建设内容, 确保临海市区域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

1.2 水土保持规划的意义

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务院国发[1993]5号文件《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水土保持的对象不只是土地资源,还包括水资源。保持的内涵不只是保护,而且包括改良与合理利用。不能把水土保持理解为土壤保持、土壤保护, 更不能将其等同于侵蚀土壤控制水土保持是自然资源保育的主体。

2、水土保持效益监测的内容与程序

2.1 水土保持效益监测的内容

2.1.1 土壤侵蚀因子监测:主要包括地貌、地面组成物质(土壤)、植被、气象、水文等自然因子以及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因子的监测。

2.1.2 水土流失状况监测:主要包括水土流失类型、面积、分布、水土流失量和水土流失强度变化情况以及对下游和周边地区河湖库塘泥沙淤积以及洪涝、干旱、水污染等水土流失危害监测。

2.1.3 生态修复工程执行情况监测:主要包括生态修复区各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的类型、数量、规模、分布、实施进度及实施质量,主要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小水电及沼气池等生态能源工程的安全稳定性,补植林草的成活率、保存率等。

2.2 水土保持效益监测的程序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益监测与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原理、技术程序和方法复杂。

2.2.1 前期准备阶段:组建监测工作组,收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有关要求,收集生态修复区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情况资料,以及有关地形图和规划文本图件资料等,通过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初步踏勘调查,深入细致地了解和掌握修复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特别是生态修复工程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详细的监测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和野外监测工作细则,制定有关监测登记表格。

2.2.2 监测实施阶段:依据制定的监测实施方案和野外监测工作细则,对项目区进行全面踏勘调查,通过踏勘调查,选定典型地块设立固定观测样方,对水土流失及生态修复的效益进行长期定位观测,并按照拟定的工作计划,开展面上的调查或遥感监测,及时掌握项目区水土流失及生态修复的效益情况,尽可能全面地收集第一手的监测数据资料。

3、水土保持的措施

水土保持是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水土保持措施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采取的土地利用调整、农业耕作、造林种草及工程措施的总称。

目前水土保持由三大类措施组成:

3.1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它是用各种耕作管理方法改变坡面微地形,增加地面糙度和覆盖,或提高土壤抗蚀性,实现改良土壤、保持水土,增加农业生产的一类措施。按其形式和性质分为增加地面糙度的措施(即整地措施,分为等高耕作、等高沟垅、区田和圳田)、增加植被覆盖的措施(即种植措施,具体分为草田轮作、间作套种、等高带状间作和沙田)和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的措施(即改土措施,分为深耕、少耕或免耕和施肥)。

3.2水土保持生物措施,是以造林种草覆盖地表,改良土壤,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控制水土流失的一类措施,又称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有关林(草)的分类方案很多,我们从水土保持特点出发分为分水岭防护林草(分为山、梁顶防护林;低平缓、峁顶草地)、坡面防护林草(分为坡面水土保持林;坡面混农林和护坡草地)、侵蚀沟防护林草(分为沟头防护林;沟边防护林和沟底防冲林)和水库、沟道防护林草(分为水库防护林和护岸护滩林)。

3.3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利用多种工程建筑物,以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及利用水土资源的一类措施。按其设置部位和作用分为坡面防护工程(分为梯田;水平沟;水平阶;鱼鳞坑;截流沟和水窖)、沟道治理工程(分为沟头防护;谷坊;拦沙坝和淤地坝)和小型水利工程(分为小水库;塘坝;用洪用沙工程和护岸护滩工程)。 近年来,临海大力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项目,成效显著。完成水土流失治理42.82km2,实现水保林635公顷,经济林758公顷,封禁治理1250公顷。

各种措施特别是工程措施与林草措施之间,始终都是存在着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根据自然规律,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安排工程、生物、蓄水保土三大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从而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水土保持的效益与评价

水土保持是一项面广量大、复杂的系统工作,要全面测试分析评估其效益,确实不易。不同水保措施,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单项效益,以便为水保评价提供依据;从土壤流失至进入干流之间各河段的水沙变化及其对周边的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的影响,以便了解输移过程,可能产生的负效益或不利影响,如对大小水库、坑塘、涝池的运用寿命,对河岸的冲刷破坏,对农作物沙压减产等。

5、结语

治理水土流失,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其根本目的是改变山区和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增加百姓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其具体体现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一个好的水土保持规划,要有一个合理的综合治理效益,鼓舞当地群众和干部的积极性,在实事求是和切实可行的基础上,使水土保持规划工作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班小峰,赵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途径[J].科协论坛,2007(03).

林草生态安全范文4

关键词: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思考

流失的宝贵经验,对指导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根据水土流失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今后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构想。

1实施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战略,优化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具有人口多、山区多、自然灾害多;耕地少、森林少、水资源少“三多三少”特有国情。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有8亿农民,对水土草木矿产能源等资源消耗掠夺多,伴随对生态环境破坏性大。我国国土面积960万km2,平原很少,山地、高原、丘陵、沙漠、戈壁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不少地方为不毛之地,是水土流失易发区,加上气候严寒干旱,治理难度很大。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干旱、洪涝、水土流失、台风、沙尘暴、风雪暴、霜冻、蝗虫、地震、森林火灾几乎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国土农垦系数小,仅有1亿hm2耕地,人均只有0.09hm2,只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9,印度的1/2,且耕地的中坡地多、沙地多、盐碱地多、低洼易涝地多,质量差,全国水地灌溉面积仅0.5亿hm2,占耕地39.8%,不少地方靠天吃饭,农业产量低而不稳。从古到今,吃饭成为中国第一大问题。要保障一个国家风调雨顺和环境良好,森林面积要占到国土面积的30%以上,而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6.55%,比世界的27%还低10多个百分点,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为世界的第5位和第7位,人均占有量分别为世界人均的21.3%和1/8。也就是说,用占世界不足5%的森林资源来满足世界22%人口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森林资源难以满足要求,每年要进口大量木材和纸浆。有限的森林及其在减少,使水源失去了涵养,加剧了水土流失。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220m3,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88位。且分布不均,长江以北的半壁江山,水资源仅占19.5%,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年降水量不足25mm[1]。再加降雨分布不均,工农业、城乡用水矛盾突出,污染严重。全国有半数城镇水资源紧缺,40多个大中城市被列为水荒城市,干旱、水荒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严重危机。

由于“三多三少”的现状,导致了长期以来毁林毁草、开荒扩种、广种薄收、单一粮食生产的陋习根深蒂固,造成了农林牧用地比例的失调,大农业结构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土地沙化、农业低产、农民贫困的困惑局面。大量已有的坚持长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典型事例反复证明:坡地实现梯田化,变“三跑田”为“三保田”;沟道通过坝地建设,滞洪拦泥变良田,沙漠通过引水拉沙、机械平整变荒漠为良田绿洲;山原地区通过兴修水利,发展集雨灌溉,实现旱地水利化,提高了耕地质量和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为少种高产,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退耕还林奠定了基础。稳定的退耕和大面积绿化五荒地,为林草建设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促进了果、畜、经济作物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农业向集约化经营、科学种田的方向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使农村劳力逐步转移到城镇,农民变为工人,将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2实施除害兴利战略,减免干旱、洪涝、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

世界各国公认,21世纪是环境的世纪,谁在这方面占据了主动权,谁就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西部、三北及广大山区,通过造林种草、兴修梯田、治沟打坝、改造沙漠等水保措施,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土地质量,增产粮食,发展畜牧,而且可以有效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库坝淤积,延长使用寿命,可减免或减轻洪涝和沙尘暴灾害。例如广西玉林地区和四川盆地的区位、地形、面积基本相仿,在1981年7月特大洪水中,虽然四川盆地比玉林地区降雨强度小50%,但淹没农作物、倒塌房屋、经济损失分别是玉林的2.9、9.6、6.1倍,关键是四川盆地森林覆盖率只有3%~5%,而玉林地区却达25%[2]。充分说明治理程度高低对防洪抗灾的重要作用。又以西部地区为例,到2001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万km2,年均减少土壤侵蚀10亿t,增加蓄水能力130亿m3。黄河治理取得了50年安澜的伟大成就,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由1949—1979年的16亿t减少到1980—1996年的8.13亿t,其中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沙3亿t。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分布的10万多座淤地坝工程,累计拦泥百亿t,淤地33万多hm2,增产粮食125万t,促使40多万hm2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这些水土保持工程对江河下游的滞洪、拦沙及抵御干旱等自然灾害发挥了重大作用。

由于开荒扩种、过度放牧、乱挖药材和修路开矿等基本建设的人为破坏,土地沙化日益严重,平均每年一个中等县的速率扩展,沙漠面积已占到国土面积的17.6%,通过为期三期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到2000年底,累计完成造林0.2hm2,0.2亿hm2农田实现了林网化,一些条件较好地区有500万hm2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碧树绿洲。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末的5.05%提高到近10%,大大减缓了风沙扩展速度[1]。榆林市沿长城内外,建成总长1500km的4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在沙漠腹地营造了165块万亩以上的成片林,40多万hm2流沙被固定,9.3万hm2农田形成林网化。使沙丘高度平均降低了30%~50%,沙暴日数由50年代的66天减少到24天以下,沙区荒漠化每年以1.62%的逆转速度在缩小,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转变。丘陵山区已有60多万人在沙地上开辟了绿洲,重建家园,谱写着山川秀美新篇章。

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三田(梯田、埝地、坝地),种林草,搞封育,禁放牧,舍养畜,扩大林草面积,增加地面覆盖,减少了水土流失,减轻了水旱、洪涝、风沙等危害,使生态环境不断向良性转化。水土保持是一项化害为利的战略对策。3实施综合治理开发战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水土保持工作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起始是以沟道淤地坝建设为主,后来变为以坡面梯田建设为主,到了20世纪80年代“反弹琵琶”,大上林草植被,都因措施单一布局分散起不到很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80年代后期以来,坚持了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草、田园路村”八位一体综合治理,较好地解决了治理与开发,拦与排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草木资源,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实现了农林牧副的协调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例如甘肃省庄浪县,曾经是“苦瘠甲天下”、“吃救济粮,穿破衣裳”,40年来坚持以梯田为主的综合治理,现已在400多架梁2500多条沟壑之间6.6万多hm2坡耕上建成优质梯田6.6万hm2,营造水保林草1.6万hm2,道路、林网带156km,修建治沟骨干工程8座,集雨水窖3.4万眼,发展滴、喷、渗节水灌溉面积200余hm2,道路1183km,形成了“梁峁乔灌戴帽,山间梯田缠腰,埂坎牧草锁边,沟道林草坝库穿鞋”的综合治理格局。人均产粮、收入双过千,实现了全县整体脱贫。林草覆盖率已达35%,森林覆盖率达到23.6%,比全国高出6.8个百分点[3]。

陕西省靖边县解放前荒沙弥漫、全县仅有林地333hm2,多年来,坚持“沟沟岔岔建库坝,沙丘荒峁搞绿化”的方略治山治水,到目前,全县累计营造草、灌、乔结合的水保林草22.3万hm2,其中经济林0.84万hm2,林草覆盖率由建国初的1.5%提高到44%,使10万多hm2荒沙得到固定和半固定。同时修建水库140座,淤地坝1166座,池塘135座,打机井2600眼,发展灌溉面积1.7万hm2,水库总库容达10亿m3,人均基本农田达到0.17hm2,北部沙区人均水地达到0.13hm2以上。治理程度的提高,使占全县总面积90%,4500km2的水土流失全部得到控制,年输沙量由建国初的5600万t,减少到目前的500万t左右,成为全国第一个以县为单位基本不向黄河输送泥沙的县份。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提高。到2001年,全县国民经济总产值达到15.55亿元,财政收入2.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6元。

四川达川县虽有水热的独特优势,但由于山区面积广,水土流失面积占到总土地面积的1/2以上,灾害频繁,人民贫困。他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按照“山顶水保林,山腰经济林,山脚基本农田,地中排水沟,道路配套,地坎林草锁边”的布局开展综合治理。使治理程度达到53%,森林覆盖率60%以上,1998年实现了绿化全面达标。同时,建成了水蜜桃、凤凰柚、新系列脐橙、梨四大经果林基地,1998年人均收入2750元,人均产粮523.6kg,实现了“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脚保肚子”,水土流失减轻,山青水秀,人民富裕的目标。此外,诸如山西的曲峪、陕西的柳卜台和内蒙古的川掌沟、甘肃的西沟等村庄和流域的快速变化,都说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战略,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实现由穷变富的必由之路。

4实施生态移民战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全国奔小康,重点在农村,农村奔小康,难点在山区。全国当前约有近6000万贫困人口,其中有半数以上生活在极度恶劣的条件下,成为一个庞大的生态难民群体。这里的群众长期沿袭着刀耕火种,广种薄收,造天吃饭落后的传统耕作习惯,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加剧了水土流失,“住的破庵庵,吃的稀糊糊,喝的黄汤汤,穿的破片片,油灯照亮一点点,羊肠小道坡坎坎”,生活十分贫寒。此外,随着我国大江大河的治理开发,修建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像三门侠、青铜峡、三峡、小浪底、二滩、宝珠寺等,形成了数量巨大的库区移民。

面对这些生态难民和水库移民,以及其他工程移民(如修路、开发矿山等),应结合水土保持工作,统一规划,通过各种渠道筹资的办法,在条件较优越的地方移民建镇,兴修基本农田,建设“三园”(果、茶、林)、打井、建房、通电,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使移民安居乐业,并通过技能培训,实行城镇就业,变农民为工人和居民。移民后的山区建立生态无人区,实施封禁措施,依靠天然更新和飞播造林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陕西省生态移民人数达70万,其中陕北从山区移民有60万人。靖边县1998—2000年,扶贫、民政、水保等共集资6030万元,造林固沙,拉沙造田,平地改土,兴修水利,为每户兴修0.67hm2或每人0.13hm2水地,使每户拥有0.03hm2宅基地、0.03hm2菜地,将白于山区1860个贫困户的9308人搬迁到风沙滩地区安家落户,已全部实现脱贫。促使该山区近0.7万hm2坡耕地实现了退耕还林还草。三门峡库区为10万移民打井2531眼,发展水浇地0.7万hm2,人均0.07hm2。朝邑在内滩改造低洼渍碱地0.4万hm2,变为高产田,修建生产道路700km,植树500万株,已形成359条672km的方田林网格局。并栽植以红枣为主的经果林(人均0.03~0.07hm2),养牛2万头,在46万移民中有5.6万人收入超过当地生活水平。使10万移民人均收入超过1000元。总之,实施生态移民战略变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不仅能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而且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5实施保护、治理、预防三兼顾战略,推动水土保持全面深入发展

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世界性的顽症,是由于人口的剧增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所造成的恶果。50多年来,我国水土保持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存在一方治理,多方破坏,整体好转,局部恶化的现象。因此,实施保护、治理、预防三兼顾战略,就成为推动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关键。

已有的水土草木资源是长期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宝贵财富,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前的治理成果,具有破坏容易建设恢复难的特点,所以要把预防和保护放到水保工作首要位置。一是要坚决贯彻国务院关于天然林禁伐令,林业工人实行转轨,由砍林变为造林、护林,使原有森林资源不再减少。贯彻《森林法》、《草原法》、《水保法》等法规,对林草植被实行封禁,推广舍饲养畜,防止破坏。二是落实朱基总理“16字”方针,采取以修(基本农田)、以移(移民)、以调(产业结构)、以封(封禁)、以替(以天然气、煤炭、沼气、太阳能等代替采樵烧薪)等促进退耕,保护并加速植被恢复。三是建立森林、特种林(如红树林、水杉林等)、草原、湿地、水源地、珍稀动物等自然保护区,保护自然景观,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证资源的永续开发利用。

在保护的同时,加强对坡耕地、沙漠、滩涂和五荒地的治理,实现农田水利化、方田林网化,坡地梯田化、沟道川台化、荒山荒坡绿化,大地园林化,提高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特别是要加速多沙、粗沙区、沙尘暴策源地、水库上游,以及砒砂岩、滑塌、崩塌、泥石流重点、难点的治理力度,确保城镇安全。

治理是根本,保护是前提,预防是关键。必须强化预防监督,建立生产建设与水土保持“三同时”等相关制度,规范生产建设行为,防止经济大发展,生态大破坏,贻害后代的悲剧发生。

6实施分区防治战略,增强水土流失治理的针对性

在水土流失防治上必须根据各地水土流失特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的进行防治,才能取得多快好省的治理效果。对三江源区、内蒙古草原区、重要的水源地库区、已竣工的重点防治区,以及有潜在侵蚀危险的森林区,实施全面封禁,进行重点预防保护,防止新的水土流失。对能源富集、矿产开发集中区、生态极度脆弱的晋陕内蒙古接壤区,煤、油、气田建设区及西北大开发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区域(如入藏铁路等)实施重点监督,妥善处理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废渣弃石,实施矿区复垦造田,对城市开发建设和公路、铁路、机场、供水、排水等造成的植被破坏形成的水土流失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对黄河、长江上中游、珠江上游南北盘江、京津周边和毛乌素沙源区、黑河、塔里木河、丹江等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以及三线南水北调水源区采取综合措施实施重点治理[[4]。

根据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十五”期间,应优先实施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沟道治理工程、长江黄河上中游水土整治工程、新疆塔里木河生态治理工程、重点水源区保护工程、风沙源地治理工程、石灰岩地区石漠化防治和土地抢救工程、东北黑土地保护工程第一大批重大战略工程,以尽快改变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加快水土流失防治进程。

要确保水土保持发展战略顺利实施,必须把水土保持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来认识,切实加强领导,部门密切配合,加大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力度,强化全民的水保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一个“水保为社会,社会办水保”的浓厚氛围才能奏效。

参考文献:

[1]刘江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吕骥武为什么同样的暴雨,灾情大不相同[N]人民日报,1981-09-10

[3]水保司,农业司《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汇编[Z]2000

[4]水利部全国水土流失公告[Z],2002

ThinkingAboutStrategyonSoilandWaterConservationDevelopmentInChina

林草生态安全范文5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资源;影响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在最初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时的目的是保护农耕地的土地资源,而其对水资源产生的影响则并没有引起我们的关注,通过水土保持的建设工作,土地资源的生产力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从而能够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们开始考虑水土保持工作对水资源产生的影响。在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不少浪费水资源、污染水资源的现象,这些行为对水资源水质以及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且对社会的稳定可持续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都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在社会发展以及人类生存的压力之下,人们逐渐开始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控制,也逐渐看到了水土保持建设工作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从水土保持建设工作的单项措施出发,然后简要探讨水土保持工作对于水资源的影响。

一、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土保持措施的类型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工程措施、林草措施以及耕作措施,其中最为关键的几种措施为梯田、造林种草等。而对于水土保持措施所产生的效益则大都依靠水土保持试验区的观测资料来进行评估,接下来我们将简要探讨水保耕作措施、梯田措施以及林草措施对于水资源的影响。

1.水保耕作措施

水保耕作措施指的主要是通过改变坡面的微小地形或者增加坡面的植物覆盖率等方法来实现保土蓄水的目的。而探究水保耕作措施对于水资源产生的影响主要是从不同的耕作方式入手,主要探究的是在不同耕作方式下坡面的地表径流量以及土壤的含水量。本人认为水保耕作措施对于水资源消耗的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水资源的消耗,除此之外,水保耕作措施对于土壤中水的渗入以及延缓地面径流时间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水保耕作措施对于水资源产生的影响并不稳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次降雨的强度和历时对于其发挥的效用都有着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在遇到历时较长的暴雨时,水保耕作措施对于坡面的减水效益就会大打折扣,并且还有可能会产生破坏作用。

2.梯田措施

梯田措施指的是通过在丘陵山坡地上修筑沿等高线方向的条状阶台式或者是波浪断面式田地来实现坡耕地水土保持。梯田主要分为反坡梯田、复式梯田、隔坡梯田、坡式梯田以及梗梯田。在坡地改为梯田之后,土壤的入渗率、各种物理性状以及土壤的含水量等各种指标都显示土壤的状况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从土壤含水量上来进行分析,近地面上的土壤含水量要比土壤中部以及下部的含水量要低,阴坡上的土壤含水量要高于阳坡,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土壤含水量受到坡向、坡位以及降水和蒸散情况的影响。

3.林草措施

林草措施是一种为了达成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目的而采取造林种草以及封山育林措施的水土保持措施,林草措施也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从防护目的上来说可分为农田防护林、固沙造林等,采取林草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地表的水土流失,利用树冠可以截留降雨,而林冠则可以保护地表,在叶落后在地面上可以形成吸水和透水层,渗入落叶层的水则可以进入地下,从而能够减少地面径流量。除此之外草地具有草层截雨以及土壤贮水的作用,当然不同种类的草地所产生的减水效益也是不同的。

二、水土保持整体建设工作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土保持工作建设对于水资源的影响主要在于拦截降水和径流,那么某些河川水流以及洪水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拦截,从而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无效流失。而这些被拦截的水资源则能够通过渗入地表等形式转化成为地下水,那么整体的汇流时长就能够得到延长,即使是枯水期也有足够的流量,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改善水资源的循环周期,也能够为某些缺水的地区提供水源的保障和供给,减少在枯水期的农业损失。

实践证明,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洪水期和枯水期的水流量有悬殊的差异,并且很容易造成洪水期洪水泛滥而枯水期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而在水土保持工作较为成功的地区,生态平衡就能够得到保持,江河水流的水流量能够保持稳定,而这种稳定的生态环境也利于我们开展各种各样的农业生产活动,降低了发生各种自然灾害的几率。

同时,在进行水土保持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地表对水资源有拦截作用,也有地表保护层的保护作用,那么地表土壤的侵蚀作用就会大大减弱,这对于泥沙的防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减少了河湖的泥沙淤积。而泥沙淤积对于水工程的寿命有着明显的消极作用,很容易造成水工程的库容能力大大降低,解决泥沙淤积的问题对于水工程的兴利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也就是说,通过河流中上游有效的水土保持工作以及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不仅能够延长水资源循环的周期,丰富河流水量,还能够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从而能够缓解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三、结语

长时间以来,我们对水土保持所带来的影响都在进行着仔细的研究,并且力求通过观测数据来确定各种水土保持措施的作用,在以往的认知中,我们认为水土保持措施对于土地资源的保护作用更为重要和明显,但是如今我们正在通过各种工程的建设来明确其对水资源的各方面影响,并且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来解决水资源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区域水域的综合治理。总的来说,我们应当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作用,既要看到水土保持工作对于土地资源的防护作用,也要看到水土保持工作为缓解水资源紧张以及减少水资源污染所带来的明显作用。水土保持工作的措施分为许多种,我们应当根据具体的生态环境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适宜的水土保持措施,并且通过水土保持的建设措施来平衡当地的水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绍清.水土保持对水资源的影响[J].水土保持,2008(12).

林草生态安全范文6

关键词: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退化生态系统; 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提出与实施是对水土保持工作理念的重大创新,应结合各地实际,根据具体的水土流失和生态退化类型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的生态修复技术。此外,地方环境监管部门也应加强监测和管理力度,在生态修复的同时避免发生新的水土流失和退化问题。

一、水土流失的类型及原因分析研究

虽然不同的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类型其生态系统受损机制不同,但均会造成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劣变,林草植被覆盖率下降,群落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不断降低,水土流失日趋加重。

1、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态退化。我国幅员辽阔,国土多数处于温带、亚热带环境,以东北地区西部为例,由于季风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春季干旱多风,年降雨量少,降水多集中在 7 月~9 月,易造成地表冲刷,且蒸发量是降雨量 3 倍以上。土壤多为暗棕土壤和黑土,表土质轻而松散,抗冲、抗蚀能力低。底土质地粘重,透水性差,易被水冲蚀,形成盐碱地。

2、过度垦殖、樵采引起的生态退化。退化原因是农业为主的区域人口压力大、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农作物产量低下、产业结构单一。农民为追求产量和解决温饱问题乱垦乱种、毁林毁草、过度垦殖导致大面积的生态林草地植被、土地退化。造成区域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和水土流失。且由于部分区域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等原因导致能源短缺,农民生活能源比较落后,主要依靠采伐所得的薪柴为能源,因此滥砍滥伐及樵采毁林等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大面积森林植被数量减少或群落结构破坏,但是因为植被的自然恢复速度较慢。毁林速度远大于植被恢复速度,导致生态功能退化或永久性丧失,地面,水土流失加剧,甚至导致山林在雨季滑坡和泥石流现象严重,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严重。

3、沿河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河流生态退化主要是指常年性河流的生态退化而言。常年性河流的生态系统常因各种人为驱动力的作用而退化,原因主要有修路、开矿、樵采、河岸放牧、化肥与农药的面源污染、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过度捕鱼等。

4、经济林过度开发引起的生态退化。在以林果业为主的区域,由于产业结构单一,人口压力过大,土地资源的缺乏,导致过度盲目垦殖生态林草植被以发展经济林。但是由于农民过分追求经济效益,造成了对山地资源的掠夺式开发, 如局部山地坡度较大、自然植被较好但没有经济效益的次生灌木林地被开垦种植经济林。在无序开发和缺乏水土保持工程设施的情况下,有些农民为了立苗,中耕除草,形成地表,有些农民垦复间种农作物,形成变相的陡坡开荒和坡耕地。这些开垦经济林的行为均会导致次生灌木林逐渐形成的浅薄的富含腐殖质的土层,在汛期暴雨的直接溅蚀下流失殆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退化。

5、开发建设引起的生态退化。部分地区为发展经济不顾自然资源、植被的破坏,大肆开采矿山、建设交通线路及进行各种建筑业建设。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为扰动地面、开挖表土、取土取石,造成植被破坏、水土保持功能受损、水土流失严重。同时,在开发建设项目的临时施工区和弃土弃渣场,因缺乏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在水流冲刷作用下,也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是一种典型的人为干扰下的加速侵蚀,由于生态系统受损严重,水土流失较为剧烈。

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分析研究

1、自然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根据不同自然因素导致的生态退化,应因地制宜的治理。例如盐碱地可采取以稻治碱、种碱茅、植柽柳、挖沟排涝、施用化学制剂等方法。通过围栏封育,浅翻、深松、挖沟。水资源较好的地方,还可以修建水利工程、引地表水或打井进行节水灌溉。实行全年或季节性禁牧、舍饲或半舍饲等配套措施,形成有利恢复植被的综合环境,划分若干区块进行修复。

2、过度垦殖、樵采生态系统修复技术。可实行坡地生态脆弱带退耕还林(灌、草)与修筑梯田相结合的技术。按照国家退耕还林(草)有关政策方针,25°以上的坡耕地一律严格退耕发展生态林草;严格限制开垦农田,封山育林育草,保护生态植被,15°以下的坡地,按照近村、近水、近路的原则,实施坡改梯,进行水土保持耕作,保证人均基本农田,以此确保粮食安全与提高水土保持安全意识。可采取少施化肥,增施农家肥料;种植绿肥植物,增加固氮作物品种;实行轮作、套作,间种、混种相结合的种植方法。减少化学防治,增加生物防治对退化耕地进行生态修复。对于因樵采导致退化的林地、草地等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可实行封山育林,封禁时间的长短因生态系统类型、受损程度、气候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乔木林为 8 年以上、灌木林 5年以上、草地生态系统为 3 年以上。在封禁的基础上,补种树种、草种,同时改变薪柴能源利用方式与生活能源结构。在农户家庭中大力推广节柴灶,提高能源利用率。对不同的经济发展地区, 可依照自然资源程度和技术程度,鼓励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推广“以沼代薪”“以电代薪”“以气代薪”等新技术。

3、沿河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手段最重要的是减轻或解除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让河流休养生息,可人为的创造河流形态多样性,通过恢复河流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连通性,尽可能多的保持河流弯曲度。构建主河槽和护堤地在内的复合断面形态,设置必要的马道,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季节性河道。在需要护岸的地段,宜采用鱼巢、生态混凝土等岸坡防护结构,充分利用乱石、木桩、芦苇、柳树、水葱等天然材料与植物护坡。在避免河流岸坡的硬质化的同时,使河流生态环境恢复多样性,还有助于增加水生植物群落和生物群落的种类。可在河流两岸种植生物隔离带,既防治了面源污染,又为河流水生生物增加了营养源。通过工程结构使河流的生态系统冲击最小化,争取对水流的流量、流速、冲淤平衡、环境外观等影响最小,为动物栖息及植物生长创造多样性的生活空间。

4、经济林过度开发生态修复技术。通过建立立体开发、循环利用经济的方式。实行粮果、林果的立体间套种植,利用山地自然坡度进行开发。实行土地轮作化来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物质转化率。模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结构,建立循环经济型模式, 实行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和多级利用。利用产业链间组合效应,走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路子, 探索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村、生态沟、生态小流域建设模式。

5、开发建设生态退化修复技术。对于开发建设项目与取土取石场已造成生态环境退化的,先停止开挖建设,再利用适应性强的乡土植物(乔、灌、草、藤)进行生态修复,控制水土流失。对弃土弃石区则需加强表面的生物覆盖, 通过恢复植被使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矿区生态系统的土壤、植物等组分完全受损,缺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对这种严重退化的生态进行生态修复,可采取的方法有:覆盖土壤,对土壤进行物理处理,添加营养物质,去除有害物质,种植适应性强的先锋树种或草种、间种乡土树种或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