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系统建设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养老系统建设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养老系统建设方案

养老系统建设方案范文1

关键词:业务连续性;容灾系统;RTO(Recovery Time Object);RPO(Recovery Point Object)

0 引言

信息系统在当今生产、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保护信息系统的正常健康地运行是每一个有效运行的信息系统都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尤其对每天24小时、每周7个自然日、每年365天连续不间断实时运行的系统,更需要有措施来应对灾难性事件对信息系统特别是数据信息的毁灭性破坏,必须认真考虑和提出信息数据的保护方法和保持信息系统业务连续性工作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信息系统,主要是进行数据保护如数据备份与异地保存;对于业务连续性要求较高的系统,要采用容灾系统进行业务连续性保护。在劳动保障行业,随着信息化深入到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劳动就业、行政审批等各个方面,信息系统成为支撑生产、管理正常进行的基础。医疗保险业务更是对信息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杭州市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是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关系到所有市民的切身利益,是实时准金融系统,对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都有很高的要求。为此我们提出建设一个杭州市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级容灾系统以减小灾难和重大事故造成的数据损失和业务影响,切实提高应对突发灾难的能力。下面结合杭州市劳动保障容灾系统建设,谈谈容灾系统建设的目标确定、系统建设的具体方案和项目建设中的一些体会。

1 容灾系统建设的目标

首先,确定容灾系统建设的目标是项目建设的关键步骤,容灾系统的建设目标对系统方案的确定和具体的技术实现方式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管理、维护都起决定性的作用,系统建设初期一定要充分论证。从技术上看,衡量容灾系统有两个主要指标:RPO(Recovery Point Object)和RTO(Recovery TimeObject),其中RPO代表了当灾难发生时允许丢失的数据量,而RTO则代表了系统恢复的时间。RPO与RTO越小,系统的可用性就越高,当然用户需要的投资也越大。各种应用对RTO要求不同。业务繁忙的关键业务需要较小的RTO,如果系统恢复时间过长就会影响到业务运行;而许多业务系统的RTO较长,如果一些较小灾难发生在非业务运行时间,那么对业务连续性几乎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因此,应当根据项目资金的投入,业务特点与业务性质,确定恰当的RPO和RTO目标。灾难备份本身可分为数据级备份与应用级备份两大类。数据级备份就是数据的远程容灾,当主站点发生灾难时,备份站点仍然保存着数据的副本,从而达到保护数据的目的。应用级备份则是为了实现完全的应用容灾,一旦主站点发生灾难,将由备份站点接管整个应用系统,继续对外提供服务,它不仅仅保存数据,还要保证业务系统的连续运行即业务连续性。应用级容灾系统涉及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很复杂,一般来说,资金投入也较大。只有业务需求迫切,系统规模较大,其他技术手段无法保证业务连续性时才需要采用。由于劳动保障业务数据记录市民的养老、医疗、就业信息,数据涉及市民切身利益,业务数据量大,生产、变更极为频繁,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允许数据的丢失。劳动保障业务系统是7×24不间断系统,长时间的系统中断将引起较大的社会问题。通过对社会影响、业务影响、资金投入、技术方案的比较,确定杭州市劳动保障容灾备份系统建设的目标是:为劳动保障局信息系统的社会保障业务提供应用级灾备,当社会保障业务的生产系统发生导致应用系统中断的重大灾难时,系统能够在半小时之内迅速切换到灾备系统运行,保持社会保障业务的连续进行。整个切换过程,需保障应用系统数据只有少量或者“零”丢失,从生产中心切换到灾备系统的时间不能大于30分钟;当生产中心恢复正常,完成了生产系统所有软硬件的安装、配置和数据同步后,以相同的数据与技术指标恢复运行,即RPO为“零”,RTO为30分钟切换回生产系统。

2 应用级容灾系统建设技术分析

应用级容灾系统对应于生产系统一般由数据复制与存储系统、应用系统和网络系统组成。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在整个系统中,数据是整个应用的生命,数据保护是系统建设的根本目的,所以采用何种技术进行远程数据复制是系统建设的重点,容灾存储系统建设以及如何处理它与生产存储系统的关系是关键。各存储设备生产厂家在其高端存储服务器中提供了各自的容灾解决方案,如IBM公司的PPRC、IIDS公司的True Copy、EMC公司的SRDF等,另外还有利用虚拟存储等方式的异构存储容灾解决方案,VARITAS的软件解决方案,以及利用数据库功能(如ORACLE公司的DataGuard)实现容灾备份的方案。具体的解决方案要根据生产系统的设备、应用、数据量、通讯、容灾与生产系统的距离、RPO和RTO设定的目标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并充分了解各产品及方案实现的技术细节才能确定。数据复制方案的不当选择可能会导致项目无法实施或失败。在我们的方案中除考虑上述几个方面的因素外,还特别考虑到尽量降低项目风险,尽量减小项目建设对生产系统的影响和便于系统运维等因素,确定采用同构存储系统的实时数据复制即在SAN环境下的I-IDS异步TrueCopy技术。在实施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数据复制对生产系统的性能影响,复制链路故障对生产系统的影响等方面,细化与之相关的设备配置,避免因容灾系统引起生产系统的故障或停顿。如在HDS的TrueCopy方案中有同步复制和异步复制两种方式,分别采用bitmap(位图)和timestamp(时间戳)两种机制实现。异步复制对线路带宽的要求低,从而可以实现远距离传输,对生产系统的性能影响小,但可能有少量的数据丢失;而同步复制由于其“写确认”机制对线路带宽要求高,不利于远距离传输,对生产系统性能影响大,但能保证数据的“零”丢失,即真正的RPO=0。另外,这两种方式在数据库支持上也存在区别。在系统平台方面,我们采用同构系统,但采用了不同操作系统版本,这样要求我们在版本兼容性方面做好充分的测试,对应用服务相关软件进行重新编译、测试,以确保应用切换的成功。

应用级容灾的网络系统也是项目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当灾难发生时,我们要求网络系统能根据业务要求,部分或完全接替生产系统运行,保证应用的连续性。网络系统如图2所示。 在网络系统中怎样进行快捷有效的网络切换是网络系统中的主要问题。在生产中心和容灾中心的局域网络中系统的切换必须解决服务器TP的切换或解析的问题。如果系统中建有完整的域名系统且所有应用都基于域名系统运行,可采用域名解析的方法实现应用服务IP切换的问题,否则可采用手工切换。在一些方案中采用群集技术进行IP切换,这种方法在实际的关键系统运行中可靠性和可控性有一定的问题。网络系统的另一个问题是接入网路切换问题,在我们的系统中采用了BGP协议实现生产系统的主、备接入线路与灾备接入线路的按序自动切换。同时,我们在制定灾备网络方案时,将生产网络与灾备网络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这有效地降低了网络的复杂性并便于管理。

3 容灾系统的局限性

容灾系统在灾难发生时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根据采用的技术不同,也存在不同的局限性。如我们所采用的容灾方式至少有如下两点不足:第一,容灾系统无法处理数据库本身损坏或被人为破坏。由于生产数据被实时复制到容灾系统,所以损坏后的数据库数据也将立即存在于容灾系统。第二,无法在所有情况下做到绝对的数据零丢失。当突发的灾难和大面积设备故障发生时,在数据库缓存中的数据还在服务器的内存中,并没有写入磁盘阵列,因而无法传送至容灾备份中心,将会导致数据丢失。因此,容灾系统并不能代替传统的数据备份,两者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另一方面,业务管理等非技术手段也是弥补技术局限的方法。在通常的容灾系统建设中,灾备系统的处理能力会小于生产系统,灾难发生时,也不可能完全接管所有生产业务,只能保证其中重要业务的连续运行。

对于应用级容灾系统,系统运维和定期的灾备切换演练与系统建设同等重要,只有在良好的运维状况下,才能保证容灾系统随时有效,只有制定正确的灾备切换方案并定期进行切换演练,才能保证灾难发生时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正确的切换,真正达到建设项目的目的。杭州市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容灾备份系统在建成试运行两个月后成功组织了灾备切换演练,达到了演练的预期效果。

养老系统建设方案范文2

一、工作目标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工作目标是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即:60周岁以上没有享受其他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居民100%享受新型农保待遇;16—59周岁没有参加其他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适龄居民100%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二、激励政策

1.调整财政补助比例。现阶段新型农保基础养老金由级以上财政全额承担,7月1日开始实行。以后调整养老金待遇,按相关规定执行。

2.增加缴费档次。缴费档次增加到10个。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个档次。

3.调整参保缴费补贴办法。、县(区)财政对参保人员的缴费补贴由原来统一补贴每人每年30元,调整为最低缴费档次补贴每人每年30元,提高一个缴费档次增加补贴2元。

4.参保缴费补贴同参保缴费率相挂钩,各县、区参保缴费率达到100%,、县(区)两级财政各承担参保缴费补贴50%,如各县、区参保缴费率未达到100%,参保缴费补贴由县、区财政全额承担。

5.加大对缴费困难群体的补助倾斜。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的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补贴100元。

三、工作步骤

1.调查摸底阶段。1-4月,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符合参保条件人员的基本数据。

2.宣传发动阶段。5月,召开全新农保工作会议,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确定工作进程,积极开展宣传发动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参保缴费阶段。6月,全面开展参保缴费工作。7月1日前完成适龄农村居民100%参保。

4.规范管理阶段。7-12月,加强经办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新农保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基金管理,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四、工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行政推进力度

各县、区要进一步强化对新型农保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将新农保工作列入重点民生项目,将新型农保参保覆盖率作为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指标;各级政府要把新农保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要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督促,年终有考评。各县、区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县区、乡镇(街)、村(社区)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工作指标,保证新型农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2.创新管理手段、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各县、区要进一步完善新农保经办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理顺新型农保管理体制。要按照统筹城乡原则,统一管理体制,统一管理机构、统一管理规范、统一管理标准,统一操作流程,建立一个以级管理为主导,县级管理为主体,乡级管理为依托,村级管理为基础的上下贯通的精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

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等一整套的长效管理机制,规范业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

要加强同金融部门的合作,实现新农保的保费收缴和待遇发放的社会化;要进一步强化新农保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登记、参保、缴费、发放的一条龙服务,用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调动广大农村居民的参保积极性。

3.健全考核机制,强化监督检查措施

新型农保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对各县、区的新型农保工作进行考核评估,主要包括政府组织领导、经办能力建设、参保缴费情况、待遇发放情况和补贴资金落实情况等方面内容,并在新闻媒体定期公布工作进度。要按照年度政府绩效考核办法对各县、区进行综合考评,对工作不负责任,不能按期完成征缴任务的地区年度综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不得评为先进单位,并取消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年度评先、评优资格。各地也要层层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估机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新型农保工作的有序推进。

养老系统建设方案范文3

一、基本情况

(一)就业和创业工作。

截至2014年6月,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87人,完成任务的71.5%(其中“4050”人员127人,完成任务的70.6%;“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达100%)。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776人,完成任务的74%,其中省内新增转移1461人,完成任务的69.36%,市内新增转移1287人,完成任务的64.8%。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265人,完成任务的66.25%。全县三支一扶工作上级下达招录任务20人,计划招录25人,目前正在考录当中。今年期满人员11人,需安置11人,2人通过公务员笔试,服务期满考核工作即将进行

工业园区培训956人,完成任务的53.11%;创业培训300人,完成任务的50%。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培训180人,完成任务的85.7%。

截止6月底累计发放贷款3235.5万元(其中扶持个人1515.5万元,占发放比例38.27%),完成市下达全年工作目标6600万元的49%,劳动密集型等小企业贷款比例50%,完成全年任务的52.13%。到期还贷率达到100%,直接扶持218人创业,带动593人就业,有效地促进了就业。

(二)社会保险工作。

截至2014年6月,全县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到8.81万人,完成任务数的97.13%,全县参保职工人数达到23227人,其中退休人数5445人、失地农民参保人数3354人(退休256人);基金征缴3586万元,其中清理欠费356万元,基金拨付5996万元。失业保险扩面11350人,完成任务的100%,失业保险金征缴120.5万元,完成任务的70.9%。

截至6月,全县工伤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为10897人,占市下达医保目标任务11000人的99.06%,基金征缴完成283万元,占市下达医保目标任务189万元的149%。其中:农民工参保缴费人数为6775人,国有及国有控股关闭破产改制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统筹率为100%,事业单位参保率为85%。

截至6月,全县生育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为5316人,占市下达医保目标任务5000人的106%,基金征缴完成22万元,占市下达医保目标任务40万元的55%。2014年7月6日县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并下发正式文件,行政与事业单位今年都纳入工伤、生育保险范畴。

(三)医疗保障工作。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财政年人均补助标准已提高到320元/人.年。统筹基金使用率为90%。参保居民住院医疗费用实时结算率为100%。

二、存在问题

1、社会保障卡的发放要实行省、市、县上下联通(基层合作金融部门与省制卡合作部门有时不一致,影响缴费和参保。)

2、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应根据现行经济、物价等指数进行合理提高,同时相应出台丧葬补助等配套政策,体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惠民政策。

3、征缴扩面难度逐年加大。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工作开展早、开展好,我县是山区小县,按人口比例计算,参保职工、基金征缴等任务重,潜在参保对象少;随着符合参保条件人员逐步纳入参保范围,潜在参保对象在逐渐减少,养老保险征缴扩面难度加大。一些单位及参保职工对养老保险的政策、法规不理解,一些企业主只顾眼前利益,不愿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费。中小企业用人不规范,参保率较低。在企业参保中还未能完全做到将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三险同时缴纳。还有一些企业只缴纳一种或两种保险。

4、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压力大。一方面,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长迅速。2005年至2014年,我县连续十年较大幅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以每年10%-15%左右的速度增长。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及退休人数急剧增长,基金支出增长迅速。另一方面,工伤基金支付压力大。上半年当期基金征缴有60多万元的结余,但是工伤基金累计拖欠130多万元,收支相抵,目前仍有70多万元未能支付

5、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问题较多。养老保险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同时涉及到历史沿革问题,情况复杂,社会各界关注,养老保险政策从“无”到“有”,从不规范、不完善到逐步规范、完善,存在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导致矛盾多,问题多。

6、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有待规范。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国家进行了统一规范,全省执行统一的政策,实现了省级统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各地执行的政策不尽相同。因各种历史原因,仍有部分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人事人员等未参保。

7、养老保险业务扩张和与经费人力投入不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经费和人员比较紧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对养老保险认知水平提高、参保单位和人数大幅增长,养老保险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工作量越来越大,养老保险费征缴成本不断提高,养老保险业务扩张和与经费人力投入不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经费和人员比较紧张。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夯实就业创业服务基础,做好各类群体的就业服务工作。加强“一网五点”建设;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乡镇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绩效考评的星级评定;多渠收集用工信息。开展新一轮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服务工作;进一步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做好统筹城乡就业工作。

(二)根据贴息资金科学发放小额贷款。一是加强调控措施落实。转变传统工作方法,正确处理好政策调整与完成任务和创业需求间的矛盾;严格按照市里调控要求开展工作,实现逐步缓解贴息资金压力前提下,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二是实行工作重点转移。以小企业扶持作为重点,新增发放贷款占比至少50%。在有限的个贷规模中,要以“初次、小额、特色和困难群体”为主要元素来展开工作。三是狠抓小贷质量管理。继续抓好绿色通道建设;要根据经济形势做好风险预判,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贷得出、收得回。

(三)大力加强各项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下半年,我县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纳入工伤、生育保险范畴,方案已于2014年7月6日县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今年下半年将会实行财政代扣,参保率可达到100%。下一步将继续采取多种贴近参保对象喜闻乐见的形式,参与并督促各乡镇做好各项保险政策的宣传和征收力度,确保《社会保险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组织开展清理整顿用人单位不为职工参保、不足额缴纳社保费等专项执法活动,对缴费不正常企事业单位进行重点稽核,彻底摸清参保单位基本情况,确保参保单位如实申报、如实缴纳保险费,确保各项保险费应收尽收。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按时足额发放养老、工伤、生育、医疗、失业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待遇。

(四)进一步强化基金管理。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健全业务经办责任追究制、保险基金内控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事管人,加强各项保险基金管理,确保各项保险基金安全和平稳运行。

养老系统建设方案范文4

【关键词】 社会保障;信息化;保险

一、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存在问题

1.社会保障信息分散,缺乏统一管理和相互联系。(1)管理体制因素。管理体制是制约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最根本因素,存在着险种的分机构经办与实现社会保障信息资源共享、基金管理的分散性与建立集中式的社会保障资源数据库之间的矛盾。(2)政策因素。近几年,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政策出台比较频繁,导致对核心平台的修改比较频繁,信息化建设中还面临政策的不稳定性与系统需求确定性的矛盾。

2.社会保障信息封闭,缺乏透明,无法满足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管和使用。(1)资金因素。资金问题一直是信息系统建设的一个难点问题,一些地区金保工程尚未得以正式立项,没有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与资金地方负担,建设和运行资金不足与重复建设、资金浪费并存的矛盾。(2)人为因素。这除了在制度、法律层面上没有建立一套健全的使用和监管体系外,在技术层面上也缺乏一套可供人民监管的透明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

二、中国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起组织领导农村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建设的责任,协调各有关部门的工作。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系统规划和组织职能,按照统一规划要求制定本地区农村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计划,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将农村的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纳入本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规划。各级政府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农村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指导,建立联系制度。对各地系统建设中遵守统一标准和规范、落实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定期公布建设进度。

2.规范业务流程,统一技术标准。各级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按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下发的业务经办规程和系统建设要求,规范经办行为,优化经办流程,认真整理数据,做好农村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基础准备工作。要严格执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下发的有关信息系统建设的标准规范,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结构通则》、《劳动力市场职业分类与代码》、《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指标体系――业务部分》、《社会保障(个人)卡规范》、《劳动保障系统网络IP地址规划方案》等。做好统一软件的开发工作,以适应农村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3.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建设。认真抓好农村劳动力市场综合月报数据库数据质量的检测和数据深加工,提供包括岗位空缺数、求职人数失业人员的各类分析报告,提高分析报告质量和信息使用的实效性。建立适应农村劳动力市场的统计指标体系,改进完善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利用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丰富的测算模型,构建良好的数据和技术结合的平台。加强全省农村劳动力市场因特网站的建设,开发信息网站公共就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作用。

4.开展农村社会保险信息网建设,加快建立多渠道信息采集体系,做好全省农村地区个人基本信息和账户信息的整合工作。应用软件以养老保险为基础,逐步扩展到医疗等险种,争取在“十一五”期末真正实现“五保合一”的应用网络,基本数据共享,节约管理成本。全省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统一的规范指导下建立农村社会保险信息网站,向社会各界和收集保险和管理等方面的信息,逐步实现农村劳动保障信息一体化管理,建立一个包括劳动力市场、地税、财政、统计等部门在内的完整的农村社会保险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保险信息服务体系,形成“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场所。采取灵活的服务方式使农村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或电话等多种方式查询个人账户、政策法规、热线咨询等信息,实现咨询“一线通”。

5.积极筹集建设资金,并加强息队伍建设。要根据有关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努力争取向计划、财政部门申请系统建设的运行资金,也可考虑与银行等机构合作,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落实资金。要加快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熟悉信息技术、熟悉农村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的工作人员队伍,合理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人才的作用。

6.重视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监控机制。高度重视农村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加大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投入,建立健全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计算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的技术手段。重点做好系统应用、数据权限、网络管理、机房设备等方面的安全工作,确保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养老系统建设方案范文5

关键词:甘肃省;社会保险;统筹层次

近年来,甘肃省依据国家的相关文件和精神,相继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以居民医疗保险为例,2009年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保,2012年在全省范围内试点推行大病医保,2015年着手探讨门诊统筹,2017年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可以说,甘肃省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建设都在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全省各地、县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项社会保险政策在产生之初就存在缴费、补偿、待遇水平的差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越来越关注社会保险的公平性,要求缩小待遇差距,确保基金的安全性以及待遇的合理性。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从而扩大基金的调剂运作范围,让所有的社会成员享受同等的经济发展红利。

1甘肃省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现状

1.1关于统筹层次在社保领域,统筹层次主要是指包括社保缴费标准、计发办法、社保基金使用等内容在内的全部社会保险险种在一定范围内的统一设计和统一管理,是民生保障社会化水平的标志,也预示着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一般认为,统筹层次越低,民生保障水平也就越低,基金就只能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调剂使用,所以互助共济性不强,基金规模和安全性也较弱。根据国家部署,社会保险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是省级统筹,最终是要实现全国统筹,只有统筹层次提高了,社保基金抗风险能力才越强,这样才能保护好市场经济的公平环境,促使劳动力自由流动,形成统一的全国劳动力市场。目前,全国各地都在采取措施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的统筹层次,以应对老龄化和突发性社会风险。

1.2甘肃省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现状目前,甘肃省在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方面已经实现省级统筹,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实施统一制度、统一待遇、统一管理、统一缴费等。以养老保险为例,2014年6月甘肃省颁布《甘肃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统一了缴费档次、政府补助、待遇标准,并规定以个人账户累计额除以139按月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同时,研究制定了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省级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甘肃省人社部门成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主要管理部门。可以说,城乡居民养老统筹基本建立,但信息系统建设和基金全省调剂还需继续研究更有效的方案。此外,甘肃省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的统筹工作还有很大差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还没有整合,居民门诊统筹初步展开,失业保险预警制度在各市、县进展缓慢,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规范、相关部门自由裁量的余地较大,基金在全省调剂还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2甘肃省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已经实现省级统筹的项目,统筹贯彻不到位甘肃省目前实现省级统筹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及工伤保险,与真正意义上的省级统筹依旧存在差距。以工伤保险为例,真正的省级统筹应该是各市县出现超额支付时,省级基金应具备填补市县级工伤基金赤字的能力。但是,由于甘肃工伤保险基金规模小,财政支持力度有限,很难对某一地区连年的基金超支进行填补,再加上当省内多个市县都出现工伤保险出超时,省级基金和财政的压力就会剧增,解决的办法只能是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一部分、当地市县财政支付一部分,但由于甘肃很多市县财政来源单一,最终倒逼基层社保部门减少工伤保险支出数额。产生两种结果,要么是因减少基金支出导致工伤保险失去公信力,造成制度危机;要么就是市县级财政和工伤基金自保自筹,无论哪一种结果,无疑偏离了实质意义的省级统筹。

2.2正在推进省级统筹的项目,统筹内容依旧混乱目前,甘肃省基本医疗保险少数地方实现了市级统筹,多数地区还处于县级统筹,尽管医疗保险制度、政策标准在全省范围做到了统一规划,但是医疗资源还没有实现标准化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在人力资源、医疗设施、报销流程上差距较大,如有的地区可以即时结报,有的地区需要患者在出院时先行垫付住院费,然后持相关证明和医院结算单据回当地审核,再提交到县级部门复审后报销。另外,有的社会保险项目还没有合并。国家于2016年要求各地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但目前为止,甘肃省只出台了相关规划,还没有具体的整合方案。再者,有的险种管理机构还没有统一。如省内新农合主要由卫生厅负责管理、城镇居民医保由人社厅管理;失业保险中部分人员失业由人社部门负责、同时就业局也负责一部分人员的就业失业管理。

2.3各地市将地方保护观念带入省级统筹甘肃省社会保险省级统筹正处在起步阶段,各地相关部门还没有形成制度标准全省统一、基金盈亏全省调剂的观念,各地市对基金收支多采取地方保护、各自为政的态度。根据省级调剂政策,市县级当年社保基金出现结余时应上缴到省级,这是社保基金全省范围内调剂使用的基础,只有当省级基金得到充盈后,才能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的赤字情况进行调剂。但目前,各地市社保基金超支时,都会要求省级基金补充或财政转移支付,而出现结余时大多不愿上缴,或者只上缴一部分,其他留在地方上形成备用金。这样做会导致省级社保基金规模不断缩小,抵御风险能力降低;同时,市县级的基金结余不断贬值,不能通过专业机构对全省范围的社保基金进行大规模运作,加大了基金保值增值的难度。

2.4基层部门管理水平低,加大了省级统筹难度甘肃省县级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工作条件较落后,与市级、省级人社部门在业务上沟通较欠缺,多是简单被动地执行方案、政策,很少总结基层社会保险统筹过程中存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社会保险专业人才,对省上政策的解读不到位,思想较守旧,不能适应国家更新较快的社保环境;对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没有清楚的认识,对一些还没有实现省级甚至市级统筹的社会保险项目,基金收支和使用随意性较大,留在地方的基金基本没有具体的管理和运营措施,加之通货膨胀的原因,导致基层社保基金缩水严重。

3切实推进甘肃省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再思考

3.1采取措施,促进社会保险项目实现真正的省级统筹社会保险的省级统筹,意味着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制度、标准、机构、管理的统一。甘肃省应对企业职工、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规定、管理措施等严格规定,加强监管,实行完全一致的缴费和待遇标准,杜绝随意性,减少经办机构过多的自由裁量权限;应整合人社部门机构设置,增强管理能力和专业性;对于养老保险基金和工伤保险基金,应确定具体负责入市运作的省级机构,明确省政府在这些省级基金运作过程中的角色,积极研究基金运作方案,除把基金存入银行外,可以委托一些成熟的基金公司负责甘肃省社保基金运营,探讨甘肃省社保基金入市的途径和办法,实现保值增值,同时强化基金全省调剂的可操作性;要明确基金全省调剂的规则,一方面要通过基金增值、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保证合理、合规地支付社保项目;另一方面要明确基金省级调剂对基层上缴结余,填补赤字的要求,为省级调剂扫除障碍。

3.2适时扩大省级统筹项目范围,提高统筹层次对于目前还没有实现省级统筹的社会保险项目,如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甘肃省应及时出台相关文件,如基本医疗保险方面,尽快出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合并方案,抓紧实现就诊信息联网,简化报销和审批程序,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报,促进制度的统一建设;针对医疗资源出台标准化建设规范,使医疗资源均衡分布,在推行分级诊疗的基础上,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实际待遇水平,落实待遇的统一供给;尽快完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设置、整合管理机构职能,将与社会保险相关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的管理职权统一划归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实现机构的统一设置。在制度、管理、待遇等实现统一后,应尽快出台文件提高失业保险等的统筹层次,防止制度规定的滞后性阻碍统筹进程。

3.3减少地方保护,增强省级统筹意识社会保险省级统筹有利于增强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因此各市县应尽快扭转观念,打破行政区划对社保基金造成的观念分割,消除地方保护,树立以省为单位的基金筹集支付机制,同时,要认识到将基金结余留在市县,将会加大基金贬值的风险。省级人社部门、经办机构应尽快会同财政厅出台社保基金上缴下转的具体办法,规定地方社保基金上缴的强制性,以及上缴比例;对于地方社保基金合理超支的情况,应通过省级或中央财政解决,尽量避免由市县级财政负担,防止地方减少社保项目合理支出的情况发生;对于按规定上缴社保基金结余的市县,省级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应的优惠鼓励措施,如按规定上缴社保基金结余的市县出现基金合理超支时,可以最多享受1.3倍至1.5倍于上缴资金的财政转移支付;当上缴社保基金结余达到一定年限的给予合理的奖励,当然,具体的奖励标准和转移支付限额应充分考虑社保基金的安全。另外,还要注意加强宣传,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社保基金安全教育,让全省上下形成省级统筹利大于弊的观念。

3.4注重社保管理机构建设,提高基层部门管理水平此前,甘肃省人社厅整合了相关的职能部门,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基层人设管理部门也应该根据地方需要、根据省级机构设置方案,切实规范基层管理机构设置。改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的工作条件:积极参加市级、省级人社部门组织的业务交流,对工作中遇到的执行困难及时处理解决,对新情况、新问题要用有利于实现升级统筹的观念进行判断;积极引进社会保险专业人才,对在岗的社保工作人员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宣讲全省上下了解省级统筹的政策目标,实施步骤等;人社、财政、审计等机构应该强化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研究投资途径,对社保基金收支加强核算和监督,实行统一标准,做到社保基金应收尽收、各单位应缴尽缴。

参考文献:

[1]杨珂.河南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2]王敏.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适度统筹层次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3.

[3]黄子平.甘肃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1.

[4]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3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76.

[5]刘雯晶.进一步提高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思考[J].价格月刊,2008,379(12).

养老系统建设方案范文6

一、2013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社区建设扎实推进

1、组织专人参加了新村委会组织法培训,认真做好今年村委会换届选举前的稳定工作,并对2013年度村委会建设基本情况进行统计,为第九届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打好基础。

2、加大社区硬件建设力度。建立完善8个镇、街道级社区服务中心。2013年市局要求的基础设施任务为5个300平方米以上社区,我区上报5个社区分别是中华南社区、黄河社区、富水社区、社区、园林区。目前,富水、、园林区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建设面积各500平方米;中华南社区12月底前主体完工,建筑面积390平方米;黄河社区年底动工改造,改造后面积为900平方米。另新兴社区520平方米办公及公益性用房已投入使用。

3、深化社区服务,拓展服务内容。深入开展“创建特色街道,打造品牌社区”活动。在全区开展了“公共服务进社区”、“居民议事日”和“一居一品”等活动。在各街道、社区开展了“片长负责制”、“二次办结制”、“预约服务”等活动。

4、指导街道社区开展创先争优工作。成立了“区城市街道创先争优指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参加了全国城市街道创先争优指导小组开展的“创先争优在社区”有奖作品征集活动工作,推荐社区优秀文艺作品参加全省创先争优文艺工作者演出。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城市街道社区工作者中开展“走千户、访千人”活动的通知》,通过开展走访活动,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生活困难,进一步提高了广大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5、积极申请上级资金补助。报送黄河社区、中华南社区、富水社区、园林区、社区、天厦社区、永康社区等7个项目的“省级财政福彩公益金补助申请”,申请福彩公益金共计195万元。目前,天厦社区项目补助金30万元已经批复。

6、开展社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技能。派专人赴承德参加全省“加强社区管理创新暨冀办发20号文件研修班”学习,同时,多次组织社区居委会干部在各社区间进行经验交流,并针对具体工作情况进行专题培训。

7、进一步规范社区管理。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意见》,现区政府常务会已通过,正在走行文程序。

8、加强社区服务呼叫网络建设。呼叫服务系统在“”服务热线和“一键通”固定呼叫服务功保留不变的基础上,开通了“服务热线”和移动呼叫服务,全面启动了可同时为全市居民提供各种社区服务的“市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中心”。截止目前,注册各类呼叫用户5318人,加盟各类服务商2247家,服务范围涉及17大类200余项,每日接收各类呼叫100余次,呼叫率、服务满意率达100%。

(二)社会救助在创新中提高

按照动态管理要求,城乡低保、医疗救助进一步简化手续,实行绿色救助,特殊情况即报即批,取消病种限制和医疗救助起付线,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二次救助。对新增低保档案进行审核分类,做到应保尽保和应退尽退。对入冬后困难家庭救助工作实行早安排、早动手,确保困难群众安全过冬。

1、进一步提高城乡社会救助标准。城镇低保标准由310元/月提高到33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由1620元/年提高到1908元/年。同时,结合物价上涨等原因,认真落实《市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文件要求,及时发放临时物价补贴。今年以来,共发放城镇低保金及物价补贴2540.7万元,保障1.1万人,人均月补差205元;发放农村低保金及物价补贴200.3万元,保障1788人,人均月补差92元;发放农村五保金及物价补贴30万元,保障138人;发放医疗救助金86万元,救助580人次;资助参加新农合2909人8.7万元。新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476人,取消已超标的低保对象1197人。

2、畅通绿色救助通道,开展综合救助。制定出台了《市区城区困难家庭综合救助实施方案》,开展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就业、医疗、教育、住房、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临时救济、社会帮扶、结对互助为补充的综合救助。为3户特困家庭通过绿色救助办理了低保手续;为12名身患重病的低保户,发放综合救助金51930元;为身患重病的尚泉社区低保户赵焕英,募集社会捐款5万元;在得知镇洛西村五保户范双旦房屋年久失修出现漏雨的情况后,及时送去15000元翻盖房屋。

3、深入开展综合减灾工作。一是对冬令、春荒期间的灾民进行统计,建立了灾民台帐,下拨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26万元,救助灾民1567人,保障了灾民的基本生活。二是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在今年的“国际减灾日”期间,通过悬挂条幅、放置展板、发放宣传资料,以及与地震局、消防大队等部门联合举办综合减灾科普知识讲座等形式,提高居民自救互救能力。三是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今年,四处社区、中华北社区被国家减灾委、民政部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积极做好新一轮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申报工作,深入社区指导创建。推荐上报“邢钢北社区、青青家园社区、尚泉社区”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候选单位,已通过省民政厅检查组验收。四是开展今冬明春灾民需救助情况摸底调查,制定灾民需救助方案,确保灾民安全过冬。

(三)双拥优抚安置、军休和无军籍职工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1、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各种抚恤补助标准足额兑现。一是发放各类抚恤金360万元,发放困难优抚对象一次性生活补助金12万元,补助优抚对象医疗费19.6万元,为建国前老复员军人发放助听器11件,办理病故军人一次性生活抚恤金10.1万元,发放义务兵优待金37万元。二是按照省“散葬列士纪念设施普查”要求,统计并录入烈士墓数据。三是为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的看病难问题,认真做好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体检工作,并积极推行优抚对象医疗“一站式”结算服务,完成了“一站式”服务系统建设。“八一”期间对151名在乡优抚对象和62名涉核人员进行体检。四是开展了“五承诺、五服务、五必访”活动,每逢优抚对象过生日、重大节假日,都对驻区部队和优抚对象进行走访慰问。五是认真做好涉军人员稳定工作。

2、按时按要求完成退役士兵接收安置任务,安置证制度落实到位。接收2010年冬季退伍士兵47人。发放2009年自谋职业金18.9万元。上报2010年退役士兵上报自谋职业申请18份。安排越战、涉核下岗志愿兵公益性岗位285个,为下岗志愿兵发放临时救助金13.3万元。

3、认真落实军休人员“两个待遇”。进一步提高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从180元/月提高到310元/月。对我区210名军休职工进行重新登记,建立“军休人员信息数据库”。

(四)社会福利事业逐步规范

1、积极扶持福利企业发展。安置残疾职工85人,协调企业退税120万元。

2、开展慈善救助活动。一是在各社区统一建立了社区捐助站和社区爱心家园,在商场、宾馆设立捐助箱,扎实开展各项救助工作。二是按照“2013年民政部本级彩票公益金资助社会福利和慈善救助类项目申报工作”要求,上报区慈善超市中心店、尚泉社区慈善超市、金泉社区慈善超市、青青家园社区慈善超市、邢钢北社区慈善超市、金宫社区慈善超市、胜利北社区慈善超市、南大郭镇慈善超市等8个慈善超市示范化建设项目。三是认真做好“明天计划”、“重生行动”和“微笑列车”等孤残儿童救助工作。为辖区11名“先心病”、“白血病”患儿,上报救助审批手续。对4例“先心病”患儿实施了手术救助。开展孤儿救助工作,对辖区25名孤儿进行审核认定,发放基本生活补助费8.1万元。

3、大力开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按照省、市关于建立健全老龄工作机构的要求,申请增设“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内设机构。在吸取各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区《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并成立了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二是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按照统筹安排、资源共享的原则,拟筹建一所800张床位以上规模的,集光荣院、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医院为一体,为老年人、残疾人、五保户、优抚对象等提供养护、托管、康复服务的大型社会福利机构。区政府向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建设区老年公寓”的专题请示。市政府批示市民政局、市规划局、市土管局提出意见。目前,市民政局将建设意见上报市政府,市土管局、市规划局正在走领导审阅程序,还未提出具体建设意见。三是大力发展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按照资源整合的原则,以社区老年活动室为载体,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了1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按照省、市对推进农村社会养老“幸福工程”有关要求,制定并下发了《市区关于农村社会养老“幸福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以主管区长为组长的农村社会养老“幸福工程”领导小组。在互助“幸福院”建设工作中,实施自我加压,在全市20%的村完成互助“幸福院”建设的基础上将目标任务上调10个百分点,建设完成了9个高标准农村互助“幸福院”,统一制定了工作制度,配备了电视机、电扇、空调、暖瓶、毛巾等物品,为部分互助“幸福院”安装了暖气等冬季采暖设备。并实现了农村互助“幸福院”与区居家养老呼叫系统的对接,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社会化、信息化综合服务。四是按照民政部关于“2013年彩票公益金补助地方建设项目”要求,上报园林区、富水社区2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申报材料。按照省厅关于“福利彩票公益金项目申报工作”要求,上报4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申报材料。五是开展敬老爱老系列活动。大力开展敬老爱老宣传,深入街道、社区向群众发放敬老爱老倡议书、《老年法》、《省老年人优待办法》等宣传资料10000余份。开展了由各镇(街道)、村(居)相关工作人员参加的老年人合法权益知识竞赛。重阳节期间,对百岁老人和贫困老年人进行走访慰问。开展“送服务上门”活动,深入较偏远社区,现场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办理老年优待证。

(五)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1、婚姻登记规范化管理,完善婚姻登记信息化平台。婚姻登记实行联网登记,数据即时传输。开展了“微笑服务”、“承诺服务”、“预约登记服务”。今年以来,办理结婚登记3994对,离婚登记612对,补领结婚证784对,婚姻登记合格率、入档率100%。节假日婚姻登记预约服务256件。

2、积极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社会组织年检,对未按要求参加年检的社会组织进行走访,目前,年检工作已基本完成。按照《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登记工作的通知》要求,目前共有73家社区民间组织进行备案登记。指导社会组织参加创先争优活动,向各社区志愿者组织下发了《关于开展“当代雷锋—志愿者在行动”活动通知》。

(六)区划地名工作开展有力

1、启动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召开了区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培训会,制定出台了《区第二次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区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成立了以主管副区长为组长的“区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普查内容编制29个普查登记表,截止目前,已完成普查登记表填报工作,正在进行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