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化管理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化管理思想范文1
关键词:儒家诚信 企业管理 人性化 道德诚信 制度诚信
过去,一些企业在诚信管理过程中由于没有注意到儒家道德诚信思想的价值,过度信任西方的制度诚信,结果导致人性化的缺失,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发展。由于没有认识到儒家诚信与其他伦理范畴的相异性,从而忽视了儒家诚信思想在促进企业员工人格平等、优化企业利益分配等方面的积极价值。
1 儒家诚信思想的发展历程
1.1 儒家诚信思想的理论基础。孔子是先秦儒家的开创者。他是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而不是从人性的角度来思考诚信问题。他的诚信观主要源于天人关系和人人关系的体认和理解。孔子认为上天与人事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儒家以“天人合一”来描述这种关系;因为天人合一,所以人要相信上天,相信上天赋予人的道德和智慧。孔子自己对上天(天命)充满着无限信任,在逆境中仍然坚持着“知我者,其天乎”的道德信仰(《论语・宪问》)。对于上天赋予人的道德力量充满着信仰,这就是道德信仰。道德信仰不同于西方的神学信仰。西方神学信仰是以上帝为信仰对象,“上帝”是神学体系中产生的概念;而孔子的道德信仰是以“天”为信仰对象,“天”是在人学体系中形成的。这使得中西诚信观有显著差异:中国古代道德信仰不仅信仰上天,还相信人事。西方神学认为上帝创造人类、主宰人事、审判人命。所以,相对地说,在相信“人”上,神学信仰不及道德信仰。正是如此,孔子的诚信观不仅包括天人关系间的道德信仰,还有人人关系间的道德诚信。孟子、荀子都是从人性的角度来思考诚信的。孟子认为人性善是诚信产生的理论基础,诚信就是对人性的信任。与孟子不同,荀子认为人的本性中也有恶的因素,不能完全信任人性,如果不对人性加以规范和引导的话,那么就必然会造成诚信的缺失,所以,荀子主张通过改造人性来实现诚信。总之,儒家认为,诚信是在人学、人性论基础上建构起来的。诚信的培养和实现,其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人性中善的因素,规范人性中恶的缺陷,从而实现社会中人文精神的提升。
1.2 儒家诚信思想的实现方式。孔子坚信道德信仰的力量,认为只有诚信之人才能取信于人,才能得到上天的眷顾。因此,人不仅要信任他人,同时也要对上天有道德信仰。这就要求人们一方面需要通过“志于仁”的道德自觉的提升来取信于人,同时还要通过“克己复礼”的道德培养促进社会和谐。因此,诚信还可以运用于治国,孔子就曾主张诚信立国。如何做到这一点,那就要:“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孟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善的,因此,人人都值得信任。他发展了传统“朋友有信”的思想,把“朋友有信”纳入五种基本的社会关系中去,推及到君臣、父子等人际关系领域。并提出了以“孝悌”为内核,以“义”为原则的诚信价值评判理论。这深化和提升了“朋友有信”道德诚信的社会价值。荀子处在战国末期,他比孟子更加现实地看到诚信缺失现象的无处不在。所以荀子主张不能完全相信人性,人性中也有弱点。但是,荀子与孟子一样,也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值得信任的人。荀子比较侧重于制度诚信,认为诚信的实现有赖于礼仪、法律以及教育的外在条件,并指出这些外在条件能够发挥作用,最终还是取决于将这些外在因素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诚信行为。
2 现代企业诚信管理中的三个思想误区
2.1 第一个思想误区。认为先秦儒家诚信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价值是在道德诚信领域,在法制诚信方面略显不足,因此应当借鉴西方制度诚信来加强中国现代企业的诚信建设。这使得中国现代企业的诚信建设过分倚重于诚信的法律化、制度化。认为只要完善了诚信的法律规范、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手段,就能改善当前企业诚信的缺失。不可否认,这是一种可以在短时期迅速见效的方案,但从诚信建设的长远来看,这并非是一劳永逸的措施。这是因为:首先,现代企业诚信的制度化建设也多是停留在诚信运行方式的制度化。比如主张建立诚信的可量化评价体系,可操作的赏罚体系,可追踪的反馈机制等等,这是必要的,但也是需要谨慎对待的。诚信制度化就是把诚信用外在的制度形式规定下来,其实质是把道德规范加上承认规则、改变规则和审判规则。但这样一来,道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特性,变成了法律规范,即使可称其为道德,也不过是道德须知之类的东西。其次,诚信的制度化使得规则、制度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概念,个人的道德修养最后会缩减成为一种性向。这种性向就是人对道德规则的奴化顺从。所以,在一定意义上看,诚信制度化就是对人性的剥离,严重背离了儒家诚信思想的人文精神。
显然,现代企业诚信管理要想走出既需要制度化又不能制度化的悖论,避免诚信管理背离人性化原则,就必须在一个更高的、更宽泛的文化背景中来反思诚信制度化。先秦儒家诚信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的基础上的,它认为诚信就是对人性的信任,是源于人性的坚定信仰,这为诚信行为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也就是说,儒家的诚信建设并不是要让人对诚信制度的奴化顺从。过分倚重诚信的制度化,就会造成诚信管理过程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和文化生产力的枯竭。
现代化管理思想范文2
奇姆肯特市位于哈萨克斯坦前首都阿拉木图西南部,是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公司EPC总承包的哈萨克斯坦PKOP炼厂现代化改造项目的所在地,该工程分一、二期建设,总投资超过18亿美元。如今,施工现场如火如荼,迭起,数百名公司员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到工程建设中。
因该工程是在原装置不停产的情况下施工,所以存在设计标准高、物资采购运输难度大、施工安全管理难度大等困难。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项目部以“工程设计高起点、建设监管高质量、常态管理高标准”为目标,认真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不断掀起施工大干热潮。目前,一期工程已按计划高质量完成设计52.21%、采购38.46%、安装9.14%,工程进度和管理水平得到业主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
工程设计高起点
“设计工作是整个项目的龙头,也是我们工作的难点。为了高起点、高标准地完成设计任务,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我们项目部和设计单位一起,全力以赴攻关,加班加点大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项目经理周子玉感慨地说。
哈萨克斯坦PKOP奇姆肯特炼油厂是哈国最早的炼油厂之一,目前原油加工能力525万吨/年。公司承建的升级改造项目是将生产能力恢复到原设计的600万吨/年、生产车用燃料达到欧IV和欧V标准。项目涉及装置19套,其中,新建11套、改造4套、利旧4套,以及配套的储运、公共和辅助设施。其中,UOP专利技术4项,专利设备7台,AXENS专利设备1套。
由于详细设计和设计计算均采用哈国标准和国际标准,使用哈国软件和国际通用软件,这既增加了设计难度,也影响设计进度,给设计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项目部与设计院一起进行攻关,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刻苦钻研,几个月的时间设计图纸超过45000张。通过不懈努力,项目部由不适应到适应,由一度滞后到迎头赶上,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在设计管理上,他们采用专业化全业务链管理,以各个专业为核心,统筹协调,以专业为主线开展技术工作。在详细设计上,他们认真学习研究SNIP、GOST标准,结合国际标准进行详细设计,确保每项设计能通过业主和哈国国家机关验收。项目的专业工程师不分昼夜,在积极协调业主和设计院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全过程参与设计文件的内审、报批,保证在MR文件编制、技术评标、技术协议阶段设计的准确无误。为保证MR文件中的技术要求在采购过程中得以贯彻,专业工程师严格审核供货文件的签署。与此同时,项目部充分发挥总设计院作用,依靠设计院对各单体设计院技术管理和单元界面管理,协调设计进度,组织完成设计文件符合性审查、转化和详细设计文件报批,使设计文件符合哈国的标准。目前172份MR文件已经全部审批完,完成一期设计52.21%。
建设监管高质量
为了提高进度计划管理水平,项目部引入了Primavera6.0网络版计划管理平台,先后完成了项目WBS、OBS、CBS等结构分解,录入2000多道作业,根据进度和付款两种情况,建立了两套权重分配体系,还在服务器中建立了中、英、俄3个版本的计划,为业主、项目部、设计院等安装了10余个客户端。项目部分期组织由业主、项目部员工参加的软件培训,已累计培训60人次。自2014年4月正式实施以来,每周组织更新与反馈,利用P6软件进展线、临界值监控等工具对项目三级、四级计划进行跟踪与评价,及时获取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及时掌握项目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实现了进度计划的协同管理。
项目部在设计阶段建立详细的设计文件清单,对设计文件按单元、专业、类型、名称和张数进行分解,对每张设计文件设置关键控制点,通过建立完整的设计文件量化数据库,从设计源头上保证了项目的完整性。
为使工程按节点高质量如期完成,项目部根据施工单位能力、工期要求、属地化要求,合理分配工作量,确保目标实现。他们合理编制施工和资源计划,分解工作量,结合人员状况,增加先进设备和安全保障投入,加大国内预制深度。同时在现场设置隔离围护墙,将现有装置和新建装置分隔,对地下设施进行标识和围护。项目部严格执行作业票证制度,在炼厂定期停产检修期间进行装置对接、工艺甩头和接管盲板封堵等工作,保证安全施工,提高现场标准化管理水平。
“技术先进,质量优先,把项目建设成符合规范、本质安全、运行平稳的优质工程”是项目的质量控制目标。为保证项目高质量建成,项目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大对分包商施工质量管控,配备检测试验仪器对到货物资进行理化抽检,加大抽查检验力度,确保到货设备材料的质量。对两器衬里、大型机组安装调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设备组焊和热处理等关键特殊工序实施全
过程质量控制,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在HSE管理方面,项目部严格遵守哈国HSE法律法规和业主的安全要求,优化施工流程,做好炼厂内能量、物料、新旧装置的隔离;引进第三方HSE专业管理团队,增强现场安全管控能力;结合哈国法律法规和属地化管理要求,把项目的HSE管理程序、管理规定及过程文件、记录等翻译成中俄双语,将当地分包商和属地化员工纳入项目HSE管理体系中,实现与业主HSE管理的良好对接;引用HSE管理系统,量化HSE数据统计分析,执行现场安全确认制度,体现可数化、可视化和标准化的专业化HSE管理。项目部实施运行了HSE管理系统,录入通知通告、隐患整改等数据近1000项;规范物品摆放,保持通道畅通,营造整洁、安全的工作环境。通过一系列安全措施的实施,实现了“安全零事故、环境零污染、员工零器质性损伤”的目标。在年初召开的PK炼厂HSE管理工作会上,业主对项目部现场HSE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说“现场HSE管理起点高、标准高,特别是目视化管理,超出预期”。
物资采购管理水平的高低,是项目成败的关键。项目部认真做好物资采购管理的筹划、设计技术的支持、供货商的选择、技术商务的评标、制造监造、运输清关等各环节全过程控制,确保各项目里程碑节点目标的实现。
目前,1530台设备采购计划已授标879台、到货28台,2400吨管材已到货880吨,2200吨钢结构已到货170吨。
常态管理高标准
项目部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逐步实现6个文化建设项目目标,增强员工凝聚力。
现代化管理思想范文3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进程,并促使市场竞争模式和企业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导致市场竞争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单体竞争转向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群体竞争;而时间(T)、质量(Q「成本(C)、服务(S)和环境(E)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和整体水平的主要标志。企业集团要想在竞争对手日益强劲的竞争环境里立足,谋求生存和发展,不进行以实施代表最新管理思想和理念的ERP(企业资规划)为基本内容的企业集团信息化建设,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不重视企业集团的信息化建设,就会与的竞争对手在成本、市场、反应速度、精确管理以及提高客户满意度方面拉开距离,最终失去竞争优势。因此,进行信息化建设,是企业集团在新的竞争形势下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企业越是发展,越需要有—个坚实的管理基础做支撑,越需要在全集团范围内,整合有限的资源,保证集团战略发展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不依靠信息技术和一套完整的高度统一的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技术和手段支撑,是根本做不到或者做不到位的。所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既是企业集团生存的需要,同时也是集团发展壮大的客观要求。
二、企业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从宏观的要求来看,企业集团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反映世界范围市场竞争和企业管理模式发生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发展的趋势,即现代管理。在IT技术的支撑下,日益要求管理和控制集成化。同时要从企业集团的现实环境和要求出发,通过实施大型、成熟化的企业管理应用软件来以较快的速度达到全面提升企业集团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的目的。所以必须把先进的ERP管理系统的应用作为企业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ERP(企业资源计划或者规划)是一种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实现企业内外部资源优化配置,消除生产经营过程中—切无效劳动和资源,实现信息、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和业务流的有机集成。以计划和控制为主线,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平台,集客户、市场、销售、计划、采购、生产、财务、质量、服务集成和业务流程重组等功能为一体的面向供应链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就是说,ERP的本质并不是软件这些有形的东西,而是蕴含在软件中并由这些软件所体现的企业内外部资源统一规划整合的管理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ERP实际上是代表了网络经济时代最为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舍弃ERP而择其他,几乎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所以企业集团信息化建设首先应立足于网络优化,实现统一的企业广域网硬件平台的基础上,对各主要业务单元进行以ERP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系统创设,再将各业务单元集成化的系统,与企业集团公司本部的控制与决策支持系统联接起来,并最终在全集团的范围内形成一个紧密的高度集成一体化的管理控制体系。
三、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现代化管理思想范文4
关键词:古代思想管理现代企业
一、前言
纵观历史,中国古代已经拥有了有效的政府与组织的管理,追溯起来从夏朝开始至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古代政府组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经过时间与历史的考验,沉淀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供现代人学习与借鉴。古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字,更重要的是理论和思想。众所周知,管理不是一种单纯的政治或经济行为,它是一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作为维护封建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已消亡,但那些已溶于民族血液中的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心理形态有些仍然将长期存在,传统的管理思想至今还深深影响着当代企业的管理意识和行为。
二、古代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的积极影响
1.“天地之性人为贵”、以人为本的思想
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宣扬的就是朴素的人本哲学思想。把人视为现代企业最为核心和宝贵的资源,重视“仁”与“义”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通过实施人才战略、人性化管理和家庭式文化,努力发现、培养和发展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让企业成为员工生活与工作的希望之“家”。随着知识经济的极大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知识经济所倡导的人本主义管理,其政策的出发点和目标都在于“人”,企业中“人”的地位不断提高。企业开始要求员工更广泛、更积极地投入企业运作,并通过员工不断的学习和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来达到企业繁荣和发展的目标。这种模式正在为越来越多国家的企业所采纳。
2.人类社会协调的和谐发展观
《道德经》上说:“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说的是天地之所以长久,就在于能够让人生存,无私奉献。企业要协调、持续发展,也需要具备天地的“不自生”品德,希望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客户贡献能源,为股东谋取利益,为员工提供发展,并寻求这四方的和谐与平衡。尤其推崇“和谐”的企业发展观,认为和谐是一种稳定状态,是人类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实现企业与社会、股东、客户与员工的和谐发展是现代企业最高的使命和追求。
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的“入世精神”
古代思想在理论层面上表现为一种以伦理为支撑点的民族文化精神,表现为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前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是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古代中国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是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文化,即积极关注社会现实并投身于改造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提倡经世致用、兴邦论国。数千年来这种积极关注社会的“入世”精神不断延续和发展,影响着代代中国人。今天,中国新一代企业家,如海尔集团的“争当世界500强”的精神,长虹集团的“以产业报国、民族兴盛为己任”的理念,都是古代中国“兴邦治国”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科学的企业管理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许多要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中包含着许多被国人认为不能违背的人生价值、处世态度、理念追求等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已渗透、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之身。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的管理思想能独霸历史的领先地位直到永远。当历史站在工业管理文明大门的时候,使人们越来越渴望用一种科学的管理思想和观念来解决当代经济发展中企业管理体制、结构、经营方式等各种新问题,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已成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障碍,革除它们是当代企业管理者当仁不让的历史责任。因此,只有通过对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解析、组合和选择,扬弃、革新其中陈旧、落后的部分,才能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特色的科学管理思想。
四、结语
究天人之际,察古今之变,明存亡之道,晓兴衰之理。中国五千年历史给予了我们不竭的管理思想宝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面对跨国集团的强势登陆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如何推进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保持企业良性持久发展,成为颇受学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古代管理思想作为精神价值上的一种导向性趋势,在企业经营领域的价值效应正在日益凸显。把现代西方管理理念与古代中国管理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之路,对于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雪钧: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当今企业的启示交通[J].企业管理,2007,(12)
[2]张阳:传统管理谋略的探究与运用——海尔与华为的管理实践探索[J].理论学刊,2004,(12)
现代化管理思想范文5
本文依据精益物流的思想、方法和原则,结合中原油田的生产管理和物资管理实际,就构建中国石化现代供应物流体系进行探讨。
一、精益物流的概念与特征精益物流是精益物流管理模式的简称,是指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的需求拉动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和网络技术为手段,以标准化、规范化业务和组织流程为基础,以扁平化组织结构,面向任务和工作目标的模块化单位组织为特征,以$"#采购供应为主要工作内容和目标,不断改进企业内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消除物流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一切浪费,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最大化价值的一种物流管理模式。精益物流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物流。就是指物流活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只能由用户来确定,确立价值只有用户满意才有意义的思想。精益物流是基于"#、网络技术和%&’管理的物流。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大量繁杂的信息。电子化信息便于传递,使得信息的流动快,准确无误,保证物流的各项工作准确和高效,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客户响应速度和竞争力。基于"()*+(*)!"()+,(*)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一种先进、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其实质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之上,利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全面集成了企业的所有资源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的、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精益物流是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物流。物流标准化就是以物流系统为对象,围绕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制定、和实施有关技术和工作方面的标准。物流标准化能够加快流通速度,保证物流质量,减少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极大地提高物流作业效率、管理效率及经济效益。精益物流是一个$"#采购和供应的物流。$"#采购和供应,与传统的物流相比,其实质意义就是物资的采购和供应达到我们通常所说的“-&”要求:在恰当的时间.&/01))/2*3、适当的条件.&/01)45(6/)/5(3、恰当的地点.&/01)78,4*3、以恰当的成本.&/01)459)3为恰当的客户.&/01)4:9)52*+3提供恰当数量.&/01);:,()/)<3的恰当的产品.&/01)7+56:4)3。精益物流是消除一切浪费的低成本物流管理模式。精益思想中的浪费不但指人、财、物的浪费,还指物流活动过程中场地、空间、性能、能量、动力、质量……的浪费。精益物流是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追求完美的物流。不断改进就是为了改进物流企业的整体业绩,不断提高物流工作质量,提高企业的物流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满足客户和其它相关组织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需求与期望能力的循环活动。精益物流是仓储等基础设施、工具、器械、装备、技术现代化为基础的物流。它包括现代化的仓库、转运配送中心,现代化的运输设备、分拣设备、理货设备、标准的集装箱及托盘……从上可以看出,以客户为中心是精益物流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是精益物流的价值观;完善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是精益物流实现的手段;标准化、规范化的流程,是实现精益物流的基础工作;%&’、=&>是实现精益物流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操作平台;!"#采购供应是实现为客户提供最大化价值的具体实际工作,现代化的物流仓储及器械是实现精益物流的物资基础,不断改善、追求完美是精益物流的企业精神。
二、中原油田精益物流的建构中原油田在物资采购供应管理过程中,充分借鉴运用了精益物流的管理思想,通过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有效消除采购和供应过程中的非增值浪费,提高用户满意度,提高了物资供应管理的整体效益。一是建立了从物资采购到物资发料配送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二是有限度地实施了供应链管理思想!战略供应商管理。三是全方位开展了以配送为中心提高客户满意度、服务质量的物资配送工作。四是实行了带有供应商管理库存意义的物资库存管理方法!“三代”物资库存管理方法。五是部分实施了流程改进和职能集成。六是通过国际质量"$%&’’(认证,全面实施了工作标准、业务流程、规范化的质保体系建设工作。七是开展了以“精细管理”为主题的系列管理活动。通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先进物流管理思想的引进,为提高油田物流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加快了油田传统物资供应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物流迈进的步伐。
现代化管理思想范文6
关键词:区域经济;管理创新;现代化;建设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实现的创新优化发展。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的丰富,实现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成为众望所归。基于此背景,区域经济管理实现现代化建设是区域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重要体现。因此,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从新模式的特点入手,分析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的基本要素,从基础设施、政策支持、组织关系等多方面建设科学的管理模式。
一、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区域经济管理作为经济领域重要的一个分支,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由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所决定,还由区域经济管理的现状中出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管理模式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但同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较,管理模式的建设仍需加倍努力。
1.区域经济管理的传统方式变革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理学进入到经济发展领域,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区域性特点,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都是以地理区域作为划分的界限和标准,但事实上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治理手段也对发展模式产生不同的效果,因而“滥用”的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使区域经济管理呈现出落后、传统化。如在温州治理模式常常被使用到福建晋江,但事实上,温州和晋江的文化传统不同,经济结构不同,同一治理模式将众多企业逼上绝路。采用现代化的治理方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和发展,要求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可以跟上国际潮流,实现面向世界;也希望各个领域的发展能够具有前瞻性,即能够面向未来发展,基于此,要求区域经济领域能够摈弃传统模式,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治理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如何在风云巨变的市场环境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发展的重点。因而发展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是国际形势所要求,第二,追随社会的发展企业才能把握正确的机遇,发展自身规模,而当我国社会生活、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时,要求区域经济也能够建立其现代化管理模式,从企业自身出发,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建立是自身发展的基本所在。另外,经济管理也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得出新的管理思想。在此环境背景下,区域经济实现了现代化管理模式,主要是立足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从区域发展的根本目的出发,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人性化、柔性化。现代化的管理思想能够从区域经济的管理组织、管理文化、管理结构等多方面入手,实现其现代化建设。
二、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所呈现的特点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由各个区域盲目建设而成的,需要依托于当前时展的需求,立足于我国经济政策等各方面的因素,针对于当期我国的发展形式,要求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必须拥有以下特点:
1.人性化特点
人性化特点是由科学发展观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从古至今对于经济发展都拥有片面的看法,如在商言商、重利轻义等等,而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提出和倡导,要求区域经济在发展中、管理过程中都能实现这一准则,采用更为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更为柔性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正是从人性化作为出发点的,将管理文化、人本管理思想纳入到管理模式的构建中,所以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兼顾人性化的特点。
2.信息化特点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地位显著提升,一方面,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能够避免出现一些伦理失误,从而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只有抛弃传统中的人力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展开管理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的变革。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信息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基础设备的信息化,如设立智能监控,提高监管能力,运用“互联网+”的产业形式增加产能。
3.民主化特点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主化特点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实现民主化管理能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增加区域经济发展中各个企业组成人员对于本职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在于人才的流失,如出现北漂一族等,这些人才的流失导致该地教育成本的浪费,经济的不起色。因而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的民主性特点,能够构建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增加企业文化,留住人才,发挥集体智慧,从根本上提高区域经济管理水平。
三、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因素
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法律政策等形势的改变下,要求达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标准和特点,并不是简单可得的,要求依托于资金、人才、政策平台等的支持。
1.资金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维护手段,类似于柔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有资金的支持。第一,充足的资金支持说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正确和科学的,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由此根据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整体道路和方向是正确的;第二,充足的资金支持能够对区域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创新等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从而实现留住人才、创新技术等目的;第三,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后期的维护、完善,这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从而拖动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顺利展开。
2.人才
当今社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需要拥有先进的管理思想的作为指路明灯,而管理思想是依托于人才呈现出来的。所以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中人才是必要因素之一。另外,人才所提供的作用不仅于此,第一,优秀的人才能够带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第二,优秀的人才能够在区域经济管理中呈现出前瞻性的优势,如在我国城市经济规划中,对于未来经济缺少前瞻性思想,导致当前众多的基础设施、现有的发展模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与此同时,技术也是依托于人才存在的,技术是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建设的保证,只有强大的技术才能充分构建信息平台,维护信息共享,推动管理呈现智能化、人性化发展。3.政策我国经济制度是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政府加于宏观调控,这种经济制度在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因而可以看出,政策是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又一必备因素。第一,政府相关部门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提出相适应的管理保护法规,能够保证区域经济发展不受到大环境发展的侵害;第二,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模式加快建设的步伐;第三,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不仅能够为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建设带来财政支持,还能够留住人才,创新技术等。
四、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在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从其必要性、建设特点和必要条件都展开了论述,但最为重要的是提供具体的建设措施,从实践上指导其发展。
1.正确认识该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找好切入点
对于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认清本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对症下药,从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创新优化现代化管理模式。要找好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切入点必须做好:第一是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信息平台,聘请专业的经济管理双重人才,从而能够从数据中证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如对于温州模式而言,小商品生产是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因而具有生产规模小,各自为政等缺陷,因而以其不足作为切入点,展开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构建;第二,要求正确认知每个区域中的文化特点,总所周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影响,所以了解掌握区域文化,能够以此作为载体,构建经济管理模式。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经济管理平台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中,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发挥重大作用,因而在具体操作中,希望能够充分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过程中,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模式中,区域经济发展维护中都能够利用到信息技术。如在区域经济发展前期,能够构建信息平台,将企业的基础设备建设情况、招商情况、经营情况都通过数据的方式展现,同时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区域进行预测,并制定风险措施,从而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向国内外学习优秀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创新优化本区域经济管理
我国区域经济管理发展的起步较晚,且后天发展较慢,因而要求其能够向国内外学习优秀的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方式。首先,要求各个区域能够展开管理方式的交谈学习会议,通过互动,学习优秀的管理方式,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其次,要求各个区域能够派遣相关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思想,并根据本区域经济真实的发展情况做出更改创新;最后要求能够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学校对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以期带动区域经济管理实践运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温州模式、长三角模式等区域经济管理模式的概述,可以看出,在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而区域经济管理模式也具有繁杂的特点,另外还可以看出,从国际经济背景、国内经济政策、区域企业自身发展等方面都急需建立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前瞻性的管理模式,因而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迫在眉睫。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主要的要求是具有人性化特点、信息化特点、民主化和和谐化特点的,要想以这些特点为建设标准必不可少的是资金、政策、技术、人才等的支持,如此才能从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的信息平台、构建和谐的管理结构等来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最终达到区域经济管理建设,推动区域经济驱动发展,从而先创新带动后创新,在全国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经济创新环境。
作者:严业明 张德艳 王言艳 单位: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委党校
参考文献:
[1]梁吉义,梁枫.区域经济现代管理发展过程与要素系统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8,02:65-70.
[2]楚芳芳.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管理创新浅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37-38.
[3]任彤.基于区域经济管理体系下的经济治理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6:194.
[4]王君.浅议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趋势[J].科技经济市场,2015,09:58-59.
[5]杨志学.基于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2: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