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经济的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经济的理论

数字经济的理论范文1

根据水质全分析可以看出,原水含盐量较低、固体悬浮物较少,但胶体硅含量较多,硬度较大。另一方面,本项目水量相比同类项目较大。综合水质和水量,选用膜法和离子交换法做为主选工艺。

1.1膜法膜法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正常情况下,原水进入多介质过滤器,去除较大颗粒悬浮物后进入超滤装置,进一步去除微米级的悬浮物及胶体,保护后续的反渗透膜。经超滤处理后出水浊度小于0.2NTU,满足反渗透除盐的进水要求。超滤出水经保安过滤器后进入反渗透系统,可去除水中不低于98%的溶解盐。为满足锅炉补给水的水质要求,反渗透出水还需进一步除盐。反渗透后的二级除盐目前有混合离子交换器和EDI2种工艺最为有效。针对该项目水质较好、水量大的特点,选择混合离子交换器作为二级除盐工艺。同时,为了避免水中CO2含量高影响最终出水水质,在进入混床之前加除碳器去除水中大部分CO2。经过混合离子交换器处理得到精除盐水,外供至锅炉。此工艺技术成熟,产水水质优良。设置板式换热器的目的是在冬季水温较低时,通过蒸汽或电厂的冷凝水与原水换热,提升原水的水温,避免因水温低而影响反渗透系统的脱盐率和产水量。

1.2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原水经多介质过滤器去除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后,进入活性炭过滤器去除未被多介质过滤器拦截的胶体,提高后续离子交换的效率。经过预处理后出水进入阳离子交换器,水中的大部分阳离子与树脂官能团进行交换被去除。为避免水中重碳酸根离子对阴离子交换器的冲击,阳离子交换器出水需经过除碳器将重碳酸盐转化为CO2从水中去除。除碳器出水进入阴离子交换器去除水中绝大部分阴离子。至此,水中绝大部分盐已去除。再经过混合离子交换器精除盐,即得到合格的锅炉补给水。

1.3离子交换法和膜法主要工艺参数离子交换法和膜法主要工艺参数如表2所示。2种处理工艺的出水水质相差不大,都能很好地满足要求。但从以上参数对比可以看出:(1)对于这样的大水量系统,离子交换法设备数量多,装置所需占地面积远大于膜法工艺,而且离子交换设备多为立式容器,所需厂房高度也大于膜处理厂房。(2)离子交换器运行周期低于反渗透膜,相同时间段内的操作量自然大于膜法,单台(套)设备周期制水量低于膜法。(3)离子交换法所需药剂主要为酸、碱,消耗量非常大,给运输、储存带来严峻考验;膜法工艺后置混床再生仅需要消耗少量的酸、碱,另外反渗透运行需要消耗阻垢剂、还原剂、杀菌剂等药剂,但消耗量不大。

2工艺对比

2.1工艺可靠性对比相对于技术而言,可靠性越高,工艺无故障运行的时间越长。由于锅炉补给水是电厂发电必不可缺的一环,因此,其处理工艺的可靠性不言而喻。离子交换法和膜法工艺可靠性对比如表3所示。从表3可知,从耐冲击性、运行稳定性、操作难度和维护需求4个方面进行比较,膜法具有运行稳定、操作维护简单的优势,同时,在处理大水量系统中优势会更明显,其耐冲击性较离子交换法强,因此在工艺可靠性方面,膜法显著优于离子交换法。

2.2建设投资估算对比投资是影响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参数。根据工艺路线和处理水量,同时根据经验估算,离子交换法和膜法的投资构成及投资额如表4所示。从表4可知,在建筑工程投资和其它费用上,离子交换法高于膜法,但在设备安装工程投资方面,膜法高于离子交换法。对比总投资,离子交换法稍低,这主要是因为膜法工程费用主要为膜片的购置,由于目前膜片材料的价格较高,导致膜的投资略高。

2.3运行费用对比根据离子交换法和膜法工艺特点,其运行费用主要为人工费、电费、药剂费,在设计水量为2000m3/h的条件下,2种工艺主要运行费用明细和吨水成本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人工费方面离子交换法高于膜法;电费方面由于膜法运行需要高压力,电力消耗较大,其电费高于离子交换法;虽然膜法所需药剂种类多于离子交换法,但离子交换法吨水酸碱耗量大,每月盐酸用量达830t、氢氧化钠用量达436t。膜法的药剂耗量较小,吨水人工费、药剂费均远低于离子交换法,其吨水直接运行成本为0.976元,低于离子交换法的1.271元,具有明显优势。按总的直接运行成本计算,膜法相比离子交换法一年可节约近480万的运行费用。

3结论

数字经济的理论范文2

关键词 公共人力资源 约束 理论渊源

中图分类号: F293.33

文献标识码:A

一、公共人力资源及其约束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其经典著作《管理的实践》中就提出了人力资源的概念。他认为,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有生产力、最多才多艺、也最丰富的资源,具有协调、整合、判断和想象的能力。在德鲁克提出人力资源概念之后,众多学者对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理论届和实践届关注的焦点。

我国学者彭和平认为公共人力资源是享有一定公共管理权力,掌握一定公共管理资源,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公共利益为依归,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人员。笔者认为此定义概括了公共人力资源的特点和性质,所谓公共人力资源,是指公共部门所有工作人员的总和。通常我们用公务员、公共管理人员和公共管理者等称谓来指代公共人力资源的现实形态。与其他人力资源相比,公共人力资源除具有社会性、能动性、时效性、增值性等共性特征外,还具有公共性、稀缺性、回应性、高资本性等特点。

所谓约束,从管理学的角度讲,是指社会组织的管理者对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幅度进行的控制。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约束是指一种制度安排,是委托人为维护自身利益,防止人的投机行为和道德风险,在制度和契约中规定人的行为边界,并明确人违规时必须付出的代价,以此把人的行为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所谓公共人力资源约束,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对公务员的行为加以规范、控制与管束,规定公务员的行为边界并使其与公共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的社会行为。

二、公共人力资源约束的理论源流

科学管理理论、官僚制理论、目标管理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等都对公共人力资源约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主张,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约束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泰勒的效率约束思想。

公共行政学的形成和发展与泰勒倡导的科学管理运动密不可分。考察公共人力资源的约束,不能不考察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及其对效率约束的阐述。在泰勒看来,管理人员对效率的追求也可以看作是效率对管理活动的一种约束,而效率约束或效率管理基于其在科学管理运动中的地位及其对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同样也可以看作是公共人力资源约束的理论源头。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当时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是很大的,。但因各种原因工人容易 “磨洋工”,没有充分发挥出劳动潜力。而管理人员凭主观印象判断工作工作量和效果,常常引起劳动纠纷。因此,效率问题实际上构成了对管理人员的一种约束力量。通过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必须达到的效率标准,并以该标准作为判断工人劳动成果和对工人进行奖惩的根本依据,同时借助于上述措施,才能最终提高工作效率。为了提高效率,泰勒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几种途径:(1)挑选“头等工人”;(2)实行标准化;(3)实行刺激性的工资制度;(4)将计划和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实行例外原则;(7)必须进行一次心理革命。

(二)韦伯的规则约束思想。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对公共人力资源约束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韦伯看来,官僚制组织通常要制定一整套规则和程序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以保证组织管理工作的明确性和一致性。这些规则的作用在于使组织中的每个单位和个人都拥有法定的权责,在于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使他们依法行使自己的职权,在于使那些只有具备法定资格条件的人才能被任用。因此,在韦伯那里,合理合法的规则实际上形成了对社会组织的一种约束。正是有了这种合理合法规则的约束,组织才成其为一种合理合法的组织,才成其为一种理想型的组织形态。

韦伯认为,为了保证组织理性,并实现合理合法的统治,必须制定合理统治的规则。关于合理统治的规则,韦伯认为具有如下特征(1)一种官职事务的持续的、受规则约束的运作;(2)这种运作是在一种权限之内;(3)职务等级原则,也就是说,任何机构都有固定的监督和监察制度,下级机构都有权向上级机构投诉或提出异议;(4)议事的规则有两条:技术性的规则和准则。为了应用规则,就必须有专业培训;(5)行政管理班子要与行政管理物资完全分开;(6)职务不属于任职人员所有;(7)行政管理要有档案制度原则。

(三)德鲁克的目标约束思想。

早在1954年,管理大师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中便提出了目标约束的理论。1974年,德鲁克又在其管理思想集大成之作《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中对关于目标管理和目标约束的学说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在德鲁克看来,所谓目标约束,是指组织的最高领导层根据组织的宗旨和使命,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组织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将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形成一个由战略目标、策略目标、具体方案和计划组成的贯通的目标体系。如德鲁克所强调的那样,目标约束和目标管理的最大好处在于管理者能够控制自己的绩效,其主要贡献在于,我们能够以自我控制的管理方式来取代强制式的管理。从思想渊源上来讲,德鲁克目标约束理论吸收了泰勒效率约束思想的长处,又避免了其不足。

数字经济的理论范文3

[关键词]数字不平等 社会分层 社群 社群信息学 中国

[分类号]G203

1 社群和数字不平等的基本概念及表现

社群是指社会中拥有共同利益、共同的经历或历史、共同的道德价值观、认同和共同期望的个体,通过血缘、地缘、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或特定社会组织所形成的集合体。常见的社群包括亲友、地理社区、政治社群、社交圈子、宗教群体等。本论文关注的社群主要是在中国信息化社会中处于不同社会层次上的社群,如所谓的“弱势群体”,包括农村居民群体、下岗职工群体、老年人群、进城务工人员群体等。

社群划分标准是:①个体之间是否有地理邻近关系;②个体是否具有一定的群体归属感;③是否拥有共同的历史、文化和道德传统;④是否以公益和互益精神来维护所属群体其他成员的切实利益。

数字不平等的核心内涵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组织、社群和个人在数字化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接入和使用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多样化的信息差距。数字不平等反映的核心问题是多阶层的信息社会及其背后隐藏的社会不平等现象。

数字不平等现象存在于多个领域。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应用ICT和开发利用信息内容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水平,形成多层次的不平等状况;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或其他社会组织应用ICT和信息内容的能力也存在多元化特征;在科学出版领域,不同的出版商、数据库商和经销商等供方以及不同的读者或用户在获取和利用数字化科学信息内容、科技软件等方面也有不对称以及分层的现象;甚至在一个家庭中,不同家庭成员对ICT和信息内容的应用能力和实际状况也有着较大差异。本论文的研究焦点是不同社群间接入和使用ICT的心理、素养和行为获取和利用信息内容的行为、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数字化凝聚力等维度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数字不平等现象具体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国家或地区层面的ICT市场发达状况、ICT社会化程度、信息化水平、信息公共基础设施、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国民或公民的信息素养平均水平;机构或组织层面信息通讯技术的拥有状况、利用情况和创新性地开展实际工作的能力,信息资源储备量、序化整理能力以及开发利用状况;个人层面接人和使用电脑以及互联网等ICT的动机、欲望、需求、素质以及实际行为,接人ICT的渠道,使用ICT的行为习惯、功能应用领域,获取、利用和创造数字化信息内容的能力和状况等。

2 社群数字不平等模型的构建

社群数字不平等模型(根据社会分层理论也可称之为描述社群数字不平等的社会分层模型,即数字化社会分层模型)的构建原则是:①数字化社会应该是分化为多个层次的,至少比传统数字鸿沟对社会的两极化认识――即“数字贫困”(the digital poor)与“数字富裕”(the digital rich)要丰富一些。依据后者和韦伯主义的思想,在两个极端情况之间应该存在中间“社会阶层”。②每个社会层次的数字化主体应该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典型的数字化差异。这些差异应该能够体现信息通讯技术对人类的重要影响,也能体现人类运用数字化技术的程度对其传统的财富、地位和威望等的切实改变。目前对人类信息行为和现实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ICT应用功能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中论坛、博客及微博等草根形式的信息创造行为。③对数字化社会进行分层的目的是识别不同特征的数字化社群,尤其是数字贫困社群,并针对他们的数字化特征采用适当的政策干预手段来建设相对平等的信息社会,切实帮助他们摆脱数字贫困状态及其背后的经济贫困、文化贫困和社会资源贫困等深层次的状态。所以模型的构建过程特别重视对数字贫困社群的细分。④划分不同社群的数字化地位的关键行为特征要具备现实性和可观察性。不仅这些划分标准和关键数字化行为特征在社会主体的ICT利用过程中是存在的,可以被任何研究者观察到,并且能够被描述出来。

数字化条件下社会主体的划分标准不是采用传统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荣誉、公民权、个人等单一维度或单纯的整合维度,而是采用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一系列数字化维度。根据数字不平等的理论成果,这种“数字化维度”主要包括数字化意识、信息通讯技术的接入和使用,信息内容的获取、利用和创造、数字化信息素质、数字化凝聚力等。由此产生的核心研究模型或假设是数字化社会分层模型,如表1所示:

根据社会分层的理论与分析方法、社群主义理论以及数字不平等的表现维度,将数字化时代的社群及其成员划分为5个层次:数字精英、数字富裕、数字中产、数字贫困和数字赤贫等社群。

数字化凝聚力是指社群成员利用ICT和数字化信息内容在网络空间中形成的团结程度,表现为网络利益诉求能力、网络舆论导向能力、影响实践中各类决策的能力;可以用“团结”和“分裂”概念来描述凝聚力的两种极端情况:“团结”代表着具备数字化凝聚力,而“分裂”被定义为缺乏数字化凝聚力。在本研究中,只有数字精英社群是团结的,是具备数字化凝聚力的,而其他4个信息社会阶层均被认为是“分裂”的数字化阶层。

根据社群及其成员是否在网络空间中创造信息内容的事实,将他们划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网络利用方式。“主动者”是指通过创作并上传、公开数字化内容作品,来达到信息富裕的人,是数字富裕群体的特征;“被动者”是指靠获取和利用互联网服务机构和其他网民创造的信息内容而不是自己主动创作数字化信息内容来利用网络的人。数字中产群体则是指拥有基本的信息通讯设备,拥有信息意识、信息素养以及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等设施的动机和欲望,并且通过利用信息通讯技术,被动地获取网络信息内容的人群,他们不一定利用这些网络信息资源来解决实际问题。数字贫困的划分则考虑了ICT和信息内容方面的物质贫困、意识贫困或者素养贫困中的任一种或双重组合。数字赤贫则是三种数字贫困现象叠加起来之后的结果。

上述5个数字化社会层次之间的界限如下:数字中产者与数字贫困者之间的界限是社群成员是否使用了ICT;数字贫困者与数字赤贫者之问的界限则是社群成员是否同时遭受数字化的心理缺失(如缺少动机、愿望、兴趣或态度等)、接入ICT的物质条件匮乏以及数字化信息素养的缺位三种贫困现象;数字富裕者与数字中产者的区分标准是接入并使用ICT,是否获取并利用了数字化信息内容解决生活、学习或工作中的现实困难和问题,或者是否创作并上传、公开数字化内

容作品;数字精英和数字富裕者的区分标准是社群成员是否具备数字化凝聚力。

3 中国情境下的数字社会分层现象

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已经呈现出高度信息化和知识化特征,信息社会雏形逐步显现,社会分层现象也开始打上数字化的烙印。根据电脑的拥有状况,最初形成了有电脑的群体和没有电脑的群体两个层次;随着网络应用功能的出现及其大幅度拓展,社会层次不断增多。

在拥有电脑的社会群体中,至少存在能够上网和不能上网两类人群;在能够上网的群体中,又可以划分为白费上网、公费上网以及两种上网方式兼备、电脑上网、手机上网等群体;根据网络应用功能使用情况的不同,可以将上网群体划分为主动上网(被实际需求和兴趣所驱动)、被动上网(为了赶时髦)、信息获取、信息创造、网络娱乐、网络社交、商务贸易等群体。在非网民或没有上网设备的群体中,由于原因存在较大差异,又可以划分为不愿意上网(缺乏动机和兴趣)、不能上网(缺乏物质条件)和不会上网(缺少ICT技能)等群体。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社会中绝大多数人口仍处于本研究所定义的“数字贫困”,即没有物质条件、没有能力或没有意愿使用电脑或上网的人。以2009年底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为分析样本,2009年全国人口总数量为13.3474亿,而网民数量为3.84亿,即非网民数量多达9.5074亿,比例为71.23%。尽管CNNIC历年统计数据显示,最近12年尤其是2006年至2009年间互联网发展和大众化普及的速度很快,也是数字贫困人口比例降低幅度最大的时期,但考虑到该机构在2007年7月份报告中将“网民”范围从“每周上网不少于一个小时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公民”扩大到“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公民”,上述的变化幅度能否反映实际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无论如何,中国网民数量逐年增加的同时,非网民数量及其所占比重基本呈现下降态势――1997年为99.95%,2009年为71.23%,12年间降低了28.72%;在这段时间内,中国人口增加9848万,而非网民人口则减少2,849亿,数字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说明有更多的人实现了从数字化社会底层向中、高层群体的社会移动,是中国信息社会发展的一个积极信号。如图1和图2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NBS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1997-2011年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其中,2010年的人口总数来自2010年11月1日开始的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

数字贫困群体不仅在全国人口中占大多数,而且在发达地区也是如此。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通过搜集个体、家庭和社区三个层次的历时数据,反映中国社会、经济、人口、教育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变迁。其2008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和广东三个最发达地区使用电脑上网的成人(1819人)仅占到6093位成人受访者的29.85%,使用电脑的少儿(226人)仅占到所有1119位青少年受访者的20.2%。换言之,只有28.36%的京沪粤社区居民使用电脑上网,而不使用电脑上网的居民达到7212位,占受访者的71.64%。这三个发达地区的比例稍低于2008年的全国水平(77.56%),但优势并不明显。可以推测,全国不使用电脑上网的数字贫困群体规模在70%-80%之间,中西部地区的这个比例可能还要高于80%。

网民规模代表着中国信息社会中达到数字中产水平以上的人口总体状况(包括数字中产者、数字富裕者和数字精英者等),其历年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

数字中产以上群体不断壮大,从最初的0.05%到2009年的28.77%,比重增加值达到28.72%,数量增多了3.8338亿,目前该群体的规模相当于1997年的619倍,可以用“迅速壮大”来形容。伴随信息通讯技术购买和使用成本的不断降低以及性价比的提高,未来可以预期的一段时间内中国数字中产水平以上的群体还会继续壮大,直到超过数字贫困人口,形成合理的信息社会结构。

中国信息社会多年发展的历程中客观存在着网民分层现象。CNNIC于2009年1月份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从2.98亿网民中识别出了4个重点群体,即中小学生、大学生、办公室职员以及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等,占到总网民数量的74%。他们在网络媒体、信息检索、网络通讯、网络社区、网络娱乐、电子商务等互联网应用方面呈现出不同特点,总体来说,大学生在网上最为活跃,除网络炒股外,各类应用功能的普及率最高;其次是办公室职员,网络炒股率最高;最不活跃的群体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各种网络功能普及率均低于平均水平。该报告还根据网民的网络应用行为将大部分网民划分为轻度用户(网络浅尝群、非主流网游群和自我展示群)、中度用户(基础应用群)以及重度用户(网络依赖群、网络商务群和网络社交群)三大群体7个层次,其中轻度用户的比例最高,为48.7%,重度用户为29.9%,中度用户为21.5%,总体分布状况呈“沙漏”型。

根据本研究对数字中产群体、数字富裕群体和数字精英群体的界定,CNNIC报告中所指的“网络浅尝群”和“非主流网游群”属于数字中产,其特点是利用ICT技术获取所需信息,而“自我展示群”、“基础应用群”与重度用户至少都属于数字富裕,他们不仅通过互联网获取所需信息,还创造表达自己声音的网络信息;网络社交群与网络依赖群中的一小部分网民属于数字精英,他们通过有组织地主动创造与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网络信息,形成一种通过制造并引导网络舆论,从而对现实社会产生实际影响的合力。另外,该报告中的大学生群体和办公室职员属于数字富裕群体或数字精英群体;上网的中小学生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属于数字中产阶层。

另外,笔者通过北京、天津和山西的三地城乡田野调研,发现了支撑社群数字不平等理论模型中位于数字贫困阶层的典型社群:农村社群、下岗职工社群和老年人社群等。

4 启示与建议

数字经济的理论范文4

关键词:网络经济 策略 电子商务

相关文献综述

近几年来,网络经济研究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外对网络经济的研究基本上分为官方和大学的研究、专业咨询公司的研究和IT媒体与公司的研究几方面。特别是美国官方和大学近几年来对网络经济的研究贡献了很大的力量。而国内网络经济的研究主要是政府和大学的研究、IT界评论人士的研究。政府和大学的研究没有形成比较系统性的工作,主要是学者的个人兴趣。

对网络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网络经济测度的研究上,其最早起步于对信息经济测度的研究。最早对信息经济进行定量测度研究的是马克卢普,其次是波拉特对美国信息经济的测度研究。他们的研究对此后开展的各类信息化和网络经济的测度研究开辟了一条道路。目前,由于网络经济是一种正处于形成和发展中的社会形态,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以及国际组织都纷纷开始对这一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各种测度体系,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

近年来美国政府机构和研究机构已对网络经济作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取得了一批颇具建树的研究报告和研究成果,其中的理论、数据分类口径和数据处理方法基本上符合网络经济的本质。美国商务部公布了政府第一部研究信息技术对经济影响的报告《浮现的数字经济》,随后又相继公布了《浮现的数字经济II》和《数字经济2000》,研究了数字经济时代的主要经济规律和经济变革,用数字经济解释了美国的经济繁荣。

国内对信息经济研究开展较早,研究成果也较多。其中对全国性信息经济测算的成果在运用波拉特信息经济分析方法同时,对其模式的缺陷也作了相应分析。近年来关于信息化指标和测度的研究一直在继续进行之中。

国家统计局正在追踪研究并逐步建立衡量网络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领域中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首先,进一步加速统计信息化建设,实现统计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管理、和开发使用全过程的信息化;第二,追踪、研究并逐步建立衡量网络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领域中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扩展统计信息的服务对象。

综上所述,国内大量的研究工作是针对信息化的指标体系研究,研究中直接针对网络经济开展的还较少,目前己经开展的研究无论从研究成果或是指标体系结构来说都不够系统或完善,指标的选取并不完全充分和适当。国家部委的相关研究还正在进行之中,尚未得到成熟的研究成果。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开展的网络经济测度指标研究多限于网络经济的某一方面,面对网络经济整体开展的研究工作还不够,测度指标选取也不够全面。

我国发展网络经济的策略

(一)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网络基础设施是和其它基础设施同样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而且网络基础设施在与其它物流的基础设施的配合下能够释放出更大的乘数效应。近来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我国应该在提高网络的利用率、降低上网费用、建立不断趋向于开放的市场竞争机制等方面继续努力。

(二)加强立法与宏观规划

政府要为发展电子商务制定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法规,鼓励社会各部门和厂商积极参与电子商务的竞争。政府要为发展电子商务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由国家统一布置和协调,避免条块分割和重复建设。我国现有的许多法律法规己经无法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在原有的金融、商务、税务、电信、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基础上,加以适当地修改,并进一步加强相应的立法,构建电子商务的法律框架,这可能是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同时,政府可以先制定一个总体规划,用作宏观指导。对于较为迫切,而且已经没有多大技术问题的层面,则可先制定一些条例。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制定并颁布《电子商务法》。该法应对国内国际电子商务规约、知识产权的保护、打击利用电子商务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等做出规定。

(三)实行利于网络经济发展的人才战略

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人才是网络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我国政府应鼓励各类教育部门加大科技和经济知识的教育力度,向学生普及网络知识,在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一些大专院校的经济、技术等专业增加网络经济学、电子商务等课程,培养适应网络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复合性人才。还要注意利用网络教育的手段培养网络经济方面的人才。采用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培养网络经济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派出留学生、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可以采用聘为专家或邀请讲学的方式,增加交流,提高国内人员水平;政府应制定政策允许有能力从事新技术开发的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的专家、科技人员到各类网络企业兼职,并以智力、专利、技术入股参与收益分配。

参考文献:

1.盛晓白.网络经济通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牛飞亮.网络经济与企业数字化改造战略.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3.周鸿铎.网络经济.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李新家.网络经济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5.陶德言.知识经济浪潮.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6.李庆臻,安维复.科技生产理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

数字经济的理论范文5

【关键词】数字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

一、信息经济的内涵

“信息经济”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和波拉特对于知识生产的有关研究。马克卢普1962年在《美国知识的生产和分配》中建立了一套关于信息产业的核算体系,奠定了研究“信息经济”概念的基础。1977年,波拉特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按照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分类的四次产业划分方法,获得广泛认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保尔・霍肯在《未来的经济》中明确提出信息经济概念,并描述信息经济是一种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贯穿于整个社会活动的新型经济形式,其根本特征是经济运行过程中信息成分大于物质成分占主导地位,以及信息要素对经济的贡献。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拉开了讨论“信息经济”概念及理论体系的序幕。目前,比较成熟的研究观点认为信息经济可以从微观和宏观角度理解。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主要研究信息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系统中的运作规律。这种观点同知识经济相通,属于同一个范畴;而从微观经济角度看,信息经济所涉及到的重点研究内容是分析信息产业和信息产品的特征、以及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力度。这种观点强调信息经济是信息产业部门经济。由于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微观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因而相当多的专家学者更倾向认为信息经济一定程度上主要是指信息产业经济。

二、网络经济的内涵

“网络经济”概念的提出同上个世纪90年代全球范围内因特网的兴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网络经济又被称为因特网经济,是指基于因特网进行资源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为主的新形式的经济活动。在网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伴随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大量新兴行业不断涌现,资源配置得以进一步优化,构成网络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带来虚拟网络交易模式,传统交易活动演变成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的网络交易活动,构成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数字经济相比,网络经济这一术语的区别在于它突出了因特网,并将基于国际互联网进行的电子商务看视作网络经济的核心内容。

三、知识经济的内涵

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技进步,全球知识生产、流通速度不断提高,分配范围不断扩大,社会经济面貌焕然一新。在此背景之下,相当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知识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联系,知识经济的概念逐渐形成。例如,美国丹尼尔・贝尔和日本屋太一等学者分别从“后工业社会”、“知识价值社会”的角度论述了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这些论述虽然还没有提出知识经济的基本概念,但却已经涉及到了知识经济的基本内容。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认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知识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因而“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为基础要素和增长驱动器的经济模式。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和应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知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明显,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引擎。正如美国学者美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所言:信息科技强化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换言之,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知识的创造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比重大幅度地增加了。

四、比较及总结

通过上述各概念分析,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和数字经济之间的确存在差异。知识经济强调知识作为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信息经济强调信息技术相关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网络经济强调因特网进行资源分配、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的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则突出表现在整个经济领域的数字化。但正是存在差异,才产生必然联系性。虽然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早已提出,但是“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并受到重视却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知识经济的产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并最终孕育了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诞生。同时,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广泛应用更加促进人类知识的积累,并加速人类向数字时代的过渡。知识经济、信息(产业)经济、网络(因特网)经济这些概念在同一个时代提出并不是相互矛盾或重复,而是从不同方面描述当前正处于变化中的世界。“知识经济――信息(产业)经济、网络(因特网)经济――数字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基础内容――催化中介――结果形式”。知识的不断积累是当今世界变化的基础;信息产业、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当代社会发生根本变化的催化剂;数字经济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表现形式。因而这几个概念相辅相成,一脉相传。

图1 数字经济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文献

[1]乌家培,肖静华.信息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吴季松.知识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乌家培.信息社会与网络经济[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2.

[4]纪玉山.网络经济学引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5]刘列励.信息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数字经济的理论范文6

一、全球化和市场信息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人类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严重的挑战。在21世纪论坛上,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说过:“全球化意味着,创造一种全球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全世界的人们不仅能够在一种没有磨擦的方式下交流,面对面地分享经验,而且这种空间将使多样性的文化得以共同发展,所有人都可以创造、为知识,做出自己的贡献。全球化创造出更好的世界与和平的文化”。①

实际上,在21世纪经济论坛上,“全球化”更多地被描述为“双刃剑”:即经济的全球化启动了市场的全面开放,能够推动资金、技术、商品和劳务的跨国流动,使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由此给参与其中竞争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在启动市场开放时又会带来强大的外来冲击力。优胜劣汰,不能适应市场竞争者就会淘汰出局。我国要加入WTO,就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就要市场经济发展,就要重视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鉴定和利用。

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有一句名言:市场不是万能的上帝,它既没有心脏也没有大脑:既无理智也无良心。因此,政府不应完全退出市场,而应该有效地加强市场管理。市场不是万能的上帝,需要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这句话对于的家和政府官员正确理解市场经济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知道,市场调节和计划管理都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市场是交易场所,必须有完善的“游戏规则”,市场竞争才能公平合理和健康发展。市场信息是资源,同时也是商品。秘密信息法就是保护这种商品交易活动的。

市场信息具有两面性:一是建设性;二是破坏性。真实的信息,能够如实反映地区或企业的经济状况或综合实力,使政府或个人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信息是资源,个人利用信息可以发家致富和有利于国家和人民;政府利用信息可以繁荣经济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虚假的信息,充满陷阱与危险,容易使人上当受骗。

财务信息(包括信息)是市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户可分为内部用户和外部用户,也可以分为过去用户、现在用户和潜在用户,它主要包括政府、投资者、债权人、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研究人员等。有些财务信息往往与政府或个人投资决策有关。

当前,财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政府,其真正关心财务信息真实性的也是政府的各部门。因为政府是市场经济的管理者,要运用市场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审计信息进行宏观调控或投资决策。

审计是独立的综合经济监督部门,是政府行使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它所提供的审计信息比财政、税收、、会计更具权威。特别是经过审计鉴定的财务信息是政府、银行、税收、投资者进行宏观管理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如果审计信息的真实性受到破坏,将会给政府和各类投资者带来无穷的危害。

二、数字化对会计假设和审计真实性造成的冲击

数字化、信息化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今天,计算机网络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像电话、电视、汽车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网上政府、网上学校、网上商场、网上银行、网上图书馆等等,各式各样的网络信息服务正以惊人的速度构成一个全新的社会。数字化和信息化,使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步伐加快。

网络经济的兴起,信息瞬间传递使传统的会计假设受到严重冲击。会计假设也称会计公设,是会计的基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明确;持续经营不变;会计分期合理;货币计量准确。会计假设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否则将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网上商场、网上银行、网上公司在国际互联网上进行电子商务,使会计假设理论受到严重冲击。

1、数字化使会计主体界限难以把握

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的信息革命,使知识和信息的扩散和的速度大为加快,交易和决策瞬间完成。电脑技术和通讯技术的相结合,形成了“国际互联网络”。“网上公司”又称“无实体公司”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将成千上万的个体企业联合起来,统一以一个公司的名义作商品(包括技术、知识产权)交易。这种商品交易一旦业务完成,公司即可在数秒钟内解除协作关系。这些网上实体的出现和商品交易的形式,对传统的会计实体假设是一个巨大挑战。如何确定会计主体和正确客观地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及财务状况,是新时期会计假设应设法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

另外,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和以智力投资为主的高新经济。企业的社会成本、社会绩效考核和人力资源等信息有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在经济,以企业为主体的三大财务报表基本上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但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三大财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性。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兼顾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责任,要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增长。企业的社会责任加重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和政府的投资多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所以人力资源将成为社会和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主要源泉,人力资源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企业并购、新生、破产将会更加频繁,会计主体的确定也会遇到新的挑战。

2、数字化使持续经营假设受到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企业竞争和并购愈演愈烈。企业经营决策稍有不慎,就有破产的危险。在美国,高新技术企业开发的成功率只有10%~20%.另外,每年都有大批的企业产生和破产,生与死的企业数量基本持平。另外,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许多大企业纷纷联合,企业并购的步伐不断加快。企业并购可以使企业扩展规模加快向企业制度转变。同时,企业并购可以使企业转移重心,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和高新产业。企业并购可以使企业在极短的时间内聚集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因此,并购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网上实体经营活动的“暂短性”和适时介入、退出转换的特点,不适用持续经营假设,而适用破产清算与破产期间假设。所以,传统的会计持续经营假设受到巨大挑战。

3、数字化使货币计量假设受到质疑

货币计量假设的前提:必须是货币的币值稳定和使用同一个币种进行衡量。货币作为会计计量的尺度,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知识经济的到来,使货币的本身缺陷暴露无遗。首先,货币稳定受到冲击。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加快。特别是国际间有数百万亿美元的投机资本,使得金融投机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调集数亿美元甚至数十亿美元冲击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由于投资决策瞬间完成,加剧了会计主体所面临的货币风险,冲击了货币计量假设的基础。其次,知识经济使单纯用货币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近年来,人们十分重视信息的相关性,期望财务报告能够提供更多的面向未来的非货币性的信息。如人力资源、企业外部环境、地理环境、高新技术开发、战略管理等等。

4、数字化使会计分期假设遇到麻烦

会计分期假设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必要补充。计算期间损益和定期编制报表是为了考核经营者的业绩和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但是,人为地划分经营区间并设置“待摊”、“预提”费用等科目,必然会导致客观经济现实与会计反映结果的不一致,成为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原因。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内部管理会计和战略管理会计逐步建立,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必然向多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创新和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无形资产的购置与折旧出现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如分期折旧,费用划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遇到了不少麻烦。

三、数字化冲击审计真实性的客观原因

数字化使人员摆脱了手写笔算的笨重劳动,纸质的帐目报表变成了无形的磁质载体。机操作既带来快速便捷,也带来一些麻烦。计算机操作必须严格按照计算机控制程序办事,如计算机操作管理不善或串通作弊,其隐蔽性和多变性必然会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多麻烦。计算机行业有一句名言,叫做垃圾进垃圾出。就是说,如果计算机有一个程序有,即使输入正确的数据,计算的结果也是错误的。

过去,会计人员作弊,可以查对笔迹,核对数字。从纸张、字迹、凭证、帐目中可以发现很多线索。现在,计算机处理数据,很难发现珠丝马迹。过去,会计人员作假帐,至多有2-3本帐。现在,会计人员作假帐,可以做到轻松愉快,随心所欲。如果是单位串通作弊,再加上地方保护,审计要想查清楚,就会十分困难。

信息是资源是财富是商品,伪造信息就是制造伪劣商品。传递虚假信息与出售伪劣商品性质基本相同。这种违法行为,必须受到谴责、制裁。财务信息失真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更有背景。如长期以来,我国片面追求高速增长,不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硬性规定国民增长比例指标;对省、地、县经济增长排列名次;政府限期扭亏增盈,否则就地罢官;厂长成本,经理利润等等作法,都是财务信息失真的历史原因或主观原因。上级指示,会计违心,财务信息,数字游戏。数字化的严肃性和会计的职能受到巨大挑战。一方面,数字化使会计假设受到冲击;另一方面,由于长官意志,群体利益,使制假者昌,护假者荣。这是财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同样,由于利益躯使和财务信息失真,审计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也受到严重挑战。

四、对策思考

英特尔公司总裁格罗夫先生曾说:“在世界上,一切能做到的,终将做成!技术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无论人们在它前进的道路上设置何种障碍,它仍然会继续。一切信息均能以数字形式表达;一切信息均能以数字形式传送;一切信息均能以数字形式储存。为此,数字化形式的创造以及信息的表达,均超过了人们工作场所和个人生活中其他形式的交流方式-电话、广播等。数字化形式的展示将会超过任何其他信息的储存方式-图书馆、专业记载、相片集等。我们现在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数字化信息必将永存!”这段话告诉我们,一切信息均能以数字形式表达、传递和储存。数字化信息和技术进步将为人类带来幸福和光明。

1、加强计算机法和相关法律的立法、执法和司法建设

加强计算机法的立法和执法,保护计算机软件技术。当前,国际互联发展神速,深远。但是网上侵权,黑客入侵,计算机病毒等,不断困扰人们对互联网络的信心。互联网络越普及,其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越大。网络安全,至关重大。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计算机法主要是指保护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设计者与使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保护计算机硬件的法律主要有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工业设计法、秘密信息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技术转让法。保护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主要有版权法、秘密信息法、竞争法和技术转让法。二者不同的是计算机软件主要受版权法保护,商标法等其他法律可以辅助作用,但专利法对计算机软件尚存在诸多难题。计算机硬件主要受专利法保护,同时也受商标法、秘密信息法等法律保护。

商务立法也很重要。由于数字化对会计假设和审计真实性产生的巨大冲击,应该完善和补充《会计法》、《审计法》、《公司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特别要注意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司法保护。要加强立法、执法和司法建设,坚决打击网络犯罪活动。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网络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几乎任何一个网上活动都可能是跨国的,这就带来一个管辖权问题。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凡是发生在我国境内的侵入或破坏计算机系统的行为,我国都有管辖权。我国刑法第285条和第286条有关于“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和“破坏计算机系统罪”。存在问题是法律规定仅限于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领域计算机信息系统。现在,关于“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和“破坏计算机系统罪”应该扩大到证券、商业企业局域网络;陆海空运输系统和个人计算机信息系统。凡是未经许可非法侵入,无论是对国家核心部门还是对普通公民的个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破坏的,均以“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定罪量刑。

2、加强会计、审计与实践

从数字化对会计假设和审计真实性造成的巨大冲击事实来看:在网络、数字化是历史发展趋势,人们一天也离不开互联网络。互联网络是一种新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和社会形态。电子商务是客观现实,网络经济扑面而来,经济全球化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如果我们不想被时代淘汰,就必须面对现实和挑战。加强理论和研究十分重要。从事财经、会计、审计工作的同志,必须加强对财政金融、会计、审计理论学习和研究,特别要重视对会计、审计的基础理论研究。我们要积极探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审计原理的发展状况与趋势。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与学说,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大胆学习和借鉴。知识和信息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要参与国际竞争和循环,就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会计审计理论研究,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首先,要掌握当前国内外学术研究发展趋势和动态;其次,要熟悉国际上学术研究的主要课题、进展、成就、问题(热点、难点问题);第三,要确定自己的课题研究方向、主要任务、措施办法,力争少走弯路等。

3、设立专家鉴定委员会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财务信息和审计信息是多方面的,有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判断信息准确与否,要有一定的原则和标准,特别是对网络经济中的财务信息,仅依赖货币信息还不够,还必须对非货币信息进行研究,才能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这样,就需要设立专家鉴定委员会,分析判断财务信息和审计信息是否违纪、违规、违法。法院开庭审理案件时,要有原告、被告和陪审团。必要时,公开审理,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和新闻监督。

当前,我国有良好的会计基础,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不断完善,会计人员有1200万,专业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我国审计事业发展迅猛,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正在深入人心,审计执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如何看待财务信息和审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既有现实问题,也有学术理论问题。如有的媒体说,某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审计出某上市公司漏报的32万元收入问题,就认为这个事务所如何如何。对于一般人来说,审计人员连32万元的隐瞒收入都发现不了,一定没有尽职尽责。实际上,该上市公司是个年收入达数亿元的大公司。根据会计重要性原则,32万元在数亿元中是一个很小的数字,是一滴水与海洋的关系。一个很小的数字,根本不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投资决策。由于很多人不了解会计、审计的基本原理和准则,象这样的报导,就会引起社会公众的误解和影响审计的形象。严格地说,当事人应该追究上述报导者的法律责任,并要求被告赔偿必要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4、加强行业管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市场不是万能的上帝,它既没有理智也没有良心。但参与市场竞争的人员,必须遵守市场“游戏规则”。政府要加强市场宏观调控,主要靠间接管理,如法律、制度和财政、金融、税收、会计、审计、工商行政管理等手段。各行业都有成千上万的企业和个体,行业内部要有制度、规则、办法、措施等。行业要带头遵守市场“游戏规则”,遵纪守法,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理权益。如会计师协会、审计师协会要有自己的行规和行为规范,要努力提高全体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对违法乱纪者,要给予警告、严重警告直至取销执业资格。

5、建立会计承诺制和互联网络数据库

会计承诺制要责任明确,如果发生问题要追究企业法人代表(厂长或经理)的法律责任。其次,要建立互联网络和数据库,实行资源共享。审计机关或审计团体应建立互联网络和资料数据库,被审计单位有责任定期向审计机关报送会计报表和有关资料。被审计单位应正式向审计机关承诺,所报会计报表和资料无虚假成分,如有问题将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