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奖励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庭教育奖励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奖励方法

家庭教育奖励方法范文1

Abstract: The outstanding issue in family education is the purpose of punishment is not clear, too casual, not timely, not appropriate and so on. In order to obtain relatively good results, they must clear the applicable scope of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pay attention to controlling the using proportion of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take the spirit of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as the basis and supplemented by material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and also timely and well-founded.

关键词: 家庭教育;奖惩因素;问题;原因;对策

Key words: family education;rewards and punishments factor;problems;cause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2-0181-01

0引言

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或手段,不仅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和管理的手段,而且也是家庭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有众多的家长未能正确运用奖惩因素,导致了家庭教育的低效、无效,甚至适得其反。

1存在的问题

1.1 奖惩目的不明确在调查中我们遇到一个叫小明的学生,因为有不良行为,老师经常向其家长告状,父母和哥哥经常对他谩骂甚至责打。为了逃避惩罚,他学会了说谎;为了报复父母和哥哥的谩骂责打,他多次偷窃家里的钱物。 以上事例说明,目的不明确的惩罚不但破坏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心灵联系,也使孩子变得麻木不仁、我行我素。小明的家长只是认为我惩罚了孩子,他就不会或者说不敢再做出老师告发的行为来,殊不知他们的惩罚却适得其反。

1.2 奖惩过于随意对孩子的教育,该奖不奖,该罚不罚,这是最典型的放任自流的家庭教育;高兴了就奖,生气了就罚,这是最不负责任的家庭教育。

1.3 奖惩不及时当奖未奖,当惩未惩,孩子的行为没有及时得到强化,错过了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必然会影响教育的效果。如果孩子已经达到了奖惩的目标,父母要马上给予奖惩,否则,时间一长孩子忘了奖惩的原因,奖惩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1.4 奖惩不适当奖励不当和惩罚不当都会产生负面效应,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其一,过多过度的表扬和奖励会使孩子形成骄傲自大、行为自觉性差和经受不住批评与挫折的人格品质。其二,过多的批评会使孩子失去信心,过多的严厉惩罚会使孩子胆怯、懦弱,不当的批评方式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公正的责备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2原因分析

2.1 家长教育理论素养较低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虽持有积极的态度,但他们缺少科学系统的家教知识,读过的教育类书籍又很少,仅有的家教知识也只是从报刊或杂志中零星获得,这就造成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盲目性。不懂得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不能很好的运用教育手段和方法,特别是在用奖励和惩罚手段进行教育时更是问题百出。

2.2 传统家教观念的影响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家长拥有绝对的权威,享有对孩子的惩罚权, “孩子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根深蒂固。以至于到了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与时代要求格格不入的传统家教观念仍然存在于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中。家长两眼只盯着孩子的缺点,不注意发现和扶植其优点,习惯于用惩罚的手段制约孩子的不良行为。

2.3 不能正确理解新的教育理念受当今“教育平等、教育民主”思想的影响,许多家长试图将教育家所提出的“要把孩子当人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和“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思想落实到家教行动中,但由于没有完全理解这种思想的精神实质,在生吞活剥接受的基础上,一味盲目地对孩子实行奖励教育,出现了许多不当的奖励,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4 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够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其出生和未成年时期正赶上父母事业的关键期,家长的主要时间和大量精力都用在了事业的拼命打闯上,用在教育孩子尤其是研究如何教育孩子上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

3对策建议

3.1 明确奖惩的适用范围奖惩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其适用性依各自的功能而定。奖励和表扬是对孩子良好言行的肯定性评价,可使孩子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促使其发扬成绩。表扬和奖励有助于使孩子建立起独立性、自觉性、自信心等好的个性品质。但如果表扬和奖励使用不当,超出其适用范围,会使孩子产生自满、自负、自觉性与自律性差、抗挫折力弱等不良品质。批评和惩罚是对孩子不良言行的否定性评价,可使孩子产生负疚的心理体验,从而促使其改正错误。批评和惩罚有助于孩子明辨是非,但批评和惩罚使用过度则会使孩子自卑,遇事懦弱退缩。

3.2 奖惩要有理有据家长在实施奖惩时,应向孩子讲明奖励的是什么,惩罚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奖励,为什么要惩罚,这样才能真正使孩子明确哪些言行是该发扬的,哪些言行是该终止的。

3.3 奖惩要把握好时机奖励表扬和惩罚批评孩子一定要注意时效性,当孩子已经达到了奖惩的目标,父母要及时给予奖惩,否则时间一长,孩子忘记了奖惩的原因,忘记了该发扬的行为是什么,该改正的行为有哪些,奖惩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3.4 注意控制奖惩的使用比例在教育孩子方面,奖励比惩罚的功效大。一般情况下,奖惩的使用比例要依“三七开”的原则,三分惩罚,七分奖励。同时,在每一次具体实施奖惩时也应贯彻“三七开”的原则,表扬奖励时,要指出不足,以防孩子骄傲;批评惩罚时,要肯定优点,以防止孩子自卑。

3.5 奖惩要以精神奖惩为主物质奖惩为辅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物质生活的保证都是由家长来提供的,他们没有创造物质财富的艰难经历,物质需要的满足常常被他们认为是应该的和轻而易举的事情,并不能激励其后续行为。所以奖惩孩子应以精神奖惩为主,物质奖惩为辅。物质奖励过多,极易助长孩子贪图物质享受的欲望。

总之,奖惩的使用是一门艺术,要做到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定。俗话说,“知子莫若父”,每一个做父母的,如果能用心了解孩子,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相信都能正确地分析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缺点,正确、适度地使用奖惩手段,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叶立群.家庭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家庭教育奖励方法范文2

对于家庭教育的功能性,我们以往存在着各种偏差,对话、交流、关心、说教只是其表面现象,都不足以展示家庭教育的基本属性。我们考察单个家庭的教育,发现绝大多数的家庭都突破不了上述功能,而这也是抑制家庭教育潜能开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探讨其基本功能。据此,本文笔者认为“技艺、做人、信仰”才是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技艺指的是生存的技能,要求家庭教育需传授、教会幼儿未来安身立命所需的各种生活本领;做人指的是做人的道德品质,要求家庭教育需塑造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做人的基本素质;信仰指的是文化思想信仰,要求家庭教育创造文化熏陶的氛围,使儿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上述功能中,做人品质是根本,生存技能是保障,文化信仰是方向,三者独立且统一,

二“、家+园”交互教育的两个误区

在探讨“家园”教育误区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目标、教学内容。在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第二部分中提出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内容与目标。而详细分解这些部分,我们发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诸多的共同之处,即都希望把幼儿培养成“身体健康、善于交流、善于表达的有责任、有信心、富情感的孩子”。但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存有诸多误区,主要有二:一是幼儿园教育的“家庭化”;二是家庭教育的“幼儿园化”。在前一种误区中,不管是幼儿园的管理者,还是一线幼儿教师,他们都将学生当作“襁褓中的孩子”看待,生怕他们“风吹草动”、“生病遭罪”。尤其是在“安全校园”的背景下,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提供卫生的幼儿饮食、保护幼儿的身体健康就成为了当前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课程教育、课堂活动、课后实践则成了附属工作。从这点来看,教师如同父母,幼儿园生活如同家庭生活,幼儿教育也就越来越“家庭化了”。在后一种误区中,由于父母普遍缺少对幼儿教育相关知识的认识,导致父母教育孩子只是模仿幼师做法或者比照学校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其实就是“幼儿园中的老师”,家庭教育也就成了幼儿园教育在时间、空间上的延续。因此,在创建科学的“家+园”教育模式时,我们应尽力还原二者教育的本真,使其相得益彰。

三“、家+园”交互教育的新途径

1.技能交互教育。由上可知,生存技能培养是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保障。细究生存技能的基本内容,可谓包罗万象,综其一点,一为生存,二为发展。生存者,以家庭事务为要;发展者,以手工技能为要。反观《纲要》内容,技能方面的教育要求较少,更别提实践操作了。因此,笔者建议,家庭教育以家庭事务为主,幼儿园教育以手工技能为主。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不应过分溺爱孩子,可采取“任务式”教育方法。例如,父母可借鉴“爸爸去哪”中的相关剧情,为孩子设置相应的“任务”,引导孩子去完成,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所设“任务”以孩子能够完成为限,父母可全程陪同完成,也可由孩子单独完成。所给予的奖励以物质奖励为主,精神奖励辅之。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增加手工操作课程的比例,设置专门的手工实践活动,并耐心指导幼儿完成手工操作。例如,用橡皮泥制作人物形象、生活用具;或者用剪刀、纸张制作剪纸艺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家庭与幼儿园在技能培养上的内容各异,但是二者还是可以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的,只要依据实际情况具体操作即可。

2.道德交互教育

道德教育对于幼儿人格的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虽然《纲要》中有相应的规定、要求,但在实践中做人道德的幼儿园教育还是缺失的,而家庭教育正好可以弥补。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幼儿时期的孩子正处于强烈的感知事物的阶段,模仿是其最主要的感知表现手段。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是最直接、最适合的被模仿对象。据此,笔者建议家庭道德教育可通过“适当说教+现身说法+以身作则”的方式来实现。首先是适当说教,要求父母在适当的场合、适当的时间对孩子进行引导。此外,父母说教须避免禁止性语言或他人在场的情况。因为禁止性语言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而他人在场则可能刺伤孩子的自尊心。例如,在睡觉前可以对孩子说:“宝宝,说谎是不对的,我们应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你说好吗?”其次是现身说法,以现实中的例子来教导孩子,可以让孩子直接感受,参考比照。譬如为了让孩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对孩子说:“宝宝,你看xx在哪踢球呢,你也去踢吧,可好玩了。”最后是以身作则,以父母自身的行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行为。对此,父母应积极树立正面形象,给孩子传递“正能量”。

3.文化交互教育

当前的幼儿文化教育过于偏狭,衡量标准不甚科学,无法触及孩子的内心深处。而纵观犹太人的幼儿教育中,信仰教育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属于最高阶位的教育内容。对此,笔者有意借鉴犹太人的教育理念,只不过犹太信仰教育指的是“宗教”教育,而本文则指的是文化教育。本文中的文化信仰教育不同于、意识形态信仰,它是对于社会与自然的基本法则遵守。而对于此种教育,家庭与幼儿园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需相互渗透、相互配合。譬如对于自然万物的认识,幼儿园可以教授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并借助教材、教具赋予动植物以人类情感,使孩子在心里树立起“与物共生、与物共存”的理念。而在家庭中,父母可以引领孩子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使孩子近距离的接触自然,认识自然的独特魅力,从而培养起幼儿“一切动植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美丽的,我们应该善待它们”的意识。

四、总结

家庭教育奖励方法范文3

一、开办目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最亲近的终身教师。家庭教育是人类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教先从家开始”,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幸福,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才能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开办家长学校旨在向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改革发展趋势;讲授中学生生理、心理知识,探讨家庭教育正确方法;改善家庭教育环境,使家长掌握教育科学知识,树立新颖“教学观念”;交流家庭教育成功经验,从而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二、主要工作1、领导重视、计划落实。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制订家长学校教学计划。2、完善社区网络。成立家长学校委员会。继续完善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网络。及时反馈孩子在家庭、社会的有关表现,以利于学校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3、讲授科学家教方法。积极开展理论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家长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办学品位。4、请家长探讨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倾听家长意见,改进学校工作。

三、参加对象全校所有在校学生的家长。参加者应达60%。

四、组织领导由家长学校校委会组织实施。

家庭教育奖励方法范文4

关键词:班级管理;精细化;优秀品质;家庭教育

班主任每一学期都在努力地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如了解、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进行个别教育,做好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协调多方的教育力量等。在这些常规的管理工作中,把企业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运用于班级管理中,会让班级管理工作更科学、更具体、更明确、更细致。

一、精细化班规

1.班规制定精细化

为了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我以班规作为班级管理的标准:(1)信号明确,指向性强;(2)班规条款简单、易懂,让学生容易看懂,容易遵守。(3)班规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做动态调整。

2.落实评价精细化

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些时间,用班规来规范学生的行为,是一个复杂艰难的过程,需要教师反复多次地对班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年龄小,长时记忆力差,问题往往反复出现。对此,我们必须以包容之心来对待,不能操之过急。我每天坚持抽出一点时间来对好的和不好的现象进行评价。比如:表扬某某今天课前准备工作做得好,某某今天下课又打闹了,某某今天知道上课有话先举手了,等等。如此细致、指向明确、具激励性且不厌其烦的评价,不断提醒学生还有哪些问题他们没有注意到,从自己,从他人身上发现问题,改进自己。

3.奖惩措施精细化

仅仅依赖评价容易使学生产生麻痹心理,这时我们需要必要的精细化的量化奖惩条例来强化制度管理的效果。我先奖励每人10个笑脸,表现好奖励一个,表现不好圈掉一个。然后每周进行一次汇总,得笑脸多的满足其一次合理要求,而少的则要为大家劳动或剥夺一次游戏机会等。

通过精细化制度的制定、反复多次的评价以及精细化的奖惩措施,逐步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但这些总还是带有强制性的,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外因。要使学生走向成长的良性轨道,需要学生自身不断的反思,修正自己,这就是内因的作用了。

二、精细的观察和引导教育,把优秀的品质植入学生的心底,使良好的班风自然形成

如班上一位学生陆某某,因父母工作地较远,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该生顽皮、任性、不吃亏,易与同学发生矛盾。对此,我与其家长交流过,也对其进行过批评教育,但都收效甚微。一件小事给了我一个夸奖他的机会。事情是这样的:课堂上,一位同学无意碰掉了他的卷子,第一次,该生很生气,朝着同学的背影指了指自己的卷子,愤怒地朝着那个同学翻了翻眼睛;第二次,有一位同学从他旁边经过,又不小心碰了一下他的卷子,这次,该生什么也没说,只是扶好卷子,像没发生什么事一样。这样一个细节让我即刻兴奋起来,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资源吗?于是,我在课堂最后几分钟给大家讲述了刚刚发生的这一幕,然后进行适时的评价,告诉学生这就叫宽容,对别人的无意之过别去斤斤计较。这一小小的事例,一番激励的话语所产生的作用是:那个原本倔强任性的孩子变得顺从了,好管了,课堂上发言积极了。更让人欣慰的是,该生和教师少了些距离,多了份亲近。

三、最大程度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1.提高一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就交给教师了,自己只要让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了,至于教育,那是教师的事。孩子学得怎样,他不关心。对有这样认识的家长,我们必须用现实中的实例来提高他们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在我带过的学生中,确有因学生习惯、态度等原因造成成绩太差、中学无学可上的例子,这些例子可以成为对不重视家庭教育的这些家长进行教育的资源。因为现实中的例子更有说服力,这一点毋庸置疑。

2.重视教给家长家庭教育的方法

一是充分发挥家长会的作用。每次家长会我都会充分准备,除了汇报学生的情况外,还会对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优秀品质及自信心等教育方法加以指导。家长会上,我曾以“优秀的孩子是这样培养出来的”“给家长的20条建议”等为主题进行交流,以使那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家长能受到一些启发。二是利用家访或电话等方式进行个别探讨交流,使家庭教育更有的放矢。三是推荐教育书刊给家长,让家长在学习中提升家庭教育能力,走出教育误区。

家庭教育奖励方法范文5

当今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取代传统价值取向,对于物质裸的追求超过任何时代。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势必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造成家庭德育问题突出。

1.更加盲目重视智育的片面发展,忽视德育教育。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读书做官的风气。但是,古人强调读书的时候也强调修身,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把修身放在第一位,足见古人对德育的重视。即便在贫乏时代,古人们都始终恪守着“修身”“、齐家”“治国”的古训。而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变化,人们的内心逐渐荒芜,也把追求智育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家长盲目的追求对孩子未来职业的期许,更加注重对孩子知识学习的关注,片面追求孩子学习的高成绩,忽视了对孩子德育的教育。而孩子沦为学习的工具,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被剥夺。根据宋传胜的调查,只有20.66%的父母把德育教育内容当成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而55.90%的父母将教育的重心放在了智力培养上面。

2.更加注重物质和金钱的奖励作用,忽视精神熏陶。

随着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父母和家庭成员对孩子的宠爱有增无减。在富裕生活的背景下,家长更多的是通过对孩子物质上的满足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这就容易造成孩子享乐、功利、攀比等不良价值观的形成,给孩子成长造成损害。一方面,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家长有能力给予孩子更多物质上的奖励。另一方面,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忙,平时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觉得内疚,想要补偿对孩子情感上的缺憾,通常会从物质上甚至金钱上直接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家长德育意识的缺失,导致家长在教养孩子上的盲从。父母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关键是要教育孩子如何正确看待物质和金钱,如果缺乏对孩子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最终将不利于孩子未来的成长。

二、富裕时代背景下出现家庭德育问题的原因

物质的泛滥造成文化的荒芜,人们变得更加功利,人的精神世界变得荒芜,这影响着家庭对孩子的教育。

1.家长功利化的教育思想作祟。

富裕时代背景下,人们注重物质享受而忽视人文情怀的修养,读书已经成为一种奢侈。父母自身在学习和修养上的欠缺造成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缺乏,教育水平不足,缺乏正确的家庭德育意识和家庭德育能力。缺乏家庭德育的正确意识就会在孩子的教育上盲从、随大流。在功利主义观念的影响下,父母就会过度重视孩子智力的培养,完全是盲从别人。缺乏家庭德育能力的家长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不能够正确有效地把自己的道德认知教给孩子,就不能有效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现代德育的困境在于教育与生活的疏离,走出德育困境的出路是向生活回归。学校德育的弊病就在于此,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庭也应承担起孩子德育教育的重任。

2.大众传播媒介的负向功能被放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精神文化的滞后发展形成了巨大反差。多元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结构被打破,不良文化趁虚而入充斥社会,大众传播媒介在文化的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良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家长,造成家庭教育观念的变异。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书籍等媒介。大众传播媒介有覆盖面广,资源利用率与传播效率高的优势。因此,不良文化趁机大肆渲染不良价值取向,造成恶劣影响。在缺乏核心价值观引导的富裕时代,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大行其道,快餐式的垃圾信息不断冲击着荧屏和文字对面的孩子和家长。由于未成年人尚不具备准确的判断力和抵抗力,极易受到腐朽和偏激思想的影响,而成年人由于缺乏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也往往会深受其害。家庭德育在这种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下,变得更加脆弱。

三、富裕时代背景下家庭德育建设

1.改变家长功利化的教育观念,加强家庭德育意识。

首先要改变的是家长功利化的价值观念。一是家长要学会跟孩子沟通。沟通是心与心的交流,通过跟孩子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才不会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盲从别人,从而少走弯路。二是家长要改变溺爱孩子的习惯。卢梭曾说过:“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家长对孩子物质上的投入固然必不可少,但精神上的关怀与慰藉更为重要,更能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心理品质。另外,对孩子的奖励不要只限于物质和金钱的奖励,可以选择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带孩子去博物馆、旅游、爬山,等等。家长可以选择这些既可以满足孩子需求又可以娱乐身心、增长见闻、陶冶情操的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其次是加强家长的德育意识。学校、社会、国家都应该给予家长更多的帮助:①组织公益的家庭教育讲座。我们国家有很多家庭教育的专家、学者,他们有着丰富的家庭教育的知识和经验。也可以组织慈善基金会或者其他公益组织,邀请这些专家、学者开展一些家庭教育的系列讲座。讲座内容可以制作成视频光碟发放,在网络、报刊等大众媒介上进行宣传等。②开办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形式。家长学校要定期组织家长学习,开展家长的交流活动,安排专业的老师讲课,营造一个可以让家长们相互交流经验和与专家交流并且答疑解惑的良好环境。

2.弘扬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发挥大众传媒的正向功能。

文化是文明传承的载体,良好的文化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应该因为新时期多元文化的影响而抛弃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新时代,要在传承文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中华文明的现代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大众传媒之所以能够带来大量的负面信息从而毒害年轻一代,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功利化和享乐主义的盛行。另一方面管理和审查的缺位,缺乏应有的审查制度,也是不良文化泛滥的原因。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覆盖面广,时效性、信息丰富性等重要特点,发挥大众传媒的正向传递功能,去除糟粕,弘扬新时代的核心文化价值观。

家庭教育奖励方法范文6

关键词:家庭教育;调查;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180-01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部分学困生家访,对全校学生及家长的问卷调查,归纳出现代家庭教育的误区。广泛征求基层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误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立家长培训体系,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家庭教育,达到优化学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二、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抽样谈话

调查对象:学校100位学生及家长

调查时间:2012年7月

调查内容:1.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2.家庭教育的现状及效果。

三、现状分析

许多家长将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认为孩子的教育无论好与不好,完全由学校负责。学校教育面临种种困境:孩子的养成教育差,良好的习惯没有形成。教师努力教书育人,但所付出的汗水与所收获的结果极不相称。不妨我们把当前教育视觉转向家庭教育,旨在研究家庭教育的误区,家校合作的误区,进行家长培训优化学校教育,反哺高效课堂。

四、调查结果分析

分析调查材料及家长谈话后,发现农村家庭教育存在许多误区,经过归纳汇总得出以下结论:

误区一:重养育轻教育。由于许多家长忙,没时间陪孩子,作为补偿,只要孩子提出的物质要求,家长从不拒绝。调查表明,我校有58.7%的家长花费精力最多的是孩子的日常起居,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是他们的主要目标,只有32.8%的父母能坚持每天与孩子沟通谈心。

误区二:重智育轻德育。调查表明,76.9%的父母将好好学习作为孩子的唯一任务,不注重或忽视对其思想品德的培养。

误区三:只顾言传要求孩子,忽视律己及身教。调查表明,20%的家长给孩子订各种规矩,提出种种目标,自身言行却不端,这样的教育对孩子而言不但毫无效果,更可能误导孩子的是非观。

误区四:重体罚轻交流。调查表明,家长的教育方法简单陈旧。21.3%的家长认为纠正孩子的错误打一顿、训斥一番最有效,这样孩子犯了错误以后不敢承认,久而久之孩子学会了编虚说谎。

误区五:重物质奖励轻精神激励。调查表明,有65%的家长重奖孩子,孩子不吃饭,家长许愿,你吃完后给你两元钱。学习、吃饭等本是孩子应该做的事,奖励、许愿反而使其变成了有条件、有报酬的事了,这不利于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误区六: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调查表明,69.3%的家长对心理知识一无所知,无法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对孩子心理健康不重视,对孩子身体健康却关注过度。

误区七:重考试分数,轻学习能力。调查表明,65%的家教最明显的误区之一,是把分数当成智力发展水平的唯一尺度,也当成孩子学习能力强弱的尺度。许多家长只要求孩子从小拿高分,却忽视了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犹如舍本逐末,致使学习没有后劲。

误区八:家长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调查表明,10%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辅导过于包办,当孩子的学习稍微遇到一些困难,家长就帮助解决,这无形中让孩子在学习上依赖父母,往往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根据现状提出对策

根据农村家庭教育的误区,经课题组教师积累的实践经验进行研讨,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提出如下对策:

1.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家长培训学校,举办家长培训班,在培训第一课中集中传达家庭教育的误区,让家长对比反思,及时纠错。

2.课题组成员归纳出家长必读,打印成小宣传册,或统一印制家长培训教册,分发给全校学生家长。

3.课题组成员根据家长培训前后学生在校情况的分析对比,最后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现代农村家长培训的内容、方法等一系列成果,最终达到优化学校教育,深化高效课堂的目的,并将其提升到理论水平。

4.学校设立家庭教育咨询室和咨询热线,为家长和孩子提供咨询服务。

5.坚持让班主任家访制。只有了解学生的家庭,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只有同家长零距离沟通,才能实现家校教育的密切配合。

6.学校设立“家长开放日”。每周规定星期三的某一时段为家长开放日,分管领导接待学生及家长。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心声,传达学校的培训精神。

7.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学校家长委员会是学校管理的参与者。有些教师不便解决的问题,交给家长委员会将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