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建议

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建议范文1

[关键词]隐性知识外化;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师生互动;显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8750(2012)02

2008年,江苏省教育厅在《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探索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要加强创新人才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建立创新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激励机制,丰富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实践活动[1]。近年来,国务院及省级等机构的类似文件很多,从文件频度来看,高等院校巩固原有实践教学成果,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将会成为“十二五”期间高校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拥有会计从业技能,获取技能的过程是师生间知识转化以及学生自身知识创造的过程,而获取技能的关键则是如何将教师的隐性知识外化(显性化),进而通过学生自身的吸收转化为自有的知识。野中郁次郎认为,知识牵扯到信仰、承诺与行动等,其拥有多元的概念,具有多层涵义,根据知识的获取方式,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在组织创新的过程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呈螺旋模式相互作用,实现知识创造[2]。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文字、数字、图形或其他象征物清晰表达(如手册和流程)的知识,而隐性知识是指高度个性化,难于正式化,不可编码,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知识[3]。隐性知识的存在形式主要包括直觉、非正式的诀窍、难以明确化的操作流程、价值观与心智模式等[3]。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被称为隐性知识的外化(显性化)。高校会计实践教师拥有的隐性知识的主要特点是:高度个体化;不容易被模仿;难以清晰表述;根植于教学行为之中。教师拥有的隐性知识与教学经验、教授行为和教学内容紧密相关,是实践教师长期累计和创新的成果[4]。实践教师将个体隐性知识面向学生外化的效率与效果将是高校开展会计实践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隐性知识外化方式主要有类比、隐喻、假设以及深度交流等。高校会计专业实践中,隐性知识外化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是实践经验与技能的拥有者,而学生是实践技能的被动接受者,主客体之间若要有效实现隐性知识外化即知识共享的最终目的,必须科学选择外化方式,并创造合理的外化条件。鉴于此,笔者通过问卷,对高校会计实践教学师生互动问题以隐性知识外化为视角加以研究。

一、问卷调查情况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的隐性知识外化环节,应将“学校”、“教师”、“学生”均看作理性“经济人”,在各自的目标下,并在考虑自身成本效益的基础上,它们均不同程度的施行着实践教与学的意愿。然而,究竟哪些因素影响着“学校”、“教师”、“学生”的主观意愿与执行效果呢?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组织调查小组,于2011年9月在南京审计学院与江苏大学两校开展了关于“会计实践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包括教师问卷与学生问卷,其中,教师问卷51份,全部收回,问卷结构由9个单选、8个多选与1个开放性问题构成;学生问卷310份,收回302份,剔除无效卷7份,有效回收295份,有效回收率95.16%,问卷结构由14个单选、8个多选与2个开放性问题构成。51份有效教师问卷中,39份源自南京审计学院会计专业教师,12份源自江苏大学会计专业教师;295份有效学生问卷中, 212份源自南京审计学院学生,其中41份来自国审学院学生,63份来自会计学院学生,108份来自金审学院学生,另外83份问卷来自江苏大学财经学院学生。从问卷设计与回收比例来看,本次的问卷调查结果是可以接受的,并可以为“会计实践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研究作理论支撑。因教师的性别、职称与授课方向以及学生的教育层次与专业方向都会对结论施加影响,因而笔者设计了样本特征状况表。表1中,α、β与γ表示数据来自南京审计学院,α表示国际审计学院,β表示指会计学院,γ表示金审学院,δ表示数据来自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

通过对有效问卷的整理我们发现,51份教师问卷中的8个问题,答案的重复率较高,超过了70%,8项问题得到了会计专业教师的共同关注,为此,笔者设计了教师视角下对会计实践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统计,见表2。调查数据显示,教师一致认为“学校、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以及“学校具有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规划”是提高实践教学成效的关键(占100%),其后依次是完善的运行流程(占98.03%)、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占92.00%)。在学生问卷的整理中我们发现,295份学生问卷中的9个问题,答案的重复率较高,超过了70%,9项问题均得到了学生的共同关注。鉴于此,笔者也设计了学生视角下对会计实践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统计,见表3。调查数据显示,“自身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及“学校拥有科学的实践教学规划”两者对于提升自身实践教学技能最为关键(占100%),后面依次是教师的主观授课意愿(占98.64%),教师的教学水平(占97.62%),学生自身的兴趣(占91.86%)。

二、结果分析

(一)会计实践教学的知识转移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教师问卷与学生问卷均设计了开放性问题,教师问卷为“影响实践教学师生互动效果的因素还包括哪些”,学生问卷为“在实践教学中,你希望教师应该做怎样的努力”与“学校还应从哪些方面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从师生问卷看,教师与学生分别就开放性问题做了不同程度的回答。通过表2与表3的汇总以及对师生开放性问题答案的归纳,笔者基于隐性知识外化理论设计了关于“实践教学师生互动”影响因素的表4。表2与表3所归纳出的表4从隐性知识外化的“主体”、“客体”和“环境”三个方面,探索了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的根本影响因素。其中,“主体”指教师,隐性知识外化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教师自我需求的实现,见M2;“客体”指学生,隐性知识外化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强烈需求,见M1;“环境”包括内外两方面环境。内在环境见M3,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教师的教学水平上;外在环境见M4,主要表现在高校自身会计实践教学规划的科学性、执行的有效性、考核的完备性以及师生之间实践氛围的良好建设。

(二)会计实践教学师生互动影响因素的主次排序分析

表4中的M1因素,将c、d、B、C作为整体取均值为91.75%,高于I的比例73.55%,这说明在加强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有效需求方面,学生自身的因素,如兴趣、学习能力以及对实践的重视程度,要胜过高校对实践活动的严格管理,这是因为学生自身是否对实践教学重视、感兴趣,严重制约着师生互动效果。在M2因素中,其由面向教师的D与面向学校的h组成,D与h表明满足实践教师自我实现的价值并进而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意愿的因素来自于教师自身与学校两个方面。从D(98.64%)与h(76.47%)的比例关系看,激发教师实践技能传播的内在意愿相较于学校对教师教学成绩的外在肯定更加重要。在M3因素中,其由面向学生的a、b、A与面向教师的E构成,将a、b、A作为整体取均值为81.93%,低于E的比例97.62%,这说明在隐性知识外化的内在环境建设中,教师的知识层次与教学水平远比学生的基础与学习能力重要。在M4因素中,将面向学校的e、f、g与G、H作为整体取均值为98.00%,高于以学生与教师为整体形成的师生互动氛围F所占比例88.13%,这是因为,高校是会计实践教学的规划者,实践教学的内容确定、教师配备、时间安排、运作方式等等,都严重制约着师生间隐性知识外化行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三、结论与建议

以表4的分析为基础,高校在开展会计实践教学活动中,需要做好两个方向的努力,一是做好自身方向的努力,二是引导教师与学生做好各自的努力。具体表述如下:

(一)重视M1类因素,积极培养隐性知识外化“客体”的实践需求

学生是实践教学的参与者、受教者与受益者。鉴于学生的特殊身份,高校应基于三点培养学生对会计实践教学的有效需求:⑴引导学生重视实践教学。学生在学校更多的侧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实践教学的形式、流程、作用”等问题知之甚少,学校应该不失时机地将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式清晰地告诉学生,引导学生从职业规划视角深刻体会实践教学的意义。⑵逐步培养学生对专业实践的兴趣。兴趣是逐步养成的,学校需要有层次地开展专业实践,如由“点钱数钞”到“财务报告编制”,由专项训练至综合实验。当然,最初的实践教学力求做到简单化、个性化,以培养学生对实践的兴趣,并在以后的实践设计中,培植学生持续创新精神。⑶制定完善的考核体系。完备的实践考核标准能给学生带来压力,学生符合“经济人”假设,如果考核注重形式,那么懒散的同学很可能会有所懈怠。相反,若考核全面详尽,如实验的出勤次数、课堂表现、资料的全面完整等项目均在总成绩中各占一定的权重,则学生将会以考核标准为导向,作出应有的努力。

(二)关注M2类因素,合理满足隐性知识外化“主体”的自身需求

教师是施教者,不是受益者,教师需求的满足制约着实践教学的效果。高校需要考虑教师的实际需求,合理满足教师不同层次的需要。基于此,高校的努力可以归纳为:⑴健全教师的激励机制。赫茨伯格曾提出 “双因素理论”,他认为,保健因素是使教师产生不满足感的因素,缺乏它会产生极大的不满;激励因素是促使教师产生满足感的因素,具备它能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因而,高校应该对保健因素(如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激励因素(如及时被认同的工作成就)有所知晓。科学地运用双因素,可以满足教师不同层次的需求,促动施教者发挥主观能动性。⑵培养教师优秀的凝聚力。马斯洛需求理论中,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较高层次的需求。高校是教师成长的环境,教师价值实现与受人尊重的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与高校文化的优劣程度正向关联。因此,高校需要建立彼此认同、相互协作、共同成长的核心文化,激发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塑造优秀的组织价值观,鼓励教师同学校一起高水平地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三)切勿忽视M3与M4类因素,孕育和谐的隐性知识外化“环境”

和谐的实践教学环境是高质量完成实践教学的根本,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即内部积累方面。依据M3因素的构成,高校应从两个视角加强会计实践教学的内部积累:⑴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学习能力。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会计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学生专业理论扎实,实践教学的效率与深度将会大幅提高。此外,大学期间学校有必要敦促教师勤向学生提出专业问题,指导学生课外学习的方法与思路,基于自身角度归纳出自己的见解。⑵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学校有必要采取教学条例,或集体备课,或教学评比等方式,严格强化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大幅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即外部基础方面。参照M4因素,高校在此方面应做三点努力:⑴加强自身对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视。实践教学是高校巩固学生理论知识、深化学生对专业理论应用的重要途径。高校必须高度重视会计实践教学。仅有如此,高校才会出台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执行方案。⑵建立健全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案。优秀的实践教学方案离不开教学计划的科学设定、实践资料的合理选用、教学方法的有效设计。设定教学计划方面,高校需要合理确定实验目标、科学确定实验内容以及正确选择评价标准;选用实践资料方面,高校需要构建全面的实验资料体系;设计教学方法方面,高校需要选用科学的运作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模式以及尽可能地多利用实验室;⑶建设良好的师生互动平台。互动可以加速教师的隐性知识在学生思想中的外化。学校有必要建立隐性知识外化“吧”,其可以是“物质”的,如实验室、大学生活动中心,也可以是“虚拟”的,如MSN、Email,它们可为师生提供一个便于互动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EB/OL]. (2008-12-19 )[2011-10-18].省略/law/law_view.asp?id=286569.

[2]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知识创造的企业:日美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3]杨丽丽,兰玉杰.企业视角下个体技能型隐性知识的共享策略探索[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8(2):49-52

[4]柳巧玲,米天胜.高校教师间知识转移的分析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3):105-107

Research on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Accounting Practice Teaching Based on Tactic Knowledge Externalization

LIU Guo-cheng, YANG Li-li

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建议范文2

关键词电子政务认知心理行政心理从众心理

1电子政务的内涵

美国作为电子政务的开创者,对电子政务的定义是,政府利用技术手段(特别是以Web为基础的互联网技术)更有效地为市民、企业、政府机关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提供信息和服务。同时,也使得这些个人和团体能更便捷地取得政府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实施电子政务的最终目的就是打破传统的物理工作方式带来的信息沟通障碍,利用电子化的手段建立起更好的信息共享渠道,从而更有利于为大众服务。电子政务的实施,电子是手段,政务是内容,服务是目的。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出现的重电子、轻政务的现象,就是对实施电子政务的真正目的缺乏比较明确的认识,在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

2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心理障碍分析

从以上对电子政务内涵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与上述分析的电子政务的实现目标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若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从中可得到一些启示。在电子政务建设从认识到实施再到效益实现这一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政府的认知心理障碍,行政人员的行政心理障碍、以及公众的从众心理障碍。

2.1建设电子政务前的认知心理障碍

认知是一种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作用的心理活动。现代认知心理学以狭义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为主,即以信息加工心理学研究为主,该理论把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即信息的获得、存储、加工、提取和运用的过程。

在建设电子政务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偏差。一些政府受声誉的影响把能否建设电子政务当作政府的一种工作能力的标志来抓,一些政府虽然也认识到实施电子政务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但是他们也只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与政府上网,甚至等同于办公自动化,认为办电子政务就是把政府的公文、资料等搬到网上就行了。这些问题的出现,就是因为我国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认知电子政务这一环节上出了问题。

“中国人一般重直觉、内省,重先验理性与伦理精神。这是一种理性与实践相脱离的思维方式,它导致了中国人重整体、轻个别,重系统、轻局部,重形象、轻抽象,重混沌、轻精细,喜欢做定性研究。”这种心态反映在电子政务的具体工作方式和习惯上,就形成了先务虚,即先重视外部的电子化建设,再务实,才去思考究竟应该如何去做好具体政务的问题。可是当硬件上去的时候,有些政府却停止了思考,认识还停留在只是提高工作效率,甚至只是表征政府优势的一种标志的层面,而忽视了利用电子政务真正向群众公开信息、公开政策、提供服务等实质性的工作。认知心理的偏差和认知活动的停步,就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出现“重电子、轻政务”这一问题的心理根源。

因此,要发挥建设电子政务的实际效益,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电子政务的相关知识,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只有真正明白了电子政务是什么,究竟为何而建,才会使政府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2.2电子政务实施中的行政心理障碍

行政心理是指作为行政主体的人在行政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心理,决定了他们如何进行工作。

2.2.1我国行政个体的行政心理障碍

在实施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受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政府始终代表人民的约定成俗的心理观念,致使一些行政人员认为自己就是人民的代表,自己作为官员就理应享受应有的权利。可是他们并没有将这种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联系起来,在实际工作中把“服务公众”四个字忘得一干二净,随着个人私利意识的膨胀,也就出现了腐败贪污现象。而一些行政人员服务观念淡薄,腐败贪污现象产生的心理根源就在于政府工作人员的个体行政心理问题。

在有关行政个体心理的研究中,经历了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梅奥的“社会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到薛思的“复杂人”的对人的假设的发展历程。从现实生活看,“复杂人”的假设更符合现代人高度变化的时代特征。因此政府工作模式的转变,自然也是一定时期的客观必然要求。而一种新的体制,新的工作模式要能够顺利有效地替代旧的体制或工作模式,当然首先要体制执行人能够意识到这种改变的需要,他们才会主动地去调整旧的体制。否则就只是留于表面形式的改变罢了。而现阶段我国依然存在着“官本位”的思想,特别是一些行政工作人员的认识滞后,就不可能认识到实施电子政务的初衷,更不可能真正地以“人民的公仆”的服务理念来为人民服务,因而导致我国电子政务的实施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层次。

因此,要使行政人员认识到电子政务的核心理念,首先要改变的是他们的传统行政心理观念。

2.2.2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心理障碍

行政文化指在行政活动过程中,影响行政参与者行为的一系列行政思想、行政理念、行政心理等。

我国电子政务应用过程中,政府与公众之间、政府与政府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信息鸿沟。政府与公众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政府与政府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持的2004年中国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中显示,政府网站提供的交互(包括简单的单向交互)“政府信箱”、“留言板”、“投诉/举报/”、“民意调查/意见征集”所占比例分别为45.8%、40.0%、38.0%和30.2%。民意意见征集可以说是实现政府与民众之间信息沟通的最基本方式,而其所占比例仅为政府网站总数的30.2%。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在实现信息公开、信息沟通方面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而这种信息封闭的根源就是由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心理所导向的。

我国的行政体制是在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以及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儒董仲舒开创教条主义的先例,提出“三纲五常”,“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等理论,以儒家文化为背景,中国几千年来也始终保持着行政权、政治权等的高度整合,在政治体制安排上以中央集权为主要内容。这在历史上的确确保了国家的行政统一,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安定和团结,但同时也铸就了国民服从的政治心理,更严重的是同时也导致了中国行政人员行政思想的封闭性和排他性。

正是这种传统的行政文化心理,造就了中国行政体系缺乏透明度,政务的主体公众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公共决策、政务实施过程也缺乏必要的监督,作为享受服务的主体公众,对于他们所应该拥有的服务和政策还处于一种“盲”状态,更谈不上监督制定政策的公务人员了。这种封闭的行政文化,正是滋生腐败的最终根源。同时封闭的信息交流,缺乏意识,也是导致各地各自为政、画地为牢、单枪匹马独干的根本心理根源。

目前,不少传统的消极的行政心理仍然顽固地遗留在行政主体、行政对象的社会意识中,因而阻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有效实施。因此,改变我国人民的传统行政文化观念势在必行。

2.3从众心理障碍

从众是“主体因客体影响而产生的与客体一致的行为或态度。”主体即从众个体,而客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或代表群体意愿的政策、规则等。从众可以分为理性从众和盲从两种。理性从众,简单地说,就是指其从众行为是在理性状态下产生的,而盲从则是主体以直观、本能的活动为主导接受客体行为或态度的影响而产生的从众行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主要存在盲从的心理倾向。

概括说来,在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存在两种主要的从众心理趋势。一是政府个体的从众心理。一些政府看到其他政府建立了电子政务网站等,为了表示不甘落后,也积极加入“先进的”电子政府的行列,可是因为对于电子政务的工作方式等还不是很清楚,就出现了技术设施束之高阁的现象。另外一种是从众心理,就是我国公众的群体从众心理。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我国公众的主人翁意识也在日益增强,但是对于政府工作仍然缺乏足够的关注,缺乏一定的关注意识。这当然与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这也与群体心理对个体心理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关系。一些公众有着很强的集体观念,也渴望参与政府建设的集体决策中来,可是因为周围的人都没有这种意识,自己也将这种意识在萌芽状态中扼杀。

政府因为随波逐流而建立电子政务,公众因为人云亦云而忽视个体参与政务工作的意义,从而导致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盲目心理倾向。

3克服我国电子建设中所出现的心理障碍的建议

3.1加强知识学习,提高认知意识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全新的政府工作运营模式,要真正理解其内涵,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和思考。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行政文化对我国政府工作人员和群众的影响,使得我国政府官员在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而要纠正目前盲目建站的首要问题就在于提高我国政府官员的认知心理。而要纠正认知的偏差,就需要政府工作人员不断地学习。

3.2向服务型政府迈进,消除信息障碍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全方位公开的政府工作模式,要使其发挥沟通平台,首先要改变政府官员的思维方式,然后才能真正从金字塔式的传统科层制模式里走出来,放下官民有别的陈旧观念,走进人人平等的扁平式的电子化的工作模式中去。而这种公平公开效益的实现,同时也需要公众的主动积极参与。政府要建立起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彼此信任关系。而这种信任关系的建立,就需要政府真正地在政务电子化这一过程中,做到政策公开、提供福利、公众参与等基本的服务,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迈进。

有关学者指出,服务型政府的四大行为要素是:“问政于民,决政于共,行政于和,监政于公。”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推进政务公开建设,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拓展公民参与渠道,健全社会公示和决策听证制度,让人们群众广泛地参与进来。

3.3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跨越“数字鸿沟”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服务的工具,要使其在我国发挥作用,“数字鸿沟”问题亟待解决。中国东西部的差异,最大的表现就是经济的差异。经济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对于新型技术的引进障碍,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物质问题都在日日思考之中,又何从谈起参与所谓的“电子政务”?相信在中国偏远的地区,没有听过“电子政务”这个名词的人数,一定不是少数。而要解决偏远地区、西部地区人民的参与问题,首先要解决的还是他们的经济问题。

因此,电子政务以技术设施为基础,以服务人民,信息公开为理念,以公众与政府为共同主体,在这样一个共同的平台上为国家发展共同出谋划策。当然,传统行政心理的转变,政府运营模式的转变,乃至我国东西部的“数字鸿沟”问题的解决,公众心理的转变,都是一项需要不断加以强化和探讨的艰巨任务,也是我国行政管理事业实现飞跃的一个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林素絮,曾颖.电子政务及其相关概念[J].电子政务,2005(3)

2覃征,陈俊英,王昱.电子政务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赵国俊.电子政务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黄建钢.群体心态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徐晓雯,丛建阁.行政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