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贸易与数字经济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贸易与数字经济的关系范文1
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 从中国人的出国旅游看中国经济实力增强 警惕中国经济“被”欧美高估 中国经济增速“被高估” 正确认识中国的经济实力 非典考验经济实力 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后如何转型 第二届中国经济优秀人物 中国经济第二季 中国经济上演“第二季” 中国经济“第二春”的重要战略选择 打造中国经济“第二季” 中国经济的第二次机会 中国经济绿色GDP之路 中国经济勿求“再平衡” 中国不可错过“第二波经济全球化” 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实证研究 如何提升兵团的经济实力? 美国经济实力盛衰之谜 衡量城市综合经济实力 香港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中国真实经济实力究竟有多强,无论是中国国家统计局还是世界银行,恐怕都很难给出精准的答案。
如果以数字来说话,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指标,不外乎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进出口总额、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等。换句话说,主要要看一国对全球重要产业控制力的大小,以及是否拥有足以左右全球产业与财富分工的货币符号。
就粗线条而言,得益于人民币升值以及7.7%的经济增速。就进一步的指标而言,中国或者很难拿出漂亮的数据或者还是一片空白。例如,中国去年超过9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中,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部分,大概为1万亿美元。
以美中双边贸易为例,表面看来,中国是最大获益方,实际上却是不折不扣的打工者。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2%~3%。即便是大宗的机电产品出口也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而且多是美国在华投资企业所生产。明眼人都知道波音、苹果、IBM、英特尔、宝洁等跨国公司才是最大获利者。美国无论是中美双边贸易结构还是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获得的实际利益都远超中国。例如,美国的贸易赤字中,有53.9%的比例来自石油领域,而在美元占到石油贸易结算90%以上的今天,这种简单的数字游戏对美国来说绝对是弊大于利的。因为在美元依然是全球最主要的贸易与支付中介的金融框架下,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庞大的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体系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共同服务于美国的国家战略。美联储作为全球事实上的中央银行的地位暂时没有人能够撼动。而全球贸易对美元的需求又使得各国依托于美国的金融系统和美元进行经济活动。
数字贸易与数字经济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经济增长;金融体制;影响机制
金融服务贸易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迅速发展,并且在国际贸易和各国经济中的比重大幅提升,成为国际贸易中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包含转变服务贸易的方式和结构,金融服务贸易作为生产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重要作用。本文对开放经济下金融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展开研究,运用理论和实证研究,系统地论述金融服务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并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加快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对策建议。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早期关于金融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银行部门的开放对于本国银行业绩效的影响。Pigott和Terrell(1986)等人通过收集一些金融机构的经营数据及规模数据,认为外资银行进入对本国会影响本国银行的竞争以及银行的利润率,从而对本国银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McFadden(1994)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的外资银行进入情况,认为外资银行的进入改善了国内银行的经营状况。Bhattacharaya(1993)也通过对个别国家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外资银行的进入有助于本国消费者获取外国资本。
学术界对金融服务的突破性研究是从Goldsmith(1969)的金融结构理论以及Mckinnon和Shaw(1973)的金融深化理论开始的,他们强调金融服务对推动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Moshirian(2004)研究了金融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强调外国直接投资在金融服务领域的贡献。Demirguc-Kunt(2006)分析发展中国家通过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问题。Beck(2006)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宏观经济稳定、有效而可靠的契约体系及充分的信息框架对创造有效的金融体系的保障作用。Dobson(2007)指出了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存在的影响,同时证实了东道国国内改革对成功实行自由化有重要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贸易政策。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开始对金融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在理论与经验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谢平(1992)首次对中国的金融资产结构进行分析。白钦先(1998)提出了金融资源论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谭儒勇(1999)运用OLS回归的方法,对银行和股票市场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他认为中国金融中介机构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周立和王子明(2002)指出,开放金融业可以提高金融发展质量,有利于经济增长。梁琪、滕建州(2005)指出,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理论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在开放经济的大背景下,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国际贸易体制的建立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同时对促进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的实现机制和保障条件进行探讨,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文章主要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利用我国1997年至2010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分析方法对金融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金融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结论,并以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完善我国金融服务贸易体制,推动我国金融体系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金融服务贸易的相关指标分别选取金融服务贸易总额(FST)、金融服务贸易出口(FSX)、金融服务贸易进口(FSM),经济增长主要选取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被解释变量。本文选取1997~2010年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相关指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利用Eviews3.0计量工具,检验金融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主要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其中单位根检验用来说明数据的平稳性,其常用方法为ADF检验法,由单位根检验可得变量的回归性,协整检验用来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有一种长期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用于验证变量之间的前因后果的推动关系。
三、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在进行计量分析时,首先要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主要运用Eviews软件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法来检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下:
由上面的检验可知,所有的变量都是非平稳的,但是经过二阶差分,都变成平稳的,即变量都是二阶单整序列I(2),变量单整阶数相等,可以建立协整关系。
(二)协整分析
由于金融服务贸易相关变量和GDP变量都是二阶单整变量,因此我们用Engle- Granger两步检验法,对金融服务贸易总额FST、金融服务贸易出口FSX、金融服务贸易进口FSM分别与GDP进行协整回归,并检验各组回归中的两个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对各变量进行协整回归可以得到:
GDP=4227.58+224.24×FST2=0.9694 (1)
(5.2989) (17.8361) F=318.1249
GDP=3769.24+1488.27×FSX 2=0.8937 (2)
(4.3254) (9.2241) F=85.0847
2=0.9632(3)
(5.1656) (16.2019)F=262.5019
其中,括号内的数字为回归系数的t检验值, R2为调整后的拟合优度,F为F的检验值。再分别对这三个方程的残差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从残差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可以看到,这三个方程的残差都是平稳的,说明金融服务贸易总额FST、金融服务贸易出口FSX、金融服务贸易进口FSM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为(0)阶协整,具有协整关系。即国内生产总值与金融服务贸易总额、金融服务贸易出口以及与金融服务贸易进口之间都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
(三)Granger因果检验
用Eviews软件分别对GDP与FST、GDP和FSX以及GDP和FSM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金融服务贸易总额、金融服务贸易出口以及金融服务贸易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都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即三者都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结合协整分析的结果,金融服务贸易总额、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金融服务贸易进口每增加1元,就能分别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4.24元、1488.27元、240.94元。金融服务贸易的边际产出相当高,这也说明了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经济增长理论和金融服务贸易理论为基础,对金融服务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利用我国1997-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服务贸易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当今开放经济背景下,金融服务贸易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加强。因此,调整金融服务贸易政策、完善金融服务贸易体制,促进金融服务贸易持续、健康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新世纪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积极调整服务贸易政策,完善金融体制,最大化地实现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
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将通过竞争压力、技术转移、制度创新、吸引外资、产业竞争力五个方面推动经济发展。为了保持金融服务体系高效而稳健的运行,我们应当为金融服务体系设置恰当的市场准入限制以保障金融体系的可竞争性,并建立激励相容的市场推出机制,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并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提供系统保障。
(二)抓住国际服务贸易转移的契机,重视金融服务贸易的直接投资
自上世纪末以来,服务业国际生产转移不断以外包的形式迅速向全球扩散,并以年均30%~40%的速度增长,为了顺利实现未来经济发展远景规划,我国必须牢牢把握本次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不失时机地改善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的软环境,大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积极引进国外金融服务投资,促进我国金融服务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加强金融业高素质人才培养与储备
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高素质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讲,金融业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是关键,也是是金融企业在未来竞争中获胜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鼓励高校及培训机构为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培养适应国际化需求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金融企业要为激烈的竞争储备高素质人才,提供富有生机的管理体制、切实可行的人事激励机制应成为金融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
(四)改善外部经济环境,建立良好的国际金融服务贸易体制
良好的外部竞争环境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应该积极运用一切经济、政治及外交手段改善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比如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多边贸易谈判等,促进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另外,政府可以在多边、诸边及双边的贸易谈判中,运用各种外交手段对有利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开展的条文予以全力争取,并尽量避免对不利条文的承诺,促进金融服务贸易企业提升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Antoine C.EI Khoury,Andreas Savvides.Openness in Services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J].Economies Letters,2006,92,2).
[2]Moshirian,Fariborz.Financial Services:Global Perspectives[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2004,28,(2).
[3]房朝君,刁孝华.金融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14).
[4]陈恩,黄桂良.金融服务贸易对香港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10,(2).
[5]曹苏峰.论国内金融自由化与对外开放金融服务贸易[J].南开经济研究,2001,(6).
[6]危旭芳,郑志国.服务贸易对我国GDP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4,(3)
[7]蒋昭乙.服务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影响机制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3).
数字贸易与数字经济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国际贸易;宽松环境;溶合
当代高速运作的网络化已使全球经贸从原来的工业经济过渡到网络经济,并且将外贸引入到全新的网络化时代。各区域间网络化大发展,推动贸易向信息化发展。迈入新纪元,影响国贸效率与方式的关键因素就是信息技术要素,其日渐力推创新国际贸易。这其中创新国际贸易最为鲜明的表现便是网络贸易与电商的兴起。崛起的网络贸易与电商在我们身边编制了一张浩大的虚拟交易网络,且用网络新技术注入了企业间合作法则的新内涵。显而易见,传统国贸正在迎接新挑战,毋庸置疑外贸企业发展网络贸易与电商已是国际大潮流。国贸中网络贸易与电商的作用如此之大的原因是外贸企业有别于其它行业,其有自身行业分类、高信息化、行业标准规范等特点。作为外贸大国创新国际贸易必定极大影响整个国家经济与外贸,所以我国研究网络贸易与电商,剖析创新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必要的。
1 网络贸易与电商力推创新国际贸易
1.1 网络贸易力推创新国际贸易
网络贸易是直接在网络平台上开展在线交易,其对数字化技术的利用有机连接企业、运输、海关、商检、税务及金融等部门,达到从浏览、商洽、付款及交付等整套或部分自动化处理业务。网络贸易的广义范围包括无纸化贸易与互联网贸易。网络贸易相比传统贸易是存在于虚拟市场基础上的,有着低成本、高效及直接等优点。另外有母子公司的跨国公司能借助网络尽显优势,推动其内部发展国际分工,在区域内迅速加剧流动半成品与产品,这已是主导国贸的主要方式。传统贸易的费用高、营销链条长,产品要历经国内外商到批发商,再到零售商等各种中间环节,方可从生产商转移到国外消费者手中。但网络贸易只要买卖双方通过鼠标就能直接在网上接触,不用中介参与,交易的各参与者只要缴纳相当低的网络管理与通信费就能拥有、存储及交换信息。中小企业进行网络贸易既能获取常规路径无力收集的信息,也能在网上拓销,与大企业相同遍布全球合作,为打造全球市场拓展机会。
1.2 电商力推创新国际贸易
在国贸领域正掀起一场电商的新革命。电商能将区域间设置的不同障碍冲破,迈入无国界贸易的国贸,能变革全球贸易。电商提供网络运行的交互式机制,给国贸提供一种较为完备的信息环境,借助运行全球经济的国贸这一桥梁实现最优配置跨国生产要素与资源,充分发挥全球范围内的市场机制。这种经营借助网络信息提供多角度、多层次及全方位的互动商贸服务。网络为用户、生产者实现及时供货、零库存,更加顺畅的流动商品。另外电商应用到国贸中对生产与外贸企业的影响是积极的。一个鼠标通过网络就能直接连接到买卖双方,电商用电子单证将纸质单证取代,减少重复录入单证,将流程简化,能更为方便双方交易。电商应用到国贸中能让各方在网上足不出户便能直接进行订购、签约、领证、备货、报关、订舱租船、退税、支付结算等不同外贸手续,交易时间大量缩短;并且带动金融、商检、运输、税务及海关等单位提高效率,加速周转资金,节约支付利息。
2 剖析当代创新国际贸易的原因
2.1 急剧转换的国际格局为创新国贸提供宽松环境
国贸发展史清晰的演绎着其发展与国际环境联系紧密。蓬勃发展国贸的时期通常离不开稳定健康的国际大环境,动荡不定的国际时局尤其在规模较大或局部战争期间,国贸会因此而停滞或萎缩。所以创新国贸的基础条件就是宽松的国际环境。战后国际格局是以美苏冷战式的对抗为主,其长期将全球笼罩在军事威胁之下,毋庸置疑,国贸间接与直接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制与影响。伴随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终于打破了冷战格局。但因突然打破国际旧格局,还没形成国际新格局,所以出现了一个酝酿形成国际新格局的真空期。国际环境在此期间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宽松局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因敌对政治突然消失而出现空前的政治神经松弛,就此暂时搁置了国际对抗与矛盾,和平、发展在当代更为明确的作为时代主题。各国在此期间加紧将经济实力壮大,便于国际新格局中力争有利地位,将注意力纷纷转到经贸领域的多边或双边关系中,渐渐经贸关系被抬上首要位置。为推动发展本国经济,并能从外贸中最大限度得到利益,各国对外贸纷纷施以整套政策方针,且在健全国贸秩序、制度等方面开展富有成效的全面国际合作。这些所有方面都在创新国贸上有所推动。
2.2 自身发展的国贸为创新提供动力
当展国贸有两个阻力。其一,一直以来国贸都深受难以清除的障碍的困扰。最为突出的障碍有两点:一是在选择保护贸易与自由贸易上面临两难。各国摇摆不定的外贸制度与政策,人为造成非周期性与无序性的国贸动荡;二是低效与残缺的多边贸易功能,无法让关贸总协定管辖全部贸易行为,且其管辖能力属于软约束,更为加剧了非周期性与无序性的国贸动荡。其二,国际新环境对国贸也是一种挑战。第一,怎样对一系列国贸观念与思想适时变革;第二,怎样对冷战后的国贸格局调整;第三,怎样让国贸在现有的框架与基础上完善与改革;第四,怎样将最新发展的现代经贸理论与最新的当代科技成果应用到国贸的工具、手段及构成上。当代国贸自身发展中面对以上的两个阻力,严重困扰着健康发展国贸及其对国际经济正常发挥推动作用。以上阻力从国贸内在的最大限度驱动全面创新国贸自身。这便是当代创新国贸最强大的动力,也正因此内在驱动使当代国贸从观念到政策、格局、工具、制度及构成发生深刻全面的创新。
2.3 依赖度高的国际经济为创新国贸提供舞台
全球经济在当代生产力的推动下完成社会化进程,日益使得社会分工迈向更深刻、更广泛的方向,国际经济的整体愈发成为密不可分、紧紧相连的体系,这便是国际经济在当代最为显著的发展特点。然而伴随大规模变迁的国际环境,当代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关系不管是其表现形式,还是在其基础上的变化都很深刻。就表现形式而言,相互依赖关系表现在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的各国互相依存,并且渐渐形成迫切的愿望,对各国政策、利益的协调要在更为广泛的前提下。就基础而言,政治上的单一联盟基础正过渡到多基础的地缘经济联盟。国贸在历史新条件下,为适应种种变化便于继续发挥渗透、联结、助推及导向作用必定要创新。
3. 我国外贸在创新国际贸易下的战略选择
3.1 着眼于宽松的外部环境
宽松的外部环境既对发展经贸有好处,它还能成为腾飞与振兴经济贸易的基础条件。当代创新国际贸易的受益来源于发生实质性转变的国际格局,同时也受益于真正朝我们走来的和平发展大时代。我国能够大刀阔斧的开拓外经贸一样受益于国内稳定的大环境支撑。这便是我国最终取得改革开放伟大成功的关键基础。
3.2 提升外贸效益,强化服务
其一,对国内紧缺原料谨慎出台反倾销措施。在进行原料商品反倾销之前,需对上下游产品与产业综合考虑影响,对利弊合理权衡,做到决策谨慎。有的重要原料虽国内紧缺但尽量不轻易施以反倾销,防止被迫过于抬高下游产品成本,对下游产品竞争不利,冲击到下游行业。其二,对检疫检验改善服务。可酌情减少检验出口工业制成品、质检规范的国内机电产品、国外有的进口商强烈要求质量过关的品种,可考虑免检享誉全球的跨国公司的一流品牌产品;将检疫检验出口商品的费用按照商品批次收取,给出口企业减负。并且强化检疫检验出口的动植物与农产品,确保其安全出口。其三,努力提升外贸效益。继续对外贸经营秩序强化规范与整顿,对凡有骗退税、走私、逃套汇的行为严加打击,制止扰乱出口秩序的低价竞销等行为,在国外市场维护我国外贸商品及企业的信誉。让进出口商发挥潜能,强化行业的自律与协调,以防发生价格战及恶性竞争。对外贸产品引导提升质量,将产品档次提升,外贸效益提高。实施外贸的品牌战略,给有名牌产品的外贸企业强大支持,力推它们在国外推广品牌、做好广告宣传等活动。其四,对进出口商会改革管理机制。将西方国家成功的运作中介组织的做法与经验借鉴过来,用到对进出口商会改革管理机制中,并且加快对其立法,注重进出口商会服务外贸的职能,在应对指导企业、强化行业自律、贸易摩擦、开拓市场等角度发挥商会作用。
3.3 将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最大限度融合
只有将我国经济坚决的与国际经济最大限度融合,才会有未来真正腾飞的经济贸易。当代创新国际贸易是构建在当代互相依赖的国际经济日益融合的前提下的。缺少此依赖关系,就很难形成创新国际贸易。实际上,要是一国经济与国际经济互为依赖的关系脱离,那它就不会真正从这种依赖关系中获利。虽然在与这种依赖关系融入时会做出牺牲与付出代价,但对实行封闭长久的我国经济来说来之不易。从战略来看,此乃中华民族屹立世界的重要出路。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国贸领域兴起的网络贸易与电商当属一场商业革命。人类社会伴随新纪元来临跨进知识经济中,全球经济在此变革中重新调整结构,也重新构造了全球市场。深化创新国际贸易对任何国家影响都很深刻,我国身为新兴国家,正迎接着相同挑战,这要求着眼于宽松的外部环境;提升外贸效益,强化服务;将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最大限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唐海燕 《中国对外贸易创新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数字贸易与数字经济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生产;国际传媒;生产总过程;逻辑关系
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5-0065-04
一、传媒生产的本质
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手稿中指出,“人类生产劳动的社会分工首先是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这种分工造就了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产领域的分离,于是社会生产分化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在物质生产中创造物质产品的能力,形成了物质生产力;在精神生产中创造精神产品的能力,形成了精神生产力,也就是文化生产力。文化生产力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1](P73)就传媒产业而言,传媒生产力由传媒产品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信息资料和具有传媒技能和制作经验并使用劳动资料实现传媒产品生产的劳动者构成。
对于传媒生产本质的认识,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释。
第一,传媒生产追求利润最大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既然选择了市场经济,其所属产业必然要遵循市场规律行事。传媒产业具有精神与产业双重属性,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必然追求经济效益。对于传媒产业组织来说,其生产经营目标必然是利润最大化。首先,其生产必须是有效的,其次,应追求高效生产。因此,对于生产商而言,“所使用的方法生产任何给定的产出其总成本尽可能最低”。[2](P81)
第二,传媒生产是天然的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规模经济也称规模报酬递增。如果总投入增加X%时产出增加超过X%,就出现规模报酬递增。原因包括“技术经济,由于一些资本设备不可分,要达到一定规模时才有可能;空间关系,如音乐会大厅或演播室的能力要快于其面积增加比例;专业化,规模的增加允许生产要素实现更高程度的专业化;管理经济,如一个出版100种图书的出版商不需要一个两倍于出50种图书的出版商的营销队伍”。[2](P69~70)媒介商品展示了规模报酬递增,是发展规模经济的天然产业。“美国1小时电视剧,生产成本100万美元,这是第一份拷贝的成本,第二份拷贝只需大约100美元,第三份仍然是这么多,这就呈现出巨大的规模经济。”[2](P73)霍斯金斯等认为,电影、录像带、电视游戏、CD、DVD、图书、报纸、杂志等,也产生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在国际贸易中,“1小时经典美国电视剧卖给英国BBC大约是10万美元,卖给CTV大约是6万美元,出口非常有吸引力,实际上,在供给的边际成本之上的任何价格都是值得考虑的”。[2](P74)在数字化时代,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发展,各种媒体产品都可以通过数字化后在网络传播,瞬间可以到达全球各个角落,复制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大大推动了传媒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此外,传媒产品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一部电影、一个广播节目或者一个剧情片并不会因为受众多少而造成成本的变化”。[3](P64)这对于数字化传媒产品的国际贸易来说,更是一个利好。因此,生产同类媒体产品公司的不断并购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传媒生产是天然的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指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比如,电影制片商在生产电影时,还可以开发“副产品”,包括DVD、玩具、游戏、T恤等商品,甚至主题乐园。这些产品的生产就形成了范围经济。对于报纸和期刊而言,可以一种资源多重使用,也会发生范围经济。特别是在全媒体的数字化时代,凭借数字技术,一个传媒公司把采集回来的信息资源,可以生产出供报纸、期刊、电视、互联网传播的产品,产生极大的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不同产品生产公司进行并购的动因。但是,并不是总能取得成本节约。新世纪最大的一次并购,即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巨人并购,却未能如愿,最终又拆分掉了。
第四,传媒生产(这里指的是数字传媒)是交易成本趋向于零的生产。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传媒产品的交易成本日益下降,数字传媒几乎趋近于零。只要拥有一网的计算机,就可以在地球任何一个角落进行生产与消费。生产者通过互联网,展示传媒产品,任消费者自由选择,通过第三方结算,实现购买并消费。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者与消费者通过虚拟空间直接发生买卖关系,不需要中间商,也不受进出口政策方面的限制,如此,一般产品所传播信息、广告、与市场有关的运输以及谈判、协商、签约、合约执行的监督等活动所费的成本,对于数字传媒产品而言,几乎为零。这就使得“在地理上分散的购买者和销售者之间交易成本的显著下降,有望导致生产从集中于重要的创意中心或发行中心附近(如好莱坞)向更广阔的离散的能提供独特素材或创意的便利的地区移动”。[2](P80)这给各国传媒生产者得来走向全球的巨大机会,同时,也使各国(特别是传媒文化产业弱势国家)传媒生产者面临严峻挑战。传媒大鳄的全球化与本土化,不仅使得中国传媒产业在开拓国外市场方面极为艰难,而且在保护本土传媒市场方面也举步维艰(如果抛开国家政策层面保护的话)。因此,在传媒产品生产上,尽可能降低文化差异,以拓展中国传媒产品的海外市场,就迫在眉睫。
第五,传媒生产是非进化性生产。传媒生产是精神性生产、是符号性生产、是意义的生产。因此,传媒产品只有是否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之别,没有一个作品比前一个作品更好之说,更没有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比上一个时代、上一个社会生产更好的产品之论。正如马克思所说,“关于艺术,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绝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绝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4](P58)这样,就可以避免伏尔泰错误地认为“既然我们在力学等等方面已经远远超越了古代人,所以我们也能创作出自己的史诗来”。[4](P58)如果这样,就给传媒生产者带来无限的压力,甚至陷入悲观主义,在国际传媒文化竞争中不想作为。在清楚希腊艺术为什么至今能够带给我们艺术享受的缘由后,对于经济欠发达及文化产业相对落后国家的传媒文化生产者来说,可以确立两个信心:一是经济欠发达国家也能生产出与经济发达国家同样具有精神性享受的产品;二是不必为“产品要不断好于前一个产品”的生产观念所限,而应当认识到,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审美价值,只要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就是合适的产品。这就可以促使传媒生产者用联结的观点兼撷世界各国文化元素,进行大胆而自由的创意,最大可能减少文化差异,不断生产出适合国内外市场的传媒文化产品。
二、传媒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是指企业从原材料的投入开始到产品产出为止的全过程。生产过程有个合理组织以达到高效率的问题。基本要求是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生产过程的比例性、生产过程的均衡性、生产过程的适应性、生产过程的平行性。实施这些要求,最终目的是企业投入最低产出最高,即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生产任何给定的产出其总成本尽可能最低。
首先,传媒生产也是要经历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品产出的过程。原材料是信息与文化资源,具体来说,“投入的内容包括信息、脚本、新闻纸、录音带、胶片以及记者、编辑、制片人、导演、演员等付出的劳动”。[3](P52)生产出新闻、资讯、娱乐、广告产品。这些产品是无形的,它须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媒体、户外广告、楼宇电视等多种物质实体加以表现与传播。“大多数行业每生产一个产品都需投入许多原料,媒介工业的投入更是五花八门,因为各种媒介产品与服务的生产销售形式千差万别,所以原材料也各不相同。”[3](P53)
其次,传媒生产过程分为创意阶段与复制阶段两个阶段。传媒文化产品的第一个阶段是产品的创意构思谋划,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创意、才能有灵感,策划出不同于以往的文化产品,即文化原创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原创产品的标准化生产阶段,通过工业化大生产设备,复制大量的文化产品,进入社会消费市场。这一阶段与物质产品的生产规律并无二致。
最后,成本、利润、规模、报酬递增等,是传媒生产过程的核心问题。传媒生产者必须在市场上理性行事,根据传媒产品的成本和所能获得的利润来做出行为决策。因此,生产者必须考虑生产与服务的数量。譬如报纸,如果愿意购买的读者只有10万,复制了20万,则利润就要受损。在国际传媒文化贸易中,更是如此,如果国外消费者对中国电影不认可,所谓巨资投入的大片必定遭到消费者的“用脚投票”,生产者就会面临亏损。也就是说,投入必须转化为产出,并且要生产出能为人们所使用的产品或服务。否则,这个生产过程就会中断。
综上所述,传媒产品生产流程的一般过程应该是:创意内容生产复制销售。创意阶段是传媒生产的核心,内容生产阶段就是综合利用各种传媒原材料,生产出表现创意的物化产品,复制阶段就是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最后通过各种销售方略,使传媒产品实现“惊险的一跳”。
三、传媒生产地位
马克思对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做过阐述。“生产制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分配依照社会规律把它们分配,交换按照个人需要把已经分配的东西再分配,最后,产品脱离这种社会运动,直接变成个人需要的对象和仆役。”[6](P7)马克思又说,这四者形成一个正规的三段论法,“生产是一般,分配和交换是特殊,消费是个别,全体由此结合在一起”。[6](P7)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马克思认为,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无论我们怎么强调两者的同一性及对于对方必不可少的重要性,但“它们总是表现为一个过程的两个要素,生产是实际的起点,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6](P12)至于分配,“它本身是生产的产物,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只是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背面”。[6](P13)交换是“生产和由生产决定的分配一方同消费一方之间的中介要素,而消费本身又表现为生产的一个要素,交换显然也是作为生产的要素包含在生产之中”。[6](P16)如此一来,似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同一的东西。马克思强调说,它们其实构成“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6](P17)总之,生产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地位,它“既支配着与其他要素相对而言的生产自身,也支配着其他要素”。[6](P17)
在国际传媒文化贸易与国际传媒生产总过程中,传媒生产的地位是如何的呢。我们需要明确国际传媒产业生产什么,为谁生产,生产多少。
首先,国际传媒产业生产的应该是国际传媒产品,包括报刊、广播影视、互联网、动漫、游戏、音乐等。在存在文化差异的前提下,以选择文化差异相对较少的媒体类型进行生产。一般来说,视听产品比文字产品文化差异稍小些,电影、动漫要比电视节目文化差异稍小些,故事类节目比信息类节目文化差异稍小些,因此,前者相对后者容易为东道国消费者接受。在视听传媒产品中(如电影),动作片、自然风光纪录片又比幽默片、剧情片等文化差异小些。有证据表明,“美国电影的文化体现程度小于电视节目,美国电影在日本的银屏上占主导地位,但日本的电视台却很少播放美国的电视节目”。[7](P48)对于中国传媒生产者而言,立足对外传播与国际文化贸易的立场,其应该选择电影(尤其是动作片)、动漫、纪录片等文化差异相对小的媒体产品进行生产。
其次,国际传媒产业为谁生产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如果仅从对外贸易的角度来看,当然是为国外消费者进行生产。但是传媒产品是一种公共性产品,在消费上不具排他性和竞争性,一人在消费该产品的同时,并不排斥其他人去消费。传媒产品由于其精神特性,作为一种无形产品,复制成本几乎为零。是一种边际成本递减、规模报酬递增的产品。传媒产品同时又是一个高投入的产业。制作一部电影动辄几千万、几个亿,甚至几十亿。所以一部高投入边际成本趋近于零的公共性电影产品,不能仅仅是为国外市场而生产,同时也谋取占领国内市场。事实上,根据霍斯金斯的研究,美国电影之所以能够雄霸全球,文化折扣较低,皆源于其有一个强大的国内市场。也就是说,一部电影的制作成本通常已经在国内市场就实现回收,所以,可以较低的价格出口国外,从而赢得国际市场。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图谋国际市场的传媒产品而言,实际上都需要有一个国内市场加以支撑的。因此,国际传媒产业应该是为国内外消费者而生产,最理想的图景是生产出能最大化获得国内外市场的传媒产品。
最后,国际传媒产业有一个该生产多少的问题。当生产投入的原料增加时,产出量会有怎样的变化,这是生产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利润追逐、拓展市场,这是经营者的常态。生产者总是希望以合适的投入换取尽可能多的产出,也就是说要切准企业营运效率的最高点。我们一般用边际自然产量来衡量投入产出。边际自然产量是指增加员工劳动量的投入而获得的额外产出。当劳动量增加时,边际自然产量也会增加,当继续增加劳动量后,边际自然产量会发生减少。边际产量下降的原因我们称之为报酬递减率。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所增加的投入量是欠缺效益的。这时,生产者也就停止增加投入。报酬递减率在负数的这个点,是生产者确定投入与产出量的临界点。借此,生产者就可以决定生产多少的问题了。边际自然产量的计算公式是:
边际自然产量=产出量的变化/投入量的变化
在国际传媒生产中,生产依然是生产总过程的起点,没有生产,也就没有分配、交换与消费。传媒生产与消费都是为对方而生产或消费的。但是,国际文化贸易中,有一个文化差异问题。传媒产品由于其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属性,包括了社会客体与精神客体两个层次。因此,传媒产品在国内市场即使为消费者所接受,在国际市场,不一定为东道国消费者所接受。精神客体的最优化接受决定于文化差异障碍的破除与否。精神客体的最优化接受与否决定了东道国消费者对国际传媒产品的下一轮购买与否,从而也就决定了传媒再生产的是否可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媒消费在国际传媒总生产过程中占有决定性位置。传媒生产不能仅仅理解成是决定一切的起点,而应该与传媒消费联结起来,互为仗恃。
[参考文献][1]刘建华.论中缅和谐文化产业圈构建切入点[J].东南亚纵横,2007,(12).
[2]柯林·霍斯金斯,等.媒介经济学:经济学在新媒介与传统媒介中的应用[M].支庭荣,等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3]罗伯特·G·皮卡德.媒介经济学:概念与问题[M].赵丽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意]马塞罗·默斯托.马克思的《大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50年[M].闫月梅,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数字贸易与数字经济的关系范文5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成因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表现
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释,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一是经合组织(OECD)首席经济学家奥斯特雷的观点,他认为,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经济全球化的定义:“跨国商品及服务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三是法国学者雅克阿达的观点,他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世界的支配和控制。尽管这些观点对经济全球化含义的表述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点还是一致的,那就是都强调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客观事实。基于上述观点,结合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的认识,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在生产高度社会化基础上各国经济一体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
a)生产的全球化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以分工和协作的方式进行的,市场则起着分工媒介的作用。分工深化的程度反映着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传统的国际分工是一种垂直型分工,即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按照不同的产业进行,其主要特征是西方发达国家主要从事工业制成品生产,而发展中国家主要从事农产品生产和采掘业活动,然后发达国家拿工业制成品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和原材料(煤、木材、矿石等)初级产品进行交换。垂直型国际分工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落后的农业国从事农业生产及初级产品的生产,先进的工业国从事工业制成品生产,由此形成国际分工合作体系,其特点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的生产分别属于两个不同产业。第二阶段是发展中国家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发达国家从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从而在同一产业的不同部门间形成垂直型国际分工,如玩具、鞋帽等生产属于加工制造业,它同汽车、电子等同属第二产业,但前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后者则是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垂直型国际分工虽然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但是,在这种依赖关系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利益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由于作为分工基础的产业本身在产业发展顺序中的重要程度不同,使得不同国家在分工链条中的重要性和地位存在很大差异。从事加工制造业和技术及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达国家往往对从事农业和采掘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中国家形成优势并构成控制。再者,垂直型是以生产要素的相对凝固为前提,流动的只是商品,因而无法实现各国经济的融和,经济一体化程度处于较低层次,不可能构成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水平型国际分工则是高层次的生产专业化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分工在同一产业的同一部门之内,按照产品生产的不同工艺环节,或按照产品零部件或按照产品型号进行。这种分工以资本、技术、劳动、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前提,以跨国界组织生产为核心,以全球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为标志,它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不再孤立地进行,而是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美国波音“747”喷气式飞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它们由分布在8个国家的1100个大型企业和15000个中小企业协作生产,最后由美国组装而成。美国“朋蒂亚克?莱曼”牌小汽车,在德国设计,由澳大利亚制造发动机,美国、加拿大合作生产变压器,日本生产车身薄板,新加坡提供无线电设备,而韩国供应电器设备和轮胎,是名副其实的“万国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水平型国际分工的形成为生产全球化奠定了基础,为每个国家平等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也为经济落后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显现了机遇。国际水平分工使各国成为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整个地球俨然是一个大工厂。
贸易的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国际贸易迅速扩大的标志是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19的?1995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世界服务贸易额1985年仅为3809亿美元,19%年急增至12300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商品和服务)中的比重从16.3%跃升到18_8%。1998年,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额为54U8亿美元,按现价计算,比1950年增加了100多倍。此外,在1950年还可忽略不计的服务贸易,到1998年已增至13263亿美元。1998年的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占该年世界GDP总额288622亿美元的23_4%,这意味着世界各国每年平均有近1/4的GDP不经过国际贸易就无法实现。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从没有像今天这么紧密。一个包括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一体化贸易体系即将建立,没有歧视和强硬贸易保护主义的全球市场将形成,一句话,贸易的全球化正在成为现实。
金融的全球化基于生产和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也在大大加快。首先,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1973年,包括银行贷款、票据融资和债券发行在内的国际融资额为622亿美元,1979年则为1450亿美元,增长了2.33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5%。进人八九十年代,这一势头仍然持续,1990年与1996年上述三项融资的规模分别达到4276亿美元与15139亿美元水平,年均增长率为23.5%。其次,国际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迅速发展。国际股票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国际性市场,近十年来该市场呈现快速成长之势。1994年全球股票市场的资本总额为151240亿美元,到1998年跃升至274621亿美元,增加了81.6%;与国际股票市场的发展相联系,基金市场迅速成长,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力。基金市场是一种机构投资者取代个人投资者成为主体的集体性投资市场。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基金市场一直呈现扩大态势,到90年代中期,上市交易的基金数量在纽约与伦敦已分别达到5300个和1935个,其所管理的基金资产额,美国与英国已分别达到21000亿美元与1450亿英磅。从国际基金市场金融资产的增长情况看,1990年各类机构投资者的总金融资产为139500亿美元,到1995年上升为236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1.3%。其中,投资基金类公司在1990年拥有的金融资产为27000亿美元,到1995年进一步上升到56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5.7%,居各类机构投资者增长速度之首。再次,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随着各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全球各类金融市场正在向连成一片的方向发展。目前美国、欧洲与亚洲三大区域的外汇市场已连为一体,其运作方式、交易品种与手段基本保持一致,投资者可以在一天24小时内的任何时间进行操作。只要投资者在计算机上敲几个键,大量的资金就可以瞬间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现在,国际金融市场年交易量500万亿美元,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据统计,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跨国公司母公司已达到6万家,附属机构已有30多万家,它们分布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跨国公司从事和控制着世界生产总值的30%,世界贸易的60%,技术转移及民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的80%,以及90%以上的海外直接投资。1994年国际间的直接投资额约为2260亿美元,1996年达到3492亿美元,1999年超过了7000亿美元,2000年接近10000亿美元。此外,跨国公司的规模也大得惊人。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约90%的总产值低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销售额。若将国家实体与跨国公司放在一起排队,世界上最大的100个经济实体中,有近一半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生产、资本和商品的全球化进一步深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它已经把所有国家都吸纳到自己的运行轨道了。那么,是什么力量导致了经济全球化呢?是什么原因使经济全球化得以实现的呢?具体来讲,引起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出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起就已经开始,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则是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以微处理机进入办公室和家庭、超级计算机问世、卫星通讯与光导通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为标志。这次科技革命以最便捷的方式沟通了各国、各地区、各企业、各团体以及个人之间的联系,并且打破了种种地域乃至国家的限制,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先进的信息传送手段不仅加快了信息传送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传送的成本,使生产要素以更快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3]。
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人类任何经济活动都是与特定的经济组织形式相联系的,与其他经济组织形式相比,跨国公司是与经济全球化联系最为密切的经济组织形式。跨国公司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以来,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超越了原先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信贷资本流动以及国际人力资源的运动,是一种综合了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众多要素的、整个生产行业的跨国转移。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跨国公司投资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它们在全球经济活动中所占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也曰益明显。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地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商品和资本在全球的流通,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在国际间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正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开展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相应地带动了资本、技术、商品、人力、服务等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才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各国的选择经济全球化赖以存在的资源配置机制是市场经济。从80年代初开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经济滞胀而不断减弱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同时更加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转而向市场经济过渡。在国际社会,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民族国家对本国市场的控制大大放松,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成为时代潮流,同时世界各国均把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充分利用外国的资本、技术及其他资源以实现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基本国策。所有这些都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条件,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后果
(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但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其影响的程度又有所不同。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是积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发源地,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的是大量的利益。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源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追求最优配置,这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但对于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来说,全球经济仍处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状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拥有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备的宏观调控体系,同时,国际通行的制度和惯例是由它们主导的,国际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国内规则的特点。这样,当这些国家的政府、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在不同市场上开展活动时,就不会面临规则的冲突及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它们也可以利用在国内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来应对国际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提高竞争力。
目前,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已经开始从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新兴的金融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其主导产业。发达国家可以利用由其主导的世贸规则,打开别国的金融市场、服务市场等,凭借其垄断性竞争优势扩展市场份额,从而获取更大收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往往把贸易自由化和公平竞争作为制定规则的基本原则,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是极不对称的,它们作为不同的市场主体,在进入市场以前的资源禀赋差异极大。从这种不对等的实力状况出发,在市场上进行自由贸易和所谓的“公平竞争”,其结果只能是弱肉强食,导致事实上的不自由和不公平。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有积极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资源在全球加速流动,为发展中国家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提供了机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对外转移过剩资本和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家利用这一机会吸引资本、技术,接手外来的产业,加快国内工业化的完成。外来的资本、技术有助于改善国内的资源供给结构,使得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此外,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收人较低,市场容量相对较小,经济全球化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目前的国际经济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发达国家政策协调的结果,大多数的国际规则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利,或者干脆就由发达国家制定出来而要求发展中国家接受和服从的。如在国际贸易规则中加进环境和劳工条款,借口发展中国家不顾环境污染,限制其产品进人本国,扬言发展中国家不使用“人道主义”的劳工标准就要遭到报复;在国际组织中迫使发展中国家承担超越自己水平和能力的责任等。可以说,在公平的旗号下实行不合理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借执行国际规则之名行维护自身利益之实,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得以在经济上长期控制、剥削发展中国家。
二)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扩大,不但改变着各国经济活动的方式和范围,也在改变着各国控制自己经济活动的手段和方法。但是,也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带给当代世界积极变化的同时,其迅速发展又不可避免地伴随和产生了一系列严重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跨国公司主导的过程产业结构是一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主体,一国经济的竞争力,从根本上讲,取决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因此,为了增强经济竞争力,各国都十分重视调整产业结构,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协调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说,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一种带有浓厚民族国家色彩的经济活动。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巳不再纯粹是个别国家的事情了。实际情形是,随着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及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开展,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已在更大程度上受到跨国公司的影响,相应地,产业结构的调整超出民族国家的界限,成为立足于全球的世界性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积极主动地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使之服务于本国产业结构调整,这有助于增强本国经济的安全度,提髙国际竞争力。但是,如果政策运用不得当,任凭本国产业遭受跨国公司的激烈冲击,则会使本国经济的独立性受到损害,进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
第二,经济全球化使国家经济主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国家主权是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的象征,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但是,如今经济全球化已冲破了国家界限,摆脱了国家疆域的束缚,原来完全为一国所独立拥有的权利却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体拥有的权利,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惯例和国际条例来运作。这样一来,国家主权,特别是经济主权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甚至是冲击。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国家主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只是局部受到约束,而不是完全消亡,恰恰相反,国家主权是经济独立的根本保证。削弱乃至取消国家主权,既不符合当代世界各国所共同遵循的“主权至上”的原则,又会导致世界经济秩序陷人混乱,阻碍各国经济的正常发展。
第三,“数字鸿沟”出现,国家间贫富差别扩大与经济全球化直接相关的问题是全球经济的两极分化。由于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而在市场经济体系中通行的是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法则,所以客观上就存在着导致两极分化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数字信息技术的出现并在经济生活领域中的广泛运用。但是,发达国家以因特网技术为代表的数字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远远大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数字技术给投资者和技术拥有者带来了巨额“数字红利”,而与此同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却与数字技术无缘,这就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据统计,西方发达国家与低收人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比,1980年为32.8:1,1990年为51.3:1,1995年又扩大到59.0:1。世界上最富有的20%和最穷的20%的人的收人之比,1991年为61:1,1995年为81:1。目前世界上仍有30亿人,即占人类的一半生活在严重贫困之中。
第四,“新经济”与“旧经济”相脱节,加剧了虚拟经济与实质经济的背离新经济指建立在数字信息技术等基础上的经济,旧经济指非信息的实质经济或者建立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的经济。在新经济条件下,髙科技产业,包括电脑、通讯、网络、生物工程等相关行业成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它们不但直接增加了社会财富的生产,而且通过向传统产业提供新技术而提升了传统产业的生产力,进一步增加了社会财富。但是,“新”经济在“丨日”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规则中运作,它给人一种可以持续带来滚滚财源的幻觉,其表现是髙科技产业的股价一再高涨,这意味着高科技产业在通过创新改造旧经济,形成一种面向全球市场的知识经济的同时,又使其自身泡沫化,走向与实质经济相脱节的道路,从而加剧了发达国家业已存在的虚拟经济与实质经济的失衡。
第五,环境退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步,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工业化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的追求目标,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从表面上看,发达国家已专注于高附加值的非污染的知识产业,但实际上,发达国家在过去200年间的工业化过程中,已经严重地破坏了环境,现在第三世界成了工业制成品和资源密集实物产品的主要产地,同时也成为发达国家全球环境代价的主要承受者。当前,发达国家以仅占世界25%的人口,消费着全球能源总量的75%,排放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75%。同时发达国家还通过各种手段转移污染。经济全球化下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严峻挑战。
第六,经济全球化存在着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而市场经济原本就具有二重性,它除了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效率的优点外,还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等缺陷,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是把市场经济的优点和缺点也全球化了。在一国范围内,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可以靠政府干预来纠正,而在全球范围内,现在还缺乏这样的调节机构和机制,这样,市场经济的内在缺陷在全球范围内就可能引发经济波动,甚至危机。实际情况正是如此。1994年墨西哥爆发金融危机,震动全世界,接着巴林银行倒闭,1997年7月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接着1998年俄罗斯、巴西又先后陷人金融危机。现在全球三分之一的经济受到危机和衰退的困扰。这一切表明,一个缺乏有效防范和监控体制和机制的全球经济,必然是危机四伏的。
三、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大趋势之一,它与当代资本主义息息相关。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全球化,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关系的全球化,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如果从18世纪中期发生在英国的产业革命算起,至今已有两个半世纪。在这个过程中,它经历了若干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逐步向经济全球化阶段过渡,到80年代中期,进入了经济全球化阶段。当代世界经济是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在当前世界近3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及近6万亿的出口贸易中,美、欧、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70%以上;在世界6400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1998年)中,它们占90%以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力量雄厚,高科技产业水平高,它们的跨国公司在世界生产和世界市场上占据巨大的优势地位,它们在国际经济组织中起着支配作用,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规则基本上是由它们制定的。
其次,经济全球化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空前密切,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大大加强,在这个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体系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都离不开谁。但是,在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全球经济中,又充满了矛盾和竞争。这是资本的本性所决定的。资本的本性是不断地增值,追逐最大利润。在这种强烈欲望的驱使下,资本的对外扩张大大加强。经济全球化,为资本的全球扩张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机,而这又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扩大到全球。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在全球化经济中取得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各国经济的可调节性与全球经济的无计划性之间的矛盾、跨国公司的严密组织和科学管理与世界市场的盲目扩张和无序运行之间的矛盾、全球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与世界市场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的尖锐化,导致全球经济总量和结构及世界经济各部门、各领域之间的失调,进而导致全球经济的起伏不定、动荡和危机。
最后,经济全球化使贫富差别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间加强经济协调和合作,从而缓解经济发展中的重重困难;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有可能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有效的配置,有利于各国经济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全球范围的专业化协作,有利于各国发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速度经济的优势。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全球经济和各国经济都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但是,各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不相同,不同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存在巨大差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强大,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可以获得最大利益。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竞争力较弱,它们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的利益则非常有限。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和众多贫困人口的存在,也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现象,是资本积累规律起作用的必然结果。
数字贸易与数字经济的关系范文6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这与我国目前外贸业在出口产品、外资引进、贸易方式等方面存在着现实性矛盾。
1.1与我国现阶段外贸出口产品结构的矛盾
目前,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劳动和资源禀赋优势,出口产品集中在能耗高、污染大、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上,出口增长较快。但我们所掌控的产品生产环节依然是位于劳动密集的低附加值环节。考虑到就业、生产转型及生产技术升级等因素,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调整。学者宁学敏(2009)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检验了我国碳排放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碳排放与对外贸易尽管都不是平稳的,但具有协整关系,从长期均衡看,出口每增加1%,会使能源消费增加0.67%,出口对于碳排放拉动效果明显。可见,我国碳排放的增长不仅是因为旺盛的国内消费需求和较快的城市化进程,快速增长的外贸出口和不断增大的外贸顺差更是重要的驱动因素,而且影响日益增大。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调整我国目前的产品出口结构,提高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排放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例。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阶段,生产技术整体落后,人力资源水平偏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这种矛盾将在今后较长时期内继续存在。
1.2与我国现阶段引进外资结构的矛盾
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吸引了大量来自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和跨国外包式的产业转移,这种产业转移对我国的外贸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以2009年数据为例,2009年全年外资企业出口额为6722.3亿美元,占我国全年出口总额的55.9%。但是从引进外资的产业结构上看,主要集中在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劳动或资源密集型产业上,这些产业在发达国家均属夕阳产业,由于发达国家国内严格的环境保护限制和高昂的劳动力成本,近年来纷纷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调查表明,在我国近年吸收的FDI中,从事高污染的生产企业占吸引外资企业总数的20%。承接来自发达国家的夕阳产业转移虽然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利用产业转移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但是也进一步加大了我国的能源消耗,加重了国内的碳排放压力和环保压力。
1.3与我国现阶段的贸易结构方式存在矛盾
我国现阶段的贸易方式主要是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两种,其中加工贸易在贸易方式中所占的比例又高于一般贸易。2009年我国全年一般贸易出口额为5298.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4.1%,全年加工贸易出口5869.8亿美元,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48.8%,比一般贸易高出4.7个百分点。我国的加工贸易是通过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半成品,然后在国内组装加工出口销售。这种“两头在外”的贸易模式本质是发达国家在面向全球配置资源时,基于产品内贸易将高排放、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转移至中国,以隐性碳转移的方式利用中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榨取经济赖以发展的“要素租金”。此外,我国对外加工贸易位于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的底端,主要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用,企业只能选择价格低廉的煤能源作为加工的主要能源,使碳排放过大。作为全球加工厂,中国不仅承担了生产和加工这些产品的全部排放成本,包括能源燃料排放成本、加工过程以及进出通运输排放成本,而且还承担了隐含碳的转移成本。李小平(2010)用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分析得出,在单位出口产品隐含的CO2中,国内投入隐含的CO2比重逐步减少,进口中间品中隐含的CO2比重逐步增加。因此面对低碳经济,我国必须调整现存贸易方式结构,加快外向型产业结构转型。
2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
2.1发达国家利用环境问题拓展贸易利益带来的挑战
为了保护本国制造产品的竞争力,欧盟、美国等纷纷将气候变化与贸易挂钩,设置新的贸易壁垒,提出推行“碳关税”和种种恶意绿色壁垒的设想。碳关税一旦实际征收,必定会严重阻碍我国外贸出口。据专家测算,如果按照30美元/吨的标准征收碳关税,将导致中国进口总额下降约0.52%,出口总额下降约0.72%,从而拖累中国的GDP下降0.021%。如果真正执行,碳关税标准很可能不只30美元,上述数字也会更高。而一旦欧盟政策决策者接受建议,启动碳关税,中国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如果碳关税全面实施,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可能将面对平均26%的关税,出口量因此可能下滑21%。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削弱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保护国内相关产业和市场,对外国商品进口采取严格的准入限制或禁止措施。这种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绿色壁垒被称为恶性绿色壁垒。恶性绿色壁垒具有极强的隐蔽性,涉及范围广,近年来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据调查,2007年,我国约有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遭遇到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损失达170多亿美元,尤以食品和生畜产品的损失最为严重,有将近90%的企业受阻,造成损失达90多亿美元。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环境保护在出口贸易中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发达国家会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设置更多的绿色技术标准,制定并实施更多的政策、法规,在进口产品检验检疫方面不断增加项目、扩大范围、提高苛刻程度,降低我国的出口产品竞争力。
2.2新一轮世界产业垂直化专业分工带来的挑战
在国际产业分工的体系中,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已率先步入了知识经济或服务经济的发展阶段,掌控了国际分工的主动权和制高点,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被“低端锁定”在贴牌加工环节,产业升级转型困难重重。在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立足产品内贸易的垂直化专业分工正在重新布局世界产业。发达国家会加紧将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环节以投资或跨国外包的方式,向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转移。由于我国环保技术还比较落后,环境监控体系还很不完善,如果不加强引导和控制,我国未来的对外贸易即便呈现一定的盲目增长势头,势必会加剧进口贸易与国内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
3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促进外贸发展策略
3.1积极参与国际相关规则的制定,推动低碳技术合作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不断深入以及各国履行减排义务,有关低碳产品、低碳技术认定等诸如此类的国际规则、标准等将逐步成熟,并将对各国产生重要影响。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一方面积极参加多边环保条约,以保护资源和环境;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打破绿色壁垒。从WTO审理的案件看,引用GATT第20条“环保例外”进行限制的国家,许多都败诉了。因此,只要我们熟悉国际规则并积极申诉,就可以赢得利益。我们应加强对相关贸易规则的研究,熟悉相关规则的运作,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讨论与制定,建设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在国际气候谈判中,要针对我国现阶段所产生的“生存和发展排放”的客观必然性,坚持《联合国气候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与发达国家排放相区别,避免陷入发达国家借气候问题给中国设计的陷阱;要针对现代贸易和投资引发的隐含碳(EmbodiedCarbon)转移问题,要求出口的需求方为其进口产品造成的碳排放买单;此外,积极推动低碳经济的国际技术合作,在合作中创新,发挥“干中学“效应“、技术示范与交流”效应,在合作创新中提升我国“技术比较优势”。
3.2调整外贸出口产品结构,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我国外贸出口产品的能耗大、碳排放高,出口产品结构亟需调整,而产业作为外贸出口的基石,要调整外贸出口产品结构,就必须先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因此,必须把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一方面,运用技术创新降低传统大宗出口产品的能耗和碳排放;另一方面,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支持低碳经济的税收体系,如采用差别性的出口退税政策和征收出口关税,引导企业更多进口资源或能源消费类产品,严格限制高碳产品出口,鼓励低碳行业的产品出口,大力推进低碳产业发展。同时,抓住服务业市场开放的契机,充分挖掘高素质人力资源创业优势,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从中、长期来看,推进低碳经济,我国必须要改变自身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提升产业在研发设计、销售及品牌环节的实力,推进加工贸易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既是我国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获取产业竞争力的要求,也是使我国实现低碳经济下的外贸发展的必由之路。
3.3优化外资引进结构,严防高碳产业进入
不可否认,自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外资引进战略,给我国的经济和外贸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中,大部分均集中在诸如冶炼、化工、造纸等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产业,这些产业的大量发展不仅消耗了国内大量紧缺的能源,加重了国内的碳排放压力,而且也阻碍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国内的自由资金已经非常充裕,因此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我们在引进外资时,应严格限制高碳排放项目的进入,以避免成为发达国家高碳排放产业转移的“避难所”。
3.4培育碳交易市场,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竞争
在2005年《京都议定书》框架机制下,近年来,全球碳交易市场呈现几何级增长态势,从2004年的3.77亿欧元激增到2008年的910亿欧元。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进一步强调碳排放问题,在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共识的背景下,全球碳交易市场的潜力巨大,碳交易可以成为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不是减排义务国,但已是CDM最大供给国。截至2009年10月,已有663个CDM项目在联合国CDM项目执行理事会(EB)成功注册,预期年减排二氧化碳1.9亿吨,约占全球注册项目的58%,注册项目数量和年减排量均居世界第一。但我国碳交易仍集中在项目层次,而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已达碳金融层次。中国碳交易价格每吨要比印度少2~3欧元,更不及欧洲二级市场价格的一半。为此,应抓住这一机会,努力培育交易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碳交易,在国际碳交易金融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并从中获得技术进步、结构升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