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范文1
关键词:SWOT分析 基础设施 武陵山片区 铜仁
基础设施是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般包含六大系统:能源系统、水利及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生态环境系统、防灾系统。作为物质生产、人民生活的“共同基础”,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新型城镇化加速的根本,是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尤其是对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011年底,国家启动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扶贫攻坚试点,率先实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区域范围包括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11个地(市、州)的71个县(市、区),片区国土总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该片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本文以片区规划中的六中心城市之一的铜仁市为例,在阐述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与劣势、
机遇与挑战,探索适合该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方向,以更好的发挥示范效应推动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的建设和发展。
1.铜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电力与能源供应系统建设。铜仁市电网建设在贵州省地级市中位居前列,全市有3座500千伏变电站、7座220千伏变电站和37座110千伏变电站,基本形成了智能电网主网架的骨干网布局。2013年完成电网投资4.25亿元,在建输变电工程项目200多个,有24个110千伏及以上主网项目,盘石风电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形成了水、火、风力互补的供电格局。
水源与给排水系统建设。铜仁市在贵州省率先实行涉水事务统一管理,水利扶贫模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2013年铜仁全市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5亿元,快速推进了江口鱼粮溪等6座续建水库和万山小云南等4座新建中型水库,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6.万亩;解决了3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全市区县以上日供水能力新增13万方/日。
交通运输系统建设。随着铁路、高速、航空、水运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铜仁渐成武陵山区的新兴交通枢纽。铁路建设方面,横贯东西的沪昆客运专线和铜(仁)玉(屏)城际铁路建设正酣,铜仁迈向“高铁时代”;渝怀铁路二线铜仁段和昭黔铁路两条铁路建设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公路建设方面,杭瑞高速铜仁段、思剑高速已经全线贯通,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56公里,已有8个区县通高速。(瓮)安江(口)、松(桃)铜(仁)、沿(河)至德(江)等3条高速公路在建,建成后将实现全市“县县通高速”的目标。铜仁率先启动国省干道和县乡村公路两年行动计划,截至2013年,全市公路总通车里程达到22759公里,农村客运线路460条,农村客运招呼站亭1506个,建制村客车通达率达8270。航空方面,铜仁市共投入4.29亿元实施了铜仁・凤凰机场改扩建工程,目前已通过国家民航局验收,正式投入使用。机场已开通了飞往贵阳、广州、北京、长沙等地的航班。水运方面,启动了乌江航道整治工程和沿河、思南水运港口建设项目以及沙沱、思林水电站过船设施工程。
邮电通讯系统建设。2013年完成信息产业投资9.8亿元,新增移动基站411个、通宽带行政村240个、数字电视用户1万户。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综合运用示范项目中的旅游、交通项目落户铜仁。截止2013年底,固定电话用户21.2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94.64万户,互联网用户18.74万户,电话普及率为部69.67/百人。
环境保护系统和防灾系统。铜仁从2012年开始启动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启动实施环保“十件实事”包括污染治理、污水和垃圾处理、饮用水源地环保、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区等一系列建设项目。已基本建成10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0.4万吨,垃圾处理设施已初具规模,城市道路日益畅通。
2.铜仁基础设施建设的SWOT分析
SWOT分析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英文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挑战)的缩写。其中,SW(Strengths and Weaknesses)是指内部优势和劣势,OT(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是指外部机遇和挑战。
2.1 优势(Strengths)分析
政策优势。2011年11月8日,国务院(2011)131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铜仁地区设立地级铜仁市。撤地设市使铜仁由省的一个派出机构变为市级行政机构,铜仁在行政区域、法理意义上进入了城市时代。撤地设市有利于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变革,更能促进政府职能职责和利益格局进行良性调整。
铜仁市享受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54条政策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先行先试、同等享受少数民族地区优惠等叠加政策,处于“政策高地”的有利位置。同时,国家水利部、贵州省政府从2006年在铜仁地区开展的新农村水利扶贫试点工作(现在铜仁市继续第二轮水利扶贫试点工作),国家发改委同意铜仁市按照市场筹集模式发起成立武陵山片区扶贫产业发展基金、国家财政部把铜仁市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创新试验区等,这些全国性的试点试验给铜仁带来的政策效益日益凸显。
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高,相应财政收入增加显著,对基础设施投资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又能有效地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二者相辅相成。近年来,铜仁的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撤地设市之后财政实力得到显著增强,2013年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0亿大关,全年实现535.22亿元,经济实力的逐渐壮大和财政收入的逐年增加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资金保障。
2.2 劣势(Weaknesses)分析
区位劣势。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区腹地,东邻湖南凤凰,北接重庆秀山,南连本省黔东南州,西接遵义市,历史上的铜仁曾因水而兴,陆路兴起水运阻隔后,铜仁逐步被边缘化。现在铜仁是贵州省内距离省会城市最远的市,与邻近省市的长沙和重庆距离都在400公里以上,区位明显处于劣势。
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的公共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财政支持和公共投资。铜仁市2013年城镇化率是38%,要达到当前全国城镇化建设的平均水平城镇化率53.73%,据初步测算资金缺口约为800亿元。然而,铜仁市经济不发达,财税收入少,财政收支缺口大,2013年铜仁市财政总收入77.41亿元,全年财政总支出296.77亿元,财政正常运转大量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投入显著不足。
2.3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国家的宏观政策和经济支持是当前铜仁基础设施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机会。2011年底,国家启动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扶贫攻坚试点,率先出台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对铜仁的定位是:“连接贵州、云南通道上的节点城市,建成商贸、旅游的核心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特色食品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等相关产业。”2012年1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支撑能力等方面,对贵州的发展提出了详细的规划。国家层面的《规划》、《意见》的出台对铜仁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机遇。
2.4 挑战(Threats)分析
对于后发展地区而言,完善基础设施是地方发达的标志,更是“筑巢引凤”、构筑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手段。《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确定的多中心发展模式形成了片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竞争激烈的局面。《规划》明确: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吉首市“是与长株潭经济圈、湖南各城市对外联络通道上的节点城市,建成商品贸易集散地和以民族风情旅游为主导的生态园林城市”;湖南省张家界市是“承担武汉经济圈、长株潭经济圈及长江中游城市的辐射和对接功能,建成旅游产业高效发展”;湖南省怀化市是“承担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的辐射和对接功能,建成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这些城市的定位、发展方向与铜仁有交叉、重合,对铜仁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结论及政策建议
在国发“2号文件”与武陵山片区《规划》带来的重大机遇中,铜仁市加大了在区域内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投资,一些偏远乡村已通路通电,促进了人员和信息的流动,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但由于积贫积弱现象历史久远、生态脆弱,经济社会发展受自然条件制约较大,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薄弱,极大地钳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要认清本地特点和优劣势,根据发展现状确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着力点,避免“大而全”、“小而全”和重复引进、重建设所带来的资源使用的低效益和无谓浪费。具体包括如下政策建议:
规划引领。政府制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十分重要,要科学制订发展规划,规划一定要有现代意识、超前意识、领先意识,既要科学合理,又特色鲜明、精准细致。要强化规划执行力度,长期坚持,落实到位,严格执行,不随意变更,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保持规划的完整性、连续性。
创新开发模式,加大投资力度。基础设施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完全依靠市场来提供往往会导致供给不足,仍然应当以政府投资为主,积极探索互利、互惠、互动型的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模式。引进竞争机制,
吸收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进市场化运作,探索投融资主体、渠道、方式的多元化,弥补政府财力和投资低效率的不足,逐步发挥市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主导作用。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范文2
关键词:城镇化现状问题城镇建设多元化用地需求
1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亦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人口户籍政策导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造成农村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压于经济发展水平。
1.1城镇化水平较低
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区位和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作为一个灾害频繁的贫困县,造成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发展比较缓慢。城镇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集聚阶段。到2000年底,只有8个建制镇,城镇化水平为16.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4个百分点,非农业人口比重为10.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4个百分点。
1.2城镇的量少,人口规模小
全县33乡镇中,仅有8个建制镇,其中城关镇、黎集镇、蒋集镇、郭陆滩镇、往流镇、陈淋子镇等六个镇为老城镇,由于大多数乡的经济实力较差,乡改镇的步伐较慢。城镇分密度2.7个/千平方公里,远低于全省4.1个/千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城镇不但数量小,而且规模小。县城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和第三产业滞后,尚不能很好地直到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经济功能薄弱,总体规模偏小,建成区面积只有19.6个/千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7.73人,占全县总人口11.63%。与160多万人口大县地位很不相称。多数乡镇基本以单一的行政中心为主,并有传统农产品加工的乡镇企业和小规模的集市贸易,集聚能力和服务功能薄弱,职能单一,处于低层次发展阶段。城镇规模小影响了城镇职能作用的发挥,难以承担带动全县发展的重任。
1.3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一是道路狭窄,建设标准低,交通拥挤;二是自来水普及率低;三是排水设施不完善,下水道普及率低,很多建制镇未铺设排水管道,污水排放及处理问题严重;四是环卫、通讯、环保设施、广播、电视、教育、园林绿化设施、消防、防震等综合防灾设施及停车场地等配套设施不完善,难以吸引企业和农民向小城镇集中。
1.4沿公路布局的不合理性。
许多小城镇主要是依托过境公路发展后,形成了“要想富,占公路”的观念,使得许多小城镇的建设沿路拓展,公路不仅有小城镇内部道路和过境交通的双重功能,而且沿路形成商业市场,难以形成小城镇的完整形态和合理布局。
1.5农村城镇化的表面性。
一是小城镇职能仍处于发展的初级水平,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其主要职能仍停留在为周围农村地区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行政及文教服务的初级阶段,经济的主体仍然是农业,小城镇集聚要求的第二、三产业还处在资要地位。二是土地松散,小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普遍偏高,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的比例较大,“一户一楼,一家一院”的传统农村型居住方式仍是目前小城镇居民普遍采用的居住形式,从而导致土地松散,人口松散。三是规模偏小,集聚功能偏弱。80%的小城镇人口规模在5000人以下,起点低、规模小,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制约了二、三产业集中区的形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小城镇的就业机会不多。
2城镇发展趋势
2.1城镇发展步入快车道,城市建设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
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为: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农步扭转。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已成必然趋势,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城市化已提升到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
当前县域经呈出一主两副四重点的城镇体系分布格局,即形成以县城为中心,段集、三河尖为二翼,以黎集、蒋集、胡族、往流为支撑,以一般乡镇为节点的职能结构完善,组合有序,功能互补,层次分明的城镇体系网络,县域经济的发展正处于起飞阶段,城镇的发展处于极化过程,县域内各种经济资源要素都在向县城集聚,城市处于快速膨胀过程。
2.2城镇建设投资呈现多元化
建设小城镇的关键是解决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但基础设施的投资较大,资金从何处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走出一条成功道路:即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施经营城市战略来推动小城镇发展,走以地建城、以城养城的市场化路子。对经营性土地一律实行公开拍卖制度,几年来通过拍卖土地,积累资金上亿元,有力的支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通过盘活存量资产,运用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建设设施的使用效益,以存量资产吸引增量资金,大胆引进外资。通过有偿转让道路、公厕等城市公共设施经营权,对城市道路、路灯的广告进行招标,出让公益设施冠名权,获得城市维护资金。县城建设已形成企业,民间投资,政府等多元投资机制。:
;2.3城镇规划成为指导城乡建设良性发展的有力支撑
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全县33个乡镇都已委托具有规划资质的单位完成新一轮的整体规划(2000—2020年),城镇规划编制的完成,避免了小城镇低水平重复建设,明确了小城镇的功能定位,突出了自然及人文特色,充分发挥各地的种种优势,为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指明了方向。
3用地需求预测
2000年底城镇化率只有16.8%,城镇人口25.62万人,按照规划到2020年如果城镇化水平达到45%,全县人口180万人,城镇人口70万人,那么全县将有55万人由农村迁居城镇,按照人均占地100平方米算,还要新建、扩建城镇建设用地55KM2,其中县城人口由17.7万人增加到35万人,建设用地将增加到24KM2;乡镇镇区居住人口将由8万人增加到38万人,建设用地将增加到69KM2。扩建城镇建设用地55KM2盯当于又要占用土地8.25万亩土地,这的确是个很庞大的数字。城镇化、工业化需要占用地,一方面靠城市内部挖掘与改造老城区,提高建筑高度,充分利用“三维”空间。另一方面要通过科学规划,尽量利用山坡地、填谷造地来解决重大工业项目、基础设施、占用耕地问题,特别是盘活农村老宅基地。
参考文献:
[1]张秋琴,周宝同,孙婷,犍为县城镇化发展趋势及其用地需求分析者[J].建筑大学学报,2006.7.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范文3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系统
一、淮安市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状况
1、信息化基础设施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淮安市加大了对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序推进、协调平衡和规范管理,以公众信息网、有线电视网为核心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形成了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卫星通信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的数字传输网络,整体水平保持与全省同步。到2009年底,市区宽带IP城域网基本建成,公共通信网已联通全市所有乡镇和行政村,移动通信网实现全区无缝隙覆盖,全市程控交换机1000万门,固定电话容量达356万门,互联网出口带宽达15.5G,分别是2000年底的8.3倍、5.9倍、125倍,主线普及率70%;本地电话、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到330万、195万,分别是2000年的3.9倍、4.2倍。有线电视加速数字化进程,广电光缆行政村通达率达到80%,有线电视用户数95.8万户,是2000年6倍[1]。
2、企业信息化不断加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得到普及应用,85%大中型企业建有信息系统,企业上网已超过1.5万家,规模以上企业上网率达90%。淮阴卷烟厂、金湖石油机械公司等一批企业信息化示范项目的实施,取得显著的综合效益,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实施电子商务。社会信息化方兴未艾,城乡居民对信息消费的依赖度不断提高,
3、政府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成为全市信息化的龙头和示范
“中国淮安”政府门户网站运行良好,丰富内容、完善功能,影响不断扩大,8个县区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府网站。市直机关80%建成内部局域网,办公电脑普及率达到60%,部分单位初步实现了网上办公。政府上网工程进展迅速,一批专业应用系统和政务信息数据库相继建成,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能力,金盾、金税、金审、金财等专业信息系统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从整体上整合、推进市级机关信息化的市电子政务平台一期工程已全面启动。行业信息化成效显著,教育系统“校校通”工程已联通全市36%的中小学,市级医保信息系统、城市公交IC卡系统、供电自动抄表系统、联网缴费系统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金融同城结算系统、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供电生产管理系统、银行国库联网支付系统等均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
4、在江苏省内信息化水平排名相对靠后
江苏13个地区信息化总指数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苏州市、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南通市、扬州市、泰州市、徐州市、盐城市、淮安市、连云港市、宿迁市。可见淮安市在全省的信息化总指数中所居位子比较靠后,与全省的信息化平均水平比较还比较低。目前,信息化综合指数为57.1,比全省平均指数68.3低11.2个百分点[1]。
二、淮安市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淮安市信息化建设虽然有了一定的成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和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困难,因此必须总结经验教训:
(1)思想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是新生事物,还有不少人对它认识不够,了解不多。一部分人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对日新月异的信息化形势和信息化的巨大作用缺乏足够认识;有些人把信息化工作神秘化,认为信息化是高、精、尖的东西,淮安没到搞信息化的时候;有些人又把信息化工作以及信息产业简单化,认为信息化就是上上网、打打字、出出材料,而信息产业就是单纯的电子产品制造业。
(2)电子政务建设的龙头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电子政务应用和服务领域窄,网上审批和办事少,部门间进展参差不齐,网络和系统建设各自为政,信息共享困难,存在“信息孤岛”、“资源垄断”现象,少数部门过于强调自身业务的系统性和特殊性,不愿互联互通,电子政务建设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带动作用不高。
(3)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发展不均衡。政府对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规划、引导不够, 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广度和深度不够,部分企业信息化意识不强、投入力度不大;家庭上网的基数还不够大;电子商务规模还很小,配套环境也不完善;县区和农村信息化进程滞后,推进力度和资金投入都不足,城乡之间“数字鸿沟”逐步拉大。
(4)信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信息产业规模偏小,企业数量少、个头小,产品技术含量低,结构比较单一,核心产品、有带动性的整机产品几乎没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5)信息化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信息化工作体系还不够健全,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信息安全存在隐患;财政资金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还比较分散,没有发挥出对社会资金投向的引导作用;政务与公共服务类信息化项目管理的统筹机制仍须强化,信息化知识宣传普及、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进一步加快淮安市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
坚持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原则,跟踪国内信息化基础建设最新进展,应用国内外最新技术成果,充分发挥各类投资主体建设基础网络的积极性,加快建设超大容量、技术先进、灵活高效、安全可靠的信息基础网络,提高信息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覆盖率和应用普及率,适时启动建设基于IPv6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NGN)。
积极建设以光缆为主体的本地传输网,提高网络的带宽与速率,优化网络结构和配置,提高网络性能,加强网络的自愈保护能力。大力推进方便可靠的接入网建设,扩大无线接入(WLAN)区域和范围,提高视频、数据、语音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接入能力,着力解决“最后一百米”瓶颈。按少局所、大容量的原则合理设置综合交换端局,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推动公众电话网向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数字化、分组化的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移动通信网,优化网络结构,扩大网络覆盖,提高通信质量,及时、平稳地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过渡[3]。
2、拓宽渠道,加大投入
淮安市的信息化与发达地区相比,资金和人力的投入都严重不足。信息化建设涉及公共利益,国家应加大开发扶持力度,在财政、金融、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尽可能多地提供帮助、支持,提高扶贫及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地方政府应将信息化建设列入各地最重要、最优先的公共投资领域,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在财政方面,要给予充分保证,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提高相应比例。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利用各种政策的引导来加快信息化发展,通过市场准入、项目审批、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发展信息经济的开放政策和宽松环境。
3、通过各种方式筹措资金
在资金筹措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吸引外资,积极争取国内外优惠贷款,借助市场力量,吸收各种社会资金,充分调动各方面投资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和外资投入为重要来源的多元化投资体系。各信息化部门也可以通过财政预算支出、启动市场运作进行引资合办、争取上级政府的专项建设资金或科研经费等多形式、多渠道的筹措资金,保证建设资金的落实、到位。在解决人力投入方面,通过形成良好的人才吸引机制,解决机构、编制、待遇方面的困难和信息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在设置机构时,对于公共管理部门,还要注意给予信息化机构一定的行政职能,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管理。在配备人员时,注意配备政治素质高、业务熟、技术能力强的信息化人员。
4、统一规划,整合资源
淮安市的信息化建设不能闭门造车,在资金投入有限、人才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就更需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和规范。在信息化建设中,要深刻认识到信息化就是如何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提高共享程度这一核心,眼光要远,落脚要实,必须明确信息化工作思路,确定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远景,科学进行总体设计,协调统一,注重信息的质量及标准化建设,避免分散、重复建设。既要发挥各行业系统的积极性,又要克服各地区、各系统、各部门在信息系统的网络建设中互相分割的倾向,加快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共享,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地制定具体实施的可行性方案,加强部门间和地区间的相互沟通,有计划、有步骤地扎扎实实地搞信息化,确保各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达到信息资源的传输、利用和共享的最终目的。
目前,淮安市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有取得重要进展,但是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初级阶段,还需提供公共上网设施,并降低上网费用。信息化的推进中,还要加强数据库建库的完整性和规范性,数据资源要达到标准化,在管理上确保数据资源的时效性、连续性和永久性。
5、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
淮安市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虽然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是这决不意味着信息化建设就要走一条相同的发展道路。淮安市在经济基础条件的制约下,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就十分有限。因此,把握好“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这一原则非常重要。
首先,准备建一个什么样的系统,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什么为抓手去有重点地建,是确立建设目标的关键。淮安市必须坚持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出发,根据地区特点有重点地推进信息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变淮安市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扎扎实实地走出一条特色化发展之路,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其次,信息化的实质是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而信息基础设施是推进信息化的基础,是信息化得以实现的物质平台,也是信息传输、交换和实现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硬件设备的更新、淘汰速度又较快。因此,应在满足需要的同时充分考虑产品的实用价值和投入、产出比;可以适度提高标准,使建设成果不仅能满足当前的需要,还能为今后的扩展和更新预留一定的空间,以一种超前的意识、创新的精神来推进信息化建设。
第三,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强化应用,打破以往“重建设,轻应用”的局面,抓住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信息化建设与本行业、本系统、本部门的业务工作和核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需求为动力,以应用促发展,有针对性、和创造性地开展各项系统建设和应用开发工作,通过系统应用的成果不断推进系统建设的深入发展[4]。
6、建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信息化建设在推进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长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化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信息化建设、推进机制,形成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运行管理体系,以应用服务为核心,以信息服务对象为中心,拓宽信息服务范围,集成服务,提高网络利用价值和信息服务能力,为服务对象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要加快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制定必要的信息技术标准、应用标准、管理标准和各种为信息化服务的质量检测标准。要加强信息化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工作,依据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快制定信息化政策性规定和规范性文件,重点研究制定吸引外部资金加入地区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信息网络工程建设规范、评估、监理、验收等方面管理办法。增强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管理保障体系。信息化建设,安全是重要的基础保障。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推进信息化建设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并重,不断提高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水平。一方面,要按照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信息安全标准开展建设。运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建立可靠的安全运行机制,完善应用服务、信息内容、技术设施保障体系,提高防护、预警、监测、应急、恢复等能力,切实提高信息数据、应用网络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一定的制度规定和安全素质培训教育机制,增强信息化建设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确保信息化建设、使用、管理等过程的整体安全。
参考文献:
[1]宋宁华.江苏省各市信息化发展水平统计年鉴[Z].2010.
[2]李朝.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J].情报科学,2001(6).
[3]梁松练,唐世连,钟南.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瓶颈因素及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2005(3).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范文4
论文摘要:阐述了安徽省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的现状,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促进安徽省城乡信息化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2006一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信息资源的普遍应用、信息网络的广泛普及,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资源也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对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在信息基础设施、电子信息产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农业农村信息化和区域信息化方面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信息化工作。2009年,安徽各县(市、区)政府也全面建设信息服务站。然而,安徽省的总体发展水平同国内其他省市相比还比较落后,加上安徽省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加快安徽省的信息化发展更是当务之急,也是促进安徽省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1安徽省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的现状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信息化的差距也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在拥有和使用信息技术方面也存在差异即所谓的城乡数字鸿沟,而这种差异是多方面的,包括信息基础设施的差异、信息资源利用水平和信息交流的差异、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产品结构的差异以及信息消费水平的差异等。
1.1城乡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差异由于我国实行城乡二元体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一般是:在城乡之间优先保证城市。结果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能优先得到保证,而农村的却很难得到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中国统计年鉴2009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3月,安徽省城市人口2485万人,固定电话达到658. 5万户,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26. 5 %。但是安徽省农村通信发展却相对滞后,安徽省农村人口3650万人,固定电话为694. 7万户,农村固定电话的普及率为19. 0%,只是城市水平的71. 7%。
根据表1可以看出,安徽省2005一2008年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台数农村居民拥有数相对较少,分别是城镇水平的3. 0% ,3. 4% ,4. 9% ,6. 4%。虽然城乡居民对家用电脑拥有比例的差距有所缩小,但总体来说城乡居民对家用电脑的拥有量还是相差悬殊。可知,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拥有更充足的信息基础设施,城乡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 2城乡信息资源利用水平和信息产生与传播的差异由于城乡居民文化水平和信息素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农村居民对网络信息资源、教育信息资源、科技信息资源等的利用远不如城市居民利用的充分和有效。根据安徽财经大学2009年暑期“三下乡”对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农村的电视覆盖率为75. 96%,有线电视覆盖率仅为8. 31 %,农村居民通过广播获取信息资源也只有10. 79% , 可见农村的信息资源相对贫乏,而农村居民又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信息资源,更扩大了城乡信息化差距。城市是经济发展和信息交流的中心,能产生大量的信息,而且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都十分便捷。农村地区生活较为稳定,产生的信息较少,采集和传播信息也相对困难,使得多数媒体把注意力较多地集中在城市而不是农村。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的信息交流越来越便捷,而农村由于信息基础设施落后导致信息交流不方便,城乡之间的信息交流差异也日益显著。
1. 3城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信息产品结构的差异城市经济较为发展,把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医疗、交通运输以及能源利用等多个领域,而农村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不高,没有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潜能,各个方面多运用传统的方式而没能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城乡居民拥有信息产品的结构也存在差异。安徽财经大学2009年暑期“三下乡”对农村居民的调查显示,居民对普通彩电、VCD机和DVD机等信息产品拥有率较高,拥有率分别为92.1 % ,70. 7%和63.2%,而对照相机、录像机和电脑等信息产品的拥有率较低。相比而言,城市居民减少了对VCD,DVD等逐渐被市场淘汰产品的使用,他们更多的拥有和使用现代更先进、更时尚、科技含量更高的信息产品。
1. 4城乡的信息消费水平差异在信息消费方面,比如农村百户拥有的电视机数、移动电话数、计算机数以及书籍报刊和杂志的购买量都远比城市少。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在精神文化和教育方面的消费支出也远小于城市。国家统计局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安徽省城镇人口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消费指数为1. 0733,而农村人口的消费指数为0. 9568,城镇与农村的消费指数之比为1. 1218,可见城乡己经形成深深的数字鸿沟。
2安徽省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形成的原因
当城市居民接触并拥有大量的信息不知如何选择的时候,农村居民却面对着信息h乏的状况。造成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的原因有哪些呢?笔者就城乡居民在收人、文化以及信息产品的需求和供给方面来分析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形成的原因。
2.1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差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尽管各行各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城乡差异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仍在日益扩大(见表2)。
根据表2的数据可知,1980年、1990年、2000年以及2005 - 2008年,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年收人占城市居民人均年收人的百分比分别是53.7%,39.8%,36.5%,31.2% ,30.4% ,31.0% ,32.4% 0 1980年到2008年比例从53. 7%降到了32.4%,可见城乡居民的收人差距不仅很大而且日益显著。收人差距大,进而导致了城乡居民对信息产品消费的差异,最终导致了城乡信息化水平的差异。
2. 2城乡居民的文化水平差异安徽省居民受教育的程度较低。据统计,2004年安徽省在全国总人口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为12.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 8个百分点;文盲和半文盲率所占比重为1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 6百分点。安徽省居民受教育普遍较低,而相对来说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更低。据调查,城市居民利用图书、报刊杂志、网络资源接受信息的比例远高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和信息素质要远低于城市居民,因此对于图书、报刊杂志、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较城市居民低。在农村信息资源相对匾乏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较低而使得信息资源的利用更少,久而久之,城乡居民的文化差异最终导致城乡的信息化水平的差异。
2. 3城乡信息产品的需求与供给方面的差异城市信息产品的供需相对充足,而农村信息产品的供需相对不足,是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农村居民的收人水平较低,不论是电话的初装费、电话费与互联网上网费用,还是文化教育的费用,都占农村居民收入的比重过高。
由表3数据计算可知,人均文教方面的消费额占人均年收人的比例,城镇为3. 3 %,而农村为9. 8%,相对来说农村居民的文教消费占收人的比重较高。因此,农村居民就会减少对信息产品的消费。另外,农村居民相对于城市居民对信息的需求和依赖程度较低,对信息产品的需求也较少。在信息产品的供给方面,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地广人稀、人口密度较小,而且各小村镇离城市较远,电信和通讯网络的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都较高。在市场驱动下电信和网络公司会向利益最大化方向发展,会相应的减少对农村地区信息产品的供给量,最终加剧了城乡的信息化水平差异。
3促进城乡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已经渗透到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中,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水平差异现象将成为新的社会问题,它会对安徽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而缩小安徽省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实现城乡信息化协调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也是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工程。
3. 1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在当今信息经济社会下,信息被作为重要的经济要素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资源和财富,贫富的差距也将取决于对于信息的拥有和利用水平。城乡的信息化水平差异使城市居民接触并拥有大量的信息,成为信息富有者;而农村居民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而且运用信息的能力较弱,成为信息的匾乏者。这种信息的富有和匾乏,最终会导致资源和财富的富有和匾乏。如果不对农村的信息化工作进行改进、不加强农村的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城乡的数字鸿沟将加大,贫富差距也会扩大,很有可能导致城乡居民财富的两极分化现象。所以政府应统筹规划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缩小城乡居民的收人差距,从而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的。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范文5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1年我国农村人口7.96亿人,农村劳动力4.91亿人,乡镇企业和私人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为1.43亿人,从事个体经营的农村劳动力0.26亿人,从事农业劳动的有3.4亿人。运用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法测算,我国农业部门仅需要劳动力1.96亿人,因此,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1.44亿人。这是个绝对的静态的数据。考虑出生人口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城市发展对耕地占用和沙漠化对耕地的吞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年还将以600万人左右的速度递增。可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转移任务十分艰巨。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来看,我国已形成了一种多渠道、多元化的转移局面,但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诸多困难。
(一)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半期,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速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明显减弱。其主要原因是:(1)乡镇企业在发展初期,资本有机构成低,资本对劳动力的吸纳弹性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加剧,迫使乡镇企业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从而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吸纳弹性下降。(2)“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导致乡镇企业布局分散,产业结构不合理。据统计,我国乡镇企业的92%分布在农村,7%分布在建制镇,1%分布在县城或县以上城市。这种分散的布局阻碍乡镇企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战略转变,同时也使乡镇企业丧失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力,无法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制约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3)乡镇企业自身增长速度放慢,吸纳劳动力人数减少。由于短缺经济的存在、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僵化以及国家政策的优惠,我国乡镇企业在初期得以长足发展。但步入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乡镇企业发展遇到重重困难,增长速度逐年下滑,增长乏力。相应地,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逐年下降。
(二)城市难以再大规模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大中城市曾经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不仅自身获得了收益,也推动了城市的繁荣。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改革,城市本身所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从而难以再大规模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其原因是:(1)城市本身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我国传统的城市就业制度,使城市中隐藏着大量的隐性失业者。随着市场就业制度的逐步实施,隐性失业日益显性化。2001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登记失业人数为681万人。往后,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国有企业将有更多隐性失业者被释放出来并流入就业市场。同时,国家行政机构的改革和事业单位的调整也将释放几百万分流人员。2004年有280万高校毕业生毕业,以后每年毕业人数将比这个数字更大,其中绝大部分竞争城市就业岗位。城市严重的就业压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空间日益缩小。(2)“城市病”日趋严重。我国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的“城市病”,即由于城市的外部成本承担主体不明,城市对人口的吸收过度,超过其规模,从而出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和环境污染。由于受投资主体和资源的限制,我国城市规模难以在短期内迅速扩张,“城市病”将日趋严重。“城市病”的存在客观上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再成为城市的受欢迎者。
(三)农业内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开发农业后备资源和实施农业产业化,可以吸纳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但现阶段这种通过农业内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我国农业后备资源丰富,有宜农荒地5.3亿亩,宜林荒山荒地11.7亿亩,可利用的草原33.7亿亩,可利用的养殖水域0.34亿亩。对它们进行开发既可增加农业收入,又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但是开发成本很高。限于国家财力,在较长时期内国家难以支付巨额资金来开发农业后备资源。开发农业后备资源的见效期较长、收益率低,私人也没有动力大力投资于开发。通过向农业的广度发展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渠道在较长时期内并不畅通。实施农业产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可以吸纳一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方面,农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环节吸纳一些劳动力;另一方面,加工后的运输、销售环节又吸纳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产业化要以企业为龙头,由于受资金、市场、人才等问题的困扰,目前龙头企业发展很不理想。此外,农业产业化所需投资较大,预期收益不确定,农村劳动力对从事农业产业化有畏惧心理。故农业产业化在许多地区只能停留在概念的层面上。
二、发展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
面对上述困难,如何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呢?大力发展小城镇,走“二元社会结构”向“三元社会结构”转变的道路,不失为一种符合中国特色的战略选择。
(一)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低成本、高效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技术含量和资本有机构成低,从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所需就业费用和城市基础设施费用也低。据有关专家测算,大城市要安排一个劳动力仅生产方面的投资就需要1.5万元,而小城镇只需要0.4万元。可见,相同的资源,小城镇可发挥更大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效用。小城镇与农村之间距离也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入小城镇面临的转移成本和就业风险小。另外,进入大中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往往感到陌生、盲目或受到歧视,承担的心理压力沉重。而小城镇与农村联系密切,并且小城镇居民大多数是离开农村土地不久的农民,有着共同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容易相互接触沟通,因而劳动力转移的心理压力较小。
(二)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强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我国乡镇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减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乡镇企业布局过度分散。布局分散导致乡镇企业之间缺乏分工协作、产业结构雷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也使乡镇企业难以正确了解市场,致使它们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利润减少、竞争力下降。发展小城镇,提高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能够吸引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集中于小城镇的乡镇企业可利用便利的通讯、信息和交通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发挥出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从而扩大其就业容量。此外,小城镇建设本身能够有效地推动建筑业、工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建成后的小城镇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扩大又可扩大乡镇企业产品需求市场。据研究,乡镇企业适度集中于小城镇,发挥出关联产业的乘数效应后,可使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扩大30%~50%。
(三)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增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具有第一、二产业不能比拟的优势,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对就业人员素质要求弹性大,吸纳的就业人数多,发展所需的投资少。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以一定人口的聚集和经济发展为基础的,而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经济收入低,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小城镇发展将直接推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其一,随着小城镇发展,分散居住的农村人口不断向小城镇聚集,增加对电力、交通、供水、餐饮、娱乐、商业及社区服务等需求,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其二,随着小城镇发展,小城镇连接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作用日益加强,从而促进农产品交易市场、农村资金市场及肥料和农药等农用产品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三、积极发展小城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
1.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宏观上小城镇布局要合理。建设小城镇时,要有总体规划,即结合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诸如区位、人口、资源、交通、通讯、经济结构特点以及市场未来前景等,有重点、有选择地建设小城镇。防止出现“齐头并进、一哄而上、遍地开花”的状况。不顾实情,片面追求小城镇数量扩张,只会导致布局混乱,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损失。微观上小城镇自身建设要科学规划。小城镇在制定建设规划时,要做到规模适度、功能齐全、分区合理、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规划要坚持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使之既结合现有实际条件,具有可操作性,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长远性,为今后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或向小城市转变留下余地。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是衡量城镇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准。完善的基础设施不仅可以使小城镇吸引更多投资和居住人口,而且可以直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小城镇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是资金问题。政府财力有限,单独由政府来搞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现实。应本着“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把基础设施建设引向市场,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形成政府、企业和个人多元化投资机制。
(二)发展小城镇经济,提高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
1.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小城镇是乡镇企业的载体,乡镇企业是小城镇的经济基础。集中于小城镇的乡镇企业通过享用城镇基础设施和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有效地发挥出聚集效应,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如何引导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呢?首先,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制定有关优惠政策引导乡镇企业集中于小城镇;其次,在小城镇区域范围内建设有特色的工业小区,并实施有效措施引导乡镇企业进区集中。
2.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小城镇产业升级。小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低,必然导致小城镇经济增长缓慢,阻碍城镇功能的正常发挥,降低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大力调整小城镇产业结构,促进小城镇产业升级。(1)建立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适应的小城镇工业体系。小城镇应把工业发展重点放在农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方面,杜绝脱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盲目发展和与城市雷同的产业。(2)培育主导产业。小城镇要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经济水平和区位特点等大力培育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帮助城镇整体经济发展。(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小城镇工业体系的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加必将形成对第三产业的需求,因此,应大力发展小城镇第三产业,特别是为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服务的新兴服务行业。第三产业的兴起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深化体制改革,清除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障碍
1.改革户籍制度。转移到小城镇的农民,如果仍然是农业户籍,就不能与非农业户籍居民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就业等,农民就失去了转移的积极性。要使小城镇真正能吸引和稳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必须改革户籍制度。从长远来看,必须完全废除现行户籍制度,但户籍制度的改革应是渐进式的,以免对城镇冲击过大。现阶段各地方政府应按照国务院2001年10月批转的《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加快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凡在小城镇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和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住户籍,原先城镇拥有非农户籍的人员也登记为城镇常住户籍,这样便形成一元化的户籍登记制度。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范文6
2004年以来,江西省许多县区坚持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除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外,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注重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与举债投入等多措并举,基层乡镇城镇化建设加速发展,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大大改善,与此同时,乡镇政府性债务逐年攀升。
一、乡镇债务规模及结构
至2014年12月底,A区16个乡镇审计后的政府性债务6.23亿元,较2006年末1.15亿(财政债务统计数)增加5.08亿元,年均递增27.3%。从债务来源看,乡镇没有银行融资债务,绝大部分属拖欠工程款,其中教育债务余额1.65亿元,卫生债务余额0.27亿元,其余主要是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渡改桥、乡镇敬老院、乡村公路等项目建设欠债。
二、乡镇债务形成原因
近年来,A区乡镇债务逐年攀升,就其形成来看,主要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深层次的体制原因。我国在较长时期内,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了国家对农村投入少,对以农村为主的乡镇,转移支付倾斜过少,不少乡镇财政运转困难。分税制改革提高了财权方面的“两个比重”,但对一些事权的安排缺乏界定,对可能形成的县、乡财政困难问题估计不足,在政策执行中财权层层上收、事权层层下放,财政收支矛盾越来越集中。加之新农村建设中,任务下放多,财政拨款少,尤其在基层乡镇城镇化建设中不断滋生出新的债务。
由于A区乡镇大都是以农业为主,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经济基础薄弱,自有资源匮乏,财政收入来源单一,收入不足。全面取消农业税以后,财政资金来源短缺,乡镇政府为了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只能通过举债来筹集资金。
二是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欠债。为切实改善农村就学、就医、养老等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利益,保障农村群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2006年以来,A区对乡镇学校、卫生院、敬老院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新建、改扩建。在这些项目建设中,虽然上级财政争取了一部分,A区财政投入了一部分,区融资平台公司融资了一部分,但由于建设工程量较大,至今仍欠下了较多的债务。
三是集镇建设欠债。为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A区所在市率先将全市市域纳入总体规划,把各乡镇项目建设纳入城市建设项目,加强调度,推进全市乡镇道路、供电、供水、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和集贸市场、商业街、公园、新型农民社区等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综合配套水平,增强公共服务功能,促进小城镇内涵提升,改善环境。由于所有建设项目都是以乡镇为主体,几年来,尽管市、区两级加大了乡镇集镇建设投入,但乡镇至今仍欠了较多的债务。
四是市、区路桥等重点工程欠债。主要是渡改桥项目、新建大桥、辖区道路改扩建等市、区路桥重点工程,这些项目虽然主体工程由上级投资建设,但项目征地拆迁、土方垫层、道路绿化以及引桥等附属工程均由乡镇来承担,致使乡镇欠下较大债务。如某大桥引道工程欠债529万元。
三、债务管理和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是债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债务风险较大。乡镇没有建立政府性债务偿债准备金制度,对新增债务没有进行有效控制和审批,债务规模缺乏有效控制,乡镇财政预算没有安排偿债预算。就目前各乡镇审计后的债务情况来看,部分乡镇债务率较高,债务风险较大。
二是债务统计与项目建设脱节。就目前情况来看,尽管政府性债务管理明确归口财政部门,但对债务管理还没有一套完整可操作的政策依据,乡镇债务的统计体系尚未建立,管项目建设的不管债务,管债务的不清楚项目建设情况,造成债务统计失真,债务规模的失控,给债务风险监测带来困难。
四、乡镇债务未能有效控制的原因
虽然乡镇政府性债务由财政资金缺口引发,但体制性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是“压力型体制”下导致乡镇支出扩张无能为力。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和政府间从上到下的“压力型体制”,在乡镇造成财力上划,事权增加的不利局面,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提高了中央财政收入所占比重,地方财政所占比重相应下降。财权上收的同时,事权却在增加。一级级照此办理,到了乡镇一级政府,财权越来越小,但却承担着诸如社会治安、基础教育、基本卫生保障、社会福利和乡村道路、小城镇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等责任,导致乡镇支出扩张方面无能为力。
二是不合理的考核机制,刺激乡镇举债建设。在当前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工作中,GDP是衡量政绩的主要指标。在赶超现代化发展战略下,上级政府为了完成其发展目标而与一级一级下达任务,有的甚至与干部的荣辱、升迁挂钩,由此必然对乡镇政府官员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压力。地方政府谋求经济总量最大化,(1)是加大基本建设投入,利用基本建设投入带动GDP增长;(2)是加大招商引资和“招商引税”力度。中西部地区在不具备其他竞争优势的情况下,除放低环保要求,只能是政策更加优惠。(1)是“零地价”用地;(2)是加大工业基础建设,征地、修路、建厂房等;(3)是对企业进行资金扶持,这些都需要钱。
三是举债约束、监管机制不健全加重乡镇债务。(1)是没有建立举债的约束机制。乡镇领导的自过大,责任过小,举债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和严格的程序,有的凭领导的个人偏好或主观判断。由于没有建立举债约束机制,容易导致乱铺摊子、乱上项目,以致债台高筑;(2)是问责机制不健全。现阶段对乡镇领导的政绩考核主要看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至于取得这些政绩的背后花了多少成本代价却无人问津,乡镇领导不需要对举债行为的后果负责。由于乡镇债务责任追究上的缺位,本届政府大量举债搞建设,只享受由此带来的好处,风险却推给下一届政府,这必然导致政府举债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造成乡镇债务的恶性膨胀。
五、化解乡镇债务的建议
一是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培养财源,发展经济。要化解乡镇债务,最根本的出路在于推动乡镇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壮大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债务风险问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乡镇政府要根据本乡镇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经济,发展多种经营,开拓农特产品市场。
发展乡镇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经济的发展决定财政的发展,发展经济是解决财政困难的根本出路。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倾斜,要立足于发展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促进乡镇经济发展。
加大小城镇建设投资力度。省市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和公益性事业的投资力度,建立完善稳定的发展农村公益性事业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长机制,减少乡镇支出负担。
二是合理配置乡镇政府的财权与事权,提高基层财政保障能力。要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合理配置乡镇的财权与事权,从体制上保证基层基本支出的财力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转移支付办法,加快转移支付的立法进程;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通过增收节支,解决乡镇财政困难,缓解债务增长的压力。
三是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要实行分类考核、差异化考核,进一步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市县和省直部门以及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不唯GDP,不以数字论英雄,不要给乡镇、街道下达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和招商引资任务,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做好公共服务、群众服务和营造发展环境的工作。同时,要将负债情况列入干部政绩考评体系,既看经济发展的成绩,也看所付出的成本代价;既要考核经济发展的速度,又要考核发展的质量、效益;指标既要积极,又要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