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课的建议和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就业指导课的建议和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就业指导课的建议和意见

就业指导课的建议和意见范文1

目前我国中医药高等学院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的工作基本上是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很多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没有对自身的教育使命进行明确的定位。二者在育人层面上基本上没有实现协同合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上存在以下问题。

1.思想观念不统一

当前我国的中医药高等学院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专业课教师只负责专业课,思想政治工作是辅导员的职责,基本上将教书与育人工作完全割裂开来。这种分割式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道德素质以及专业技能的提升。

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些中医药高等学院的专业课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状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如在日常的上课过程中对学生的迟到缺席情况基本上不闻不问,将学生管理工作完全交给辅导员。由于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缺乏交流与沟通,在课后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缺乏足够的互动,导致两者对学生的管理也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3.体制机制的不统一

对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的责任范围没有以工作框架的形式来进行科学的规定。专业课教师只重视科研工作,容易忽略教学工作,甚至很多中医药高等学院没有将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纳入考核中,缺乏一定的考核约束,专业课教师的教学动力自然就会比较小。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在协同配合上自然就会显得比较生疏。

二、中医药高等学院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合力育人机制的构建措施分析

1.合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学生步入社会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科学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进而了解社情民意,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奠定坚实的基础。受课堂教学任务等因素的影响,专业课教师以理论基础以及专业技能见长,往往会忽略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而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生而言又是异常重要的,因而可以通过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的协同合作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专业课教师负责理论知识的指导,辅导员担起组织管理的重任,二者通过协同合作来为学生提供科学的社会实践机会。

2.合力开展校园文化育人活动

校园文化是全校师生都认同的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心理文化素质以及教师的道德素养水平,在教学上校园文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校园文化也包括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而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不仅包括校风、学风建设,同时还包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学风占据主导地位,不管是辅导员还是专业授课教师,都在其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风建设得好,能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文体活动的开展,可以说文体活动是校园文化中最为活泼的部分,不管是辅导员还是R凳诳谓淌Γ都应该积极参与学生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中医药高等学院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合力育人机制的构建离不开二者之间交流沟通平台的搭建,当前我国很多中医药高等学院的辅导员与专业授课教师之间的职能是彼此独立的,这种独立的工作状态与局面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因而必须建立二者的合力育人机制,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来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进而提高我国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师资力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就业指导课的建议和意见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高校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指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根据社会需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今后顺利走向职场及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课程特点,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性质与发展现状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逐渐趋于肤浅。随着社会的突飞猛进,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注重与社会的链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便应运而生,但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出现了肤浅的事实,即对于成功人士的就业情况分析不够深人,没有客观地对各个因素进行深入综合的考虑;较为盲目地看待社会各种就业现象,不能够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观照;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很多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社会就业的衔接不到位,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就业指导的特点。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人文性创新性还不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应该仅仅是摆设,而应该能够广泛地开启学生的心智,让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冷静地分析自己与职业之间的契合点,不断地促进自己的发展,但是很多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没有充分地做到这一点,它们仅仅是从宏观上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把握,忽视了对于学生个体的重视,没有体现出较为人性化的特色,几乎所有的课程只是简简单单地就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缺少如何指导学生的个人塑造这些内容,因而说在人文性上缺乏独特的观照,在创新性上的切人不够深刻。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没有广泛深入地打开学生的思维。在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忽视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本质内容"大学生需要学生要有独到的见解和灵活的思维,而不是仅仅将它视为一门文科类的课程来学习,包括考试在内,考察的方式趋于机械化,现在考试的基本方式为课堂考勤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20分,课程论文80分,这样的模式不利于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显得尤为必要,只有从这门课程开始改革,才能够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负起责任。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法改进的方向

1、突出实践性,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提升就业能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实现理想择业、就业和创业作准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侧重能力训练和亲身体验,教学方法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具有经验性和互动性,把传统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灌输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亲身实践,使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领会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多种教学方式与实践紧密结合,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辅以活动、游戏、问卷、测评、视频赏析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比如在讲授职业价值观这个教学点时开展“价值拍卖会”,针对求职面试和简历制作来设计“模拟招聘会”,应聘人员和招聘人员都由学生模拟,教师作为旁观者根据“应聘人员”的表现提醒他们在应聘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如礼仪、回答问题的技巧等,同时引导“招聘人员”进行自我反思。突出课程的实践性,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式直观、内容丰富的求职类视频如《职来职往》、《天生我有才》、《非我莫属》等很受学生欢迎。教师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视频材料让学生赏析,在观看视频之前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求职选手的优势,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职业达人”给选手的建议和意见。

2、善用案例教学,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提升就业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和思考题要求学生阅读、思考、讲解、辩论和表达,可以让学生在运用过程中达到领会、掌握知识的目的,有利于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有利于从只传授知识到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并重的转变。案例教学法高度的仿真性和较强的实践性,可以使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形成互动融合的关系。

运用案例教学法还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发挥好引导作用,比如当学生分组讨论案例时,教师要根据教学重点,控制发言顺序和学习进度,适当穿插点评,并提出新的讨论话题或课后思考,做到有始有终。教师还要成为“催化剂”,将学生讨论的问题不断引向深入,对讨论中的争议点进行补充,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教学内容的巩固,加深对职业规划与就业的理解。

3、因材施教,重视个性化指导,让每个学都有机会提升就业能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个性化指导就是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特长,分析社会的职业性质,引导大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了解职业种类,确定就业意向和进行职业潜能开发,确立职业目标。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开展大学生职业能力测试、职业素质测试和心理测试;提供个别咨询,给出职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对参与个别咨询的学生要建立档案,提供跟踪服务。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要充分尊重大学生个性特长,按照“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世所需、择己所利”的四项基本原则,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

4、应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更能够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具有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上要改变一般课程的以理论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大实训课课时,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运用记分平时作业、小组学习、学习笔记、网上学习和专题讨论等形式进行阶段性测评,如记分平时作业是根据课程教学安排和学习测评的要求,指定部分平时作业为记分平时作业,教师依据学生完成记分作业的次数和质量进行成绩评定。小组学习是指根据教学或形成性评价要求,要求学生若干人组成一个学习组,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学习的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把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放在学生的作业、课堂讨论中进行,理论运用能力集中在课堂案例分析、课后小论文的写作中进行,职业能力放在课堂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课后实践作业(如职业生涯规划书、个人简历) 中进行,态度观念上的进步可以通过观察法在日常表现及各种活动中评价等。

参考文献:

就业指导课的建议和意见范文3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7)06-1377-03

为了解桂林医学院毕业生对本校教学工作的评价意见,进一步促进学院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医药人才,笔者开展了本次调查工作。

1 调查对象、方法及内容

1.1 调查对象

桂林医学院2003~2005届本科毕业生。

1.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2005年11月,笔者从《桂林医学院2003~200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信息库》中,按专业、就业地区随机抽样,以邮寄、直接送达的方式,向调查对象发放《桂林医学院2003~2005届本科毕业生对教学工作的调查表》。第二阶段为2006年3~4月,组织相关就业工作教师走访了在南宁、柳州、玉林、贵港等地就业的部分毕业生,听取他们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反馈意见。

1.3 调查内容

共18项(评价16项,建议2项)。

1.3.1 评价项目及评判等级:

①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印象:

A好;B较好;C一般;D差。

②对学校办学思想的评价:

A明确;B比较明确;C基本明确;D不够明确。

③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评价:

A能够很好适应社会需要;B能够较好适应社会需要;C基本适应社会需要;D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A重视;B比较重视;C一般重视;D不够重视。

⑤所学专业的设置是否合理:

A合理;B比较合理;C不合理。

⑥对学校课程安排的评价:

A科学;B比较科学;C不科学。

⑦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的评价:

A管理严格,控制水平高;B管理比较严格,控制水平比较高;C管理一般,控制水平一般;D管理松散,控制水平差。

⑧认为学校对自己的工作影响最大的教学环节是:

A基础理论;B专业知识;C基本技能;D社会实践;E毕业实习。

⑨对学校毕业实习环节的评价:

A安排科学,管理规范;B安排比较科学,管理比较规范;C安排基本合理,管理基本规范;D安排不科学,管理差。

10对学校的学风和学术文化氛围的评价:

A学风很好,学术文化氛围浓;B学风比较好,学术文化氛围比较浓;C学风一般,学术文化氛围一般;D学风差,学术文化氛围不浓。

11对所学专业教师授课质量的总体评价:

A效果好;B效果较好;C效果一般;D效果差。

12对学校教师素质的评价:

A德才水平高;B德才水平较高;C德才水平一般;D德才水平差。

13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价:

A效果很好;B效果较好;C效果一般;D效果差。

14对学校的社会声誉的评价:

A好;B较好;C一般;D差。

15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否满足工作需要的评价:

A满足;B基本满足;C不能满足。

16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总体评价:

A满意;B比较满意;C不满意。

1.3.2 建议项目:①对学校专业课程设计的建议;②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建议。

2 调查结果统计

共发出调查表370份,回收352份,回收率为95.1%,可使用339份,占发出调查表的91.6%。

可使用的调查表中,临床医学专业201份,药学专业103份,生物技术专业35份。339份调查表的评价项目统计结果见表1。

3 调查结果分析

①我校的教学工作得到毕业生的一致认可。41%的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整体评价好;51%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教学工作整体较好;另有8%的毕业生认为印象一般。

②学校的办学思想明确。34.5%毕业生认为学校办学思想明确;52.8%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办学思想比较明确;12.7%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的办学思想基本明确。

③我校培养的人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需要。30.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58.7%的毕业生认为能较好地适应社会需要;10.9%毕业生认为能基本适应社会需要。

④学校对教学工作比较重视。35.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对教学工作重视;54.9%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对教学工作比较重视;9.7%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对教学工作重视程度为一般。

⑤学校的专业设置比较合理。33.9%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设置合理;64.3%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设置比较合理;但有1.8%的毕业生认为设置不合理。

⑥学校的课程安排较为科学。 39.8%的毕业生认为学校课程安排科学;58.7%的毕业生认为课程安排比较科学;另有1.5%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安排的课程不科学。

⑦学校的教学管理较严格,对教学质量控制的水平较高。56.9%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严格,控制水平高;25.7%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比较严格,控制水平比较高;另有17.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教学管理一般。

⑧在“哪些教学环节对自己的工作影响最大”这个问题上,46.6%的毕业生认为是“专业知识”;22.1%认为是“基础理论”;13.3%认为是“基本技能”;12.7%认为是“毕业实习”;5.3%认为是社会实践。

⑨学校的实习安排较为科学。31.3%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毕业实习环节安排科学,管理规范;52.2%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毕业实习环节安排比较科学,管理比较规范;16.5%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毕业实习安排基本合理,管理基本规范;1.5%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毕业实习安排不科学,管理差。

10学生对学校的学风和学术文化氛围评价较好。52.8%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的学风很好,学术文化氛围浓;29.2%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的学风比较好,学术文化氛围比较浓;18.0%毕业生认为学校的学风一般,学术文化氛围一般。

11毕业生对专业教师的授课质量总体评价好。35.4%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教师授课质量效果好;58.4%的毕业生认为教师授课质量效果较好;6.2%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教师授课质量一般。

12学校的教师素质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36.0%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教师德才水平高;58.1%的毕业生认为教师德才水平较高;5.9%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教师德才水平一般。

13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好。37.5%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很好;49.0%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较好;13.6%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一般;0.3%的毕业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差。

14我校的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并得到毕业生的认可。34.8%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的社会声誉好;58.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的社会声誉较好;6.8%毕业生认为学校的社会声誉一般。

15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否满足工作需要”的调查。30.4%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知识结构能满足现有工作的需要;63.1%毕业生认为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基本满足工作的需要;6.5%毕业生认为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16毕业生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总体评价:40.7%的毕业生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总体评价满意;58.4%的毕业生比较满意;0.9%的毕业生认为不满意。

4 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提出的建议

毕业生十分关心学校的教学工作,在此次调查活动中,他们向学校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是:

4.1 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建议学校最好再增加一些综合实验课程和实验课时间,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各种仪器的实际操作能力。

4.2 课程安排方面:希望增加专业课的学习时间,适当调整一些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的安排。

4.3 在课程内容学习方面:希望本专业相关学科都能及时增加一些该学科的最新进展内容,以弥补教科书的不足,使学生的专业学习进一步深入;希望能根据社会用人市场的需要,及时增加一些选修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4 外语学习:希望能适当增加英语的学时。

4.5 教学管理方面:建议更合理地安排实验、实习、见习课,以提高学生实践课堂的学习吸收率。

4.6 学风建设方面:建议采取更多措施,加强学生对科研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营造更好的校园学风氛围。

4.7 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方面:希望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及自信、诚信、谦虚的品质。

4.8 在现有基础上,还要更深入探讨就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教育。

5 调查总结

学校长期重视教学工作,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发展为主题,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以改革为动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思路,不断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手段,成效显著。统计分析339名2003~2005届本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认为学校的办学思想明确、比较明确的占87.3%;认为学校培养的人才目标能够很好、较好适应社会需要的达89.1%;认为学校对教学工作重视、比较重视的达90.3%;认为毕业实习环节安排比较科学、管理比较规范的达83.5%;认为教师授课质量效果好、较好的占93.8%;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总体评价满意、比较满意的达99.1%。调查结果表明,我校的教学工作得到了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们的普遍认可和好评。对学校在课程安排、教学内容、人才培养和学校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意见。这些建议和意见值得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学部门认真研究、积极整改,以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就业指导课的建议和意见范文4

为了了解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真实的职业道德现状,笔者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以软件与艺术设计学院738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调查研究。软件与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中,共三个年级,其中一年级300人,二年级249人,三年级189人,三个年级共有男生305人,女生433人。政治面貌抽样分布为党员1.85%、团员94.55%。问卷中主要涉及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信仰、就业指导、专业设置、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发放问卷738份,回收683份,其中有效问卷670份。在此基础上,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能直观的看出软件与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态度和对学校环境、学习环境的建议和意见。

(一)政治热情不高,理想信念淡薄调查结果显示有36.8%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的开设是非常必要的”,60.5%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的开设完全是浪费时间”。通过调查也发现,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不高。调查显示,“对十报告的学习”,“非常愿意参加”的学生仅占10.35%,“因为对组织和老师的尊重参加”的学生有6.28%,这种相对消极的政治参与态度,须引起足够重视。

(二)集体观念不强,道德标准个人化调查显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认为应该具备基本的道德,但是道德的评判标准不一,不能用一些人的道德标准来束缚另一群人。在问及“你所理想的职业是什么”,32.37%的学生回答“清闲舒适”,63.43%的学生认为“充分发挥个人才能”。能开除90后的学生在追求发挥个人才能的同时也在注重工作工程的享受。但是他们在精神追求与物质享受上,一方面表现出较强的集体观念,另一方面又不愿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当问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你有何选择”,48.67%的学生回答“尽量两种利益趋同”、10.67%学生回答“视情形而定”。这也表明,他们虽然认为应该具备基本的道德标准,但一旦发生了违背公德的事情,他们的态度又是暧昧的。(三)组织纪律性不够,行为方式情绪化在调查问卷中,当问及“对上课迟到你怎么看”时,58.8%的学生认为“迟到总比旷课好”,仅有9.75%的学生认为“不应该,是缺乏组织纪律性的表现”;在回答“对校园内的不文明行为你怎么看”时,有65.26%的学生认为“这是个人自由”,30.89%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只有3.26%的人认为“应该注意大学生的形象”。由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身的特点,他们大都以快乐自己为原则,推崇时尚,思想前卫,喜张扬、好独立、爱自由,追求感性满足,行为方式情绪化。

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造成艺术类学生职业道德现状的原因无外乎三类: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艺术类学生先天的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性和他们的专业特点,使他们极易受到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侵蚀的影响,自媒体时代的今天,他们的信息获取方式越来越简单,信息获取内容越来越丰富,信息获取时间越来越短暂,社会上不良信息的传播和接受形成了即时性和面对面的局面,缺乏辨别力的艺术专业大学生容易形成人云亦云的状况,并且受到深深的影响。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在高职类专科学校中,由于很多学校因为社会需求,艺术设计类学院的成立时间短,加上艺术设计大环境长期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学科,学校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重技术教育,轻人文教育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家庭环境相对来说一般比较优越,这样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教育偏向于开放化,学生获得大量的书本知识,兴趣爱好广泛,学生特长比较突出,但是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可能比较淡薄,造成很多学生养成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他们追求享受,消费观念大胆并且习惯于以眼前利益的实现,代替对远大理想的追求,价值取向实用化、功利化。

三、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途径探析

(一)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构建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党的十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同时还要求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二)加强引导,实践育人,将新媒体的运用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建构的虚拟空间不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割裂的独立空间,而是以现实为基础的,是现实社会的拓展与延伸,展示了虚拟与现实的统一与整合。要避免学生沉溺新媒体娱乐不可自拔,就需要将新媒体的运用与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利用新媒体、投身现实的实践教育活动的能力。特别要重视学生在新环境中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其真正成为媒介的主人,而不是媒介的奴隶。通过引导与教育,让学生通过新媒体实践提升自我素养,让学生在实践教育中体悟自己的价值。

(三)构建丰富的职业指导内容体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构建丰富的职业指导内容体系,不仅包括内容上的丰富,主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建立职业指导、咨询、服务机构,根据学生的心理、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综合测评,系统开设职业规划指导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学生开展心理、求职、政策、创业等个性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增强自信心和耐挫心。为学生收集整理和提供就业实习岗位信息,组织企业宣讲招聘会,提供就业或创业服务等。同时还应包括授课方式上的丰富,主要体现在分阶段的引导式教学手段的设计,团体辅导、个性化辅导、素质拓展、专家讲座、现场实践等等。

四、软件与艺术设计学院加强职业道德引导教育的一些做法

通过几年的摸索实践,我们以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为切入点,开展了多项同学们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分项目活动,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建立了不同类别的分项目活动,也在致力于把每个分项目都打造成精品活动。用“团队文化节”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用励志视频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用访谈类活动表达同学们的心声,用“世界日”为同学们普及节日知识,用“学习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感染学生。

(一)以四格漫画的形式制作了多块宣传画,在学校学生公寓,进行德育引导。

(二)选出学院内获得重大比赛奖项或者有特殊表现的同学,制作访谈节目。把有代表意义的现场采访片段和访谈节目制作成视频到微博、人人等学院公共网络平台上,大范围传播,让同学们相互转帖、跟帖,以便我们扩大了解,深入探究。

(三)主要以真实的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为切入点,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手法拍摄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励志微视频,拍摄各种大学生优秀行为习惯及不良行为习惯制作成类似于公益广告的宣传短片,上传到学院人人网公共主页、学院微博平台、学校贴吧等,让校园文化建设达到更好地宣传效果,目前已经拍摄六个短片。

(四)通过志愿者们统一身穿印有积极、奋发、向上语句的创意文化衫,传递青春向上的正能量。用“布媒体”呈现积极向上的文字,以这样的方式将正能量传播开来。

就业指导课的建议和意见范文5

关键词: 高校高年级学风建设 问题 原因 举措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作为学生成绩监督者的辅导员必须通过成绩的反馈来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充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理和探求欲望。

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大二下、大三上学期06级学风情况对比数据

学生总数540人,其中男生452人,女生88人;班级总数15个。下面是航空宇航学院2006级大二下、大三上学期的必修课平均绩点统计,分别按班级专业绩点段统计。

(以下数据均来自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航空宇航学院2006级07―08下学期/08―09上学期成绩统计)

表1 航空宇航学院06级各班各绩点段人数成绩统计

从图1看出,就整个年级而言,大三上学期整个年级成绩总体下降,绩点2.0以下的学生由大二下的105人(20%)增至134人(25%),成绩低端人群情况突出,绩点2.0―2.5的学生也增加了23人,而学分绩点在3.5以上的学生由大二下的147人(27%)减少到120人(22%),绩点3.0―3.5的学生也减少了15人,呈现减少的趋势。

图1 航空宇航学院06级07―08下学期/08―09上学期绩点对比图

表2 08―09上学期各专业绩点段人数统计

表3 07―08下学期各专业绩点段人数统计

从各班情况来看,2.0以下绩点的人数,只有102班、105班、107班、202班、301班人数没有增加。3.5以上的人数只有104班、301班没有减少。其他班都出现了3.5以上人数减少,2.0以下人数增加的现象。另外,有个别突出的现象是501班的2.0以下人数达47%,3.5以上人数只有3人。从各专业来看,各专业绩点2.0以下人数比例都在20%左右,尤其是学校招牌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的比例也达到了22%。从折线图上我们能够很明显地看出各专业主要绩点段各学期的波动情况,就绩点3.5以上的同学人数而言,大一下学期出现了一个低点,大二学年明显提高,在08―09上学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明显下滑。绩点2.0以下人数,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和工程力学专业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他专业也基本呈现较大一上学期增加的趋势,并基本趋于一个稳定的状态。整体情况来看,各专业学习情况还是出现整体下降的现象。

以上仅是以航空宇航学院06级为例说明,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平均每年以两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2005年高等教育在校生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21%,初步进入大众化阶段。然后,很明显的,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出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表现为学生成绩的下降,在大三上学期成绩尤其出现下降。

二、原因分析

大三上学期是大学四年成绩的一个转折点,大一大二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大三开始全面学习专业课程;大一大二的课程是大三专业课的基础,对专业基础课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对专业课的训练和理解程度,直接会引发专业课学习情况的连锁反应。通过以上图表我们发现,在成绩整体下滑的背后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包括客观和主观两方面。

1.影响成绩的客观因素

(1)大三上学期开设了很多的专业课程,课程难度增大,再加上很多同学大一大二学年所学的基础课有所欠缺,无形中增大了课程的学习难度。专业学习的连锁性和积累性,使很多同学缺失了专业信心,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加。例如,上学期的流体力学,这门课涉及很多的数学计算、公式推导,很多同学学习吃力,无法顺利掌握相关知识,最后考试全年级不及格率几乎达到了1/4,近半数同学成绩在六十几分,很多基础较差的同学都挂了红灯,基础好的同学成绩也不理想。

(2)教学计划不甚合理。大二学年课程紧张、密度大,学习的密集及紧迫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风的形成;大三上学期课程相对轻松,反而影响了学风的建设,导致学习效果的失控。

(3)教师问题。现在由于学校的扩招,教师资源短缺,很多学生都是毕业后即成为高校老师,缺乏教学经验,有的甚至无法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更别谈教学质量了。除了教师素质问题外,很多老师兼职一些行政管理工作,平时工作较忙,对基础教学投入的精力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

2.影响成绩的主观因素

我们更不能忽视主观的原因,尤其是出现一大批绩点低于2.0,几乎难以毕业的同学。

(1)学习方法的问题。很多同学到大三了还没有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由于受学时的限制,大学老师很多提倡自主学习,很多同学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有些同学平时不认真上课,临考试抱佛脚,有些同学在课堂上“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认真做笔记,诸如此类的原因影响了绩点的提高。

(2)自制能力差。进入信息化时代,一般工科类高校为方便学生利用网上资源,从大二开始允许在宿舍使用电脑,很多同学出现溺网、逃课的现象,溺网现象由极个别现象渐渐转变成为成片状态,比较严重,很多同学面对网游等无法自拔,明知不可而为之,使成绩无法提高。

(3)自信心问题。部分同学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够自信,对自己的未来不够自信。这种思想的根源是对专业缺乏足够的了解,对自己也缺乏足够的信心,继而带来的后果是学习劲头不够足,影响学习成绩。

(4)时间分配不合理。一般工科类高校都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很多成绩优异的同学选择在本科期间从事一些科创基金类的科研活动,以便以后能更好地适应进一步深造。大三上学期开始学习专业课程,无疑是很多同学尝试从事科研的最佳时间,这种现象很好,但是我们也明显得看到很多同学无法处理好科研尝试和学习的关系,使学习时间受影响,进而影响成绩。

(5)恋爱问题。大学生恋爱现象由来已久,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4岁之间,此时的大学生正由青春期的“异性疏远”走向青年期的“异性接近”,因而在异性吸引、彼此产生好感的基础上,恋爱也就默默无声地潜入年轻人的心田。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十分明显和严重的。有部分大学生不会处理学业和恋爱的关系,爱情至上,整天忙于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厌学、早退、旷课现象增多,甚至造成多门课不及格。

(6)隐性原因。

①职业生涯规划畸形,由于对部分同学职业生涯的规划引导不够,使他们从始至终没有把学习放到一个相对重要的位置上来。②自我约束能力缺乏,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成年但不成熟,自我约束能力差,在一个充分自由自主的环境中往往不能严格要求自己。③抗挫折能力差,适应性薄弱。很多现在学习困难的学生入校成绩优秀,由于在最初的大学基础课程的学习阶段未能承受住压力与阶段性的困难和挫折,失去信心,失去归属感和认同感,最终选择了自我放弃,选择逃避现在所面临的处境。

三、学风建设举措

1.学校学院层面

(1)强化在职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加大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研究和探讨,深层次多角度分析研究,为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每年新加入教师队伍的人员不再少数,他们的思想素质、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业务水平等层次不齐,为此学校应注意引进人才的质量把关,高标准、高要求。

(2)强化“三个一”工程。加大力度开展“三个一”工程,及时监督“三个一”工程的效果,定期找各班学习督导员了解学习困难学生的最近学习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切实保证“三个一”工程的效果,并建立完善的工程反馈系统。

(3)班风引领学风,增强班级凝聚力。积极构建班风学风建设新格局,充分发挥班风学风建设的辐射作用,提高整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搭建班级建设基础平台,通过构建考核指标体系积极推行创建优良班风活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实施学生党建“旗帜工程”,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引领优良的班风学风建设;巩固课堂教学主阵地,以优良教风带动班风学风建设;有针对性地制定攻克班风学风治理难点的办法和措施,推动优良班风学风建设。

(4)作为学生成绩监督者的辅导员除积极配合学院活动外,应积极与班级班主任和学生任课老师保持联系,针对学习困难的同学应特别关注:①充分理解,无限鼓励,给与学困生足够的理解,无限的鼓励。定期联系,消除其心理上的障碍,使其积极面对现状。②制定计划,加强监督,督促学困生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其分析问题,并给出可行性的建议,引导其自我规划,自我帮助。③继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与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生涯发展教育研究中心等专家的交流和合作,提高辅导员队伍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素质能力,丰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活动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到现实职业世界。④联系家长,同心协力,充分与家长沟通现状,共同制定规划和商讨对策,有针对性地给家长一些建议和意见,从家庭为最深入口给学困生以目标和动力。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尤其是那些已经申请并在从事科研尝试的同学,应积极引导,使他们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科研尝试的必要性,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同学在进行科研尝试的同时不要落下课程的学习。

2.学生层面上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树立“优良学风,从我做起”的意识,积极参与学校、学院的学风建设,从自身做起,从严要求,做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

(2)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刻苦钻研,努力拼搏,增强学习动力,争取不旷课、不迟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专心听讲,勤做笔记,认真作业。

(3)注重学习中主观能动性和内在积极性的发挥,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不断提高基础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课余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拓宽知识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和钻研,着重培养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的科学规律,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