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利与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划生育政策的利与弊范文1
【关键词】全面“二孩”政策;利与弊;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衡
一、引言
人口政策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大事。我们一直认为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但如今,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口走向负增长、生育率水平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速度加快等等,这些问题给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阻碍。全面“二孩”政策应运而生。政策一出台,便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提出的背景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将近40年,一个重要背景就是改革开放,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在这两种力量的推动下,中国人口增长的轨道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降低了人民的生育水平,而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进步,死亡率也在降低,因此就出现了低出生、低死亡的现象;另一方面,人口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因为生育水平下降,少年儿童人口在整个人口中间所占的比例下降。老年人,过去是高出生,累积了很多人口,老年人口在整个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便加剧了人口老龄化。
基于我国人口结构现状,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政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三、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具体原因
首先,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趋势明显。根据数据可知,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我国人口出生率有一个大幅度的下降,从1990年的21.06‰下降到2015年的12.07‰,这是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出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一胎政策虽然有效地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但在长期执行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一方面,一胎政策使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发严重。运用年龄组分组法将不同年龄人口分为三组:少年儿童(0-14岁)、成年人口(15-64岁)、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分析年龄组人口构成。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一般性划分标准如表1:
而根据《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可得,2015年我老年人口系数是10.47%,少年人口系数是16.52%,老少比是63.33%,年龄中位数是37岁。将所得数据与表1对照,四项指标都对应年老型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所以,2015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为年老型。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事实。
另一方面,一胎政策是出生性别比失衡的一大诱因。新生男女婴儿比例不均的主要原因是重男轻女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农村,观念中还是更偏向于生男孩。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是传宗接待的问题,每家每户都要生男孩来延续香火,这种传统观念左右了人们的生育意愿,导致了新生男婴比例的上升。其次,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需要。我国机械化生产水平不高,导致农村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对男孩的需求意愿更强。最后,则是养儿防老,目前农村多数老人仍需要依靠儿子的赡养安度晚年,出于对自己老年生活的考虑而产生生男孩的想法。久而久之,男女比例失衡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此外,一胎政策也造成了我国劳动力的短缺。持续的低生育率已经产生了“青年赤字”,中国人力资源相对充足的优势已不再明显,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
为了缓解一胎政策长期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性别比例失衡等问题,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应运而生。
四、全面“二孩”政策利在何处
首先,“二孩”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生育率水平的提高。而这些新生儿在未来都会长大成为劳动力,也可以缓解“青年赤字”。同时,实施“二孩”政策也可以减小子女赡养老人的压力。实施独生子女政策时,一对年轻人要照顾双方的父母,甚至还需要照顾更年长的长辈。虽说中华美德以孝为先,但子女很难做到忠孝两全,在工作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既要照顾父母,又要兼顾工作,难免有时会力不从心。如果每个家庭都有两个孩子,就可以一起分担照顾老人的压力。此外,“二孩”政策也会减少父母对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溺爱现象,两个孩子一起成长也会减少孤独感,有助于优良品德的塑造。
其次,“二孩”政策”能缓解人口老龄化加速,会减轻卫生医疗和养老金制度的压力。2014年中国人口有两个重大变化:一个是全国出生性别比“断崖式”降落;另一个是出生人口数量“跳跃式”上升。适度放宽生育政策,可以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
计划生育政策的利与弊范文2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模式;比较分析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年人口已经成为一个有其特殊需求的庞大群体。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长久以来,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化养老为补充。具体的养老形式中使用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居家养老、自我养老、机构养老、集中养老、分散养老等分类。根据对养老的理解,我们把一切能够从老年人生活、精神和经济上满足老年人需要的方式和手段称为“养老模式”。
一、几种养老模式概念及分析
(一)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形式,是指以家庭为主进行的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养老支持力,其居住方式有独居、与配偶居住、与未婚或己婚子女居住等形式,其特征是分散养老。
从目前情况看,家庭养老模式仍然是我国养老的主要模式,虽然老年人对生活场所有多重选择,如家庭、养老院、老年公寓等,但家庭仍然是老年人的第一选择。这是因为养老不单是物质上的还包括精神上的。不仅老人在生活上有保障,老年人在家养老可以经常看到自己的儿女和孙子女,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历行计划生育政策所导致的家庭结构的变化,年轻人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工作上,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老人的生活,家庭养老的方式出现弱化。在这种状况下,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日常保健、心理诉求,疾病护理等问题日渐突出,即使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也不得不把各种需求的满足从家庭转向社会和社区,从而导致近年来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减弱。
(二)社会养老
社会养老是指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经济来源和生活服务由社会提供,而不是由家庭提供。社会养老主要表现形式是机构养老的模式,在机构养老中,老人需要按月交纳规定的费用,就可以获得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护理、食宿、照料的各种福利院和敬老院的照顾。机构养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养老的压力,也能使老人得到较为集中的照顾和有序的生活。但是,就我国目前经济水平的情况以及福利发展水平,满足大部分老人的养老需求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传统的观念使老人和子女对于机构的照顾都存在着许多顾虑。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老龄化的加剧,社会养老的问题也日益显现:第一,我国财力不足,现有的养老机构严重缺乏。第二,养老机构的服务方式、管理水平等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社区居家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就是要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以社区为依托,充分利用社区现有的各种资源,使老人住在家里或家庭附近,接受社区的养老或托老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文化、权益保障等多种需求的一种养老服务方式。社区是除家庭之外老年人最熟悉的生活环境,由社区来扶助家庭、提供养老支持便成为目前条件下最适宜的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可让老年人仍生活在他们熟悉的社区中,保持老年人的社会网络不断裂,而且社区养老服务可以减轻家庭的生活负担,改善老人的护理条件,进而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社区居家养老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养老资源,减轻政府负担。在国家无力兴办全社会福利性养老机构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社区的财力、物力资源,建设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医院等设施,从而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二、社区居家养老的优势与问题
与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相比,社区养老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一,有利于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减轻家庭和政府的负担。老人在家中养老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形成互助网络,还可以利用已有的家具、房屋等设施,这样既避免了重复建设,也减轻对政府投入的依赖。此外兴办各类养老服务,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吸纳下岗人员再就业。
第二,有利于老年人自身的身心健康。通过保持老年人“正常化”的生活方式以及在社区环境中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理念,实现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信念和“助人自助”的目的,促进人的发展的工作目标。
第三,有利于城市社区建设。加强对老人的照顾,有针对性的开展老人服务项目,有利于改变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的看法,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参与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富先老,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周期非常短,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社会的养老意识落后等方面的原因,所以社区居家养老也面临许多的发展困境。
第一,现有的社区硬件设施难以支撑居家养老。由于一开始政府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认识的不足、应对经验的缺乏,所以在城市社区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完全没有考虑到住宅的适老性与宜老性,这使得居家养老的开展一开始就存在先天的缺陷。
第二,服务的非专业性与非体系性。居家养老的本质其实就是社区照顾,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社区照顾服务提供的主体主要是家庭妇女、离退休人员、下岗待业人员,真正接受过专业化训练的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很少。
第三,无法解决老年人的安全保障问题。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的所谓的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是指提供餐饮及上门医疗服务。这虽然可以满足老年人的最低生活需求,但是却无法满足老年人最迫切的养老需求,即老年人的生活安全保障问题。
养老模式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而变化的。中国的文化背景使家庭养老成为我国的主要养老模式,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以及计划生育等政策的实施,养老问题已经不能单纯的依靠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已经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新的模式的应用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养老模式之间的利与弊,更好的服务于老年人群。
参考文献:
[1]周云,陈明灼.我国养老机构的现状研究[J].人口社会学, 2007,(4).
[2]熊必俊.加强理论和市场研究以人为本发展老龄产业老龄问题研究―――第三届全国老龄产业理论与政策研讨会论文集[D].2004.
计划生育政策的利与弊范文3
【关键词】
剖宫产率;社会因素;防范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2010年长春地区10家省级医院;10家市级医院;26家县级医院;28家乡级医院;8家个体医院上报的产科质量情况调查表作为分析对象。
1.2 方法 根据国家妇幼卫生统计年报要求,长春市有助产执照的医院由专人负责上报产科质量情况调查表到所辖区妇幼保健机构,再由县区级、市级、省级逐级质量控制、审核后上报到国家,作者对上报的产科质量情况调查表中各年度分娩总数,剖宫产数,剖宫产率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5年的剖宫产率分别为:56.96%;60.53%;62.79%;66.73%;71.11%,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见表1。
2.2 从各级别医院剖宫产率看,2006~2010年省级、市级、县级和乡级的剖宫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个体医院剖宫产率2006~2008年呈现下降趋势,2009~2010年上升趋势。见表2。
3 讨论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一方面剖宫产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挽救了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但剖宫产对母儿不是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剖宫产儿呼吸系统并发症高于阴道分娩儿,剖宫产的产妇术后有一定的并发症,因此剖宫产率应逐年降低,但5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剖宫产率逐年升高,且居高不下。本文就5年来致使剖宫产率升高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便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3.1 剖宫产率升高的因素
3.1.1 社会因素 指产妇无任何手术指征,但拒绝阴道试产,入院后坚决要求行剖宫产术。这主要因产妇对分娩的恐惧和对剖宫产缺乏正确认识,多与以下情况有关:①我国80年代开始实行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当时的独生子女进入生育期,年轻产妇不愿忍受长时间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家属也不愿意焦急等待,干脆拒绝阴道试产。再加上顾虑阴道试产失败还要行剖宫产术,与其受“二茬罪”还不如直接手术完事。②近年我国法律法规逐渐完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与对分娩的高风险性认识两者之间不相适应,产科医师的工作缺乏有力的法律保护,必须承担其他科医师所没有的医疗风险和巨大社会压力,常常处于被指责地位,往往只好顺从产妇及家属的意愿。③优生优育的愿望,不仅要求围生儿存活,还要保证其今后发育正常,所以产妇及家属不愿让胎儿有丝毫围产期缺氧及产伤的风险。④多年前的舆论导向宣传,对人们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什么“剖宫产儿聪明”、“剖宫产后体形好”,以至于对剖宫产的利与弊根本听不进去。⑤担心经过阴道分娩会使产道松弛影响日后的性生活和谐,又怕产道挤压胎头而影响新生儿将来的智力发育。⑥为满足产妇及家属对分娩时间的特殊要求,比如选择吉利数字等,于是剖宫产指征中增加了“珍贵儿”或“社会因素”,如不剖宫产手术,则拉关系、开后门,甚至对产科医师施加压力。⑦来自上级、朋友、熟人的“关照”,使得产科医师不好直接交待容易发生的意外情况,再加上阴道分娩时间长,可变因素多,承担风险大;而剖宫产由于手术时间短,风险小,成就感又大,干脆“一刀切”解决问题。⑧剖宫产率的高低与居民平均收入成正比,认为“花点钱就能解决一切”的思想也促使剖宫产率越来越高。
3.1.2 医源因素 ①“社会因素”导致了产科医师掌握手术指征远远脱离了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使剖宫产术成了所有手术中理由最多、受各种社会因素影响最严重的一种手术。②产前教育和围生保健的相对不足。孕妇中高龄比例不断增加,多数孕妇选择剖宫产术。③合理的剖宫产指征也在不断增加。过去认为是剖宫产禁忌的高危妊娠如先兆子痫、子痫、妊娠合并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逐渐改用剖宫产来结束分娩。以往使用的高、中位产钳已逐步被剖宫产术所代替;臀位分娩基本上被剖宫产术所替代[2]。④胎心监护仪的普及应用使假阳性比例较高,进一步增加了剖宫产率。⑤ B超诊断为“脐绕颈”、“羊水过少”者纷纷要求剖宫产。而大量实践证明,脐带绕颈者只要有效脐带大于30 cm,经阴道分娩仍是安全的。⑥引产药物不理想也直接增加了剖宫产率。⑦高龄初产者增多,要求剖宫产者也随之增多。又鉴于年轻妇女妇科炎症日益增多而导致不孕症患者也增多,求助于“试管婴儿”,由此因“珍贵儿”而行剖宫产者也随之增多。⑧年轻一代产科医师处理难产经验不足及阴道助产能力下降也是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中青年产科医师产程中发现及处理难产的经验越来越少,久之就把剖宫产术当作处理一切困难情况的唯一“法宝”。这样下去,势必造成医师处理难产和阴道助产的能力越来越低。
所有手术都必须有手术指征医师才能施术,唯独剖宫产例外,可以在没有任何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做剖宫产手术。当前我国的态势是:近20年剖宫产越来越多!当前国内大部分城市医院剖宫产率在40%以上,少数已超过60%,某些医院已上升至70%以上。综上所述,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因素为:社会因素、助产技术的萎缩及医生责任的淡化。通过加强围产保健孕产期的监测,创造一个合理选择分娩方式的社会环境,在取得孕产妇及家属理解与支持的同时,产科医生也应提高责任感,不断地学习技术,发挥阴道助产在处理胎头位置异常中应有的作用。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最大限度地发挥剖宫产处理高危妊娠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的发生。
笔者建议:学习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经验,卫生部制定出台严格控制剖腹产指征选择及诊断的标准和实施细则。实施细则中应该明确规定只有两名以上主治医师检查确定并签字,具有胎儿窘迫、双胎、妊高征等符合手术指征的孕妇才可剖宫产。把提高自然分娩和减少剖腹产纳入每年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目标考核中,划定最高比例,实行一票否决制,对频频触及最高比例这条“红线”的医院和医生给于降级、限制升级及一定数额的经济处罚。调高每年大中专招收助产士专业人员的比例,降低医院聘任助产士的门槛,增加医院助产士人员并保证她们的待遇为自然分娩创造好的环境。大幅度提高自然分娩享受各种医保的报销比例,如果符合自然分娩指标而选择剖腹产者其费用一律不予报销。在目前收费标准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剖腹产手术收费标准同时大幅度降低剖腹产手术费享受各种医保的报销比例,利用明显的一高一低价格杠杆来限制剖腹产。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有着如艾灸矫正胎位不正、针刺协助无痛分娩等好多传统的绿色方法,应该加以很好的继承和推广。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都要设有孕妇学校,为孕妇讲授自然分娩是人类繁衍后代的正常生理,也是女性的一种本能。那几小时是女人一生中最特别的记忆,不要紧张,好好享受等待宝宝降临的时光,那是真正的痛并快乐着。鼓励孕妇只要条件符合尽量经阴道自然分娩,说明剖腹产与自然分娩相比其弊大于利的风险,剖腹产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安全,自然分娩也并不会带来如此多的痛苦。用科学的知识回应解释那些生辰八字,“良辰吉日”、一刀拿下、剖腹产婴儿更聪明、明星效应跟风、怀孕后“大补”等错误的认识,转变人们的观念。多方合作,共同努力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高剖腹产率问题。
参考文献
[1]凌萝达,顾美礼.难产.第2版.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259.
计划生育政策的利与弊范文4
关键词: 小班化教育 经济发展 教育理念 利与弊
随着教育协调公平发展的提出,沿海与内陆地区教育投资相互协调已迫在眉睫。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的人口变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人口发展逐渐进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新发展阶段。大部分双职工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农民家庭也以两个孩子见多。并且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家长对教育越来越重视,相对过去,家庭对教育的投资在加大,他们希望孩子都能够接受优等教育。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在我国,1996年上海率先进行小班化教学实验,10所小学在起始年级中进行了首轮小班化教学试点,此举被称为“教学领域的一场革命”。1997年,北京部分学校相继开展了小班化教学研究工作,同年天津市正式启动小班化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接着沈阳、大连、武汉、杭州、南京等纷纷开始了小班化实验研究。杭州市从1998年开始实施小班化教育,南京2001年秋季正式开始进行小班化教学实验,沿海地区相继开始了小班化教学研究,试点班人数控制在25人左右,少的只有19人,最多28人[1]。
一、小班化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1.小班化教育的内涵
小班化教育是在较小规模的班级中进行的大视角的适应教育改革方向的现代化教育模式,它是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延伸。它的核心问题是转变教育理念,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社会培养个性化人才、创新型人才。小班化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转变教学理念,从现代教育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等方面综合把握,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就要相应转变,教室的构造布置也要重设。由大班化教育向小班化教育的转变是历史发展的需要,实施小班化教育的路程是曲折的,过程是漫长的。
2.小班化教育的特点
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学生人数较少,老师有更多的时间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教学设计时有很好的针对性;根据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人数少,人均占有课堂时间就会增加,这样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时间也就随之变多,更加有利于课堂互动,营造大班化教育的教学氛围。小班化教学可以灵活多变地使用教学方法。小班化教育有利于新课改提出的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教育方法的实现。
二、影响小班化教育的因素
1.人口是影响小班化教育的最直接因素
小班化教育对班级人数的要求是很明确的,一般班级人数应该控制在20―25人。师生比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呈现统计学上的显著相关特征,呈现曲线关系。师生比在10―15人之间时,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微乎其微,大于25之后,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师生比从10提高到18或20时,学习成绩有显著提高[2]。
2.地理因素
小班化教育在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开始普及,而西部地区仍然以大班化教育为主。城市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宽裕,家长对教育也很重视,便于小班化教育的实施;农村地区,人口分散,家长的教育思想落后,经济也落后,有些山区甚至没有正规学校,这为小班化教育带来了困难。
3.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可分为两种状况: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差异;同一区域不同家庭之间的经济差异。西部地区仍然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到中期阶段需要较长时间。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历史原因,现在经济与内陆相比,已经相当发达,他们完全可以为小班化教育提供“硬件”和“软件”设施,使小班化教育顺利实现。
4.师资因素
教师是影响小班化教育的最基本因素。教师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角色,小班化教育要求教师有很高的职业素质,包括语言文字、人文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老师由原来传统的教学观念向先进的教育观念过渡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
5.教学管理因素
这要求学校的领导班子转变大班化教育的观念,深刻领悟小班化教育的内涵。学校要尊重学生的选择,从兴趣开始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学校要改变原来大班化教育中死板的教室布置,营造颇具活力的教学环境。
三、实施小班化教育策略的改进
1.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在不全盘否定大班化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即要做到“扬弃”。首先,要明确现代教育价值观是指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主体需要和需要的满足,相互作用的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决定的行为趋向标准。其次,要明确教育改革趋势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最后,要在前面两方面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教育实施观。
2.培养优秀的师资力量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实施者,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小班化教育对教师素质和整体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除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学会各科之间的链接技能,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
3.国家应给予积极肯定的政策支持
相应的政策支持是小班化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障。我国现在还处于小班化教育的初级阶段,实施小班化教育仅十年左右,它还是教育的“雏”,国家应积极出台有力政策,为它的“成年”创造有利环境。首先,从经济上建立小班化教育的“温棚”和其他相应的“硬件设施”及“软件设施”。其次,在教育法中应该对小班化教育有明确的评价与说明,从法律上给予保障。最后,要让社会能够从内心接受这种教育模式,发挥教育的能动作用。
四、对我国小班化教育的展望
就我省的教育情况来看,我省暂时还没有正规公办学校实施小班化教育,只有大部分私立学校为了教育质量带来的经济利益而实施了不彻底的小班化教育。我国小班化教育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全国普及小班化教育的道路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并且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全国小班化教育会和经济特区的产生一样,从沿海地区逐渐到内陆。小班化教育从各地的实践情况来看,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发展前景看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5]
参考文献:
[1]蒋文兰,么加利.我国推行小班化教育之思.科教文汇[J].2008,(2):7.
[2]薛二勇.论教育公平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教育研究[J].2010,(10):28.
[3]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人口与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人口学,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