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班级奖励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班级奖励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班级奖励制度

大学班级奖励制度范文1

关键词:学生会 交流合作 奖励制度 群众基础

高校学生会,从建立之初就是学生的自发性组织,代表了广大同学的集体利益和共同追求。学生会成立至今的90多个年头里,为国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及学生利益的维护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如我们所熟知的 “五四”运动爱国,“一二·九”运动等,在这些运动中,学生会作为自发组织者,掀起了全国性的爱国浪潮[1]。近年来,随着学生会的不断发展,一些矛盾应运而生,导致其严重脱离了学生群众。因此,改善学生会同广大同学的关系迫在眉睫,本文将从学生会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方面进行分析,为牢固学生会的群众基础提出见解。

1. 以班集体为对象,积极促成交流合作

1.1 设立奖励制度,调动班集体积极性

近年来,各校、院学生会出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为追求活动的数量,逐渐忽视活动的质量,导致许多活动的参与度不高,而学生会将原因归咎于同学的积极性上。作为学生会管理者,从自身出发,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普通同学和班干部的角度出发,我认为,班级以及同学在参与各类活动时,比较重视与班级利益息息相关的环节,当活动与评优评奖相挂钩时,班集体的积极性非常高。而如果活动对班级无吸引力时,同学们的在活动中的表现也就大打折扣[2]。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一角度出发,建立学生工作与活动参与的奖励制度,为参与班级及个人提供参与奖励,或将参与学生工作的表现同先进班集体评选相挂钩。例如,当某班级志愿申请承办学院活动时,可根据班级在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考评,为表现好的班级颁发优秀参与奖,作为班集体今后评优的加分依据之一。通过这样的激励方式,能改善班级被迫式与懒散式参与活动的现象,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1.2 活动承办权交小班,提高参与度

学校与学院的学生活动,交由小班承办完成,调动小班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每年学生会有一些常规性活动,如学风知识竞赛、安全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虽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参与度一直是困扰学生会的一个问题。如果将这类活动的承办权交给小班,让小班在活动举办中占主导地位,首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参与度的问题,也在各班级之间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其次,班级在申请承办权时,采用竞争择优的办法,学生会通过评议候选班级的工作思路和方案,选择优秀的班级,这样,不仅有效地调动了班级的积极性,也在学校内部营造出积极、活跃的氛围。

1.3 鼓励小班申办活动

目前,部分学生会举办活动必须参加学院答辩,择优举办,不合格或存在问题的活动不予批准开展。这种审核方式能够保证活动的质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活动“充数”、经费滥用的现象。若学院面向各小班征集活动,吸引小班独立完成活动计划,提出工作思路,并参与学院统一组织的申报答辩,不仅能够调动班级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还极大地丰富了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也为工作的创新创造提供了动力。在向小班征集活动时,采取集体投票的方式,选出更受同学们支持与认可的活动。

2. 以班干部为对象,加强对话与合作

2.1 建立“干部—干部”一对一交流机制

学生会干部与班干部的共同职责是为同学服好务,可以此为出发点和合作点,加强学生干部之间的交流,促进相互学习,相互支持,保证各项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在平时工作中,可采取相应部门联系相应小班,具体学生会干部联系具体小班班委的一对一交流机制,切实加强班级同学生会的联系。例如,学生会纪检部联系班级纪检委员,纪检部的某一干部具体联系A班和B班的纪检委员。通过这种切实有效的一对一交流机制,加深学生会对班级建设的了解,帮助部门工作动态的及时调整,同时,也更直接地让班级了解学生会的工作动态,切实、有效、深入地加强了学生会干部与同学们的交流与联系,牢固了学生会的群众基础,为各项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障。

2.2 定期开展干部交流会

学生会服务的对象是广大同学,因此,同学们的想法和需求,以及对学生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是学生会工作开展的绝对导向。部门可定期召集相应班委,以沙龙交流的形式[3],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接纳同学们的想法,同时,将部门的工作思路同广大班干部进行交流,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

3. 以广大同学为主体,主动加强沟通交流

3.1 提供平台,相互了解

学生会是为同学们服务,代表同学利益的集体,也是锻炼成员综合素质的平台。学生会的平台对于部分普通同学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目前,各校、院学生会由于机构设置和成员编制限制,无法为所有的同学提供开放的锻炼平台,但就想要通过学生会锻炼自我的这一部分同学来说,为他们提供一个接触学生会、了解学生会,并能在此平台上有所付出与收获的机会,不仅能帮助其完善自我,同时,也能进一步拉近学生会与同学的距离,消除彼此间的沟壑。例如,部门每月面向广大同学征集2个轮值干部名额,在职期间,为其安排和部门成员相同的任务,同等对待。这种方法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调动同学们参与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增进同学们与学生会之间的相互了解。

3.2 设立奖励制度,强调协同服务

学联的章程中明确指出,全体学生,属于学生会成员。因此,同学们都应享有学生会的各项权利与义务。在工作中,如何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让大家主动投入到学生工作当中,是我们应当思考与努力的方向。在每年的学生工作中,有几个阶段任务相当繁重,比如迎接新生阶段、就业会阶段、毕业生阶段,这些工作的完成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仅凭学生会部门成员来完成是相当辛苦的。因此,我们可设立专项奖励制度,号召学院同学积极参与到工作当中,并对他们的付出给予肯定与奖励,并将此奖励作为年度考评的参考之一。通过这种激励方式,极大地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同学成为学生工作的主体。

4.结语

通过增进学生会与广大同学的交流合作,消除彼此之间的鸿沟,能为学生会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为学生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本文分别将班集体、班干部以及普通同学三个对象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通过以上几种交流合作方式,切实拉近学生会与同学之间的距离,积极倡导“学生干部群众化,广大同学主体化”的学生工作新思路,为良好校风、学风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校园内营造出更加宽松与和谐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陈莉.中国大学生组织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大学班级奖励制度范文2

【摘 要】学习卡是依据自身学习情况,借助错题资源,为达成练习(复习)课学习目标而设计的数学学习活动的一个载体。它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及时对自身知识不足进行自我诊断和调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自我调解员,转变了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能根据自身不足的需求来学习,让小班化下的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更稳实扎根落地。

关键词 学习卡;小班化;练习(复习)课;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学习卡是依据自身学习情况,借助错题资源,为达成练习(复习)课学习目标而设计的数学学习活动的一个载体。它在小班化数学练习(复习)课中的小组学习中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是学生针对自己的问题所在通过找错题,举一反三等收集具有典型性、个性化的学习题目,为小组和个体的互助和自诊奠定基础。对小班化小组合作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习卡进行了探索。

一、巧妙设计学习卡,让合作分工合理化

数学练习(复习)课堂中运用学习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主要以照顾每个孩子的学习需要为目的,在此基础上进行灵活的学习方式改变。因此,采用从学习小组层面和学习个体层面来进行设计。

1.学习小组层面。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为此搭好平台。因此,小题卡的设计中主要体现目标的设置、答案、评价三部分。首先由教师给学习小组布置总目标,小组长给组员分配分目标,而后在校或在家独自完成再在课前进行组内交流。其次主要设计正确答案一栏,可以在解不出的时候能给组内的同学一些帮助,注意的是答案需要详细的过程展示。最后需要对整个学习卡使用的评价。教师根据学习卡及小组课堂学习的情况给予评价,按评价最终纳入学习小组考评的一部分。

2.学习个体层面。学习个体层面更注重学生的参与情况。因此,目标设置上需要学习个体写清楚自己的思维过程,自己在学习小组里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就能清楚地知道今天的所需要的题目是什么,从而进行有效的选择,并且为学习小组提供有价值的资源。

二、具体完善学习卡,让合作学习个体化

在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收集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卡作品,显露出了学习卡设计的一些不足,急需对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1.针对思考过程展示平台不合理改善设计,对小组学习层面,需要给组员提供独立思考的过程,也需要给与一定的提示,因此可以把正确答案设计在学习卡的背面。让每位成员经历自我在思考的过程,及时进行自我修正。

2.对于学习卡制作欠规范则需要制度的保证,师生共同探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有关规章制度,以确保这样新的学习方式的运行。

3.对于前面的不正规式评价,利用学生的好强心理,在学习卡背面增添评价一栏,旨在使操作可以量化,对学生奖励考核给予规范,以激发学生小组学习的积极性。

三、灵活使用学习卡,让合作学习富有创新

在小班化教育的优势中,学习卡让学习方式更加灵活穿梭于数学小组学习中,采用小组合作、组组竞争、组内自主相结合的多形式学习方式,便于灵活改变。

1.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因此,采用异质分组,并要求组长对组内每位成员合理安排小题卡学习的任务,组内每位成员还需要做好小老师的工作。通过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和讨论,争取提高学习卡的实效,激发每位成员的数学学习潜力。

2.组组竞争。全班采用同质分组,组组之间进行竞争,由奖励制度激发每一组成员的积极性,通过奖励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小组的每一成员都必须努力,为本组争取更多的红星,也同时为自己争取获得期末加分的机会。

3.组内自主。在小组学习中,要更注重学生自身的独立思考过程。因此,需要适时安排组内自主学习的时间,在组长布置完任务时,成员有进行自我选择,自我分析题目的时间,通过学习卡的制作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第二天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给予反馈。

四、丰富评价方法,让合作学习主动化

学习卡在小组学习中的运用制度分为小组学习制度、奖励制度、考评制度。

1.小组合作学习制度。每个学习小组人数为4-6人,设小组长、组长助理各一名,其余为组员。小组长负责目标分配和组内总评,组长助理负责检查组员学习作品和成果。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2.奖励制度。奖励制度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采用累积红星得分的办法,由小组长每天反馈本小组的学习反馈单积累得分,每天评选出最佳学习卡学习小组两队,每周进行总评,把小组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3.考评制度。各小组根据班级制度的学习考核制度结合自己组制定的组规,各小组长每周五中午给小组成员评价并且打分一次,3星、2星、1星,0星四个层次累积星数,每周三下午班队课上评选并颁发最佳小题卡制作五人,最佳学习小组两队。

五、有效利用学习卡,让合作学习效果最大化

1.小组内学习卡使用的时间限定。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需要让孩子们充分交流、充分思考,因此,需要明确学习卡的使用时间大致是多少,练习课的哪个环节使用的时间较长,哪些可以简短或者省略,以便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组内评价如何激活学习卡的利用。在小组的合作过程中,不仅需要照顾小组层面还需要照顾个体层面,让每个孩子都体会做中的乐趣。还需要思考小组长的责任心需要不但提高,设置组长助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起到组内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作用。

运用学习卡进行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活动还在进一步的尝试中,有收获,有不足。在小班化的优势中,更能激发学习卡学习的优势,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灵活中发挥合作学习的最大功效。以每位孩子的快乐学习为根本,步步改善,让小组合作学习慢慢融入新气息,展现不一样的风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2]周兴国.反思“转变学习方式”说[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7期

[3]蒋波,谭顶良.论高效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7期

大学班级奖励制度范文3

【关键词】班级文化 班级灵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100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

班级文化指班级内部的共同的精神、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班级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不同层面的文化。班级文化建设指班级文化的构想、营造和创新。

二、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

1.教室的净化。

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班上可配备四个劳动委员,可选比较负责,能吃苦的学生担任,一名学生专门负责卫生安排和每周大扫除的检查督促,另三名学生分别负责每天早中晚卫生的检查督促工作。班上每个小组负责打扫一周的清洁卫生,若该周有扣分罚扫一周,直到得到卫生流动红旗为止。

2.教室的美化。

合理规划教室的整体布局

前方墙:国旗,校旗,班旗,班训,学生誓词,班级公务栏

讲台内侧:书架,报架

两侧墙:名言警句(书画作品),学习园地,“自我激励卡”:内容包括(姓名,爱好,人生格言,理想大学等)

后方墙:时钟(后方正中),奖状(黑板报上方),黑板报,告示栏,励志标语等

玻璃窗上贴窗花

阳台:卫生角,体育器具摆放角,再生物品回收角,学生个人书架

学生座位安排: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整齐、统一、整洁。座位每两周调换一次。座位表贴在讲台上,注明住校、走读生,上第三节晚自习人数,以便及时清点人数。建班级的初期在课桌上放学生座签,标明学生姓名和职务。

3.教室的绿化和生态角。

可在教室前面和后面四角摆放一些绿色盆栽植物,美化教室环境。

4.书架:丰富的藏书(以传记为主,配合教学);每名学生每期捐两本 ;经常开展读书活动;班级增设一名图书馆长(班干部级别)专门管理图书。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合理的班级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要的班级规章制度是对学校规章制度的补充。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也只有在制度的规范下,学生才能更好的发展。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原则 :重在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应根据校纪校规,根据实际情况,经过全体学生的讨论之后制定和实施,并且辅之以品德考核与纪律量化标准,使对学生日常行为评价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作为班级的制度文化,本质是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班级制度文化的建立上,仅有制度是不行的,还要抓好检查实施的情况,重在实施的过程,制度的实施要公开、公平、公正,对班级任何人均一视同仁。制度实施要持之以恒,不能朝令夕改。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容:

1.班级公约。

班级公约是全班共同信守的制度,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勤、奖惩等多方面,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应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是制定者、执行者和维护者。因此,在制定时要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广泛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全班民主表决形成定案。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心理,才能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从而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2.班级奖惩制度。

班级应有必要的奖惩制度。奖励制度分为荣誉奖励(全班通报表扬、加操行分、颁发荣誉证书、给家长发喜报等)与必要的物质奖励。对于每位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加以肯定,并在班内予以适当的表扬,必要时购买奖品给予奖励。奖励是按照公平、公开、全面的原则,不能把成绩的好坏做为唯一标准,而是综合地评估学生各方面的表现。

3.班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和定期考评。

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并设置多种岗位。每期全班学生和班科教师对全体班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对测评分列前40%的班干部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考评分列后10%的班干部进行撤换。

(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实现共同的人生追求

1.明确的奋斗目标。(班级、小组、个人目标)

目标应有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指向必须是一致的。目标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概括、应具体、具有可行性。目标要有“跳一跳摘果子”的勇气,又要有“成竹在胸”的机智。

2.确立班级团队共同的价值取向。

①制定班训。静(氛围安静)、净(教室干净)、敬(尊敬师长)、劲(精神振奋,坚韧不拔)、竞(友好竞争)、进(团结奋进)。②确定班级学生誓词。③创作或选定班歌。《真心英雄》④设计班徽,班旗。⑤创建《班级日记》。⑥创办班级群。

3.多角色的合作团队。

(1)班委会:实行部长制,设班主任助理,班长(一正两副)、学习部(一正两副)、纪检部(一正两副)、劳动部(一正三副)、生活部(一正两副)、宿管部、宣传部、体育部(一正三副)、财政部、文艺部、科技部、团支部。(2)小组长、学科长。(3)课代表(3个)。(4)不同角色的管理助手。

班级图书馆长、水电管理队长、电脑电视管理长、护花使者、门长、宿管长、司仪长、旗手、形象大使、网页主管、通讯社社长、美术小组组长、活动协调长、摄影摄像师等等(班上基本能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4.丰富的班级活动。

大学班级奖励制度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级管理;存在问题;策略

引言

班级是学校教学的最基本单位,班主任就是这个最小单位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小学生刚步入小学,第一次正式接触正规教育,平均年龄都在六周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并没有形成固定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而且是学生身体和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既要担任班级学生的教学工作,还要负责班级学生的纪律管理工作,同时要与每一个学生家长做好沟通工作。“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也是这样,因为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每一个孩子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都是被家里人宠出来的“小太阳”,当许多这样的小太阳组成一个班集体的时候,无论是在生活习惯,还是在学习习惯上都要进行细致的教育和管理。小学班主任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工作,使这些被宠出来的“小太阳”,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学会与人沟通,并逐步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基本的价值观。

1 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不足

当前,大部分小学班主任都是年轻的教师,他们大多是刚从各大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刚刚走上工作岗位,虽然对工作充满了热情,但班主任光有热情是不够的。首先,由于这些班主任没有管理经验,只是注重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事情,虽然只是小事,比如回答问题时大喊大叫、随便下地跑来跑去或者由于举手没有被教师叫到而生气哭闹等现象;其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没有一定的方法,只是一味的说教批评,几次下来如果没有什么效果就只会找家长,这样长期下来,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第三,对学生缺少一定的爱,由于要面对的是具有一定个性的学生,他们都有自己的小脾气,不会随便就听老师的话,作用班主任一定要在深入研究一些儿童心理学后才能真正的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只有这要才能从根本上及时解决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

1.2 班主任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在现代日益开放的教育大环境下,人们的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然而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却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所改变。仍有部分班主任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他们要么对学生过分民主,要么不给学生任何自由的空间,极度专制,使班级管理出现许多问题。而且传统的管理理念,不能做到“以人为本”,班主任就是这个班级的“老大”,学生的一切活动都要听从老大的安排,否则就会被批评或者惩罚,这种落后的管理理念是以班主任为中心,忽视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伤害了小学生的自尊心,埋没了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使小学生在班集体中失去创新意识,逐渐对学校和学习产生了厌倦的情绪,严重影响了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无法实现对小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1.3 小学班主任管理压力比较大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是比较繁杂的,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学校首先是这群小学生的家长。每天从早晨来到学校就要对这一群小学生负责,要管理好小学生在班级的纪律,要维持班级的正常秩序,组织值日生打扫班级的卫生;其次是一名好教师。认真批改学生前一天的作业,要认真完成每天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小学生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是一名保安。每个课间要到班级组织好课间活动,维持正常的班级秩序,管理课间乱跑,乱叫的小学生,并确保他们在课间玩耍时不受伤害;第四是一名保姆。随时跟在小学生的后面,提醒小学生们该做什么了,该准备什么东西了,低年级的班主任甚至要为小学生擦鼻涕等。这样一天下来,小学班主任是相当辛苦的。可是还要接受各种上级的检察工作,完成学校的各种教研,开各种教学改革会议等等,多方面的压力使教师苦不堪言,影响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精力的投入。

2 提高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策略

2.1 爱字当头,以身作则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他们都只是天真可爱的孩子,无论在学习上还是习惯的养成方面,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以模仿为主。小学班主任要抓住这一特点,在平时工作中,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言谈举止,不浓妆艳抹,不奇装异服,使自己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这样学生就会以自己为榜样;其次,要发自内心的去爱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让孩子感受到这种爱,明白老师是对自己好,是喜欢自己的,这时候,小学生也会深深的爱老师,在这种情感基调下,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建立班级管理制度

每一个集体都有自己的规矩,班级也一样,从学生进入班级的第一天开始就要让学生知道他们应该遵守的规则,这样才会对学生有一定的约束力,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养成习惯。首先,班主任要结合班级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通过班会与学生一起讨论制度自己的班规,比如要完成作业,不能来迟到,说话要有礼貌等等,班规的制定要切实可行,不能是唱高调,否则就失去真正的意义了;第二,要建立班级班委会。从小学生中选出一些有能力的孩子,让他们当班级的管理干部,配合班主任工作,这样既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也培养了孩子的管理能力;第三,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可以根据小学生在平时的表现,制定奖励制度,比如坚持为班级浇花、擦黑板等,定期进行评比,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此激发学生工作和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集体凝聚力,挖掘学生的潜能。

2.3 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小学班主任要更新管理理念,做到“以人为本”,明确在管理工作中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学生。只有以学生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更好的管理班级;其次,丰富管理手段,学会与学生沟通。在平时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语言,由其是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要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过于严厉,说话的内容要简单易懂,要易于操作,尽量多采用鼓励性语言,不要轻易的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结束语

班级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只有科学管理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目标,才会让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使学生在健康、和谐、团结、友爱的班级体中健康的成长。小学班主任要不断专研教育教学方法,多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班级进行科学的管理,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为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福安.名校激励管理尽力[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大学班级奖励制度范文5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由于学生的特殊性,使得我们和学生可以说是朝夕相处。所以随时密切注意学生一举一动,只要学生有事,都应该及时出现在他们的身边。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站在学生一生发展的角度对学生负责。这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的。

1.幼儿教师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发现,以石油大学幼儿园的教师队伍为例,目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历、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参差不齐。二是教师职业技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可以决定教师职业素质的优劣,对于教师教育水平的高低、教育质量的好坏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三是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淡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各个阶段都要始终重视师德建设。

幼儿园新入职教师是幼儿园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处于准备期(学生)向适应期(教学新手)跨进的起始阶段(或者称为“适应前期”)。在准备期,新入职教师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1)不了解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幼儿园的一日常规工作虽简单,但烦琐。虽然他们掌握了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各自所在的学校有着自己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对工作的不适应,往往导致出错较多。这使得他们易于产生失败心理和很重的失落感。(2)没有教育教学经验。由于刚出校门,对现在的孩子没有什么了解,更不会“上课”。对教师角色刚由想象进入参与,他们往往凭借着学生时代教师给予他们的教育教学上的直观感受,进行机械的模仿。他们“育”不作为、“教”不得法,使得他们有强烈的焦虑感。(3)难以及时适应新环境。由于初来乍到,没有和其他教师形成和谐的同事关系。由于刚从学生时代的集体生活步入个体生活,生活上会遇到许多困难。两者之间的差异往往引起他们的孤独和寂寞情绪。

2.如何进行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是从目前的教师现状出发的,以解决每年所招聘的教师进入工作岗位后适应慢、能力弱,特别是专业技能方面较弱等问题。

2.1师德师风培训

首先组织教师学习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思想上提高教师的觉悟,初步形成新教师在思想上的爱幼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协作、教书育人的理念;其次认真的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师行业的法律法规,书写心得体会,在新教师入职后再通过如幼儿园团支部活动、业务学习、师德师风培训等活动组织教师进行思想汇报与交流,净化教师的思想和言行,坚决杜绝做有损师德的事件发生;最后老教师要有榜样模范作用,对待孩子要有耐心与爱心。

2.2规章制度培训

发放新教师《西安石油大学幼儿园教师入职引导》手册,引导其手册内容包括入职手续办理程序、办园理念、试用期制度、转正制度、请假制度、转岗制度、离职制度、奖励制度(、做课题、家长送的表扬信或锦旗、技能大赛、观摩课及说课的奖励细则)、处罚制度(旷工、迟到、幼儿意外伤害、家长投诉的处罚细则)、考核制度(月考核、学期考核、年终考核)等,使新入职教师可以在手册中寻找到刚入职所需要的一切答案。

2.3安全培训

幼儿园的根本是安全,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才能谈得到教育理念,才能谈得到让家长放心。因此,要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教师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本着“宁可有备无患,不可无备有患”的原则,提高自己的责任心,细心开展每一个活动,因此,要对新入职教师进行组织幼儿一日活动站位培训,例如,排队(做操、升国旗、户外活动)成一字形站位,主班老师前面带队,保育老师走后面观注后面的幼儿;再如,吃饭呈三角形站位,各负责一部分孩子,当有孩子吃完后,主班老师带领孩子先进行饭后活动,其余老师关注其他还在吃饭的孩子并为幼儿抬床等。

2.4班级分工与合作培训

幼儿园实行“两教一保制”的班级配班制度,每班配备三名保教人员。三位老师之间应和睦相处、精诚合作、取长补短,形成有效的班级管理力量,建设一个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班集体,为幼儿营造一种宽容、理解、尊重、合作的良好精神环境,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首先要改变班级教师对合作现状的不正确的认识。教育管理专家戴・W.约翰逊就指出,“合作不是让成员们肩并肩坐在同一张桌前相互谈论,而同时却各做各的事情”。班级教师之间的合作不是为了完成自己工作任务而简单的合作,要从单纯地做事中意识到所做的不仅仅是事,而是一种主人翁精神,是对这件分配给我们班工作的一种主动关心、献策、执行与必须保质完成的态度。只要有了这种班级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班级是我家的态度,这个班级必定会是有积极向上正能量的集体;其次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级教师合作的基础。在一日活动的各个流程中,保教人员如果各自为阵,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放任自流,造成管理上的困难。所以无论在哪一个时间段,班级里的三位保教人员都要有明确的分工,默契地配合,这样才能形成一定的秩序,避免不必要的紊乱而导致工作的无序。

2.5卫生保健培训

保健医生对新入职教师与保育员首先进行幼儿意外伤害紧急救治培训,当幼儿突发意外如抽风、惊厥、鼻出血、烫伤等问题时不会无从应对,错过急救的黄金时间;其次进行卫生消毒工作培训,使老师们掌握各项卫生工作如何做,如擦桌子要先拿配比好消毒液的水先擦洗一遍,过五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洗两遍,让每位新入职老师都做到心中有数;最后进行营养保健培训,使老师了解各年龄段幼儿营养摄取量应是多少,在此年龄应如何进行营养保健等问题。

3.结论

大学班级奖励制度范文6

关键词:校园文化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 精神文化

1.我校发展历史与现状

我校前身为1952年建立的张掖卫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改建后主要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模式。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教育教学质量,转变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以教学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努力培养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适应国家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备较强专业技能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医药卫生人才。学校以“厚德精医、博学创新”为校训,以“笃行求真、明德致远”为校风,以“勤教乐业、严谨求实”为教风,以“勤学善思、厚积有恒”为学风,并首次创作了校徽、校歌。利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机遇,积极争取银行贷款、市财政投入、教职工集资、教职工工资抵押贷款等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国有资产由过去1000多万增加到2个多亿,校园占地面积由过去50多亩增加到近300多亩,建筑面积由过去4万多平米增加到10万多平米,实验设施设备大幅增加和完备。学校重视实验室、图书馆、校园网及公共服务设施等教学基本设施建设。通过全校师生坚持不懈的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学校办学规模和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凡是了解学校历史的访问者均为学校的发展感到振奋和敬佩。学校自建立以来培养的2万余名各类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声誉,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各级医疗卫生战线上的技改中坚和技术骨干,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我们独特的贡献。

2.校园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困难与问题

但是,受历史和现实各种因素的制约,学校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的发展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主要是:

2.1学校教学质量与社会对教育较高需求的矛盾

学校学生人数增长明显,然而校舍建设与人数的增加不同步,致使办学条件相对滞后,班额过大现象难以解决。仅就我校来看,全校在校共81个教学班,上课最小班额44人,最大班额226人。学校共有教室54个,近几年通过努力绝大部分建成为多功能教室。但是距师生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图书馆使用率近几年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总体利用效率不高。实验楼3栋,因学校办公经费严重不足,其余各种功能建筑(如体育馆、礼堂、塑胶跑道、大学生科技中心、活动中心等)无法设立。

2.2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学校扩容增量艰难

保障经费只能维持最基本的运转,安全隐患整治、校园面貌的根本改善和偿还债务力不从心;办公条件较差,要求教师坐班,但是不给教师配备最基本的现代化办公设施,图书更新速度较慢,征订时征求教师意见不够。有的办公室连最基本的饮水都无法保证。虽然学校办公设施落后,但无力大规模添置和更新办公设备,距离自动化、无纸化办公的要求相差甚远。

2.3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因历史遗留原因、现实教育水平以及运行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学校管理人员理念和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学校加大和改善教育、管理力度加以解决。因经费紧张,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走出去”学习的机会很少,可是“请进来”培训又并不容易,人员少事情多教学任务大等矛盾突出。

2.4学校管理难度与日俱增

社会变迁较快,由此引发一系列管理和教学方面的问题。部分师生越来越有个性,学生生流动性进一步加快,大学扩招给学校带来了一系列影响,比如规模大,需求略显多样和复杂,学生报到率有时并不是百分之百,个别学生选择退学,极个别涉入传销等,学生素质有一定程度上的下滑,学习功利性问题比较突出,刻苦精神下降,一少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敷衍了事,社会贫富差距也在无时无刻影响学校,学生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也还不容忽视,学校近几年教师流失较多等比较常见的问题,急需得到较好的解决。

3.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对策

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变迁日益加快,为了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未来赢得一席之地,全校上下必须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立足于当下,着眼于未来,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为此,我们必须:

3.1大力加强我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尽快筹集资金拿下周边发展预留用地,进一步完善体育馆、礼堂、塑胶跑道、喷泉、假山、雕像、长廊、亭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积极向上丰富多样的育人环境。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首先,可对校内的建筑、道路、广场等物质实体赋予极具思想文化内涵的称谓。例如,把教学大楼命名为“致远楼”,把主干道命名为“崇德路”,把学生公寓命名为“尚思公寓”等。其次,在校园标志性的地方用花草种成校训、校徽、校风、学风、教风等文字和图案,也可在校园景观中增加刻有能表达行业精神的石雕、碑文,图片,甚至可在主干道、广场等处树立有关行业、职业榜样的雕塑。例如在学校树立古今中外名垂青史的医学大家雕塑或版墙,刻上主要事迹以及对人类的贡献等。再次,在教学楼、实训基地等相关场所可悬挂与医学文化对接的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和制度规范。总之,要使学校时时处处都能够感受到丰富的文化气息与内涵。

完善学校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夯实学校发展的基础。比如说新校区开水房的建设,教学楼净水设施的配备,用电设备的改造和创新,生产生活垃圾的处理,不要在学校上风口焚烧垃圾等,让学校回归清新和高雅。

3.2进一步规范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规范学校选人用人机制,多采用一些透明平等公开公平民主的选人用人措施和方法,使学校在选聘干部和其他岗位工作人员后能够进一步实现选人用人事半功倍的效果。

完善教学科研规章制度,采用更加客观公正的考评激励办法,进一步加大学校教学科研奖励力度,使奖励向一线岗位倾斜,使学校教师能够尽心于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而真正有效的使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一个更大的提升。例如,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学生评教评学评优评先和表彰奖励制度.制订更加注重公平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绩效工资激励制度和分配制度等等。

借鉴外校和学校发展历史经验,进一步规范学校学生管理制度,使校园进一步充满活力,使师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各项活动质量进一步得到保障,使学生的身心能够更加充足健康的成长。

3.3进一步搞好行为文化建设

加大教师参与学校课外活动的参与力度,教师和团委、学生处等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学生活动进行相关培训和指导。学校要在教师和团委、学生处等相关工作人员参与学生活动、社团活动给予相应的激励奖励制度,促进学生各项活动质量有一个大的飞跃。

规范后勤基础设施及相关服务建设,实现学校全员育人、全环节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要求。学校最起码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必需的生产生活设施,尽可能减小学生需求与学校设施不足之间的矛盾。对学生宿舍管理人员进行正规化培训,强化服务意识和引导教育意识,使学生尽可能地在一切场合、一切环节和尽可能的时间接受到良好的熏陶引领,凝聚正能量,促使学生持续不断健康成长。

建设好班级文化。由于我校班级授课教室相对固定,可以借鉴外校和其他班级好的做法,将教室建设成为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的重要平台,创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平台,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来不断强化学生追求上进、明德致远的决心和信心。

3.4进一步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培养积极进取、崇尚奉献的职业精神。学校在充分发挥思政课和就业指导课等课程在培养学生职业精神方面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见习、“生产性实训”、“职业技能竞赛”、“职业规划大赛”等客观上更能提升学生素质的教育方式加深学生对职业精神的理解和体验,培养学生自强奉献的职业精神。

弘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技术精神。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全面突出实践教学,切实加强各种职业技能的实操训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学生的技术开发、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的意识。全体学生要把全面掌握相关职业岗位的各种技术、技能和技巧作为提高个人职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要学,更重要的是要做,多听、多看、多说、多写、多思,细心做,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统一。

打造开诚布公、众志成城的团队协作精神。学校必须通过任务、制度、活动、行为使师生真正理解完美的个人与完美的团队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全校师生的执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学校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完美结合。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者之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决定了校园文化的独特而深远影响力。我们相信,只要全校上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我校校园文化一定会迎来一个繁荣、灿烂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洁、冀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5(5):84-85.

[2]朱发仁、傅新民."校企结合"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J]. 职教论坛, 2006(12):4-7.

[3]温景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高教探索,2005(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