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经济的论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经济的论述范文1
1.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不协调。
在以理工科为主导的高校,影视多媒体专业课程设置与理工课程相提并论,没有考虑其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课时比例不协调。如,摄影摄像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安排中,理论课时占了总课时的1/2,剩下的1/2课时虽然是安排实践时间,但由于其他的客观原因(如学生多、机器少),学生在教学时间内只能掌握如何操作机器,对于创作创意性的艺术作品就谈不上了,因此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投入小,设备少,实践受到限制。
影视多媒体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很多课程的学习依赖于机器设备,而数码单反、专业摄像机等设备价格不菲,建设摄影摄像实验室、音视频编辑等都需要极大的资金投入。虽然实验室建设投入资金逐年增加,但器材设备数量仍然有限。另外,由于设备种类有限,能够开设的实验项目数较少,实践项目受到限制,难以按时按质完成,不能很好地满足实践课程和各类影视竞赛的需要。
3.教学手段单一,实践环节不足。
目前,常见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灌输理论知识,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或教师在机房制作案例,学生依样画瓢,缺乏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将知识与实际的问题相结合,缺乏实践环节的互动,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创造性思维能力严重缺乏,更谈不上创造性创作了。
4.双师型教师缺乏。
目前高校影视多媒体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较少,任课老师的专业有很多,如传播学、文艺学等专业。多数任课老师没有影视从业经历,教学常常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缺乏实战的教师很难根据实践的需要来组织教学活动,从而导致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欠缺或无法有效运用理论。
5.专业教育与业界实践缺乏交流平台。
影视多媒体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特征,专业教学需要紧随业界的步伐。同时,学生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学有所用。目前的影视多媒体专业学生实训实践的条件相对有限,主要为理论课程结束后的2周实习实训,而且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内完成,假期的实践多数以短期的观摩和打工为主,没有规律和固定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难以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
二、影视多媒体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
从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笔者认为,可以实施建设“一个目标,两相结合,三大途径,四级实践体系”的人才培养体系来培养应用型影视人才。一个目标,即培养具有摄影、摄像、视频编辑、后期合成、影视广告设计制作等岗位职业技术能力、较强学习和创新能力,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影视多媒体制作的基本理论与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两相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个途径,即“请进来,走出去”,开办校内工作室,并打造课内实践教学—校内实训—参加竞赛—与公司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基地的“四级实践体系”。
1.创新实践教学理念。
理清影视多媒体专业理论与实践关系,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方案,形成运行良好的、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检测体系。从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角度来建设“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既展现了本专业的理论性,更突出专业的应用性特点。引入了数字化和网络化大传播的理念,既突出影视多媒体专业的技术属性,也兼顾影视多媒体专业的时代性,从而把领悟文化、把握市场、熟练技术三者有机地协调统一起来。
2.创新实践教学手段。
实施“项目驱动、赛事推进”的实践教学模式,打造课内实践教学—校内实训—参加竞赛—与公司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基地的“四级实践体系”。在实践教学中要做到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并重、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并重、理论能力和动手能力并重。克服传统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和低水平的重复实验的弊端,使影视多媒体实践教学真正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符合数字时代要求的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能够持续发展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三、影视多媒体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1.优化课程,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修订课程体系,调整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从而推动课程体系改革,形成既有稳定性又具动态性的课程体系,使教学活动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到如下几个统一:应用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突出应用性;操作性和理论性相统一,注重操作性。扎实的基础之上与特色的专业方向相统一,注重个性创造发展;专业普适性原则与市场取向原则相统一,适时灵活调整。
2.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实验室建设。
依托本专业已有的实验设备,整合现有的办学条件,加强实验室建设。在本系建立一个校内实践基地,下设摄影摄像实验室、影视制作中心。购买实验设备,建立校内实训基地,联合建设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拥有充足的锻炼平台和实训机会。
3.拓展师资,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
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学习实践。同时,积极开拓校外资源,邀请专家及业界权威人士来校讲学指导。引进实验室专业人员,组织现有专业教师暑期参加专业学习和培训。
4.打造实践体系,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数字经济的论述范文2
关键词:图书馆;人文精神;现代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多媒体技术将人们带入了信息社会,亦将图书馆建设和发展引入了数字化进程。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这一充满着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成为图书馆数字化进程的主流理念。在图书馆数字化进程中,这一文化理念不仅创设了人们平等、自由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人文主义精神在资源建设、服务体系、管理理念多个层面上推动着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型。
1.对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理解
所谓人文精神,就是指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生存意义和生活质量的关怀,对真、善、美的自觉认知与思考。而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是指“图书馆工作实践过程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创造美与和诣作为图书馆活动的宗旨”。这里的人,既包括作为图书馆服务主体的图书馆员,即他们在工作中无私的“爱国、爱馆、爱人,爱书”的精神,也包括图书馆服务的对象――读者,即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并大力提倡信息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组织精神。
2.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的影响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紧密结合,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营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空间,也给图书馆这一重要的社会信息服务系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网络环境使图书馆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这是互联网出现之前任何人都无法预知的。
2.1从图书服务到知识服务
上百年来,从藏书楼发展而来的现代图书馆,其服务目的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其馆藏资源。图书馆的活动,是围绕物理载体的管理和服务而开展的。如今,用户关注的不再是简单地获取文献,而是如何从繁杂的信息环境中捕获和吸取信息内容,将这些信息吸收和重组为相应的知识。从提供图书资料到满足用户获取知识是图书馆发展和成熟的必由之路。知识服务是以人为本的服务,又是构筑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基础上的服务。
2.2从被动的接受用户到馆服务到主动的跨时空推送服务
以前,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都是必须到存放信息的场所。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图书馆的服务不受时空限制,更具弹性。在网络时代,读者服务将实现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的转变,图书馆员要完成从“文献资料的传播者”向“信息资源的导航者”的角色转变。图书馆的远程服务能力通过网络的触角延伸到各个地方,图书馆的服务更加渗透到教学与科研的环境。
2.3技术进步导致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削弱
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带来了图书馆的技术革命,给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人们从繁琐的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带给人们空前的便利和快捷。这也导致许多图书馆片面强调技术的实用性。然而计算机和网络不能有效解决人类自身复杂而深刻的思想、心理、情感、价值、道德等问题,技术只是图书馆服务的手段。应该在正视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的同时,遵循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原则。如果图书馆离开了人文谈技术,技术必将陷入“虚无”的境地。因此,应以科学的精神来弘扬和倡导图书馆的人文精神。
3.让人文精神与现代技术在图书馆有机融合
3.1现代科学技术是服务于人的
图书馆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与手段来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这无疑是图书馆人的明智之举。而图书馆应用先进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全面、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这就为弘扬图书馆人文精神提供了可能。图书馆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人服务的,各种技术方法只是工具手段而非目的。只有把人文精神与现代技术有机融合,才能把图书馆工作做好。
3.2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3.2.1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一方面是对图书馆员的人文关怀,管理者要善于团结组织人才,充分发挥馆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另一方面是对读者真诚热情,注意信任和沟通,信任是沟通的桥梁,是馆员与读者沟通的纽带。绝大多数读者是能够自觉遵守图书馆规章制度的,但偶尔也有违规的现象,馆员应以教育为主,用宽容的心对待他们。心理学家赫拉别恩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信息传播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可见,馆员要更好地与读者沟通,不仅要重视语言的沟通,也要善于运用非语言的沟通。
3.2.2营造和诣的人文环境。首先图书资料要做到开架服务,实现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藏、借、阅一体化。这种开架借阅给人开放、舒适的感觉,为读者营造一种宽松的极具人性化的阅读氛围。除了馆藏等硬件设施外,还要注意营造一种人人平等的馆员用爱心、诚心、耐心向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氛围,使读者体验到舒适、自信和尊严。
3.3积极开展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是在人文和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服务。个性化服务是根据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为每一位用户量身定做的知识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针对这一情况,馆员要对大量文献资料进行深层次加工,从中提练出有价值的信息,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信息需求,这也充分体现了图书馆的人文关怀。其实,人文关怀是个性化服务的内涵,而技术支持是其外部表现形式。
3.4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图书馆很早就被视为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很多高校要求图书馆员把学校的教学目标看做自己职责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课程与教学团队的成员。图书馆应注重在用户培训过程中提高用户的知识素养。图书馆又被称为知识的殿堂,有些图书馆开辟专门的空间进行文化知识传播和交流,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的知识素养。这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的图书馆服务理念。
今天,人们倡导数字图书馆建设以人为中心,即“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实质上是一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图书馆理念的重构。其思想真髓就是弘扬一种科学精神观照下的人文关怀,即在人文传统与技术理性这两条看似平行发展甚至相互拒斥轨迹之间发现两者走向融合的历史趋向。
参考文献:
[1]李哲汇.数字化进程中的图书馆[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2]黄长著等.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学科与实践的发展趋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刘兹恒,张久珍.构建面向图书馆职业的理念体系[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4]黄淑敏.浅谈数字图书馆的人文关怀[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9).
[5]万进.人文关怀观照下的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解读[J].图书馆,2007(4).
数字经济的论述范文3
论文内容摘要: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一直未能摆脱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特别是工业化以来出现了资源高消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制约农村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因此,遵循科学发展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摈弃传统农业的掠夺性经营方式,把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目前,循环经济在工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较多,但对农业方面的关注尚显不足。我国不仅是人口大国,而且是农业大国,人多地少并且资源未能充分利用,面临着资源短缺、污染严重、农产品品质下降等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因此,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点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充分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当今高科技成果和手段,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它要求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物资的投入量和废物的排放量,通过农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和过程后各层次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实现系统物质再生循环,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农业循环经济不仅要追求农业经济内部的良性循环,而且还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的统一,最终追求的是融入社会层面上的“大尺度循环”,即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实现工业、农业、生态之间共同发展和交叉利用。
(二)农业循环经济的特点
对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地投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末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农业循环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发挥农业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这样容易在集群区域内形成有特殊的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和多类别产业结构。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的资源与核心的产业,成为生态产业链中的主导链,并以此为基础将其他类别的产业与之连接,组成生态产业网络系统。
2.多样性。农业循环经济可以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农业循环经济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可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及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从而实现经济增值,降低农业成本,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同时,农业循环经济还拉长了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农业循环经济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使物质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
(一)土地资源短缺且利用不合理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就不可能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人口众多、耕地相对短缺又处在高速工业化的我国来说,问题就更加突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2005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人均1.4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约相当于美国的1/8、印度的1/2。与1996年相比,不到10年时间,耕地净减少1.21亿亩;仅2005年一年,全国耕地净减少542.4万亩(《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上海、福建等地的人均耕地已接近或低于联合国规定的“0.053公顷/人”的危险点,而农业大省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也仅为0.081公顷/人。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市场价值显现,许多违法占地、乱搭乱建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有限的土地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利用和田块的荒废。这些不仅造成土地资产的大量流失,也对短缺的土地资源造成严重冲击。
(二)水资源供求失衡且利用不合理
目前,由于农业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造成农业水资源质量持续下降,农业用水缺口逐年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污染严重,进一步成为可供利用水资源供求失衡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3)报告,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且全国各流域水资源状况南北方差异巨大,北方地多水少,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9.6%,而水资源量仅占14.5%,其中耕地占全国39.4%的黄淮海地区水资源量仅占7.6%;南方水多地少,耕地仅占全国的34.7%,而水资源占了80.9%。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20%,但北方多数区域已经超过50%,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40%的警戒线。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00亿元,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
(三)环境污染严重且生态系统退化
从20世纪中叶开始,我国为促进农业发展,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目前,我国化肥使用量占全球的30%。据测算,化学杀虫剂中被真正有效利用的部分仅为10%-15%,其余大部分则逐渐散失在空气、土壤和水当中,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更为严重的是化肥、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成为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于农业的粗放型经营,无序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植被和景观的破坏、湿地面积减少、调控功能明显降低,使洪涝灾害威胁依然严重。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表明,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的资源环境将会承受巨大压力,这种“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一方面会引发资源价格和环境价值的提高,加大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将促使人们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深刻反思,在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使用总量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情况下,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经济需要和生态需求。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经济杠杆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现代经济学认为,微观经济主体往往只关心本身的利润最大化,而很少关心外部成本或社会成本,产生了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不一致的负外部效应,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将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比如征收环境税,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矫正外部负效应,实现环境保护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财政收入最大化政策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制度创新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增加农业的财政投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建立循环型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循环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国家层次的循环经济立法相呼应,建立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为此,我们要建立起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和收购、销售、运输、技术等服务组织,并制定出相适应的法规和政策,为农业循环经济的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政府机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其所需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政府来说责无旁贷,并且只有政府才能承担起这一艰巨的任务。因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由政府出面组织生态经济领域专家对循环经济如何与农业发展实践结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并结合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制定出有利于生态建设的干部考核指标,杜绝仅把经济增长的gdp作为唯一考核标准的现象。
(四)加强技术创新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技术范式的革命,它必须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点,重点组织开发资源节约和取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技术和“零排放”技术;加强研制和生产对环境温和的新型肥料,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开发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开发生物农药取代化学农药。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全面保护和改善环境,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标准,从而突破绿色壁垒,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倡导清洁生产和节约消费,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五)加强法规机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政策调整使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和个人经营行为有利可图,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机制;另一方面应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机制。鉴于大部分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较为缺乏和意识比较薄弱的状况,当地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并通过立法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纳入地方基层政府的职责范围之内,加强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重要性的教育、宣传和引导。
参考文献:
数字经济的论述范文4
本文作者:蔺坤哲工作单位:哈尔滨市东联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创业资金是创业成功的保证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需要很多的投资,资金的投资成为了科技型企业创业不可避免的直接支撑元素,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需要不断加强电子科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道路,就必须给予充分的资金保障作为后续支援,电子科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依靠良好的资金基础,尤其是电子科技企业的初期发展阶段。创业者的综合能力强传统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只是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管理能力与管理经验,然而科技企业的创业需要管理者具备管理、经验、技术、知识等多种能力,这些能力必须集合于一身,可以融会贯通,不仅仅要在技术上拥有指导能力,还要在企业的发展运营角度上具备战略指导的能力。员工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素质电子科技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为电子科技企业涉及到许多科学知识的运用,综合性强,因此需要知识复合型的人才。与一般企业相比,电子科技企业中的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风险意识和学习能力。在电子科技企业中最重要的是人才,创建电子科技企业可以没有十分雄厚的资金,但必须拥有人才,有人才才能创造技术,并可用知识换钱来发展企业,所以说没有一家成功的电子科技企业不重视人才的。
任何企业的创业都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过程,就企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言,电子科技企业所处外界环境的复杂多变尤其是技术进步迅速使得企业创业总是处于不可控制、难于把握、不断变动的环境之中,深圳电子科技企业的创业可以归结为创业者与环境间交互作用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企业与其外部环境在资源的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匹配上,我们电子科技企业创业环境构成的三个子环境构建电子科技企业的创业环境体系并重点就技术,资金,人才,政策法规,社会文化等对深圳电子科技企业创业影响较大的方面进行论述。技术环境。技术环境主体主要是企业构成的技术研发环境和作为技术转移和扩散主体的技术市场。电子成果的生产能力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还有赖于技术转移与扩散,它决定了电子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融资环境。上文中提到科技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本的支持,资本的支持对科技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动力,资本对于科技企业的创业来说是较为有效的支撑,对企业的运营带来了强有力的发展动力。人才环境。科技企业的创业需要知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经验型人才的综合体,这些人才对于科技型企业所能带来的作用是很大的,而且可以有效的推动科技型企业的创业发展,让科技型企业从无到有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政策性与法规环境。科技型创业企业发展会面临许多法律法规问题,在这方面需要依赖于地方性的法律事务机构以及法律委托机构,可以全权委托律师事务所去办理相关法律性的问题,可以建立与地方政府的良好关系,帮助企业良好发展与运营,提高在政策性上的了解,方便于企业可以详细规划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与战略规划。
科技型企业的创业环境中必须要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以确保政策的颁布与执行可以第一时间获得,而且可以向政府及时有效的反馈企业发展信息。文化环境。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是创业企业的灵魂。营造深入人心,因势利导的文化环境可极大地促进人们对创业的激情。对于企业创业来说,文化环境主要是创业文化,即指社会对创业行为和价值所持的认同和倡导的态度以及由此形成的鼓励、推崇创业的氛围。制度环境其实与政策环境的注意事项不同,制度环境指的是企业本身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而政策发展指的是企业外部需要注意政府做出的哪些政策要求与发展规划,政府在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特别注意科技型企业本身的制度是否完善,这也是政府做出政策性要求和颁布措施中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制度发展,不断改善制度发展的不足和缺点,完善制度中的漏洞,科技型企业管理者要主动了解企业内部存在的不足,认真分析企业的发展动力和内部员工的发展认识能力,积极的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本身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将技术人员的管理与经验型员工的管理分开,并且保证企业内部的劳动力资源处于充沛阶段,而且对于开发市场也要有一定的深入了解,可以把握市场的发展规律。
数字经济的论述范文5
[论文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经济增长;投资
在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农业生产也逐渐趋于集约型增长,这与以往的粗放型增长呈现出不同的模式。这一改变使得农业企业以及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对于农业技术的需求更形成一种多元化的需求模式,但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技术推广人员都仅仅拥有较为单一的知识结构,无法使企业承受较大的市场压力。由于农业企业的高层领导普遍拥有较多的专业知识技能而十分缺少高素质的基层员工,这使得企业内部呈现出技术不均衡状态,从而减缓了企业的经济发展速度。
一、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的经济现状
(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背景
我国的农业推广投资呈现持续性增长,由上世纪90年代的每年30多亿逐步增加到2009年200余亿元。在2010年,投资增长呈现出突然性的剧增。总体来看,推广投资的年增速较大。尽管我国对于农业在推广方面的投资增长速度比在科研方面的投资增长速度高,但相较于财政总支出,我国政府在农业推广方面的投资力度仍待加强。
(二)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强度
农业科研方面的投资与农业生产GDP的比例称之为农业推广投资强度。农业推广的投资强度从1996年-2010年的十五年间增长了86%,每年平均增长5.7%。农业推广投资十五年间增加388%,每年平均增长25.9%。由于GDP的增长十分迅速,十五年间尽管推广投资增加了388%,投资强度仅增加86%。农业GDP在这十五年间累计增长达到了161%,平均每年增加11%。而农业科研的投资力度累计仅增长7.6%,平均每年增长1.2%。政府对于农业的推广投资较农业科研的投资而言,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绝对量都相对强度较大。尽管政府在这一领域的推广投资强度逐年都在增高,但其在我国财政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却逐年减少。十五年间这一比例下降了0.2左右。这些数字都说明尽管政府的财政能力正在逐渐增加,但在农业推广方面的投资并非随之增加。正是由于政府在财政方面对于农业推广并没有给予大力支持,使得很多与之相关的推广机构很难进行推广工作,更有甚者已经不能正常进行工作了。在政府投资范围内,许多受财政支持较多的地区尚且仍可勉强对工人发出工资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但推广项目的经费仍然十分少,维持科研十分艰难;财政支持较为薄弱的地区,甚至连工人工资都无法承担,可以进行实验项目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
(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投资方式
我国在农业方面的科技成果大部分都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被大众认为是准公共物品,所以在成本方面,作为这一成果的市场需求方的农业科技推广单位以及农民难以承担;我国的农业生产普遍具有生产规模较小、产业化进程缓慢、生产的比较利益较低等特点,并在生产过程中缺乏大型企业的依托,私人企业也不大愿意投资于农业科技。这些使得我国的农业经济推广必须要去依赖政府在这一领域的投资。
二、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影响经济增长的问题
(一)农业科研体制发展中的问题
开拓农业新技术十分重要的途径即为科研,我国的科研项目的导向大部分都是由政府进行引导,追求更多的是科研成果。在整个科研进程中,无论是科研选题还是项目成功申报,以及之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在不断追求所谓的高、精、尖。从而更加使得很多研究成果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推广时根本不可行。另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是开拓新的农业技术。这就要求机构在选择培训行政人员时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使得行政管理到位,停止出现这一系列不良循环。
(二)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总体强度不够
就我国目前现状来看,农业技术推广还主要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投入。而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依然占据较小比例,投资总额也很低。在财政支农总支出中,这一比例仅占10%。
(三)农业技术推广存在一定问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农业生产也逐渐趋于集约型增长,这与以往的粗放型增长呈现出不同的模式。这一改变使得农业企业以及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对于农业技术的需求形成一种多元化的需求模式,但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技术推广人员都仅仅拥有较为单一的知识结构,无法使企业承受较大的市场压力。由于农业企业的高层领导普遍拥有较多的专业知识技能而十分缺少高素质的基层员工,这使得企业内部呈现出技术不均衡状态,从而减缓了企业的经济发展速度。
(四)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脱节
农业技术的最大客户就是农户和农业企业,由于一些原因,致使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不高,进而影响到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首先,纯农业是大多数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农户用于新技术的资金储备不足;其次,农户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严重制约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最后,农村在信息传递方面比较单一,在获取信息方面滞后,不能同步科技创新发展。除此之外,农业的科技创新不能很好应用于生产,也是很关键的问题。部分地区的农业经营规模比较小,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也要加以考虑。例如:日本的农业生产,在规模很小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应用的农业技术很高,主要原因是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与实际情况结合紧密,做符合实际的农业科技创新。
三、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经济增长促进的建议
通过上述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经济中的现状和作用分析,表明我国农业经济的技术推广总投资量呈现一个增加的趋势,但由于政府的财政强度并没有跟上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总体上仍然表现为推广技术总投资量的不足。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函数分析,研究表明长期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一)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经济投入
1.落实2012年最新修改的《农业技术的推广方法》,使政府财政对于农业推广得投资形成一种长期的配合模式。各县市政府部门应在预算范围内对农业技术推广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后盾,并不断按规定持续增长该资金,不断加大在这一领域的投资强度。2.各县市政府部门应该对款项的落实进行监督,保证每一笔款项都用于实处,并定期对其进行评审考核,保证资金得以有效利用。3.作为促进农业不断进步的基础的农村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之后以农村信用社为重点而不断扩建,但是仍然不具备完整的金融支持体系,仍须政府不断进行探索完善。4.实现推广的主要途径是成立相应的农村基金委员会,不断发展农村合作委员会,使农村合作基金组织不断规范。除此之外应不断加强农业保险在广大农村的应用程度。5.对于款项资金的使用要更具科学合理性,在实践中要不断去调节农业推广费用的投入结构,合理调整项目费及事业费的比重,以及在事业活动中业务活动费用同人员费用的比例,保证推广工作有序顺利进行。
(二)依靠投资来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1.政府应该推行更为合理的农业科研机制,在机构中设置专门的独立监督小组和领导小组,两个部门在运营过程中相互促进并互相监督。2.在项目评定过程中聘请一些专家来对其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决策分析,按照相关规定来对其进行评估,界定项目是否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3.应将科研活动紧跟市场需要,使得科研成果应主要在农业技术方面有新的突破,即不断让科研机构转型。
(三)构建多样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运营模式
改变由上至下的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在应用中逐渐立足于市场,保证对农户需求的满足,形成由下至上的新型推广模式。逐渐开始以政府投资的农业技术推广为主干,各类型的合作社和协会为辅助的内外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可以在农业部门及农业院校中设立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促进对新技术的推广。对于相关农业企业的投资开发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有效利用农业合作社来使其发挥相应作用,提高农业技术的传播速度。要加强对于民间资本的合理利用,增加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提供的贷款,不断形成多元化的金融投资模式。
(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在“科教兴农”过程中,必须使农业的生产和科技创新脱节问题得到解决,然后使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改变,把相关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体系完善,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推广机制,让技术落实到基层,并积极的参与交流和指导。主动把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农业科技推广和相关资金的站点,每年按时按点进行农业技术创新,并成立农业技术指导的专家小组。积极地把科研成果推广到农业当中,建立专门的科技园区,并且把成果具体化,在现场给予农民指导,让农民逐步的学习,并应用于实践。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农业高校的学生下基层,积极主动地到乡镇农科站工作,并给予奖励,用来鼓励。农科站要把推广员的素质提高,结合农科教企和产学研一体化。让农机人员深入村里进行指导服务,形成示范的科技园区,让涉农的企业有专业的服务组织,在需要时给予积极的农业技术指导,让高新的农业技术有效地得到实施和推广,让农户和涉农企业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数字经济的论述范文6
一、数学课程资源的内涵及意义阐释
1.数学课程资源的内涵
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数学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数学课程资源主要包括课程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社会教育材料资源、环境资源和生成性资源等,如教材、数学软件、图书馆、学生问题等。具体地说,“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标准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1] 其中数学教材是数学课程资源最重要的部分,其他数学课程资源是为教材的内容服务的,此外数学典型的实例、新闻媒体、日常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语言、数学史、数学家讲座等都是以数学教材为中心的数学课程资源。
对于数学课程来说,数学课程内容主要来源于数学课程资源。数学课程实施是由数学课程资源内容的多少和对数学课程资源的研究、开发和运用水平的高低决定的。没有优质课程资源,课程只是课程理想,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课程,不是可实施的课程,是无法进入中学课堂教学的,更不会实现理想的效果。“因为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合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2]
2.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第一,学会多种数学学习方式。数学课程资源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教学过程中信息量的增加,使抽象的数学课程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数学的概念内涵、数学命题的条件结论以及由此产生的数学思想。丰富的数学课程资源提供的信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结合在一起,使数学课堂教学走向开放、生动活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种方式的机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可能用一种学习方式完成,也没有哪一种学习方式是万能的。有的数学知识是需要学生以接受的方式学习,有的需要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有的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了,还有的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合作才能完成,等等。数学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具体形象材料去理解数学概念,提供足够的机会去体会数学思想,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发展。丰富的数学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体验不同的数学学习方式机会,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不拘泥于一种学习方式。
第二,有利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长期以来,数学教学过于注重本学科的知识体系,部分数学教师认为数学学习只需要学习数学概念、原理和公式及法则的结论,然后通过做大量的练习就能取得好成绩。结果学生的成绩很难提高,学生感觉数学学习很难,很怕数学,再加上大量的练习,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很反感。数学广泛的应用性为课程资源的丰富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数学资料,如分期付款买房、买车等;增加一些科学发展中的数学资料,如海王星的发现过程;增加一些绘画中的数学资料,如毕达哥拉斯提出的“黄金律”,等等。把这些数学资源穿插在抽象的数学原理过程中,由此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三,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为数学课程的内容增添了不同领域的与数学教材相关的知识。改变了数学教材内容单一、概念抽象的状况,丰富了课堂内容,有些数学问题还需要学生手脑并用,从而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数学问题不是一个人能解决的,需要两个或多个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从而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有些数学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内化,独立思考,从而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些数学问题需要与教师或同学讨论、交流,从而培养学生交往的能力;有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学生置于不同的环境中,学生根据问题的需要观察、总结概括和推理等,不同程度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数学课程资源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数学课程资源与世界各国相比还是相当落后的,主要表现在:数学课程思想落后,受传统课程思想影响严重;数学课程知识资源拥有数量不足;数学课程人力资源专业水平偏低,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数学课程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我国对数学课程资源的研究与时俱进。对数学课程资源利用的情况,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说明:一是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结合当地的生活与经济发展,注意数学应用及问题解决;二是利用数学课程专家的理论导向,结合当代学生的需求,注重内容的选择性;三是利用与数学教材相匹配的参考书、教具等;四是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等,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五是利用学生学习数学时的生成资源,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及数学交流的重要性。
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数学教师认为课程资源开发是数学课程专家的事情,如同编写教材和制定课程标准,与普通教师的关系不大。数学教师对课程资源形式或载体的理解不够全面。“一般教师理解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指教学参考书、辅导资料、练习册等印刷体形式资源,要么就是网络资源,对其他载体或形式的资源不太了解,且没有很好的开发与利用意识,这是对课程资源载体的种类认识不足。”[3] 但事实上教师对课程的开发能力的确非常欠缺。这种现状不是教师不努力,也不是教师没有意识,而是数学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与现有的数学教育体制不允许教师对数学课程资源进行开发。
三、数学课程资源途径的开发
1.挖掘数学教材
数学教材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数学教材在内容选择和编排设计顺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逻辑体系,在选取素材上广泛增加大量与社会、生活、科技及文化方面相关内容的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代表性、多样性和可接受性,并确保数学体系的完整与和谐。其次,数学教材在设置的过程中,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以及数学学科的特点,使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根据不同需要有的是螺旋上升,有的是直线前进。所以,要利用好数学教材。
2.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人力资源对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起着关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课程的理解、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实施等。这些人员主要由数学学科教育研究人员、数学教师、家长与学生等组成。数学学科教育研究人员对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理论基础和数学教育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数学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会根据本学科教的知识和学生学的知识来选择学习内容。数学教师要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教材的过程中,有效地结合其他的数学资源,来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家长与学生所具有的生活背景、社会经验和兴趣都不同,他们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非预期的、非计划的,是一种隐性的资源。要利用好这种隐性资源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减少消极的影响。
3.借助信息资源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信息资源包括磁带、光盘、报刊、网络以及电视广播等。信息的快速更新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数学发展的动向,了解数学发展的最前沿。信息化给数学课堂教学开展多种教学模式提供资源,如合作学习模式、探究学习模式、情境问题模式、发现模式等。信息化数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使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体会数学思想中蕴涵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文化。
4.利用地方资源
地方课程,就是利用地方资源的一种课程。数学教学中的资源就是根据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特征,寻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特有的资源,这些资源学生是熟悉的,是在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利用好地方课程资源,挖掘适合学生的数学材料作为数学课程。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