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工作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管理工作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管理工作方法

安全管理工作方法范文1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执法为民的宗旨,坚持“紧密协作、依法严管、长效治理、确保安全”的总体要求,县交运局、公安局、公路局和高速黄河大桥管理处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严厉打击超限、超载、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形成执法合力,加大工作力度,切实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开展“百日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在治理超限超载、打非治违、道路交通安全及通行秩序维护、运输企业及从业人员管理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开展联合执法,建立起多部门联合执法长效机制,使道路交通违法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道路交通运输秩序明显好转。

二、整治重点

重点治理超限超载严重违法行为,查处车货总重超过55吨、超高、超长等超限违法和车货总重超过核定载质量超载违法等严重违法行为;重点治理非法改装、拼装货运车辆及拖拉机,超长、超宽的商品车运输车辆,或不符合国家标准、与车辆强制性认证一致性证书不一致的车辆违法上路行驶的违法行为;治理短途驳载、客车超员、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

三、整治措施

(一)以县交运局为主导,设置多部门联合处理办公室。对查扣车辆根据执法部门各自职责集中处理,实行“联合执法检查、一单分类处理、严格履行程序、确保消除违法”。“联合执法检查”即由多部门联合组建执法队伍,对有违法嫌疑的车辆依据各自职责依法进行检查;“一单分类处理”即对认定具有违法事实存在的车辆建立违法一式两联清单,包括车辆类型、车牌号、行驶证、驾驶证、违法行为、法律依据及处理责任部门和处理结果等内容,根据违法事实由责任部门进行处理后加盖公章,最终一联整理形成台账,便于上级领导机关随时了解查处情况;“严格履行程序”即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履行职责,确保不出现违法违纪现象,确保执法公正严明;“确保消除违法”即违法车辆由联合处理办公室集中处理完毕后,二联作为车辆放行凭据,确保其违法行为消除后,加盖联合执法各部门公章,由停车场放行车辆。

(二)由县交运局组织县公安局、公路局执法人员,在公路超限检测站内组成联合执法队伍,依法对车辆超限超载运输行为进行查处,高速黄河大桥管理处协助。

(三)建立联合治理长效机制。县交运局、公安局、公路局和高速黄河大桥管理处要定期开展联合集中治理行动,震慑违法运输行为。同时,各执法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加大部门执法力度,对超限超载运输比较集中的重要路段、重要节点进行突击治理,真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既有集中执法又有分工治理的长效治超机制,坚决遏制影响人民群众安全出行的超限超载违法行为。

四、整治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联合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交运局,具体负责组织协调联合执法中信息共享、追踪处理等工作。

(二)加强协调配合。县交运局、公安局、公路局、高速黄河大桥管理处等单位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联合执法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协调会议,对联合执法的新动态、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分析、研究和解决。相关镇(街道)和县政府有关部门对辖区内道路运输和物流企业、采石场、沙场、货源场站等加强监管,确保车辆按国家规定装载、配载,坚决禁止非法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行驶。

安全管理工作方法范文2

1 手术前

1.1 术前对患者的访视

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访视时要做到亲切和蔼、举止端庄,给人以信任感,但同时一定要注意交流时的保护性语言,比如当患者或家属问到手术的危险性或手术所需的时间等问题时,不要把话说得太肯定,给自己留些空间。详细了解患者既往治疗资料,可对术中高危操作起到有效提示和防范。术前对病人进行宣教要准确,包括禁饮食时间等,护理差错的分类及评定标准第5 条手术病人应禁食而未禁食,以致拖延手术时间者为手术差错。

1.2 术前对手术器械的管理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和无菌物品管理制度,应每天检查灭菌后的器械、辅料包等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对特殊感染手术,术后应将器械严格按传染病手术处理;每个器械包的灭菌条码均要保留,能粘贴的要粘贴在记录单上,使得灭菌效果的监测资料成为完整、客观、可核实的证据。对医生自带的器械及物品原则上不用,厂家外来租赁器械需认真检查,重新按规范清洗灭菌后方可使用。

1.3 术前接患者

术前接患者时要做好查对工作,依据手术通知单认真查对患者的姓名、床号、住院号、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等,防止接错患者;注意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生化检查、皮肤准备,对于准备不完善的患者,手术室可以拒接;术前患者有皮肤异常的要告知手术医生或病房护士;患者随身的贵重物品应交其家人或病房护士保管,不能带入手术室。禁止一车多个接送病人,禁止病人自己行走入手术室,禁止病人和病历分离。

2 手术过程中

2.1 手术中病人的

手术的安置以既符合手术操作要求又不过分妨碍病人的生理功能为原则。有些时候往往为了术野暴露,忽视了病人可能引起病人呼吸、循环、神经的损伤,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常常是手术室护士与医生协商的一个交点,但护士要坚持原则。对于术中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可建立一个由医患双方签字认可的术前评估记录单。由手术室的护士评估患者后,与患者共同签订一份关于“有压疮发生的可能”的术前评估单。如果患者对手术室的护士评估有疑问,可由医院的相关机构进行评估,如情况属实,患者应在签同意书后,方可进入手术室。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不可避免的压疮而引发的护理纠纷[1]。

2.2 术中易出现越职行为

手术室护士的“团结协作精神”,有时却成了医疗事故的隐患。如术中麻醉医师外出请巡回护士帮忙看患者,外科医生请护士拉钩、剪线,甚至帮忙接电话等行为,虽然看起来不是大事,但如果此时出现事故,追究起责任来,护士也难脱关系。往往由于能力不及出现一些“好心没干成好事”的情况。有时有些护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却让其他人员承担也容易引起纠纷。因此,护士必须干护理工作,护士只能干职责内的工作,不能越职。新毕业护士必须通过国家进行的护士注册考试成为注册护士,并且在独立工作前要 经过专门的手术室业务培训,严格考核,各项要求达标后才能单独值班。实习护士不能独立工作,必须在专门的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工作。有些难度较大的手术或新开展的手术应由高年资护士承担护理工作。

2.3 术中记录

术中护理记录直接反映护理工作的内容、步骤、质量与效果,并为医疗提供第一手资料。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手术及麻醉记录单、护理记录等,医院不得拒绝”。病案资料作为医疗文书,手术护理记录已成为重要的原始资料,具有法律效力。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如果医方丢失病例资料或涂改、伪造、销毁病例资料,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养成及时、规范、客观、完整记录的良好习惯,认真按照《病历书写规范》及护理书写记录要求书写,保存有关资料,保证护理记录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存在问题:①入室评估不全面 如患者入室时皮肤有受压表现、褥疮等,护士在记录单上无记录,则评估不准确,前列腺肥大患者在入室前已留置尿管体现有持续导尿的情况,护士没有记录,这些潜在的问题,为发生医疗纠纷埋下了隐患。②记录不清、随意涂改。 记录单写错时禁止涂黑,应将错误处划线,改正错误后签名,一张记录单涂改处不可超过一处,添加物品时不可在原数字处涂改,应在远数字后写加多少。③记录内容,与医师记录不一致 护士记录内容均要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记录一致,内容要相符,包括术前诊断、所进行的手术名称(尤其是多部位手术)、出室的生命体征、引流量、输液输血量、尿量等 ,术中临时医嘱医生应在术后及时补上,护士应立即执行并签名,执行时间与开医嘱时间过长,需承担治疗不及时、延误抢救的责任④记录不完整 记录应全面无漏项,器械灭菌合格单应粘贴在记录单上、人工假体、骨科钢板等植入物、一次性吻合器等均要有产品合格证、批号等一式三份,一份粘贴在记录单上,一份随病历由病人保存,一份由手术室保存并记录,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纠纷。

2.4 术中器械、纱布等物品的核对

手术物品的管理,医生、护士均有责任。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中明确规定手术物品的清点要由器械 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共同参与。术中添加的器械或敷料,应及时填写在护理记录单上,以防忙中漏记。发现器械缺失应立即查找,应做到器械、敷料手术前查、关闭体腔及深部切口前查、缝皮前查、缝皮后查、器械清洗打包前再查[2],确保体内无异物存留。

2.5 术中或术后病理标本的管理

手术中取出的任何组织都要询问医生是否留取标本,不可自行处理或弄丢、弄错。若术中需要做冰冻切片必须由专人送检,送检人和接收标本者均应做好登记并签名;常规标本在术中由器械护士妥善保管,手术后将标本放入固定的容器内,贴上标签,核对通知单,最后由专人送往病理科,并做好交接记录。所有病理报告均以正式文字报告为准,包括快速冰冻切片报告。实践中仍有一些医院快速冰冻结果以电话方式通知,如传达不准确,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及医疗纠纷。

3 手术后

3.1 术后患者交接

术后巡回护士应亲自将麻醉患者送回病房,将患者及携带物品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检查患者的皮肤是否完好、静滴管和引流管等是否通畅、手术切口敷料粘贴是否牢固,并要求病房护士签字。

3.2 正确处理患者隐私

手术室护士由于治疗和手术的需要,常会了解某些患者的隐私,如生理缺陷、既往史、个人嗜好等,尤其是对器官切除的手术、未婚先孕的宫外孕等手术,要求护士无论是在术中或术后都不得拿患者的隐私开玩笑、不得公开患者的健康状况或隐私。

3.3 合理收费

术后收费应规范、准确。医保、新农合等病人应在报销范围内合理使用耗材,高值耗材术前应与病人签订使用同意书。急诊病人实行绿色通道,先抢救后交费。

4 总结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在自己实际工作中与法律相关的潜在性问题,在维护病人权利的同时,能够懂法、守法,用法律、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有效地避免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以帮助和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安全管理工作方法范文3

关键词:车队管理 车队安全管理 管理效率

车队的有效运行,关系着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更加关系到人员的健康与安全。车辆安全管理问题是当前企事业单位车队管理中一个重点的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车队的安全管理工作,所关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员、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关系到全队人员的一项工作。因此在车队管理中,加强人员安全管理的教育是关键,并且将安全管理工作的控制点具体到每一项工作环节中,不断的提高车队安全管理的效率。

一、车队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忽略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车辆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在我院的日常运用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调动基层生产单位和部门员工的积极性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对于车辆的管理却没有始终将安全作为第一要素,在车辆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发生变化之后,车辆管理人员没有进行很好的落实,运输安全的管理职责也没有落实到位,这就容易造车安全管理工作出现空挡,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这与领导忽略安全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

2.车况欠佳为安全事故埋下隐患,一方面,由于车辆是单位配置,不是司机个人财产,所以很多车辆的驾驶员都会存在着只用不修的思想,能凑合就凑合,对于车辆发生的问题也并没有及时的进行检修;另一方面由于领导工作繁忙,无法对车辆和人员进行细致的管理,造成了车辆出现状况却得不到及时的检修和保养。

3.安全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位

关于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很多情况下单位领导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将车辆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在对驾驶人员的招聘方面,也仅仅是具有证照、发一些学习资料,就可以上岗,并没有将安全管理精神充分的落实到司机本人,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成了纸上谈兵,无法满足实际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

4.挂靠问题

挂靠问题是长期以来都存在的一个问题,有个人购买的车辆或者是职工亲属的车辆等,都在单位使用,这样在进行车辆审查时就入了单位的户头。但是针对这部分车辆的情况,单位并不能很好的掌握,对于相关的检审工作也无法保证,当这些车辆发生安全事故,则单位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但是对于部分人员和车辆,始终都缺乏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二、提高车队安全管理效率的对策

1.加强学习教育,全面提高驾驶员素质

车队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与驾驶员有着直接的关系,除了要求驾驶员具有丰富的驾驶经验,还应当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加强驾驶员的教育和学习工作。首先就要对车队聘用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把关,经过严格的试用期合格之后,才能够正式进入到车队工作中。其次要将安全教育工作深入到工作的各个方面,所有的驾驶员都要严格遵守《车辆管理使用暂行办法》,车队要定期召开队务会,对于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进行总结和点评,使车辆安全管理思想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

2.建立健全车队安全管理制度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促进车队安全管理的有效保证,为此,我们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车队安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的执行,有效的加强车队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应当注重从安全管理方面明确职责,无论采用怎样的管理模式,无论车辆怎样应用,都要对车辆的驾驶员和管理人员的责任进行有效的明确,同时对于驾驶员的安全学习和教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车辆本身来说,要保证按时检修,车辆检审、保险等各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

2.1实行队长负责制

队长负责车队全面工作,对中心领导负责。并负责车队的思想政治工作、车辆的统一调度、车辆技术状况、行车里程及油料统计、安全行车,以及交通事故处理等H常工作。副队长协助队长工作,分管车辆维修、车辆技术档案管理、力、理车辆各种手续等工作。

2.2加强车辆管理和使用

建立车辆技术档案,用车实行派车单制度。各部门领导同意签字,乘座人员确认行车里程数。车队根据各部门所用车辆的公里数填写汽车行驶登记表,报财务室统计核算。车辆实行定车、定人、定点停放管理,局领导用车实行三个月轮换制。车队所有车辆下班后车辆一律入库停放,不得擅自在外停放。

2.3加强车辆维修管理,实行定点维修

选择具有政府公务用车维修资质的汽车修理厂,进行定点维修(双方签订维修合同)。车辆维修前先填写《车辆保养、维修登记表》,凭登记表到定点修理厂维修,维修后厂方在维修表上完整记录修理内容,驾驶员签字确认。厂方凭维修登记表,经中心审核后.方能予以报销。

3.实施“上岗证”管理

公安部已发出通知,今后汽车驾驶将作为一项技能,对执照进行窗口管理。因此,以后持汽车驾驶执照的人会更多,办理手续会更简单,汽车驾驶员上岗定人,持有上岗证才能驾驶汽车。对无汽车驾驶员“上岗证”驾车者,视为无证驾驶,出现事故以后,责任自负。对单位领导同意无“上岗证”人员驾车。追究其领导责任。采用此办法,有效地解决了驾驶证多、开动车辆少及乱开车的现象,也解决了领导干部开车的问题,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4.清理挂靠人员和车辆

针对单位的车辆挂靠问题,是必须要进行清理的,虽然在不同地区针对挂靠问题有着不同的管理方法,但是这一问题却始终是一个难点。为此,首先就需要单位的领导对挂靠的厉害关系进行清晰的认识,才能够下定决心解决挂靠问题。其次要建立起灵活的工作方法,确保证照能够有出有进,这样也解决了驾驶人员的后顾之忧。最后,要加强与交警部门的协商,争取将一部分人员与车辆能够实行单独管理,只有将挂靠问题进行彻底的解决,才能全面的提高车队安全管理的效率。

三、结束语

车队的安全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单位关注的重点问题,当前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够有效的保证车队的安全运行,促进车队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江.关于车队的安全管理方法探讨[J].内江科技,2009(05).

安全管理工作方法范文4

虽然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对于煤矿行业进行了一些调整,然而,煤矿的实际运行管理工作在实施的时候还是比较混乱。许多煤矿行业进行“以包代管”的制度,对于自身安全管理机构的建立以及设置也不健全,从事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也没有通过正规的培训,当发生煤矿安全事故时,这些工作人员没有能力在第一时间对事故采取措施。与此同时,有些煤矿行业的领导者的安全意识不够,对于安全管理的目标不明确,没有详细的有关于安全管理的责任制度,导致煤矿安全管理所具有的实效性较弱,最终发生煤矿安全事故。

1.1对于安全问题的检查力度较弱

目前,我们国家煤炭行业在安全监督环节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安全监督过程中,煤矿自身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检查模式,实施安全检查的工作人员凭借自身的经验在煤矿现场实行相关的安全检查工作,然而,这种检查方式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不具备科学的量化指标,无法确保检查人员所具有的专业素质。

1.2对于安全管理的培训不具备实效性

通常情况下,煤炭企业对自身的员工进行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专业技能,虽然每一年我们国家投资在煤矿工作人员培训方面的费用很多,然而,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专业技能并没有多大的提高,这样不仅浪费了资金还没有得到需要的功效。

2煤矿安全管理的改进措施

2.1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培训工作

在煤炭行业的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依照我们国家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则对煤矿的工作人员实行专业化的培训,并做好安全管理的培训工作。在安全管理培训中需要确保培训的内容齐全、整体,明确国家安全管理方面的方针与政策,宣传好煤矿工作人员的权利以及义务,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此同时,在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相关培训时,需要注重对于操作程序以及工作方法的教育与培训,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并掌握专业、科学、正确的安全管理方式。

2.2建立起安全管理的责任体系

在煤炭行业运行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建立起安全管理方面的责任体系,还需要完善相关的责任制度。我们知道,只有煤矿的领导者以及相关的技术职工具有安全生产的意识,才能确保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一般情况下,完善的安全管理方面的责任体系主要是指煤矿中相关领导各司其职,落实好自身责任,煤矿行业的最高领导者负责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各班组的组长负责好本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各岗位的工作人员负责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而将整个安全管理责任进行一层一层地落实。

2.3提高安全方面的技术投入

通常情况下,煤矿的运行与各种技术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在目前企业发生的大环境之下,煤矿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投入量,由于技术能够决定企业的安全情况,因此,对于煤矿行业来说,我们需要提高安全方面的技术投入。在煤炭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吸引更加先进的技术设备,我们可以设置专项的技术资金,以备不时之需。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提高安全投入的比例,改善工作人员进行井下作业的环境,为他们配备安全而又专业的工作装备,完善职工的安全设施,确保他们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具有健康的身心。

3结语

安全管理工作方法范文5

[关键词]煤矿 安全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D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066-01

一、现阶段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安全管理及企业的技术控制力量相对薄弱

目前,为数不少的煤炭企业管理人员往往单方面注重经济效益,在对企业生产管理时,安全管理意识极其淡薄,当效益及安全产生矛盾及冲突时,往往会降低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严格要求。除此以外,一些煤矿在执行采掘作业中未能制定清晰地规划,也没能依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开展施工作业,当采掘接替严峻时,并运用非规范化的工作面进行开采,对过断层及石门揭煤等方面未能出台安全管理的技术性保障办法;另外,一些煤矿工作面甚至还出现无风照旧作业的情形。

1.2 煤矿安全投入的资金相对匮乏

煤炭企业对煤矿生产安全的投入一般分为作业技能培训投入和先进安管技术的投入。然而,事实上,负责煤矿管理的员工在执行生产任务时,煤矿较少对一线作业职工开展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即便是培训,也仅是流于形式,未能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考评体系,接受培训的职工仅将培训当作变相的消遣,未能严把考评关。此外,伴随煤矿开采技术的日臻完善,,矿井持续延伸会衍生一些安全灾害,例如地热等,在安全管理的技术研发费用相对匮乏,导致提升煤矿自主研发能力的可能性丧失。还不容忽视一点便是生产所需设备较为老化,未能及时投入资金采购新的先进设备,不利于安全管理的可靠进行[1]。

1.3 对煤矿从业者的各种行为控制不够,引致事故频发

据统计,目前因生产人员不安全操作所引发的煤矿事故占事故总量的七成以上,往往由于管理不善或者违规操作所致。具体而言,不少作业职工未能接受专门的安全技能培训,仅凭实践经验执行工序任务,整体素质较差,这势必增添安全风险,使由于操作失误引起的事故持续增加。

1.4 煤矿安全管理在制度层面较缺失

针对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尚未设立规范化的管理部门,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人员通常是分管领导或该级别的部门负责人,管理工作在主体上发生偏差和错位。另外,广大矿井职员并未被统一纳入到安全管理的行列中,进而导致少数矿井生产职工消极应付,养成旁观、被动的错误习惯。煤炭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尚未规定有效的奖惩制度,过往推行的奖惩制度仅适用于“罚不走”的职工,已不合乎现今安全管理的客观要求。现如今,职工的频发离职在一定意义上使安全生产的后备人才缺失,直接出现技术力量薄弱、后备人才队伍匮乏的局面,长此以往,使煤矿的安全管理大打折扣。

1.5 安全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和监督力度严重不足

我国目前在煤矿安全管理方面依然沿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制定的《煤炭法》,其无论在管理重点还是管理办法上均与现今安全管理工作相脱节。为此,一些地区的政府加紧制定了一批新的安全管理法律规范,然而,在法律规范落实的过程中,却未能执行到位。另一方面,监管力度不够大,尚未迈进正规化的方向。虽然安全管理中的检查频次较多,有年检、季度检、月检、自检等多种形式,但在每种方式的时长及方法均是固定的,煤炭生产企业已十分熟知安检规律,个别企业盲目追求生产效益,轻视安全检查,安全督查的效果欠佳。

二、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的对策

2.1 进一步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机制

(1)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着手,进一步加强监管职能部门的用人以及监督工作的力度,努力地探索煤矿企业管理和政府管理有机统一的方法,切实搞好煤矿行业管理工作。对于一些关键的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一定要通过强制性的解决办法来及时地予以解决,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资格、用工规范等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

(2)进一步建立健全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督流程。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切实搞好安全监督工作。在煤矿企业的内部建立一个独立的安全监督部门,安排具备较强责任心的安全管理人员来进行安全监督工作,切实搞好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为煤矿企业职工的人身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2]。

(3)进一步建立健全煤矿企业安全责任机制,建立健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切实将相关的安全管理责任具体落实,确保煤矿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和广大的职工都密切关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推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2 提高安全管理意识,优化安全管理方式

(1)采取精细化管理方式,进一步细化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出详细的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保证每一个煤矿企业职工都能明确工作职责。

(2)进一步加强煤矿企业安全风险的控制工作,加大安全资金的投入力度,明确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事故重点,并且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应急办法。具体来说,结合煤矿企业高危作业的施工特征,切实加大安全预控管理工作的力度,明确责任人和监督人的相关职责,高度重视夜班和交接班工作。与此同时,对于煤矿企业职工要加强安全风险预控技能的培训,保证每一个煤矿企业职工都学会如何应对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也必须进一步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煤矿井下高危作业应急救援预案,以便在煤矿安全事故出现的情况下采取有效的应急办法。

(3)对于新建或者资源整合矿井,有必要利用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法,科学有效地确定不同的部门职能的具体业务流程。将流程作为目标和导向,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组织框架[3]。

2.3 重视煤矿企业专业人才的培养

通过相关的煤矿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和安全工作方式的教育,保证每一个煤矿企业职工都可以掌握正确且合理的工作方法和岗位技能。与此同时,也必须加强对于煤矿企业职工的自救能力的培训,保证每一个煤矿企业职工在陷入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之时,可以紧急自救,最大限度地减轻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所导致的损失。

2.4 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进一步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宣传、贯彻、学习,并要执行到位,确保煤矿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安全问题,且有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真正营造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制度管企、制度管人的良好氛围。同时,也应该及时发现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潜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以便推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5 搞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

通过定期组织煤矿安全工作会议、散发安全生产小册子等各种途径来搞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与此同时,通过悬挂安全生产警示语、宣传画、班前会安全宣誓以及伤残职工现场说法等各种方式,促使每一个煤矿企业职工都真正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切实有效地创设出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以及时时讲安全的良好工作氛围,促使每一个煤矿企业职工都真正转变思想意识,主动地从以往的“要我安全”转化成为“我要安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形势下,切实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重特大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直接决定了众多工作在煤矿一线职工的幸福,也直接决定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煤矿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必须真正意识到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真正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工作重点来常抓不懈,切实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孟洁.如何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系统的管理[J]. 信息系统工程,2013,(12).

安全管理工作方法范文6

关键词:现代物流企业 安全管理 策略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社会物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社会物流总成本趋于平稳。企业原有的体制己经或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安全管理工作同时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安全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物流企业管理现状

我国物流市场规模巨大,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各类物流企业快速成长,传统的运输、仓储、联运、货代等企业也加快了业务重组和资源整合的步伐;新兴物流企业在努力扩大规模和提升水平;民营和外资物流企业纷纷兴起和加入,加速拓展市场。目前,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不同规模层次的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从目前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看,具有现代物流特征的物流企业一部分是在运输企业或仓储企业的基础上,通过物流服务的延伸和运作方式的变革转变为物流公司;还有一部分是为满足物流市场的需求,以物流事业为经营内容的新型物流企业,其中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以提供物流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四方物流企业等。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仍然过高,社会物流整体效益差。由于管理体制改革的落后,我国企业物流的发展仍然处于“小、多、散、弱”的状态,普遍存在经营分散、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低,物流布局不合理,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物流企业横向联合薄弱,物流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产、供、销一体化”,“仓储、运输一条龙”的经营组织方式,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使采购、仓储和配送职能未能进行充分整合,无法实行一体化的内部供应链管理,不利于社会化专业分工。这种分散的、低水平的管理活动也存在许多安全管理弊端,抑制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

二、保证现代物流企业安

全运营的创新管理策略

1.实施领导干部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企业安全工作落实与否,关键在于领导。真正做到企业法人代表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具体抓,负具体责任;其他工作分管领导对其分管内的安全工作负责任,形成齐抓共管保安全的局面。具体说:一是企业经理重视安全,言传身教带动各基层部门负责人都来重视安全工作。经理要亲自参加企业每个月的安全工作例会,听取部门安全工作汇报,掌握各种动态,及时解决安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亲自过问上级布置的各项安全工作和专项治理工作的落实情况;亲自参加重大的或专项的安全检查,使职工感受到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二是分管领导真抓实干,做好细致的安排与责任落实工作;三是其他领导在其分管工作中支持和服从安全工作的要求,避免产生矛盾和抵触,形成齐抓共管、确保安全的局面。

2.树立安全经营观念,促使安全与经营的协调统一。安全和经营是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成本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人们的思想中,安全投入是一种不能直接获得收益的投入。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企业经营者在企业运作中,把利润和安全投入放在一起来衡量的时候,往往会把利润放在更为优先的位置来考虑。但是我们要从思想上明确,省去了安全投入,是否就是省了成本,增加了利润呢。当安全工作与经营有矛盾时,要通过我们的工作将其化解,达到安全与经营的统一。要避免把安全与经营割裂开的倾向,处理好“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辩证关系。当生产与安全有冲突时,应首先考虑安全。这就给安全管理人员吃了定心丸,使他们消除了顾虑,挺起腰杆敢抓敢管。在措施上,以是否确保安全为其他工作取舍的前提,使安全管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防范,有效地维护了安全监督的权威性。同时强调不能因为怕承担责任不敢开拓经营。随着经营的搞活,必然产生许多新的安全问题,如公司把一部分仓库、店面租给客户自行保管,会出现一些客户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或因片面强调设施利用率忽视安全有关规定的现象。

3.建立合理规章制度,形成规范化的管理。企业的安全工作必须有据可依、依法管理,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国家《消防法》、《安全生产法》等法规的出台,为企业安全工作提供了依法管理的依据和保障。作为物流企业应在国家法律法规整体架构的基础上,结合经营情况和服务方式的变化对企业的安全制度进行相应的修改、补充、完善,形成企业安全制度。随着仓库外租形式的出现,需要跟上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要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安全自查、责任自负、隐患自除、接受监督”的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外租仓库安全责任书制度等。每年初,在制定经济工作计划的同时应做出全年的《安全目标管理工作分解表》,与“管钱管物”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外租户等签订专项责任书,对灭火器材的保养、维修、换药和特殊储备保养,对特殊工种的培训等均做出时间安排,使各项安全目标层层细化,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班组、岗位。这样,什么时间该干什么,由谁指定,一目了然,确保各项安全基础工作有序进行。

4.加强监督,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和严格整改措施相结合。安全工作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和规范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二是抓现场安全管理。现场的安全管理是安全工作的重头戏,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没有捷径可走,只能脚踏实地,做好细致的工作,坚持不懈地巡回检查、再检查,整改、再整改来促进企业安全制度的落实。

物流企业要坚持每月一检查,库区每周一检查,仓库“一日二查”制度,采取二级查与专业查相结合;集中查和抽查相结合;领导查和夜查相结合;季节查和节日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多次大检查,借助于社会大气候,推动安全工作不断改进。要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和严格整改措施相结合,对许多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达到了超前预防,及时清理隐患的目的。认真做好各级安全检查记录,对查出的隐患,严格按照规定填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实行整改反馈,落实不安全因素的整改工作。随着企业情况的变化,安全工作往往会出现新的难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因此,在抓表面上的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安排研究、探索和解决一些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力求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新的突破和提高。

坚持把自管库纳入企业安全管理范围,做到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标准。当然,严格对自管库的管理是一个艰苦细致的工作过程,自管库往往为了省钱,或为了赶任务,或图一时方便,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在禁烟区内抽烟、明火作业、乱拉乱搭电线、使用高功率电器、堵塞消防通道等。有时今天检查发现的问题纠正了,明天类似的问题又会发生,因此生产现场管理关键在于持之以恒、一丝不苟地抓落实;二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水平。而对常遇到的自管库对安全检查不配合,隐患整改落实难的问题和甚至出现租赁双方关系紧张的现象,使我们意识到搞好自管库的安全工作离不开承租方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因此,安全管理也要提供优质服务,工作方法切忌简单、生硬,要经常与租户交流、沟通,尽可能为租户提供方便,帮助他们解决经营、生活上的困难,增进了解、培养感情、化解矛盾,以取得工作上的相互支持。

5.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增强了,就会减少不安全行为,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如一个企业经营者的安全素质提高了,安全意识能跟上企业经营管理和社会现代生活的需要,自然会认为应该投入资金改善安全设施,他的行为就能符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安全要求。一个职工的安全素质提高了,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就会自觉地用安全要求去面对工作和生活,这样就会将各类事故拒之门外,这是搞好安全工作的灵魂。很多事故的发生,往往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环节,哪个时刻出了某一个事故,而是缺乏安全意识所造成的后果。因此我们要加大对安全工作的宣传和教育,用钢性的力度来增强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让我们的行为服从环境的需要,按照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同时要重点加强对安全保卫队伍建设,对保安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强化教育,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向专业化法制化靠拢,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安全管理法规武装头脑,使他们能用法制法规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及日常工作,使安全保卫工作更加法制化,更好地为企业保驾护航。

总之,进入21世纪,变革成为永恒的主题。变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人们学习的速度。物流产业在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的驱动下,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全球物流已经进入供应链年代。变化的世界对供应链管理、对第三方物流和对运输、仓储、国际物流、商业物流、制造业物流都带来了挑战,企业物流管理必须自身变革,才能应对挑战。在现代物流企业的安全管理中,要坚持做到领导对安全的责任落实到位、规章制度规范到位、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到位,才确保企业的安全,促使物流企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