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意见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意见范文1

关键词:中职生 汽修专业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帮助中职生正确认识自我、全面分析职业需求、培养自主规划与自我创业能力的教育,是指导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立职业生涯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寻求最佳发展途径、制定发展措施、调整发展规划的课程与活动。帮助和指导中职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使中职生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合理定位,科学树立职业目标,正确选择职业,使他们从容走向社会。

中职生以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三年,培养目标是以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为主。汽修专业是指中等职业学校中的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是为了适应汽车消费而产生的专业化技能型专业。中职汽修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及较高操作技能的汽车维护、保养、修理、驾驶、营销和服务的专业人员。

一、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特点

1.学习动力不足

职业生涯规划是强化职教德育时代感,提高职教德育针对性和实效的有效载体。在有上千年积淀的“学而优则仕”的社会舆论下,不少学生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职业学校,感到前途无望,丧失了学习动力。

2.学习目标模糊

有些中职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不积极,怕吃苦,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甚至无心学习,对该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一知半解,或根本就没有学,到了该就业的时候,便不知所措,过分依赖社会和父母,自立能力差。对未来职业的认识是朦胧的、浅显的,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缺乏了解,一旦到了真正选择职业的时候,就显得茫然无措。

3.缺乏正确的职业观

从以往中职生实习状况来看,大部分中职生进入生产实习期,干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人员流失现象。原因主要有:不能适应企业规章制度,怕吃苦,盲目择业,和企业领导、员工相处不融洽,缺乏沟通能力以及专业技能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等等。此外,学生就业观念不正确,也是流失的主要原因。

二、中职一年级汽修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通过对1009汽修班36位同学(全部是男生)的中职第一学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研究,发现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被动选择学习汽修专业,缺乏对专业的全面认知

65%的学生因听别人说汽修专业好而选择该专业,72%的学生不太满意自己所学的专业。他们对汽车维修有简单的认知和了解,看重市场对汽修的需要,以及未来的就业形势,但对汽车维修专业缺乏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2.学习、生活缺乏明确目标

82%的学生没有清晰的目标,有小部分没有目标。在学习、生活中没有奋斗的方向,也没有计划,学习缺乏动力,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帮助他们树立理想、明确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3.对自己的兴趣、优劣势、职业能力等缺乏客观全面的了解

调查结果说明:92%的学生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42%的学生不太清楚自己的优劣势,22%的学生不清楚自己的优劣势。不清楚汽车维修职业发展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缺乏就业准备。

4.对未来就业缺乏信心

对于毕业前最担心的问题,83%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压力较大,担心找不到工作;61%的学生选择虽然找到的工作不一定很喜欢,但是就业应该没问题的。这反映出学生对自身的能力、专业技能缺乏自信。

5.职业价值观缺乏引导

47%的学生在选择就业时认为薪水是最重要的,11%的学生认为发展空间最重要,33%的学生认为工作的稳定性最重要,8%的学生认为兴趣爱好最重要。学校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6.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缺乏专业的指导

关于职业指导,67%的学生来自于父母的谈论,19%的学生来自报纸、杂志和书籍的阅读,缺少专业的职业指导。64%的学生不太确定“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也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又期望“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能给他们将来就业带来帮助。

三、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学生全面客观剖析自己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可以帮助学生从发展的角度实事求是地发现自我,产生期望。通过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社会、发现自我、激励自我,分析自身条件,把握发展机遇,确保职业生涯规划符合实际,方向正确,目标具体实在。

2.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可以使学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在找到个性与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素质的要求相符的部分之外,提高自信,同时找到自身素质与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要求的差距,明确努力的具体方向,培养兴趣,调适性格,提高能力,增强通过努力可以胜任将来从事的职业的信心,主动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

3.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通过了解职业、了解社会,让学生们看到即将从事的职业的美好未来,把握职业发展机遇,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专业技能,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真谛。努力去发现自己有哪些符合职业和社会要求的长处,利用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去适应职业,融入社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把握就业的主动权。

4.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表明了一个人通过工作所要追求的理想是什么,是为了财富还是为了地位或其他因素。价值观不同,对具体职业和岗位的选择也就不同。通过写下对某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可以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也可通过职业价值观自测表大致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念倾向。学会准确定位,合理把握就业方向,从而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佳结合点,实现自身价值。

5.有利于学生确立更具体、更明确的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及所学专业的实际,确立稍加努力就能达到的更加具体、明确的短期目标,在实现目标的同时增强信心。将整个生涯发展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每个阶段又分解成具体的任务,这样既能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又使学生确立的目标更科学,更容易实现。

6.有利于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目标

制定了目标还要将它转化为行动才能实现,没有行动,目标也只能是梦想。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必须是具体的、可操的,符合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才是可行的、具有针对性的,才能体现实现目标的效益和效率。

“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的渠道,但是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不可能由一位德育教师或一门课程的教学来完成。需要班主任、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共同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渗透到每一节课,形成职业生涯教育整体合力。

参考文献: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意见范文2

一 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对个体的内在心理特征和外在环境条件进行评定、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其设定明确的长期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步骤和具体活动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不仅仅是协助个体找到工作,而是帮助个体真正了解自己,并结合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确定职业发展方向,拟定可行性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实现个体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顾名思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针对当前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其希望达到的不仅仅是帮助大学生们找到一份工作,而是希望通过对其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其进一步了解自我、了解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与趋势、了解各种职业的特性与要求、拟定出符合自身特质、条件与需求的职业发展规划,并能够得以实施,从而最终达到实现其人生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二 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萨帕(D.E.Super)提出,职业发展具有五个阶段,而大学生正处于职业发展的探索阶段(15~24岁)与确立阶段(25~44岁),在这个阶段,大学生们开始尝试职业角色,认识不同的职业,不断改变对职业的期望,并将选择一种自己认为适合自己特点的职业,试图把它作为终身职业。

同时,大学生又具有很大的潜力、很强的可塑性,在其学习生活过程中,指导大学生认识自己,实现自我的准确定位,尽早地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提高自己,有利于学生少走弯路,有利于实现个人与职业的统一,有利于帮助学生成功就业,有利于学生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

三 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20世纪初,我国的职业指导受到美国等四方国家的影响开始萌芽。但进入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就业的统包统配等多种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一直是高等学校教育的空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又慢慢开始酝酿探索,90年代中期重新起步。而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提出和受到关注应该是从21世纪初开始的。到2001年,国内许多高校普遍开始增设就业指导课程或讲座,就业指导教材也相继出版,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其突出特点是,初期起步早,中断时间长,目前呈现出较为快速的发展势头。但是,在当前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值得我们去分析与思考。

1 广大学生、家长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虽然在国内已经开展了十几个年头,各高校开展的各类指导、培训课程、讲座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但依然有许多的学生及家长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

在诸多家长看来,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学校应该做的事,与家长的关系不大,特别是广大农村家庭,家长自身的文化知识普遍缺乏,对于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根本没有认识,对于如何给自己的孩子进行职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更是无能为力。另一方面,从大的社会趋势上看,高考考的是孩子,而毕业考的是家长,大学生的就业不仅仅是孩子自身的事,更是一个家庭的大事、要事,家长为孩子们托关系找朋友,忙前忙后,目的只有一个,给自家的孩子找到一个看似理想的“好”工作,因此人脉资源似乎成了大学生就业的关键与核心,至于职业生涯规划则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2 各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专业人员缺乏

目前,许多高校虽然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但还没有配备专门的职业规划师、职业指导师,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往往是由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辅导员担任。而这些指导者虽然对就业指导具备一定的经验,但在学生的职业指导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往往仅能够给学生在就业上提供一些适当的建议与帮助,和学生分享一些其他学生及自身的经验,对于职业指导、职业咨询、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不太熟悉或不尽掌握,加上缺乏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有关职业咨询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科背景或系统训练,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与外部工作世界、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方面就显得力不从心,有时候设置会给予不恰当或者错误的指导意见,对学生的职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由此可见,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专业人员的缺乏对我国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乃至职业指导具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层面上也制约了我国职业指导的发展与进步。

3 各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定位不清、实施起步太晚、落实成效不佳

职业生涯指的是个体职业生活的历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个体需要面临和解决的职业发展任务与问题均不相同。职业生涯的设计更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连续过程,不是仅仅在某一个时间点、时间段开展就能取得成效,而需要早早的意识与启动,全程的跟进与调整,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与成效。

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课程、讲座的开展虽然目前在各高校并不少见,但却广泛存在着对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理解不全面、定位不清晰、实施起步太晚、落实成效不佳的现象。

许多高校虽然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就开设了学涯规划的讲座、课程,但课程的开设没能真正与职业生涯相联系,仅仅是就学习谈学习,至于为什么学,要学什么都没能很好的说明白、说透彻,到头来学生只知道要好好读书,但为什么要好好读书,该读哪一些书,读了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却没有多少人能说清其中的原由。还有许多高校在大四给毕业生开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为时已晚,因为他们忽略了当毕业生面临找,工作的压力时,常常会感到很焦虑,如果此时要静下心来做自我探索并不容易。有些学生觉得只要有个单位,有个工作就可以了,根本不会考虑到底适不适合自己。

四 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鉴于前面提到的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几点问题与不足,结合职业指导的相关理论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及方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1 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注度

为了更好的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真正帮助大学生开展职业指导,就应该增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乃至在社会的重要性与关注度。各级政府首先应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对于职业指导、特别是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广泛宣传,提高民众的关注度,提升大家对其重要作用的理解与认识。积极鼓励民间具有资质的机构创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培训机构,弥补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的不足。

同时,各高校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发展、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来开展,而不是流于形式或者为了完成任务;其次是就业指导中心要做好宣传和教育的工作,让学生主动地、热情地、负责地参与到自己的生涯设计活动中来;再次是要做好学校与学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工作,互相汲取经验,借鉴方法,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全国的各所高校中开展起来。

2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指导队伍

一方面积极培养,鼓励广大高校的辅导员、就业指导老师报考职业指导师,对其开展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能力,往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引入,通过专业人才的引进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如引进心理学专业人员或从事职业研究的相关人员,他们一般都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与技能,不仅能够对广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而且还能帮助广大学生给予落实。

3 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性与长期化

在美国,生涯规划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而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往往到了大四才开始,不但显得起步过迟,且缺乏系统性,更无法做到全程的跟进与掌握。

因此,需要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启动时间前移,不仅仅前移到新生入学,甚至更应该前移到小学时期。在小学时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启蒙教育,在每一个孩子心中种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种子,在高中文理分科时就开始进行自我评估,结合自身的性别、气质类型、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开展。到了高考志愿填报时,对之前做的自我评估进行确认与调整,同时,要结合环境评估、理想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等进行专业填报,要尽可能的选择自己主动想学习的,与兴趣爱好相符的,自己将来愿意把该专业转化成一份工作乃至一份事业的号业来填报。

进人大学后,在低年级时要进一步了解职业内容、了解自我,并通过基本的专业学习、技能实践、用人单位参观走访等确认是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做好大学期间的学习、实践安排与计划。在中、高年级时要力争根据之前制定的计划,全面了解社会需求,掌握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利用各种渠道收集就业信息,提升求职技巧,并确定自我的长期发展职业目标,为最终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进入毕业班,则要将之前所积累的知识、技能、信息等资源与能力进行整合,真正踏人社会,面对用人单位,自信地走出职业发展的关键一步。

毕业后,还需要持续地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情况与职业发展需求,对职业生涯进行调整与完善,进而真正达到自我人生价值的最终实现。同时,各高校如果有条件还应该做好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后续跟进工作,掌握了解学生的职业发展情况,为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累积累一定的数据与资料,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职业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杨丽芳,大一新生[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意见范文3

【关键词】构建;职业规划;指导体系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69-02

2013年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主任王玉君在媒体见面会上曾表示,随着历年未成功就业的大学生人数的累计,2013年将有300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初次就业。2014年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而伴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上升,各个企事业单位招聘的岗位却不断减少,这无疑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使得大学生的初次就业变得更加困难。如何在现今严峻的就业形式下,先人一步,在就业方面取得先机,这就是当今社会对学校-学生-家庭为主体的教育体系提出的一个现实课题。

结合当今的就业形式和社会需求,未雨绸缪,全方位的构建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体系是我们能够成功应对这一课题的必由之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作为一种系统性、计划性的教育活动,不是就业教育内容的简单叠加和拼凑,它有着自己独特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组织者和最高领导者是学校,主体是学生,辅导者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人员。体系中的各个机构和成员之间相互影响,这使得整个职业生涯辅导体系处在一种动态平衡中。

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学校首先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发展、和在学校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根据社会需求的发展趋势,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台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规定。例如明确该工作的任务与内容、工作原则与目标、以及实施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等。使这些规定和指导意见成为切实推进该工作发展实施的规范和依据。

其次,学校应建立专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机构。由该机构负责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并且高校应根据专业、年级的不同建立多元素、全方位、有针对性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评估体系,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进行测评。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取向和特长确定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调查发现,就业岗位范围相对狭窄的专业的学生,或就业前景比较乐观的专业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往往表现出比较清晰的倾向;就业岗位相对较宽泛,或本专业就业前景不佳,或属于交叉领域的新专业,或就业前景尚不明朗的在校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容易表现出犹豫、徘徊的倾向。因此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职业生涯清晰度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学校对其进行的职业规划指导也应具有针对性。各系应根据教学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及培养方式的差异,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设立各系的辅导机构,并根据各个年级职业规划指导的侧重不同,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稳定性、专业性、动态性入手,设立各系专门的指导机构,具体负责本系的辅导工作,及时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以便学校从更高层面调整职业生涯辅导工作。

第三,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并在专业课老师的协助下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它要求指导人员运用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结合大学生自身条件,引导大学生做出符合实际的职业选择,进而合理规划整个职业生涯。所以,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需要建设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的师资队伍作保障。同时,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队伍中和学生接触时间较长,对学生了解更加深刻的一线工作者――辅导员、及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更应首当其冲地参与其中,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外部职业世界,确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目标,协助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难题。而在如何使专业市场化这一方面,专任老师则更有发言权。因此在第一线承担教学任务的专业课教师,在专业传授的过程中则应潜移默化的穿插本专业的一些新的就业动态及政策,以便学生及时掌握。此外各类专业课教师要注意将职业规划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上有意识地灌输相关职业知识,树立专业课程模块知识体系,并站在专业的角度上,引导他们处理好主修、选修、辅修或选学第二学位的关系。帮助学生构建以专业知识为中心,相关度大的知识或技能为网络结点,按与专业知识关联程度的高低,形成适应性强、能够在较大空间发挥作用的知识结构。专业课教师协助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可以更加有效地加深大学生对本专业的职业发展前程的认识。

第四,充分利用大学的各项资源,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学院可以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来校举办启发性、针对性的讲座,提供咨询服务。并通过团体辅导等活动来提升本院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此外,学院的相关领导应该重视加强与校友的沟通与联系。校友是我们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很重要的资源,特别是其中的成功人士,他们的经历和经验对在校大学生非常有说服力,他们的建议对学校改进职业指导工作也有实际意义。

学生组织是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中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随着学生社团的影响力逐渐增大,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搭建起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职业生涯辅导中心间的交流平台。将学生社团组织纳入到就业指导辅导中心的管理中来,鼓励、指导大学生创办“创业者协会”、“职业发展协会”等有利于自我认知与锻炼的社团组织,并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促使其成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交流就业感受、共享就业经验的场所。同时,通过开展各种模拟面试、职业技巧比赛、应聘艺术讲座等社团活动,帮助大学生完善社交礼仪、提高就业技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最后,学生组织应充分利用寒暑假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使大学生在认知社会的同时,对其所学专业的运用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职业有一个比较直观的、现实的感性认识。即达到企业培训新员工时常提及的“真实工作预览”的效果。通过这些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强的参观、考察乃至实践,使大学生不仅在心理上接纳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也能及早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此外,在这种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中,大学生应抓住机会,多向相关职场人士交流和学习,这有助于他们建立自己的人脉,为将来的就业打下现实基础。

罗欧的需要理论指出,家庭是铸造一个人的素质甚至影响其生涯的主要因素之一。家庭对个人的职业选择乃至整个职业生涯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职业生涯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职业的选择,更多得益于家庭。因此,高校可以编写一些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的相关材料,让家长了解当前就业形势以及职业生涯教育的目的、程序、方式和内容,(转下页)

(接上页)只有家长积极支持教师的工作,才能保证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四海.构建全方位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体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7)

[2]王攀,王旭辉,李彦琴.大学生就业指导辅导体系的建立[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3)

[3]刘淑艳.关于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4)

[4]王本贤.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J].教育与职业,2003,(3)

[5]阔雅玲.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成功素质训练[J].职业技术教育,2002,(4)

[6]于桂兰,于米.大学本科生职业倾向与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2)

[7]许林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M].南京理工大学末刊硕士论文,2005

[8]毛晓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8,(6)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意见范文4

【关键词】高校;创业指导;创新型人才;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历来都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人才市场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而面对社会的不断多元化、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业型人才越来越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创业指导工作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补充内容,随着新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指导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受到外部环境、自身素质、外部环境与自身素质之间的落差等因素的影响,就业形势每况愈下。其中,外部环境包括企业要求高、就业待遇增长缓慢、就业环境不理想等来自企业与整体社会形势的影响因素,自我素质包括理论不扎实、实践基础差、思想观念不够多样化,而毕业生的自身期望与企业环境、就业待遇的较大落差等因素使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许多困难。伴随国家鼓励毕业生灵活就业政策的出台,自主创业逐渐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新选择。

大学生是当代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具有全新知识结构、扎实理论基础、接受新鲜事物能力极强,极具创造力的一个群体。在社会创业队伍当中,大学生创业队伍开始不断萌芽并迅速发展,不仅可以推动社会资源的优化组合,实现社会资源的重整与共享,还可以在推动产业、行业精细化的基础上,促进新行业的不断产生和发展,加速社会的发展。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困难

目前大学生创业在整个大学生就业中只占有非常小的部分,它不仅需要大学生具备认真钻研、踏实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综合素质、灵活的头脑以及迅速的应变能力,而且需要高校正确的、高效的、良好的创业指导工作。尽管它正在逐步发展,但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

(一)自主创业的外在障碍

首先,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是从未走出校门,从未接触过社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所面临的第一道难题。他们能否看清变幻莫测的市场信息,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发挥自身各方面综合素质,由被动面对就业环境变为主动出击并准确把握创业机会,成功迈出创业第一步是非常关键的。

其次,高校的创业指导工作对于自主创业学生的指导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能否准确定位创业人群、创业市场、创业机会,对学生进行具有预见性、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的创业指导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存在一定的困难性:第一,由于目前创业学生只占就业学生总数极微小的一部分,因此,创业指导工作还未受到完全重视,发展尚不成熟,创业指导工作机制也还未完善,甚至没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与指导实践。第二,创业指导工作队伍缺乏实际经验,缺少相关培训,即使空有理论也无法运用于实践。

第三,大学生创业缺乏社会的认可和支持。目前,社会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认可度、支持度还不够高,相关的资金、政策支持也尚不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着来自资金、家庭、社会的多重压力。

(二)自主创业的内在障碍

首先,学生创业意识淡薄,缺乏创业胆识。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知识储备量高、思维敏捷、极具创造力的最年轻的一个群体,他们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然而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他们很难跳出传统的就业模式,挖掘自身优势,大胆自主创业。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不完善导致当代大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起步很晚,走入大学讲堂时间尚短,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达到普及的状态。因此,大学生在这种教育缺失的状态下无法具备明确的职业规划,创业规划就更加具有局限性。他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就业的时候更多的是茫然与被动应对,创业在这种环境中也很难生长发芽。

三、开展高校创业工作的新方法

如何克服大学生自主创业中遇到的外在障碍以及自身的内在障碍,是高校创业指导工作所要面临的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开展高校创业指导工作,将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和挑战。

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创业指导队伍。高校辅导员以及就业指导人员需要不断学习与培训,具备高度的创业培训意识、灵活的创业头脑,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创业指导工作的极大热情,在此基础上,必须掌握创业市场大环境、国家相关的创业政策、市场供给与需求,从而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学生优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创业指导意见,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以及创业指导培训。

其次,建立健全高校创业指导机制。形成系统、连贯的创业指导机制,达到前期引导、中期指导、后期追踪的全程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连续性、针对性的指导和规划,脱离创业指导工作“有名而无实”的现状。

第三,构建促进大学生自主创建的平台,可以以科技科研促创业,鼓励学生参加国家创新创业项目,在创新创业以及科技科研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力、逻辑分析能力、数据运算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这些能力都是自主创业所必备的技能。

第四,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职业生涯教育、市场分析、就业形式讲座等多种形式将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以及重要性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提前对未来的职业环境以及就业形势进行学习了解,从而有效减少学生择业就业时所面临的恐慌感与迷茫感,增加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意见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

根据有关调查[1],2010年-2013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创业人数平均每年3982人,创业率平均仅为1%,针对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之低,广东省出台了很多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政策。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学生的创业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大学生创业研究的现状,本文试图进行实证研究广东省艺术类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和创业现状。

1 调查方法及结果

本调查研究采用了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广东广州的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五所高校进行调研,调研的对象是各高校内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数据统计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637名大学生接受调研,康大职业技术学院189名,华南师范大学65名,华南农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148名,调查问卷1200份,共回收问卷1039份,有效问卷912份,调查问卷有效率为87.7%,其中119人有创业意向,创业意向率为13.3%。另外走访了以上五个学校的院系就业指导办公室,得到的数据是0.5%-0.9%的创业率。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当前我国占大多数的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并不强,有些学生创业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仅限于他们缺乏对创业的足够认识,并受到他们的期望和社会现实矛盾冲突的影响。他们中许多人依靠他们的长辈,朋友和家人,而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2 广东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创业现状分析

2.1 对社会的职业环境了解不够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其中近一半的艺术类大学生都承认自己只了解所学专业的内容,但是并不了解行业的就业前景;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对两者都不了解,仅有六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能做到对专业与行业都很了解。同时,在调查过程中仅有不足十五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对以后的职业情况和要求很了解,其余人均处于摇摆不定的朦胧状态。在选择就业的大学生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所看中的是要所选职业对他以后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四分之一以上的人相中的是稳定而有固定保障的职业,看中其丰厚薪水的仅有不足四分之一。而至于那些对当前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方面政策和发展情况关注却很少只有十分之一左右。

2.2 当今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不强

从被调查大学生的多向选择数据可以得出:选择就业的占一多半,继续深造如考公务员或者考研的占到将近三成,选择毕业后去创业的大学生只占不到两成,还有对于那些毕业后选择出国留学、选调生、服务西部计划、参军等加起来都没有十分之一。其中大多数的大学生青睐那些相对安稳的工作岗位如:学校、政府机关企业等。统计表明,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中有十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是为了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实现多年来的梦想而萌发创业之情的,相比一下,为了公益性、社会性的原因而创业的学生少之又少,仅有百分之一。

2.3 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规划缺乏认同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多半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还停留在初始的设计阶段,还没准备好进入社会实践。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四成的大学生是根据自身特长,兴趣爱好等去规划,从自身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出发来规划职业生涯是更多大学生的选择。其中,关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意见或职业理念,有三分之一是来自父母或身边亲人的意见,一多半大学生是从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出发,其余的对与自身职业未来没有具体规划,只有随遇而安。而在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过程中,多数大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准确认清自己的实力水平,有近四成的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没能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或培训,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却对相关方面的学习实践没有充分注意,相比之下,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以国家社会发展的方向和人民的利益为依据的大学生仅是少数人,四成的大学生是以实现个人的梦想,能让自己以后生活更好等才是创业动机。据报道,当前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人数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平均占两到三成,但是、在我国却还远达不到大学毕业生总数的千分之一。

3 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模式

目前,自主创业对于艺术类毕业生来说已成为一个有效且重要的就业方式。事实上,艺术院校学生开始自主创业的历史已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与其独特的个性和思维模式密切相关。艺术类大学生追求个性,崇尚自由,不愿接受太多的约束,侧重于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所有这些特点,造成了艺术毕业生不情愿选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模式,而是选择挑战自己独立创业。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高等教育开始流行创业教育,教育环境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毕业生创业的激情,导致形成一时的艺术毕业生的创业热。[2]

除了个性特点和思维方式,艺术类专业特色也与大学生创业模式有着密切联系,根据有关调查显示,艺术类毕业生最大的创业空间,便是“概念创新模式”。[3] 这种模式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思想进行的创业活动,适应于网络,艺术,装饰,教育培训,家政服务等新兴产业,创业者非常规的想法可以迅速抢占市场。[4]

4 艺术设计创新教育的新途径

创新教育是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设计进行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及时更新创新教育理念

设计创新应通过创新的艺术设计教育使大学生站在高的立足点,通过教育课程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激发他们的潜能,拓宽知识面,让他们不断尝试突破,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开拓艺术设计学生的设计思路。

4.2 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为了紧随时代的步伐,艺术设计创新教育也应该结合设计创新教育和信息技术,汲取信息技术对于艺术设计的价值,掌握最新科技,发展数字化教育,为现代化创新教育的构建而努力。

4.3 建立科学的选拔人才制度

目前我国正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得到扩展,并同时提高大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在人才选拔模式方面,应不断探索,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对学生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在教学中,由于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时间短,学院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课程和教学大纲,以供学生留出足够的个人创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灌输终身教育观念,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培养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5]

【参考文献】

[1]李运华.广东地方高校学生创业意识调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02):98.

[2]姚圣梅.当前大学生创业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0(05):207.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意见范文6

■ 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教师队建设新格局

我区按照“围绕一个中心,建设两个载体,依托三个平台,抓好四项建设”思路,扎实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围绕一个中心,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以教育教学为中心,适应教育改革要求,依据教育部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调整和明确教师专业化方向和目标,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专业素养、改进策略、优化方法、规范行为,以课堂质量效益为核心,以绩效工资实施为契机,着力构建教师考核机制,制定了教师教学质量全程评价指导意见,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建设两个载体,规划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增加教师内驱力。2011年,公布《关于制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意见》,请专家分层进行引领培训。2012年,我区将教师职业规划的落实与校本培训同步推进和督察,发现典型后,组织专项交流,争取用三年的时间将此项工作抓出实效,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

以课程改革为载体,加强专业引领。推出《关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体化实施意见》,将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改革工作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统筹规划,以各学段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为出发点,以课标、课程、课堂、评价为重点,开展全员培训,提高教师课改认知;加强课程开发,提高教师资源意识;立足课堂改革,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借助考试评价,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从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3.依托三个平台,实现教师队伍整体提升和教师个人成长的统一

以教科研为基本途径,搭建理论成长平台。我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教科研工作的意见》,引导各单位在工作中根据教学实际确定教科研内容,依据科学理论展开深入研究,注重教科研成果的使用和推广,并请知名专家和学者来我区进行课题研究指导。

以基本功大赛为发展抓手,搭建技能提升平台。通过分学段、分学科,符合条件的教师全员参与,市、区、校三级选拔,个别指导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定期举办教师基本功比赛,加速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以网络备课为主要形式,搭建集体成长平台。为了加强网管员和我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能力,我们每年举办房山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课例和论文评比,探讨并在个别学科试行网络备课形式,组织、引导教师网上备课。

4.抓好四项建设,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落实

开展了“讲师德、树形象,争做新时期形象大使”主题系列活动,实行师德事故“一票否决”,及时教育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依法将严重失德者清理出教师队伍。

建立健全在区教委统一领导下,由研修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教研、科研和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教、研、训、信四位一体的教师培训体制;坚持市、区、校三级培训相互补充,坚持本土培训与国际化培训有机结合,逐步建设起集约水平高、整合性强,合力效应明显的教师培训体系,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学科教研室(组)推动教研训一体化校本发展。举办了“教研组活动展示”等大型教研活动,组织了全区中小学数学、语文,初中物理教研组长培训班。充分发挥研修机构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了结对帮扶和联片教研,加强校际合作。

区教委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制定了3年创建规划、年度创建计划和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各基层单位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对部分基层单位进行了初级评估。按照全区创建的整体要求,立足校本、统筹规划、有效整合、系统安排教师的继续教育和自主学习,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组织保证、规划引导和必要条件。

■ 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加强机制建设

加大对我区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力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推进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有重点培养高层次后续力量,加速提升骨干教师专业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强化高端引领

借助特级教师行动计划,组织我区多名骨干教师与特级教师建立师徒关系。借助“北京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研修工作站”和“绿色耕耘”项目培训骨干,组织初中骨干教师参加初中脱产培训,组织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到加拿大脱产培训2个月。依托骨干教师全职支教一年、骨干教师送课等活动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直接传授给广大一线教师。

■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我委《关于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意见》精神,形成合力,为班主任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建立健全了班主任选聘、培训、考核、评价、表彰和保障制度,为班主任队伍的成长创建平台,提供保障。维护班主任教师的合法权益,减轻他们过重的精神压力和工作压力,保障他们的各项待遇和身心健康。